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题1

时间:2019-05-12 20:3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题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题1》。

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题1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和起源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起源

1、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英文为Education,源于拉丁文Educare,意为‘导出’,即对人实行某种引导。

(二)、教育的概念

1、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技能知识,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这种教育是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的,存在于各种生产生活之中。

2、狭义: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所期望变化的活动。教育学中研究的教育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

3、更狭义——特指思想教育。等同于“德育”。考点:

1、“教育”一词的来源;

2、明白广义和狭义教育概念的内涵,能够做到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确定这是广义的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论——教育由神所创造,教育目的在于体现神的意志,这是最古老的观点。

2、生物起源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的一种生物现象,是动物的本能活动。倡导者有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这是第一次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其根本错误是把教育起源问题生物化。

3、心理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心理活动,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倡导者为美国教育家孟禄,批判了生物起源论。

4、劳动(社会)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倡导者为马克思和恩格斯。

考点:

1、熟悉几种起源的名称及代表人物,要明白谁在批判谁,将一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放到另一种理论去要能够识别

三、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点:水平低;无阶级性;与原始宗教结合。

(二)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1、奴隶社会教育(1)、学校出现。世界最早——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宫廷学校。中国最早——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商朝(根据考古证据)。注意:若问题直接问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应该是夏。

(2)、教育阶级性开始出现。(3)、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中国的庠、序、校,教育内容为“六艺”;欧洲的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为军事训练,后者注重人的多方面发展。

2、封建社会教育(1)、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统治阶级所需人才。(2)、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3)、内容上重道德和宗教。(4)、方法上重纪律和自学。(5)、体系上比较系统完整。(6)、欧洲的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前者重视文法、辩证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后者重视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三)近代社会与近代教育(1)、平等自由思想促进教育的民主和普及。(2)、重视教育在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4)、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了知识教育和科学教育。与中世纪教会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追求世俗化和回归现实的教育;与古希腊教育相比,近代西方教育是一种重视现实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教育。

(四)20世纪后的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0世纪50-60年代,法国保罗.郎格朗)(2)、教育的全民化(普及教育)

(3)、教育的多元化(表现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招生制度等)(P4)(4)、教育的民主化(机会均等、学生主体性、教育相对独立性)(5)、教育的现代化(含义:P4)

考点:

1、知晓世界及我国最早的学校(尤其注意在问到我国最早的学校的时候要能区分是根据考古证据还是直接不设置条件的问);

2、了解古代我国和欧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3、注意对教育现代化内涵的理解。

4、注意对教育多元化内涵的理解。

第二节 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属性

(一)本质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的社会职能——传递生产经验、传递生活经验。(3)、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4)、教育的基本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5)、育人过程:社会—教育者—教育手段—受教育者—社会人(P5)

(二)社会属性

(1)、永恒性。社会的延续人类的繁衍有赖教育职能的发挥。(2)、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性。(详见教材第三章)

(3)、历史性时代性。

考点:

1、明确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的过程、教育的几对矛盾(尤其是基本矛盾)的把握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宏观角度: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

(二)微观角度: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考点:

1、了解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教育要素的区分;

2、明确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的内涵。

第三节 教育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1、对象复杂。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处于身心发展变化过程当中的活生生的人,要求老师因材施教;

2、过程复杂。复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劳动效果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努力。

3、要求复杂。知识丰富、技艺精湛、心理健康。

4、内容复杂。教书又育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

考点:注意一些基本提法的判断。如:判断1: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表现为老师的劳动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2、表现在教育对象上。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表现在教育内容上。对教育内容再创造。

考点:根据教材表述,注意一些基本提法的判断。

三、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1、教学手段的示范性。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2、思想品德的示范性。模仿是青少年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3、知识传递的示范性。

4、个体劳动的隐蔽性。多为个体劳动;显效较慢;空间广延,时间连续;劳动量难计量。

考点:该内容可能不会以直接记忆的方式考察,但在案例中进行体现却是可能的,2015年12月的一道案例分析就是体现。

第四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pedagogue [希腊语],意为“教仆”。pedagogy [英语],意为教的科学和艺术; education[现代英语] 在我国,教育学有下面3个含义:(1)、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2)、一门课程的名称(3)、一种教材的名称 考点:适当了解就可以了

二、教育学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既受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影响,又受到已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制约,但其不等于教育方针或者政策,也不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汇编。

(一)广义的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现象 探讨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

(二)狭义的研究对象

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考点:知道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可以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教育本质问题(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3)、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问题(4)、教育目的问题(5)、教育制度问题(6)、教育过程的规律问题(7)、德育过程的规律问题(8)、学校管理问题

考点:适当了解就可以了,不用过多关注

第五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特点:教育思想孕育在古代哲学的母体中。

2、主要著作:《论语》:孔子哲学、政治、伦理、教育言论集。《理想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著作。《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作者不详。《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作者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

3、孔子的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作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4)、关于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5)、关于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关于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知行统一、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P10—P11)

4、《学记》的主要思想(1)、关于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2)、关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3)、关于学制系统:

——“家有塾,党有庠,术(音遂)有序,国有学。”(4)、关于教学视导制度: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5)、关于教与学的关系: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6)、关于启发诱导: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7)、关于循序渐进: ——学不躐等。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8)、关于尊师重道: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9)、关于长善救失:

——“教也者,长善救其失者也“。

考点:

1、明确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及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明确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学记》的主体思想。

(二)、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形成时期

1、代表人物及著作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的出版,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诞生。(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被誉为第一本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至此,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3)、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斯宾塞《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贡献(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内容;(2)、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3)、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4)、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5)、第一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

3、这个时候中国的教育思想大家做个了解就是了。

考点:明确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及代表著作,及其著作的历史地位。

(三)、繁荣时期:受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影响,教育学向着实证的社会科学转化。

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辩教育学;(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3)、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4)、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2、文化教育学

德国的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2)、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

(5)、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3、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的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等。

(1)、教育即生活(而非将来生活的预备)。(2)、教育即生长(而生长是生活的特征)。(3)、教育即个体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3)、学校即社会。(4)、从做中学。(5)、以学生为中心。(6)、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杨贤江《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教育史ABC》我国第一部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史;《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

(2)特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考点:

1、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明确《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的地位

第六节: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此节考点基本不涉及,大家适当了解即可。

第一章补充知识:

一、教育的形态

(一)、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相同点: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活动

(二)、实体教育和虚拟教育(实体教育要在现实的空间里,虚拟教育突破了时空限制)

(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1、社会教育的概念:广义而言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者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而言是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组织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

2、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1)、勤工俭学;(2)、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及社会公益活动;(3)、参观、访问、游览活动;(4)、革命纪念日活动;(5)、墙报和黑板报;(6)、文娱体育活动

3、社火教育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

4、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篇章,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更适应个体发展。其局限是零散性和随意性。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单选题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0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A.杜威 B.赞可夫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21.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22.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哪个国家翻译过来的()。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23.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

2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5.我国现代学制产生于()。A.汉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末

二、判断题

1、沛西.能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集大成者,有力的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2、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3、受教育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4、小明说:“我们老师要教3个班,同样的内容要在3个班上”,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重复性。

5、教育学是独立的学科,不受教育方针政策的影响,但是会受到已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制约。

6、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因此所有的教育现象均可以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7、“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概念。

8、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

9、实验教育学力求让教育研究“科学化”。

10、《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发展自然科学的先声。

三、案例分析题

一、根据材料,回答5—6题

【材料】某教育家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然而,在早期阶段中,教育过程却具备了教育最高发展阶段的所有基本特点”,即承认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便是最初的教育。

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典型的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这是典型的教育心理起源论 C、这是典型的教育神话起源论 D、这是典型的教育劳动起源论 E、该教育起源论说法是片面的

2、结合材料,关于该种教育起源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无意识的模仿是通过遗传进行的 B、这种无意识模仿是习得性的 C、是教育劳动起源论的批判对象 D、是对教育生物起源论的批判

E、该理论认为生存竞争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单选第1题:答案更正为C。在我国有文献记录最早的学校始于夏;考古证据显示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商朝。一般来说,没有具体条件,直接问学校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应该是夏。

2.D[解析]古代希腊的两个国家斯巴达和雅典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3.B[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4.A[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

5.A[解析]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B[解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7.C[解析]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8.B[解析]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9.A[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文”。

10.A[解析]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11.C[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12.B[解析]根据学校教育制度常识可知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

13.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4.D[解析]教育多元化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15.A[解析]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先提出。16.C[解析]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17.C[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18.A[解析]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将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结合起来,主编了《教育学》。

19.D[解析]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20.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常识可知,“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是普及教育思想家布鲁纳提出的。

21.D[解析]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22.D[解析]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23.B[解析]隋唐建立科举制。

24.C[解析]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

25.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

判断题答案

1、错。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

2、错。教育多元化包含培养目标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筹资方式多元化、招生制度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元化、评价标准多样化,等等。

3、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4、错。即便是在3个班上同样的内容,老师的面向的却是不同的学生,面临的情况也会完全不一样,老师的活动是创造性的而不是重复性的。

5、错。教育学的研究既受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影响,又受到已有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制约,但其不等于教育方针或者政策,也不是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汇编。

6、错

7、错。这是教育的广义概念。

8、错

9、对。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用在研究教育学上,从而使教育学的研究真正“科学化”。

10、对。《大教学论》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对文艺复兴时期过分强调人文教育,轻视自然教育进行了修正,是西方近代发展自然科学的先声。

判断简析题答案详解。

1、BE。材料论述的是关于教育的起源。其把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忽视了教育的有意识性和社会性。因此,它是片面的。

2、ACD。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意识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该理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批判,也同时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论的批判对象。E项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观点,排除。

第二篇:幼儿教育学练习题1

1.课程即(),这种定义力图纠正课程“经验说”的失之过宽,“教材说”的失之过窄,“行动说”的失之浅表。

A.学习科目和教材 B.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C.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D.教学计划

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尤其是它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地位,事实上与它的()是密切相关的。

A.基础性 B.游戏性 C.活动性 D.启蒙性

3.()原则是指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A.兴趣性 B.发展适宜性 C.价值性 D.基础性

4.在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中,()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容易及时补充有价值的内容。

A.论理组织法 B.心理组织法 C.学科组织法 D.问题组织法

5.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中,()形式最能为幼儿提供与同伴、教师交谈、讨论、合作和分享经验的机会。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全班活动 D.个别活动

6.()主要了解儿童学习后的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课程目标的符合程度,产生了哪些非预期的结果,教师的变化和提高等等。

A.课程方案评价 B.实施过程评价 C.课程效果评价 D.课程背景评价

7.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的()特征,要求评价过程应符合社会道德准则,尊重机构或个人的权益。

A.准确性 B.有用性 C.合法性 D.可行性

8.幼儿园课程评价应该以()为主,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A.幼儿自评 B.教师自评 C.幼儿的他评 D.教师的他评

9.儿童从出生到五岁这一时期,不仅能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开始建立并完善各种感觉功能,因此可以说这是儿童的()敏感期。

A.语言发展 B.感觉发展 C.秩序感发展 D.群性发展

10.下列不属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范畴的是()。

A.有准备的环境 B.教师 C.教具 D.游戏

第三篇:教育学章节练习题1

《教育学》章节课后复习题(毕生教育内部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

1、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规教育到()教育,再到()教育的演变过程。

2、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了前制度化教育到()和()。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鲋3年的《》(又称癸卯学制)。

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期的(),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5、六艺是指:()、()、()、()、()、()。

6、《四书)是指《》、《》、《》、《》。

7、科举制于()年废除。

8、()是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9、教育学是一门以()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

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中。

1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的著作《》。

12、《爱弥尔》是()的代表作。

13、“白板说”是()提出的,他的代表作是《》。

1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以德国的()的《》为标志。

15、美国()和他的《》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6、()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7、传统教育具有以()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和()为中心的特点。

18、()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19、杜威认为引发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包含两个因素:一是(),一个是()。

二、问答题:

1、形式化、实体化教育的特点。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4、近代教育发展变化的表现。5、20世纪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特点的表现。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一、填空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2、()决定着教育目的。

3、()是教育作用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4、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和()两个方面来实现。

6、人力资本理论是()提出的。

7、()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8、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与()。

9、教育与文化是一种()和()的关系。

10、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和,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

11、校园文化可分为()、()、()及各种亚文化。

12、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代表方式,一是();二是(); 三是()。

13、()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分为几种成分:()()()

二、问答题:

1、请论述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谈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谈谈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4、请谈谈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5、请谈谈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6、请谈谈科学技术与教育的相互作用。

7、学校文化的特性有哪些?

8、学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有哪些?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填空

1、()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性及个别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和()的影响。

6、()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7、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今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性规范。

8、“最近发展区”是()提出的。

9、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的价值。

10、在教育学中,成熟的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

11、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2、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追求独立的倾向。

13、()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二、问答题:

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有哪些?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什么?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4、请论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5、请谈谈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6、谈谈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价值。

7、结合青少年时期的年龄特征,谈谈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填空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

2、()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3、教育目的具有()作用、()作用和()作用。

4、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

5、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和()。

6、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

7、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基础上。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9、1999年颁布《关于探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为重点,造就()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和接班人。

10、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教育。

11、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

12、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是一种精神状态。

13、()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问答题:

1、什么是教育目的?它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论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3、谈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理论的要点。

4、谈谈现行我国的教育目的,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5、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点是什么?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一、填空

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性。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3、学生是学习伪主体,具有()的教育对象。

4、()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5、对学生身份的认定是从三个层面进行的:第一个层面,中小学是();第二个层面,中小学生是

();第三个层面,中小学生是()。

6、()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7、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包括:教师的()、教师的()和教师的()。

8、()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人员学习同样学科刚隙。

9、()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1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

11、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

12、()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1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的关系。

1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关系。

二、问答题:

1、学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4、简述教师的学科和教育专业素养。

5、简述教师优良的人格特征。

6、如何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六章课程

一、填空

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3、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等。

4、()、()、()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5、()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6、()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7、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

8、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9、()、()、()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0、()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

11、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2、()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

13、()又称学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 性文件。

14、()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15、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个方面特性:()、()、()、()。

1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面提出来的。

17、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二、问答题:

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2、教科书的作用有哪些?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哪些原则?

3、设置课程目标的依据。

4、安排课表应遵循哪些原则?

5、课程评价模式中的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的主要观点及优缺点。

第七章教学(上)

一、填空1、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的过程。

2、教学认识的主体是(),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3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

5、学生的()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的过程。

7、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8、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经验。

9、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为基础。

10、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二、问答题

1、教学包含那些方面?

2、我国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3、简述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4、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

5、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第八章教学(下)

一、填空

1、()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3、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

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及个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5、备课的内容包括()、()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6、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

7、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区分度和难度。

8、测试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

9、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能够区分的程度。

10、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的能力。

二、问答题

1、教师应如何备课?

2、教师编写课时计划(教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4、班级授课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5、简述个别教学制。

6、教师上好课的要求?

第九章德育

一、填空

1、德育是()、()、()的总称。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3、()是青少年成长、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书。

4、()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5、()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

6、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7、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

8、()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9、德育过程由()、()、()和()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

10、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

1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之间的矛盾。

12、()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是基础,()是关键

13、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中形成。

14、()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15、()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16、()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17、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等。

18、道德教育的()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瑞士学者

()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进一步深化的。

19、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模式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和他的同事所创。社会模仿模式由美国的()所创。

二、问答题:

1、德育的意义。

2、初中和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3、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5、阐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6、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7、德育的基本途径。

8、德育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

9、请谈谈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式的主要观点及各自的优缺点。

第十章班级管理

一、填空

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

2、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3、班级管理主要是对()的管理。

4、班级平等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5、班级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的。

6、()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7、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人为三种类型:()、()、()。

二、问答题:

1、班级管理的功能。

2、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着哪些问题?-

3、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形成以生为本的管理机制?

4、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5、斑集体的基本特征。

6、如何形卑与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7、如何理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8、理解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和领导方式。

9、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篇:教育学经典练习题 (范文)

经典练习题汇总

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a.大学 b.中庸 c.孟子 d.学记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霍华 b.华生 c.高尔基 d.格赛尔

3、狭义的教育是指()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文化教育

4、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原始社会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轮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产生性

6、提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育理论流派的德国教育学家是()a.卢梭 b.杜威 c.洛克 d.赫尔巴特

7、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a.文化教育 b.商人教育 c.骑士教育 d.武士教育

8、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布鲁纳 c.瓦根舍因 d.杜威

9、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a.教育学 b.论共产主义教育 c新教育大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0、《学记》中“开面弗达”体现了那种教育理念()a.合作式 b.发现式 c.灌输式 d.填鸭式

11、下列中外历史人物中,坚持外铄论得有()a.孟子 b.威尔逊 c.佛洛依德 d.洛克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放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13、教育要适应人的个别差异,应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4、对教学性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生产力水平b.社会意识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15、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16、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以及()a.协调功能 b.文化功能 c.理性功能 d.服务功能

17、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a.生物遗传 b.选择经验 c.社会实践 d.教育

1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的关系 a.教育与政治 b.教育与文化 c.教育与科技 d.教育与经济

19、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源投资》提出核心观点: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源的收益。这说明()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 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

20、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体现儿童身心发展的()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2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a.人寅学制 b.葵卯学制 c.壬子葵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 d.著名学者的学说

2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24、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

a.教学目标 b.教学要求 c.教学目的 d.培养目标

2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26、美誉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b.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c.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27、体育是以()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a.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

b.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c.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d.发展体能,锻炼体魄

28、个体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涂尔干 c.巴格莱 d.卢梭

29、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和要求是()

a.培养劳动者 b.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机器大生产

30、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是()a.胡锦涛 b.邓小平c.江泽民 d.温家宝

31、教师的根本任务()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教授科学文化知识 d.教书育人

32、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

a.政治素养 b.职业道德素养 c.知识素养 d.能力素养

3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3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是()

a.教育活动的主体 b.教育活动的客体 c.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d.不是主体不是客体

35、学生的年龄特征包括()

a.认识和情感特征 b.认识和个体特征 c.个体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3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育劳动者的()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37、教师教学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具备()

a.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播的文化基础知识 d.教育科学知识

38、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关键是()a.教师 b.学生 c.学校领导 d.家长

39、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40、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学习能力

b.交往能力

c.管理能力

d.研究能力

41、《学记》中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42、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过程 d.课堂活动

4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44、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

a.以上课为主 b.以课外活动为主 c.以智育活动为主 d.以体育活动为主

4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期 d.辛亥革命以后

4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训学生的是()a.个别教学 b.班级教学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47、()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班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48、“学而时习之”体现了()教学原理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9、()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a.小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道尔顿制

50、我国的孔子将学习划分为()四个基本部分

a.学、思、习、行 b.模仿、理论、练习c.明了、联系、系统、方法 d.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51、范例教学式是由()提出的

a.巴特勒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52、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53、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试项目上取得高分,而低水平的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高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54、()模式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现的观点 a.概念获得 b.范例获得 c.现象分析 d.抛描式教学

55、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成绩考评

56、创立掌握式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a.卡罗尔 b.沙塔洛夫 c.布鲁纳 d.阿莫纳什维利

57、远古时期人类通过()向新一代传授生产、生活经验 a.文字材料 b.电教工具 c.口耳相传 d.网络技术

5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所学的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59、()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a.诊断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60、演示法属于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语言传递 b.直观感知 c.情感陶冶 d.实际训练

61、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62、社会交往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6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 a.知 情 b.知 行 c.意 行 d.知 意

64、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65、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66、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学生道德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规律上 b.德育方法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内容上

67、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a.导向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68、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思想品德及其他学校教学

6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行中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为一致的主要标志

a.道德信念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70、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b.无产价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丝线的矛盾 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品之间的矛盾 71、学校行政体系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a.年级 b.班级 c.教研组 d.共青团组织

72、班级管理模式中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家()提出的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皮亚杰 d.夸美纽斯

●73、班主任即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机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集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74、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a.法人 b.监护人 c.辅导员 d.领导者

●75、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教育家()a.艾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杜威

●76、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论语》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77、课外教育工作是()

a.课外和校外的文体活动 b.课堂教学的延续 c.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d.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78、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a.在课程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79、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地位 a.启发指导 b.领导 c.辅助 d.主导

●80、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a.打扫校园 b.植树造林 c.拥军优属 d.帮老助残 ●81、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8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a.学记 b.师说 c.论语 d.劝学篇

●8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校外教育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这告诉我们课外校外教育()

a.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c.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d.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84、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85、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属于()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8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小组活动 b.集会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87、课外教育是()

a.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b.正规的教育活动 c.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d.既有正规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88、教育研究首先必须遵守的原则是()a.自愿原则 b.匿名原则 c.保密原则 d.伦理原则

●89、虽然教育现象复杂多样,不确定因素很多,但还有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说明教育研究获得的结论应该具有()

a.科学性 b.系统性 c.综合性 d.可验证性

●90、下列不是选择研究课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价值 b.新意 c.可行性 d.宽泛

●91、现代查阅文献资料的最快捷的方法是()a.图书 b.网络检索 c.索引目录 d.报纸

●92、教育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旨在说明或描述变量的特质,关注对背景、条件和事件的解释的研究方法是()

a.行动研究法 b.内容分析研究法 c.描述性研究方法 d.调查研究法 心理学的选择题

●93、心理是()的机能

a.脑 b.心脏 c.肌体 d.神经 ●94、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独立成立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巴普洛夫 c.冯特 d.华生 ●95、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a.1789年 b.1798年 c.1879年 d.1897年

●96、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灵魂》 c.《心理学纲要》 d.《精神分裂引论》 ●97、被成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a.佛洛依德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建构主义 ●98、心理学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99下列选项哪一个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a.动机 b.理想 c.能力 d.世界观 ●10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弧 b.反射 c.感应器 d.世界观

●102、一个简单的反射弧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

b.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反馈

d.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103、“给我一个婴儿,我可以培养成我所选择的类型的特殊人物”这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a.行为主义 b.机能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构造主义学派 ●104、“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为()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5、公共汽车司机在驾车时,眼耳手脚并用的现象是()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范围 ●106、有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a.语言 b.言语 c.技能 d.技巧

●107、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08、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泛是一样的,都是()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109、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属于()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

110、“长大后变成王母娘娘”属于()

a.理想 b.幻想 c.空想 d.再造想象

●111、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a.代偿 b.适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112、“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下列哪一种品质的体现()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13、()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a.内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独白言语

●114、重大成功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后引起的极度悲伤,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这些都是属于情绪状态中的()

a.应激 b.心境 c.热情 d.激情

●115、基本的情绪分类可以分为四种,下列不是基本的情绪分类的是()a.快乐 b.悲伤 c.愤怒 d.嫉妒

●116、下列有关情绪的性质表达不正确的是()

a.情绪于动机的关系不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控制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117、下列哪一项是情绪的外部表现()a.脑电的变化 b.皮肤电的变化 c.呼吸的变化 d.面部表情 ●118、新教师上讲台慌乱属于()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理智感 ●119、“前怕狼后怕虎”的情形使人面临()

a.双避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单趋冲突

●120、中国女排奋力拼搏,获得五连冠,表明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21、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环节是()

a.确定行动目标 b.制定行动计划 c.作出行动决定 d.执行决定 ●122、在意志的四种品质中,()是其他三种品质的综合表现或总结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12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24、在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中,智力可分为三个维度,各个维度还有多种形式存在,则根据这些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种

●125、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如果某施测团体的平均得分是70,标准差为5,而某个人得分是80,那么这个人的智商是()a.110 b.120 c.130 d.40 ●126、最早科学编制的智力量表是()

a.瑞文智力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比纳~斯坦幅量表 d.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12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什么做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128、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a.罗夏克墨迹测试 b.句子完成测试 c.主题统觉测验 d.明呢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12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什么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30、由后天学习而决定的,与社会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能力是()a.一般能力 b.特殊能力 c.晶体能力 d.流体能力

●131、有的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能辨别400~500种不同的漆色,这种能力的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受到了()影响

a.实践活动 b.学校教育 c.人的主观能动性 d.早期经验的不同 ●132、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

a.自知能力 b.空间能力 c.逻辑数学能力 d.身体运动能力

●133、在社会心理学中,总体印象形成时最初获得信息比后来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之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13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指影响社会形成的()因素 a.经验的情绪后果 b.需要的满足 c.参照群体 d.文化因素 ●135、晕轮效应是属于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a.自然特征 b.社会因素 c.生理特征 d.社会刻板印象

●136、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指的就是()

a.从众 b服从 c.依从 d.盲从

●137、道德水平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他人,这是影响服从因素中的()

a.他人的支持 b.行为后果的见解反馈 c.行为后果的声音反馈 d.个性因素

●138、研究认为,如果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事件并去承担责任,可以增加人们对于事件的卷入,这属于行为促进与培养途径中的()

a.提供亲社会榜样 b.增加责任的明确性与人际相互的作用 c.运用社会影响的策略 d.通过行为实践来培养助人行为

●13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140、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14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42、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43、在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斯巴特教育和雅典教育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144、提出“产婆法”教学法的是苏格拉底。

●145、孟子是中国古代的内发论的代表 ●146、“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47、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148、科学知识的再生产途径有多种,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149、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50、我国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葵卯学制

●15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制度,简称学制,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

●152、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和教育工作的归宿

●153、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154、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地方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有

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155、教师威信有两种,一是权力威信,二是信服威信 ●15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157、学生的发展具有可塑性和可能性

●158、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59、学生的学习是以间接经验为主的 ●160、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61、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现场教学和复式教学 ●16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

●备课要做到三备,是具体讲就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快乐教学法出现在我国,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前进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环节:备课、上课、课件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四种方法

●“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多的尊重一个人”这句话体现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德育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德育过程是由四个相互制约的的因素共同构成的、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班级管理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总结三个环节 ●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尽可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 ●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行的各种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方式有: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一般按学科分别组织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教育研究的特点有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教育研究所要遵循的伦理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匿名原则、保密原则、无害原则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六个步骤

●心理学史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的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知,情,意的发展;二是个性的发展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以往的进程是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恒常性、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 ●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一位同学的铅笔盒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这种现象是无意注意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阿Q”“狂人”等的形象都是他想象深刻性的表现 ●一个人高兴时会捧腹大笑,恐惧时会紧缩双肩,这些现象是指情绪表达方式中的身段和手势的表情

●影响心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人的主观世界 ●情绪具有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一种强烈的、暴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激情

●集体实践活动对于意志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是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是由两种因素造成的,这两种因素

分别是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成离差智商

●测验的可靠程度称之为测验的信度,而测量能测量到的所需的东西则是测验的效度 ●影响智力形成的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和个人的主观努力

●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一般研究者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三类,即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教养方式 ●罗夏克墨迹测验是人格测验的一种

●智商就是智力商数,我们说一个人的智商属于中等程度是指他的智商在90~110区间 ●小罗今年10岁整,在智力测验上测得他的心理年龄是12岁6个月,请问小罗的智商是125 ●有关社会态度的作用可以大致分为五种,分别是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态度的自我保护作用和态度的激励作用

●印象形成是对他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别是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

第五篇:教育学 练习题

教育学 绪论

1、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教育过程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_____。

2、提出发现法是掌握学科结构的最好方法的教育家是_____。

3、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的教育家是_____。

4、教学相长原则主要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_____。

5、近代西方首倡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教育家是_____。

6、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_____。

7、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_____。

8、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的问题,应当贯彻_____原则。

9、提出“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地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_____。

10、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

1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_____。

1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_____。

13、义务教育的实施在_____之后。

14、“教育即生活”“教育及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_____。

15、“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_____。

16、提出“道儿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著作是_____。

17、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_____。

18、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的人是_____。

19、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_____。

20、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_____。

2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_____。

22、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其著作是_____。

23、重视启发教学,提出“产婆术”的人是_____。

24、第一个讲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_。

25、强调儿童中心主义观点的教育家是_____。

26、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_____。

27、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的教育家是_____。

28、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_____。

29、主张文化陶冶的教育学流派是__________。

30、教育学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揭示 _________ 的 _________科学。

31、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32、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我国最著名代表人物 _________;其代表论著有 _________。

33、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阶段的最著名代表人物有_________,代表论著有 _________,第一次提出 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初步奠定了教育学科的发展基础。

34、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_________比古罗马的昆体良的 _________,还要早三百年。

35、赫尔巴特于 1806 年出版的代表著作 _________,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_________之父。36、20 世纪 40 年代苏联教育家_________主编的_________,被认为是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系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37、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_________,其主要代表著作是_________。主张以_________为中心,教育方法是_________。

38、美国的布鲁纳于 60 年代出版了 _________ 一书,提出了_________论点。39、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派别有:、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派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生物起源学说:19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洛与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完全否认可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3、关于教育发展的历史划分,由三种不同的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

4、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划分,可以把教育分为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5、根据生产关系为尺度来划分,可以把教育的发展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6、采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尺度,可以把教育分为三种形态: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

7、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8、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教育的国家。

9、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0、在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内容是儒学,即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

11、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2、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国家形态的教育;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分,包括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两种历史形态的教育。

13、工业社会的特征表现在:第一:工业化,第二:民主化,第三:制度化。

14、知识社会除了工业社会的特征外,还出现了新的特征,第一:信息化,第二:国际化,第三:网络化。我国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代教育。

15、当地中国教育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

16、近年来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新的历史高度。强调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徐金教育的公平公正。2006年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8%。

17、我国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

18、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内容在于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其核心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19、教育现代化的含义: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在更高水平上的体现,使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是教育的整体转型,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手段等多种要素在内的教育系统全面进步的过程。

20、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将是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21、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而教育改革又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途径与动力。

22、原始教育形态的基本特征是:①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② 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③ 教育内容简单;④ 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23、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学校。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学校名优:序、校、学、辟雍、瞽宗等,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24、欧洲奴隶社会的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国家。教育内容大多是军事体育训练,目的是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雅典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目的是在于使奴隶主的后代适应这种复杂的社会阶级斗争。此时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并且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5、在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官学还有等级性,而且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在欧洲封建社会,形成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26、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7、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28、199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8年国务院又分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3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要坚持教育创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29、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30、教育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到2020年要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31、我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

下载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题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第一章知识点与练习题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练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 (A)《礼记·学记》 (B)韩愈的《师说》 (C)韩愈的《进学解》 (D)孔子的《论语》 2、“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 3......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要点 西方的古代教育 关于教育起源代表性的观点: 1 生物起源: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 英国学者 能T. P. Nunn 2 心理起源:教育的发生是“非理性的”,“单纯的无......

    教师考试——教育学概述知识点归纳及强化练习题[模版]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教育学概述知识点归纳及强化练习题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教育到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过程。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克伯屈。 3. 是以教育学本身作为研......

    教育与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1.D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推......

    2012夏教育学练习题

    一、判断。 1、教育学的价值在于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 )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 ( ) 3.《论语》是我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德育练习题

    教育学“德育”训练题 一、单选 1.没有英雄的一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是强调(B)。 A.教师的权威 B.榜样的作用 C.领导的权威 D.社会的作用 2.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