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指导优质课
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案
走进《西游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1)、了解图书分类知识及检索书目的方法。(2)、学会运用掌握的检索书目的方法查找所需的书。(3)、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享受读书乐趣,奠定自学基础。(4)、学会摘录,做读书卡片。
2、过程方法:
(1)、思路: 粗读——精读——笔记
(2)、过程: 整体感知—感悟人物性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熏陶情感、鼓舞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
2、学会阅读摘录,做读书卡片。
三、课前准备:
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印发《三打白骨精》原文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预习导航
1、图书分类的基本知识
书架上的图书是按22个字母分成22个大类,从A类、B类、C类„„一直到Z类。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一种类型的书,如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 附图书目录表: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N自然科学总论 B哲学、宗教 O数学理科学和化学 C社会科学总论 P天文学、地球科学 D政治、法律 Q生物科学
E军事 R医药、卫生 F经济 S农业科学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T工业技术 H语言、文学 U交通运输 I文学
V航空、航天 J艺术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K历史、地理
Z综合性图书
2、每本书的书脊下面贴的是书标,也叫索书号,每本书脊贴了书标,就为排书提供了方便。书标上写着分类号和种次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经典名著。
(二)、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名著。
(三)读书
A粗读法: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
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是一种不求深入的精研,只求概括大意的阅读方法。(温馨提示:抓住书名、作者、前言或内容摘要、目录等浏览全书。)小组交流展示:
1、你手中的名著由几个部分组成?
2、主要内容是什么?认识了那些特征鲜明人物?
3、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
(生交流,师适当引导个别学生介绍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引起阅读兴趣。)
多媒体展示:
1、《西游记》由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五个部分组成。
2、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3、A小说的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八到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最后,写的是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0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C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D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它可以概括为:“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怪了,那铁扇公主为什么不借扇给他呢?其中定有原因!因为孙悟空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有仇。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师生归纳粗读方法:(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 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板书:粗读整本原著 整体感知 把握大意
B、精读法:调动热情 激发兴趣
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逐段阅读,深入钻石全书内容。
1、明确读法。
同学都谈了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很多同学对三打白骨精经典片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经典的片段。这是在西游记的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原题为《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读这些经典片段,又该怎么读呢?
多媒体展示:经典片断----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板书:精读经典片段 分析品味 深入理解
2、学生快速浏览《三打白骨精》全文,感受情节曲折,感悟人物性格
1)简要概括“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情节?(温馨提示:按情节发展,先说起因,再说经过、结果。)
2)找出精彩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3)找出师徒几人对白骨精的看法句子,说出你喜欢的人物形象。4)你从这个故事中应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3、学生交流展示。多媒体出示:
1)主要情节:唐僧师徒到了南山脚下,白骨精变成一个小姑娘,拿着篮子,第一次,悟空打了她一棒,没死,第二次,变做老太太,假装找女儿,悟空第二棒的时候,还没死,第三次,悟空叫来几个神仙看着,终于魂归西天了。
2)环境描写:悟空跳上云端,手搭凉棚,睁眼观看,不见有人烟。看了多时,只见正南山上有一坐高山,那山向阳处,一片绿色中夹着点点鲜红,便驾云直奔南山。作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妖怪出现的氛围,为白骨精的出现做了铺垫。
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作用:是衬托与铺垫,它预示着惊险故事的发生。3)师徒几人对白骨精的看法: 孙悟空:
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猪八戒: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唐僧: “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 本段人物特点:
孙悟空:除恶务尽,英勇善战,机智勇敢,坚持正义,仁义忠诚,敢作敢为,身手不凡.,斩妖除魔
猪八戒:憨厚可爱,贪财
沙和尚:平和,冷静,有耐心,忠心耿耿,吃苦耐劳
唐僧:符合封建时代上层的形象,他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重修养、轻劳动、斯文、迂腐,但缺乏统治者狡诈的一面
4)从这个故事中应得到的启发 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蒙骗。特别在如今社会里,有人表面是虚伪的,内心是阴暗的,利用各种卑鄙手段,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C、笔记法
读书,不仅要读,还要做一定的笔记和摘录。摘录,就是把文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摘录下来。
1)摘抄那些精彩、有价值、有必要的内容。
2)录后要经过核对,注意与原文相符,甚至标点符号也要与原文一样,否则就有可能把作者的原意弄错。
3)抄录后注明资料的来源,如书名或刊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需要时可查考原文。4)、使用卡片摘抄资料时,一张卡片只能记一条材料,否则,不便于分类,也不便于检索。5)如果能在抄录后,随时写一点体会感想,可以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试一试:把你刚才阅读的故事片段,尝试做读书卡片。(温馨提示:并评选出最佳读书卡片、最认真的制作者。)
读书卡
我阅读的章节是: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句段:
我的批注是:
(六)、我的收获:
(七)、写作实践
阅读你喜欢的名著并制作读书卡片。
一、板书设计:
略读整本原著
整体感知
把握大意
精读经典片段
分析品味
深入理解
第二篇:优质课
优质课
小班数学活动:藏在哪里了...........................................................................................................2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4 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6 小班综合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8 小班数学教案:小兔采蘑菇.........................................................................................................11 小班数学教案:铺路.....................................................................................................................13 小班数学活动:藏在哪里了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并寻找动物,了解故事中角色显著的外形特征。
2、大胆、清楚地讲述动物朋友们各自躲藏的位置。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
2、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小结:森林里,动物朋友们正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它们一起玩吧!
二、观察图片,讲述故事内容
1、观察讨论: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2)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个什么办法解决问题?
2、出示片段一。(1)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们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看小狐狸找到谁了?(2)你怎么知道是小兔?(3)小兔躲在哪里了? 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
3、出示片段二、三,同时出示松鼠、小象躲起来的图片。(1)小狐狸还找到谁了?(2)在哪里找到的? 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象躲在草丛里。
4、出示片段四。
(1)小兔、小松鼠、小象都被小狐狸找到了,还有谁没有被小狐狸找到?(2)小鹿躲到哪儿去了?你们帮小狐狸找一找。(3)你发现小鹿躲在哪里?(4)为什么小狐狸很快就找到了小兔它们,可是找不到小鹿呢? 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了,所以找不到它!
三、幼儿游戏,拓展延伸
1、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2、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贴纸贴于身上,然后找相应的地方躲起来。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好饿的小蛇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图形,能按照物体的形状特征进行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好饿的小蛇》ppt。
2.特征不同的小蛇3条、不同形状的食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看!这是谁?(小蛇)小蛇的肚子饿的“咕咕”直叫,小朋友肚子饿了会怎么样呢?(二)师生看图片,进一步感知图形及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第一天,小蛇在草地上扭来扭去地找东西吃,它找到了什么好吃的?(苹果)引导幼儿说出苹果的特征(圆圆的、红红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么样呢?学一学小蛇找东西、吃东西的样子。
2.第二天,小蛇吃了什么东西?(菠萝)让幼儿先看小蛇吃完菠萝后的图片,引导幼儿从小蛇肚子的形状猜出小蛇吃的东西。提问:你怎么知道小蛇吃的是菠萝呢? 3.第三天,小蛇的肚子怎么变成了三角形?它吃了什么?(饭团)提问:你吃过的什么东西是三角形的? 4.第四天,小蛇的肚子变得弯弯的了,猜一猜它吃了什么?(一片弯弯的西瓜)提问:还有什么东西是弯弯的?(三)集体观察比较。
师:小蛇吃了东西可高兴了,它高高兴兴地去找它的朋友们了,你们想看看小蛇的朋友吗? 提问:小蛇的朋友有什么不同?(小蛇的大小、帽子形状不一样)师:小蛇的朋友肚子也很饿,它们也好想吃东西呀!戴着三角形帽子的小蛇说它喜欢吃三角形的东西,那你知道戴着正方形帽子和圆形帽子的小蛇喜欢吃什么形状的东西吗?(四)提供材料,幼儿动手操作。
师:今天,老师把小蛇的朋友请到我们班上来咯,我们和小蛇打个招呼吧!(出示三条戴着不同形状帽子的小蛇)马上要请小朋友帮忙喂肚子饿的小蛇吃东西呢!1.为每位幼儿提供一种食物。
2.请小朋友说一说喂小蛇吃的是什么东西,如:我喂小蛇吃的是圆圆的蛋糕、我喂小蛇吃的是三角形的饼干等等,引导幼儿说出食物的图形并且能把话说完整。(五)结束活动
师:小蛇吃完小朋友喂的食物,可高兴了,它们觉得好饱呀,我们也学一学小蛇的样子出去找东西吃吧。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孩子感受大老鼠和小老鼠友情。
2.能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礼貌用语。
3、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简单排序,学习词“越来越小”。活动准备:
1.五间由大到小的房子。2.五只小动物图片 3.大老鼠手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房子激发幼儿兴趣,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房子)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一遍。
(1)教师:宝宝们大老鼠有没有找到小老鼠啊?(找到了)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就是《大老鼠找小老鼠》,(请两名幼儿说说)
(2)教师:那第一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呀?(大象)大象的房子最大,我们把它放在最前面,第五间住的谁呀?(小老鼠)小老鼠的房子最小,我们把它放在最后面,那么这里还有三间房子我们也来排一排,谁来?
(请一名幼儿来排一排)房子这样排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完整地说一遍,(越来越小)
三:巩固故事内容小朋友,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的呢?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大老鼠真有礼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小熊摇摇头说,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第三间房子里住的是谁啊?请谁来学学大老鼠是怎么敲门的呀,(请三名幼儿)我们一起来敲敲门吧,谁走出来了呢?(小羊)小羊怎么说的呀?这是第几间啊?是谁住在里面呢?(小鸭子)谁来敲敲门呢?小鸭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那大老鼠在找小老鼠的时候经过了那几个小动物的家呢?(大象、小熊、小兔、小鸭),最后大老鼠终于找到了小老鼠,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呢?(哦,这个小老鼠学的真好,再请谁来学学,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四:游戏:
下面请小朋友吧小眼睛蒙起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吧,不许偷看啊!(把小熊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在不在,(把小老鼠的房子藏起来)谁的房子不见啦?哪去啦一起敲敲门。哦小老鼠找到咯(再次欣赏故事)!宝宝们你们知道打老鼠要找小老鼠干什们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我们边听边学,听好了大老鼠到底要找小老鼠干什们呢(播放录音)活动延伸:
原来啊小老鼠过生日,大老鼠要给他送礼物呢,小老鼠收到礼物可开心了,要对大老鼠说什么呀?宝宝们高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高老师做大老鼠,你们做小老鼠好不好,好,把门关起来,我来敲门啦(发礼物)。大老鼠找小老鼠有一只大老鼠,想找它的好朋友小老鼠。它来到一间大房子面前,门是关着的,于是,大老鼠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大象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听了很高兴,连忙跑到第二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熊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来到第三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兔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来到第四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咚咚咚,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鸭子走了出来,摇摇头说:“不是,不是,小老鼠的家在里面呢!”大老鼠来到第五间房子面前,敲敲门说:“请问这是小老鼠的家吗?”小老鼠听了连忙跑了出来,大声地喊道:“是的,是的!”大老鼠终于找到了小老鼠,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可开心啦!
小班绘本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教学情境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故事内容。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xx,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情境创设
课件,小动物图片及大饼的图片 活动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师:今天,葛老师买了一样东西,宝宝们看!
师:圆圆的,黄黄的,上面还洒着香香的芝麻呢,这是什么呀? 幼:大饼。
师:谁吃过大饼的?大饼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呢? 幼:甜甜的、咸咸的..二.结合图片,以“牙印”为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师:恩,看来你们都吃过大饼。今天这个大饼是它做的,(出示PPT)谁做的啊? 幼:小猪。
师:恩,小猪做了一个圆圆的大饼。嘘..它累了,躺在大饼上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幼:被人咬了一口/被人吃掉了
师:小猪想,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它去问周围的朋友,它周围住了这些朋友,(出示各种图片:小鸟、小兔、小狐狸、鳄鱼、河马)让幼儿认一认小动物。
它周围就住着这些小动物哦,你认为是谁咬了它的大饼呢?说说你的理由。师:小猪和你们的想法一样,它也不确定,它要去问个明白。三.观看PPT,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1.小猪问:小鸟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小鸟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看,咬了一口看到了吗?是小鸟咬的吗? 幼:不是。
师:恩,不是小鸟咬的,牙齿印子不一样。小猪说:哦,真的,真的不是你哦。
小猪又问了:小兔子小兔子,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引导孩子跟着老师一起问)小兔子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到了吗它的样子?什么样子的?有两颗门牙,尖尖的。师:是它咬的吗?(用手指给孩子看,和第一口一样吗)幼:不一样。
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了:小狐狸小狐狸,是(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小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看狐狸咬出来的样子是不是和小鸟的形状一样啊,都是三角形的,只不过比小鸟的大一点。师:也不是它,和第一口不像。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鳄鱼了:鳄鱼鳄鱼,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鳄鱼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咬了一口 师:鳄鱼也咬了一大口,和第一口不像。也不是鳄鱼咬的。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小猪又去问了:河马河马,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
师:河马的嘴巴这么大,用手比比看,这么大的嘴巴,大饼咬下去会怎样呢? 幼:全吃光了/吃了很大一口。
河马说:不是我不是我,不相信你看——啊呜,轻轻地咬了一小口。师:河马轻轻咬了一小口口,大饼只剩下一半了。小猪说:真的不是你嘛。
(出示图片)原来有一只圆圆的大饼,后来呢等小猪睡醒了发现大饼被人咬了一口,现在它的大饼变成这个样子的。
师:你还记得,这些都是谁咬的呢?请你想想看,刚刚这些嘴巴咬的印子是谁的呢?(依次将动物图片贴到牙印旁边,请幼儿说,老师来贴)
师:它们到底咬了哪里呢?小小的三角形是小鸟咬的,小兔子有门牙印子的,小狐狸咬的是大大的三角形的印子,看鳄鱼的牙齿很多,咬出来是弯弯曲曲的,河马的嘴巴很大,轻轻咬了一口,大饼一半都给它咬掉了。
现在我们明白了,动物们嘴巴不一样,所以咬出来样子也是不一样的。
四、再次完整欣赏阅读图书,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都不是这些小动物咬的,那到底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2.播放书本课件,教师有感情讲述。
3.师:现在,你知道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那两个嘴巴一样的。可能睡觉之前它饿了,自己吃了。
4.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早上都会吃饼干的,我们也咬咬看,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看,是不是一样呢?
小班综合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设计意图:
因为这个故事的动物对话都是一些简单的问答句,特别适合小班的幼儿学习,尤其故事中都是生动有趣的小动物。我想,如果把它设计出一节覆盖语言、数学等几个方面的教学活动,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我选取了这个简单有趣的故事作为教材,并把它设计成一节小班的综合课程。教材解读:
<<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故事绘本选自《东方宝宝》09年第9期,情节有趣而又幽默。小猪在寻找谁咬了它的大饼的过程中遇到了小鸟、狐狸、鳄鱼和河马。它们不同的嘴型和牙印都留在大饼上,孩子们观察到了不同的动物牙印,生动形象。特别易于理解、接受,有趣的情节画面也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有利于幼儿拓展自己的思维与经验进行大胆猜测、想象。虽然小猪最后没发现是谁咬了它的大饼,可孩子们却通过观察对比,找出真正咬大饼的人——小猪自己。发现问题找到答案的过程是快乐的、也是兴奋的。
从活动的设计到准备,我精心的反复推敲、思考,我把活动分成下面几个部分:
1.观看PPT课件,引起幼儿兴趣,活动的开头是以“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问题引起幼儿兴趣的,带着好奇的心情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入到活动中。
2.听一听,模仿动物的对话,为幼儿创设了敢说、想说、会说的氛围。3.通过送达饼活动,进行数学活动,让幼儿比较理解数字的大小。4.通过表演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加深对内容的记忆。
活动名称: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1.试从牙齿的形状来猜测是谁咬了大饼。
2.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使幼儿体验阅读和想象带来的乐趣。3.幼儿喜欢看图书,并感受故事内容的诙谐幽默。
4.使幼儿能够在集体的面前大胆的表述和复述故事内容。5.幼儿能认识图形,比较数字大小。活动准备:
①根据故事内容来设计制作PPT课件。②制作小动物图片。
③幼儿人手一张大饼图片。
④小猪头饰一个,小鸟、小兔、狐狸、鳄鱼、河马等头饰若干。⑤展示板一块。
⑥在活动室图书角提供有关故事中小动物的图书和图片。⑦提前让幼儿熟悉各种小动物。活动过程:
一. 师生问好。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呢 二. 猜一猜,引起兴趣。
1.观看PPT课件:先出示一个大圆盘。问:这是什么?什么形状?幼儿:这是个盘子,圆形的。盘子里放的什么?(一个大饼,也是圆形的)这个大饼是谁做的呢?
2.老师提问:这是什么?(尾巴)谁的尾巴?小猪的尾巴,那我们就知道这个大饼是谁做的了?(小猪)
3.老师:小猪做了这么一块大饼有点累了,就躺下美美地睡了一觉,小猪整整睡了半天,醒了。咦,大饼怎么被谁咬了一口,留下一个半圆形的牙印。它很生气,到底是谁咬了我的大饼,不行,我一定要找出是谁偷偷地咬了我的大饼。三.听一听,模仿对话。
1.请幼儿观看用PPT展示尖尖的嘴巴,问:这是谁的嘴巴?幼儿猜测:小鸟 老师模仿小猪和小鸟的对话,在请幼儿大胆复述较角。色对话 老师:小猪是怎么问小鸟的?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幼儿自由发言后,老师模仿小鸟咬大饼的动作,然后用PPT展示留有尖尖小三角的牙印大饼,引起幼儿观察对比,这两个牙印是否一样?(不一样)。并学习复述句:“嗯,果然不一样” 老师提问:小鸟的牙印像什么?(像个小三角)。老师:不是小鸟吃的,那又是谁呢?
2.用 PPT展示一个尖尖的大嘴巴,幼儿猜测这又是谁的嘴巴?(狐狸)老师模仿小猪和狐狸的对话,再请幼儿和老师对话,幼儿可以边对话边模仿狐狸咬大饼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对比这两个牙印是否一样?幼儿:不一样,像个大三角。也不是狐狸,那会是谁呢?
3.用PPT展示有一排尖尖牙齿的大嘴巴,幼儿观察猜测是谁的嘴巴?(鳄鱼)请幼儿模仿小猪和鳄鱼的对话,幼儿边对话边模仿鳄鱼咬大饼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对比这两个牙印是否一样?幼儿:不一样,这个牙印是一排尖尖的牙印,老师拿出一张鳄鱼最霸道图片,让幼儿动手摸一摸,真切感受一下鳄鱼牙齿的坚硬。也不是鳄鱼,那到底是谁呢? 4.用PPT展示有一排平平牙齿的大嘴巴,让幼儿猜测是谁的嘴巴?(河马)都说不是,那是谁呢?小猪找不出来是谁咬的,它也饿了,就咬了一口大饼。
5.用PPT小猪自己咬的牙印大饼,也是一个半圆形的牙印,引导幼儿观察对比,发现什么没有?是否和偷吃大饼的人留下的牙印是一样呢?(一样)。然后提问:小猪的大饼究竟是谁咬的?幼儿自由思考回答,鼓励幼儿根据形状揭晓答案。6.请幼儿给故事起个名字。7.让幼儿复述故事内容。
8.老师利用PPT把故事内容完整讲解一遍,幼儿欣赏。四.活动:送大饼
1.在展示板上贴上小鸟、狐狸、鳄鱼、河马等动物的嘴巴图片。2.让幼儿把自己手里的大饼图片贴到各个动物的嘴巴下面。3.活动结束,幼儿回座位,老师提问:小鸟吃几块?(2块)。河马吃几块?(5块)狐狸和鳄鱼都吃了几块?(3块)
谁吃得多?(河马)谁吃的少?(小鸟)谁和谁吃的一样多?(狐狸和鳄鱼)五.师幼集体表演。
1.老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不想一起来玩这个故事的游戏呀?老师当小猪、你们扮演小鸟、狐狸、鳄鱼、河马好不好? 把幼儿分成4组,分别戴上各种头饰。
表演游戏时,老师要一边扮演一边用语言讲述故事内容,教师的语言要规范、优美。幼儿在表演的时候,提醒幼儿注意小动物出来的先后顺序,帮助幼儿记忆。六.老师总结:
今天我们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并且我们还给动物们送来大饼,学习了5比2多、2比5少、3和3一样多的数学知识。老师认为小朋友们这堂课表现都很棒,还希望小朋友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自己动脑筋,不要像小猪那样老是问别人。七.活动延伸:
老师拿出一个有两个牙齿印的大饼,请幼儿看一看,这又是睡得牙齿印呢?要想知道,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小班数学教案:小兔采蘑菇
【设计意图】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此活动正是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小兔采蘑菇”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以角色身份轻松、自然地完成各项操作。【活动目标】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5以内点数;给数字1~5排序; 2.5以内数量点卡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练习。【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参加游戏,每五名幼儿为小组。2.每组配备五张颜色致的母卡,母卡为蘑菇形状,大小20cm×20cm,上面分别画有点子1~5个,另设两个插卡袋。
3.每组配备画有数量1~5的小兔的卡片各张;数字卡片1~5套;排序用的小旗标记;兔子头饰若干。
4.地板上画有不同颜色的大圆形――“篮子”(能站下五个小朋友)。【活动过程】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点数。
教师以兔妈妈的身份向小兔子们交代采蘑菇的任务。
师:(将母卡散放在地板上)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起去采蘑菇吧!请每个宝宝采到朵蘑菇后,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放进同样颜色的“篮子”里,坐到“篮子”边上。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圆圈坐好,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有多少人,多少朵蘑菇。2.按蘑菇上面的点子数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
师:能干的小兔子采了这么多蘑菇,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蘑菇上有几个点子,我们就请几只小兔子来吃蘑菇。
教师为每组提供小兔卡片,小朋友按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数,来请同样数量的小兔子吃蘑菇,点卡与实物卡对应,要求将实物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上。3.按点子数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师: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们玩得好开心,它们也想找朋友起做游戏了,蘑菇上有“点子.数字1就和个点子做朋友,蘑菇上有三个点子,数字3就和三个点子做朋友 教师为每组小朋友提供数字卡片,请小朋友根据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来找相应的数字卡并将数字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里。4.给点卡排序。
师:听!小蘑菇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顺序来排队,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快!想一想谁应该排在最前面,谁应该跟在后面? 教师提供排序标记,请每组幼儿在各自的排序标记上按要求给点卡排队。5.结束。师: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子饿了吧!请兔宝宝把采来的蘑菇都交给兔妈妈,让妈妈来做顿丰盛的午餐吧!【活动延伸】
将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游戏区,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操作、学习。【设计评析】
本活动为幼儿提供故事情境,以“采蘑菇一放蘑菇一请客”等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始末,师生共同扮演故事角色,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全部的学习任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化,将实物、点子、数字三者之间的对应变得更加简单易学,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通常,数学活动中桌面操作活动比较多,孩子彼此之间很少有合作的机会。本活动跳出了这种形式,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直觉行动学习,将个体的思考、学习放在集体游戏中加以印证、分享、调整。
小班数学教案:铺路
一、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设计此活动,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中去。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目标是:
1、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希望能在活动中让幼儿掌握。
三、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物质准备:
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兔子头饰1个。请1名大班幼儿学会情境表演。
3.形状、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小塑料筐6个。
知识准备:已认识简单、常见的图形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各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观察活动中渗透了语言表达教学,在“捉迷藏”游戏中渗透了方位词教学及社会情感教育等等。
(二)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帮助小兔铺路,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拼一拼来认识几何图形。
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因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创设了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五、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情景表演,小兔想出去玩,刚走到门口就摔了一跤。提问:小兔为什么会摔倒的?引导幼儿观察坑的形状。
2、认识几何图形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在活动中,我先帮幼儿复习几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并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等多种方法巩固几种几何图形的相同点及区分。接着为了引出本活动的难点,我通过“变魔术”这一游戏活动帮助幼儿感知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3、铺路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铺路”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捉迷藏
为了让活动更完整、更有趣,我设计了“捉迷藏”的游戏,小班的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从而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5、结束活动
小朋友和小兔一起出去做游戏,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6、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用彩色纸、皱纹纸等材料把这条小路装饰成一条五彩路。
2、引导幼儿找出长方形、三角形的转换方法。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三篇:《细致刻画 塑造形象》人物描写方法作文指导 优质课教案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 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细致刻画,塑造形象》作文指导课教案
青河县中学语文教研组 李冬莲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体会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2.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导入新课
教师直接说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然后让学生齐读教学目标。
二、研讨习作,明确得失
细读下面两篇学生习作,比较哪一篇写得更加精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并说明理由。(甲)母亲的手
记得有一天,傍晚我和母亲逛街回来,路过一个水果摊,我们买了一袋草莓,当母亲付钱给摊主的时候,黄昏的灯光下,我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了母亲的手,我极力睁大眼睛,鼻子一酸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她的手,已不如从前那样白白嫩嫩。她的手上爬满了皱纹。我惊讶、我心疼、我愧疚、愧疚与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母亲一双纤细的小手已变得如此苍老不堪?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的手?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私,我轻视我自己,我已将母亲对我的爱当做了理所当然,我从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用他那双手给了我多少爱。
一瞬间,母亲所有的好都浮现在我眼前。我所有的歉疚、所有的悔恨也一起涌上心头。我看见了母亲在洗手间用手搓洗我衣服上的油渍,我看见了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声影,我看见了母亲因为日夜操劳而憔悴的脸庞,我看见了母亲的手从纤细到苍老的所有„„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母亲的手,苍老的让人看了想哭的手,它唤醒了我拥有15年母爱的所有记忆。而我,真的很笨,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才读懂你对我的爱。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会用我的努力,我的成绩来回报你对我的爱,我定会好好学习梦圆2011考的理想的高中,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妈妈。
(乙)母亲的手
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她只愿付出,不求回报,她有时像平地惊
雷,震撼人心,但更多的像绵绵春雨,润物无声。
记得有一天,傍晚我和母亲逛街回来,路过一个水果摊,我们买了一袋草莓,当母亲付钱给摊主的时候,黄昏的灯光下,我不经意地一瞥,看到了母亲的手,我极力睁大眼睛,鼻子一酸眼泪便在眼眶里打转。
她的手,已不如从前那样白白嫩嫩。她的手爬满了皱纹,我惊讶,我心疼,我愧疚,愧疚与我为什么现在才发现母亲一双白嫩的小手已变得如此苍老不堪?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去注意过母亲的手?
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自私,我轻视我自己,我已经将母亲对我的爱当做了理所当然,而我却从没在意过母亲用她的那双手给了我多少爱。
一瞬间,母亲所有的好都浮现在我眼前,我所有的歉疚,所有的悔恨一齐涌上心头,我看见了母亲在洗手间用手搓洗我衣服上的灰尘;我看见了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声影;我看见了母亲因为日夜操劳而憔悴的脸庞;我看见了母亲的手从白嫩到苍老的所有;我看见了岁月在母亲身上留下的痕迹„„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脑海中浮现的都是母亲的手。苍老的,让人看了想哭的手,它唤醒了我15年母爱的记忆。而我,却真的很笨,笨到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才读懂母亲对我的爱。
我想说: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我们生命联系的最紧密的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母亲给予了我们全新的生命,嗷嗷待哺,蹒跚迈步,母亲帮助了我们走上了生命的旅程。从身处困境、低迷困惑到坚定信念、踌躇满志,每次沉浮无不牵动着母亲的心,所以母亲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母亲对女儿的爱最神圣、最温暖、最体贴、最博大、最深厚、最无私。母爱,天下第一爱,人间第一情!
亲爱的老妈,我爱你!
【点评】修改后的作文比修改前的作文写的语句更加优美,通顺了,而且更加感人,内容也更加贴切,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文章更加生动具体,给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课文链接,领悟技巧
品读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谈谈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帮助。外貌描写: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语言描写: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动作描写: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范进中举》)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四、实例赏析,明确技巧
认真阅读下面两段例文,用“我喜欢第 个文段,文中用了 的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 人物”的句式说话。
1.张老汉衔着烟斗,乐呵呵地接过存款单,眼睛不由地眯成了一条缝。他用颤抖的手捧着存款单,端详着,微微点了几下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迈步走出了信用社。刚走不远又把存款单掏出来瞧瞧,生怕它长了翅膀飞了似的。这样反复了几次,他才把存款单塞进怀里,扣紧扣子,倒背着手大步地走了。
2.天刚蒙蒙亮,一股刺鼻的脂粉味便把我“刺”醒。我知道,小姨又开始她每日的“常规作业”——化妆。
打粉底,涂眼影,画唇线,抹口红„„这些事情别说做,想想都烦死了。索性不去想这些,再睡一会儿!
“小姣,看我化得怎么样?”迷迷糊糊中,听见小姨叫我。“不——看。”
“你就看看吧!”小姨央求着,坐在了我的身边,那浓浓的味几乎让我昏厥。不敢描写小姨的模样:墨黑的眉毛,青色的眼皮,还有涂得血红的嘴唇„„ “小姨,你是去上学还是去参加舞会?”我不无嘲讽。
小姨听了这话,反倒一脸喜悦,头一扬,“啪”地打了一个响指,说:“当然是去上学啦——”“啦”字拖得很长,听起来港味十足。
小姨转身走了,望着她一扭一扭的腰肢,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五、小结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1、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
2、细节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进而让人感受栩栩如生。
4、细节描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运用细节描写,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感动阅卷老师,容易得到高分。
六、病文诊治,师生互动 1.出示病文:
昨天英语测试,我几次想拿出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还是被老师看见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2.学生诊断。
3.修改(限时3分钟)。4.教师示例: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 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七、写作比赛,小组展示
1、主题:她骂他混蛋。
要求:展开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A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语言)
B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动作)
C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目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神态)
D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心理)
2、主题:她骂他懦夫
要求:运用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
3、主题:他在大街上走着。(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细品画线句:尤其是“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4、主题:一个人怕吃辣椒。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合作精神,集体完成,写得最精彩的小组要把作品读给大家(限时3分钟)。
示例:他啃了一口辣椒,只见他脖子一缩,脸部的肌肉皱成一团,张大嘴巴,喊了一声:“哇呀!”舌头伸出外面,半天缩不进去。
七、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让人物“活”起来的方法之描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多思考,多实践。同时,为了让描写更精彩,提两个建议:①多观察生活。请记住这样一句格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②多读书多积累。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或者
2、学习完本节课,谈谈你的写作收获?
3、写一写
参考题目:《我们班的 》 《我最 的人》 《他(她)真是我的 》 《嗨,这个人哪!》 《多亏有了你》
提示: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字数600字左右。
第四篇:优质课观后感
2013年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通过激烈角逐最后共有48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评比,9月28日,分6个教室,每个教室安排8节课,我在第二教室进行观摩,听了8位老师的精心准备,精彩演绎,收获颇丰,我的感受有:
1.引课巧妙准确
教师一般都会创设情境导课,但也存在一些引课牵强或拖沓现象,今天观摩的8位教师,其引课能做到精心准备的、巧妙的、准确的,如湖南曹毅老师制作了一本非常精美的《银川一中校园电子纪念册》电子书让学生欣赏,引出图像色彩的加工,足见曹老师的用心。黑龙江陈晶老师的“猜猜他她是谁”,利用Flash的遮罩层功能将明星或学生熟悉的人物制作成先露出眼睛,让学生猜是谁来引课,学生会感觉很神奇这种效果,从而巧妙引入Flash的遮罩层动画制作课题。郑州巴培杰老师采用猜数字游戏准确的揭示编程解决问题的课题。
2.教学主题的选择有讲究
教学主线是教师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信息技术课堂也不例外,清晰的教学主线使课堂有条有理、环环相扣,而且重点突出、精彩纷呈。此次比赛,各位选手都有这个教学主线的意识,同时还对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作为教学主线有讲究,大部分老师选择贴近生活、学生熟悉、有实际意义能体现技术价值内容作为教学主题。如从网上搜索制作纸飞机的方法,然后开始照着图示或教程手工制作纸飞机。又如利用Excel图表统计分析网上创业数据,并得出结论,以此启发行动。
3.采用导学案助学成为共识
8位老师都采用了导学案,有些采用纸质的,有些采用电子版,在电子版中有采用word软件制作也有使用网站形式的,采用网站形式有的教师将其做成教学辅助平台,既有导学内容,也有作业提交、交流展示、评价反馈等功能,教师对于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已成共识,而不是新鲜的时尚儿了。
4.部分老师的板书使用恰当
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用到板书,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并不是一定要有板书,但如果能恰当的使用,将会使课堂教学更精彩,生成更生动。
5.能真正体现分组协作学习
分组进行协作学习经常被老师用来体现新课程理念,但有时也只是噱头,只是形式,但这次有很老师却将分组协作学习进行到底,如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个组作业提交的更快,回答的问题更多,并进行加分;哪组的手工制作的纸飞机展板上粘贴的数量多,样式丰富程度等;对网上创业数据分析按不同问题分组完成等等,都是体现了真正的分组学习。
6.教师专业能力强,眼界开阔
本次听课的最大惊叹就在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眼界更开阔了,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强,如北京的杨秋静老师利用单片机来学习程序设计中的计次循环,而不是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再如天津徐晓强老师进行手机编程的体验,让学生学习到目前的热点编程——安卓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这些内容的教学体现了教师学习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不满足现有的知识水平。
综观8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即部分教师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尝试和探究,有些课,学生的操作或思考时间累计不足10分钟,学生还没有开始思考或自主探究,教师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指导或直接讲解了。可以说本次比赛的教师个人水平、能力(表达能力、专业能力)素养都不错,但就是课堂教学中没能很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感觉教师极力表现自己,而将学生作为自己表演的“道具”,这样就造成了教师也许在预设时很丰富,但在课堂中却没有精彩生成,课堂的精彩生成是由学生成就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浙江的叶敏红老师能在本次赛课中成功的原因所在,他的课堂因学生而生动而精彩。我费尽口舌说服了其他的组员,用我们的行动把组长武断的决定反驳了。自从09年怀宝宝,生宝宝,休了一年的假,我就把自己给隐身了,相夫教子。在这些活动中我都是“旷课”的。孩子渐渐大些了,我可以有点时间管管我自己了,工作和家庭是没有冲突的,主要看自己怎么去统筹安排时间。这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也带着收获的回到了学校。
三个老师都选择了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应该说是各有千秋吧,对于我来说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也是关于图像的课,还有一节海中老师讲的图像的数字化
原理。16号到的比较晚了,所以我听到的第一节课就是曾老师的图像的采集与加工。
1.曾老师的课能够就地取材,引起学生的共鸣,一下课堂气氛被带动起来了,还有自己所制作的宣传文昌华侨中学的相片以及宣传册,都让同学们非常起劲儿,提供素材让同学们进行合成,从简单的地方切入到课堂中,紧接着,分组去完成三个任务,任务的布置也是由浅到深,最大的一个亮点,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用三个透明的塑料袋装上不同的图片,一张纸作为背景,每个塑料袋放在背景上,进行叠加,举例很到位,把抽象了的东西实体话,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图层的概念了。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提供了很多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选择什么抠图工具。这一点也非常的形象。
2.吴老师的课,同样的课题,不同的老师上课,可以看出吴老师是作了充分的准备,从给学生的素材包中可以看出,从给学生的帮助文件到视频讲解,都透露出急切的希望学生能够去掌握这些操作,就我感觉,如果包办太多的话,人的思想就会懒惰,人都是有惰性的,所以,时间久了,学生失去自我创新,对所讲知识遗忘也会非常的快。吴老师课的优点在于三个任务,不同的素材包,不同的操作任务,根据已有效果来让学生操作出来,如果这个任务再放一些,不要处处谨慎,生怕他不会,如果再放一些,相信学生一些,这个课堂效果会更好的,只是自己的一点见解。
3.文昌侨中符老师,符老师和曾老师的导入都非常的到位,一下提起学生的兴趣来,符老师在帮助里把相应的工具都作了标注。共四个操作任务,把不同抠图工具融入到四个操作任务中,对于东道主对自己的学生这么上课,学生应该是
非常的感兴趣的,老师的电子相册。整节课以一讲一练习的方式展开了四个任务,并将相应的操作步骤列举出来。亮点就是利用自我介绍的相册,引起学生共鸣。
另一个与图像有关的是海中的李霞兰老师讲的那节课,李老师的故作提问,让学生深思,顺理成章的带动学生的思维到课堂中来,再一层一层的揭开知识点的面纱,两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数字面前自己做出证明,自己得出结论,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节完整的学生自足探究的,自主学习的一堂课,整堂课非常的轻松,老师也轻松,学生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了自信,最后自己得出了结果,这是非常有印象的一节课,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附着在实际的数字中,加深了理解。非常有弹性的一节课,松紧适中啊,非常欣赏李老师对课堂的把握以及调动。
网络的拓扑结构这里,让学生动手链接自己用盒子制作的计算机的模型,在黑板上贴了三组电脑图片,让学生画图组成不同的拓扑结构,最后又把学生链接的不同拓扑用一个交换机进行相连,组成混合结构。最大的亮点学生用网线链接电脑模型,非常的形象。
海南陵水中学的张东旭老师,他发现了搜索引擎中逻辑命令符中NOT的使用情况,同样也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啊,经常演示我们查找谢霆锋的照片,不要张的照片,但是输入后两个都出来,学生就不屑一顾的说显示啊,老师,张老师对一些专业知识的钻研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文昌中学的吴娇老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操作性很强,尤其是人机博弈,学生在学中做,做中玩。
海口一中的苏老师对于数据库的内容是非常的熟悉,同时也花了时间和心思去做了,值得去学习的地方。
三亚一中的何老师,角色扮演,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器,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第五篇:优质课点评
优质课点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滋润了我们的心田。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亮点,但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之潮流,构建完全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问题,无疑是我们在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知路在何方?
2004年9月14日—16日,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2位教师会聚湖州南浔古镇,参加了浙江省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有幸进行观摩,6节课以及几位特级教师的点评听了以后,切切实实地打开了笔者思索的天窗,有了比较深刻的领悟,深深地明白了一点:探求新课改的成功之路就是靠人自己走出来的。
一、听有所感:新课改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喜人变化
1、课堂上注重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数学新课改核心理念是:“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次评比活动中,舟山普陀二中洪秀捷老师,主要通过学生动手搭模型、画图、交流等小组合作、讨论活动,来探索“怎样识别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整节课堂中教师树立强烈的“以人为本”思想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灌装知识的容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很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所听其他几堂课,教师们都通过师生活动,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摆脱“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师都努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敢想、会想、敢做、会做、敢说、会说,这种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潜能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小组讨论、小品表演、拚图、竞赛游戏等……每一个活动都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展开的,使学生的学习比以前更主动了,更敢表现自己了;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深挖细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探究点。这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我发现教师观念的转变,表现在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强制者向教学活动的激励者转化;由唯我独尊的一言堂向民主气氛的创设者转化;由纯粹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向艺术家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在尝试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复习、引入、新课、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改变为创设情境──明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或学生独立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师生互评──归纳总结——探究成果的应用。如来自湖州长兴的江卫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通过文字讲一个发生在湖州的历史故事,做好一些铺垫后明确这节课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去猜测、探究、讨论“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然后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合情推理感悟新知,再以欣赏的形式来揭开课堂开始的情景悬念的过程和原因,并将新知拓展应用到生活中如何配置破玻璃的实际问题中,学生也从整堂课的的学习过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切都要靠人自己去创造。通过这种探究式学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2、课堂上注重教学设计创新与知识落实的整合。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杭州建兰中学陆韵老师开课展示俄国画家作品,首先“欣赏画”,让学生从抽象的绘画中观察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数学的美,然后水到渠成引入课题,通过学生动手探索、讨论、分析,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陆老师在例题的选取上,结合生活实际,与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陆老师在课堂收尾的数学活动——帮小燕子闯智慧宫小组竞赛,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人物设计题目,让学生积极动脑筋,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堂课进入了高潮,整个教学过程跌宕有致,诗趣盎然,给人以数学美的享受。在本次活动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结果很重要,过程更精彩”,把富含课堂信息的图片或录像展现给学生,每个教师的引入都花了一翻功夫,有俄国图片、奥运冠军图片、有故事、小品、更有南浔古镇录像,课堂中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让学生展示了自我,张扬了个性。我想这该是新课程标准所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习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实际体现吧。
3、课堂上注重情感培养与有效评价的整合。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富有哲理、情趣,生动形象,亲切活泼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次活动有好些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科学的思维,强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同时许多教师在情感教学的同时,都认识到有效评价的重要,更注重评价多样化,恰当适时的评价大大激励了学生自主参与,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杭州市陆韵老师在游戏中,依据各小组答题的表现给每一个小组评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们都能善于发现学生积极的、有创意的见解,可以说,教师们都努力以真诚的语调、鼓励的语言、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以及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过程。
4、课堂上注重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新课程——一个新生的生命力,她更具可创性与开拓性,她不但在创造和开拓学生的发展,也同时在发展着教师自身。此次活动大多是教龄在5—10年的青年教师,他们都充分展示了过硬的基本功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使我从中感受到教师在课改中必须要具备极高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及相关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光、图像、动画把教学内容的意境、情态、韵味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上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活动,丰富了课堂内容,把课堂融入到生活之中,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一种亲和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渗透了新标准、新观念。陆韵老师设计的帮小燕子闯智慧宫的竞赛游戏,充分体现了学科教学知与情的训练结合,同时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亮点。
二、听有所思: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若干问题
新课程教学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课堂更加活跃轻松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联系生活实际了;学生发言更加积极了。但在听课、听点评过程中,以及与观摩的教研员、教师的交流中,也反思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疑惑:
1、如何正确处理好培养学生能力与掌握“双基”的关系?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为形式而活动,没有达到讨论目的,虽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处理上却往往忽视、削弱或降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状况;而有的教师因为留给学生活动时间明显过多,导致原先准备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这些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2、如何正确处理好复习引入与创设情景的关系?有的教师为情景而情景,以情景替代复习引入的实效性不够理想,也有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驾驭和处理教学内容时,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开发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
3、如何处理好教师设问与学生的答问的关系?教师的设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点拔作用,可以促进更多的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但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设问层次粗浅、质量不高。另外,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缺少必要的引导和讲解,教师设计的游戏等活动,其实效性也有待提高。
4、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提倡激励性评价,但有些教师课堂上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学生,不管对错,都不加评论地予以鼓掌。我想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应该敢于批评,将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有机结合,只是要注意方法、方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以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不打击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为突破口,表扬应该真实、自然。
三、听有所悟:理解教改宗旨,优化教学过程
明确“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新课改并不否定“双基”教学,而是要求在传授“双基”中,应打破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传授和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应该要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和主动参与、体验、实践活动中达到“双基”落实、情感升华的教学目标。
将传统教学的精华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过于极端和形式化、机械化。新课改并不完全否定传统教学的讲授,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使课堂活动有层次,并因势利导——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的探讨和提问中,给予恰当的引导、点评和科学的讲授,但不能否定和扼杀学生可贵的积极思考、提问和探究的火花,即要将传统教学的精华与新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
处理好教科书与教辅材料的关系。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课堂学习的主要知识资源,但不是惟一的,不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材去教,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征,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和整合教学资源,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资源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去探索、体验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方法与过程,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陶冶。
正确处理面向全体与个性张扬的关系。大班教学首先要承认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但不是搞一刀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内容的基础上又学习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学有所长。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即“放”;但不能放任自流,对学生要有效控制和引导,即“收”。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有待于我们开拓。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数学同行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敢问路在何方?”——“路,是人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