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8)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8)——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一课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8)第八课时 复习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奴隶制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对奴隶社会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下面就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提两个问题:
奴隶社会是最残暴的压迫制度,这种残酷的压迫表现在哪些方面?
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阻碍表现在哪些方面?它说明什么?
(奴隶制的残暴统治主要表现在:奴隶主不断强化国家机器;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让奴隶作人殉,以摧残奴隶的生命来取乐;同时给奴隶套上无形的精神枷锁。)
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奴隶不甘心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进行反抗,破坏生产工具,新式生产工具不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使大批的奴隶死亡或逃亡,奴隶主的庄园日趋衰落。说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将要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一种新的社会所代替。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第三节封建社会的产生和没落(板书)
一、封建社会的建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板书)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板书)请阅读教材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不是一帆风顺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一定要拼命进行反抗,经过反复的斗争,才能巩固封建政权,为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
尽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不是一帆风顺,但是,由于奴隶制生产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必然要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所代替,这是任何人和任何势力也改变不了的。因此,尽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要经过反复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人类社会终究走上封建社会。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率先进入封建社会,欧洲在中国之后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进入封建社会。尽管它们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不同,方式不同,但是谁也不能改变这一历史的总趋势。根源就在于封建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迈上新台阶(板书)
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和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我请一位同学将下更表格内容填一下,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使用的生产工具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如铁镢、齿锄等 水利工程
都江堰、郑国渠、魏国的西门豹渠等 农业的发展
耕作技术有显著进步,使用曲辕犁,农业产品丰富 手工业的发展
冶铁、漆器、丝织品、陶瓷等方面的生产水平提高 重要的城市
邯郸、长安、南京、洛阳(同学发言,教师归纳)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力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确实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原因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咱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农民可可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部分农民甚至有自己少量的土地,能够比较自主地安排生产;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大部分作为地租缴纳给地主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使他们比较关心生产,注意改进工具努力增加生产。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由于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生产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封建时代生产力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冶铁技术的发展和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板书)
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科学和文化取得丰硕的成果,科学文化发展的成果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
在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科技文化有较大发展,并为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它表现在如下方面,下面请大家看投影片。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文化成就 对世界的影响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传入欧洲、日本等地 丝织品
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 瓷器 15、16世纪在欧洲风行
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思想如孔子等 对近代的欧洲也有影响 盛唐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来访 日本留学生有时多达五六百人 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绘画 对世界都有影响
建筑艺术如花园、桥梁等 在法国出现中英式花园
从1世纪到18世纪由中国传入欧洲的重要发明,就有26项。由于受篇幅所限,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把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成果都通过列表反映出来,表中反映仅
仅是一小部分,是沧海一粟。例如还有中国的医学、数学、天文学等科技成果,都没有列出来。但是,仅仅通过这一张表格就可以清楚看出,在封建社会,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对世界的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得到中国人认同,就是著名的外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明确两个道理,一个事实: 第一个道理:新的社会代替旧的社会,也就是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激烈的斗争。
第二个道理: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一定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确立以后,使社会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个事实:中国封建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巩固新课
请大家看投影片,结合投影片的内容回答:
投影片上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体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说明什么?
通过以上事实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作业
请同学们阅读有的关历史书,进一步列举说明中国封建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突出的贡献。
第二篇:初中政治教学教案:了解情绪+初中政治教学教案: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初中政治教学教案:了解情绪
内容标准
一
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三
1.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
1.2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三
1.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妨碍他人,尊重和关心他人。
【能
力】
1.能够理解并说明自己的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把握情绪的多样性。
2.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克服考试焦虑。
3.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能够合理宣泄情绪。
4.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自我控制,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
识】
1.知道人的基本情绪种类并了解不同情绪的外在表现。
2.懂得情绪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后果。
3.知道情绪调节的手段,了解情绪宣泄的方式方法。
4.懂得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的区别,了解高雅情趣的培养途径。
5.全面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知道它们的作用。
第十四课
让快乐时时围绕我身边
重点难点分析
1.“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关系到情绪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关系到整个专题课的理解和把握。掌握了这一问题,才能科学的认识、理解和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是整个单元学习的基础。
“调节情绪的手段”也是本课的重点。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是本课的主要教育教学目标,学会具体的方法,掌握有效的手段,才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
2.个人情绪的宣泄可以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很多,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宣泄方法,很多学生会误认为情绪宣泄完全是个人的事,与他人和社会无关。如何让学生既认识到不良情绪一定要得到宣泄才能有益身心健康,又懂得情绪宣泄不是无节制的,要在合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学会关心他人感受,不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第一个层次“丰富多样的情绪天空”
四幅来自生活的中学生不同情绪表现的漫画,引起学生对人的复杂多样的情绪表现的思考,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情绪是非常个人的、主观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喜、怒、哀、乐、忧、愤、爱、憎等都是不同形式的情绪。
介绍人的四种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及复杂情绪的构成根据人和客观事物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心理学界一般把基本的情绪划分为喜、怒、哀、惧四种基本形式。在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基础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
“试一试”,让学生描画人在不同情绪下的各种表情,体会和总结表情与情绪的关系。情绪的外部表现即为表情。人的表情分为三种: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它们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共同传递着情绪和情感的信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细心观察他人的表情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识别他人的情绪。
“写一写”,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不同的人情绪表现的形式和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喜怒哀惧的情绪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喜,有的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有的人捧腹大笑;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喜在心中,比较含蓄。同样是悲,有的人痛不欲生,号啕大哭;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则可能只是心中不快,目光暗淡。同样是怒,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却是怒目圆睁,一言不发。同样是惧,有的人心惊胆战,大声尖叫;有的人却是心底一沉,并不言语。
第二个层次“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一是情绪产生的原因:漫画情境导入
:面对同样的天气,男孩和女孩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下雨满足了女孩希望小苗成长的愿望,却使男孩踢球的愿望落空。他们有不同的需要,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每个人的需要不一样,对事物所持的态度不同,在情绪上就会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绪的表现也不相同。
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例如,吃饭穿衣的需要、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需要、交朋友的需要、个人发展的需要等等。以人的自身需要作为标准,大千世界存在的诸多事物可以分为三类:①可以满足人的需要或帮助人满足需要的事物;②与人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无关的事物;③妨碍人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人对以上三类事物的态度或体验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人对第一类事物抱肯定的态度,它们引起人积极的体验,如高兴、愉快、爱、尊敬;对于第二类事物,人抱无所谓的态度,此类事物不能引起人们什么体验;对第三类事物人们抱否定的态度,此类事物引起人消极的体验,如生气、愤怒、痛苦、忧虑、恐惧等等。所以情绪、情感的产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情绪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情绪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产生和变化又都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除了特殊情况,一般来讲,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这是理解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关键。
二是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
“读一读”中李白前后的情绪变化,体会不同的境遇对个人情绪的影响,然后分析。根据情绪三因素论,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美国的沙赫特提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由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这三种信息在大脑皮层整合的结果。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很多,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考虑,主要选择了从情境因素的变化来论述,使学生对自身情绪的变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探究活动,让学生填写不同情境中的各种情绪反应,引导学生在填出答案的同时,认真分析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
第三个层次“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不同情绪对人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带来的不同结果。人的任何一种情绪都有一种和它性质相反的情绪相对应,产生两极性。愉快等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推动人积极地行动,产生强烈的动力(增力)作用,使人精神焕发、干劲倍增;相反,悲伤等情绪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产生阻力(减力)作用,使人精神不振、心灰意懒。
情绪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的情绪会对人正常才能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
案例情境,通过中学生李琳在两次演讲比赛中的不同情绪表现,认识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情绪,并初步体会它们带来的不同影响,然后在正文中加以说明。人的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和调节。情绪对人们的学习、工作起着组织与协调作用,影响人的学习、工作效率。积极的情绪,能使人的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敏锐、牢固、活跃,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消极情绪的作用则正好相反。不同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结果超出或低于自己的正常水平。这里主要是指即时的情绪对现实行为产生的影响。中学生常见的考试时过分紧张焦虑导致对知识的暂时性遗忘,影响了知识、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就是这个道理。
设置漫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教给学生从心理上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是不同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影响:
探究活动,讨论冰心老人“在微笑中写作”带来的启示,引发对情绪与健康关系的思考,并初步得出结论,分析。
巴甫洛夫的名言。
情绪对人的身心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的情绪会使自我感觉良好、精神振奋、身体机能协调、心态平静、舒畅,整个身心处于良好状态。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引起种种生理和心理疾病。但是过分强烈的情绪反应,也会使人的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所以情绪的表达要适当,不能过头,积极健康的情绪应该是平和、稳定、愉悦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趣味性的小活动,查找和填写有关情绪影响健康的谚语或俗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探究情绪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保持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总结:依板书串讲
作业
: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课本28页练习。
初中政治教学教案: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人类社会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初步知道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原因,可以超越某个或某几个社会阶段,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2.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知道生产关系一定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初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投影仪
投影胶片
教学方法:
自学法
自主探究讨论式
课型:
总课时数:
二、教学过程
:
导入
新课: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那时虽然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生活极为艰苦,处于蒙昧和野蛮状态之中。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同时也进入了阶级社会。后来,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由此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不是说人类社会就此不发展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九课《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板书)
第一框
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板书)
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自由看书P132——134内容,标识知识点。
同位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解决读书时不懂或不理解的知识。
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板书)
提问: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学生: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
提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学生: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二、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神似各具特点
阅读材料:
材料一、美洲有的地区几乎是从奴隶社会一跃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它之所以跳跃封建社会,是因为欧洲的大量移民迁入美洲地区居住,而这些移民原先所在的欧洲,是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然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因此,他们便按照已经习惯了的而且比起当地居民要先进得多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来生活。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云南的苦聪人以及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四川和云南的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人,还生活在奴隶制度下。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这些民族跨越了几个社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提问:怎样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各具形态的发展过程?
学生:世界上一些国家、地区和民族,由于特殊原因,这完全按照上述一般过程有秩序地发展变化,而是超越某个或某几个社会阶段,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社会的发展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最后还是要汇入历史长河的一般过程中去的。这种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历史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三、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板书)
提问: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历史告诉我们: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提问: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哪两方面?
学生: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提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寻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不再适应的时候,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并将被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
提问: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什么?
学生: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这个规律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提问:一种社会制度变革为另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学生:判断的标准就在于新的生产关系是民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阅读: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走向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许多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艰巨课题,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
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提出来的?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个标准?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这一判断标准是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提出来的。
(3)这所以要坚持这个标准,是因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必须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板书设计
:
第九课
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一、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2)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各具特点
2.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1)社会发展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
教学后记:
第三篇: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
觉悟目标: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教学重点: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教学设想: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学生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提高思想觉悟。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和能动作用,培养理解能力。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层层剖析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当前国家实行鼓励消费的有关政策,提出问题:“鼓励消费与艰苦奋斗矛盾吗?在当前形势下,还需要艰苦奋斗吗?”引入课题。二.
讲授新课:
首先,通过列举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科学家取得成功的事例(如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发现等),阐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其次,通过“铁杵磨针、寓公移山”的故事,学生讨论得出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列举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说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列举大庆油田两代“铁人”王进喜、王启明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刻苦攻关的感人事迹,说明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再次,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分析,说明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创业。而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三.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了无论是个人理想的实现,还是全民族共同理想的实现都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但是,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也与鼓励消费不相矛盾,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仍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四.
练习及布置作业:
比较题:不同历史时期的艰苦创业精神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1.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1)
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2)
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2.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
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2)
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3)
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3.
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1)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的结晶(2)
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3)
我们不仅要艰苦奋斗创造物质财富、勤俭节约,更要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第四篇: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课型:授新课
授课人:沈镇涛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是世界存在发展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很重要,要有这么意识和责任心。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冲动,合理保护自己在当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状态下,这时候的学生显得比较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同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
品德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谈感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老师对大自然的进一步的描述,让学生谈感受。
目的: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从而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二).新课过程: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动植物实体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它们的成长历程特性,展示生命的价值。从而点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补充或让知道的同学作补充,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给予鼓励)。最后由我作小结。
活动的目的:通过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受到触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丰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2)我把事先准备的两幅图展示:一幅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幅是没有生命、干涸贫瘠的土地。
提问:你们喜欢那幅图?为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并点明主题:生命如此精彩,生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爱。(板书)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
(1)抢答活动:看谁知道得最多: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珍惜动植、物?(如渡渡鸟、蓝马羚、大海雀、白臀叶猴、麋鹿、华南虎、雪豹、扬子鳄、大熊猫黑犀牛、白眉长臂猿等)
思考:这些动植物为何远离我们?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使学生在知道生命之间为什么要相互关爱之前必先让学生了解其他生命究竟有哪些。
(2)列举自己所了解的环境问题:如沙尘暴、疾病、气候等
思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你认为人类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是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从而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3)心灵碰撞: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看到或经历过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读过的感人故事等。目的:引起学生内心的的感动,感悟到人与其他生命应该和谐相处(出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
第五篇: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范文精选
导语:政治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政治教案范文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初中政治教案范文精选一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懂得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和高尚的志趣、开创进取的精神,才能培养耐挫的品质。教会学生一定战胜挫折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过程与方法: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学生的实际,互相交流抗挫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心理,教会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他们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战胜挫折的方法,因为前面已讲清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具有两重性,应将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途径。
教学难点是探索创新。探索创新与挫折之间的关系在前面没有涉及,因此讲起来学生会感觉接受困难。教师要讲清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失败,需要人们正确面对,努力克服。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发明创造并非是名人、伟人才能干,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教法建议
1、运用典型事例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
2、学生谈自身遇到挫折后自己如何解决的?(谈方法)
3、探索创新时可利用实物、学生体验、看录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4、听歌曲《水手》并欣赏名人名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战胜挫折离不开信心、理想、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
(投影):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
又看耐春寒,篱边长忍冬。
千锤百炼后,才见思想红。--------陈毅
(问题)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是被压倒还是象诗中的青松一样,经受挫折的考验,去战胜挫折。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呢?
三、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投影):同学们看两位伟人的事迹。
1、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垮,下决心干一番事业,他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了,也这样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2、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十年**期间被送进“专政队”,被当作“白专典型”遭受批判,受尽谩骂、嘲讽和打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他以顽强的毅力专心研究歌德巴赫猜想,终于提出了震动国内外数学界的所谓“陈氏定理”,为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学们思考两位人物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他们是怎样克服的?(学生答):略
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目标,才能激发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1、培养承受挫折;(1)、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略 就会目光短浅,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一遇到挫折就被压倒。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确立高尚的志趣。只要有了志趣,我们才会“乐此不疲”,古往今来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是因为兴趣、爱好,推动他们事业的成功。
这方面我们同学能举例说明吗?如爱迪生、王曦之、曹雪芹、我们著名的跳水运动员田亮。(3)、发展高尚志趣
要能承受挫折,我们还要树立开拓进取的品质。(4)、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美的是奥秘。”
投影:小竞赛:请你回答,下列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A.蒸汽机------瓦特 B、火车------史蒂芬逊 C、电灯-----爱迪生 D、电话—贝尔E、汽车----亨利·福特 F、雷达-----R·W·瓦特 G、柴油机-----迪塞尔 H、地动仪------张衡
(小活动):教师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法,展示生活中的物品-----带橡皮的铅笔、折叠伞、月票、带圆珠笔的教鞭。
如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中小学生发明大赛》
(投影):“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你就拒绝了成功。”(学生回答):略
(学生活动):谈自己遇到挫折如何解决的? 教师归纳总结:
3、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1)、冷静对待:(2)、自我疏导:(3)、请求帮助;(4)、积累经验:
[小结]: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更好地掌握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把自己培养、锻炼成积极迎战挫折、战胜挫折的强者。(歌曲《水手》)、名人名言赏析(投影):
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拜伦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不幸是一种最美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只有痛苦会留下教训----------富兰克林
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拿破仑 初中政治教案范文精选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中国巨变的学习,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及意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这一段历史,认识到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深刻意义,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加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使学生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具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意义。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本节的重点。因为:(1)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2)只有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法建议:
第一框:找一些视频资料,如《陈毅市长》、《林家铺子》等,学生看完之后讨论分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得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必由之路。对比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同,并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进一步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框:在教学中,可以穿插使用图片、电影、录像辅助教学。比如《龙须沟》反映人民在新旧制度下截然不同的生活;还有反映中国建国后曲折历史的影片《活着》、《芙蓉镇》,反映香港、澳门回归的记录片等等。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用数字或照片或知情人的描述来对比新旧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从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更深刻的了解。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本节课的导入老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1、电影《龙须沟》片段导入
2、老师提前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自主选择调查方式,可以查阅报刊、书籍,可以上网,也可以采访长辈。调查之后,用对比的方式进行认真整理,可以用文字对比、图片对比或者照片对比,也可以兼而有之。课堂上各组派代表展示调查结果,突出说明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变化。
选择一种方式导入后让学生分析:群众生活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总结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开始了自强自立的奋斗历史,力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
一、翻天覆地的巨变(板书)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根据导入方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变化。如果采用电影《龙须沟》导入,这部分的讲解就要详细一些,因为这部电影主要是说明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对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涉及较少。如果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教师就可以提前安排学生针对国家独立、人民自主、国家繁荣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整节课也就可以围绕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学习,再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即可。以下介绍的是用电影《龙须沟》导入后的授课过程。
录像:《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联系“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事实,学生讨论:同样是中国,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昔日的“东亚病夫”今天为什么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所以新中国的巨变之一就是:
1、社会主义的中国,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板书)录像: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片段和评剧《刘巧儿》片段 学生分析:《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女人们和刘巧儿的命运有何不同,为什么? 分析方向:旧社会妇女受压迫、受剥削,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命运只能由别人摆布。只有在新中国,妇女不仅能享受婚姻自由,还能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充分享有发言权。(列举一些政坛上的优秀女性,如吴仪、何鲁丽等)(教师也可以用两部反映新旧社会农民生活的电影,说明农民在旧中国被地主压榨,在新中国却可以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权利。或者用一些选举场景的图片、录像,说明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人民已当家作主。得出第二个结论:)
2、社会主义中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板书)用图片和课件说明:
3、社会主义的中国,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50多年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板书)但是事物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有它阔步前进的一面,也有它迂回曲折的一面。
二、历史性的转折(板书)先让学生对1956年之后的历史脉络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讲解,并可以给学生展示图片或录像: 1956--1966:大跃进图片
1966--1976:《“造反”运动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中国这二十年的历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教师不宜讲得过深,只要通过录像或图片能让学生了解即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学生讨论分析:为什么要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什么要转移工作重点?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这些举措有何重大意义? 分析方向:大跃进等行为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工作重点放在阶级斗争上,只能导致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混乱,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历史已经证明,闭关锁国只能使自己封闭落后,改革开放才能促进中国与国际的融合、交流、学习,并最终促进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成就也充分说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对的。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小结: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探究活动
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分别进行如下调查或收集工作,并做成墙报展示。
(1)采访当地的人民代表,请他们介绍人民代表的活动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做详细 记录。
(2)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3)收集反映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新中国外交的图片资料,了解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4)收集我国体育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有关资料或文艺团体的资料,以及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在科教、文体方面的成就。
(5)采访长辈,听他们讲述在1956—1976年间的经历,了解那段历史,并能系统整理史料。初中政治教案范文精选三 依法惩治犯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用法律保卫国家安全的实例,表明我国法律的性质;用法律打击抢劫、盗窃、赌博、贩毒的实例,表明我国法律惩罚犯罪的作用;用事例说明禁毒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解如何依法惩治犯罪,认识我国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在收集案例中认识违法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提高辨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惩治犯罪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刑法的功能,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刑法教育,主要讲述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罚犯罪的有力武器,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抢劫、盗窃、贩毒等重大犯罪,从而使学生认识我国法律的性质及惩治犯罪的作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主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性质最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规定了严厉的刑罚;二是抢劫、盗窃等的侵害财产的犯罪一直是我国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三是区分赌博活动与赌博罪,青少年要远离毒品。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上的案例,采取对比方法,让学生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2.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系列的预防违法犯罪活动,如请有关部门给同学们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学生调查自己所在社区是否存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如果有,了解其原因,并谈谈你自己的感想;看有关录像资料等等。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给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损失,因此,要依据刑法,惩治犯罪。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对几种主要犯罪的依法打击。
依法惩治犯罪(板书)
一、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板书)案例分析:孙忠景、林跃杉、高元德间谍案
学生结合书上吴某的案例分析,我国刑法对危害国家安全罪为什么规定了这样严厉的刑罚?(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因为他们的犯罪行为,是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是性质最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一类犯罪。国破则家亡,所以我国刑法对这类刑事犯罪规定了严厉的刑罚,充分体现了我国法律的阶级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只有对这类犯罪给予严厉的刑罚,才能有力地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效地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我国刑法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绳之以法正体现了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
二、依法打击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的犯罪(板书)图片:
1、抢劫、盗窃、犯罪等
2、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犯张君、李泽军被依法判处死刑(其背景请参看扩展资料《常德运钞车被劫大案》、《新闻背景:张君、李泽军等人主要罪行》)
3、先扎针再抢劫--金华破特大流窜麻醉抢劫案
4、震惊浙赣线专盗列车包房大盗胡兴海上饶落网
5、西安盗贼胆真大,伪造警车去抢劫
学生分析抢劫、盗窃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说明依法惩治的必要性。
三、依法打击赌博犯罪(板书)
1、贵州龙里县美乐斗鸡俱乐部赌博活动猖獗;
2、沈阳原副市长马向东澳门豪赌;(见扩展资料)
3、私彩何以泛滥成灾
4、北京集中销毁“老虎机” 学生分析赌博的危害,说明依法打击赌博犯罪的必要性。
四、依法打击毒品犯罪(板书)教师结合扩展资料和下列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图片:第一组:吸毒图片
第二组:吸毒的危害:铁窗内,张晓英悔恨迭加;他们是被毒品送上不归路的
第三组:打击毒品犯罪:合肥警方破获建国以来最大贩毒案;广东黄埔海关查获的海洛因;店桥派出所民警在铲除罂粟;在福州市连江县主会场,1.7吨各类毒品化为灰烬等。
教师也可以在此展示课件和动画。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吸毒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远离毒品。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过程: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展示自己的相关资料,在交流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内容,也受到了较直观的法制教育,明确抢劫、盗窃、赌博、贩毒等行为对社会所具有的危害,教师则当好引导者和组织者,有计划地推进教学内容。
第一步:分析我国依法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这一问题主要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分析。
请同学阅读教材P101最后一段的案例。
教师提问:
吴某犯了什么罪?获赃款多少? 人民法院判处吴某什么刑罚?为什么吴某的行为获得如此严厉的惩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说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是性质最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危害最大的一类犯罪。我国刑法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吴某绳之以法正体现了我国当前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
第二步:分析依法打击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的犯罪
这一部分由学生为主体,展示收集的案例并进行分析。
请同学看实物投影材料:
材料一:《抢劫发生在校园围墙外》
教师提问:王立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派出所会怎样处理王立? 同学讨论。(可能有同学认为王立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派出所会通知学校给他记过处分;有的认为派出所将对王立进行批评教育,并通知家长加强监护;有的认为王立的行为已违反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违法行为,应受到拘留的处罚等)教师适时展示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强调抢劫罪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是我国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
展示有关法律规定:
看实物投影:(刑法关于抢劫犯罪的规定)教师总结:
本案中,王立以刀相逼,多次抢劫同学钱财,已构成抢劫罪,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请同学看视频资料《“老黑”的故事》及实物投影《盗打国际电话的少年》
材料二:《盗打国际电话的少年》
教师提问:本案中张朋、王成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应受到什么处罚? 学生讨论。
教师展示相关法律规定:(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教师总结:
本案中,张朋、王成表面上只是打了国际长途电话,其实质即犯罪对象却是张朋爸爸所在单位巨额电话费资产,所以,张朋、王成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教师总结抢劫、盗窃的社会危害。
第三步:分析依法打击赌博犯罪
请同学看视频资料《远离赌博》及展示实物图片:《为还赌债铤而走险》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并分析说明赌博的危害。
由于现在一些地方赌博之风有所抬头,而且已经危及到少年儿童,教师引导学生做两个自我测试:
1、肖强放学回家一推门,又看见爸爸和几个朋友在打麻将,肖强应该怎样做呢? A、那是大人们的事,不去理它 B、痛恨爸爸他们赌博,掀翻桌子
C、郑重地告诉爸爸和他的朋友们,不要赌博了,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2、一向逞强好胜的小飞对同桌小亮说:“你猜猜下午的拔河比赛咱们班能赢吗?我说能赢,咱俩打赌,10元钱”如果你是小亮,你会怎样回答? A、赌就赌,不就10元钱吗? B、这是赌博行为,我坚决不参与
通过两个小测试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并提示学生:
赌博是一针毒剂,它可以使勤奋的人变得懒惰,使好学上进的人变得碌碌无为,使善良的人变得邪恶,它可以引诱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误入歧途。第四步:分析依法打击毒品犯罪。
提问:为什么我国刑法第347条中规定走私、贩毒、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学生讨论。
投影资料:
上海一青年20岁创下200万家业,吸毒3年倾家荡产
总结:
今天我们讲了我国刑法重点打击的五种犯罪:危害国家安全、抢劫、盗窃、赌博、贩毒。这些犯罪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这些犯罪的严厉打击,归根到底是为了达到保护人民的目的。
探究活动
1、分析漫画《蟒蛇吞猪》。
《蟒蛇吞猪》
2、调查你所在社区是否有赌博现象存在;有赌博行为人数的百分比;居民们对赌博危害的认识。
3、根据调查,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如何才能更好地杜绝赌博现象。[初中政治教案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