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胡家窑学校
刘丽丽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知识与技能:
△会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橡皮筋、保鲜袋、尺子、小军队鼓(米粒、鼓槌)、音叉、水槽(内装水)、音钹。【教学活动】
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美丽的乐曲? 师:好,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乐曲好不好听?优不优美?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听声音,猜声音)
师:那么下面我们再来听几组优美的声音。在我们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想一想,1、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能想到什么?(播放课件声音)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狗叫声表示陌生人就在门外,铃声是上、下课的信号,掌声代表一种鼓励。声音向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问:那么关于声音,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呢?
师:这些问题中,你们觉得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问题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1、使物体发声,初步感觉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听了几组优美的声音,现在让我们来制造一些声音。请同学们拿出保鲜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学生实验,请学生把方法演示出来)
师:同学们用了许多的方法让保鲜袋发出了声音。那么,我们现在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用多少种方法让身体发出声音来?(学生思考,请学生演示方法)好,同学们都能动脑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2、通过实验作出猜想
师:那么同学们,我们用了许多方法让保鲜袋、身体等这些物体发出了声音。问: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师:请同学们作出你的猜想,并把你的猜想写下来,记在实验记录上。师:好,同学们都作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去探究。
四、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什么?出示(格尺、橡皮筋、鼓)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分组实验、谈论)
师:实验时注意,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还要控制好声音的大小。(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做的都很认真。下面哪个小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A:这两个同学的哪种方法,在让格尺发声时,格尺变化最明显?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我们用压、拨的方法,让格尺发声。
B:那么橡皮筋呢?你们用什么方法?那么让橡皮筋发声的方法用:拉、弹。C:这个鼓呢?怎么发声呢?那么我们敲鼓时,鼓有什么变化吗?为了清楚的观察到现象,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辅助材料——米粒,你们把他们放在鼓上敲,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以组为单位,用刚才我们确定的方法,让格尺、橡皮筋、鼓发出声音,然后再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你看到的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实验完后,填写你的实验记录表。
五、收集实验记录单,讲评实验现象
师:谁来说说你研究的这些物体时,看到的,感觉到的?
六、利用其它物品,进一步探究
A:老师这还有一个工具。是什么呢?出示音叉。谁能让他发出声音来。(学生演示)我们敲击这个音叉,他会发出声音来。那么哪位同学来摸一下这个发声的音叉,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当这个音叉发声时,你们能看到他有什么变化吗?
B:那么为了清楚的看到,我们也用一个辅助的工具——这个水槽。下面请这组同学到前面来观察一下,我把不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有没有变化?我把发声的音叉放水中你看观察,水面有没有变化?水为什么会跳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七、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A:那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大量实验,发现这些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们本身都有什么共同的现象?
B:“抖动”也就是我们科学中所说的“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
C:那么同学们总结一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把你的结论写在记录表上。(找学生总结)。
D:下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用手摸喉咙,感觉一下,发声时和终止发声后,有什么变化?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振动产生声音。
八、利用实验反证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清楚了。老师这还一个工具: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叫它“音钹”当我把他敲响,这个音钹是响一声就不响了吗?那这个声音在延续,说明这个音钹一直在“振动”。
B: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声音立即停止呢?(学生操作)
小结:对把它靠在衣服上,它就停止发声了。这是为什么?那这个实验反过又说明了:振动停止了,声音就立即消失了。
九、总结本课内容:
通过这些活动,你明白了什么呢?(学生看课件回答)好,这节课上,同学们都能像科学家一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那么有关声音的其它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接着探究。【板书】
声音的产生
振动————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第二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能通过一些辨识性强的声音辨别出发声物体。
【教学准备】小鼓、大米、音叉、水槽、水、气球、烧杯、空矿泉水瓶 【课前热身】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拍手的游戏好吗?认真听,仔细看,老师怎样拍,你就怎样拍。同学们听得很专注,这节课我们就来个约定,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你就和老师做同样的拍手动作,然后迅速坐好,专注倾听。能做到吗?我们来试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欣赏一组声音,听一听,它们分别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
课件展示:青蛙、笛子、海浪、古筝、布谷鸟。
(课件这组声音一并呈现,放完后问学生: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学生回答。
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用发现的耳朵去倾听,用科学的眼睛去观察,探索声音的产生。(板书:10.声音的产生)
二、实验探究
(一)提出猜想。
研究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你能利用桌面上你自己带来的物品,制造出声音吗?(能)谁来试一试?
1.提出问题: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交流。
3.问题深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4.学生交流。
5.制造声音:你能利用自己带来的物品,制造出声音吗?好,试一试!这种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6.引导过渡:科学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发现声音产生的秘密。
(二)实验探究。
1.认识实验材料:
我们先来认识实验材料:这是小鼓、米粒、水槽、气球、矿泉水瓶、烧杯,还有一位新朋友:(出示)音叉,这是一种钢制发声器,用小槌敲击它的侧面会发出声音。
动手之前,我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怎样让我们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能看清物体的状态有什么变化?
2.设计方案:老师有几点要提醒大家:
(1)每种材料操作几次比较合适?(2)操作时,重点观察什么?
(3)现象看不清楚时,你有什么好办法? 3.交流实验方案
老师看到很多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怎样用气球制造声音呢?
矿泉水瓶怎么用?如何让它发出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能看到?借助这个泡沫小球,怎么做?
有没有小组用到烧杯的?对,注意观察发出声音时水面的变化。
4.实验提示:在动手实验之前,我想问一下大家,实验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2)仔细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有怎样的变化。(3)每次实验,尽量保证只有一个声音。(4)每完成一个实验,及时填好实验记录。5.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交流: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表,阐述各自的结论。在黑板上贴学生交流的发出声音的物体。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物体在抖动、哆嗦,在震动等。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师出示音叉或尺子,让其发声,指着物体说:像音叉(或尺子)这样来回运动,科学上,我们说物体在“振动”。
物体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体、气体、液体。
7.小结: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老师这里有一面锣,当我敲击它的时候,就会有声音,你能让声音快速停下来吗?
他做到了吗?什么停止了,声音就停止了?
振动停止了,声音也随之停止,这又从反面证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延伸
知道了声音的产生,请你思考一下,刚上课时,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它们是怎么产生的。
猜测:我们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交流感受:是我们的声带在振动。请把手放在喉咙的位置,和老师一起轻轻说,老师好。
讲解:声带振动人就能发出声音,如果声带坏了人就不能正常发出声音。同学们要保护声带,让声带发出更多美妙的声音。
声音有大有小,物体的振动幅度也有大有小。有些振动是我们用肉眼很难看清的,如果将物体振动的瞬间放慢,又是什么样的呢?
观看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课堂小结:声音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希望同学们继续观察生活,关注声音,继续探究声音里面的“为什么”,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知识与技能:
△会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橡皮筋、塑料瓶、尺子、小军队鼓(米粒、鼓槌)、音叉、水槽(内装水)、音钹。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我们平时能听到各种声音,声音主要是给我们传递信息的。那么关于声音,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1、使物体发声,初步感觉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学生实验,请学生把方法演示出来)
师:同学们用了许多的方法让塑料瓶发出了声音。那么,我们现在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用多少种方法让身体发出声音来?(学生思考,请学生演示方法,老师演示)好,同学们都能动脑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2、通过实验作出猜想
问: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师:请同学们作出你的猜想,并把你的猜想写下来,记在实验记录上。师:好,同学们都作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去探究。
(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什么?出示(格尺、橡皮筋、鼓、音叉)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分组实验、谈论)
师:实验时注意事项:
1、分工合作,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听、看、摸),做好记录;
2、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还要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做的都很认真。下面哪个小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
A:这两个同学的哪种方法,在让格尺发声时,格尺变化最明显?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我们用压、拨的方法,让格尺发声。
B:那么橡皮筋呢?你们用什么方法?那么让橡皮筋发声的方法用:拉、弹。C:那么我们敲鼓时,鼓有什么变化吗?为了清楚的观察到现象,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辅助材料——米粒,你们把他们放在鼓上敲,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D::出示音叉。(学生演示)我们敲击这个音叉,他会发出声音来。那么哪位同学来摸一下这个发声的音叉,说说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那么为了清楚的看到,我们也用一个辅助的工具——这个水槽。下面请这组同学到前面来观察一下,我把不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有没有变化?我把发声的音叉放水中你看观察,水面有没有变化?水为什么会跳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以组为单位,用刚才我们确定的方法,让格尺、橡皮筋、鼓发、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再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发声时,你看到的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实验完后,填写你的实验记录表。
师:谁来说说你研究的这些物体时,看到的,感觉到的?(抽生汇报)
三、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A:那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大量实验,发现这些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们本身都有什么共同的现象?
B:“抖动”也就是我们科学中所说的“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
C:那么同学们总结一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把你的结论写在记录表上。(抽学生汇报)。
四、利用实验反证
A:下面同学们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做,用手摸喉咙,感觉一下,发声时和终止发声后,有什么变化?这个现象也说明了振动产生声音。
B:我们可以叫它“音钹”当我把他敲响,这个音钹是响一声就不响了吗?那这个声音在延续,说明这个音钹一直在“振动”。
C: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声音立即停止呢?(学生操作、教师操作)小结:对把它靠在衣服上,它就停止发声了。这是为什么?那这个实验反过又说明了:振动停止了,声音就立即消失了。
五、总结本课内容:
通过这些活动,你明白了什么呢?(谈收获)。
六、拓展教学:
下面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在振动?蜜蜂的“嗡嗡”声、流水哗哗声、北风呼啸声、海涛怒吼声、心跳咚咚声、打鼾呼噜声„„
七、课外活动:
观看威风锣鼓表演的视频,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和大家交流分享!
八、结束语。【板书】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2017.4.6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知识与技能:
△会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橡皮筋、保鲜袋(一人一个)、尺子、小军队鼓(绿豆、鼓槌)、锥形瓶(内装水)均每组一份。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感觉声音
1、课件播放“声音”的录像片段
2、学生交流:刚才你都听到了些什么?从刚才的片段中里了解到了什么?
3、现场观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录像上的这些声音之外,还有很多。此时此刻你在教室里还听到了哪些声音?(预测:窗外汽车喇叭声、老师讲课声、同学回答问题声„„)
4、小结:看来你们都是留心生活,爱观察、爱倾听的孩子。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王国里,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那么,关于声音,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预测:学生可能会回答出很多问题)
5、看来同学们有这么多感兴趣的问题,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问题中,你认为我们应该最先解决哪一个呢?
6、的确!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内容,都想研究研究,但是,这些问题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因此,我同意大多数同学的意见,也建议同学们先来研究研究,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吗?那好,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声音的产生”。板书:声音的产生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1、让保鲜袋发声。(1)下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保鲜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并把里使用的方法记录在实验记录单里,我们看看哪些小组的方法最多。收集实验单,并通过投影仪向大家展示,做简单点评。
(2)请同学们先动脑想一想:在刚才你做过的小实验中你推测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预测:两个物体互相摩擦就会产生声音;两个物体互相碰撞也会产生声音;一个物体敲打另一个物体就会产生声音;用手使劲拍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声音等)
2、利用其它物品,探究问题: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猜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需要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去研究,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好多材料,下面,请同学们先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但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观察: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你都发现了什么?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
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设置问题,进一步探究:
A:你用什么方法让哪个物体发出了声音?
B:同学们用这么多的方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了声音,那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物体在发出声音的同时,它本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研究才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或感觉到物体本身发生的变化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老师这里有一些豆子,看你能否用得上?
3、身体发声。
4、(1)现在我们不借助任何物体,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2)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3)你在让身体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随机引导学生感受声带振动的感觉
三、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1、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大量的事实,我们发现:物体在发声的时候,它们本身都有什么共同的现象?(抖动)
小结:“抖动”,也就时我们科学中所说的“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振动,那这就说明:声音其实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四、利用实验反证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当你们手中的物体正在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这个声音马上停止?请同学们想办法自己试一试。
(2)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立即消失。
五、得出结论,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这么多活动,你明白了些什么?
2、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3、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有趣的新问题吗?
同学们想要了解的问题真多,那就希望你们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我们的科学,让科学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有趣的问题吧!
4、让我们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研究吧!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振动 产生声音 物体
停止振动 声音消失
第五篇: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写写帮推荐)
四年级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第 1 课的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创新能力。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 声音” 并对发声的物体与不发声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建立起“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最后从正反取证、验证假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让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索求知的过程。教学目标
1、能初步体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过程。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
3、通过学习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课前准备
尺、音叉、皮筋、泡沫小球、队鼓、钹、烧杯 两只 其中一只装水、饮料瓶两个 其中一个装入一些泡沫碎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1、欣赏各种优美的声音
师:今天老师带来大家一些声音,想给大家听一听,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倾听,听听看,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都告诉你什么?好吗?(师播放各种优美的声音:鞭炮声、国歌、雨声、鸟叫、打雷。)
2、提问:来说说看,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告诉你什么?(学生汇报,师板书)
师:那现在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老师写的这几种声音,你能分成两类吗?(学生汇报:大自然、人为)
小结:确实呀,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3、师:刚刚我们听了一些声音,我们现在试着来制造一些声音。
(1)每个小组桌面上有这样的保鲜袋,一会儿,每个同学拿一个,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使他发出声音,一会儿做给大家看。(学生动手活动)
汇报:学生操作。(提出要求:在做的时候,大家应该怎么办?)
(2)下面呢,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你把保鲜袋放回去。现在老师不给你提供其他任何物体,就请你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试试看,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生汇报。
4、导入新课。
师:刚刚呢,我们去听了一些声音,又试着制造了一些声音,你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自然界,这么多声音,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指生试着汇报)
二、利用材料 探究问题
1、师:怎样判断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对不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其实无论什么问题,只要通过实验去听、去看、去摸、去思考,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在你们的桌面上,把实验记录表拿出来。先看一下实验记录表,能看懂吗?(看一看,那一栏老师给你画得图,你在填表时也可以用画图或画箭头的方式表达出你看到的现象)
在实验之前,我们来看一下要求。(投影示要求)
1.实验时,动作轻一些,避免损坏仪器或声音过响影响他人实验。
2.注意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或摸一摸的方法,感受尺子、橡皮筋和鼓发出声音时,本身有什么变化? 3.小组分好工(轮流做,一个同学做的时候,其他同学观察),依次开展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
(学生实验。记录。师指导。)
2、交流。
师:好,谁来把自己的实验经过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板书。
3、师:那么,通过刚刚这三种物体发声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就是关于声音的产生方面的?
声音是不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我们先不急于下结论。我们再来看几个小实验。
⑴ 用手摸自己的喉部,发出“啊”的声音,发声时,你有什么感觉?(生汇报。)
⑵音叉。敲击音叉,你再听到声音的同时,你会看到什么?(视频)(生汇报)
4、师:对了,你们都是细心地孩子。像刚才的实验中,尺子发声时,在颤动,橡皮筋发声时,会振动,小鼓在敲响时会振动,包括我们的喉部发声和音叉发生时都发生了振动,看来,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必须要振动。这就说明:声音的产生的原理就是振动。也就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物体的振动)
5、举例证明。
⑴拿杯子倒水。有声音吗?这是什么在振动?
⑵拿出空饮料瓶,对瓶子吹气,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我看不见有什么在振动啊?(放泡沫小颗粒验证)。
6、反证法证明。
师:既然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那么振动停止是不是声音就停止了呢?
大家看 老师手上的音钹,(敲)注意观察,音钹发声时的状态。谁能让声音马上停止呢?
为什么这样做,声音就停止了呢?
7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只要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这也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三.总结全课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所有的产生离不开物体的振动,振动产生了声音。鼓声咚咚,那是鼓面在振动;流水哗哗,那是溪水在振动;北风呼呼,那是空气在振动;我们唱歌,那是声带在振动。。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声音的小诗,只是还没有写完的,请同学们课后帮老师写完他 好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