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

时间:2019-05-12 20:3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

第一篇: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

专题复习主题

(五)生物圈中的人

四、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复习教案

路美邑中学 李梅英

一、复习目标:

1、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了解)•

2、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

3、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理解)•

4、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过程。(理解)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理解)

2、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过程。(理解)

三、复习方法:学生齐读复习目标,阅读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20页——21页(六:神经系统——七:激素调节)的复习内容,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练习。展示相关 练习,师生互答。课后完成对应练习。

四、复习过程: 边看内容边做练习。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虹膜巩膜脉络膜视网膜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2、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 →

在视网膜成像

经视神经传导 →

在大脑的一定区域 → 形成视觉

3、近视的原理:晶状体过凸(使形成的象拉近,不能落在视网膜上)

眼球前后径过长(使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的矫正:佩戴凹透镜纠正。

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耳郭外耳外耳道鼓膜收集声波声音进入中耳的通道产生振动把振动的声音传递、放大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把声音传到听神经耳中耳听小骨鼓室前庭内耳半规管耳蜗

第二篇: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神经调节;第二部分是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实现的激素调节。本章的第1~3节是人体的神经调节,第4节是人体的激素调节。这种编写顺序虽然与经典的人体解剖学相似,但本章却是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继而才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显然,这与传统的先介绍神经系统结构,再介绍感觉器官的编写方式不同。这样编写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现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地学习。

本章特别注重强调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教材中设计了“观察与思考”、“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科学·技术·社会”、“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故事”等栏目,此外,还有大量的图文并茂的编写处理。这些都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本章的“探究”栏目,就不单纯是要求学生开展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尝试设计实验,并由此增强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又如,第二节的“资料分析”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各神经系统组成部分受损的案例后,分析并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面,除了有传统的预防近视等知识外,第一节还安排了“课外实践”栏目──向盲人献爱心、第一节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介绍了角膜移植和角膜捐献等内容。此外,图文并茂则更是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好形式。以上这些都是本章教材编写的特点,希望教师们重视并在教学中将这些栏目与课文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传统教材相比,本章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有关结构及生理机制等内容都做了适当的简化,如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的类型等。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要求全,避免过难过深。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每课时的教学都要从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由于本节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本节教学可以安排3课时,其中,耳和听觉、其他感觉器官以及技能训练等,可安排1课时。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章、节引言中的设问,如“你是靠什么器官发现天气突然变化的?”“想一想你吃饭的情景,当时你都感到什么?”等,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充分发表意见,在学生有成就感的时候引出感知外界信息的主要器官的知识。

2、对于眼球结构的认知,可以引导学生对比装有胶卷的照相机与眼球以及观察和分析图iv46的方式来完成。如果学生有要求的话,可以适当补充介绍脉络膜的作用。

3、对于图iv47的解释,可以参考物理学中的小孔成像原理及实验装置,但要在小孔处放置凸透镜,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使人失明的原因有哪些?”等问题进行概括,教师要注意渗透关怀盲人、帮助盲人的意识。

4、在引导学生分析图iv48及进一步探究人的瞳孔大小能否改变后,如果学生需要,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知识。

5、有关近视及其预防的教学,建议教师仍利用小孔成像装置,但要加以改造。可以在小孔处调换不同凸度的凸透镜,引导学生观察成像位置的变化,以此理解晶状体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而形成近视眼的原因。然后,可用铁丝围成有开口的椭圆形,将开口处与凸透镜处相接,与开口相对的铁丝部分相当于视网膜,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简易的眼球平面模型。当用力使铁丝变得更加椭圆时(示眼球轴向变长),如果凸透镜凸度不变,那么所成的物像就会落在铁丝(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一种成因。有关近视的矫正,仍可利用上述演示装置,在凸透镜前加一凹透镜,让学生观察成像位置后移的现象。这种直观教具的使用,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关于预防近视的教学,可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平时采用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对照图iv50交流感想,以达成共识。

6、关于耳和听觉的教学,首先要充分发挥“观察与思考”栏目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耳和听觉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识图(图iv51或模型)来认知耳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最后可通过请学生叙述导致耳聋的原因,来加深理解。

7、关于听觉形成的教学,可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进行概括总结的方式进行。同时教师应注意挖掘该部分教材中的尊重聋人、关爱聋人、加强自我听力保护等方面的内涵,并在教学中予以体现。

8、关于观察与测量的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应在课上完成。这个栏目的内容同样是本节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十分有益。关于向盲人献爱心的课外实践,教师应做到有布置、有组织、有引导、有检查,最好能亲自参与。

1、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

近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假性近视,也叫调节性近视;另一种叫真性近视,也叫轴性近视。中、小学生眼中的晶状体弹性强,调节力大,当物体(如书本)距离眼睛很近时,也能看得清楚。但是,如果他们的读书、写字等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采光、照明等条件不好,总把书本放得离眼很近,眼中的睫状肌总是处于收缩状态。久而久之,睫状肌发生持续痉挛,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肌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这就造成了假性近视。中小学生的近视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如果这时注意保护视力,消除引起调节紧张的因素,视力可以好转或恢复到正常。但是,如果不加重视,则睫状肌的痉挛就不能解除,变凸的晶状体就不能恢复正常。再进一步发展,眼轴会变长,这时就成为不可恢复的轴性近视,即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没有明显界限,其变化是逐渐进行的。近视眼要配戴适度的凹透镜来矫正。

2、近视的原因

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学生近视的主要因素。学习时间过长、学习负担过重、采光条件差和课桌椅不合适等,都是形成近视的重要环境因素。据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报告中统计,学生中视力不良率7岁时为792%,18岁时增高至5328%(表13),可见中小学生近视眼数量之多。克服长时间用眼和近距离用眼的毛病,可以预防近视眼的发生。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密切配合,做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用眼卫生工作。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策略]

本节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分析和插图,尽量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开展教学。对于第97页的资料分析,要引导学生围绕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及症状来分析四个病例,并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和提出疑问,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联想和疑问,教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并给予明确的归纳和指导。

学生有了学习神经系统知识的欲望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神经系统的模型或教材中的图ⅳ52,并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与归纳来完成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学习。练习中的第2题可以纳入神经系统组成的教学中。

关于神经元,教学内容不多。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看直观教具,如人体各类细胞的挂图等。使学生能在比较中找出神经元与其他细胞的异同,进而了解神经元形态结构的特殊性是与它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相联系的。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策略]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用2课时完成:第1课时完成有关反射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有关反射弧的教学。

本节应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既紧扣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题,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组织好膝跳反射的学生实验。要求每个同学都观察到膝跳反射的现象。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措施,一是选准叩击部位──膝盖下方韧带;二是叩击时机应是趁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时。实验后,教师可以请同学们根据膝跳反射的实验,自己概括出反射的概念。

关于反射弧的教学,应当首先充分利用“甩掉烫手馒头的反射”的事例和图ⅳ54,要求学生真正看懂图ⅳ54,并根据该图试着写出该反射通过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写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新情境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如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集中在膝盖部位时未能出现膝跳反射,如何解释等。

关于反射类型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举一些反射的事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反射的反射弧是否一定要经过大脑皮层,进而归纳出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主要区别。在复杂的反射中,还可以区分出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和无关的反射,强调前者是人类特有的,因为人类有语言中枢。在这里应多引导学生举出事例,如吃过酸梅再看见“酸梅”的字样而流涎、根据口令做操等等,以加深理解。本节的教学不宜出现诸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等名词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关神经调节知识的认知程度达到教科书要求的水平即可。

对于学生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这是第一次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包括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到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教师可以在第1节课结束时,布置各学生小组围绕“测定反应速度”作探究设计;要求在第2节课前各小组应就设计方案与教师交流,教师应给予帮助和指导。第2节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剖析点评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教师应鼓励和表扬有创意的假设和可操作的设计方案。有关“提出问题”部分的要求:1要与该课题──人的反应速度有密切关系。2所提问题最好有发散性,如人的反应速度与测量用具(尺子材料和长短等)有关吗?人的反应速度与测量的时间(如早上、夜晚)有关吗?人的不同结构部位反应速度相同吗?3有关“作出假设”部分的要求,应与提出的问题具有相关性。4有关“制订计划”的要求是,①操作性强;②能控制可变因素(设置对照实验);③能注意设置重复实验;④所获取数值的方法应一致。

1、条件反射的建立

关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原苏联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方法,是以狗作为建立条件反射的对象来进行研究的。现在,对于条件反射的研究,除了可以采用上述的经典实验 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电生理的方法。

原苏联生理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当动物进食时,味觉感受器的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延髓唾液分泌中枢,由此发出神经将冲动传到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在延髓水平的反射弧。味觉感受器的冲动在反射弧的途径上,由侧支经过传导通路上行到丘脑,然后到大脑皮层味觉中枢,形成兴奋灶,引起味觉。同时,皮层也发出下行冲动,兴奋延髓的唾液分泌中枢,促使唾液腺分泌唾液。由此可见,非条件刺激(食物)引起的非条件反射(唾液分泌)可以通过皮层下中枢完成,同时又有神经冲动上传,引起大脑皮层相应代表区的兴奋。条件刺激(铃声)也会引起大脑皮层一定区域(听觉中枢)的兴奋,形成兴奋灶。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之后,大脑皮层中的两个兴奋灶之间在功能上暂时接通,就发生了功能上的暂时联系,结果条件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通过暂时联系到达非条件反射的皮层代表区,于是引起了它本来不能引起的反应──相应的条件反射活动。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这个过程叫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应用,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动物界普遍具有的生理现象,在动物进化的不同阶梯上,暂时联系的接通部位可能不同。较低等的动物大脑皮层尚未发展,脑的其他部位可能是形成原始的条件反射的器官,而猿猴和狗等高等哺乳动物的大脑两半球是形成条件反射的主要器官。关于暂时联系的神经机理是一个条件反射学说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研究。

2、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人和高等动物对内、外环境的适应,都是通过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来实现的。非条件反射只能对恒定的环境变化进行适应,而条件反射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构建,使人和高等动物对于环境的变化能够更精确地适应。

大脑皮层不仅凭借条件反射活动来调节人体的行为,而且凭借条件反射活动来调节各种内脏活动。所以,大脑皮层是保证人体完整统一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统一的最高调节者。

3、人类的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类独有的功能。它是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学习、教育、进行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具。人类有了语言和思维,就在大脑皮层相应地出现了语言中枢,例如,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临床上发现,说话中枢受损时,可以引起运动性失语症。病人虽然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是已经丧失说话能力,只能发出单个的声音;书写中枢损坏时,会引起失写症。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和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讲话,手部肌肉虽然能活动,但书写、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听性语言中枢受损时,会引起感觉性(听觉性)失语症。病人可以讲话,也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含义,因此,对别人的问话常是所答非所问;阅读中枢受损时会引起失读症。病人的视觉没有障碍,但是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

语言功能是怎样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巴甫洛夫根据自己对条件反射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来说明语言功能的形成和建立的过程。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层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即条件反射)。信号的种类是很多的,但是从本质上可以将信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信号。例如,食物的形状,与食物结合出现的灯光和铃声等等,这一类信号统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即语词。例如,“食物”这一个语词,它并不代表某一具体食物,而是一切具体食物(米、面、鱼、肉,等等)属性的概括,是更广泛、更深刻的抽象信号。抽象的信号是在具体信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具体信号的信号,所以这一类信号统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这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与人类的语言功能密切联系的神经活动。

关于语言功能是怎样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问题,虽然目前还知道得不够多,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大脑皮层的进化发展是有紧密联系的。

4、反射的分类

根据反射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反射分类如下:

1按照反射形成过程分类,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按照生理功能分类,反射可分为防御反射(如咳嗽反射)、食物反射(与摄取和消化食唾液分泌)可以通过皮层下中枢完成,同时又有神经冲动上传,引起大脑皮层相应代表区的兴奋。条件刺激(铃声)也会引起大脑皮层一定区域(听觉中枢)的兴奋,形成兴奋灶。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之后,大脑皮层中的两个兴奋灶之间在功能上暂时接通,就发生了功能上的暂时联系,结果条件刺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兴奋通过暂时联系到达非条件反射的皮层代表区,于是引起了它本来不能引起的反应──相应的条件反射活动。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这个过程叫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应用,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动物界普遍具有的生理现象,在动物进化的不同阶梯上,暂时联系的接通部位可能不同。较低等的动物大脑皮层尚未发展,脑的其他部位可能是形成原始的条件反射的器官,而猿猴和狗等高等哺乳动物的大脑两半球是形成条件反射的主要器官。关于暂时联系的神经机理是一个条件反射学说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研究。

2、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

人和高等动物对内、外环境的适应,都是通过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来实现的。非条件反射只能对恒定的环境变化进行适应,而条件反射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构建,使人和高等动物对于环境的变化能够更精确地适应。

大脑皮层不仅凭借条件反射活动来调节人体的行为,而且凭借条件反射活动来调节各种内脏活动。所以,大脑皮层是保证人体完整统一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统一的最高调节者。

3、人类的语言功能

语言功能是人类独有的功能。它是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学习、教育、进行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具。人类有了语言和思维,就在大脑皮层相应地出现了语言中枢,例如,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临床上发现,说话中枢受损时,可以引起运动性失语症。病人虽然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是已经丧失说话能力,只能发出单个的声音;书写中枢损坏时,会引起失写症。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和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讲话,手部肌肉虽然能活动,但书写、绘画等精细运动发生障碍;听性语言中枢受损时,会引起感觉性(听觉性)失语症。病人可以讲话,也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讲话的含义,因此,对别人的问话常是所答非所问;阅读中枢受损时会引起失读症。病人的视觉没有障碍,但是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

语言功能是怎样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巴甫洛夫根据自己对条件反射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两个信号系统的学说,来说明语言功能的形成和建立的过程。巴甫洛夫认为,大脑皮层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即条件反射)。信号的种类是很多的,但是从本质上可以将信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信号。例如,食物的形状,与食物结合出现的灯光和铃声等等,这一类信号统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信号,即语词。例如,“食物”这一个语词,它并不代表某一具体食物,而是一切具体食物(米、面、鱼、肉,等等)属性的概括,是更广泛、更深刻的抽象信号。抽象的信号是在具体信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具体信号的信号,所以这一类信号统称为第二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这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功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类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与人类的语言功能密切联系的神经活动。

关于语言功能是怎样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问题,虽然目前还知道得不够多,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大脑皮层的进化发展是有紧密联系的。

4、反射的分类

根据反射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反射分类如下:

1按照反射形成过程分类,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按照生理功能分类,反射可分为防御反射(如咳嗽反射)、食物反射(与摄取和消化食

第三篇: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选自北师大版《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在知识方面“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知识点只需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而“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这一知识点,则只需“描述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说明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根据新课标理念,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既要符合课标基本要求,又要结合不同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现因材施教。由于我校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很好的兴趣,尤其对自身神经系统的调节更充满好奇心,学生也基本具有很好的想象力,这有利于对本章节的学习。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大脑皮层的形态,说明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及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初步了解大脑的运作、潜能和记忆。2.能力目标:尝试解剖脑;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自主获得对大脑功能的认识。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通过脑功能探讨,提升自信品质和自我开发潜力的信心。

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概念与区分。教学难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参考书: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媒体与课前准备:PPT、柠檬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过“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故事吗?(播放PPT第1页)学生:有或没有。

老师:三国时期,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跟士兵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口水(由于条件反射),从而暂时缓解了士兵的口渴。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又充满兴趣有带有疑问。老师:那么,“望梅”为什么可以“止渴”呢? 学生:因为梅很酸,听到就流口水,就可以止渴了。

老师:没错了,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把生物知识应用到历史典故去了。原来,“望梅”之可以“止渴”是因为我们知道梅子很酸,从而刺激到我们体内神经系统的神经调节,所以才会流口水的。那么我们人的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的呢?又是怎样调节的呢?下面我们开始本节课内容的学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板书: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二. 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老师:同学们,刚刚老师观察到了这一场景:当上课铃响的时候,同学们就纷纷的走回到自己的座位,拿起书本准备上课。那么老师想问你们,你们是通过什么调节方式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呢? 学生:不知道。

老师:没关系,老师来告诉你们。大家是通过神经调节方式完成刚刚的一系列动作的。学生:有些学生脸上充满了疑问:什么是神经调节?

老师:那么什么是神经调节呢?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71页,跟老师一起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板书: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学生:脑、脊髓、脑神经、脊髓神经„„。

老师:好,看来同学们基本都知道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知识点二: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同样,神经系统也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有个特别的名称,叫神经元。

老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神经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两分钟的时间看课本71页,待会我叫同学上来完成PPT上的连线。(板书:

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播放下一页PPT)

老师:好了,现在有哪位同学自愿上来完成PPT上的任务?请举手。学生:同学们都积极的举手。

老师:好,就叫***同学上来,其他人比较一下***同学跟你做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做对了没有? 学生:对和不对两种情况都有。

老师:咦!刚刚老师听见有些***同学说不对,那请你说说你的答案。学生:***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老师:现在大家看回书本71页,图12—2 神经元模式图,跟着老师一起说出正确答案。这端又大中间又有和核的结构我们称为胞体,它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在胞体的周围有很多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短的突起叫树突,树突有多个;长的突起叫轴突,轴突只有一个,轴突的末端则称为轴突末梢。看来,***同学是对的。(板书:

1、结构:胞体,树突,轴突,轴突末梢)

老师:知道了神经元的结构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学习神经元的功能。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生物电变化称为神经冲动,简称冲动。神经冲动可以由胞体经轴突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就好像家里用的电从电源经电线传导到电器上那样。因此,概括起来,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板书:

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知识点三: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老师:同学们吃过柠檬吗? 学生:吃过。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柠檬(拿出柠檬),看到柠檬后同学们的口水是不是比没有见到柠檬之前要多? 学生:是。

老师:当我们的手碰到火,你有什么反应? 学生:会缩手。

老师:当眼睛进沙子时,是不是会不停地眨眼啊? 学生:是。

老师:手碰到火会缩回来、眼睛进沙子会不停眨眼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人体受到某些刺激时做出的反应,也就是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呢?请同学们在课本72页找出反射的概念,找出来了吗?什么是反射?

学生: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老师:对了,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的看书。反射就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规律性的反应,要记住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板书:

三、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老师:那反射需要什么结构才能完成呢? 学生:反射弧。

老师:嗯,完成某一反射的结构称为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那么这五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呢? 老师:感受器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那传入神经呢? 学生: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

老师:恩,将冲动传导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在发出冲动,传出神经在将冲动传导到效应器,效应器做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五莲三中课时备课卡(2015年3月)教师姓名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一

日期

3月日

课题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体现三 维目标)

1.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重点、难点 及突破 方法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课前预习学案活动大约时间:25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学生活动及时间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

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这属于反射吗? 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

⑸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⑹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 教师归纳和总结之。

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呢?(学生阅读教材P16内容回答之)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呢? 探究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过程和现象。电表指针的变化反映了神经表面电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于刺激神经引起的,由此说明刺激会引起神经兴奋。教师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P18内容。1.要形成电流必须要有电位差的形成,刺激引起电流的产生,那么必定引起了电位差的变化。在静止的时候神经纤维的电位是怎样的?

2.请根据图2-1描述电荷移动与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

3.兴奋区与未兴奋区的电荷发生怎样的移动?

4.请你描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5.总结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之,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那么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如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的呢?要了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原理,首先得了解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探究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学生阅读教材P19相关内容,教师设问: 1.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 2.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的作用是什么?

3.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哪些?作用是什么?神经递质以什么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4.突触后膜是神经元的哪部分结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什么结构(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吗?突触小体、突触后膜、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各是什么?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7.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之。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突触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并进行归纳和整理。探究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资料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材P20相关内容。教师归纳总结之。同时让学生明白,控制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但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机体能够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不同的中枢之间分级调节的结果。提问:1.人的高级中枢是什么?低级中枢有哪些?

2.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

3.脊椎动物和人的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结合教材P21插图讲解S、H、W、V区的功能以及这些言语区损伤可能出现的症状。教师总结归纳之。学习与记忆有其生理基础;学习的过程需要各种器官的协调作用;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学习中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形成长久的记忆。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反射弧的组成,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过程。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讨论和思考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P18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板书提纲: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兴奋的概念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2、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3、过程:刺激→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未刺激部位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

5、产生电位差的原因:Na+内流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2、突触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3、过程:兴奋→突触小体→神经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教后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第五篇: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案

3.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指的是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其核心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应用实例。教学的重点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2.目标解析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就是指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和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就是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是以电信号双向传递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胞体,信号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就是指神经中枢分为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和低级中枢脊髓,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调节;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上的传递,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识尚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例题练习,其中关键是例题讲解要透彻。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兴奋的传递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因为使用多媒体,有利于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传递过程。【教学过程】

引入

假如在你手指下放一根蜡烛,你会感觉到痛而收回手,这就是一种反射,引出这节课的内容---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问题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什么叫反射?

设计意图: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和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什么叫神经元? 问题2:反射弧包括?

问题3: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什么?

问题4:什么是兴奋?兴奋的本质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是如何传导的?

例题1:叩击膝盖下位的韧带时,小腿会发生突然跳起的反应,引起该反射的感受器是()A.痛觉感受器 B.触觉感受器

C.本体感受器 D.温觉感受器

变式练习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在反 射弧的()①传人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例题2: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D)A.反射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D.有些反射活动只需要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

变式练习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

问题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么传导的?

设计意图 兴奋的传递包括了传递方式和电位变化及传递的特点

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递的方式是什么? 问题2:什么叫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流? 问题3:传递有什么特点?

例题3: 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很快地发生一次电位变化(A)A.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膜内外电位不变

变式练习3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局部电流的形成是()A.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 B.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C.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没有电位差 D.细胞膜内外的兴奋部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都没有电位差

问题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怎样传递的?

设计意图 由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最后一个小枝末端膨大叫做突触小体和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构成突触,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单向的。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什么叫突触小体? 问题2:传递的特点是什么?

例题4: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 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变式练习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问题四:神经系统是怎样进行分级调节的?

设计意图 中枢神经包括低级和高级中枢,低级中枢首高级中枢的调控。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什么叫中枢神经系统?

例题5:调节体温、水平衡的中枢在,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在,排尿的初级中枢在

变式练习5某病人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视、听觉正常。但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最有可能受损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 B.脑干 C.小脑 D.脊髓胸段

问题五:人脑的高级功能有哪些?

设计意图: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师生活动:(小问题串)

问题1:人脑有哪些高级功能?

问题2:大脑皮层收到损伤会出现哪些症状?

例题6: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淡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B)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大脑皮层H区

变式练习6某人能看懂文字和会讲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D.大脑皮层H区

【目标检测】

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水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有人在研究脊髓前角内的两相邻神经元时发现,在有乙酰胆碱阻断剂(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的情况下,刺激上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运动神经元没有兴奋产生;而用电生理微电泳法将乙酰胆碱作用于

下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发现该神经元有兴奋产生。这证明()A.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B.乙酰胆碱是这两个神经元的营养物质 C.乙酰胆碱是下一个神经元所产生的 D.乙酰胆碱是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

3.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种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神经递质传递的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神经元之间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 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4、图2—5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下列对反射弧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____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兴奋的传导,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掌握上述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反射模式图,并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如临床上用药物局部麻醉的机理是什么?(药物抑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兴奋不能传递)

2.可以通过课外探究与思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1)探究局部麻醉药物的可能作用机理。

2)试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与电流在金属导线上的传导速度。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方法教育。设定知识、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进程设置各种类型的形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最后分层设置一些经典练习题,强化对教学内容的巩固。

【小结】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配餐作业】

完成《练出高分》P45,1—6题

下载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人体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解读

    周围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

    2017-2018学年初中生物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题

    2017-2018学年初中生物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题 生物2017.9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题: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设计者(郭清波) 累计课时( ) 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

    生物教案-人体的激素调节

    15.3 人体的激素调节 执教人 连云港市赣榆县塔山二中 刘丽平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初中生物第15章第三节“人体的激素调节”是在前面已学过的“人体的神经调节”的基础上,以......

    2018年七年级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月考复习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D.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中枢神经 B.脑和脊髓 C.神经元 D.神经 3.下列不属于神经元......

    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 ②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③应用兴奋传导原理,辨别传导方向......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推荐五篇)

    第二章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两部分......

    神经系统教案(合集)

    神经系统 ◆ 教学目标 1.明确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基本结构 2.掌握神经系统有关常用术语:灰质、皮质、核团、神经节、白质、神经纤维和网状结构 3.认识脑和脊髓的外部形态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