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一年级 2016秋季舞蹈课程教案
14级2、3班 2016秋季
幼儿舞蹈课程教案
压腿(前、旁)
一、教学目标;新学期,从恢复他们最基本的柔韧度开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保持压腿的姿态,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性,难也难在坚持不懈。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课程,以防受伤)3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4、教授新课;
前腿;准备姿态,右脚放在把杆上左手扶着把杆,右手背在屁股上,双腿伸直,眼睛前四拍不动,后四拍右手经过下弧线从身旁伸直到头顶的位置,称为芭蕾三位手,保持姿态不动,后背切勿松散,然后往下压正腿,尽量用自己的肚子去贴大腿,手指尖往脚尖远处够,后背伸直,四拍往下压,四拍起来,起来手就不发放下去了,在芭蕾三位手上保持不动,然后又往下压,重复刚才的动作,最后双手抱住右脚的脚后跟,保持20秒不动。换反面,压左正腿,一样的要求。
在身体后面,向旁压腿时应注意用身体的后背缘去贴大腿手去找脚背。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节奏与前腿的一样。
七、结束;
整队集合,做课堂总结,并要求学生在每日清晨自己主动坚持压腿,韧带才会越压越松。
站姿、坐姿训练
教学目标; 这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普遍弓腰驼背,无论他们以后要从
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改善学生的形象气质,精神面貌。所
以这堂课,重点训练他们的形体。
一、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控制身体的一些部分,难点
也在于此,并且让学生长期保持也是难点之一。要加强平
时的静态训练。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课上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课程,以防受伤)
3、传导新课。我首先会用一些方法来引出我接下来要教授的新课,比如说我这节课是要教授站姿坐姿,我就先会模仿一下两种站姿/坐姿一种是非常挺拔的一种是非常猥琐的,让学生们首先自己判断那种姿态好看,有个最直观的面见,也给他们心里做好了铺垫。
4、教授新课。首先教授站姿,让学生们双手轻轻抚着把杆,脚下小八字部位站好,上身的感觉是抬头、挺胸、沉肩、拔背、眼睛平视前方、下巴微抬,下身要求两腿并直,膝盖往上收,屁股夹住。静站五分钟。坐姿;坐下双腿伸直后背立起来双手往两边最远的地方伸出去,坐姿上身的要求和站姿一模一样,脚下双腿要求伸直,脚背尽量往地面抓。
七、结束;整队集合,做课堂总结,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站与坐中严
格按照上课说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芭蕾手位
一、教学目标;通过芭蕾手位的学习,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
性及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芭蕾的最基本7个手位,每个手位动作顺序及要求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
4、导入新课;向学生们介绍芭蕾舞,“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者“跳舞”芭蕾注重“开绷直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芭蕾的七个手位。
5、教授新课:
一位手—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础上,双手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两臂合成一个圆形,肘关节略用力前顶,手心朝上两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掌与身体也相距一拳。
二位手—保持一位手的形态,两条手臂平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对着胸口约第三个纽扣处使肩到手指有一个下坡度双肩仍保持一位时的弧度有一种合抱大树的感觉。
三位手—保持二位手的形态,双臂同时向头顶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头顶肘关节略向后用力掰开双臂仍保持弧形。
四位手—手臂三位手位置上另一臂保持原有形态下降到二位手的位置。
五位手—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位手的手臂向外从肩到手指也略有一点坡度。
六位手—已打开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动,另一手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
七位手—原已打开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到二位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此时双臂都到了身旁严防肘关节下坠感觉上好象几个人在围抱一棵更大圆周的大树一样。
七、结束;集合整队,做课堂总结,要求学生自己私底下要去联系上课的内容,给一周时间练习,下周的这堂课进行每个人检查。
小舞蹈教学(加菲猫爱睡觉)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舞蹈,增强学生的模仿力和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2.训练腰部的控制力,松弛度及灵活度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幼儿舞蹈,以后自己工作的教学和编创做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1.在舞蹈过程中训练学生腰部的松弛及灵活性
2.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学习加菲猫组合,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
3.能模仿其他小动物,并能生动活泼的表演出来。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
4、静态站姿训练。一首音乐的时间。
5、教授新课;
(一)先讲单一的动作;松腰、提腰、转腰、双手斜下位、打哈欠、伸懒腰等单一动作。
(二)主要动作要领
松腰;身体迅速放松,脊椎呈下弧线,头随身体捶下,模仿打瞌睡。提腰;脊椎尽量拉直,手握拳状,手心向上,双臂上推,抬头看手,模仿伸懒腰。
转腰;腰主动转至3.7点方向,身体保持直立,双手斜下位;双手放于体旁,大臂架起,肘部弯曲,手心相对,指尖冲下,做肥胖状。
打哈欠;右手在嘴前阔指,左手抚膝做松腰,提腰呈打哈欠状。
(三)教授时按8拍数,组合分三段进行讲解,并逐步和音乐,加上加菲猫胖嘟嘟的表情,完成动作。
(四)自由练习时间。
七.结束 集合 下课。小 跳
一、教学目标; 训练脚踝、脚背的灵敏程度和小腿肌肉的反应以及
弹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需要克服小腿肌肉的酸痛感,保持上身的直立体态以及腿部的反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压弯腿后把下面的主力腿往地面上跪。前旁正反都试着跪一跪。
4、静态站姿训练 五分钟。
5、教授新课;准备动作,脚下小八字部位站好,双手叉腰,抬头挺胸,准备拍的时候膝盖往下半蹲,然后快速起跳,注意起跳时膝盖绷直脚背往下抓,整条腿伸直,上身保持不动,蹲的时候不要蹲太下去了,起跳反应要灵敏,迅速。此动作并不在于跳的高度,而是在于脚下的反应。
七、集合 整队 做课堂总结及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晨练,压腿,复习当天课上所学的内容。
复习
课堂目的;此节课不推新内容,让学生消化一下整堂课。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二、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三、把上柔韧度训练,前旁压腿,拉韧带。把上压肩。
四、静态把上站姿训练。中间坐姿训练。
五、小跳练习。
六、小舞蹈训练(爱睡觉的加菲猫)
七、集合 下课。
幼儿成品舞蹈(不上你的当)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舞蹈,增强学生的模仿力和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2.训练腰部的控制力,松弛度及灵活度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幼儿舞蹈,以后自己工作的教学和编创做准备。
四、教学重难点;1.在舞蹈过程中训练学生腰部的松弛及灵活性
2.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学习加菲猫组合,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
3.能模仿其他小动物,并能生动活泼的表演出来。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
4、静态站姿训练。一首音乐的时间。
半 脚 尖
一、教学目标;训练膝盖的立直和半脚尖的力量,以及腿部修长的 视觉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需要克服小腿肌肉的酸痛感,腿部保持直立以及保持上身的体态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压弯腿后把放在把杆上的腿往外面拉出去,撕扯下韧带。
4、教授新课;双手轻抚把,脚下小八字部位站好,后脚后跟往上立,脚掌压住地板,上身保持站姿的状态注意站在半脚尖上时,五个脚趾都要着地,不能偏向哪个脚趾,立半脚尖时用脚掌推地,脚腕子绷紧,膝盖伸直,两条腿转开,跨要特别垂直,不能前后顶厥,脚要有力的向下踩,感觉整条腿很长,后背夹紧,上提,无论节奏多快,上身的体态一定不能松懈。
七、体能训练; 全班人在中间站好五排,分两组进行蹦跳练习,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很体力以及学生的蹦跳能力。
八、集合 整队 做课堂总结及课下要求。
小 跳
八、教学目标; 训练脚踝、脚背的灵敏程度和小腿肌肉的反应以及
弹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需要克服小腿肌肉的酸痛感,保持上身的直立体态以及腿部的反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压弯腿后把下面的主力腿往地面上跪。前旁正反都试着跪一跪。
4、静态站姿训练 五分钟。
5、中间进行芭蕾手位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手型和手位的位置。
6、教授新课;准备动作,脚下小八字部位站好,双手叉腰,抬头挺胸,准备拍的时候膝盖往下半蹲,然后快速起跳,注意起跳时膝盖绷直脚背往下抓,整条腿伸直,上身保持不动,蹲的时候不要蹲太下去了,起跳反应要灵敏,迅速。此动作并不在于跳的高度,而是在于脚下的反应。
七、集合 整队 做课堂总结及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晨练,压腿,复习当天课上所学的内容。
女班 踩跨;
一、教学目标; 针对女生加重柔韧度方面的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忍受痛楚及枯燥是每个学习舞蹈的学生必须面对
的。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一、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二、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三、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
教授新课;踩跨训练,让学生两两组队,一个人在地面躺着双脚分开贴住墙面,跨打开成一字,里面一个同学坐在里面双腿搭在下面那个同学的膝盖上,相互踩,尽量把跨踩平,有助于横叉的下去。
四、静态站姿训练
五、能力训练;中间高抬腿、蹦跳。增强学生的体力是为以后跳舞打下准备。
六、集合 下课 做课堂总结,要求女生们每天必须练柔韧度,少吃零食,以防长胖,多吃有营养的有助于长个子。
男班 倒立;
一、教学目地; 训练男生的臂力,身体协调能力,二、教学重难点;一些同学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一些同学臂力比较弱,可能立不上去,这些算是这个动作的难点,重点在立上去这个姿势要很标准,脚不能弯,腰不能塌。
保持身体的直立体态。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一、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二、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三、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压完主力腿尽量跪地。拉一下韧带。
四、教授新课;准备动作,找一面墙,墙面注意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双手伸直举在头顶,左脚前点地,往前打的时候,双手撑住地面,右脚使劲往上踢,左脚跟上,接触到墙面后把膝盖伸直,腰部不要松懈,手撑住。下的时候也一只脚一只脚下。
五、静态站姿训练,五分钟
六、中间能力训练;蹦跳加俯卧撑 20个。
七、结束 下课 集合 做课堂总结。
女班 藏族舞(颤膝)
一、教学目标; 藏族舞开范儿,加强膝盖的感觉
二、教学重难点;学生一般膝盖难以松弛,而且踩不到节奏,这些都
是需要多强化训练颤膝。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2、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3、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
4、静态站姿训练
5、传导新课;向学生们讲述由来及特色;“颤膝”是藏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动律特征,也是藏族舞蹈的风格性标志.在藏族舞蹈中无论是踢踏、弦子、锅庄舞都离不开“颤膝”.“颤膝”动律贯穿于藏舞的动作始终,“颤膝”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们对藏舞学习及表演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学习藏舞应把“颤膝”的训练作为藏舞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重点训练内容,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藏舞的精髓.6、教授新课;准备动作,脚下正部位站好,双手放在两边,眼睛平视前方,身体重心微微靠前,放松膝盖,跟着老师的鼓点节奏做膝盖的颤动,重拍向下,上身放松,但是不能松懈 不能跟着颤**晃。膝盖松而有韧性。
七、集合 下课,让学生下去好好消化颤膝的感觉。
男班 藏族舞(颤膝)
一、教学目标; 藏族舞开范儿,加强膝盖的感觉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一般膝盖难以松弛,而且踩不到节奏,这些都
是需要多强化训练颤膝。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2、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3、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
4、静态站姿训练
5、传导新课;向学生们讲述由来及特色;“颤膝”是藏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动律特征,也是藏族舞蹈的风格性标志.在藏族舞蹈中无论是踢踏、弦子、锅庄舞都离不开“颤膝”.“颤膝”动律贯穿于藏舞的动作始终,“颤膝”训练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们对藏舞学习及表演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学习藏舞应把“颤膝”的训练作为藏舞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重点训练内容,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藏舞的精髓.6、教授新课;准备动作,脚下正部位站好,双手放在两边,眼睛平视前方,身体重心微微靠前,放松膝盖,跟着老师的鼓点节奏做膝盖的颤动,重拍向下,上身放松,但是不能松懈 不能跟着颤**晃。膝盖松而有韧性。男生的膝盖更加不容易松弛,所以一定要多练,多看相关视频,慢慢去找感觉。
七、集合 下课,让学生下去好好消化颤膝的感觉。
女班 藏族舞(原地岗嗒)
一、教学目标; 必不可少的辅助性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由于学生没有专业的藏族舞鞋,岗嗒穿舞蹈鞋做起
会比较不方便。注意踩节奏。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2、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3、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
踩跨训练,让学生两两组队,一个人在地面躺着双脚分开贴住墙面,跨打开成一字,里面一个同学坐在里面双腿搭在下面那个同学的膝盖上,相互踩,尽量把跨踩平,有助于横叉的下去。
4、静态站姿训练
5、教授新课;准备动作,在颤膝的过程中加上岗嗒,脚掌勾起来,脚后跟为重心,向下打节奏。节奏重拍向下。
七、集合 下课,让学生下去好好消化岗嗒的感觉。
男班 藏族舞(屈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弦子动律基本特点
2、掌握屈伸动律节奏特点和动作要领
3、初步体会藏族弦子舞基本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膝关节连绵柔韧的屈伸
2、不同速度、力度、幅度的屈伸都保持自如悠然的状态
教学难点:
1、膝关节的松弛感与柔韧性
2、重心的移动与控制即“坐懈胯”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六、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2、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3、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
4、静态站姿训练
5、传导新课;
1、教师讲解示范
藏族屈伸动律强调膝部的柔韧和弹性,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要求在动作时保持一种松弛的运动状态,悠然而柔美。
6、教授新课; 分解学习(1)原地屈伸
曲膝准备,屈伸时重心在全脚,重拍向上,长伸短屈,连绵不断,注意始终保持体态。
6、学生自由练习
留下部分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我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重难点练习
(1)“坐懈胯”重心练习
(2)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针对性练习
7、七、集合 整队布置课外练习:
1、练习屈伸动律
女班 藏族舞(退踏步)
一、教学目标; 退踏步是藏族舞蹈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必须要学会的舞步。
教学重难点;
动作很简单,主要要找加上颤膝的感觉,以及头、手、脚的配合。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七、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2、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3、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
踩跨训练,让学生两两组队,一个人在地面躺着双脚分开贴住墙面,跨打开成一字,里面一个同学坐在里面双腿搭在下面那个同学的膝盖上,相互踩,尽量把跨踩平,有助于横叉的下去。
4、藏族舞蹈颤膝加岗嗒的复习,在重新说下要求。
5、教授新课;
(1)、“退踏步”的要领是,左主力腿膝部要始终保持“小颤”。退 与移位的步子不能过大。踏步有声。
七、集合 整队小结课堂教学和纪律情况(要以表扬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性)
男班 藏族舞(单靠)
一、教学目标; 学会单靠步;掌握弦子舞步的基本动律与靠步的 协调配合。
二、教学重难点;
1、脚下步伐与膝盖屈伸的配合。
2、膝关节连绵柔韧的屈伸
3、膝关节的松弛感与柔韧性
三、教学方法;
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八、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说课堂纪律要求。
2、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3、柔韧度训练;把上和音乐压正腿、旁腿。
4、静态站姿训练。
5、把上倒立准备。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从颤膝到屈伸复习一遍。
6、引入新课;
藏族民间舞就是藏族民间流行的舞蹈,主要流传在四川西北部的甘孜、阿坝境内以及西藏等藏族其他居住地。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导入语“弦子藏语称为谐, 起源于四川巴塘 , 流传整个藏区 , 巴塘语称叶。谐的曲调优美 , 柔颤 , 富有歌唱性 , 其舞蹈动律松弛、柔美、舒展、开朗。舞时 , 参加人数不限 , 男女各站一排围成圆圈 , 男领舞者拉着弦子 , 其他人随其后 , 时而向圈内聚拢 , 时而散开 , 手臂做出撩袖、甩袖、抛袖等动作”
7、教授新课;动力腿用脚跟靠在主力腿脚掌内侧,同时双膝慢慢伸
七、集合 整队小结课堂教学和纪律情况(要以表扬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性)
第二篇:一年级舞蹈教案
一年级舞蹈教案
一、课程分析:
舞蹈地方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舞蹈文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健全体魄,完善心智,从而让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儿童,年纪为6-7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普遍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但注意力欠缺,所以要将讲授与活动相结合,让孩子能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活动中,这样便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 学会舞蹈的基本动作,站姿,坐姿,做到挺拔,端正。2 掌握头部,肩部,腿部及脚步的动作。3积极参与活动的乐群精神。4 切身感受到艺术的美。
四、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有规范的坐立行走姿势,纠正不美观的姿势。
五、教学难点:
舞蹈的基本姿势的掌握
六、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幸福拍手歌》随音乐走进教室 2问好 3分组排队:
4舞蹈基本动作的学习与练习。(1)头部动作: 双腿并紧,脚尖前伸,后背挺直,像被线拉了起来,肩部平行,头向左摆45度, 视线保持平行,下巴不要上扬,不要下压,保持水平,回位。(四拍)向右摆动45度,视线,下巴保持水平。(2)肩部动作:
两肩保持水平,肩的动作不要带动其他部位,先左肩,后右肩,上抬,下放(四拍)回位。然后右肩上抬,下放(四拍),回位。双肩一起,以肩为轴向前转动(八拍),回位。然后,以肩为轴向后转动,(八拍),回位。(3)勾绷脚训练:
双腿并紧,脚尖前伸,抬前半脚掌,然后抬后半脚掌,腿拉伸到最大限度,(四拍)回位,然后回前半脚掌,回后半脚掌,脚尖前伸。(四拍)回位。双脚脚尖向左旋转一周,回位。双脚脚尖向右旋转一周回位。(八拍)
七、巩固练习(用表扬卡作为奖励)先进行分组练习,然后集体练习
八、小结下课
第三篇:中职学前舞蹈课教案
中职学前舞蹈课教案
第一课 勾绷脚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勾绷脚》组合
双绷脚
动作:正部位伸腿坐,双脚并拢,脚背脚尖往下绷。要求:绷脚时脚背最大限度伸展,与小腿呈优美的弧线。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绷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双勾脚
动作:绷脚准备,用脚尖带着整个脚往小腿方向勾。
要求:脚后跟最大限度伸展,脚背与小腿形成小于90°的角。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勾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双勾趾
动作:绷脚准备,脚趾往脚背方向勾起。
要求:只勾脚趾,脚背保持绷脚不动。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勾趾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双绷趾
动作:双勾趾准备,脚趾往下绷,成双绷脚。
要求:只绷脚趾,脚背保持绷脚不动。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双绷趾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屈膝勾脚外旋
动作:正部位伸腿坐,屈膝勾脚,然后脚往两旁打开。
要求:脚跟并拢,屈膝时脚后跟在原地不动。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屈膝勾脚外旋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绷脚内旋
动作:在屈膝勾脚准备,双膝伸直绷脚,双脚并拢。要求:绷脚内旋时,要以跨根为轴心往里旋转。
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绷脚内旋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屈膝勾脚外旋”、“绷脚内旋”“交替勾绷脚”等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通过舞蹈基础性训练组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做到上身直立、勾绷脚组合动作规范。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脚部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
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性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课时:
四课时 教具: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三、基础部分
交替勾绷脚
动作:正部位伸腿绷脚准备,一只脚勾,一只脚绷,交替做。要求:双脚勾、绷都要做到最大限度。组织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交替勾绷脚的做法
2)教师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教师纠正学生动作,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
4)学生自己做动作
5)本堂课所学动作连起来练习
6)分组练习,学生相互学习。
四、结束
1,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宣布下节课内容
第四篇:幼儿舞蹈课程教案
总体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3-4个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一)第二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二)第三周1、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三)第四周1、复习所学内容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2、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第五周:
1、新授前踢腿、旁踢腿动作。
2、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二)第六周:
1、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三)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内容。
2、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3、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银波绿舟”
第八周:
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要部组合动作。
2、随音乐做腰部组合动作。
第九周:
1、复习腰部组合动作。
2、学习小碎步组合。
3、舞蹈组合:“七色花”
(二)第十周:
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新授步位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
(三)第十一周:
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同方位蹦跳的动作。
2、复习舞蹈组合第十二周:
1、复习从手位开始到步伐练习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动作到位协调的表演。
2、对每个组合进行重,难点的力度辅导。
3、舞蹈组合:“剪羊毛”
(一)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2、复习舞蹈组合:“七色花”“银波绿舟”
第十四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十五周:
1、汇报演出
2、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幼儿舞蹈课程教案
总体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3-4个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3、新授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一)第二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二)第三周
1、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2、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三)第四周
1、复习所学内容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2、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第五周:
1、新授前踢腿、旁踢腿动作。
2、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二)第六周:
1、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3、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三)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内容。
2、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3、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银波绿舟”
第八周:
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要部组合动作。
2、随音乐做腰部组合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
(一)第九周:
1、复习腰部组合动作。
2、学习小碎步组合。
3、舞蹈组合:“七色花”
(二)第十周:
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新授步位动作。
3、舞蹈组合:“七色花”
(三)第十一周:
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同方位蹦跳的动作。
2、复习舞蹈组合 第十二周:
1、复习从手位开始到步伐练习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动作到位协调的表演。
2、对每个组合进行重,难点的力度辅导。
3、舞蹈组合:“剪羊毛”
(一)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2、复习舞蹈组合:“七色花”“银波绿舟”
3、舞蹈组合:“剪羊毛”
(二)第十四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十五周:
1、汇报演出
2、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