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7德育教案9课

时间:2019-05-12 20:1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7德育教案9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7德育教案9课》。

第一篇:幼7德育教案9课

第九课——看清现状,脚踏实地

教学目的:

1.了解幼师这个行业 2.对自己未来就业的希望 3.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的方向

教学重难点:

1.对幼师行业的了解 2.在校学习的方向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幼儿教育对开启智力至关重要。美国心理学家 Bruno Bettelheim 的研究就曾指出,一个人在 0-4 岁时,已经获得了他 50%的智力;在 4-8 岁的阶段可获得 30%;而在 8-17 岁阶段,仅能获得 20%的智力。因而,如何在学前教育时期,获得良好的教育引导,开启智力、培养能力,对于孩子未来成长、乃至一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所以,你们作为未来的幼师,责任很重大。2.幼师的现状分析

幼师目前在国内是一个很有发展的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所以人们也就会愿意花代价去让下一代获得更好的起点,国家、社会,家庭都强烈的认识到教育应从孩子抓起,不让孩子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现在的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都很困难,与此同时,幼师这一职业却悄然兴起了,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事实也证明,幼师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而缺口更是不下几十万。3.幼师的就业方向

幼师的市场和前景是非常大的,很有前途,这一职业在社会上也会变得很吃香,具体的政策优势有三点:

﹙1﹚幼儿园教师逐渐纳入教师编制,国家建立幼儿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和收入增长机制。国家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所以工资会得到保障。

﹙2﹚幼儿园将实行园长、教师资格证制度,持证上岗。幼儿教师没有资格证的不正规幼儿园会逐渐取缔,这一点对于咱们现在学幼师的同学更有利,毕竟我们经过学习毕业后是真正科班出身的幼儿教师。

﹙3﹚从就业地域角度看,中小城镇就业机会较好,大城市学前教育很完美,素质越高的地方学前教育越会得到重视。4.在校期间的学习方向

(1)基本技能:弹、唱、跳、画等(2)自身素养的培养。(3)培养幼师的职业道德

热爱幼儿,循循善诱。对幼儿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幼儿,熟悉每位孩子的发展状况,了解、关心每位孩子的成长。面对有害于学习、健康、安全的各种情况,应为保护孩子而作出相应的努力。要善于激发孩子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要对困难儿、问题儿、特殊儿采取针对性教育,求得每位孩子的发展。

课堂小结

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好好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自身的技能和修养,热爱自己的行业,努力学习,努力培养自己,为以后的幼师行业做贡献。

布置作业

回去想一想,作为幼师行业的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爱心,信心和恒心。每个人写不少于800字的心得。

课堂反思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要求,可以使学生们在校学习培养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在校学习有了方向和努力的目标,跟能让学生好好学习,有目的的学习。

第二篇:7上第8、9课教案

课题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甲骨文、文字演变。

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学方法、手段讲述法、讨论法、观察比较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二次评课

导入:

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思想意识、历史风俗、政治经济„„等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就的总和。当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融合到一定程度时,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种文明就正式形成了。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最终汇合到中原大地,随着夏朝国家的诞生,中华文明就正式形成了。中华文明是世界现存的唯一个经过数千年的岁月依然高度保持其传统文化的文明。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从不间断,让中华文明的辉煌永不终结?让我们一起走进先秦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勃兴。

引出《中华文化的勃兴》课题

新课

一、文字

文字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走过了四千年的悠悠岁月,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有生命力,最富想象力,最具表现力的文字„„

1、汉字的雏形

神话中仓颉发明汉字;半坡彩陶上的符号;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号;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

2、汉字的成熟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清]。

请同学们看课本42页动脑筋,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活动与探究: 认识“六书”法则 探寻汉字渊源

象形(木)、指事(本、末)、会意(休)、形声(案、杆)、转注(老和考)、假借(自)。

3、金文、铭文

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毛公鼎上的铭文[西周]。

西周晚期,人们对各地的铭文进行了初步的统一,形成了大篆。

4、毛笔书写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便于书写的毛笔,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文字。

5、汉字的演变

二、科技

科技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古代科技体现了中华民族蓬勃的探索精神和伟大的创新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茁壮成长并长期雄踞世界之巅„„

1、天文

商朝甲骨文里有目前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文字记录。

当地球、月球运行到位置与太阳大体成一条直线时,如果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处在月球挡住部分或全部太阳所形成的阴影区的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日食现象。如果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处在地球挡住太阳所形成的阴影区的地球上的观测者就会看到月食的现象。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从东向西沿着扁长的椭圆轨道运行,平均周期为76年。地球上的观测者平均每隔76年可以看到它的“回归”。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哈雷彗星在公元前613年的“回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这颗彗星最近一次光临地球是在1985—1986年,人们要到2061年才能再次见到它。

请同学们看课本43页动脑筋,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2、历法

农历是中国古人根据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月球的月相盈亏和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来制定的历法。以月球完成一次月相盈亏变化周期(即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积12个月为一年,有354或355天,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365天)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有13个月,共383天或384天。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又把太阳高度完成一次变化周期(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过程分成24部分,设置二十四节气,用来指示对应的气候特征,指导农业生产。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朝,故称为“夏历”。到商周时已经相当完备,后一直完善并沿用至今。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

六、廿一,下半年是

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歌》

3、医学

活动与探究: 讲扁鹊的故事 认知中医奇效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中国古代科技探寻自然规律,关注人民生活。但对于伟大 的中华民族而言,人民拥有富足的生活,健康的身体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他们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伟大生命力„„

三、文艺

文艺是民族情感的充分绽放。中国古代文艺反映了中华民族浓厚的关注民生的感情、热爱祖国的激情、和谐社会的热情,陶冶了中华民族和谐豁达的性情,成为使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伟大情感力量„„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古代中国人民集体灵感的结晶,是中华文学的伟大源头。

《关雎》《木桃》《蒹葭》反映了先秦人民对美好纯洁的爱情的向往;《无衣》反映了对战斗英雄的礼赞;《伐檀》《硕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憎恨„„一部《诗经》,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情感世界。只有有着丰富情感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只有有着丰富情感的民族,才是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

2、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博采众家之长,汲取民歌精华,创造了新的文体——楚辞(“骚”)。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人生理想、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情感熔铸在楚辞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离骚》是楚辞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治国的理想、爱国的热情、忧国的痛苦,以至于整个生命的激情所铸就的宏伟诗篇。

3、钟鼓之乐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乐于创作、欣赏音乐,但只有中华民族把音乐提高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这就是中华礼乐。钟鼓之乐不仅是宫廷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寄托了中国人通过礼乐和乐心灵、和顺民众、和睦家庭、和合国家、和谐天下的理念。代表了中华文化独特的礼乐精神,而注重礼乐成就了中国数千年礼仪之邦的美名。

四、小结

课堂练习创新课时训练第8课“探索导学”部分

1、通过“甲骨卜辞”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商朝历史。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反馈

教后反思

课题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

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方法、手段讲述法、讨论法、观察比较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二次评课

导入:

哲学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自然、人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进行探讨,试图创造一个和谐的理想世界。他们的思想让理性的光辉照耀中华大地,铸就了伟大的中华精神„„

引出《中华文化的勃兴》课题

新课

一、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楚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1、学派

儒家学派是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内容,主要是“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战国时,“儒分为八”,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各个时期的儒家总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

2、时间:春秋晚期

3、思想

政治上提倡“仁”。

“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我的才能和美德同先父一样)。”这个“仁”指的是才能和美德。后来的政治家讲“仁”,则指的是人际的伦理关系。孔子对仁作了充分的阐发,把它提高到伦理哲学的最高点,形成为一种系统的儒家学说。孔子所讲的“仁”,涵义十分宽泛,“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孔子强调,仁既是人的内在心理感情和自觉道德意识,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仁者应该“泛爱众”“亲亲”“能爱人、能恶人”,为此必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孔子讲“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者身份地位的变化,这是思想发展史上的飞跃。孔子所讲的“仁”,又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 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才算有了仁德,这反映了他对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僭越周礼行为的不满。在上述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孔子针对春秋时弊,要求体察民情,减轻剥削,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薄赋敛”(《说苑·理政》);反对暴政虐民,斥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主张行德政,省刑罚。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形成为“仁政”学说和重民思想。

教育上也有突出贡献。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有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退休官吏,回到家乡收徒设教,兴办私塾,不过影响不大。到春秋晚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地主政权需要大量知识分子为其服务,民间聚徒讲学的风气日渐兴盛,孔子也开始兴办私学,广收门徒。孔子办学,主要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他30至35岁之间,第二个时期在他37至50岁之时,第三个时期是他的晚年,即68至73岁之时。他主张“有教无类(类,指贫富贵贱的等级区别)”(《论语·卫灵公》),只要“自行束脩(十条干肉)以上”(《论语·述而》)就收为门徒。这样,比较贫寒的平民只要交得起束脩的都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孔子一生教授的门徒多达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认字写字、数──算术)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贱,出身贵族的不多。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应注意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讲高深的内容)”。平时,孔子非常注意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爱好、个性和程度,熟记在心。在教学中,他一方面根据学生程度的高低和接受能力的大小,进行不同的指导。“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4、地位

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学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动脑筋:阅读课本47页的“动脑筋”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二、老子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教材取前一种说法。

1、学派

道家指的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不过,道家一词出现较晚。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并没有道家学派的说法。道家之名,是汉代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第一次提出的,称为“道德家”。至《汉书·艺文志》,始名之为道家,列为“九流”(“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派生的,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

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有所成长而无意作主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法治”和“尚贤”,认为“法令滋彰”反而造成“盗贼多有”,“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

2、时间:春秋晚期

3、思想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臭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让人们重新过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的生活。

4、著作:《道德经》

5、地位: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动脑筋:阅读课本47页的“动脑筋”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三、百家争鸣

1、原因

①社会变革,引发诸多问题;

②私学兴起,各派相互争辩;

2、诸子百家

自读课文归纳要点,完成课文50页表

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

姓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

孔子春秋晚期《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墨子战国《墨经》主张“兼爱”、“非攻”

老子春秋末期《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韩非战国 《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战国《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小结

课堂练习创新课时训练第9课“探索导学”部分

1、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

孔子。

2、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反馈

教后反思

第三篇:德育教案7

德育课 清正廉洁

一、目标:

1. 使同学们知道清廉是人生道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增强学生清政廉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2.让学生明白贪污受贿不仅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而且会影响我们年轻一代身心健康成长。

3.让同学们懂得廉洁教育从我做起,讲诚信话,做诚信事,努力学习。

二、准备:

1.收集一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名人的案例及诗歌,格言,漫画。

2.《包青天》 3.贪官事例及一些漫画

三、过程:

(一)导出主题

开场白: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诚信、廉洁、正直。清正廉洁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遵纪守法、不贪婪,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清正廉洁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清正廉洁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二)认识廉洁人物

1周恩来总理“罢宴”--由个人掏腰包,减轻别人的负担。

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厨师,就是县委伙房的灶事员,而且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党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周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2朱镕基总理“罢宴”——不离开宴会厅,单独吃工作餐。一次朱镕基总理开完会,被主人带到宴会大厅,他穿过摆满了美酒佳肴的不下百桌的酒宴大厅,先是来到他所应坐的首席座位,但他没有就坐,而是又走到宴会大厅的一个角落,要设宴人就在这个大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另摆一桌,由他和他的秘书,吃工作餐。由于朱总理不肯就坐大雅之处,而就坐在众人的一边吃工作餐,致使上千宾客都不再吃酒宴了。

3温家宝总理“罢宴”——提前打招呼,谢绝摆宴自个吃。温家宝总理的贵州。在吃饭的问题上,他对自己和随行人员要求特别的严格,谢绝基层同志的宴请。他对个人吃饭有“三条标准”,即: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

4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唐朝贞元年间,著名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被派往陕西周至当县令。

他刚上任,城西的赵乡绅和李财主就为争夺一块地跑到县衙打官司。为了能打赢官司,赵乡绅差人买了一条大鲤鱼,在鱼肚中塞满银子送到县衙。而李财主则命长工从田里挑了个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满银子送了来。收到两份“重礼”后,白居易吩咐手下贴出告示,明天公开审案。

第2天,县衙门外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后问道:“你们哪个先讲?”赵乡绅抢着说:“大人,我的理(鲤)长,我先讲。”李财主也不甘示弱说:“我的理(瓜)大,该我先讲。”白居易沉下脸说:“什么理长理大?成何体统!”赵乡绅以为县太爷忘了自己送的礼,连忙说:“大人息怒,小人是个愚(鱼)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说:“本官耳聪目明,用不着你们旁敲侧击,更不喜欢有人暗通关节。来人,把贿赂之物取来示众。”

衙役取来鲤鱼和西瓜,当众抖出银子,听审者一片哗然。白居易厉声喝道:“大胆刁民,胆敢公然贿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众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至于这些行贿的银子,白居易就用来救济贫苦百姓了。

(三)总结:我们知道了制约权力的双把利刃,教育与监督,然而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记住:”廉洁”的含义是,懂得勤俭节约,洁身自爱,自律自强,大公无私,懂得弘扬”敬廉崇洁”,人人都知诚信,人人讲信用,守诺言”.我们可以做的是: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讲诚信话,做诚信事,不互相攀比,不找关系,不搞小特殊,不盲目追星,努力学习,为了个人的理想,更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

一次昧着良心的伸手可能不算什么,一个官员的腐败阻挡不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振兴的根基-----我们在

座的各位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如果从小就被腐败的思想所腐蚀,那倒下的就不再是各个贪官,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以请大家牢记:廉洁在我心.(四)全班朗诵《清正廉洁》

清政廉洁,是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

拥有清政廉洁,你的世界会无限大,生活会无限好;拥有清政廉洁,你就会美丽到永远„„ 让我们心中时刻装着它——清政廉洁。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构筑清政廉洁这座大厦而努力吧!我们坚信,清风正气将永远在我们身边吹拂, 廉政之歌将永远在我们心中高奏。

让我们在心中呼唤着廉洁,呼唤廉政,让我们一起用赤诚清廉之心,用自己的行动守护一方净土,为我们的家园共同撑起一片明净美丽的天空。

五、活动反思:

第四篇:2011。7德育总结

英语学科教学中我是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德育内容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

(1)结合日常用语,进行讲文明、讲礼貌教育

初中英语课本里的日常用语,大多是选自西方人在日常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用语,它们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美、道德美。教师在上课时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明礼貌的教育。如在课堂开始时,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Good morning/afternoon以及Hello, Hi礼貌地与别人打招呼,并且要做到言传身教。早上见面,Hi/Hello;每天上课走进教室,“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 Miss …”、“Sit down, please.”;下课,“Goodbye, class.”、“Goodbye, teacher.”这些亲密的用语,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融洽与亲密,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人与人之间见面时要使用礼貌的用语。又如,根据英语习惯,凡是有事要麻烦或打扰他人,要先说“Excuse me.”给别人制造了麻烦或自己做错了事情,要说“I’m sorry.”得到别人帮助要说“Thank you.”等等。教师与学生一起把这些用语使用到生活中。教学中要有意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一起实践,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懂得了文明礼貌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例如词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如教词汇“love”时,我让学生用“love”造句,学生对此反应积极,争先恐后地说“I love my mother.I love my teacher.Grandpa and grandma love me.I love China·····,一个个充满爱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爱的海洋里。再如“polite、helpful、and friendly”这几个词汇,就可以把他们引入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之中。

课文教学中,适时适度渗透德育。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例如当学生了解了文化“Mother’s Day”,我结合Let’s make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片,回家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I love you, mum.Happy Mother’s Day。”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再如“Food”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健康饮食教育的同时,对他们花钱买零食的做法给予了否定。另外,在Fashion这一单元我引入了外表美和心灵美这一话题;在Signs这一单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社会公德教育。由此看来,教材中德育素材非常多,有待我们细心的发掘。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国才有家。只有有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安定团结,才会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学到China一词时,要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有“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等人类文明的奇葩。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们心里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3)选用优秀的谚语,适当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谚语是人们反复推敲,实践证明了的不朽真理。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师如果能够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选取一些教给学生,不失为一条寓德于教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学生思维活跃,情绪波动较大,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尽管他们已经具备了某些思想意识,形成一些观点。但是,由于他们缺少必要的生活经历,他们的思想观点,意识形态可能是不科学的,不完备的,而且,他们在许多时候会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爱情、感受、价值、生命等方面感到失意、不解、迷茫、困惑。针对这些情况,英语教师务必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走向科学,走向健康。其间,不妨教给他们一些相关的格言谚语。如: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The one who plays with fire must get burnt.(玩火者自焚。)Look on the right side more.(多看事物光明的一面。)Diamond cuts diamond(棋逢对手。)等等这些优美的文字言简意赅,便于学生接受,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等的行成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有满意的效果。

下一步打算:

在教学中继续进行学科德育渗透。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教育。尤其是对学习目标不明确的学生,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如何配合班主任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泰来农场学校 马琴(2011、7)

本学期我教9年和6年级英语的教育教学任务,经过一学年的艰苦努力,班级出现问题经常与班主任沟通。尤其在纪律方面。象支佳会、王晓欢等同学上课经常说话,经过和班主任协商出现了可喜的现象,班级纪律越来越好。本人在问题生转化方面做了很多,6年级的谷玉波同学是从外地转来的,起初英语成绩不太理想,考了几次总是在50分左右。9年级的马成龙同学,聪明,对理科学习特别有热情,对英语学科有点不感兴趣,对于这种现象我很着急,我跟班主任协商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我们采取了一些方法,第一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向他表明,如果想走学业的道理,必须所学学科全都优秀,不能出现偏科现象。第二经常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第三经常给他定目标,达到目标给奖励。第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在中考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104分)。谷玉波期末考取了73分的好成绩。

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大多数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学”,尤其是由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学生,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知识涉及面广,他们便面临着词汇难记且遗忘率高的问题,长此以往,终于积重难返,便失去了信心,形成了自卑心理,学习能力逐减。六年级的朱勇纪律不好,上课经常迟到。六年级的姜拓、陈雪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存在着的问题是在学习不主动,不会温故知新,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非常差,而且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抄袭现象屡屡发生。对这类学生我和班主任采取了一些方法:第一找准原因,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制定有效措施。第二多找机会给予鼓励和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鼓励的话语鞭策她们,有时在她们的作业本上写上赞扬的评语。第三细心引导,做好衔接。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补差”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查缺、补漏、改错这些方面,在教学中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后进生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只有使后进生的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了,他们才能逐步学好基础知识。在科任与班主任共同努力,班级无论在纪律和学习上都出现了很好的现象。六年级在期末考试中各科都取了很好的成绩

第五篇:围场一幼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精心培育德育之树,打造幸福团队

围场第一幼儿园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第一幼儿园位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木兰围场县城。该园始建于1959年,原名围场政府幼儿园,2015年更名为围场第一幼儿园,2005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全园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有教职工84名,幼儿1100多名。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健康教育实验基地、承德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承德市“三八”红旗集体、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多年来,幼儿园始终以“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回报社会”为办园宗旨,精心培植德育之树,打造幸福团队,在教师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崇高师德,致力培养有孝心、知礼仪、讲文明、守纪律的新时代接班人。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德育之根。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是每个人立身发展之根。我园坚持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学习传统文化,让经典带动良好园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一是让经典走进课程。我们首先抓住《弟子规》这个简易、通俗的经典之作,把全文分为29个主题活动,形成园本教材,并落实到每周计划中,教师按计划组织幼儿学习、理解《弟子规》的内容,理解古圣先贤们起居饮食、待人处事、读书学习的方式方法,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用优秀传统的文化礼仪指导自己的坐、立、行、走、待人与处事。

二是让经典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学习经典的最终目的就是践行经典,成就自己的幸福人生。幼儿阶段正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良好习惯的高效课堂。我园制定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力行规范》、《幼儿在家一日行为规范》,把幼儿入园、晨检、游戏、进餐、午睡、入厕等环节要求加以规范,各环节都以《弟子规》要求为标准,促进幼儿主动力行。《弟子规》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正好符合孩子的思维习惯,既能背诵又易于应用,便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做好宣传,带动家长与孩子共同践行。幼儿的注意力、持久力不高,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我园坚持利用校园广播、大屏幕、六一活动等加强宣传,同时开展好家长课堂教育,定期组织家长培训,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学习传统文化,家长在培训中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好处,也意识到孩子从小学习、践行传统文化的重要,开始督导孩子学习,逐步变成和孩子一起学习。

二、打造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涵养德育之干。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老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最有权威的人,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将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我园要求全体教师既要做好“言传”,又要注意“身教”。围绕“爱、勤、精、新”的四字精神,规范教师行为,促使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做到以德立身,以身立范,自觉树立高尚的师德修养。

关注教师职业感受。在思考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时,要贴近教师生活,除了强调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外,更要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教师从平凡的工作中感知生活,获得职业幸福感。

园领导与教师始终保持着平等融洽的和谐关系,不摆架子、不说空话、不唱高调,以平常心态与教师交流谈心,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尊重平等的氛围,激励着教师积极向上的心性,“园荣我荣,园衰我耻”的思想深入每个教职工的心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团结一致、共克难关的园所凝聚力。

坚持以德为首,在教职工中树立好儿媳、好女儿、好妈妈、好妻子、好教工的典型,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先进事例,并把报刊杂志上、周围身边的典型事迹,如国家级优秀教师李广、省级优秀教师齐凤兰做为学习的榜样,每年评比师德标兵。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推进我园教师师德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培养孝悌礼信的童心世界,浇灌德育之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精心培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单靠幼儿园一方面的努力,必需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我们通过幼儿成长档案、家园联系栏、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及一系列的亲子活动来加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多给孩子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培养幼儿孝顺长辈、友爱同伴、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好思想,让孝心、爱心浸润孩子的幼小心灵。家长和老师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做幼儿的榜样,要求幼儿做到的事,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工活动,铸就德育之魂。

真正的教育是发自教育者内心的,是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的。因此,无论幼儿园工作多忙,幼儿园都鼓励老师们挤时间,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增添自己的生活乐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缓解了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压力,“我工作、我美丽、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已根植于老师们心中。

1、加强教职工团队意识,通过跳绳比赛、登山找宝、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教工活动,为教师间、教研组间团队合作搭建平台,增进幼儿园团体凝聚力。

2、组织师德教育、演讲比赛等活动,树正气,讲和气,聚人气,提高教职工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

3、坚持为教职工送生日蛋糕及祝福、重大变故探望、教工体检等工作,关心教工个人生活,让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成为教职工可以依靠的坚强后盾。

4、开展对兄弟园所、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通过帮扶活动,净化教师心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幸福感。

幼儿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作为托起孩子未来的我们,肩负重任,任重道远,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谐发展、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做风,努力开创我园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幼7德育教案9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7德育教案9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学纪事》教案

    《幼学纪事》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所叙述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经历的苦难和他们执着的追求以及对今天年轻一代的启迪意义。 2、理清课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文章......

    幼幼小班教案

    幼幼小班教案 班次:幼幼小班 适合年龄:七个月——九个月 课节安排:十二节课 时间:45分钟/节课 第一节课 教具准备:1、轻音乐《2》、《3》、《5》2、绿豆 3、仿真娃娃 4、《宝宝要......

    幼学纪事 教案

    《幼学纪事》教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各部分的记叙内容,知道文章的记叙顺序,感受文章的叙事特色。 2、通过感受文章中有特色的语句,品味文章幽默诙谐的语言及......

    中7优秀德育教案(共5则)

    7班教案:学礼貌用语 设计说明 本次课程来源于日常生活,要教育宝宝从小学会懂礼貌讲文明。在日常的生活中,尽可能多的使用礼貌用语,常说你好、谢谢、不客气,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说......

    7德育活动总结

    德育活动总结 (2009年度) 2009年,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_7

    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紧张往往与充实相连,繁忙总让人感到时间的飞逝,不知不觉中我校建立已进入第七个年头了。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总书记“三个......

    9课《张衡》教案(5篇)

    9、张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掌握“吉利、杰出、贡献”等10个词语。 2、能力目标: 能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引导......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新安镇一中 李淑娟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