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20:2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五从军征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第一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舒嫦娥

一、说教材

作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6单元“战争”的起始课,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并让学生认识了由此产生的“兵役制”等残酷的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战争。《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全诗既简洁,又凝重,令人感愤,催人泪下。而它后面的《出塞》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之情.同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有关战争题材的诗歌和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将使学生从老百姓的角度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进一步加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

二、说学情。

学生在经过了五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在《十五从军征》的教学设计中,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做到: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整理回顾与战争相关的诗歌、文章,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深入学习诗歌时,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抓住诗中的细节描写,多角度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建构起诗中生动的情境画面,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体现将这篇诗歌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到我每一处的教学设计中,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五、说学法

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仅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说说的方法学习课文,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 2 多种感官,主动积极地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回忆一下:前面都学过那些关于战争的诗词?这些诗词有的描写了边塞风光,有的讲述了战争故事,有的抒发了将士的爱国情怀,还有的倾诉了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关于战争的诗,看看这首诗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战争的?(板书课题)

这个环节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和诗歌导入本课这首有关战争主题的诗歌,通过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和诗歌,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迅速进入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齐读课题,从哪儿看出与战争有关?(、让学生在诗题中从“从军征”了解是与战争有关)2.关于乐府诗,谁愿意把自己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师补充: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它来自劳动人们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了解乐府诗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的能力。)

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过渡:这个少年从军65年,好不容易返回故乡,那么展现在他眼前的又是怎样的一幕呢? 2.预习检测。我会读。

冢 狗窦 雉 旅葵 舂谷 羹 贻 说说词意。

始: 遥: 冢: 窦: 舂谷: 葵: 持: 羹: 雉: 沾: 检查冢,窦,雉,舂,羹,贻的读音,让学生说说预习时了解的词语意思。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前我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然后后老师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学习情境之中,并尝试与学生交流诗歌大意。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四、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1.小组交流诗歌大意。

全班汇报展示。(这个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事情发生的经过,结果清楚的说出来,即理清文章脉络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2.朗读喜欢的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3.指导感情朗读。

第一句:读出战争历经的时间之长和迫切与亲人团聚心情。第三、四句:请大家也怀着悲伤的心情告诉老兵。

老人看到什么?这是一幅什么景象?你能把这种荒凉的景象读出来吗?

而现在呢,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女生读第4句)他曾经的家人在哪儿呢?(出示,生读:松柏冢累累)是啊,他再也见不到曾经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曾经热闹的家园了,唯一能看到的,只能是:男生读: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老人那颗带着期望回乡的心也已经由热变冷,(凉),由喜到悲/哀了。(板书:悲/哀)

第五句:他的苦仅仅是生活上的苦吗?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痛苦。大家想象一下:在当时年代,是不是只有老兵一人忍受这样的痛苦呢?还有那些人也向老兵一样孤独呢?

师:不说其他,仅仅是汉武帝在位时,他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死亡,无数个家庭过着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的生活,无数个家庭忍受着羹饭一时熟,不知贻啊谁的痛苦。把老兵的凄苦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第六句:读出老人悲哀之情。

4.这就是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我们再次齐读古诗,进一步走进老兵的内心。

5.说说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老兵的同情、对封 建兵役制度的憎恨。)

以上教学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自主读书,自己去读懂课文的大意,意思读懂了,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我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说说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通过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学生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师小结: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千千万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人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人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着武装冲突,因此珍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七、说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喜———悲——泣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体会退役老兵的情感的变化,简单明了。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十五从军征》,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作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6单元“战争”的起始课,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刻影响。《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军65年的老兵形象,依照人物回家的历程,由远及近,逐步描写。人物的情感也随着场景的转换而变化,由起初的热望化为痛苦,直至陷入绝望之中。全诗简洁、凝重,令人感愤,催人泪下。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将使学生从老百姓的角度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进一步加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学习诗歌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中我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的建构起诗中的情境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由于六年级是小学过渡到初中的重要时期,简单字词理解,难字注音,乐府诗的相关资料的了解被我放在学生的预习作业中,而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为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做到: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整理回顾与战争相关的诗歌、文章,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深入学习诗歌时,采用讲授法、点拨法,鼓励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抓住诗中的细节描写,多角度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建构起诗中生动的情境画面,感知人物形象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五、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

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战争的诗歌和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战争的课文和诗歌,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进行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迅速进入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激发了学生对新课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解诗题,知诗人:

1、齐读课题,从哪儿看出与战争有关?(让学生在诗题中从“从军征”了解是与战争有关)

2、关于乐府诗,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信息。

师再补充: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诗,它来自劳动人们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课前布置学生查资料,了解乐府诗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预习检测。

让学生认读生字

冢 狗窦 雉 旅葵 舂谷 羹 贻 解释词意。

始: 遥: 冢: 窦: 舂谷: 葵: 持: 羹: 雉: 沾:(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前我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为学生阅读本文扫清障碍。)

2、师先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学习情境之中,生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并思考: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四)、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品评感悟。

1、看插图,学习第1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年龄的跨度体会老人始得归的心情,并要求学生个性化朗读。读出来从军65年终于可以回家的心情:喜

2、深入学习第2、3句(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让女生扮演老人朗读,体会老人此时的心情,有迫切见到亲人的感情,也有对家里人的担忧等等。并要求学生在说原因的同时用个性化的朗读表达。男生扮演乡里人朗读,体会他告诉老兵家里情境时的心情,抓住本诗重点词语(松柏冢累累)感受本诗悲凉的意境。突出:悲

3、学习4、5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生结合插图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详细述说现在的荒凉破败,想象曾经的幸福生活;现在的松柏冢累累与曾经家人的其乐融融,结合老人家里今昔的强烈对比,体会其悲凉场景。突出:悲

4、让学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样荒凉破败的家中,一个80岁的老人该怎样生活呢?让生齐读6、7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

阿谁。)谈饭菜的味道(苦),让学生结合刚才学过3、4、5句体会饭菜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5、面对这一切,老人只能(让生接读: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让学生想象老人出门东向看,看什么?泣,又在泣什么,为什么而泣?并让学生了解汉武帝在位,五次讨伐匈奴,就导致全国有一半的人因为战争而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松柏冢累累),让学生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板书:泣。

6、这就是80岁老兵回家的经历,让学生写写想对老兵说的话,达到感情的升华。

7、交流、讨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得出对封建兵役制度的憎恨,对老兵的同情。)

8、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以上教学的设计目的是:学生以呈现人物情感变化为主线,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以读、议、悟文中的语言文字为手段,互为促进,不仅构建起老人回乡的情感变化脉络,而且又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你对战争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小组讨论,汇报。(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现在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更加珍惜。)师小结:是的,战争是残酷的,老人的悲苦经历只是当时千千万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一个人缩影。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家庭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即使在崇尚和平的今天,仍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着武装冲突,因此让我们珍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十五从军征》

七、说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悲 对兵役制度 憎恨

泣 对老兵 同情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用喜 悲 泣,来总结老兵回乡的情感历程,从而突出主题对兵役制度的憎恨和对老兵的同情。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参加我市教研室组织的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此,特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给予我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节课的设计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寡识,还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批评指正。下面我将进行《十五从军征》这节课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

《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战争》中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中的其中一首.《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它以诗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性质以及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让学生认识到了由此产生的“兵役制”等残酷的制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了解战争。古诗描述的是一位老人征战多年回到家乡,看到家中一片凄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及对和平的向往。全诗既含蕴简洁,又深沉凝重,令人感愤。

(2)、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运用“以读促悟”的方法,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新课标对六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现状,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我能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3、我能体会出诗中所运用的描写手法。

这个目标的设计其实也隐含着学习古诗的方法。读诗——解诗(悟诗)——品诗。这不仅是帮学生解读目标也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的放矢。

(3)教学重、难点

古诗教学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吟诵、想象中品味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教授古诗的最好方法便是诵读、想象、因此,我把“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作为教学重点、难点。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和步骤,能通过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践,进行自学理解古诗大意。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过程,特别是在感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赏析诗歌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还需帮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更好的建构起诗中的情境画面,来感悟古诗内涵。

三、说教法、学法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做到;加强学段之间,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学生了解乐府诗的特点,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运用“以读促悟”法。运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提升,在读中感悟。

3、交流合作法:学生在自学中学会与人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前准备

一堂精彩、成功的语文课也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我选择了精美的古诗配画,再配以如泣如诉的音乐,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在有着诗情、画意、音韵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智受到了启迪,情感受到了熏陶。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课前互动。一曲《江南》让学生沉醉在美丽的江南美景中,其实醉翁之意不在此。我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熟知,学习新知,激发他们学习乐府诗的兴趣。其二,复习乐府诗能吟能唱,语言朴素直白的特点。其三,为新知中主人翁的悲惨命运做铺垫,战争毕竟离我们的学生很遥远,或许运用对比更能让孩子体会战争的残酷,进而感受到和平的美好。第二个环节,就是读诗。课标中提到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所以,在这一环节,我的前两个自学指导就是针对这一训练目标而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学,通过朗读,通过感悟理解诗文,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变化。这是故事情节推进的主线索,也是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第三个环节,品诗。在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就要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大胆的想象,联系文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兵役制度的残酷无情,来感悟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在第三个自学指导中我设计了四个问题。由易到难,逐层深入,把战争对一个老兵,一个家庭的残害引深为对所有百姓,所有家庭的伤害。战争的残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升华就做好了铺垫。

第四个环节,我一直在犹豫取舍,最后还是保留下来。一组叙利亚战争中难民的惨状的图片,让学生用直观的视角感受到身边的战争,突出了本单元的主题,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灾难!我想,我们的学生应该有博爱的大胸襟,关注世界,方能放眼未来。如何消灭战争,永远和平就成了学生带出课堂的问题。我们教语文,是不是也需要学生跳出文本来学语文呢!

六、说板书

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将本节课的主题简要的呈现出来。所以我的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

痛恨战争

战争的残酷

热爱和平

百姓的苦难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在课堂设计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和大家进行探讨,交流、并改进。非常期待大家的真知灼见,帮助我展现出一个更好,更高效的课堂。

第四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华岳小学的赵红艳,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十五从军征》。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十五从军征》是北师大版小语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战争”的主体起始课文,是一首乐府诗歌,以诗歌形式表现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全诗简洁,凝练,令人悲愤。

二、说学情

学生在经过了五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自己已经能从资料中对诗歌做以大概的了解。不过,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入,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学习诗歌的方法,缺少深入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渐完成学习方法的整理,并培养学生联系当时情形展开合理想象,更深入地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我从三维角度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达到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含义。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多次的朗读,合理的想象深入理解诗歌内容,读懂这个老兵背后悲惨的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诗歌,知道是战争,是古代繁重的兵役制度造成了这个老兵悲惨的遭遇,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朗读是语文学习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

效的一种方法。所以,这节课,我把朗读诗歌,通过多次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作为重点。在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利用想象深入读懂老兵的故事,感受人物悲惨的命运作为难点突破口。

四、说教法

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学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标准要求的朗读以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利用多次的联想多角度揣摩人物心理活动。整节课体现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导,教师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五、说学法

人常说“授之以鱼,当解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享终身受益。”所以在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师的导学引导下沿着“读诗——品诗——悟诗”的主线,通过具体的朗读法,勾画法,批注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以我国古典诗词引入“乐府诗”,再引入“战争题材”的诗歌,旨在让学生了解描写战争的诗歌是我国诗歌总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题材。后又引入“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旨在为学生以后的诗歌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破题

激情

入读

1、齐读题目,说自己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旨在让学生学会质疑,自己质的疑问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切身体

会“小疑小得,大疑打得”的智慧。

2、导学一:自己读文标生字,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分两次读文,达到读通顺的目的。此时,读诗的第一环节已基本完成。

(三)品诗

这是本节课最重要的环节。首先用“导学二”指导学生自己说诗歌大意,遇到问题用红色问号标出,再根据已发放的自学提示卡互相说文意。“导学二”中明确指出前八行男生说给女生,后八行女生说给男生,旨在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了解诗歌大意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对诗歌的总体感受,再追问哪一句最能体现老兵悲苦的一生?然后想象老兵六十五年中是怎样度过的?想象自己脑中出现一个怎样的战士?此时,一个伤痕累累,苦念家乡亲人的战士形象出现在学生脑海中。再让学生想象这位老兵回乡时的心情和情形,追问这时自己脑中出现一个怎样的老人形象?此时,一个急切归家又踌躇不前的老兵形象跃然纸上。再用“导学三”老兵回到家乡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分别用横线,波浪线,双横线画出,并作简单批注,来指导学生学习剩下的部分。其中在看到庭院中破败的情形时,又安排想象内容:想象当年老兵离家时家中是个什么样子?这六十五年间家中都发生了什么?此时你的眼前又出现一副怎样的画面?一个怎样的老者?通过合理的想象,学生对六十五年世事的变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理解更加深刻。一个“伤心欲绝,悲苦无依”的孤独老者形象又清晰地出现在学生眼前。这时本课难点已突破,学生理解诗歌情感以达到最佳,让学生说面对这一

切,他只能“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再追问这是什么样的泪?很容易说出“悲伤的,痛苦的,怨恨的,埋怨的,无奈的……”到这里,“品诗”环节已完成。

(四)畅所欲言(悟诗)

以“老兵的遭遇是他一个人的,一个家庭的吗?是什么造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来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题,学生都能说出是战争造成了老百姓悲惨的遭遇。板书的主要部分也就出来了。

(五)吟诗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系统地感悟了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后能用有形的声音表达对诗歌的领悟,对老兵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恨。升华了情感,本节课读诗目标已完成。

(六)小结,升华主题

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谈对战争的认识,学生很容易说出很多对战争的看法,再次想象:诗中老兵生活的时代如果没有战争,他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再次让学生感悟战争的残酷与危害。适时引入现在世界上有些地方依然是战火不断,幻灯片出示战争给儿童造成伤害的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心灵带来强烈的冲击,激起课文情感主旨“世界需要和平,人们反对战争”。

(七)作业布置

1、改编故事,目的是训练学生完整说话的能力,想象能力。

2、搜集现在什么地方还存在战争的资料,是本课的延伸,旨在让学生对现代的国际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八)板书设计

分为四大板块。“时间,故事”用于提示学生自学;“悲”“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旨在揭示主题;“读诗,品诗,悟诗”旨在展现学习流程;“听读,想象,吟诗”旨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五篇: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北师大《十五从军征》说课稿

执教者:赵旌如

教材分析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是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一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故此文表面意思的理解完全可以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教师可以加以点拨。由于学生学过的诗大多以写景状物为题材,对反映古代战争的这两首诗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在课下查找一些有关乐府诗、诗人王昌龄及“飞将军”李广的资料,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

设计思路:

渗透学法以自读为主。在明了诗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内涵,其中适当渗透有关诗文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作浅易的欣赏,不作繁琐过细的分析。在赏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共同交流、各抒己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学生经过5年的语文学习,在课内外都曾接触过有关战争的文章,同时,对诗歌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步骤,但是,也还存在理解诗歌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不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及课文插图,根据诗句想象画面,对诗歌进行赏析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建构诗歌中所传递的对战争的全面认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要构建起老人回乡的情感变化脉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中,抓住对文中重点诗句的想象、感悟、品味、诵读,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而依托诗歌中的语言文字,去丰满学生对战争的认识,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是本课主要实现的人文目标。二者以呈现人物情感变化线为主线,以读、议、悟文中的语言文字为手段,互为促进,实现本节课教学中的二性有机统一。

下载十五从军征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五从军征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十五从军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以战争为主题的七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这首乐府诗因其独特的神韵美、形式美、内......

    十五从军征文档大全

    《十五从军征》 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刘付娥 061100 一.诗文内容简介: 《十五从军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才回来。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个乡里人,问:“我家里......

    十五从军征教案

    《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张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字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十五从军征教案

    《十五从军征》教学安排说明章节题目 《十五从军征》 学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简介汉乐府 第二课时二、翻译并分析课文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

    十五从军征听后感

    放牛娃 牛劲!恒心! 最近,市教研室主任任杰深入课堂,在灵宝市第一小学做课观摩,笔者学习之余,不禁有了感慨,和大家交流以下,十五从军征听后感。 今天听了任主任的课,的确感觉到了前所......

    《十五从军征》读后感

    《十五从军征》读后感 战争,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和平年代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字眼,。有的人甚至认为它很好玩。真正的战争,充满了杀戮,你不杀敌人,敌人就会杀了你。它带给所......

    十五从军征改写五篇范文

    十五从军征改写11篇十五从军征改写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

    十五从军征改写(五篇材料)

    十五从军征改写15篇十五从军征改写1十五岁时的一个夜晚,秋风瑟瑟。我正和家人吃着香喷喷的晚饭,一群人狼般凶恶地将我抓走,带去充军。我只得含泪告别家中的父母亲,告别哭的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