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艺术教案
第一单元 珍贵的友谊
课题一:同窗友谊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的范畴,按照学习要求,学生能运用相关美术知识,选择喜欢的材料和工具和全班同学一起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运用平面设计的知识设计留言册页,同学之间互赠毕业留言册页交流情感,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利用图形处理软件,使学生使用电脑软件设计制作毕业留言册页。
二、教学教学目标
◆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出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体验即将毕业时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围绕“走向明天“这一主题,展开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需求,合理地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设计与装饰。
“活动一”的教学可采用以下过程:畅谈感想——讨论方案——欣赏评述——探究方法——设计制作——展示交流——赠送体验。
在设计形式上应从已学的知识(如已学的绘画、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形式)中迁移借用,让学生主动思考、选择,方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创造性的发挥。而在“展示交流”的集体组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留言板进行整体上的适当装饰,与学生进行构成上的调整。最后,为了使本活动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举行一个正式的赠送仪式或活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使美术教育的情感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由于“制作毕业留言册页”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持久的发挥,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
“活动二”的教学可采用以下过程:欣赏感受——观察分析——创造表现——畅谈互赠。在小小的留言册上,学生可剪贴上照片,可画上图画并写上姓名、生日、电话、地址、兴趣爱好以及对同学的美好祝愿。这几个栏目虽然固定,但教师可通过“观察分析”这一步引导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巧用心思,发挥个性。
“活动三”的教学实施时可采用以下过程:情境演绎,激发兴趣——深入感知,巧妙联想——尝试制作,探究方法——欣赏作品,创造表现。这一活动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多尝试操作,大胆创新。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这一环节去积极发现、思考制作的方法,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一个全面、感性的认识。由于学生所选的材料不同,设计思路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制作方法,教师没有必要事先示范制作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而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现学生制作中的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就制作中出现的普遍性技术问题,进行适当的示范。教学准备:
本课学习内容要准备的学习用具比较简单,教师可在课前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关注有关美术字、留言板的知识和形式,然后提示学生根据学习所需准备相应的美术学习用具。教师准备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畅谈感想教学设计
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提供背景音乐和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成长的有代表性的照片。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片
二、欣赏评述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进行适当讲评。探究方法 1.欣赏各种美术字。
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创意:是否有新意。字体:是否美观。字形:大小是否合适。
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提供美术字图片。
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三、设计制作 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呈现作业要求: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提供背景音乐。
展示交流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
四、赠送体验
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
札记:好像学生还没有进入即将毕业的状态,对于设计毕业留言板热情不高。看来本课应放到最后一个月进行。
课题二: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方面的教学内容:
一、欣赏凡高的名画《向日葵》,体会画面中蕴含的凡高和高更的友谊。然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画一幅象征友谊的向日葵。
二、通过欣赏表现友谊的绘画、雕塑、书法作品,以“友谊”为主题进行创意并把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表现友谊的绘画、雕塑、书法作品,体会作品中是如何表现感情的。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画一幅象征友谊的作品。教学重难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凡·高的代表作、各类表现友谊的艺术作品等。
课时:2课时 第一节
一、欣赏评述,听故事
1.欣赏凡·高的《向日葵》
出示教师提前寻找到的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校园网中学生对《向日葵》的评述文章:
二、把爱寓于画中:
提问:如果现在让你来画向日葵,你打算怎样表现呢?
师:如果改变向日葵的颜色,感觉会怎样?(利用电脑把向日葵变成绿色调。)学生谈感受。
比较近似色与对比色搭配给人的不同感受。总结:不同的色彩搭配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学生谈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对不同色调的感受
作业要求用凡·高《向日葵》的构图、造型为素材,尝试重新命名,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改画《向日葵》。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三、把爱展示出来
展示作业,由作者本人讲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表现情感的,准备把这幅画送给谁。第二节
一、动画里的友谊
课件出示迪斯尼动画片《The Fox and the Hound》,提问:你知道这部迪斯尼动画片的名字吗?知道其中感动人的故事吗?你对影片所表现的动物之间的友谊有怎样的感受?
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看过的动画片里是如何表现友谊的。
二、品诗画,话友谊:
1.欣赏宋代画家马远所画《踏歌图》(局部)及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赠汪伦》,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诗人与画家是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友谊的。
2.欣赏当代雕塑家潘鹤所作大理石雕塑《当我长大的时候》。
学生讨论、分析这幅作品是如何把人物间的亲昵感觉表现得如此自然的。
四、知识积累表友谊:
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友谊的诗句? 作业要求:
选择绘画、诗歌、书法等形式,以友谊为主题进行创意并把作品存入艺术档案夹。作业展示。
札记:歌颂友谊的诗词文章学生从语文课本里学了不少,所以在选择素材方面比较省力。但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如何构图难度较大,以欣赏法和比较法解决效果比较好。
第三单元 铸造永恒 课题一《铸造永恒》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青铜器有所了解,培养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教学重点:
1.从工艺美术的种类来讲,重点应放在青铜器方面,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继彩陶之后又一个最灿烂的篇章。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录象带。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今天就向同学们介绍青铜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及主要艺术特征。(出示课题)
二、新授: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
三、教师小结。
四、第二课时
一、新授
1、深入学习青铜工艺品的艺术特点。
播放课件和欣赏书本和资料,教师重点分析青铜器在造型和装饰上的特征。(1)对称、稳定的造型;
(2)坚硬、冷峻的质感,光洁深沉的色泽;(3)神秘、狞厉的纹饰。
2、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了解青铜器的工艺特点。纹饰可分为人物、动物几何形等三类,有单独适合和连续等式样。通过互动、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好习惯。
二、学生探讨。
1、教师从材料的选择、造型的设计、色泽的处理、纹样的装饰上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学生设计作品。
2、欣赏其他班同学好的构思,互相激发创作灵感。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线描方法表现青铜器,包括造型、装饰等。
2、小组讨论
各组同学提出自己的方案,交流激发新的灵感。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交流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
四、赏析评价。
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的作品充分反映了你的构思了吗?通过学习与制作,你觉得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制作水平,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吗? 你觉得谁的设计最漂亮、最具有青铜器的特征? 表扬、鼓励和肯定同学们的大胆设计的作品。
教学资料:
1、青铜艺术:中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当时,青铜作为贵重的合金,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青铜器使用的种类、数量及大小显示了其主人的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青铜器种类众多,造型繁复,纹饰精美,铸造技术高超。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外,还涵盖了许多边远少数民族活动区域。中国古代的青铜艺术是中华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
2、商周青铜壁:雕塑位于铜陵市义安路、石城路口,建于一九九二年,由程勉、汪新志创作。在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览会上被评为参展优秀作品。“商周青铜壁”立意反映了古铜都采冶历史。这组雕塑由在铜陵出土的商爵、春秋鉴、西周鼎组成兆壁涌泉,青铜壁纹饰图案为铜官山采炼图,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题词“中国古铜都铜陵”镶嵌在中央。雕塑巧妙地将古文物、采冶历史、喷泉、彩灯、草坪融为一体,象征着铜文化在铜都大地上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给铜陵人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赏、游息场所,同时告示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课题二 一言九鼎
一、设计理念: 通过鼎文化的传承,与语文学科的创新整合来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
三、教学重难点:对鼎文化的传承领悟和初步运用。
四、教学准备:“鼎”字成语和名鼎图片资料.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知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文化内涵,学生交流搜集资料。进入青铜展廊:
1、兽面纹方鼎
鼎呈方斗形,口沿有一阶状的唇边,口边立两耳,腹下四隅设四空足,口沿下是以单线构成的八组兽面纹,每壁的两侧和下沿饰密集的乳钉纹.大鼎在古代是盛放肉食,作于祭礼原器为商代中期(公元前15-前13世纪).1974年河南部州张寨南街出土,高100厘米,重82.5公斤.中国历史博物馆藏.2、四联鼎
由四个相同的附耳盖鼎于腹部连接面成,盖顶有三头卧牛为饰,每个鼎只有一个足,但有六个附耳,其中两耳是共用的.长足鼎是典型的战国晚期楚鼎的风格,四鼎相连中一起的形式很少见.原器为战国晚期(公元4世纪-前221年),1972年安徽太湖长河水利工地出土,高15厘米,安徽省博物馆收藏.3、龙纹鼎
口上有两耳,耳外壁各有两条对称竖立的龙.腹部有六条侧面的龙,两两相对,在龙头之一设小牛首.腹部有三个龙头大耳,与腹下三足相对应.这一形式在青铜鼎上是仅见的.整器造型宏伟,是西周时代最大的青铜鼎.原器为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1979年陕西淳化史家塬村出土,高122厘米,重226公斤.淳化县文化馆藏.4、秦公鼎 口上立两耳,腹部宽而浅,下有马蹄形足,口和腹部的纹饰是两个变形的兽,尾部上下相接,连接处为一兽目,称兽目后连纹.腹内壁铸铭文六字“秦公作铸用鼎”,说明这是秦公所铸并作用的.原器为春秋早期(约公元前6世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国墓地出土,高47厘米,重26.5公斤,上海博物馆藏.5、福禄寿屏风及鼎炉
屏风上为仿金铜大梁,长6.6米,两端站立一对不锈钢铸成展翅欲飞的仙鹤,两根方形青铜立柱,高5.6米.屏风用透雕,密集的交龙纹组成,镍白铜铸造,上有福,禄,寿三个篆体仿金铜字,气势壮丽宏伟.我国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源教授设计屏风前置三座寓意福禄寿的鼎炉,高1.2米,参照陕西法门寺地官出土刻唐草连瓣纹争鎏金五足大薰炉,以仿金铜铸成,造型华丽.6、钟——以钟传情
钟是中国青铜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敲击乐器.钟体是椭圆形的共鸣箱,前后左后各有一条立体的,以蟠龙弯曲勾连形成的透雕棱脊;前后两条上限在舞部,左右两条在舞的上部相联,组成悬挂状的钮.腹部饰对称的龙纹.钟敲击的部位在焉部空隙处.原形参照为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的克钟的原形,高63厘米,重38.25公斤,此钟通高1.68米,钟声洪亮悠扬.二、教师小结。第二课时
一、欣赏各类鼎
1、司母戊铜方鼎
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吴家柏树坟园,因鼎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铭文而得名。司,是祭祀的意思,戊,此处指商朝国王武丁的妻子。这三个字的含意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鼎。我们看到司母戊铜方鼎的鼎腹是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是目前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2、大禾方鼎器呈长方形,四壁饰浮雕人面,神态严肃,五官毕具,人面额顶较宽,脸宽而方,浓眉,凹陷的眼窝,高颧骨,鼻梁挺直,阔嘴厚唇.人面两侧有大耳,耳的上方有小的曲折形角,耳下有兽爪,这是一个神人.腹内壁铸名“大禾”两字,为商代氏族名.原器为商代晚朝(公元前13-前11世纪),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高难度38.5厘米,重12.85公斤,湖南省博物馆藏.3、世纪宝鼎1995年10月21日,江泽民主席代表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青铜鼎.原件高2.1世纪;口径1.5米,重1.5吨,三足鼎立,双耳高耸,商周纹饰,浮雕兽面,去纹垫底.鼎的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随着合国五十华诞”.鼎禁(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龙纹饰.象片华夏炎黄子孙由56个民族组成.底座前后分别以金文铸有“世纪宝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于一九九五年十月”字样.鼎圆禁方,造型雄伟,气势宏大,古朴典雅,庄重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原件现屹立于纽约联合国广场.4、肇庆九龙宝鼎宽大的双耳,外面各饰十条蟠龙,二十寓意置立此鼎喜迎新千年的时代.口沿下有三组对称的龙纹,为六龙,加上三足顶端有三个大龙头,共有九龙.九是最大数,龙是中华民族象片,九龙寓意深刻.腹部是波曲纹,环回旋曲,似众多重叠山岭,寓意祖国大地山川充满生机和稳定.鼎置肇庆,称为“肇庆九龙宝鼎”.鼎内壁铸篆体铭文“敬铸肇庆九龙宝鼎,喜迎二十一世纪”十五字.此鼎由中国著名青铜器学者马承源教授参照中国古代青铜鼎的形制和纹饰设计,中国铸造学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谭德睿教授督铸.鼎身以失蜡法整体铸成.鼎高6.68米,口径5.58米,重16吨,为世界之最.二、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感受鼎文化教师讲解鼎
1、展示“鼎”的篆文,从形象上感受它的重量.引申它的蕴义之重.2、回忆“鼎”字成语.学生小组交流。
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鼎大名,鼎志昌盛,三足鼎立,鼎力相助,问鼎中原,人声鼎沸,春秋鼎盛.二、学生绘画
用油画棒或水粉描绘鼎的纹样。
教师指导。
三、欣赏、讲评
模拟赠鼎现场,请一名同学担任形象大使,身着唐装郑重出场,向联合国秘书长介绍并赠送学生创作的世纪宝鼎,提出美好祝愿.四、教师小结: 鼎文化是中国悠久灿烂文化的一小部分,我们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课题三: 钟鼓齐鸣
一、教学思路:
始于夏,兴于商、周的青铜文化,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一切都充满着神秘,充满着新鲜与好奇。学生在感受这厚重文化的同时,去挖掘钟鼓的造型、纹饰之美,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尝试着仿制或设计一个立体的钟鼓。
二、教学目标:通过了解钟鼓,感受钟鼓艺术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钟鼓文化,感受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的奇特与精美。教学难点:钟鼓的制作,以及纹饰的绘制。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纸制钟鼓若干个,剪刀、彩纸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感知与体验
1、成语导入,了解古代青铜器皿;
▲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与美术有关的语文知识——成语,我们来读一读:觥筹交错、破釜沉舟、前车之鉴、惟我独尊、箪食壶浆。
▲这里每个淡绿色的字都指代了一种器皿,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这就是觥,一种奇特的酒杯;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锅;鉴:对、是镜子,但这里指装水的盆;这些造型各异的酒具都是尊;这些精美的壶都是用来装液体的。▲像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状态,同时也为我们间接地展现了一份古老的造型艺术。
2、认识“爵”这一器皿,了解青铜器的材质特征; ▲老师这还有一件仿制品,是什么呢? ▲非常好,这是酒具,叫爵。
3、点题:
▲我们看到的所有器皿都是古代人用铜、锡等合金铸造而成,因其颜色呈青灰色,故称为青铜器。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赏识一下“中国古代的钟鼓”。
二、学习与创作
(一)了解更多青铜器
1、视频欣赏——编钟演奏;
▲(点击课件,播放编钟音乐、显现PPT中的课题;同时板书课题——中国古代的钟鼓;)▲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一起来欣赏一下。(视频欣赏„„)——这就是千年绝响铜编钟!
2、图片欣赏
▲下面老师要快速地给同学们浏览一些青铜器图片,如果你知道,就请你响亮地说出来:大铜鼓、铜钟、这是古老傩戏中的铜面具„„
三、总结
归纳青铜器的总体特征:
▲看了这么多,请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些青铜器。
你们说的这些,都能归结为一个字,美,而且是精美。▲精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精美——构思巧妙的形态; 富丽精致的文饰; 风格独特的铭文。
▲小结:这三方面构成了青铜器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创作钟鼓
1、师生创作
▲欣赏了这么多,也许你会产生兴趣,也许想即刻拥有一个。下面,我们就要尝试着制作一个钟鼓。先请打开桌上的红盒子,看看、讨论一下这些钟鼓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做的? ▲(演示)将长方形纸留边对折,涂上胶粘合,再错位折,这样一个立方体出来了,然后将四条角边对齐剪出四条腿。好,剩下的留给其他同学自己琢磨。
2、纹饰绘制。
▲同学们做得都不错,但是还没有好,还要画上纹饰,使它更加精美。▲我们来看这个钟鼓上是什么纹饰?最主要的纹饰——动物纹,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纹饰——兽面纹,也叫饕餮纹;这是青铜器最早的纹饰“实心连珠纹”,是继彩陶纹饰延续发展而来,这是几何纹花边,我们在学习原始彩陶那一课时画过许多,三位同学上黑板画一画。(出示范画)
▲这些花边可以沿着器口一圈,也可以围着器物的的一个面一圈(出示范作);今天你们可以参考这些花边来装饰你的钟鼓。
二、评价与拓展 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完成的同学请将作品放到这个展区(调整灯光)。▲我们来看,互评。第四单元 俄罗斯风情
课题一:辽阔的大地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用纹样,图案,色块来装饰建筑的乐趣;用剪剪贴贴的手段,体会对称折剪建筑;
2、知识与技能:在制作完成纸模版的基础上,尝试新的绘画方式——拓印小版画.3、过程与方法:在剪贴画的基础上学习蜡笔拓印的技巧,享受亲自动手拓印小版画带来的成就感.三、教学重点:制作一幅蜡笔拓印小版画
教学难点:掌握对称剪贴建筑和成功拓印的技巧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宣纸,彩纸,剪刀,胶水,ppt.六、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什么是对称图案
2、对称剪纸的要点是什么
二、欣赏与思考
1、欣赏对称俄罗斯教堂剪纸建筑(1)外型的折剪设计
(2)折纸时一定要住主建筑主要的特征.2、引导创作:装饰建筑的外形
(1)你打算用什么形式装饰它的外部(2)说说你脑海中的纹样有哪些
三、新授:
1、作业步骤讲解
2、教师提作业要求: 外形:对折彩纸画上半栋带有幕帐形(洋葱头造型)楼顶的教堂建筑轮廓剪下.剪2至3栋,粘在底板纸上.装饰:选择合适颜色的碎纸进行墙面和屋顶的装饰.可运用以前学过的剪窗花,对折剪图形等技能,注意色彩的搭配.四、展览与评价
1、展出作品 互评
自由交流:对称剪纸能得到左右相同的纹样
讨论:纹样都绝对的对称吗(有些细节地方打破对称的格局会有更好的画面效果)交流:(具象的纹样,连续纹样---花边,几何图形等等)
2、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是什么画
2、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3、出示课题:《拓印小版画——俄罗斯教堂建筑》.二、引导观察,激发构思
1、欣赏不同色调的相同画面的拓印作品,说说有何不同
2、接触教材,动手实践
材料:宣纸,剪贴俄罗斯建筑做模板.尝试拓印.拓印要求:不移动纸张,注意手上的力度的控制.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动手拓印小版画,相邻两个学生互相协助,帮旁边的同学压住纸张,不移动.这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四、总结 札记:其实学生最熟悉的是俄罗斯的套娃,所以在拓展时我出示了利用大小不同的饮料瓶来制作的套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课题二:《天鹅湖》的故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舞剧《天鹅湖》的“天鹅”主题,了解作品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
2.了解舞剧音乐与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能够辨别和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并能用舞蹈或课本剧形式来进行创造表现。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并了解“天鹅主题”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钢琴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思路
一、情境导入
l.播放二首由《天鹅湖》旋律改编的歌曲:S H E《remember》和神话组合的《Top》,欣赏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欣赏教学 1.引导学生明白“天鹅”主题旋律和情绪的变化: 旋律较平稳→旋律自下而上进行 情绪较平稳→情绪激动(暗示公主遭遇不幸)2.师:公主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不幸呢? 介绍《天鹅湖》的故事情节。(课件展示) 3.师:下面让我们视听结合一起来感受一下舞剧《天鹅湖》的片段。让学生带二个问题欣赏:问题一,这段舞剧背景音乐用的什么?(“天鹅”主题)问题二,这段舞剧表现了怎样的故事情节? 4.简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及他的作品风格、芭蕾的起源与发展(意大利──法国──俄国──世界各地)。 5.简介这段舞剧表现的剧情0暮色降临,为王子成年举行的舞会正在进行,王子忽然发现城堡上空飞过一群哀鸣的天鹅,这引起他强烈的狩猎愿望。 三、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 1.先播放小品《洛桑学艺》中关于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脚位,再播放舞剧《天鹅湖》中天鹅飞翔的动作。2.教师现场展示芭蕾舞的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让学生模仿。(先无音乐伴奏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然后全体学生站起来再跟“天鹅”主题和根据“天鹅”主题改编的说唱音乐做两次基本手位和天鹅飞翔的动作。) 四、学生创编表演 规则: 1.每组任选下列一段音乐和一个故事情节来创编。2.表演形式:舞蹈、课本剧或课本剧加舞蹈等。3.表演时间不超过2分钟。4.准备时间5分钟。 音乐(任选下列一段音乐)1.古典风格的“天鹅”主题。2.说唱风格的“天鹅”主题。情节(任选下列一个故事情节) 情节一:幕色降临,城堡上空飞过一群哀鸣的天鹅。情节二:在湖边,公主向王子倾诉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注:如在编排中合理的加入刚学过的芭蕾基本手位和飞翔动作,加5分。)3.学生分组表演。 4.师生共同评选出优胜组。 5.让学生欣赏舞剧中演员们所表演的情节 一、情节二,并让他们回答这两段舞剧片段所用背景音乐是什么?(“天鹅”主题) 五、师生共同总结舞剧 舞剧:在西方统称芭蕾,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文学和舞美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六、播放说唱风格的“天鹅”主题 让学生再次重温主题音乐的美妙旋律并离开音乐教室。 课题:《友谊地久天长》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掌握2/4拍的节奏、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2)通过相关主题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绪。 3)在学生聆听和观看图片时,能够更进一步分析歌曲的情感延伸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歌曲节奏、节拍的感受和练习。2)通过观看图片,能够感受理解歌曲的情感情绪。3)在小组讨论中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2通过相关歌曲内容的图片,让画面与音乐有机的融合,学生能够产生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最终达到启发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友谊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歌曲旋律的准确训练。2、2/4拍的强弱规律 3、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 1、在歌曲中找强拍。2、2/4拍在歌曲中的运用体验。 3、歌曲情感的延伸体会。 教学策略 1)以问题解决歌曲情感体验。 2)任务驱动策略:小组讨论探究完成音乐节奏、节拍体验。3)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体会歌曲内涵。 4)情境迁移策略: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完成知识情感拓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师资源:电子琴、PPT(多媒体课件中包括音乐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 教师播放动画片断,启发引导学生所学的内容就是有关友谊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 (一)歌曲简介: 《友谊地久天长》又名《过去好时光》;它是一首苏格兰民歌。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影片《魂断蓝桥》将这首歌曲作为主题歌曲 (二)歌曲聆听: 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一是通过简谱,一个是通过MTV让学生对歌曲用旋律的概念。 (三)学唱歌曲: 学生通过听,记住旋律,用电子琴纠正学生对难点的歌唱问题。 (四)歌曲节奏节拍 1、节奏节拍: 2/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每一小节的第一拍。 2、节拍强弱关系: 强 弱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用强拍的记号将强拍标出来“●”。 2、歌曲练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活动1:请你们用手击打出强拍。 (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击拍)边听歌曲边进行。 小组展示。(带上手鼓来唱歌)活动2:表现歌曲的强弱旋律线: 1、手臂来表示。(个人完成) 2、用波浪来表示。(合作完成)任务提示: 每一个体用手臂表示时,手臂保持水平强拍做提手腕动作,弱拍回到原位,双手交换完成。 用波浪表示需要横排同学的共同合作,先想想,怎样将你们的手臂连起来形成完整的音乐线条? (五)活动评价 (六)歌曲情感体验 1、问题:说一说: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视频播放短篇,启发学生想象,充分讨论回答。 3、看短篇启发思考。 三、相关主题歌曲感受与欣赏 相关歌曲欣赏:(FLASH)《朋友》(周华键)《朋友,别哭》 四、课后任务: 请你们找一首最喜欢的歌曲,送给你最知心的朋友。• 请你找一首和今天同主题的歌曲,下节课展示,告诉我们,你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 六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艺术插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插花基本造型、比例的确定和色彩的配置等插花基础知识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与陶冶心灵和情操,体会艺术插花的魅力。 3、通过设计插花、表达主题和赠送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插花的方法和技巧。课前准备: 教具:剪、刀、钳、金属丝等加工用具,花器,花材,插花样品。学具:花材、花器、加工用具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至三份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让学生欣赏,开阔学生眼界,引起学生兴趣。 2、在我们山区,春天山花烂漫。人们用花瓶上几朵百合,为居室亮色;养上一把金银花、枝枝花,为居室添香。插花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喜爱的一门艺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活跃生活,而且大大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养。 二、基本活动 1、插花是„„ 2、读一读,议一议,学生阅读课本P8—P9,弄清制作步骤。1)了解插花器皿 花器的种类很多:陶器、玻璃器、塑料器、金属器、藤、竹、草编等 2)常用的器具:花瓶、花盆、花插、花泥、剑山、剪刀、刀等。3)花材的选择与构思 A、花材:因人而异 B、基本构图: 外形:对称与不对称 位置与姿态:直立型、倾斜型、下垂型、水平型。 3、示范插花,讲授插花技术。 1)读一读,议一议,学生阅读课本P8—P9,弄清制作步骤。2)结归纳操作要领。以《同心》为例: A、花材 B、花器 C、步骤 三、探究活动 1、教师示范插瓶花和盆花,同时讲授插花技术。 讲清剪切的时间、方式、原则,以及插瓶花与盆花这两种固定方法的联系和区加别。 2、实践操作,掌握插花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分组操作。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不模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3、按P11“实践.创新”第1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四、拓展活动 1、分组实践操作。4-6人为小组进行主题插花练习。 2、按P11“实践.创新”第3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基本活动 1、了解插花基本造型。(有的对称,有的不对称。) (1)水平型。设计重心强调横向延伸的水平造型。中央稍微隆起,左右两端则为优雅的曲线设计。其造型最大特点是能从任何角度欣赏。多用于餐桌,茶几,会议桌陈设。 (2)三角形。花材可以插成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外形简洁,安定,给人以均衡,稳定,简洁,庄重的感觉。多作典礼,开业,馈赠花篮等用。若在大型文艺会演及其他隆重场合应用,亦显豪华气派。 (3)L型。将两面垂直组合而成,左右呈不均衡状态。宜陈设在室内转角靠墙处。L型对于一些穗状花序的构成往往起重要作用,大的花果用于转角处,小的花自己向前伸延,给人以开阔向上的感觉。 (4)扇形。按基本的三角形插花造型作变化,在中心呈放射形,并构成扇面形状,适宜于陈设在空间较大之处。 (5)倒T字型。整个设计重点成倒T字型的构成。纵线及左右横线的比例为2:1,给人以现代感,适合装饰于左右有小空间的环境中。 (6)垂直型。整体形态呈垂直向上的造型,给人以向上伸延的感觉。适合陈设于高而窄的空间。 (7)椭圆形。优雅豪华的造型。采用大量的花材,集团式插法,对结构,对比要求比较低,呈自然的圆润感。以古典的花瓶作容器,宜置于教堂或典礼仪式等空间位置较大的场合。 (8)倾斜型。外形是不等边三角形,主枝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整个构图具有左右不均衡的特点,多用于线状花材,可有效的表达舒展,自然的美感。 2、插花要有主题。 为了表达愿望,插花都有一定的主题,比如祝贺开张大吉,祝福师长身体健康等。常 见的几种鲜花的含义: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 康乃馨 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菊花 清静、高洁、真爱、我爱 红玫瑰 爱情 热恋 粉玫瑰 永远的爱 白玫瑰 纯纯的爱 黄玫瑰 失恋、褪去的爱 向日葵 爱慕、光辉、忠诚 牡丹 富贵 星辰花 永不变心 3、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品评:(1)整体效果 插花作品直观性可视性都很强,而在视觉审美上首先给人以强烈印象与感受的是作品的整体效果,也就是说观众第一眼的视觉效果常常能看出作品整体形象(形体)的优劣。它包括作品的造型尺寸是否合理稳定,花材给合、容器的搭配等是否合理优美,整体色彩是否和谐等等。 (2)构图造型效果 主要包括造型是否优美生动或别致新颖,是否符合构图原理,花材组合是否得体,各种技巧运用是否合理娴熟(如稳定感、层次感、节奏感等)。 (3)主题表现 这是构成作品思想美,意境美的重要标志,也常常是体现作品是否有创意,内容题材是否深刻新颖,命题是否贴切,意境是否深邃、隽永,能否引人回味遐想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东方插花艺术作品中被视为作品的灵魂,无论是创作或欣赏都成为最注目的内容,因为它是最能引发美感与情思活动的。 (4)设色效果 主要看整体色彩的搭配,即花材之间的色彩搭配,花材与容器之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与周围环境色彩的关系,是否协调美观,是否符合色彩学的原理。插花设色无论是华丽多彩或浅淡素雅,均以和谐为标准。 (5)技巧运用 主要看构图中剪截、捆绑、包扎,花材固定,花插花泥的掩盖技巧,是否处理得干净利落及其熟练程度。 三、探究活动 1、观察课本p9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图片上的插花有没有主次枝?有的话,何为主?何为次? 问题2:主次花之间的距离与角度分别是多少? 注意点: A、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协调。 B、第一主枝、第二主枝、第三主枝间的协调性。一般来说,插花的高度(即第一主枝 高)不要超过插花容器高度的1.5-2倍,容器高度的计算是瓶口直径加本身高度。在第一主枝高度确定后,第二主枝高为第一主枝高的2/3,第三主枝高为第二主枝高的1/2。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凭经验目测就可以了。 2、观察图片和个别实践,注意插花中色彩的配置。 问题1:哪些是暖色调搭配?哪些是冷色调搭配?温色搭配又是哪些? 学生参看课本一些图例,引导学生用美术课上学到的色彩知识进行评价交流。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来进行插花色彩的搭配实践。 问题2:插花时色彩配置,主色调的选择要注意那些问题?花材与花器的色彩有如何配合? 小结:主色调的选择要适合使用环境。浓重温暖的色调(红,橙,黄)适于喜庆集会,舞场餐厅,会场展厅;明快洁净的中性色调适用于书房,客厅和卧室;而冷色调(浅黄,绿,蓝,紫,白)常用于凭吊悼念场所。 四、拓展活动 1、分组实践操作。4-6人为小组进行主题插花练习。要求: 1)或以“母亲生日快乐”,或以“祝老师工作顺利”为主题,向长辈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2)注意造型和色彩的配置。 3)花器、花材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调剂。 2、按P11“实践.创新”第2题的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并做一做。 3、教师巡回辅导。 五、总结评价。 榕树盆景造型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给榕树造型。2.通过学习陶冶学生爱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些榕树盆景多美啊!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造型的吗? 榕树为热带树种,根系发达,枝条柔软,叶色翠绿,四季常青,生命力和适应性强,作为盆景来培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榕树的造型方法很多,缚扎是最常见的造型手段和制作技艺。 1.缚扎操作的要领。根据创作主题和树形,选用粗细不同的金属线(铁线、铝线、铜线),先缚扎主干,把金属线一头固定在枝干基部,而后向上缠绕。缠绕方向要与枝条的弯曲方向一致,即枝条向右弯,要向顺时针方向缠绕;枝条向左弯,要想逆时针方向缠绕;做弯曲的部位,线要密些,以防折断树枝。接着,进行枝条弯曲造型。弯曲用力要均匀,要逐渐弯曲到位,以免造成枝条断裂。同时要注意避开芽眼,不损伤树皮。 缚扎造型应选择在春季晴天盆土教干燥时进行。缚扎后应及时修剪过长和多余的枝 条。经过6-12个月时间,造型基本固定下来后,要及时拆线,以免线体扎入皮层,影响枝干的成长。如果曲度效果不理想,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缚扎,但要避开第一次缠绕的痕迹。 2.缚扎造型的常见样式及其加工要点。 (1)横卧式。主干向一侧下弯横卧,但不下垂,顶部上翘,侧枝分别向上和向左右伸展,第一侧枝逆转弯曲。 (2)斜干式。主干向一侧倾斜,尾端上翘,册枝成水平状伸展,第一侧枝逆转弯曲。(3)悬崖式。主干向一册下弯,成悬垂状,侧枝左右展开,第一侧枝回转成为顶柱,主干末端适度上翘。(4)曲立式。主干左右弯曲,但仍保持向上的生长态势,树形粗壮、古朴,侧枝层次高低分布有序。 家居布置大比拼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美化家居的能力。 2.通过教学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哪些美的家居?你觉得她哪儿布置得最美? 家是人们生活和休息的地方,一个雅致、美观的家居,会使人感到舒适和温馨。自己动手美化家居,不仅别有趣味,而且会使你的家更有个性,充满美丽。从三年级至今,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劳动本领,现在正是一展身手的时候。 二、美化家居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家居要整洁。要经常打扫、整理家居,使家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劳动课上学到的劳动技能该派上用场了。 二是要绿化家居。我们已经学会种植许多植物,如果能使家中的阳台、窗台充满绿意,经常有鲜花开放,如果你家的院里、篱笆上能爬满爬山虎、牵牛花、三角梅,如果你的窗前有一盆吊兰,书桌上摆着小巧玲珑的仙人球,如果你的客厅长着造型奇异的龟背竹、榕树,如果你的卧室插着一二株水载植物,如果你的家还养着小金鱼、小龟之类的小动物„„想想看,那是一个多么生机黯然的家啊!如果这一切都是你创造的,你的心情会怎样? 三是要对家居进行装饰。我们己经学会使用多种劳动工具;学会利用纸、剪纸、编结、布艺、泥塑、插花等技术;学会了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美术课,我们还学会创作各种艺术品„„如果能用你的手艺技巧和你的作品家居,一定会使家有一种独特的美。 1.种绿萝 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种植绿萝的基本方法。 2.通过种植绿萝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绿萝又名黄金蔼,叶秀姿美,株形轻柔飘逸,是人们钟爱的观叶植物,将它摆放在室内,可以悬挂可以攀援,橱顶、茶几、书桌均可放置,它既可用泥土栽培,也可以用水来培养。它能改善、净化室内空气,因此绿萝被称为“多功能”的观叶植物。 二、向学生介绍种植的方法。 水栽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泥土栽培一般用扦插的方法。每年5“9月间,剪下带有2飞个节的枝条,插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里,至少要有一个节埋入土里,一个节露在外面,然后浇透水,放在半阴处,一般都能成活。也可以把枝条想养在水里,等长出根后在移栽。 绿萝有粗壮的茎,蔓性茎长有许多气生根,枝条悬垂,可以附着其他物体向上生长因此,当绿萝长到一定长度,可用棕皮包裹柱体作为附着物来栽培,称为图腾柱。因为棕皮柱内可以吸收一些肥水,当绿萝依附它时,可以吸收柱内的养分而生长。 由于绿萝原产所罗门群岛及亚洲的热带地区,因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较耐阴,为了提高它的观赏效果,将它放置在半阴的环境下,会使叶色鲜亮、富有光泽。 三、栽种时应注意: 在室内栽种时应注意:无论那个季节,只要室温在15℃以上,就应每天坚持浇一次水。为了使植株生长强健,在生长期内,每半个月要施一次液肥。 2.扦插三角梅 教学要求: 让学生在本课中学习到扦插三角梅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劳动思想。教学过程: 一、介绍三角梅 三角梅学名叶子花,是我省常见的花木之一,灿烂的花儿令人赏心悦目。请你留心观察,了解三角梅有哪些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三角梅的繁殖通常采用枝条扦插的方式,在我省各地春、夏、秋初都可进行。 二、扦插方法与步骤 ①选取枝条,剪去末端细弱部分,去掉叶,留15厘米左右。②削枝条。顶端平削,底部斜削。③先用木条扎孔,深度约10厘米,再把削好的枝条插入,然后将土压实。④浇水保湿,一般25天~30天就可移植。 三角梅喜欢强光高温,因此土壤要保持湿润。三角梅可塑性强,常修枝整形能促其多开花。冬季如大量落叶,就不能过多浇水,应适当保温、控制水分。只要管理得当,扦插苗第二年就会开花。 创新·交流 1、找一个花盆,在盆中抨插两枝三角梅,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并加以记录。 2、三角梅可以修剪成多种形状。动动脑筋,给三角梅造型。 3、以三角梅为题,画一张画;或写一篇作文,写出扦插三角梅的感受。 4、还有哪些植物可以用抨赣的方法种植?请动手试一试。 3.花卉换盆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花卉换盆的常识和基本方法、步骤。 2.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实践,学会花卉换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花卉种植一两年后,逐渐长大,土壤变得结实,肥力下降,这时就要进行换 二、换盆的步骤如下: 1.控岁收边。暂停浇水2”3天,使盆土干缩,如果迟迟不收边,可用花铲紧贴盆的内壁依次插一圈,使图与盆壁分开。 2.倒盆。一手托花盆,一手拍打花盆壁,使土团松动,再用手指或其他物体插入盆底孔洞,顶出土团,或将植株连同土团一起倒出来。 3.切削。多年生花卉换盆时,先剥去土团表面褐色的网状老根,再用花铲剔去土团面上、周边、底部的土。修剪去枯根、盘绕跟和老根。 4.移植。在稍大些的花盆底部先垫上一层土,把苗土居中栽好,深浅要适度,然后把土填满,并稍稍晃动花盆,使得土填得充实些。 5.浇水。换盆后,第一次应浇足水(直到水从盆底渗出为止),使根与土壤密接,以后保持湿润即可。最初几天应放在阴湿处,以后再放到通风、有阳光的地方注意:如果花盆较大、较重,应请大人帮忙,不要勉强地提、抱,以免受伤。 1.水果沙拉 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制作水果沙拉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制作的沙拉,问学生喜欢吃吗? 二、制作过程。 材料:苹果1个、鸭梨1个、橘子1个、草莓4个、菠萝8块。配料:白糖1汤匙,葡萄干、芹菜末、鲜奶油各1汤匙。操作步骤: 1.将苹果、鸭梨洗净,削皮,挖核,切成厚片;橘子一切成两半;菠萝切厚片。2.将以上原料与芹菜一起放在瓷盘内,加白糖拌匀,撒上葡萄干,挤上奶油花,点缀草莓即可。 小贴士:“制作水果沙拉的窍门” 做水果沙拉时,可在普通的蛋黄沙拉酱内加入适量的甜味鲜奶油,这样制出的沙拉奶 香味浓郁,甜味加重。 调制沙拉酱要用上等的色拉油和新鲜的鸡蛋黄,大致的比例为1:1。 在沙拉酱内调入酸奶,可打稀固态的蛋黄沙拉酱,用于拌水果汐拉,味道更好。水果的种类、数量可随个人口味随意增减。注意水果沙拉原料要选新鲜水果,水果切后装盘,摆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其美观,也会使水果的营养降低。 最简便的方法还是到商场买壬瓶沙拉酱回来,直接拌人水果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如果嫌沙拉酱偏酸,可以加入一些炼乳,比例约为3:I,即3份的沙拉酱,I份的炼乳。在烛光下,自色的沙拉酱,五颜六色的水果,既好吃,又好看。 创新、交流 1、按课文介绍的制作方法做水果沙拉。 2、你还会其他制作方法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绿豆爽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绿豆爽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功能。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炎炎夏日马上要到了,要是能有一碗消暑饮品该多好呀。如果是你自己亲手制作的,那吃起来感觉更不错的! 一、材料准备 去皮绿豆I00克、自糖300克、淀粉少许。 二、操作步骤 1、将去皮绿豆洗净用温水泡2小时直到变软为止。 2、将高压锅置于火上,加入清水500克,依次下白糖、去皮绿豆,用旺火煮25-35分钟后,下淀粉勾成薄荚。 3、取一个透明杯子,将绿豆爽盛入杯中。冷却后,把杯子放进冰箱速冻抽屉,两三个小时后即可取出饮用。小贴士 绿豆去皮法。 1、大用大火将绿豆煮烂,绿豆皮就会浮上来,之后只要用漏勺捞出就行。 2、将绿豆用冷水浸泡一个晚上后就可以搓掉绿豆皮。 绿豆爽的吃法花样多多。可以趁热,吃出汤汁的香甜;也可以将煮好的绿豆爽放入冰柜中令其结冰,然后取出,敲碎吃,更能吃出清爽。 3.创意冰品 教学要求: 在本文的学习中,学生学会制作冰棒,体验在劳动中获得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生热 爱劳动思想。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白糖、面粉,干净的竹签、木棒和制作冰棒的模盒等。 二、操作步骤 1、把一定量的水放入锅里,再加入面粉、自糖,一般一杯水加入一汤匙面粉、两汤匙自糖,然后用小火边煮边搅动,直到煮沸。 2、将煮熟的材料倒入制作冰棒的摸盒里,然后在每格中插进一根竹签或木棒,待材料冷却后,再放进 冰箱的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等盒里的材料凝结后取出。 3、在水槽里放一些水,把取出的摸盒放入水中浸一会儿(注意水不要溅入摸盒),盒里的冰棒便可以一支支倒出来了。 如果在煮熟的材料里放入煮好的花生仁或绿豆,就能做出花生冰棒、绿豆冰棒了。如果在材料中加入牛奶(或奶粉)和适量的可可粉一起煮,就能做成松软香甜的雪糕了。 小巧手 1.树叶贴画 教学要求: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体验在自己的手中创造艺术品,化腐朽为神奇,把普通的树叶拼贴成一幅幅作品来。同时培养热爱动手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 1、采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底板(I6开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 二、操作步骤 1、构思设计画面。要求用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美丽的图画。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先用铅笔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注意顺序。· 小贴士 树叶的采集与保存 大树叶的采集要先考虑其形状的变化。如多菱形的枫树叶、椭圆的杨树叶等,以保证图案结构的多样化。树叶的采集还要考虑颜色的多样性。 树叶的采集要系列化,即每一种形状、颜色的树叶都能形成从小到大逐个渐进的序列。这样能保证制作时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同时也要收集一些花叶、花籽与梗等。 采集树叶的同时要携带一定数量的吸水纸或废报纸,如果有纸张粗糙的旧书或旧杂志也可以。边采集边将树叶展平后摆放到吸水纸中。带回来以后用重物压紧,并且每天翻动两次,一周左右待树叶干透以后,分类夹放好就可以用了。“ 创新、交流 1、根据课文坤介绍的方法,自已设计图案,动手、制作树叶贴画。 2、把自制的贴画(可”以不用树叶)带到班上展览,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编篮子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编篮子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篮子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既可用来乘东西、买菜,也可用来做装饰品。 二、制作过程。 材料: 工具: 塑料打包带,铁丝。小刀、剪刀、钳子 操作步骤: 1.横竖各取7根50厘米长的塑料打包带,纵横交叉编成篮底。2.用铁丝在篮底四周编上一圈。 3.将打包带往上折,竖起来,再添入横向打包带,交叉编五六圈,篮身就编成了。4.用铁丝弯成一圈做篮口边,将余下的打包带绕过铁丝后插入篮身内,篮子就编好了。5.将二三根打包带编成绳状或用粗铁线从篮身的两边插入,扎牢两端,做成提手,篮子就编好了。 3.制作风筝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风筝制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操。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展示一些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制作过程: 材料工具: 毛竹条、毛边纸、浆糊、棉纱线、尼龙线等。操作步骤: 1、取两根毛竹条扎成 “十”字型,把横的二条放在中间偏上一些,同时要两边对称,用纱线成 “X”型扎牢。两根毛竹条的竹皮要朝同一个方向,扎线时绕3到4圈即可,然后绑紧。 2、棉纱线沿竹边缠绕,扎边线拉紧。 3、取一张比风等骨架和边线稍大的毛边纸,用浆糊或胶水,将毛边纸粘在骨架竹皮的另一边,纸的边缘折回把线包住。 4、等栖糊干的时候,将棉纱线分成上、中、下三条股线,分别扎在竖的毛竹条上。 5、裁一条长约50厘米,宽约3厘米的毛边纸,粘在风筝的下端,做风筝的尾巴。 6、风筝做好以后,用手抓住三根股线迎风放飞风筝,让风筝呈一定的仰角向上飞,如果不平衡,继续调整三根股线的长短,直到风筝能平衡为止。 7、风筝调试好后,用尼龙线把三根股线绑在一起就可以放飞了。小贴士 放风筝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应该选择有风的、空旷的地方,不要在马路上和电线杆附近,以免发生危险。 如果风力太小,开始放飞时风等线要放长一些,迎着风拖着风筝线跑几步,风筝就可以飞起来了。 自制毕业贺卡 教学目标要求: 1、教给学生制作贺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写贺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教学准备: 1、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用具。搜集精美的图案。 2、录音机、磁带。 3、课前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讨论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 (2)、同学们,有人说,教师犹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吐丝去编织美丽的绸缎。老师们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教师节快到了,你们想准备送什么礼物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呢?老师看谁的提议好! (3)、学生交流讨论,确定赠送的礼物。同学们,师恩难忘,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和诚心,自己动手制作礼物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我提议我们今天每人做一张贺卡,来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自己敬爱的老师,大家说好吗?(学生:好!板书:自制贺卡) 二、学做贺卡。 (1)、介绍贺卡样式的制作方法。(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 ①、讨论:仔细观察,这几张贺卡包括哪些内容?(师生小结:包括“贺卡封面”、“贺卡主题”、“贺词内容”三部分)②、指导:同学们,老师的这几张贺卡,精美吗?要想做 张式样好的贺卡,就得多花心思,仔细揣摩。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 15 贺卡。(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试制贺卡(可播放音乐)。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试着做一张贺卡。(学生试制,老师巡视指导) (3)、设计贺卡封面。 贺卡的样式做好了,下面我们应该给这张贺卡配上精美的封面和图案了,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一些图案,可以把它们画上去或剪贴上去,也可以自己想象图案,来制作贺卡的封面。①、学生绘制贺卡封面。②、教师巡视指导。③、出示学生做的贺卡,评价激励。 三、学写贺词。 (1)、比较贺词,力求情真意切。老师这儿有两种贺词,你们比一比,哪一种写得好?(出示两种贺词。第一种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几句祝贺语;第二种是一些蕴含着对教师感激和爱戴的优美语句。)(学生观察讨论) (2)、学生试说。 快毕业了,你最想对自己敬爱的老师说些什么呢? ①、指名学生说说。②、学习小组互说,老师巡回指导。 (3)、写贺词。 ①、导入:大家说的不但投入,而且都包含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写下来,送给敬爱的老师!(学生拟订贺词,教师巡回指导)②、交流讨论。·读一读。贺词写好了,谁愿意在班里面把它读一读?(指名学生读贺词,教师相机指导)·改一改。请大家按照刚才修改的方法,把自己所写的在学习小组里相互改一改。力求写的通顺,优美!(学生交换贺词修改,教师巡回指导)·写一写。贺词都拟订好了,也改好了,同学们把自己的贺词誊写到贺卡上,记住!这是送给老师的贺卡,字可要写的漂亮哦!·出示两张式样新颖、贺词优美的好贺卡,表扬激励。 四、学写信封。 (1)、导入:贺卡做好了,我们如何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寄到老师之手呢? (2)、指导信封的填写方式。 第一步:邮政编码的书写。第二步:地址及收信人的填写。第三步:贴邮票。(学生练习书写信封,老师巡回指导。) 五、同学们,今天你们亲手做了一张贺卡,送给你们所敬爱的老师。我想当老师们收到你们的贺卡时,一定非常的高兴,为人们自豪,回家后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你们的贺卡快快寄到老师们的手中,好不好? 认识蔬菜种植大棚 教学目标: 1.认识冬季常见的大棚蔬菜名称,知道这些蔬菜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生长的季节。 2.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猜测大棚能生长反季节蔬菜的原因。 3.意识到大棚蔬菜能方便和改善我们的生活,但是大棚蔬菜也有不足之处。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反季节蔬菜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种反季节蔬菜 出示几种课前收集到的几种反季节蔬菜,组织学生观察。可设计以下问题。菜市场里一年四季来自南北各地的新鲜蔬菜、水果不断。想一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交流关于反季节蔬菜的知识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反季节蔬菜,并做记录。 三、猜测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1.交流:你知道哪些反季节蔬菜? 在学生书写的基础上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反季节蔬菜。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棚里能生长反季节蔬菜?这可能与大棚里的什么条件有关? 3.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猜测写下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猜测,其目的在于,收集事实后能和自己以前的猜测做比较。 四、教师带学生一起到大棚实地考察,并做好记录。 五、整理分析收集到的事实 考察大棚里的生长环境后,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条件,分析大棚里为什么能生长反季节蔬菜。 六、思考与拓展 1.大棚蔬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吃过大棚蔬菜吗?它的味道和自然生长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2.大棚蔬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3.通过研究大棚蔬菜,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 劳动工具的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劳动工具的创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劳动工具的创新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使学生明白无论什么劳动工具,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得到以不断创新的,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参加劳动,不断改进劳动工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们在劳动中又发明了劳动工具,而每一次劳动工具的创新都使人类的生活向前迈进一大步。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例,就可知劳动工具 的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初的劳动工具是刀耕火种,既原始又落后,劳动效率低下。以后人们创造发明了铁器,用铁器制成的锄头挖地,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是,人工挖地太辛苦,人们就发明了犁,利用畜力来为人类服务,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效率。后来,人们又对畜耕进行改进和创新,使用机械耕地,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使劳动效率提 高了几十倍。 二、讨论。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在劳动中发明了铜子。你知道现在有多少种不同的铜子? 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人人都可以创新。想一想,一吨重的物体要搬到十层楼(约30米)上,可用多少种劳动工具? 哪一种劳动工具最好? 右图是回形针的用途举例,你还能说出它别的用途吗? 劳动工具的创新,培养了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大脑变得灵活,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第一单元 装扮我们的校园 课题一: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一学段的单元主题“校园里的发现”具有纵向关联。在此,通过讨论、策划、设计和表现,重塑我们的校园之美。美术方面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欣赏学生的壁画、设计学校的平面图,合作完成壁画作品,设计一张“会说话”的课程表,装饰自己的校园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互相合作,整体设计校园环境,能用线描淡彩画发表现校园一景。 2.能有创意的打扮自己的教室或校园的一角,能根据需要设计出有特色的校园标志。 3.能积极参与环境艺术实践活动,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设想。教学重难点: 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集体讨论,有策划、有目的的开展布置教室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领会到集体活动由策划到操作的全过程及乐趣,体验艺术活动中集体合作的作用。教学准备: 教具:趣味课程表一张,彩笔,剪刀,胶水。多媒体教学光盘。学具:剪刀胶水,纸样一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讲授新课 1. 启发兴趣 我们每个班级前边墙壁上都贴有不同的课程,但是同学们所看到的课程表非常简单,让我们装饰一下,作一个——有趣的课程表。2. 出示课题,对照课程表的项目内容说出它的用途。3. 看多媒体教学光盘引入有趣的课程表提问:这种课程表与我们普通课程表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比普通课程表醒目、漂亮、挂在墙上五颜六色很美,时间长了不用看文字,根据颜色就知道上什么课。4. 出示趣味课程表,请同学们欣赏课程表的制作特点,除了有漂亮的色彩,还可以灵活移动。 5. 进一步分析新颖课程表是一张张小卡片组成的,可以随着不同年级的 升高而更换内容。三.讲授制作方法 1. 设计图样 2. 叠起后排齐剪开 3. 在中间小梯形内填写内容。4. 根据内容给边框涂色。5. 套挂成型。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也可以自己完成。 讲套挂步骤,并示范。五.小结 1. 优点: (1)可长期使用,随着年级内容的更改而更改。 (2)有趣、新鲜、漂亮、醒目,不看内容也知道是什么课。 (3)好保存,放假可摘下来保存,新学年开始重新组合使用,还可以收起来寄给外地的朋友。2. 缺点: 害怕别人乱摘、乱换。 3. 改进办法:作完张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上边。 第二课时 引导阶段 1.多媒体教学光盘展示校园装饰壁画小样范作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思考问题校园里设置的艺术品应该如何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在校园里设置艺术品应该考虑选择那些内容和形式?你认为目前我们的校园环境应作哪些改进?何处应增加何种壁画作品?提出作业要求设计一件校园装饰壁画,并任选材料制作成小样。3.走出教室,进行校园实地考察,然后交流讨论,对校园环境现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改进实施方案,包括自己要设计的校园艺术品的内容、形式、使用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步骤,并对同学的方案加以评述。 二、发展阶段 归纳学生的各种方案,分步讲解艺术品与所处环境协调统一的原则、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材料的选用以及制作方法步骤。 学生进入设计制作过程,其间教师及时将有创意的作业向大家介绍,供大家借鉴。对创意构思和制作有困难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帮助。 三、完成设计制作过程。 四、展示讲评 交流展示作业,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注意将作品与拟置于的环境结合起来进行评价,避免单一评价作品本身。五.课后拓展 (1)对社区或乡村环境进行审美考察,提出自己的改造见解,并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环境艺术小品的模拟设计制作实践。 (2)如有条件,请校方安排施工,将优秀作业小样放大为设计尺寸,置于校园中。 环境艺术是人与其活动的环境场所、自然景况、各种接触用品等之间的综合设计和处理。它包括城乡环境总体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设计、商业及交通信息系统环境设计、室外建筑群体的设计、室内陈设,各种用品设计以及与之相配的室内外雕塑、壁画等的统一安排设计。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明确了环境艺术品与所处环境的协调统一设计原则。 2.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否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环境化建设的习惯。 3.是否表现出关心校园和社区环境艺术建设的热情。 4.制作过程中是否表现出有计划性、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课题二:穿出我们的风采 课 时:1课时 课 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通过校服的设计与模拟制作练习,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把握大体比例 课前准备: 教师教具:服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人体模特图投影片及与之配套的数套服装图复合投影片。 学生学具:搜集若干服装设计效果图、照片等图片参考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或彩纸,剪刀,胶水等。 一、导入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大家想不想使我们的校园变的更加美丽多彩呢?那么让我们献出智慧与热情,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吧 1、学生讨论“如何为我们的校园添色彩”这课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请数名已准备好的学生“模特”进入教室进行服装表演。3、师生讨论:购买服装时如何进行选择? 学生装应该具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各抒已见) 学生回答:颜色比较鲜艳的、宽松休闲的、适合运动的。有的喜欢颜色比较素淡的、比较合身的衣裙等等。 学生装的特点:宽松休闲、适合运动,颜色搭配适中。 二、新授 1、欣赏服装设计作品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服装设计作品,介绍服装设计过程的几个环节:(1)、服装的款式造型设计:从整体入手,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的把握服装的廓形,要与人的职业、身份相实用。(2)、服装的色彩设计:服装的色彩要与人的肤色、发色成对比或调和的关系,也要考虑到人的职业、身份相适应。常用的搭配方法有同种色组合、类似色组合、对比色组合。 2、引导学生进行校服设计练习。(请同学们试试看) ⑴、用铅笔设计草稿、用水彩笔着色完成。线条应简练概括,涂色不必过于均匀,只做标示性涂绘,体现生动的效果。 ⑵、用简练的线条勾画出人体的大体轮廓,用碎布头或彩纸剪贴服装。⑶、要求每位同学任选一种方式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放轻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三、评讲作业 结合学生作业让同学们一起进行评价,找出优点、缺点,好在那里,缺点如何进行改正会更好,教师总结评价。 四、课后拓展 ⑴、评选出最优秀的校服作业,向学校推荐,争取用于今后本校校服设计制作的备选方案。 ⑵、留心生活中各种不同职业、身份人的不同着装,分析其优缺点和需改进之处。运用所学知识在父母、亲友购买和定做服装时,尝试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⑶、举办校服设计作业展览、交流、评议活动。⑷、根据优秀的设计稿,利用报纸、布料、包装纸等材料制成服装,用围巾、帽子、树叶、花瓣作为饰物,进行时装表演。 课题三:唱出心中的歌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人物动态姿势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概括表现事物的能 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多维的空间意识和造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能用泥塑造出各种动态的人物。难点是能塑造出动态人物的动作。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分组唱歌,大家都来为我们的校园生活献上一首心中的歌!出示同学们创作的在艺术课堂上活动情境的人小泥塑,感受其情趣,通过传看,让学生初步了解用泥塑的形式制作人物的方法、模式对用泥塑来制作人物有个初步认识。 学生的“玩”泥,让学生了解了泥土的特点——可塑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泥塑的兴趣。 二、新授 教师讲解 制作泥塑人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 抓住人物的典型动态、典型表情。 ② 不拘拟死板的比例、结构,只要生动、有趣、有创意就行。 ③ 塑造时可采用多种手法,如:捏、卷、贴、刻、按等技法,让人物形象更加的生动、丰富。2 教师示范。 三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辅助,教师启发引导的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获取知识,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完成作品,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达到知识的深化。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个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四 总结 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可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教师对每一件作品都应加以鼓励。 完成作品后,全班举行一次展览,师生相互欣赏。⑵学生针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评出了创意最优秀作品、形象最生动作品、制作最精美作品、材料最丰富作品。 第二单元 方寸之间 本单元设计了“邮票寄深情”“书票藏情趣”“跳动的火花”三个课题,学生将学习剪纸、版画等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学习邮票、火花、藏书票以及有关的音乐作品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感受邮票、火花、藏书票的美感,探究其制作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表演、创作等多种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跳动在方寸之间,让学生学会在方寸之间言志,在方寸之间抒情。 课题一 邮票寄深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剪纸的表现方法,运用剪纸的手段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尝试制作邮票图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积极主动收集、欣赏各种邮票,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及其美的表现形式与方法,了解集邮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小品,感受和邮票有关的思乡、思亲之情。教材分析: 本课让学生用剪纸的形式来设计邮票,会取得一种非常别致的艺术效果,受到集邮爱好者和人们的喜爱。制作剪纸形式的邮票道德要设计好适合剪纸这种形式表现的图案,这个图案在设计时,又要受到邮票形状的限制。教具准备:剪好的范品,剪子、红纸、白纸、水彩笔 学具准备:剪子、色纸、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 二、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单色剪纸,彩色剪纸。今天我们要学习在一定规格中设计剪纸——剪纸图案的邮票。板书课题:剪纸图案的邮票 三、讲授新课 1、欣赏书中P20页剪纸图案的邮票 第一套:《十二生肖》剪纸邮票,第二套《儿套歌舞》邮票 学生作品:有《蝴蝶》、《梅花鹿》、《抓狂》 2、设问:这些邮票的设计都要适合在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中 ? 教师小结:在长方形中。因为邮票的形状大部分都是长方形的,所以我们设计的邮票要适合于这个长方形。 3、邮票除了图案以外,上面还有什么特点。 1)国籍 2)面值 3)时间 4)套数 5)型号 6)锯齿 4、讲解制作要点 1)要设计好适合剪纸这种形式的邮票图案。2)图案的设计要受到邮票形状的限制。 3)设计邮票要有特定的文字内容,图案设计应同邮票文字布局取得和谐效果。 四、布置作业 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两张剪纸图案的邮票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制作时遇到的问题。2)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六、课堂小结 1、小结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2、表扬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知识 1、邮票版面特点。 2、剪纸邮票制作要点。 三、学生继续制作,上节课未完成的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作业,小结 1、师生共同评议,选出优秀作品。 2、指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板书设计 1)国籍 2)面值 3)时间 4)套数 5)型号 6)锯齿 课题二 书票藏情趣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的供欣赏的藏书票若干,学生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橡皮、肥皂、颜料等工具和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欣赏藏书票 欣赏邮票、火花、书签、藏书票,感受方寸之间的美感,并辨认出藏书票。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它们各有哪些美感? 教师出示一本书,请学生猜与书关系最密切的朋友是谁?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藏书票。 活动二 藏书票里的情趣 朗读诗歌《方寸之间天地宽》,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美和意象美,体验诗歌的情趣。展示制作的诗歌《方寸之间天地宽》课件,请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内容。 师:请大家熟悉这首诗歌,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首诗歌歌颂的主要对象。第二,请你就诗歌的语言韵律、描写对象、表达的情趣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三 赏析藏书票作品,积累美感经验。 1、教师出示几种藏书票,组织学生欣赏,感悟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学习阴刻、阳刻两种表现方法,了解作品主题、构图、黑白、表现技巧等艺术要素及特点。 2、体验藏书票的美誉;“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的蝴蝶’,理解其缘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藏书票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进行初步的审美感知。 3、引导学生探究藏书票的版画制作过程,了解阳刻和阴刻的刀法。师:有谁知道这张藏书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让学生去发现去感悟。 4、理解藏书票的文化含义。师:请同学们想想、说说藏书票有什么意义? 启发学生领悟到藏书票是爱书者的一种标志,同时也是对书籍的一种美化。执教时间:3月20日——3月22日 札记:这节课学习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制作藏书票,表现自己的个性及情趣、体验制作藏书票的乐趣,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审美创新能力。借助诗词朗诵、歌曲学唱等艺术活动,加深对藏书票作品的感受,有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的情感。藏书票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第二课时 活动一 尝试创作藏书票,表现个人情趣。 1、请大家利用手中的材料,创作一张具有创新意识、风格不 同的藏书票。 2、学生自由组合创作藏书票。 教师播放《绿色的书签》歌曲录音,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愉快的创作。 3、联系前面欣赏过的藏书票,让学生懂得制作藏书票的材料及步骤和方法。 A 可以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版画——藏书票。B 步骤。选择材料(肥皂、橡皮、石膏板、纸版等);明确主题,设计草图;拷贝落幅;刻制;拓印;装帧。 C 制作方法。拓印的方法;阴刻、阳刻的表现方法。D 构图的合理安排与设计。E 拓印的表现技法。活动二 展示交流 1、组织学生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艺术窗中,全体学生共同评议。师:你认为谁的藏书票设计得最新颖?谁的藏书票最有趣?谁的作品最优美干?谁的藏书票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2、鼓励每个学生起来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抓住其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 3、将几种各有美感特点的藏书票制作者邀请到台前,请他们以表演、诗歌等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创造的快乐。 4、将所设计的藏书票粘贴在自己最喜欢的书中。板书设计 A 可以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版画——藏书票。B 步骤。选择材料(肥皂、橡皮、石膏板、纸版等);明确主题,设计草图;拷贝落幅;刻制;拓印;装帧。 C 制作方法。拓印的方法;阴刻、阳刻的表现方法。D 构图的合理安排与设计。E 拓印的表现技法。 执教时间:3月23日——3月24日 札记:藏书票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它是供读书、爱书、藏书者使用的一种标志,也是书籍的一种美化装饰。当你买到一本心爱的书,在扉页贴上一枚精美的小小藏书票,往往会使书本立即增光生辉,从而增添你读书的乐趣和爱书的情趣。 课题三 跳动的火花 教学准备 不同的火花资料、吹塑纸、水粉颜料、《卖火柴的小女孩》芭蕾舞光盘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发现火花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画册查找关于火花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介绍彼此所认识的火花。 2、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请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最漂亮的火柴盒,说一说,它上面都有哪些好看的图案? 3、学生讨论:火花在火柴盒上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人们喜欢火花? 火花的功能:实用、美化、装饰、标志四大功能。活动二 火花家园 1、欣赏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经典火花设计作品,体验火花的美感。 2、了解火花设计的题材包罗万象,讨论哪中表现形式的火花作品是自己最喜欢的,并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执教时间:3月27日——3月28日 第二课时 活动 一、制作火花 1、学生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制作自己设计的火花。表现时可采用四连画的构图形式,各幅作品的色调要统一在一个基本的颜色中。有条件的班级可以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分小组同时创作一个主题,作品可以有多幅,不同的小组表现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请学生自带纸盒或其他纸盒,把自己设计制作好的火花粘贴在纸盒上,学生尝试以小组形式展示作品。 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说说自己对制作作品的看法。 活动四 教学评价 对火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有自己的认识,并能体会到火花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设计和制作出富有美感、有特色内容的火花,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制作的作品。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儿童剧场 课题一 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及插曲,了解音乐剧的特征。 2.体验音乐剧抒情优美的情绪,学会用色彩表现情绪,制作小动物剪影。3.制作雪绒花装扮教室。教学准备: 1.电影音乐剧《音乐之声》的VCD、CD 等。2.彩纸等美术手工工具。课时:1课时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快乐的多来咪 1.教师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音乐剧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在艺术课中介绍自己所知道的音乐剧,讨论在音乐剧中的感受。 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引发对音乐的热爱,对老师的喜爱。 音乐剧《音乐之声》,充分表达了教师玛利亚对大自然的热爱,她给孩子们教的“多来咪”无疑是一堂诙谐生动的音乐课,7个调皮苦闷的孩子爱上了音乐和玛利亚,他们唱出了怡人的《孤独的牧羊人》、激昂的《我最爱的东西》,睿智的《十六以后是十七》等,给她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特拉普家的孩子们在父亲的晚宴上,在客人们面前说“晚安、再见”时,那乐趣横生的情景令人难忘。活动二:感受乐曲 a) 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学生上台表演不同的角色,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请台下的同学把对音乐的感受用色彩表现出来。 b) 小结:欢快的乐曲用浅色表现,深沉的乐曲用深色表现。旋律的音高、节奏不同,色彩的深浅程度不同。 3.小游戏:教师方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用色彩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直觉的感受能力。 活动三:我是小小牧羊人 欣赏歌曲《我是小小牧羊人》,感受乐曲的情绪,带领学生分角色表演、体会,教学生快速制作小动物的剪纸外形,通过夸张表现,突出动物特征。选用色彩鲜明的彩纸,要求造型具有个性。活动四:我爱雪绒花 1.播放雪绒花的音乐,观赏植物雪绒花,带领学生制作雪绒花作品。要求:选用与乐曲情绪相适应的彩纸,运用油画棒进行大胆的造型表现。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3.表演《雪绒花》,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装扮舞台或教室,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情感体验。札记:儿童剧场是艺术课系列单元的延续,本课涉及现在比较时尚的音乐剧。通过这个平台向学生们介绍丰富的戏剧艺术,使学生能够体验和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实践范畴的多元艺术门类有所了解和认识。执教时间:4月3日——4月5日 课 题 二 三 岔 口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欣赏传统京剧《三岔口》感受和了解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对传统京剧艺术表演有初步定认识。 2.表演、感受哑剧的基本特点,在即兴模仿的过程中体验乐趣。3.学习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准备: 1.京剧《三岔口》的VCD,画册和剧照。2.京剧《拾玉镯》的VCD。 3.彩纸、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课时:3课时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第 一 节 活动一:感受体验哑剧表演方式 1.播放京剧片断,师生交流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启发学生积极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2.共同欣赏京剧《三岔口》片断,了解剧情。发现京剧中的另一种表演形式——哑剧,分小组对作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对看法,对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进行分析,分析他们的特点。3.哑剧强调利用表演者的肢体语言,传达一些语言不易传达的思想和情绪。请学生模仿:如将将看到、听到、摸到、闻到的各种感觉以动作表达出来,体会出肢体语言在哑剧中的重要作用。活动二:学习表现京剧中的哑剧人物 a) 带领学生欣赏我国民间木版画表现戏剧主题的作品,体会出只要抓住人物的动态,就可将自己对哑剧中的人物表现出来。 b) 教师演示用彩纸做底,油画棒绘画的表现手法,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夸张的表现人物动态就能较好的表现哑剧人物。 c) 用具拓展:展示用水粉颜料表现的作品,开阔学生的思路。 d) 细节的处理:欣赏学生作品,感受其不同地侧重点,如重点表现人物的动态、表情、服饰、或脸谱的花纹。 活动四:学生创作 a) 布置作业:根据刚才的记忆,把对《三岔口》的印象和感受,用自己喜欢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 b) 引导学生同位合作表现一张大画面。 c) 教师指导构图,启发学生抓住自己对《三岔口》印象最深的细节进行表现。 活动五:展示、小结 师生交流作品构图情况,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第 二 节 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回顾交流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京剧知识,畅谈自己对哑剧的认识。 2.展示上次构图好的作品,并对部分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活动二:学习色彩知识 1.感受冷、暖色的不同情感体验。 2.欣赏不同色彩搭配的作品,进一步体会色彩的重要性。活动三:学生作画 1.引导学生同位交流,抓住自己喜爱的瞬间,大胆的进行描绘。2.注意色彩的运用,即合理搭配冷暖色。 3.教师播放《三岔口》京剧,启发学生随时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片断进行绘画。 活动四:展示、交流 1.分组展示作品,并将作品贴在教室周围,感受浓浓的京剧氛围。2.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总结。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思想情感。活动五:联系与拓展 1.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感受哑剧所带来的不同情绪变化,提高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喜爱,并引发主动探究的意识。2.启发学生用绘画等美术形式进行表现。 第三节 一、欣赏课本内范画 1、听一段京剧录音。 2、结合京剧人物脸谱知识,分析人物造型、比例关系,环境衬托。 二、画教材上的内容 1、临摹 用铅笔在宣纸上画草图,仔细观察,注意人物形象特征、面部五官位 置、各部分比例关系、服装的装饰及衣纹等。在宣纸上用铅笔作画,用力一定要轻。 2、落墨 作品的成败,落墨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可先从头部和五官画起,逐渐画到整身。因笔墨不易修改,只能加不能减,因此落墨要谨慎。 3、着色 采用平涂的方法,可选用较大的笔一扫而过。面部可以用赭石做基调,根据性别、年龄适当加其他(如曙红、朱砂等)色。 4、整理 先把画面推开一定距离,整体观察一下,尽力纠正不当之处,使画面 完美。 三、根据剧照创作 把握住人物的大比例、特征、神态即可。 四、记忆画 用记忆画的形式,描绘自己喜爱的戏剧人物。 五、学生习作。 六、巡视指导。 七、作品评讲,优秀作品展示。 札记:本节课通过对戏剧人物的神态刻画,反映人物的特征,使学生了解优秀的戏剧艺术,并能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画出自己喜爱的戏剧人物。 执教时间:4月13日——4月14日 第四单元 树的礼赞 课题一 好大一棵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主动收集有关赞美树的文字、歌曲、美术、摄影等作品,探究用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树美化我们的环境,点缀着我们的城市,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和希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纪录片、美术手工材料。 2、《好大一棵树》歌曲录音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先来做一个变色游戏。教师将示范用的白纸贴在黑板上,用黄色分别画两组不同方向的并列线(如图1)。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色彩变化。教师在左边一组并列黄线之间用红色笔画相间的并列红线(或点),要求学生眯起眼睛观察,注意整体象什么颜色?(学生回答橙色或桔黄色)教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引导学生概括出:黄色与红色配在一起就是橙色。板书:红+黄=橙。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可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用蓝色在另一组黄线并列线之间加同一方向的蓝色相间的并列线(或点),再让学生眯起眼睛观察,看看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学生回答绿色)学生会感到色彩变化游戏很有兴趣。教师概括:黄色与蓝色配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板书:黄+蓝绿。然后教师在两组色线处分别用三种原色笔重叠添画上粗重的树干和几枝大树枝 学生马上看出这是两查树,导出课题:会变色的树(板书)。教师指出,树上方枝叶部分叫作树冠,下面直立与地面相通的部分叫树干,扎入土地部分叫根。 三、引导学生观赏课本例图 左上图是公园花圃的照片,黄、红、橙、绿各色的花、叶平行排列,很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右上图是色彩变化例图。指导学生观看,教师加以讲解:左边一纵列,上边是黄色色块,中间是黄白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就成了淡黄色,如下边的淡黄色块;中间一纵列,上边是红色色块,中间是红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为橙色,如下边的橙色色块;右边一纵列,上边是蓝色色块,中间是蓝黄相间的并列色线,视觉效果则成了绿色,如同下边的绿色色块。可让学生稍远观察,整体感受,体会这种色彩的变化现象。引导学生结合观察过的各种树概括出:春天的树长出了新树叶,呈现嫩绿色;秋天的树叶变成了橙色或黄色,并阅读(可稍加讲解)左上图下面的说明。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举例说明画树冠可以用不同方向的线、点或近似枝叶走向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树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如图3)。 让学生用红蓝色笔画出并列相间的线或点并放远观察,认识红、蓝两种原色配成紫色的色彩变化现象,并板书:红+蓝=紫。 四、学生作业 启发学生吸用红、黄、蓝三色笔练习画树,以两种颜色相是的点、线画树冠,用三种色重叠画树的树干,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对树的形态、色彩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将作业放远观察,领会色彩变化的不同情趣。 五、课堂小结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欣赏,给以鼓励。 教师小结: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课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触摸身边的树 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有代表性树,体会树的造型、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树木在一起所形成的深浅不 一、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在与树近距离的接触中,引导学生围绕树的形态、色泽和机理展开交流,结合文学作品体验树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风貌。 2、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赞赏自己所见的树,比如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残枝败叶、独木成林、苍劲挺拔等。 3、观察和想象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同树木的动态,直观对比、品味不同树木的形与寓意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4、教师与学生一起选择生活中一棵老树进行树干的拓印练习,感受拓片的机理变化,体会感受其中沧桑与斑驳,利用拓片的机理变化完成一幅美术作品,给作品起一个名字。活动二 歌唱心中的树 2、赞美不同的树。启发学生运用师生收集的散文、成语、歌曲、诗歌等文学作品,赞赏树的外形、精神品质,抒发自己对树的情感。 3、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感受旋律的美及歌词所表现的意境,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有感情的诵读歌词。请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 执教时间:4月20日——4月21日 札记: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配出来的,由于每种色含量不同,产生的色彩变化效果也不同。启发学生课后试着用这三种色彩变化效果进行配色绘画练习,看看还能产生出哪些色彩变化效果。、第三课时 活动一 描绘心中的树 1、欣赏教科书中或师生收集到的以树为题材的各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感受其美感。讨论这些作品中,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不同的观 察视角和绘画语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以大树为题画一幅画,形式不限。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表现,比如这棵神奇的大树可以是小鸟的幸福家园,可以是孩子们的游乐园,可以是长满各种果实的梦想果园等等。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设计创意等方面进行讨论。活动二 作品评价 1、评价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收集有关树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资料和信息,会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树的形态、色彩等外形美,并用丰富恰当的语言及其他艺术形式表现和赞颂树的外形美。 2、能从大自然和艺术作品中领悟树的精神品质,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至少学会一两种艺术方式,创造性的表现树蕴含的文化与精神,体验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3、根据自己所表现的有关树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材料,理解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及材料之间的关系及效果。 4、在绘画、表演等艺术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能欣赏、理解和评价同伴的艺术作品及艺术活动。活动三 活动拓展 1、观看纪录片《沙漠、黄河是怎样形成的》,请学生谈一谈,这部纪录片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视觉冲击,进一步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如果没有了树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学生观看风光纪录片《天然氧吧——张家界》,再说说郁郁葱葱的绿色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3、设想一下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哪些灾难,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建议学生发挥想象绘制一幅以“绿色的呼唤”为主题的招贴画。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树 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残枝败叶、独木成林、苍劲挺拔 第五单元 翩翩起舞 课题:舞苑奇葩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运动物体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 ●了解人物动态产生的原理。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内容: 这是一节美术和音乐、舞蹈综合的科目。教学中必须考虑利用音乐、录像、道具等手段来激发、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融入到欢快的音乐节奏中,促进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 教学安排如下: 欣赏感受——综合体验——赏析评述——回忆构思——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一、图片、作品赏析 1.教师提问导入: “什么时候我们会唱歌、跳舞呢?”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2.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类型的舞蹈图片。 通过欣赏,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每张画面的不同之处,并请同学模仿部分图片上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教师提问: A.“谁知道,阿姨跳的是哪一种舞蹈?”(芭蕾舞) B.“你怎样看出来的?”。 (从衣服上,还有用脚尖跳舞。) 教师提问: A.“小朋友们在跳什么舞蹈?” (小朋友们在跳民族舞蹈,都穿着民族服装。) B.“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他们的动作很夸张,表情非常开心。) 3.欣赏画家和小朋友们的作品。 教师提问: A.“这幅画是法国画家德加的作品,名字叫《舞台上的舞女》。这幅画主要的色彩是什么?” (黄色和白色) B.“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画得很逼真、很优美;就像真的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教师提问: A.“画面里的小朋友在跳什么舞?” (新疆舞,维吾尔族姑娘把辫子梳成许多条。) (两个女孩子在扭秧歌,因为她们手里都拿着扇子和布。) B.“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整个画面都用了大红的色彩,为什么?” (表现了当时热烈、欢快的场景。) 教师提问: “这幅画主要用了蓝色背景,谁来说说,看了这你有什么感受?” (蓝色代表着宁静,像大海一样。这两个跳芭蕾舞的小朋友非常的投入,动作很优美。) 4.总结舞蹈表演者的特点。 教师提问: “这些跳舞的小朋友和我们平时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舞蹈演员的特点: 穿着特制的舞蹈服,头发梳得很漂亮,化妆、动作很夸张,表情都笑眯眯的。) 二、欣赏感受 1.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儿童歌舞《好日子》、《家在中国》片段。 教师带领学生边拍手边欣赏。 教师提问: A.“看了小朋友的表演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同学们自由回答。 B.“舞台上的光线和我们生活中的光线一样吗?舞台的布置有什么特点?” (舞台上有很多耀眼的彩色灯光,有五颜六色的背景。) C.“谁能来模仿一下小朋友们的表情(动作)?”请几名同学分别表演。 按照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导入部分是否精彩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欢快的音乐舞蹈动画容易让学生过于兴奋而分散注意力。因此,我把欣赏舞蹈图片放在了课程的开头,在了解了舞蹈特点之后再进一步欣赏欢快的歌舞,这样有一个较好的过渡。同学们一看到欢快的舞蹈、听到愉快的乐曲和歌声会立刻兴奋起来,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带领同学们随节奏拍手。 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答案用语言表达出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三、综合体验 1.请全班同学一起随电视表演舞蹈。 教师提问: “看到电视上的小朋友跳得这么好,你们是不是也想来表演了?” 2.选部分优秀同学在前边领舞,老师加入到他们中间。 3.游戏:“音乐停、舞蹈停”。请同学们观察跳舞同学的表情和动作。 教师选取一段或几段儿童音乐,快慢相宜,挑选3—5名有舞蹈基础的同学到前面来即兴表演,可以做简单的装饰,准备简单的道具。教师随时掐断音乐,表演的同学要保持不动。请同学们选出表演最夸张的小演员并给予表扬。游戏进行三次。 四、想像和构思 1.总结欣赏体会。 教师提问: “看了这么多的作品,谁能告诉老师,要画好一幅跳舞的画,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跳舞的人动作要夸张,要把服装和表情画好,色彩要美丽,背景要涂满颜色,人物比例要尽量放大。) 教师现场勾画一幅构图,注意强调画面的整体感和舞台气氛。 2.引导回忆和构思画面。 教师提问: “现在每个同学都来想一想,你表演过舞蹈吗?你看过别人表演吗?” “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画,谁来描述一下。” 五、创作表现 通过语言引导和教师示范,同学们开始用铅笔起稿,本节课完成作品的起稿部分。 使用的材料可以丰富多样,课前让同学们预习并准备好自己要使用的材料。 六、交流评析 在同学们的创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大家,请同学们为他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与自己的作品进行对照。 课题: 舞蹈人物速写 教学目标: 1.学习速写的表现方法,用简洁的线条迅速地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特征和精神状态,画出较成功的速写作品.(了解)2.通过速写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练习)教学重点: 训练人的观察对象的能力和以迅速,简单的线条画出对象的主要特征的能力.让学生学习速写,对学生进行绘画的技能训练.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练速写贵在坚持,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题.课前准备: 教师:放大书中范画,收集画家速写作品.准备油画,素描的人物画作品.学生:速写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揭示课题—《人物速写》,观察范画,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这些画在以前你看见过吗 ?它们有什么特别的2、出示几幅人物画作品.油画人物画,素描人物画,速写人物画.观察和欣赏三幅画后,共同讨论不同画种的表现特色、艺术特色、作画时间 油画: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可长达数年 素描:形象逼真,明暗丰富 速写:想象概括简洁,线条流畅。从对比中让学生了解速写的特点.3,出示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教学.加深学生对速写的理解.4,学习用速写的方法来描绘人物.教师示范作画,让学生看清教师是怎样把握住大形象,大构架,大比例的,怎样用长线表现主要特征,怎样省略那些表秒的繁琐现象„„(借用人体模特,请小朋友坐在椅上,摆一个看书的姿势为研究对象).(二)讲解要点 1、指导学生练习.提示: 站七坐五盘三半,坐着看书时,坐高是五个头高.不管你看到的是正面或侧面,重点要表现出头,手与书本之间的微妙关系,这样才能画出看书时的动态.2,进行速写练习时,要做到这样几条:(1)锻炼自己的眼力,认真观察,抓住对象的基本特征.(2)千万不要看一眼画一笔,应先画出大形象,大构架,大比例,力求寥寥几笔勾出对象的概貌.(3)提倡默画.训练对形象动态的记忆能力,将观察到的形象和动态,在记忆尚未消失之时,凭借印象和记忆,及时默画下来.经过这样多次训练,能强化对形神动态,记忆力和作画的中和概括能力.(三)学生作业 教师作好个别的辅导.(四)作业讲评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五)课后小结 课题一 爆炸的信息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业,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广告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引导学生欣赏优秀广告作品,结合生活实际与同学合作重新创编由区委、有意义、有美感的广告作品。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收集身边的广告作品,能划分广告作品的种类。比较不同广告作品的风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广告作出自己的审美评价。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欣赏优秀广告作品中获得启示,结合生活实际与同学合作重新创编由区委、有意义、有美感的广告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光目标:利用大家熟悉的广告用语的结构特点,重新填词,创编广告用语,体验广告带给我们生活的乐趣。教学准备 1、各种生活广告资料,图片的(平面的)、影视的(动态的)等。 2、为广告配乐的音乐作品(CD或录音带)。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们身边的广告 1、课前布置学生将自己身边最容易得到的广告资料带入课堂,说一说自己对广告的认识以及广告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2、播放电视广告,组织学生对自己了解的广告展开讨论。讲一讲自己印象深刻和与广告亲密接触的小故事。 3、说一段你最熟悉的广告用语,分析一下它的审美特点(包括内容与形式)。活动二 广告的魅力 1、根据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广告图像资料和广告歌词,创编广告,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广告的价值。 2、教师指定商品,请学生为该产品以朗诵、绘画等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对此项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广告艺术对方便消费者购买、促进商品流通所起的积极作用。 3、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你怎样来分辨社会中广告的真伪,对那些言过其实的广告,甚至是恶意欺诈的广告表明正确的态度。活动三 评价鼓励 1、学生能否对生活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广告从语言、音乐、画面设计、传递的内容信息等方面做出自己明确的评价。 2、对能利用生活中的广告资源恰当的进行创编表演的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广告 广告的魅力 课题二 情系你我他 教材分析: 公益性广告,为社会奉献出许许多多人间真情,为千家万户送去关爱和温馨。今天,在我们的艺术学习中,学生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全新的视角来 认识、了解广告这一别具一格的艺术门类。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优秀的社会公益类广告,初步了解社会公益类广告的特点、反映的内容、表现的方式和达成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设计公益招贴广告,利用歌、乐、舞等综合表演形式呈现广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电视公益广告,明确电视广告制作的大体程序,尝试制作电视公益广告。教学准备 1、不同风格的公益类广告的招贴画资料。 2、表现不同主题的电视公益广告资料。 3、为展示某一社会公益主题而进行的大型综艺广告宣传活动的音像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公益广告暖人心 1、社会公益广告,是以反映人们的观念、意识、见解、要求以及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民声问题的一种广告传播形式。它是弘扬社会公德,沟通人们之间的信任与了解,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与工具。 2、组织学生讨论社会公益广告与普通的商品广告又和不同,社会公益广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非典”时期或欣赏过的其他公益类广告,谈谈自己受到过怎样的启示。活动二 尝试设计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社会公益广告招贴画的设计活动。活动的形式可独立可合作,自由命题。总之,一切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现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一前提。 2、引导学生整理课前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与表现主体相关的新闻报道、调查报告等;图片资料——与表现主题有关的照片、画面等;特定资料等。 3、在完成资料收集后,进行初步的创意与构思,学生可以用草图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构思。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最后进行进一步的修改。 4、在设计构思基本确定后,开始确定表现手段。如果是集体合作,大家一定要分工协作,确定好各种材料的准备,以便下节课的创作。执教时间:5月18日——5月19日 第二课时 活动一 欣赏感受 组织学生欣赏经典的电视公益类广告,看一看它的画面处理,听一听它的音乐合成,读一读它的文字表述,想一想它的创意构思。结合以前的学习,组织学生讨论当前电视公益类广告所具有的特点(反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关注社会热点、传达人文精神)。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公益类广告,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活动二 分工合作 根据人员的分工不同开展各自的工作,各负其责,小组成员之间只有密切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校园公益类广告的创作活动。活动三 课后拓展 在校园公益类广告完成之后,教师将学生的公益类电视广告作品通过校园电视网进行播放。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这些作品,同时也能使参与电视公益广告制作的同学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板书设计: 社会公益类广告作品欣赏 “城市牛皮藓”的危害 课题:让我告诉你 教学准备 1、优秀的广告艺术资料(影视、图片、音乐、广告用语等)。 2、学生进行广告创作时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3、录音、录像设备等。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请看我的创意 1、组织学生畅谈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电视广告,那些电视广告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每个同学说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电视广告,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原因。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感受,与学生一起欣赏较为优秀的电视广告艺术。看一看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作品呈现的。它创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结合学生对电视广告艺术地了解,引导学生欣赏种类丰富的招贴广告作品。比较招贴广告与电视广告的不同与相同之处,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招贴广告作品,说一说喜欢这个作品的哪些地方。组织学生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招贴广告在进行创作表现时所应关注的艺术要素,如:构图、色彩、造型表现手段等。活动二 创作构思 联系上面的欣赏教学,安排学生进行招贴画创作表现活动。 1、使学生明确自己创作招贴画的立意、构思,想表现怎样的内容。 2、进行画面布局,选择呈现手段。 3、进行招贴画的制作实践活动。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自由选择表现手段和表现材料进行招贴画的创作。如;绘画、剪纸、粘贴、拓印等形式均可。第二课时 活动一 体验升华 1、结合学生对广告知识的了解与认识,组织学生进行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广告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广告艺术作品,体验感受作品中的个性与特色。观察作品中都运用了哪些艺术形式与手段,进行了怎样的艺术策划与成线,选择了何种广告用语的表述方式,最终达到和形成了怎样的整体风格与特点。 2、组织学生欣赏作品,并自由发表对作品的评论。谈一谈自己对不同广告的体验、感受。设想一下,如果同一个题材的内容,让你来完成一个广告的创作,你会选择哪种艺术表现形式。活动二 实践创新 结合前面所了解的广告知识,选择一个题目进行报刊类广告设计。要求彩色鲜艳、图文并茂,表现工具不限,风格自定。A 为果园里的水果出售做一个商品销售广告。 B 为我们自编的科幻小说或少先队报刊作一个征订广告。C 为我们学校招生做一个宣传广告。板书设计 1、使学生明确自己创作招贴画的立意。 2、进行画面布局,选择呈现手段。 3、进行招贴画的制作实践活动。 课题: 吸引人的招贴画 教学内容: 《招贴画》——设计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并通过对招贴画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初步学习招贴画的设计制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用最典型最简练的形象表达主题,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 通过对招贴画的欣赏,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教具: 各种形式的招贴画、设计步骤图等。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出示各种形式的招贴画复制品,让学生观赏,问:“这是什么画?” 二、讲新课,板书课题:招贴画——设计 让学生朗读课文,板书:“主题突出,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简洁易懂,形式新奇独特。”再指导观赏课本第22页的图例。 三、启发学生按下面四点内容思考: 1、招贴画的作用,2、招贴画的特点。 3、招贴画的内容。 4、招贴画的设计步骤。 四、教师按上面四点讲解: 1、招贴画是宣传画的一种,贴在繁华显眼的地方,向群众宣传的。 2、招贴画的特点是:主题突出、色彩对比强烈,文字简洁易懂,形式新奇独特,在短时间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招贴画宣传的内容很多:如电影、戏剧、音乐会、各种会议、展览、运动会、商业活动等等。 4、招贴画的设计步骤: 教师用自己创作的范品介绍自己的设计经验,使学生对设计步骤有更具体的理解。边讲边示范,用课前准备的“招贴画设计制作程序”作完整的补充:一是动手前要对设计招贴画的内容作分析,二是要明确目标,在选择典型形象,用什么响亮的标题及色调等方面作认真思考,心中有数了才动手。(1)起稿。 (2)画主体和大色块。(3)将画面补充完整。(4)加文字说明。 五、布置作业,以学校的一次活动为题(教师提示活动的内容如合唱比赛等)设计一幅招贴画。 要求形象简练,突出主题,注意大色块的对比,字体和色彩要与整体相协调(本节课确定招贴画的主题,设计招贴画稿,第二节课着色完成)。 六、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七、课堂小结。 第二节 一、检查草稿,分析设计优秀的草稿,开启全班同学的思路,进出口修改草稿。 二、教师提示: 1、招贴画的文字即“题目”,要简洁易懂,作为构图的一部分认真处理,选用的形象要有鲜明的特征,使之突出主题,色彩要对比强烈、醒目。 2、要用美术字书写画面的文字。 3、着色时要讲究色彩调子,又要注意主体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关系,做到既对比又调和。 4、引导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思路,认真审查、修改设计图。 三、学生着色,完成作业,教师辅导。 五、课堂讲评。 第七单元天竺国 课题一 细密画 教学内容:细密画 教学目标: 细密画是波斯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始于《古兰经》边饰图案。能运用细密画的技巧,发挥想像力与观察力,完成绘画作品.激发主动探索与研究精神(1)能主动收集活动资料并与生活经验结合.(2)能将观察,搜集的资料以心得纪录的方式呈现 教学重点:综合并应用细密画的技巧,制作细密画的绘本作品.构思艺术创作的主题与内容。 教学难点:色彩华丽,富于装饰性。教具:矿物质颜料、纸、毛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1、教师简介 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主要用作书籍的插图及封面和扉页上的装饰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有的画在羊皮纸上,有的画在纸上,也有的画在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形式不一。多数采用矿物质颜料绘制,甚至把珍珠、蓝宝石磨成粉当颜料。 伊朗细密画是波斯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始于《古兰经》边饰图案,色彩华丽,富于装饰性。其代表人物为法尔希扬先生(Ostad Mahmoud Farshchian)。 2、欣赏 3、学生谈感受 三、绘制 学生绘制,教师巡回指挥 四、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 艺术家的故事 课题一 心中的未来 教学目的: 1、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3、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4、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教学难点: 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教学具准备:录相、科幻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导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有幻想过未来吗?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这节课我们要来表现的是《我心中的未来》 3、引导阶段:1)在小组内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幻资料和图片,为想象创作提供素材,教师选择部分小组进行汇报,了解学生交流情况。2)教师放一些高科技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3)引导学生欣赏范图: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特应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幻想出对未来的向往?你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好象对未来的向往? 4、发展阶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构思,绘制《我心中的未来》的草图,然后集体讨论草图中表现的内容,明确未来的生活与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启发学生绘画出心中的未来。 表现技法介绍并作适当示范: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学生选择资料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三、课堂辅导:巡回指导、纠正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作品。 四、引导观摩作业: 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 2、师点评全班同学作业总体情况。 第八单元 课题二 肖像画 教学目标 :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 :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具准备 :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学具准备 : 绘画工具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 游戏 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 ·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 芬奇,《蒙娜 ·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看达 ·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2,《凡 · 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现代版的《蒙娜 · 丽萨》 5, 探索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1、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2、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 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 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 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A,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 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过渡 :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六,引导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七,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导入 1,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2,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搜集过程和感受.3,欣赏罗中立《父亲》.三,授新 1,看“图”写“话” 出示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像》《阿 Q像》.学生仔细观察,体验.各小组任选其一,写 100个字左右的肖像描写.小组派代表读一下,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评说.2,看“话”画“图” 教师出示一段人物肖像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画一幅人物肖像画.(3分钟左右) 肖像描写: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创作的肖像画,学生教师进行点评.3,表现方法 结合图例,简单介绍一下油画,版画,国画,素描等表现方法及其优势.(如有学生了解的,请学生向其他学生作介绍)4,漫画在人物特征表现中的特殊作用 出示漫画作品.学生自己体验,讨论.说说漫画的特点(夸张).5,特征的把握 通过对人物形象整体特征的把握,并恰当地强化细部特征,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绪,年龄和职业等.四,创作表现——尝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仔细观察人物特征.选择任何一种表现方法创作肖像画.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在所画的肖像画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他的哪些特征.五,引导评价 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能否将人物特征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 对自己所表现的人物是否满意 被表 现的人物(同学)是否满意 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同学和老师如何评价你的作品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第八单元 课题二 墨与彩的韵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置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1)学生互评:(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语言领域:借你一把伞 (二)(早阅) 活动目标: 1.学会自己专心看书,能较完整地讲述一两个故事情节。 2.初步学会用声音、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蚂蚁、青蛙、兔子、小狐狸、大熊等动物头饰若干。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指导: 1.自由阅读。 交待阅读操作材料的注意事项:安静地、逐页地阅读,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理解故事内容。 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2.讲述故事。 请幼儿两两一组,相互讲述故事。 3.故事内容。 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点评。故事表演。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幼儿分小组表演故事。交待表演规则:每人扮演不同角色,按照故事情节发展有顺序地呈现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处理人物对话、表情、动作。对幼儿表扬进行指导、点评。《山林或公园真美》 活动目标: 学会运用建构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小组合作的主题建构。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建构材料、辅助材料,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 1.2.动的兴趣。 1.活动指导 一、引导幼儿观察山林和公园的图片或照片,引题。引导语:山林里有什么?公园里有什么? 引导幼儿充分讲述。根据幼儿的讲述,及时小结山林和公园的景色、设施等,激发幼儿活 二、引导幼儿自由组成小组,商量小组建构事项。引导幼儿讨论、确定本组建构的主题和内容,如建构山林可以有树木、野花、流水、2.房屋、小动物的家等,建构公园可以有亭子、游乐场、湖泊、小桥、小路、草地、鲜花等。 3.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各成员的建构任务,以及使用的建构材料。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小组确定主题。 三、引导各组自主选择材料,分工制作,集中组合,共创作品。 1.观察各组建构情况,提醒幼儿耐心、细致地建构和使用替代物,适时、适量地帮助与 2.指导幼儿。 四、展示各组创作的作品,共同欣赏和分享。 《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完整演唱歌曲,并唱准休止符。 2.能用歌声表达敬爱爱老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播放器等。 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重阳节》。 活动指导: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导幼儿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节日。 1.引导语:小朋友们,重阳节快到了,你们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有两个“九”。“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意思,因此我们国家把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希望大家都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帮助老人。 二、组织谈话活动,请幼儿说说爷爷奶奶平常都做些什么,引导幼儿知道爷爷奶奶的辛苦,并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三、清唱国歌,引导幼儿欣赏。 1.引导语:爷爷奶奶辛苦了,我们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让爷爷奶奶放松放松。 2.我给小朋友唱首歌,听听歌曲里的宝宝是怎么捶背和敲腿的。 3.教师清唱歌曲后提问:①歌曲里唱了些什么?②好宝宝是怎么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敲敲腿的? 四、配以相应的动作再次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再一次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并理解休止符的唱法。 1.在“咚咚咚”的地方配以有节奏的捶背、敲腿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歌词的内容。 2.示范休止符的唱法,在休止符处用轻捂嘴巴或是“嘘”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五、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尝试跟随音乐演唱。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演唱,并随乐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重点指导幼儿在休止符前的一个字不要过于强大而太用力地唱,用自然的声音唱即可。 2.请幼儿两两一对,其中一个幼儿先扮演爷爷或奶奶,另一个幼儿边唱边给“爷爷”或“奶奶”有节奏地捶背、敲腿,而后交换角色对唱。 1.2.术·落 《落日 (一)》 活动目标: 能大胆地使用自己喜爱的颜色或方式来表现落日。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观看日落的景色。物质准备:图画纸、各色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及棉签若干。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艺术·落日》,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艺 日》。 活动指导: 一、出示教育挂图《落日》,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引导语:太阳快下山时把天空照射得怎么样?远处的山和湖面也被阳光照得怎么样了? 2.引导幼儿充分表述自己的感受。 3.小结:太阳快下山时发出美丽的光芒,附近的天空变成了金黄色,蓝蓝的湖水被映得五彩缤纷,远处的山也披上了金黄的霞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丽、壮观。 二、启发幼儿分析、构思。 1.分析 引导语:画家爷爷用哪些颜色来表现落日的光辉?(红色、金黄色。)这些颜色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觉?(明丽、温暖。)近处的湖水和树分别是什么颜色?(蓝色和暗绿色。)给我们什么感觉?(宁静。)湖水的蓝色、树木的暗绿色与落日光辉的红色、金黄色形成对比,使落日显得特别美丽辉煌。 2.构思。 引导语:看了《落日》,你们也来画一幅美丽的《落日》吧,可以大胆地使用你们认为最好看的颜色去画一画阳光,画一画晚霞,画一画太阳照射在水波上的光芒,还可以画你想画的其他景物。 三、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各种颜料作画。 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颜色,画出日落时的美景。 2.观察指导,给予个别幼儿适当的帮助。 四、展示作品,组织幼儿自由参观、评议。 《小鸭洗澡》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噪音、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初步能根据生活经验创编歌曲和动作,体验创编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鸭木偶一个、音乐《小鸭洗澡》、播放器、自制的《小鸭洗澡》图谱。 活动指导: 一、演示木偶小鸭,讲述小鸭跌倒弄脏衣服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小鸭洗澡》的情境。 引导语:小鸭子弄脏了衣服,我们来帮助小鸭洗澡吧。 二、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激发学唱歌曲的兴趣。 三、展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尝试演唱。 2.带领幼儿边做洗澡的动作边演唱歌曲。 四、鼓励幼儿简单创编新歌词。 1.引导语: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洗澡的?(大象用长长的鼻子喷水洗澡,猪打滚,猫舔毛等。) 2.鼓励幼儿交流后创编新歌词,继续演唱。 五、引导幼儿自由结伴表演唱。引导幼儿分成小组,用互相帮助洗澡的方式,边表演边唱歌。 《美丽的菊花 (一)》 活动目标: 1.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菊花。 2.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看菊展,或教师带幼儿观察园内栽种的菊花。 2.物质准备:各种绘画材料(水彩笔画、棉签画、排笔画、国内的相关材料),各种各样的实物菊花。 活动指导: 一、出示各种实物菊花,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观察菊花的感受,丰富经验。 1.提问:①你们看到了哪些菊花?花朵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可以请幼儿上前,边说边画出菊花的花瓣)整朵花看起来像什么?②菊花和其 他的花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引导幼儿了解菊花花瓣数量多且细长、重叠、向上卷的特点。)③你觉得菊花美吗?美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种菊花? 二、介绍作画材料,引导幼儿选择材料自主作画。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菊花,着重观察花瓣的特点以及整株菊花的外形特征。启发幼儿构图,安排画面。 2.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作画,重点在于表现出菊花花瓣多、细长、重叠、卷翘的特征以及菊花丰富多彩的颜色。 3.在写生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使用颜色。 三、展示和分享。 展示幼儿作品,布置成“菊展”。让幼儿分享创作的快乐。第二篇:六年级艺术《友谊地久天长》教案
第三篇:六年级下册劳动教案(艺术插花)
第四篇:艺术教案
第五篇:艺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