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诗歌阅读指导课教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黄岛区琅琊中学 闫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熟读背诵。(重点)
2、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初步理解诗歌的写作特点。(难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备齐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准备好关于作者和其相关作品的资料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诗歌阅读方法的指导: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通诗句
2、多读多背
3、理解诗句含义
(二)文本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学完杜甫的两首课内阅读诗歌,今天让我们由课内延展到课外,再学习杜甫的一篇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出示诗题)(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三)作者简介
1、学生查阅资料(课内、课外资料结合)
2、课件出示杜甫资料
(四)读题,解题意
这里的“河”特指黄河,“河南”指黄河的南边,“河北”指黄河的北边。题目的意思应该是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两岸的消息。(齐读诗题)
(五)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通诗句——学生查阅工具书
jì tì yī shang wū xiāng qī zǐ 蓟北 涕泪 衣 裳 巫 峡 襄 阳 妻 子
(六)理解诗句含义
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理解意思。
2、教师总结,师生齐读古诗。
(七)品读,想意境,感悟诗情
A、“初闻涕泪满衣裳”(1)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呀?(2)师: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个别生读)B、“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师:诗人不仅于欣喜的流泪,他还有哪些举动。
生:“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从漫卷诗书可知诗人很高兴,还从喜欲狂可知诗人太高兴了.(1)师:请问“漫卷”是什么意思?
4、感悟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5、分析诗歌的写作特点
生:胡乱的收拾卷起书籍还有其他东西
师:这里的“漫”分明是“漫不经心”的“漫”。为什么不说诗人是漫不经心地卷起诗书。生:喜讯传来,诗人太高兴了,巴不得马上就出发,所以收拾书籍时一定顾不了那么多,很随便。师:把这种喜态放入句中读出来。(生齐读“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师:回头看看此时的妻子和孩子不再忧愁,可曾经的妻子和孩子又在愁什么呢?(生思考)师:突然传来官军收河南河北喜讯,这又怎能不让他(生齐读“初闻涕泪满衣裳”)
师:恶梦已去,痛定思痛,悲天悯人的大诗人,又怎能不(生:齐读这诗句“初闻涕泪满衣裳”)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诗人的欣喜仅在于涕泪,漫卷诗书吗? 生:我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知道了诗人非常高兴,因为他高兴得大声唱歌,开怀畅饮。D、出示三峡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1)师: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万盏也不醉。”怎能不让人欣喜若狂?此时此刻,诗人只想去哪里? 生:想要赶快回到家乡去。师: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出来的?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师:这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回家的心情怎样? 生:诗人的心情非常急,师:用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生: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师:同学们从哪些词感受出他归心似箭。生:身在巴峡.心在洛阳
师:两地之间相隔多远呢?途中又要经过哪些地方?(课件出示)
生:要经过巫峡,襄阳(教师在幻灯片中借助箭头符号演示杜甫返乡的路线图)(八)品读练习
1、你最欣赏哪句诗哪些词,请说说你的理由。
[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即将启程还乡时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
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得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刻喜不自禁的感情。
2.诗中哪个词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欣喜和迫切还乡的心情。
五、作业布置:
1、默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春望》诗人杜甫或喜或忧皆因国,读了这两首诗后,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种忧喜观的,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喜 爱国
生:即、穿、便下、向(学生在资料上进行标注)师:用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杜甫的心情?(归心似箭)师:同学们请把这种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读出来(生齐读)
(3)师:同学们,学以至此,你知道此时此刻杜甫身在何处?心在哪儿?
第二篇:《古树》采访指导课教案(简案)
《社区古树名木情况及其生态环境调查》访指导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采访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了解采访的相关信息,同时使学生的采访技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3、通过不同的采访案例梳理出采访的步骤、方法和出现的不同情况。
二、活动过程:
师:《古树》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了。很快我们各组的同学就要进入实地调查采访的阶段,一说到实地调查采访大家都很兴奋。很想有自己展现才华的机会,但我们想一想,调查采访容易吗?别人会接受你的采访吗?
(一)回顾---展示采访计划表
出示采访计划表,提问学生在模拟采访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
(二)片段回放,梳理采访思路
1、明确采访目的
师:我们要进行采访首先最主要的是要明确采访的目的: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根据你采访计划表说说他们小组采访的目的好吗? 【板书:
1、明确采访目的】
师:请各组说说采访的目的,教师每组进行质询。(1)这组的采访目的,你们认为明确吗?
(2)老师想问下你们为了达到所设定的采访目的,你们设计了那些问题呢?(3)为了能更好的回答你们所设计的问题,你们选取了那些人作为你们采访的对象呢?
2、采访前的准备(第一组)
师:在看之前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
(1)仔细的听视频中的每一句话,并且做好适当的笔记。
(2)等下在讨论的过程中那方面做的比较好,那方面做得不够,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板书:
2、采访前的准备】
①被采访人拒绝怎么办?找另外一个 ②器材坏了怎么办?问人借、笔记、带多一部(先讨论、再质疑学生)
师:这个小组这样做好吗?完善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师: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就进入采访了,在正式的采访前他们这样做好吗?大家请看视频:
3、采访前----电话预约(第一组)
做好了一切的充分准备,开始采访了,看看这组这样做好吗?(播放电话预约采访视频)【板书:
3、采访前----电话预约】(先讨论、再质疑学生)
4、见到被采访对象时应先进行自我介绍。(第二组)
师:确定被采访的对象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组是这样采访的好吗?(播放采访前进行自我介绍视频)(先讨论、再质疑学生)
【板书:
4、见到被采访对象时应先进行自我介绍】
5、采访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第四组)
师:我们进行了自我介绍了以后,采访的同学就开始问被采访对象的问题了,看看这个小组的同学的采访片段好吗?(播放采访片段)(先讨论、再质疑学生)
【板书:
5、采访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6、被拒绝采访的原因。(第五组)
师:在实际采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什么情况呢?(提问学生)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片段好吗?你应该怎样做? 【板书:
6、被拒绝采访的原因】(先讨论、再质疑学生)
师:这两位同学的采访为什么会遭到拒绝呢?他们被拒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7、综合分析(第三组)(先讨论、再质疑学生)
师:谁先说说在这个采访当中那些做的比较好,那些还是做的不够,怎样做才能好呢?
(三)小结:
师:通过这五个小组的采访的案例汇报,我们梳理出了采访的步骤、方法和出现的不同情况。下面我们每个小组很快就要进入正式的调查采访了,大家想一下在正式采访之前我们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四)延伸:如何制作采访全记录。师:对就是制作实地调查的采访记录。这个实地调查采访的记录应该怎样指定呢?里面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呢?用什么形式表达呢?这些等等的内容都留待我们下节课共同研究好吗?
第三篇:必修五诗歌古文说课
必修五诗歌古文说课
陈情表
一、说教材《陈情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为高考要考。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以情动人的文言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背诵全文。2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3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4 鉴赏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词得体的写作技法。教学的重点仍然是实词虚词教学难点是体味真情,体会作者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
三、说教法为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字词教学,体会以情动人的特点,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觉性查,预习不到位,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指导诵读和讲解为主,加以点播点拨启发、讨论领悟。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苏轼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一二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因为《出师表》学生都很熟悉,容易理解本文以情动人这个重要特点。2、解题主要让学生明白陈情表这三个字的含义就行,尤其是应该让学生理解“表”这种文体,明白为什么要些表,写给什么人。3、作者及背景作者李密书上有注释,没有必要展开讲,但要提示学生要和瓦岗的李密分清。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文以情动人的特点,背景要简单介绍一下。4、范读正音为何要在范读正音之前给学生轻声读课文,勾画注释的时间呢?因为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学生预习是很不到位的,如果直接范读,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忙着听音注音,而忽视节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况我检查发现学生预习不理想时会给学生几分钟让学生把注释的音移到课文中,这样范读时才能提出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听出感情。由于课本注释比较详尽,也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注释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正音时我主要提示了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课本很清楚的没有指出,也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还希望多听各位前辈的意见。
5、朗读指导本来在正音之后,安排有个别学生分别朗读,然后就学生朗读中存在的字音、节奏、感情处理问题进行讨论、评价、指导,因为没有学生,这个环节也没有进行。
6、学习第一段
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个任务,重点是和学生讨论字词,梳理结构简单赏析,在此基础上指导背诵,并进行分组朗诵比赛,一般时间充足而我又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会示范背诵,争取学生能够当堂背。
7、课堂小结,要能够承上启下就行,显得课堂的完满。8、作业布置:这个讲课时一紧张忘了,其实作业有两个,一是背诵全文,二是识记字词,下节课提问检查。
五、说板书设计我向来认为语文板书以简洁为要,实用为主,平时我的板书主要分三块,一是讲课当中举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关键词,比如说今天提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使学生记得准确而不是只记个耳熟,我会板写在右边。重点字词我板写在左边,中间主板就是行文思路。今天的板书安排好,上去太紧张,把字音写在左边,其实应该写在副板的位置上没有一节课是一无是处的,也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每节课上完我都会认真反思,是设计上的不足,还是运行中的失误。一个人要善于反思和正视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步,同样,一个人更要虚心和真诚听取大家的意见,才会进步的更快。我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给我成长的机会。
《项脊轩志》说课稿
各位评委、同行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项脊轩志》。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
(一)(首先是)说课标。《项脊轩志》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关于选修古代散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说教材及其地位。本单元的基本内涵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按照新课程标准,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体会杂文、小品文这一类文章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特征,感受此类文章的生活气息和情趣。《项脊轩志》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学生可以通过感受、理解、认识文中优美高尚的情感,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得到情感的熏陶。
(三)说学情。要想使课堂教学获得实效,就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了解。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但是对那种纯粹的、本真的情感(比如说父爱、母爱)体验得较为肤浅。(而选修课程“诗歌和散文”模块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就知识结构而言,高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必修阶段对文言文比较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于浅易文言文已基本能疏通文意。
(四)说教学设想和课时安排。本文是一篇明代散文,难度不大,而且注释详细,因此我准备将文言知识的积累放在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通过抽查、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课后,将本课的知识要点制成简表以利于学生集中记忆。(如图所示)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目标。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②鉴赏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深沉情感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模式,逐渐深入,点滴理解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品味作者平淡记叙中蕴含的浓郁深情
②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
(五)说教学重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制定为: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并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感悟亲情。
(六)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此我遵循人本原则和开放原则,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拓展延伸法,相应地会指导学生采用预习法、圈点批注法和合作探究法。
(七)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八个环节。
(1)首先是布置预习。本文是一篇明代散文,难度不大,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运用圈点法,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同时留两个问题给学生思考,以期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
①有人用“1、2、3”来概括文章内容,即“围绕一间书屋,抒发两种感情,感怀三位亲人。”请问是哪两种感情?哪三位亲人?
②文章哪一部分侧重写喜?哪一部分侧重写悲?
(2)导入新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了切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从学生的写作切入。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许多同学都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确,在我们短短的生命历程里,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平淡的生活里也有着精微的情思。“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平淡中显深情”,恰恰是文章的至高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于平淡记叙中蕴含浓郁深情”的经典散文——《项脊轩志》。(3)作者介绍。鉴赏文学作品要知人论世,接下来我介绍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运用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对归有光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介绍完作者之后,对文题应有一个解释,因为突出作者的身世和仕途不畅的遭遇,能够为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做铺垫。
(4)接下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明确,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标。
(5)第五个环节是研习课文,解决重难点。
《项脊轩志》是一篇“于平淡记叙中蕴含浓郁深情”的经典散文,教读本课,最重要的是在文本和实践之间,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够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生活感悟去体味文本,体会人生。所以我教读的核心方略是读文本、品语言和懂生活。
① 首先,教师范读文本,让学生体味文中的意境,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② 接着让学生们诵读文本,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初步体味作者的情感。③ 诵读完成之后,采用提问法,与学生共同解决预习时留下的两个问题。
④ 接着是本课的重点:品读语段。指导学生用圈点法,先找出本课中的所有细节描写,轻声品读,交流各自的体会,接着由教师随机点评。通过这一环节完成教学重点。示例1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东犬西吠”照应了前面提到的“诸父异爨”,他们不能和睦相处的情景,令作者心情凄凉破碎。“鸡栖于厅”,翻译过来是“鸡在门厅中休息”,在古代封建大家庭中门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显示这个家庭的地位和门楣,一般家庭对此都非常重视,但作者这个家却让鸡在厅中随意栖息,可见没有人再顾及这个家庭的脸面,这个家庭已变得混乱不堪。“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在没有分家的时候用的是同一个大庭院,那么在分家后各自开始建造篱笆,就象征着家庭已经开始分裂,开始有了隔阂。但是篱笆毕竟还比矮,有空隙,彼此还能进行感情间的交流,但是后来把篱笆拆了建了墙,墙又厚又冰冷,没有一点人情味,这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冷淡了。这个时候作者就发出了“凡再变矣”的感叹,这虽然只是一句很简单的陈述,但是也包含了作者的感情,家庭衰落的伤痛,实在是令人难以忍受。老师提示:在这个语段中,作者抓住了几个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就将大家庭颓败破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非常到位。虽不言情感,却情感自明。
示例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老师提示:请学生联系自身体会,也联系归有光的身世:八岁丧母,十年世态炎凉该有谁知,“有妈的孩子象块宝”未必人人体会得到,“没妈的孩子象根草”确是失亲之人难以逃避的痛彻感受。示例3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老师提示: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平平常常的几句话语,平平常常的几个动作,就把老祖母对孙儿极其疼爱、关怀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
示例4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 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老师提示:归有光想起母亲,潸然泪下;想起祖母,长号不自禁;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可想起亡妻的好,作者的感伤之情表露得非常含蓄深沉,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
⑤ 合作探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接下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少年丧母的悲凉,让学生讨论归有光为什么不直接去写他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呢?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一下青年归有光那一刻的心情,让学生讨论文中为何只写祖母来来去去,不写作者自己半句话?
(6)拓展学习。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写作技巧的理解,课堂最后要让学生在一起回顾与亲人在一起的某个细节,交流各自的感受,让学生体味亲人的爱,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之后请同学再次美读全文,感受文情。
(7)归纳总结。为了总结全文,再次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我用这样一段话来结束整个课堂教学。“一间百年老屋,又小又漏又暗,似乎没有什么可写的,但老屋却见证了作者家境的变迁,也记录了他家人的音容笑貌,寄托了作者的绵绵哀思,读之令人心酸掉泪。联想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辛勤付出,缺乏感激之情,缺乏感恩之心。拥有时不知道珍惜,失去时才知道可贵。我们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学生们珍惜亲情,从感恩开始,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愿本文就是一面镜子,时刻照见同学们感激的面容,感恩的心灵!”
(8)布置作业:为了学以致用,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我布置了一篇作文:学习本文写作技巧,想想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写作《感受母爱》。
(九)说板书设计。主要是根据文章的脉络进行,突出教学重点。
(十)最后是我的说课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必修时应将文言基础打扎实,从而能更好地利用选修课的时间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另外每节课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突出重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我的说课完毕,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长亭送别》。
一、关于教材 《长亭送别》这篇课文编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重点学习中国古代戏曲,目的是通过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欣赏,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戏曲的能力。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第四本第三折的节选,原题为“哭宴”。曲词优美,情文并茂。语文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根据内容和学生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过、情”三个维度要求,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中“生、旦、丑、末”等戏剧角色和“云、科”
等戏曲吟唱道白手法的作用。
2、能力目标:品味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欣赏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学习综合运用修辞手法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3、情感目标:
(1)欣赏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2)欣赏优美曲词,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它是以爱情为题材的杂剧高峰,是我国古典戏剧中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我将把握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结合本文特点,尤其考虑到农村学生情况,我确定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迁移法—— 运用学过的古代戏剧知识,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5比较分析法——观察分析、对比交流。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学法上,我的想法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为高考“动笔就增分”作准备训练。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强调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自主实践,学以致用。
4悬念法——设疑问难,巩固提高。5诵读法——咬文嚼字,把握角色。
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疑,思之始,学之端。”导入新课,以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导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对剧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认识,就要对全篇的情节有细致的了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首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因为,在进行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如下准备和预习:运用上节课的有关戏剧知识,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障碍,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以“问”展开,采用诵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细读悟理
(1)整体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
A、提供材料;B、个人尝试;C、小组交流。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采用教、扶、放的方式。(导读、交流、自学)
2、精读悟情
抓住文中最精彩的语段,分析他写得好在哪里?进行遣词造句的锤练。
着重赏析[端正好][滚绣球],提供范例,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名言来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从而较好地把握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及熔古典诗词入曲的特点。
全体学生朗诵[端正好]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征?艺术效果如何?“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这三句中,你认为哪两个字用得好?有何艺术效果?这支曲子在整折戏中有何作用?
明确: 景 碧云天(烘托气氛)黄花地(诗情画意)
西风紧 北雁南飞(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霜林染醉(促人想象)
情 痛(愁苦)
(讲析时联系相关诗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化用或借用古典诗词,以营造优美意境的方法。范仲淹的《苏幕遮》、晏殊的《蝶恋花》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课后整理。也可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这雪下得紧”作为分析的范例,帮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和艺术性。二可插讲故事:传说作者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时,因为毕其一生,所以,“思尽,倒地而死。”说明文辞极其优美,缠绵悱恻之至,艺术水平相当高,令人叹为观止。)
赏析[滚绣球] 引导、启发学生先朗诵再思考这支曲子选取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借景抒情 离情难舍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夸张 身心憔悴 怨恨
送别途中,莺莺不忍遽别的情感怎一个“痛”字了得?这种“痛”包含着愁苦与怨恨。
我们赏析了两段文字,领略了诗情画意,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找几句口语?再找出一些类似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语句来呢?
例如:“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渲染莺莺内心怅惘、眷恋、失意。)
小结:《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地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动人们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一幅“夕阳古道无人语”的画面与“晓来谁染霜林醉”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离别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让学生回忆柳永的《雨霖铃》并且一起背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先默读在再分组讨论。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赏析[朝天子]和[二煞]。了解莺莺在“长亭饯别”与“临别叮嘱”的情感起伏变化,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在[朝天子]这一曲中哪个字概括了莺莺“长亭饯别”时不得不别的依恋与无奈?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她的这种心理?
明确:恨(依恋与无奈)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借眼前的杯盘酒菜来传情,用厌食酒菜来表现她的愁苦至极。
恨什么?“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看出她什么性格?
明确:恨“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指功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
突出了莺莺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叛逆精神。
(这里基本上分析了崔莺莺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简单赏析[二煞]
曲终人散,四顾无人之际,莺莺与张生倾诉私情。同学们能否从这曲中找出一个字来描绘莺莺离别之时的心理活动?
明确:怕
“怕”什么?(怕“停妻再娶”;怕“金榜无名誓不归”。)
为何“怕”?(莺莺的担心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有现实基础的。)
小结: 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
最后“惜别目送”部分,哪个字能够概括莺莺当时的眷恋和失意?
明确:念(眷恋,失意)
(四)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欣赏越剧片段。(教学设想:通过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越剧《西厢记》中的节选部分《长亭送别》,进行视听享受来激发兴趣;通过观后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
(五)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利用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有哪些地方你觉得还没有讲清楚?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背诵文中优美曲词;
2、选一出地方戏(秦腔)进行欣赏。
结语:《长亭送别》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离情歌。所以,这样的好作品一定要多看,多读。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主要情节: 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感情变化: 痛——————恨——————怕——————念
(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
崔莺莺:
轻功名 重爱情 叛逆 倔强
王国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
景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霜林染醉
交 融(烘托气氛 诗情画意 化用诗词 加深意境 促人想象)
情
痛(愁苦,怨恨)
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别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别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别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版主题中的一篇诗歌,它是中国著名诗人冯至的一首赞颂友情的十四行诗。本单元所选文学作品都语言动人感情真挚,能够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本篇更是感情真挚、构思巧妙。《别离》是一篇现代诗歌,新课程标准的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鉴赏分析诗歌的能力”。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再根据新课标“知,过,情”三个维度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十四行诗的特点;诵读全文并掌握一些朗诵诗歌的技巧。
2)从语言入手品读意象,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3)感受诗歌中的友情,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3、本着课程标准,根据本单元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结合高二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能力不强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诗歌意象选用的特点,通过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难点: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可结合生活经验和想象。
二、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本着“因材施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再结合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自主学习的学情,本文教学,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点拨法,诵读法”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学法上,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问题导引、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勾画圈点,反复诵读。
三、教学程序
这首诗以别离这一独特的视角展开想象,语言温暖有力,发人深思。拟采用讲读法对文章进行赏析,教师带领学生对诗歌的层次以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美好健康的感情。以《别离》为点,由点到面,让学生课后收集友情诗、散文、小说、歌曲等,组织诗歌朗诵会。
(一)导入新课
高中学生已经对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本课创设情境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
上课后,请同学回忆古今中外描写别离的名篇名句,并举出柳永的《雨霖铃》、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做示范,渲染氛围,进而提出问题“那么近代诗人、学者冯至笔下的别离又是怎样呢”,进而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疏通文意
介绍作者、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为学生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分组朗读,指导节奏感情的把握,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精读课文 文本探究
1、由于诗歌题材的特殊性,本篇课文意象选用的深刻性和构思的精巧性,学生对于意象间的关联的把握存在困难,我会请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划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向教师质疑,带领同学对文章进行分段赏析,赏析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发挥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节先具体描写“降生”,诗人感到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了两半。于是,一股悲凉的情绪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但是,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分别使他获得了全新的生命感受。第二节承上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第三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第四节,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只要怀着感恩的心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那么,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2、介绍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1)新颖的形式: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回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歇咏比较永恒的主题。作者借这种形式充分表达了人生别离做的思索。(2)严谨的结构:诗人非常注意结构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3)内在的情绪: 浓郁的感情,深邃的哲理。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是“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
补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思考:
1、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有现实依据吗?为什么?
2、这首诗是一首“沉思的诗”,诗人抒写友情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通过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能力运用到时践中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步骤:请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赏析一首现代诗。分析其中的意向运用,形式结构和感情。
(五)作业:
1、反复诵读本诗
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歌颂友情的诗作,准备诗歌分组朗诵会
四、板书设计
把握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特色(结构,形式,感情)
《报任安书》说课稿
引入:
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由人创造,历史也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我要沿着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探寻一个人不同寻常的心路历程。
展示课题──《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
谈到司马迁,总绕不开这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我解读本文的立足点,也是切入点和探究点。
下面就是我的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报任安书》选自人教版山东省职教规划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主题“弹奏生命的乐章”,本课为节选。
2.主要内容:节选部分突出“生命”二字,言说身世不幸、探讨生死大义,主题鲜明突出、情感酣畅淋漓。
3.个性解读:基于教材地位与主要内容,结合单元主题,我重点解读“生命”二字:生,即人生──司马迁坎坷不幸却又光辉灿烂的一生;命,即命运──面对坎坷与不幸,司马迁的人生选择。以“生命”为线串联课文,研读人生价值,深化单元主题。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一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基本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本课注释详细,学生能大致了解文意,继而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
专业特点:我的授课对象为艺术专业学生,他们思维敏捷、个性张扬,但缺少对人生的理性思考,理解并探究本课的“生命”主题,恰好弥补其不足。但授课要深入浅出、理趣并重,在情趣激发中逐渐渗透人生理念。
【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与学情,结合我对本课的理解,紧扣文本,我把目标整合为文言、文学、文化三个方面:
(一)文言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基本读懂课文。
2.培养利用课文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文学目标
了解司马迁与《史记》,赏读本课文辞之美、情感之切。
(三)文化目标
司马迁的价值观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1.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2.理解司马迁的生死观。
【教学方法】
为完成上述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方法为:
1.文本赏读法:教师范读、学生诵读,通过文本解读文意。
2.情境渲染法:教师引导、学生体悟,通过文意理解内涵。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为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分五部分:化用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句,概括为:
一、破题──辛苦遭逢起一“刑”
这是引入部分,有三个环节:
1.情景导入:课前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导语如下:
从刚才的朗读中,我们听到了所熟悉的伟人的名字,他们的人生因苦难而摇曳多姿,因厚重而名垂千古。我们说,在人生的天平上,失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能否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给自己一个悲壮而伟大的承诺,恰恰就成了生存还是毁灭的关键。本课中的司马迁,和古代先贤一样,也在进行着哈姆雷特式的独白:生或者死,这是个问题。
2.文题诠释:
报:回复──迟到的告白
任安──濒死的知己
书:信──深埋的隐情
3.背景梳理:
一封书信──借信抒怀(写信不是为了救助任安)
一次酷刑──人生抉择(面临生与死的选择)
一段真情──肺腑之言(一个濒死之人,一个刑余之人,还需要冠冕堂皇的客套么)
从课文提供的信息和我们平日的积累,已经知道,司马迁因为一场酷刑饱受了人生的折磨,辛苦遭逢起一“刑”,这“刑”让他想到了更多的人生不幸,那么,究竟他的人生中还有哪些不幸呢?
进入课文第一段。
二、开端──身世浮沉雨打萍
首先,赏读第一段。分为三个环节:初读认知──范读正音──细读释意。
粗通文意,完成文言(知识)目标。
那么,司马迁的人生究竟经历过哪些不幸呢?原文内容回答:
赏读结束,教师设置分小组的学生活动:谈谈你所了解的司马迁。
讨论结束,教师总结,了解司马迁,可从贡献与身世两个方面入手:
贡献:写作《史记》。“将相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身世:出身于读书人家,早年贫寒,后入京读书,继承父职,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写作《史记》准备材料,因为李陵之祸,遭受宫刑。他所面临的人生压力前所未有,于是
他想到了“死”。“生或者死,这是个问题。”
学生自读划出,教师提问后总结:
司马迁想到了“死”,但他考虑更多的还是“活”,因为他还有尚未完成的伟大任务──“私心有所不尽”。
回味:“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轻重不同,价值不一,但对于司马迁来说,要获取活下去的勇气,又谈何容易呢?由此进入第二段的学习──人生自古谁无死。
三、发展──人生自古谁无死
主要环节:学生自读,视频激趣,表格填空。
设想:采用阅读、视频、填表三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本段主要内容。自读认知文本,视频了解大意,表格强化重点,逐层深入。基本解决了本段的字词、语句和大意,完成“文言目标”。为进一步理解本段内容打下基础。
图表完成,师生看图表,进入本段解读,归纳本段中心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教师引导:
人生自古谁无死,无论贫富贵贱,无论贤愚美丑,真正能够青史留名者,往往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有所贡献者,也就是卓异非常的人。那么,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这些倜傥非常之人的人生处境、人生选择、主要贡献是什么?
解决这一问题,我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提问回答。
教师总结:
按照这个形式,我们概括一下司马迁的人生之路:
那么,《史记》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进入下一个环节: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高潮──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有关《史记》的相关内容即可:
1.《史记》记录的时间:上计轩辕,下至于兹。
2.《史记》的内容:十表、本纪
十二、书八章、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
3.《史记》的写作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教师引导:
其实,别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司马迁在赏鉴别人的同时,最终关照的还是自己,是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在他的人生面临枯竭的时候,也从无数的先贤那里汲取了活着的勇气、生命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回顾总结:
死节──勇者不必死节
择生──私心有所不尽
践志──成一家之言
教师引导:
再次回顾那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自己的人生实践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人生启示。司马迁从古人身上汲取了活下去的勇气,那么,从司马迁身上,我们又能有哪些启发呢?
学生讨论:
活着,给自己一个理由
逆境才能成才?
信念,生命的支撑
学生讨论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总结。
五、尾声──生命乐章求永恒
在《最后一片叶子》中,琼西的身体其实已经逐渐的死去,支持琼西活下去的力量,是墙上那最后一片常春藤的叶子。今天,我们又从司马迁的心路历程中读到了更为深广的生命诗篇。本单元的主题是“弹奏生命的乐章”,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承诺,用有力的双手和坚定
的信念践行这个承诺,让人生充盈着生命的力度,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
【作业】
(1)熟读,背诵文章第二段。
(2)针对本节课的讨论,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作业布置结合教学目标,结合文本,思考人生,并为下下一节课做好预习准备。至此,本节课目标基本完成,重难点基本解决。
【教师寄语】
人本身不只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凝结,哀莫大于心死,只要有坚持的信念,有坚定的勇气,心就永远年轻,就能用有力的双手弹奏出精彩的生命乐章。
附:板书设计
逍遥游
一、教材分析 《逍遥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逍遥游》作为《庄子• 内篇》的第一篇,具有开宗明义的价值。更关键的是,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层动力 并本单元要求学生加强自学,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欣赏中要展开想象,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天地。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另外教学大纲要求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智能目标
1、练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2、养展开想象、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能欣赏作品听情节、形象和语言。
德育目标:
1、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论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和独具特色的气韵美。
[教学重点]
1、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了解、赏析本篇形象化的说理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无所待”的思想
二、教法运用 教法的选择是要看对象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所教学生的基础实际,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 1.教师提示诵读要领,学生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内容并体味、把握其中的感情变化。
2.介绍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点拨词句,帮助学生学会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学生发现文言现象的能力。为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主要采取发现法、联想法。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对重点字词句则是引导、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利于记忆掌握及巩固。
三、学法分析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存在着一种不好的现象,就是学生被动接受。对文言文学习也是望而生畏,不敢学,不愿意学。文言文学习停留在一种教师单边进行的层面上。文言文教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本课还将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动”起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整合,自主积累和自主提高。
当导语故事引出作者时,让学生以回忆的形式了解作者,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在对本文一些常用文言字词句式的梳理时,学生在掌握本文知识的同时,联想到过去学过的相关知识,并加以归纳,有利于形成知识网,联合巩固新旧知识。
三 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前安排学生利用工具书及课文注解进行预习,力求初步熟悉课文,扫除生字障碍,对照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读懂课文大意;并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
(二)导语:由一则小故事引出追求逍遥游的庄子,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教师再并结合一些文学常识补充完善。
(三)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让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再指导朗读,体味其中的感情变化以及作者独特的文笔。
(四)全班朗读,指出朗读中的不足或错误。因为本单元要求加强自学,故本课时以总结归纳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使之掌握和巩固。内容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示下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巩固这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深入了解课文。
(七)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直观系统。将板书大体分为三块,左边为文学常识板凶括作家及作品简介等。中间与右边两块作为教学重点的突出版面,内容包括重点字、词和特殊句式。
四、教学效果 课上,学生积极配合并思想,达到了较好的互动。经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相关的文学常识,在掌握了本文的一些文言字词句的同时,归纳梳理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将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联结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并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兰亭集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览胜的同时,常常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慨。《兰亭集序》作为一篇书序,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作者的生死观,虽然有人生无常、“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但一反魏晋时期流行的消极虚妄的人生态度,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的态度。我想教学时应从文本出发,牢牢抓住文章的核心观点,注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把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挖掘出来,使文中包含的人生境界深深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情怀和他们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感。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是本文教学重点。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
1、诵读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 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精心运筹下,以小组或集体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一教学要点或专题,展开议论甚至争辩,从而获得知识、开发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四,说过程
(一)导入 由古人对生死进行的哲理思考引出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
(二)作者、作品以及文体简介 结合课下注解①了解作者后欣赏插图,再在幻灯上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目标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五步诵读
1、第一遍诵读:听录音范读,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3)给生字词注音。
2、第二遍诵读:自由诵读,完成以下任务(1)同学指出文中不解的字、词、句。(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句问题。(幻灯片展示字词句)3第三遍诵读:配乐集体朗读(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情感)要求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4第四遍诵读:学生代表有感情朗读 学生代表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第一段中,作者的乐因何而生?(2)第二段中,作者的痛缘何而来?(3)第三段中,作者的悲由何而发?5第五遍诵读:学生再次齐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1)作者由乐转痛有无道理?(2)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3)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五)小结,作业
第四篇:古诗歌素读教案
古诗歌素读教学模式例探
封丘县第一中学 王小滑
现在的课堂教学,“先进”经验很多,大家目不暇接,但内心很是纠结——这是语文课吗?
教学中,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才能结合自身实际,上好语文课,我觉得,素读实在太重要了,不管什么讨论交流,学生没有细细读,细细品,细细思,一切都是白搭。我这个课例,简洁,但是效果很好,课无完课,缺失是一定有的。
【教学设想】
诗词教学,应该抓表达方式中的“结构”与“炼字”,我想,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能一味灌输文学知识,不能满足于给文学作品贴标签,不能使学生只学到一套套的空洞的理论,却丧失了感动能力、艺术感受力以及对文学的兴趣,甚至本真的天性。所以,在适当技术指导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重读者的体会。
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首古词,一首古诗。要求学生静静看看,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赏析古诗的问题。
教师只问一个问题:你们在读以下诗、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字词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词的探究结果。
其一:
相 见 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生一:我关注到这个“独”字,说明他是一个人到楼上去,很孤独,很寂寞。
生二:我看这个“月如钩”,感觉很是凄凉。
(师问:为什么呀?月亮如钩很好看啊)生(七嘴八舌):残月啊,残月很令人感到凄凉的。
(师问:那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圆月和残月的分别代表什么?)
生(群答)圆月是团圆的象征,残月是凄凉的象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三:我来探究“寂寞梧桐”,作者用“寂寞”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师问:作者为什么“寂寞”?是不是没有朋友交心!)
生:国家灭亡了,作者被囚禁,很寂寞、孤独.生四:“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一句表明作者的内心的愁因是离别之愁。
(师问:与朋友离别吗?)
生四:不是,是离别故土。
(师问:“愁思“是看不见的,作者用“剪”是什么手法的运用)
生沉默。
(师提示:把看不见的变为可见的)
生:化虚为实。
生五:最后一句的“一般滋味”正是内心痛苦的写照,是国破家亡的惨痛。
(师:大家表现非常好,我们读书,读诗词,就是要耐下性子来好好品字,品词,朴素地读,“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我发现,有个句子好像品评不够,“深院锁清秋”,谁来品读下)
生六:“锁”字表面是指深院的大门紧锁,其实是暗示作者的处境。
生七:“清秋”清冷,凄清的秋天,也暗示作者的心情。
(师:老师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对“深”字颇有兴趣,他们认为,院子不可能太大,庭院深深,其实是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要把故国之思深埋在心中。现在我们看看,作者极力描写景物、环境之凄清,以此抒发作者的感情,请问,这种写法叫什么?)
生:借景抒情。
其二: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生一:我关注“绿无涯”,说明小草很绿,长的茂盛。
生二:我关注“日欲斜”和“春将老”两个词语,总觉得两个词语相互照应。
(师问:一个写“日”,一个写“春”,有联系吗?)
生二:太阳要落山了,是暮日了,春天老了,也是指暮春了。
生三:“踏落花”说明游人很盛,人多。说明人郊游的乐趣,但是不知“落花”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生四:不知道这首诗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师: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丰山,下临幽谷泉,景色幽雅秀丽。)
生四:“环滁皆山也”,结合《醉翁亭记》的主旨。我认为这首诗就是写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生五:“游人”多,应该和《醉翁亭记》一样,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我很赞同,大家总结一下,诗歌怎么读,别总结得太多,我怕你们记不住)
生笑。
生六: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品析。(品味)
生七:要注意写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师:很好,记住两个要旨即可。
(我指导学生细读古诗词,从字里行间来体会诗人之情。同时,也是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细读,精读,静读,从文本文字中找寻感情的归依。)
第五篇:诗歌鉴赏专题指导之一(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指导
第一讲 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考点诠释:
(一)考题内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选材特点
1.从诗歌的时间上来看,唐宋诗词和元曲,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 2.从诗歌的体裁上来看,以近体诗为主(律诗和绝句)
(三)命题趋势
1.考查的形式以主观题为主。
2.古诗鉴赏题在命题及答案上呈开放型。考试中古诗词鉴赏的开放性,即命题角度的不确定性,学生思维的多面性,答案表述的自由性。但“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是完全开放式的,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二、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基本步骤及具体方法
① 读:诵读全诗,整体感知。② 理:整理内容,鉴赏诗歌。③ 审:审清题干,对号入座。④ 写:拟定答案,锤炼语言。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
(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
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
(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1.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2.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3.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4.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5.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 2
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几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1.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3.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7.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8.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附: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
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三、巧题精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鉴赏要求:①对杜甫的生平思想我们比较熟悉,故完全可以“知人论诗”
②杜甫晚年漂泊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希图能为国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志。
③此诗既有自我的评价(或者说是自嘲),如“乾坤一腐儒”;有心志的抒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④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意象中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
⑤就此可以推断此诗为一首即景伤怀之作。
审题:第一题,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
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第二题涉及对诗歌思想的评价,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都必须有理有据,必须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案:①同意第一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以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②同意第二种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孤月”“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赏析: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
“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 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失误及矫正〗:评价题型常见的失误主要有:判断失误造成全题失分,阐明理由不得要领。但前者失误是最主要的。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也没有深入阅读理解诗词,想当然回答,一念之差判断失误,造成无为的丢分。在阐明理由时也只是蜻蜓点水,不 6
能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或只判断而没深入分析。
回答时应注意:题干中若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不能想当然回答“同意”或“不同意”。首先要弄清楚评价语的评价角度:内容还是形式,全文还是局部,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手法等。再把它和原文结合起来分析。一般而言,对题干中的第一问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大多情况下要同意这种说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总之,第一问回答要把握准确,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具体分析时,要有原文意识,要结合原文相关内容来分析评价,做到点面结合,不能高屋建瓴,空洞说教。回答时要两问兼顾,不能省略第一问直入分析,更不能只回答第一问而不展开阐述。每一问都有赋分值,一般说来,第一问给1-2分,若只回答第一问而没展开阐述,一般不给分;第二问给4-5分。因此回答既要紧扣原文,又要照应题干要求。
附:古诗词常用知识
一、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二、不同的诗作题材(从内容划分)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记事(咏怀)诗等等。
◆怀古诗: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加“咏”,或以“怀古”结尾。
内容特点:1.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缅怀之情。2.以古喻今,多为借古讽今,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3.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4.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咏物诗:标志:以物象为题,或“咏——”
内容特点:1.咏物言志,写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2.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写景诗:标志:以写景为主,多为山水田园诗
内容特点: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2.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战争诗: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
内容特点: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2.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3.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及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行旅诗:主要内容:表现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闺怨诗:
主要内容:1.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2.表现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愁别绪,忧愁伤感 3.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送别诗:标志:标题中有“送”“别”
主要内容:1.依依不舍的留恋。
2.情深意长的鼓励,对友人的祝福
三、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