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加几教案
《8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科书第七单元信息窗2 8加几。【教材分析】
《8加几》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教材以运动会场的一角,学生分发饮料为契机,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并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进而引出对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探究。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基本的方法已经理解、掌握,是20以内的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后运算知识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比比谁的反应快。8+()=10
2.口算。
10+3= 8+2+1= 9+3= 10+5= 8+2+5= 9+5= 10+6= 8+2+4= 9+7= 最后两题说口算思路。
我们在计算9加几时用到了什么方法?板书:凑十
二、自主探究。
(一)出示信息图,提出问题
1.谈话:小小运动会正激烈的进行着,运动场一角的同学们也正忙着干什么?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选择信息,解决问题
1、谈话:要求“两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需要用到哪些信息?谁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探究8+7的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
(2)同桌合作交流:边摆小棒边和同桌说一说怎么计算8+7的。教师巡视。(3)交流算法。指生到白板上演示 预设:
第一种:拆7给8凑十。A.学生边摆边说。
追问:为什么要拿出2根给8? B.用式子表示出思考过程。
C、看式子说口算8+7的过程。指生说,同位互相说。第二种:拆8给7凑十。A.学生边摆边说。
追问:为什么要拿出3根给7 ? B.用式子表示出思考过程。C、看式子说口算8+7的过程。(4)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观察前两种算法,讨论: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这两种算法都是用凑十法来计算的,不过两种方法分的数不一样,你在做的时候,喜欢分哪个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一般情况下分小数是比较简便的。当然,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有的同学解决这个问题列式为:7+8,谁能很快知道这个算式的得数?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前面学过,在加法里,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解决第二个问题。
要求“两组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指生连起来说一说?怎样计算?
独立做到练习本上。交流,并说思路。
(3)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加法都是8加几的问题。在计算时,都用到了什么方法? “凑十法”在我们数学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因为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既简便又准确。
三、巩固练习
1、第一关:移一移,算一算。指生到白板上演示。
2、第二关:做一做,想一想。8+ 3 4 5 6 7 8 仔细观察第二个加数与和,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观察发现进行追问)和各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2,追问:这个“2”哪里去了?
3、第三关:算一算,用一用。自主练习9、10题
四、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愉快的一节课很快就要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略)
?
第二篇:9加几教案
《9加几》教案
李玲珠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在本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理解、掌握“凑十法”是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教学,对本节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掌握不够。2.“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有一定难度,应作为重点
3、应了解学生数学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分”与“凑”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0+2=12,7+10=17,10+4=14,1+10=11,10+6=16 5+5+4=14,3+5+7=15,2+9+1=12,8+2+9=19,1+6+4=11 设计意图:学生快速回答,体现“10”的好处,为下面的“凑十法”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
1、阳阳数鸡蛋
桌子上一共有多少鸡蛋呢? 9+4=13(只)。
看着图引导学生说凑十的方法:从4个里面拿出1个和9凑成10,10加3等于13。看着算式说凑十的过程: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先单个学生说,然后全班说,最后男女生分别说。)
2、同样的步骤说“9+6”
先同桌说,然后请一位同学说:把6分成1和5,9和1凑成10,10加5等于15。揭示课题:9加几。
设计意图:引出“凑十法”,让学生感受并理解凑十的过程。
三、变式运用
1、故事引入“数母鸡9+5,圈十”
9+5: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10加4等于14.2、故事引入“数小鸡7+9,圈十”
7+9:把7分成1和6,1盒9凑成10,10加6等于16。设计意图:体现方法(凑十法)的多样性。
四、寻找规律
1、小鸡找妈妈
9+5,9+3,9+7,9+9,9+2,9+6,9+4,9+8
2、找规律
9+2=11,9+3=12,9+4=13,9+5=14,9+6=15,9+7=16,9+8=17,9+9=18 规律:和的个位上的数总是比这个加数少1。
3、用规律算9加几
设计意图:找9加几的规律,使计算更加方便。五:应用巩固
1、作业本52页1~3题。
学生做,教师个别辅导,反馈学生作业。
2、挑战题
9+□=15;9+8=7+□;4+□=9+5 让学生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巩固与反馈。
六、课堂小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教师总结:学了凑十法、9加几找规律等。
板书
凑十法
9+4= 9+6= 7+9= 7+9= 反思:
1、作业反馈有待加强。校对作业时,可以先展示正确的答案,再展示不一样的答案。
2、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还有待加强。
3、多让孩子讨论、交流。
4、让孩子多说,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回答。
第三篇:9加几?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有几瓶牛奶》(9加?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是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操作法。、课前准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就来到了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2.游戏
(1)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2)提问:看到7想到几。
看到1想到几。
看到4想到几。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谈话引入:
出示“有几瓶牛奶“图
提问:小猴子不知道两个箱子里有几瓶牛奶,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
2、探究算法
(1)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
a.用小棒数出来的,1,2,3……14,一共14瓶。
b.用加法,9+5,把9凑成10。先从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9 + 5 = 14 教师板书: 9 +5=14 1(4)c.用加法,9+5,把5凑成10。从9里拿出5,和5 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9 + 5 = 1 4 教师板书: 9 +5=14 5(4)
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拨9个,再拨1个,是一个十,把个位上的10个拨去,在十位上拨上1,再在个位上拨上4个,是14个。
3、新课小结:
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去计算。
4、体会算法。
试一试(72页)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师小结: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你算得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 师小结:你的发现真是了不起!(全班表扬)我们不仅要看题仔细,多练,还要学会去找它里面藏着的小秘密,这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圈一圈,算一算:完成80页1题。
(学生在圈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教师应该鼓励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理解问题。2.看一看,说一说:完成80页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3.数学游戏:完成73页游戏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和你的同学说说,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
第四篇:8,7加几教案
《
8、7加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8、7加几的加法。
教学准备:课件、15个磁贴、苹果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黎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4.“摘苹果游戏”,通过摘苹果卡片,把苹果卡片后面 给出的算式在黑板上写出“凑十法”的算法过程,计算正确者就可以得到苹果卡片。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的热情,也能更好的判断出学生对本节课方法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板书设计:
8、7加几 凑十法 + 7 = 15
+ 7 =15
↓
/
/ ↓
- 2 5 3 -
教学反思:
上课开始,我采用对口令游戏的形式,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学会僧利用知识迁移来探索学习8、7加几的进位加法。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探索出8+7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
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动手摆小棒,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
“摘苹果游戏”环节的设置,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的热情,也能更好的判断出学生对本节课方法的掌握,课堂气氛进一步升华。
第五篇:《9加几》教案
课前热身:
《对口令》,看谁反应快(老师说2个,学生开火车到上课)同学们反应非常快。第一步:夯实基础,引入新知 环节1——夯实基础
接下来进行珠心算基本功训练
定数连加:9到90.提出表扬,速度慢的也不要灰心,咱们要继续加油。
环节2——引入新知
刚才的训练,同学们表现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出发到热闹的运动会赛场去看看还有哪些数学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出示图片)
第二步:自主互助,探究新知 环节1——学友探究
师:(出示图片)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提示: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上配文字)
在图上,我先看到了(),又看到了(),最后看到()。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牛奶,纸箱里装了几盒?外面有几盒?根据这个条件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出示完整的题:服务队的小朋友买了一些牛奶,纸箱里装了4盒,纸箱外面有9盒,一共有多少盒牛奶?)
谁能把这个算式完整的列出来(板书:4+9=)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几加9的问题(板书:几加9)
环节2:教师讲解
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算出13的?你为什么要把4分解呢?(凑十)为什么要凑十呢?
10+几我们以前学过,10+几就是十几,计算非常简便,而4+9我们没有学过它的计算方法,但我们可以把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10+几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边说边板书),我们想把9凑成十,还差几(1),这个1从哪里来(4)我们从4里拿出一个1,还剩下3.以后我们再计算几加9的问题时,见9就找几
/ 3
(1),(见8找2,见7找3,见5找5)。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就叫做凑十法。为了大家方便记忆,老师把凑十法编成了一个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齐诵)
我们用凑十法来做两道数学题 第三步:巩固新知,珠算迁移 环节1——学友练习算一算,填一填 5+9 7+9 环节2——教师迁移
如果4+9用算盘来计算的话,我们用哪句口诀(减一进一)(板书减一进一),我们看看珠心算中的减一进一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凑十法是不是一回事呢?减去的这个一是从哪来?(从4中分出来的1)为什么要减去?(和9凑成十,个位少1,所以个位减一)那十位上为什么要进一?(分出来的1和9凑成十,就要往前进一)
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由4+9变成9+4)你发现了什么?那我们用那句口诀来计算?(减六进一)那这个六从哪来?(9分解6和3)6和4凑成十。我们所运用的还是凑十法。
那我们刚才做的练习是5+9,7+9,如果变成9+5,9+7(屏幕出示)用什么口诀(减五进一,减三进一)那这个五哪来的?(9分解成5和4)三呢(9分解3和6)都是把它凑成十,转化成十加几的问题来计算。
第四步:拓展训练,分层提高 环节1——学友训练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算出下列各式的得数(出示2+9——9+9)观察: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算式的规律:(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逐渐增加,那么和也相应增加)得数的规律:得数个位比加数少1,那这个1哪去了?(和9凑成十)环节2——教师提升
90+90+90 19+19+19 92+92+92 第五步: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 3
环节1——学友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环节2——教师归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凑十法,能简便快速地解决9加几的问题,更掌握了珠心算中的减补进一,为我们的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同学们可以灵活运用。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