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时间:2019-05-12 20:5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第一篇: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散文阅读解题方法指导》公开课简案(夏月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初读、跳读、研读的方法读文读题;

2、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有关散文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能力迁移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了解散文的有关知识。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如何阅读散文: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学生回忆所学的散文名篇,并思考《春》《背影》《白杨礼赞》代表了哪三类散文?

三、总结散文常见题型 • 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 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 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 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 赏析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揣摩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 链接探究

• 阅读体会

四、例题引路

1、让学生整体阅读,圈点勾画《姑苏看水》。要求边读边圈点勾画出重点词句。

2、帮学生总结整体感知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概内容、梳理文章思路,要注意把握关键词句,如开头结尾句、抒情议论句、过渡转折句、反复强调句、总起收束句等。

3、针对问题,学会跳读找读。

4、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整合信息。

总结常见题型----概括内容,筛选信息的解题方法:首先找到概括性强的词句;其次注意起承转合的词句,全面把握;最后参考分值,检查补充。

5、研读探究,用好术语

总结常见题型----开头和结尾的探究法。

方法归纳:首先 句子本身的含义,手法;其次 答题考虑的思路:结构,内容,情感。

6、品读赏读,由浅入深

总结常见题型----赏析优美语句的方法。常见的品读赏析的切入口:

1、遣词造句----用词、句式,如叠词、动词、形容词的运用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等;

3、写作角度----如正面侧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触嗅等。

五、小试牛刀 补充问题:

1、作者§8“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觉得姑苏水创造了哪些重要的价值?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4分)答案①这里的葱茏和繁盛都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②温柔的水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

③水的温柔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孕育了姑苏人温柔、脱俗的气质和灿烂、张扬、执倔(刚韧)的精神。

④姑苏水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每点2分,共6分)

2、赏析 “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一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联系上句可知,茶是温柔的一面,白酒是灿烂和张扬的一面。这句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姑苏人充满灵气和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

六、活学活用:阅读散文《那条河流》,并完成文后题目。

第二篇: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中考复习——课外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

【教学目的】

1. 梳理散文阅读的基本知识; 2. 给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指导。

【教学内容】

1.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2.语感:词感(关键词)、句感(关键句);文感(文章脉络)例1.《生命赋》

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例2:《眼睛》

……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行的意义。

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例3.《雪山向日葵》

质疑——猜测——赞美

3、考点:

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内容的把握;主旨把握;写作手法的分析。

4、存在问题:

没“真正”读懂文章;审题不明;表述不准

5、答题步骤:

读文:写了什么?(主要内容);为什么写?(写作意图);怎么写的?(结构技巧)

化题:所谓“化题”是指,我们接触文后的问题时应该清晰明了出题人的命题意图,第1页

共2页

中考复习——课外现代文阅读

至少知道这道题目具体考的是什么。

答题:依据原文;使用术语;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答题时尽量分条:例如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表层和深层含义两方面作答等。

6、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比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也可以使说理更透彻。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排比: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深化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加强语气、引发思考、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7、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典型例题】

1、《江南瓦》;

2、《生命赋》

第2页

共2页

第三篇: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复习重点:

1、把握散文概念,散文特点及散文分类

2、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

3、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技巧

复习难点

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

复习过程

一、散文概念: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三、散文分类:抒情性散文、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四、中考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3、品味语言

4、表达方式的作用

5、表现手法

6、发展性考题

五、实例分析:结合考点,进行阅读指导

六、归纳答题技巧

(一)稻子(张佐香)

(1)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农人把古老的土地犁开一条条垅沟,整理成平整如方砖的秧圃,撒下稻谷的种子。春雨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之后,秧圃上可以见到苗儿破土而出。

(2)季节一抬脚迈进初夏的门槛,田埂上便站满了插秧的人们,男女老少绾起裤腿捋起衣袖。天空跌进了水田里,打湿了几朵淘气的白云。父亲挑着码得像宝塔似的秧把走到田边,弓腰放下扁担,用衣袖抹了抹额上的汗滴,提起秧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秧把们“啪啪”地站到水田里。母亲顺手抓起秧把,把腰上的稻草扎儿拆开,一分为二,左手握住半把秧苗,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动,秧苗儿就一株株地分开,右手快速地夹住,再往水田里插去。母亲的左右手配合得极为默契,她插秧时手指撩起的水花从不间断。在母亲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整齐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母亲 是一位高明的织工,织着绿锦。母亲用她的汗水染绿白晃晃的水田。(3)村庄不动水稻在动,生动的水稻用叶片、用色彩托起了家园。站在村头河堤上极目远眺,满天的绿像一场大火在田园里燃烧。故乡秧苗的绿是一种燃烧的色彩。诚然,除了绿之外还有红、黄、绿、白,或其他颜色,就像世事一般混乱繁杂,没有章法。但对于一场自天而降的燃烧的绿色,其他颜色都可以忽略。它们漫天遍野孕穗、灌浆、成熟,每一个步骤都轰轰烈烈。风一阵接一阵来,像一些清清凉凉的水从水稻的心上润过去,润过去„„水稻把想说的话语轻轻地藏在心底,水稻把梦中的细节静静地藏在胸中。风吹翻了水稻的结构,吹动了水稻的情节。我一路踏着水稻的青春,在水稻的目光里缓缓行走。

(4)有了稻田,秋天才摇摆出各种姿态。稻子一天天走向成熟,空气里弥散着稻香。风拂动着农事,弯镰银光闪闪,割稻的人们身躯起伏着。父亲弯腰探身,先用有力的手臂把一铺稻子揽在怀里,再把脸伸进稻棵中深吸一口气,然后把镰刀插进了稻丛中。“唰唰唰”的镰刀声擦过我的耳际,父亲一路势如破竹。灿白的阳光从父亲的肩头滑过去,在刀刃上毕毕剥剥地碰撞出透明的火花。稻谷上洒满了阳光的碎片。

(5)稻子以自己的倒下为人类的站立奠基。稻子骨肉分离,被分割成稻茬、稻草和稻谷。稻谷脱胎换骨变成一种称做米的物质,空气一般滋养着人类和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一粒米置于手掌上,无论凸立于一哪一条纹路,都可以温暖我。一粒米是稻子献给人类的庇荫;一粒米是一种温暖的光泽;一粒米营养着人类的肉身和灵魂。

(6)大片大片的稻茬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河床上做梦。齐刷刷的稻梗直挺挺地站立,被秋天捧在手里,在村前村后向最远的地方延伸。稻子由光秃秃而绿油油而金灿灿,这是所有生命沿袭的轨迹,人类也不例外。稻子的使命并非在于其生长的过程中妆扮自然,而在于滋养生命的新生。这一种死亡与新生的转换,数千年来不可或缺。缘此,稻子才叫稻子,一叫千百年。(选自《散文百家》)

10.用一句简略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对稻子形象的描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3分)答: 1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2分)12.选文语言生动优美,请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比喻手法的句子,并说说他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⑴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是 ⑵他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13.选文末段中加线的句子颇富哲理,含义深刻。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答: 参考答案:

10.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主要赞美了稻子对人类的突出贡献。11.稻子12.例:选句:稻子以自己的倒下为人类的站立奠基。作用:稻米是稻子献给人类的庇荫,营养着人类的肉体和灵魂,滋养生命的新生,能给人温暖和力量,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本文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委婉含蓄;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稻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篇: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注重文本,加强审题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吴素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答题时关注文本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2、加强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审题眼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幻灯片1——标题

教师:

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甪直中学这个美丽的学校来给大家上课。今天我们进行的是现代文大阅读中散文阅读的复习指导。再近几次的高三模拟考统批中,我一直批现代文大阅读部分,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同学们也有很多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二、散文阅读题型三大问题

幻灯片2——

1、对文本的研读不够

2、审题偏差或不全面

3、答题方法、思路不明确

三、注重文本理解

(一)为何要注重文本解读

今天我们着重来研究前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什么要注重散文的文本阅读呢?最近忙昏了头,先一起看几幅图片吧!

幻灯片3—6:春天的樱花烂漫、海棠垂丝、梨花似雪、桃花娇艳

我突然很有感触,想到这样一句话:当你无心关注那一树树春色时,你就错过了春天!试卷上的一篇篇散文不就像那一树树的梨花、海棠、樱花和桃花吗?这里有你不曾见过的美景,有你不曾经历的人生,有你不曾体悟的情感与哲理。即便是考试,即便为了分数,我们也不能忘记了语文的本质,她是美丽的。

因此,当你无心关注文本时,你就错过了分数!

幻灯片7

不妨来看两道题目:

幻灯片8——

1、零模《歌的高度》: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中的难处有哪些。(4分)

2、一模《另一片天空》: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分析:

1、平均分2.6,大多数学生还是能答到一点,即女文工团员由于严重的高山反应,身体较差,发着高烧,但另一点由于她是个舞蹈演员不擅长跳舞却有许多学生没看出来,理解出现偏差,把十分纯洁的事情想歪了,“因为在深夜,她一个女文工团员在那么多男的汽车兵面前表演十分害羞”,对文本的研读明显不够。如果理解了本文是在赞颂女文工团员纯洁高尚的精神品质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答案了。12、平均分1.8,得分情况不理想,从结构和内容上去回答,结构上明显就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或严谨”,2分,后面的4分得分有一定难度,大多数学生能看到内容上有“点明题旨”或“阐明作者的观点”已经不错了,难在这篇文章的主旨究竟是什么,文本的理解依然是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同学只注意到“凝视和想象”,其实不仅是这样,作者为什么在一片落叶上看到了那么多东西?他是借助“凝视和想象”,从而达到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才是最关键的,此外,这是一种心境,是宁静的、悠远的思想境界,和前面提到的“奔走张望”这种浮躁的、汲汲于功名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作者要表达的就是对于后者的否定好对前者的肯定。这4分,难,但难的并非奇怪,学生还是要戒浮躁,即便是考试,依然要静下心来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

(二)如何进行文本阅读——感知美文

不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走进美文。

1、课堂小练习:阅读冰心的《图画》,完成思考题(3分钟)

幻灯片10——

图 画

冰心

信步走下山门去,何曾想寻幽访胜?

转过山坳来,一片青草地,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

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白石的甬道,黄绿琉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霭里,融合在一起。难道是玉宇琼楼?难道是瑶宫贝阙?何用来搜索诗肠,且印下一幅图画。

低头走着,一首诗的断句,忽然浮上脑海来。“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何用苦忆是谁的著作,何用苦忆这诗的全文。只此已描画尽了山下的人家!

(本篇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1921年7月5日)

思考:本文描绘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幻灯片11——学生简要分析:主要描写了两幅图画:断瓦颓垣的故家陵阙

生机盎然的平原村居

对比,写出的是感慨兴亡,还是乐观旷达?(后者)为什么?——圈点出关键词

3、方法指导:

※圈点勾画——圈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划出值得深思的词句

要求:每位同学的卷子上每段都要有圈点(出示教师示例),但不能为了圈点而乱画 ※读完后起码问两个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而写?

4、《司马祠》文本阅读实战

幻灯片12——

检查学生课前的圈点勾画,请学生回答:写了什么?为什么而写?

参考:描写了司马祠所在的地方及环境,司马祠本身,由司马祠产生的联想,表达了对司马迁的崇敬以及对司马迁精神的赞颂。

※小结:淡定从容圈点勾画走进美文

四、加强审题(幻灯片13)

(一)为何要强调审题

好比战场与敌人斗争,你必须看清他拿的是长枪还是大炮还是赤手空拳,才能见招拆招,不然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幻灯片14

还是来看两道题:

1、零模《歌的高度》:文中划线句“江河源兵站这个夜晚的月亮只有一种颜色。纯白,干净”描写景物用的是哪种手法?(2分)

2、一模《另一片天空》: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们“奔走和张望”的具体表现。(5分)分析:

1、其实本题难度不高,提问也很明确,但学生的审题还是不行,第一问“描写景物用的是哪种手法”,指向十分明确,至于景物描写的手法,在诗歌鉴赏复习表达技巧时应该是复习到的,白描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而很多学生答到“比喻、衬托、象征、对比”等,完全是对概念的模糊,如果没有复习到,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区分开来,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与景物描写的手法不能混为一谈。

2、平均分1.9,从题目本身来看,难度并不是很大,主要运用的就是筛选信息和概括的方法,但学生的审题能力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题目是“概括人们 ‘奔走张望’的具体表现”,但很多学生答“我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看到朋友去北京、上海,德国或南非”,这个只是说“我”和“朋友”,不是“人们”,“人们”应带有普遍性,而且照抄原文肯定不是概括,当然参考答案的概括十分精简,学生可能无法完全按照这个答,但起码可以概括成“人们为了仕途(个人的发展/利益),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迁移”,这是第一点,答到外出的目的以及形式各得1分;至于第二点概括,很多同学其实也找到了是第四小节的“旅游”,但依然是没有概括出这种“旅游”的性质,原文说“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完全可以发现这种“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被规定了程式的”。一旦这个特点没出来,那么最高也就3分,而特点答出来,即可得到满分5分,2分之差,有时只在一个细节上。

(二)如何审题

1、方法指导:幻灯片15

明确出题角度,化繁为简

抓住关键词,紧扣要求

出题角度:

※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筛选概括信息

※重点句子的含义

※行文思路

※评价分析作者的观点

※语言表达、艺术手法

2、实战演练《司马祠》2题

请学生上黑板演示答案,教师分析点评

小结:

幻灯片16

化繁为简,紧扣要求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见招拆招,一一化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布置作业:请按照老师的指导完成《瓷器的意味》

五、课堂小结

幻灯片17

匆匆的一堂课,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启示,但真诚感谢我们同学的合作,有这样的态度,相信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此,我把这句诗送给大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既是对这堂课的总结,也以此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附:

《歌的高度》王宗仁

那年初春,青藏公路刚通车不久,我们这些跑车的汽车兵用人间最纯朴的感情给西藏运送着温暖,满脸的油腻都在欢笑。

那天应该说是我们心情最轻松最欢畅的日子,来自首都的中央慰问团要为青藏公路沿线的军民演出,这是第一次,也是至今为止最隆重档次最高的一次慰问演出。

江河源头兵站的演出令人难忘。那歌声、那舞蹈仿佛是演员肉体或灵魂的一部分。

演出结束后,慰问团继续西行,却不得不把一个跳舞的女文工团员留在了兵站。她发着高烧,高山反应十分严重,无法再到海拔更高的地方去演出了,必须留在原地休息、治疗。

那晚,站上住进了五个汽车连队。他们当中有些人本来这晚是投宿别的兵站的。但他们觉得,只要看女文工团员一眼,看看那身合体整洁的演出军装,心里也会舒畅好些日子。

江河源兵站这个夜晚的月亮只有一种颜色。纯白,干净。

晚饭后,兵们不约而同地、轻手轻脚地把女文工团员住的那顶帐篷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他们不忍心打扰她,又不愿意远离她,就这样若近若离,远远地看着,似乎只要能瞅见那灯光就满足了。

女文工团员终于发现了帐篷外面有“情况”,她走出来,笑盈盈地对大家说:“外面太冷,里面有火炉,请大家到帐篷里坐。”

她满面春风,声音柔雅,很难看出有病在身。但是没有人进她的帐篷。一个胆大的战士突然违背大家原先只想看她一眼的初衷,提出了一个似乎过分的要求:“我们想听你唱支歌!”

这个本该视为节外生枝的要求一提出来,众兵们竟然一时心血来潮地附和起来。女文工团员稍有犹豫,张口想说什么却未出声。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但是面对这么多热切渴望的眼神,她顾不得多想,对兵弟弟们说:“好吧!我答应给大家唱歌。不过,我有个要求,既然唱就唱你们爱听的歌。由你们点歌,我来唱。”

她的话音刚落,一群战士就送来了大声呼号:“冲呀——点歌开始!”女文工团员这时完全消失了病态的神情,像一个等待出征的兵。

点的歌儿太多了,她只好说,我会唱的就满足大家,我不会唱的就过。大家拍手。她唱了《康定情歌》,唱了《敖包相会》,又唱了《十送红军》„„她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歌声时断时续,好比鸟儿已经飞上了天空,但飞得有些沉重。她坚持着让歌声飞。可以想象得出,一定是剧烈的头痛再加上高山缺氧使她痛苦万分。然而,那些热情却很粗心的兵们只是专心致志地听歌,竟然没有留意到唱歌人情绪的起伏变化,他们继续一个接一个地点歌。

奇怪的是,后来女文工团员的高山反应奇迹般地消失了,她越唱越来情绪,越唱声音越宏亮,越唱音阶越高。身为舞蹈演员的她仿佛从来都没有感到自己还有如此超拔的唱歌天赋。心为歌源,血是真的。唱者不累,听者不厌。歌的高度可以摘取星辰。

然而,她毕竟是个严重高山反应染身的病人,毕竟是在海拔近5000米的缺氧地区耗尽体力地唱歌。唱着唱着,她累倒了,病倒了!她躺倒在江河源兵站临时为她腾出的帐篷里后就再也没起来„„

在她的生命之泉干涸之前,月光皎洁的江河源上空破例地飞过一只连当地牧民也没见过的夜鸟,掉下了一片光滑多彩的羽毛。有个兵有幸拣起了这片羽毛,它是源头一页沉重的历史。这个“拣羽”的兵就是当时的一个汽车兵——后来成为作家的我:王宗仁。

《另一片天空》韩少功

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我的机会也来了。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两位已入仕途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

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但那又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以外的空间。我也不 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铁路、航空、宾馆、餐饮、通讯、感光器材等行业因此而日进斗金。但旅游者的看大多重复,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其一般过程,是交出一笔钱以后,被交通工具规定了观察线路,被旅游设施规定了观察方位,被讲解员规定了观察时的联想,还有“到此一游”的摆拍地点以及固定的笑容。旅游者于是心满意足:天下第一峰呵,举世无双呵,不虚此行呵,诸如此类。

这几乎是一套法定的公共成套动作。如果人们不愿意这样,一心要把世界化为独享和私藏,那他们就只是不断地为难自己。别说做一富豪,做一高官,就算做了帝王,他们的权势也只会日益剥夺他们的自由。他们在宫墙外随意散步都几无可能,更没法经常照看自己的辽阔疆域,没法像一个乞丐、水手、骑手以及工匠那样随意漂泊。

他们离世界越来越远。

我是个不可救药的旅者,连黄山、庐山等等都没有去过。一听哪里火就对哪里怕。在我看来,事情是被人们的野心弄坏的,更是被传统的空间意识弄坏的。只是相信空间还有另一种展开方式,相信人们完全可以投入另一种远行,比方以前面的荒坡一角为目的地,订一张免费船票或免费机票,于是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黄山,在杂草里发现大兴安岭,在身旁的石涧清潭中触摸太平洋。

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自立宪法,发动革命,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任意创建共和国。只要人们愿意,他们还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颗冥王星放人口袋,在细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举步跨进另一条银河——这一切只需要我随便找个什么地方蹲下来,坐下来,趴下来,保持足够的时间,借助凝视再加一点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灿烂太空。

我终于在一片落叶前流连忘返。

第五篇:散文阅读指导2018

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一般指以下三种: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它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达情感。

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作为全文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表现主题。

3、哲理散文。

二、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主题明确集中(散文的主题常在文章的最后几节表现出来)。

2、意象融情,情真意切。散文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含蓄抒情,如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等,其中的景、事、物都是寄寓作者感情的载体,要认真分析。

3、语言优美,富于文采。

三、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主要考察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

1、词语理解的题型:

(1)、(2007 全国)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2)、(2007 江苏)17。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解题诀窍】根据该词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它的具体含义。一般来说,一个词语的出现,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作具体的阐释,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前后,抓住阐释性的词语,即可找到答案。如(1):应先理解字面意思;这两个词语涉及到的内容在原文第五、第七段,在具体的语境中抓住阐释的语句,筛选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理解句子含义的题型:

(1)、(2007 全国)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答: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的坚强。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

【解题诀窍】(1)、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重点词语,采用提问法弄清重点词语的含义。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

(2)几种常用方法

(a)、自问自答法:针对句子自己提出若干个问题,然后一一解答,就能得出答案。如,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解答本题时,可以设计三个问分别作答:为什么说“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指什么?给黄河作的传为什么说明是“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

(b)、向“心”凝聚法:“心”指文章的主旨。对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等与文章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句子,必须整体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如上面的(2007 全国)第十五题,本文的主题是表达对人应该能够经得起艰苦环境的磨练并在历练中成长的思想和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解答此题时,就要从全文角度、扣准主旨作答。

(c)、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筛选信息、作出解答。

(d)、语体转换法:对于一些“修饰句”,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 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e)、摘词组合法:摘出文中符合答案要求的重要词语组合成答案。■

3、理解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的题型

(A)、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B)、(2007 重庆)“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题诀窍】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

内容上——以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结构上的作用: A、开头句(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括)全文,点明题旨;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感情基调。

B、中间句(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在较短的中间段中,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中间段如果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对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是: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结(括)性的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在议论文中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还具有丰富文章内涵的作用。)C、结尾句(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四、散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 ■

1、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2007 安徽)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答案:①风拂炊烟图 ②风吹莲荡图 ③风摇树木图

(2007 湖南)19.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解题诀窍】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步骤是(a)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抓准解题方向。(b)、在明确问题指向的基础上,找准有效的答题区间(范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注意将相关对应点找全。(c)、准确筛选信息,组织答案。可以直接摘取原文重要词句直接作答,可以提取概括文中词语组合作答。择其内容要点,将有关的几个意思分别摘录并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轻重异同。(d)、看赋分,形成条理性。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三点。(e)、有效组织语言。首先扣题意,问啥答啥。很多人只知机械的摘录原文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答题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的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的要求,将文中信息重新排列、有效组合,形成答案。其次,重提取。一般说,答案涉及到的一些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炼、重组。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再之,重条理。在综合分析后,要条分缕析的表述出来,表述时要注意:、忌用修辞,回答时,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忌无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忌遗漏,千万不要遗漏答题要点。第四,宁全勿缺(扣住题意,宁可多答一些,因为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定扣分);切分要点(对4分以上的题目,要设序号分要点作答,这样可以使答案条理清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机智排序对切分出的要点,按与题干要求贴近的程度排列先后顺序,或将自己最有把握的要点排在前面,把握不大的排在后面)。■

2、分析作品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题型:(2007 重庆)16.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17.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2007 四川)

16、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

(2006 重庆)16。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阅读文章时注意抓住表明作者行文思路转换的过渡性语句,如“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你走在山脉上„„”“再或,你走在„„”“实际说,„„”“连我自己„„”“我不敢说„„”等,文章的思路就清晰了。【解题诀窍】(a)、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如过渡句、照应句、首尾句以及“这样、这种、这种情况、这个问题”等指代性词语、“相反、否则、与此不同、更加、而且、首先、其次、因此、那么、也、由于”等关联词语。(b)、根据各个语句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分析。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某段(层)的意义或全文的主旨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题型: 《阳光的香味》(2006 全国)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2007 辽宁)

2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4分)【解题诀窍】(1)、概括段意,要准确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重要词句,整合到一起即可。(2)、概括层意,要在归纳分析段意及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归纳整合并简明的表述出来。(3)归纳全文主旨,要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思想感情是什么。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然后分析文章结构,把各段意思概括出来,进一步整合便可归纳出中心思想;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段的开头或结尾),抓住即可,没有中心句的可通过分析句间关系来把握内容重点;还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

五、散文阅读的鉴赏评价

1、分析鉴赏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分析表达技巧类题目可以从修辞手法(主要针对句、段)、表现手法(主要针对全篇)、表达方式(主要针对句、段)和谋篇布局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

★(1)修辞手法(主要针对句、段)

提问方式:这句(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点明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知识储备】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如下:

※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冒号的用法: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主要针对全篇)

提问方式:文章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作用、效果)。

答题模式:明确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内容(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的分析说明)+作用(效果)【知识储备】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如下:

象征: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

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人称变化: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另外还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联想想像等 ★(3)表达方式(主要针对句、段)

(a)、叙述:顺序;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b)、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外貌、动作、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景物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细节描写。

(c)、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d)、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e)、说明。★(4)、谋篇布局(主要针对全篇)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巧设伏笔,过渡照应,巧设线索,巧设悬念,首尾照应,多角度描写等。

常见的鉴赏角度和术语:①从立意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开门见山、见解独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散神聚、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托物言志、寓言寄意、对比反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擒故纵、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等。②从选材组材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反映衬(对比对照)、摇曳多姿,形散神聚、巧设线索、明暗交织,选材典型、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等。③从结构安排(或者说上下文的关系)的构思看,常用术语有——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摇曳多姿,红线串珠(彩线串珠)、行散神聚、浑然天成,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

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④赏析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构思技巧,常用术语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思维严密、构思精巧、不落窠臼、运用蒙太奇手法等.(C)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2.表现手法:,联想和想象,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抑扬,讽喻等。(具体见上)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具体见上)

4.写作技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

5..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D)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简洁洗练,含而不露,简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形神兼备,语言浅近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准确精当,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下载散文阅读指导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散文阅读指导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哲理散文指导 文档

    【转】散文天空中的绚丽星光 ——哲理散文的写作指导 【写作点津】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

    叙事性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 议论性散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也可称为散文化的议论文。它兼有议论文和散文的双重特点。作为议论文,它是说理的。它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

    冰心散文专题阅读指导

    冰心散文专题阅读活动0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 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 02 汇报展示所......

    议论性散文写法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法指导 ——人物类 江苏省天一中学王同猛 2013-11-20 (一)占有素材,模仿活用 【文题回放】 (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这一文体在表达......

    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品味字里行间散逸之美 ——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郑忠盛 阅读属于一种技能,这种技巧需要长时间训练方能获得。初中阶段,散文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散文具有“......

    散文的写作指导

    散文的写作 1、题材的来源 文学来源于生活,散文也是一样,每件小事,每个瞬间,每种感触,每样物品都能带给写散文的灵感,我们写散文,其实就是为了生活而写,文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我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