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时间:2019-05-13 10:3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第一篇: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品味字里行间散逸之美 ——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

泉州七中金山校区 郑忠盛

阅读属于一种技能,这种技巧需要长时间训练方能获得。初中阶段,散文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神”是指散文要表现的中心。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读懂散文呢?一般情况下,要从文本入手,抓住重点词句,学会概括要点,关注作者情感表达,了解散文写作手法,从而学会欣赏乃至鉴赏散文。

一、把握散文的“文眼”是重点

对于散文来说,虽然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略显隐晦,但是仍可以从关键内容即“文眼”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结合内容来看,要关注如重点语段、中心语句、关键词语,着重抒情或者议论的句子,承上启下、前呼后应的句子等,还要重点多关注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的语句,这些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即“文眼”。通俗地讲,“文眼”是散文的核心,是窥探作者表达主题的关键窗口,更是分析散文的关键。刘熙载就曾这样说过:“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因此,教师要重视“文眼”,要引导学生善于挖掘“文眼”、把握“文眼”,通过“文眼”能够把握文章内涵。

抓文中关键语句。一般情况下,只要抓住散文的总结句,基本上就可以挖出“文眼”了。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第一自然段段末句“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其中“温晴”“宝地” 便是作者心中对济南冬天的印象,而这恰恰是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结尾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这篇散文来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济南冬天浸入骨子里的喜爱,而这也是散文以描写来抒发情感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二、品析散文的语言是难点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水平,同样也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加之作者个人的先天素质以及后天修养,从而使作者才识、性情、气质也不同,自然写出的散文也各有千秋。语言是散文的外衣,更是作者不同风格的重要体现。例如,同是现代散文,鲁迅文笔深沉洗练,朱自清却显得娴静典雅;茅盾语言沉稳劲健,叶绍钧却有点质朴练达;孙犁、老舍散文清新明快,林语堂的小品却读来闲适从容„„风格不同,精彩各异,我们在学习散文时应当要辨析其中的语言风格,品味表达意蕴,真正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做到与作者、编者对话。

例如,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三、厘清散文的思路是关键

从认知角度出发,对于客观事物从认识到熟悉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由外到里,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对于散文阅读来说,同样也要遵循这一过程,前提是需要抓住思路,能够通过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通过语言材料让散文更加条理、有序,最终还原作者的写作目的。陈师道曾经说过:“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提升散文阅读素养,培养其阅读技能,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散文的思路,达到更有条理地理解散文内容、把握散文主题的目的。例如,《白鹅》一文开头,先交代了白鹅的来历和“我”对它的初步印象——“性格傲慢”。这是作者抓住白鹅外形上的显著特征(头比较高),与狮子、老虎、麒麟、骆驼等多种动物进行比较后的推断。然后,作者分别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具体展现白鹅的“傲慢”之气。

思路仅仅是散文的灵魂,而其往往在散文的语言、选材、线索、表现手法等方面表现出来。要厘清散文思路,领会作者意图,还需要从这些最基本的方面入手。散文中作者的情感脉络往往借助一些表达“情路”的标志性语言。例如,《白杨礼赞》贯穿全文的有这样一组句子“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组句子,贯穿全文的“神”就是反复出现的短语“不平凡”。阅读时,圈点划出这几个句子组团“联读”,可以把我到作者情感层层递进的跃动旋律。

再则,从散文线索分析,有叙事、抒情、写景等,强化散文阅读,只要抓住线索,就能扣题入门。还有散文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递进、承接等,只有把握散文结构,才能厘清散文思路。至于议论性散文,则更需要把握论点、论据、论证之间的关系,要厘清论点与各段之间的关系,同样也要关注中心句,要学会概括提炼中心意思,从而逐步了解作者的思路。当然,文章不同、思路也不同,阅读时切入点也不同。多阅读散文,多体验、多感悟、多训练,不仅对鉴赏散文、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大有裨益,而且还能强化自我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

总而言之,散文阅读是一种审美活动。我们要重视散文阅读方法积累,提升感受和理解作品的能力,养成从书刊、互联网中搜集有关作家作品资料的习惯,丰富对作品的理解。选择作品可以按时代,也可以按作家、题材、风格、文体等分类组合,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分到合,或把握共同特征,或比较不同特点”。

[课外文言文段阅读]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译文: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时候,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赏析:夏日赏荷入佳境。清心夏日,荡漾在古诗文的诗 情 画 意 里,看 着 满 眼 碧 荷,回 味着万般滋味,真是人生最美的风景。阅读上文,很容易抓住荷花“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的外形特征,观其形美更要品其神美。古诗文中的荷花或清新淡雅,或婀 娜 妩 媚,或 柔 情 似 水,或 刚 正 不阿„„文中荷花被誉为“花中仙子”是因为被雨水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形神具备。[古诗赏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读点拨] 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李白的送别 诗 中 经 常 出 现 流 水 这 一 意 象。古 人 分 别 之 地,多在水边,远别之人,亦 多 水 路 而 行,故 而 李 白 常 常 摄 取 眼 前 的流水,移情于流水,将离情别绪寄寓其中,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 送 我 情。”;如《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如《送储邕之武昌》;“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等等。这此流水意象包含着对友人随流水远逝的伤情,对美 好 情 谊 永 驻 的 欲 求 以 及 对 友 人 的深深眷恋之情等,成为李白送别诗中伤逝情结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第二篇:散文阅读指导2018

散文阅读指导

一、散文一般指以下三种: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它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达情感。

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一般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作为全文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表现主题。

3、哲理散文。

二、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主题明确集中(散文的主题常在文章的最后几节表现出来)。

2、意象融情,情真意切。散文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含蓄抒情,如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等,其中的景、事、物都是寄寓作者感情的载体,要认真分析。

3、语言优美,富于文采。

三、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主要考察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

1、词语理解的题型:

(1)、(2007 全国)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答:“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补放逐的古代名臣。

(2)、(2007 江苏)17。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解题诀窍】根据该词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分析它的具体含义。一般来说,一个词语的出现,在它的前面或后面,作者都要作具体的阐释,命题者既然出了这个题,那答案就一定在原文中,答题时要找准原文中相关的句子,一般在词语出现的附近或前后,抓住阐释性的词语,即可找到答案。如(1):应先理解字面意思;这两个词语涉及到的内容在原文第五、第七段,在具体的语境中抓住阐释的语句,筛选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理解句子含义的题型:

(1)、(2007 全国)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答: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的坚强。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

【解题诀窍】(1)、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重点词语,采用提问法弄清重点词语的含义。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

(2)几种常用方法

(a)、自问自答法:针对句子自己提出若干个问题,然后一一解答,就能得出答案。如,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解答本题时,可以设计三个问分别作答:为什么说“该有人为黄河作传”?“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指什么?给黄河作的传为什么说明是“应该是中国人的自传”?

(b)、向“心”凝聚法:“心”指文章的主旨。对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等与文章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句子,必须整体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如上面的(2007 全国)第十五题,本文的主题是表达对人应该能够经得起艰苦环境的磨练并在历练中成长的思想和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解答此题时,就要从全文角度、扣准主旨作答。

(c)、瞻前顾后法: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境中筛选信息、作出解答。

(d)、语体转换法:对于一些“修饰句”,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 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e)、摘词组合法:摘出文中符合答案要求的重要词语组合成答案。■

3、理解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的题型

(A)、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B)、(2007 重庆)“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题诀窍】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

内容上——以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 结构上的作用: A、开头句(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括)全文,点明题旨;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感情基调。

B、中间句(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在较短的中间段中,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中间段如果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对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是: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结(括)性的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和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在议论文中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还具有丰富文章内涵的作用。)C、结尾句(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四、散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 ■

1、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2007 安徽)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答案:①风拂炊烟图 ②风吹莲荡图 ③风摇树木图

(2007 湖南)19.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解题诀窍】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步骤是(a)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抓准解题方向。(b)、在明确问题指向的基础上,找准有效的答题区间(范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注意将相关对应点找全。(c)、准确筛选信息,组织答案。可以直接摘取原文重要词句直接作答,可以提取概括文中词语组合作答。择其内容要点,将有关的几个意思分别摘录并组合在一起时,要注意轻重异同。(d)、看赋分,形成条理性。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三点。(e)、有效组织语言。首先扣题意,问啥答啥。很多人只知机械的摘录原文句子,虽然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命题人“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答题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的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的要求,将文中信息重新排列、有效组合,形成答案。其次,重提取。一般说,答案涉及到的一些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炼、重组。

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再之,重条理。在综合分析后,要条分缕析的表述出来,表述时要注意:、忌用修辞,回答时,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忌无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忌遗漏,千万不要遗漏答题要点。第四,宁全勿缺(扣住题意,宁可多答一些,因为答多了不扣分,答少了定扣分);切分要点(对4分以上的题目,要设序号分要点作答,这样可以使答案条理清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机智排序对切分出的要点,按与题干要求贴近的程度排列先后顺序,或将自己最有把握的要点排在前面,把握不大的排在后面)。■

2、分析作品结构,理清行文思路

题型:(2007 重庆)16.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17.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2007 四川)

16、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

(2006 重庆)16。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阅读文章时注意抓住表明作者行文思路转换的过渡性语句,如“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你走在山脉上„„”“再或,你走在„„”“实际说,„„”“连我自己„„”“我不敢说„„”等,文章的思路就清晰了。【解题诀窍】(a)、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如过渡句、照应句、首尾句以及“这样、这种、这种情况、这个问题”等指代性词语、“相反、否则、与此不同、更加、而且、首先、其次、因此、那么、也、由于”等关联词语。(b)、根据各个语句之间的组合关系来分析。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某段(层)的意义或全文的主旨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题型: 《阳光的香味》(2006 全国)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分)

(2007 辽宁)

2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4分)【解题诀窍】(1)、概括段意,要准确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重要词句,整合到一起即可。(2)、概括层意,要在归纳分析段意及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归纳整合并简明的表述出来。(3)归纳全文主旨,要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思想感情是什么。首先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然后分析文章结构,把各段意思概括出来,进一步整合便可归纳出中心思想;有的段落有中心句(段的开头或结尾),抓住即可,没有中心句的可通过分析句间关系来把握内容重点;还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

五、散文阅读的鉴赏评价

1、分析鉴赏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分析表达技巧类题目可以从修辞手法(主要针对句、段)、表现手法(主要针对全篇)、表达方式(主要针对句、段)和谋篇布局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

★(1)修辞手法(主要针对句、段)

提问方式:这句(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点明使用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知识储备】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如下:

※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冒号的用法: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主要针对全篇)

提问方式:文章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作用、效果)。

答题模式:明确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内容(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的分析说明)+作用(效果)【知识储备】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如下:

象征: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

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人称变化: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另外还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联想想像等 ★(3)表达方式(主要针对句、段)

(a)、叙述:顺序;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b)、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外貌、动作、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景物描写(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细节描写。

(c)、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d)、议论: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e)、说明。★(4)、谋篇布局(主要针对全篇)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巧设伏笔,过渡照应,巧设线索,巧设悬念,首尾照应,多角度描写等。

常见的鉴赏角度和术语:①从立意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开门见山、见解独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形散神聚、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托物言志、寓言寄意、对比反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擒故纵、反弹琵琶、逆向思维等。②从选材组材的构思及其表现看,常用术语有——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正反映衬(对比对照)、摇曳多姿,形散神聚、巧设线索、明暗交织,选材典型、多角度描写、详略得当等。③从结构安排(或者说上下文的关系)的构思看,常用术语有——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层层铺垫、巧设伏笔(铺垫)、巧设悬念、巧妙勾连,层层推进(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层层剥笋,对比烘托、摇曳多姿,红线串珠(彩线串珠)、行散神聚、浑然天成,总分总式,并列结构,纵

横捭阖、开合自如,情节波澜、张弛有度等。④赏析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构思技巧,常用术语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思维严密、构思精巧、不落窠臼、运用蒙太奇手法等.(C)艺术手法:

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2.表现手法:,联想和想象,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抑扬,讽喻等。(具体见上)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对偶等。(具体见上)

4.写作技巧: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粗笔勾勒;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

5..描写手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6.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以乐景衬哀情)。(D)语言特色:

清新明快,简洁洗练,含而不露,简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形神兼备,语言浅近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行云流水,平实质朴,诙谐幽默,辛辣讽刺,准确精当,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第三篇:哲理散文指导 文档

【转】散文天空中的绚丽星光

——哲理散文的写作指导

【写作点津】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写?前人说:文无定法。但每种文体都应该有自己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结构的规律。根据前人的总结,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法: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文,须得厚积薄发,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浅写深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钟的跳动,想到心脏的跳动,再想到时间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读者“谈理色变”的畏惧心理。在谈“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时,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虚,还是把视角转到眼前景,“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细微变化来说明“生”与“死”不是对立的概念,万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长“一点点”的过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点点。如此论理,变玄虚隔障为可见、可感、可亲。

(三)即物兴感

即在对事物的观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苏轼的《题西林壁》,从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象中,认识到身在其中,为一物所制,反而难以认清事物真相的道理。《前赤壁赋》前半为感性抒情之作,但是苏子答客的一

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水月为喻,提出变动与永恒的辩证法。因而“知性的哲理乃成为感性美文的脊椎,支撑起全篇的高超洒脱”(余光中语)。

(四)即事成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体事件中去展现。此类写法,避免空洞说教,而是引人入毂中,然后一语道破。如林清玄的《黄昏的沙堡》,写一群孩子在海滩堆沙堡,因保护自己的城堡而起争执,由争执而毁坏别人的沙堡。最后潮来了,“在生命的界线中创建的许多城堡,看来真实,却是虚幻,只有平静的海滩才是开阔而永恒的存在”。“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笔下,已不是儿童的游戏,而是成人的童话,折射出让人深味的哲理。徐迟的《枯叶蝴蝶》脱开了借赞美蝴蝶来歌咏爱情的框架,也没有落入因枯叶蝶濒于绝种而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而是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灭绝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从节肢动物的生物属性延展至人类社会,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迹:“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此外,语言有趣有味也是让哲理性散文“趣”味横生的妙方。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生哲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渗入到读者的心田。

【名家范文】

走是灯笼 刘金生

总也忘不了小时候的那次经历。

离开姑妈家的时候还是响晴毒日的,走了不到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开始还不觉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况的严重。

路边全是庄稼地,没有人家,连一棵树都没有,避雨,是妄想。脚下的土路变成了泥路,每向前迈一步都得做出一个奋力拔腿的姿势。虽然是夏天,雨水浇在身上还是凉凉的,接着就是从心里往外冷。天变暗了,路上没有行人——也许有行人但看不见,脸上流着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脚下的一小片地方。还有六七华里的路程。当时我还只是个身小力薄、刚满13岁的孩子!我又冷又怕。我想回姑妈家,但想到经过努力才换来的行程再用同样的努力倒回去,我实在不甘心。我想停下来。忽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等是窟窿。”我不知道爷爷说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记不清爷爷是不是这么说的,我只知道,此时的我如果等,所面临的就是窟窿——我将坠入困苦的深渊!“等是窟窿”这句即时得到的警语,在我的几乎空白的大脑里竟成了惟一的意念。它警示我,不论多么艰难,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脚步。

记不清摔了多少跤,也记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等是窟窿”这句话,已经和这个情景凝为一体,成为一条活生生的哲理融进我的生命。它让我明白,不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不“等”的经历多了,再回顾当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的感悟:走是灯笼。是的,当年在雨中的“走”是灯笼,后来所有的决不消沉的“走”也是灯笼。这灯笼就是在朦胧或昏暗中亮在我眼前的希望。(《散文》2002年第5期)

【评析】

一次再寻常不过的经历,好像一杯白开水,人们喝过不会感到任何滋味,然而爷爷的一句“等是窟窿”,却使作者从这杯白开水中翻出新意,即事成理:“它让我明白,不论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作者“不等”的经历多了,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感悟:“走是灯笼”。虽然作者主旨在于突出“走是灯笼”,却又欲发先藏,先渲染一次路遇大雨、进退两难时的生活体验,着重突出“我”的困苦矛盾的心理,就在“我”明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时,文章主旨到此似已揭示,而又拔高一筹,开掘出更深广的人生意义:“走是灯笼”,使文章结尾处卒章显志,尾如撞钟。在富含哲理的叙事中,作者善将抽象的叙述巧化为形象生动的表达,比喻新奇,发人深省。

【优秀习作】

竞争,让生命更美丽

家中后院栽有一盆太阳菊。时值初春,锦簇的花瓣在硕大的叶片映衬下,绽放着金黄色的光彩。

忽一日,盆中黑土钻出了一点青色,点破了墨绿的沉寂,为这单调的春色平添了几分新意。惊喜之余,我不禁暗自担忧:与这枝粗叶壮的太阳菊共处一盆,这纤弱的小苗能顺利地生长吗?

然而,我多虑了。有限的泥土,令她珍惜所拥有的土地;稀疏的阳光,使她向往每一方晴空。她吮吸着,接纳着,生长着,与粗壮的太阳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她仿佛逆江而上的一叶扁舟,在竞争的激流中,虽然时时有覆舟的危险,却总能在小心翼翼中奋勇前行。终于,她出落得亭亭玉立,花枝招展。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幕景象。市公园内有一排市民们自发栽种的小树。其中有两棵种得很近。按理说,由于光照不足,这两棵树的成长必定不如其他树。但出人意料,在新树中,长得最高大茂盛的便是这两棵。正因为种得太密,为了生存,两棵树都尽可能地伸展着枝叶,伸向对方所不能及的空间,同时积极地向上生长,以求摆脱对方的遮挡,获取充足的阳光。就这样,这两棵树不断竞争着,虽然彼此承受着生存的威胁,但“力争上游”使得它们脱颖而出,造就了公园一处别致的景观。

竞争使生存变得窘困;竞争更令生命朝气蓬勃、生机焕发!

“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一切生命概莫能外——包括人。竞争无处不在,有竞争自然就有压力。但是,正因为有了竞争,才有了我们个人的成长,才有了社会的进步,才有了历史的前进。前不久,一位就读于浙江大学的朋友颇有感触地对我说:“在浙大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学习,每一个人,时刻都有遭排挤的危险。但我们感谢竞争,是竞争造就了我们渊博的学识、谦虚的人品和坚毅的性格。浙大也因此成为人才的输送站。竞争,使生活演绎得五彩缤纷。” 是的,竞争使人感到压力,更使人充满活力。背上了竞争的行囊,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将留下光辉的足迹。那么,坦然地面对竞争吧,我们的体格会因此更健壮,我们的身姿会因此更丰腴动人,我们的生命会因此更美丽!(《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6期)

【评析】

这篇哲理性散文采取即物兴感的写法,从两种植物入手,让人感受到竞争带来的活力。然后由朋友的话,深化主题,让人顿悟。全文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文中精当的描写和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给读者感性的审美愉悦。但与作家的文章相比,议论稍觉平直,理趣犹嫌不足,给人的感觉还不够意味深长。

【活学活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边缘是地理的概念,也是经济、文化的概念。地理的边缘,在相对封闭和生产力低下的漫长年代,是落后的代名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边缘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沿江、沿边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地区。事物的边缘,最容易被忽略、受侵害,但往往也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地方。颜色的边缘最柔和,黑夜的边缘便是充满希望的黎明。边缘是与中心、主流等概念相对的,边缘化意味着不受人关注。但是主流与边缘往往又是互相转化的。

读了以上的文字,请以“边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文体特征鲜明。

第四篇:七年级寒假作业指导

中庄中学七年级寒假作业

初一全体同学:

新年假期即将开始,希望大家在辞旧迎新欢度假期的时候,莫忘了为新学年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欢度美丽时光的同时能主动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思想品德

1.每周背三课书中所学的重点问题。2.把重点句子抄在八开的纸上至少两张。

3.办两期手抄报内容是围绕春节中各地的风俗习惯、我长大了

4.调查访问村里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情况(一年给父母多少钱、经常看望父母吗?)5.写青春日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对成长的感悟)6.情趣展示

语文

1. 阅读《课外阅读读本》优秀文章,或读优秀期刊杂志,如人物传记,《情感读本》《青年文摘》《读者》等。每两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次不少于100字),并写一篇读书感,600字左右。

2. 坚持每天练字20以上,写在练字本上。

3. 整理出上册中易错的生字100个,作业本上做在。

4. 观看春节晚会,并依靠串门走亲戚整理出祝福短信5个,对联5幅。名言警句10条。记录在读书笔记上。

5.收集羊年的故事,传说3篇,即在读书笔记上。

6观看春节晚,选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写出你喜欢的理由。7.观看感等中国人物事迹,选出两个写到读书笔记上。8.翻译二册课文中《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诶现代汉语。抄写课后注解各一遍。9.自正月初五至入学,背诵上册十四首古诗,《论语十二则》,《春》几《秋天》。以及上册文言文所有注解,准备入学第一天考试。

数学

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每天做一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题、一道整式加减题、一道解方程题。做到作业本上。

一、结合本学期学习,整理学习中的错题于练习本上。

二、预习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要求:预习学习每一节后总结出本节的知识点,然后完成课后所有练习,根据学习写出自己的困惑是什么。

三、搜集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最感兴趣的一个知识点(一个运算或一种方法),返校后交流。

英语

一.必做题:1.坚持每天写20—30个单词或短语(英语练习本)。

2.在改错本上将易错的句子(七上每单元课后注释)每天写5个。

3.构建本学期语法知识结构图。二.选作题:(三选二)

1.阅读15篇短文,开学后将阅读材料带回上交。

2.书面表达10篇(每篇不少于60词)。

3.网上下载七上期末试题5套并做完(8开白纸)。

历史 一.请同书的二.1.请羽本作部分:

们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构建每个单元及全册识体系,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网络。作题:任选其中2个题目完成。

学们阅读《中华通史》、《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等,观看影视剧《贞观之治》、《武则天》,从影视作品中去发现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2、完成调查报告,查找资料,了解自己姓氏来历,及村庄的历史,字数不少于1000字。

3.搜集与历史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如了解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

4.撰写历史小论文,给你喜欢的历史人物写一个传记;

以汉武帝的名义拟写一份表彰卫青、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诏书; 字数

不少于1000字。

5.关注时事,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国内国际重大时事。如上网查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以《如何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办一期手抄报;

字数不少于1000字。必学知选同纪

地理

基础性作业

一、1.背诵并默写经纬线的特点,完成4道关于经纬网知识的练习题。2.完成3道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练习题。

3.背诵并默写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地区和气候特征,完成3道关于气候类型的练习题。

二、预习七年级下册第一章《认识大洲》,并写出知识提纲。

开放性作业

三、参照七年级上册课本制作简易地球仪或观看与地理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就其中的一期节目写出观后感。(二者任选一题)

生 物

一、基础性作业

1.教师指导学生用书面形式构建重点单元或章节思维导图,对本年级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2.通过教材目录初步了解下学期所涵盖的内容,并预习第一、二章的内容。

二、开放性作业

1.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照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展开,并将整个探究过程记录下来,形成报告。

2.运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制作一坛米酒,并和家人一起分享。

3.搜集癌症或艾滋病的发病原因、过程,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以“关爱生命,远离疾病”为题,编制一份手抄报。

4.用拟人化的方法,具体描述一下小麦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到死亡的过程,形成一篇300字以上的短文,要求语言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

第五篇:七年级作文指导

作文题目:我懂得了____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是从寻常小事中,也能感悟出一个道理。请以“我懂得了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词语。(如真诚、感恩、珍惜、宽容……)

2、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500字。

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审题: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中的“我懂得了”标明了立意的方向,同学们必须紧紧围绕“我懂得了”选材、组材。要善于拓展思维,开拓出一个广阔的天地,把半命题作文所给予的空间发挥到极致,然后经过反复地琢磨,筛选出最恰当的补题对象。同学们可以按照“自身、学校、家庭、自然和社会”发散开去,可着眼于“成长”;可着眼于“宽容”;可着眼于“坚强”等。

范文举例:

我懂得了感恩 在你蹒跚学步时,是父母在一旁扶着你;当你的人生路崎岖不平时,是父母帮助你走过坎坷;当你学习压力大的时候,是父母 给你一杯热茶„„父母为你付出了这么多,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会感恩吗?

“妈妈,你怎么不早点叫我?我该迟到了。”我埋怨道。"好了,你快点,我到楼下等你。”妈妈一边说一边走出门。我磨磨蹭蹭地刷完牙,胡乱扒了几口饭,穿好衣服,匆匆赶下楼去。妈妈早已在楼下等着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我被冻得瑟瑟发抖。妈妈把她的大衣脱下来,给我披上。我喋喋不休地埋怨着:“你怎么不早点叫我,迟到了,可要受批评的。”妈妈把车开得更快了。凛冽的风“嗖嗖”地从我耳边吹过,像刀子一样,刮得我的耳朵生疼。到了学校,果然迟到了,我飞速向教室奔去,妈妈望着我的背影喊:“别跑,小心点儿!”赶到教室,我已经气喘吁吁了。就这样,过了一个上午。

“妈”!回到家,家里静悄悄的。爸爸赶出来:“嘘!你妈早上穿太少了,冻感冒了,她现在正休息呢。”我听了,眼泪夺眶而出。妈妈为了我不着凉,竟然让自己承受痛苦,这一切都是为了我啊,都是因为爱呀!我跑到妈妈床边,轻轻地、内疚地说了一声“对不起”。从那时起,我就学着做家务,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父母给我们关怀,我们何尝不该学会感恩呢?父母爱我们,我们也要学会用心去爱父母、体贴父母!

是那次经历,让我理解了父母的爱,让我学会了对父母心存感恩。我们应该多一分关怀,少一分埋怨;多一分感恩,少一分不满。让我们怀着一颗诚挚的感恩的心,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我懂得了宽容

生活中总会产生一些小矛盾,我们只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暑假里的一件小事给我的启发。

我特别喜欢吃糖,妈妈送我一个雅号“棒棒糖”,我对这个雅号乐此不疲。糖给我的馈赠就是蛀牙,我有一颗蛀牙,整天疼来疼去,吃东西囫囵吞枣不说,有时连饭也吃不下。为了彻底医好我的牙疼,妈妈决定带我去拔牙。来到医院,我们挂完号,来到诊室,见里面只有一位穿白大褂的年轻女医生,帽檐下的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不成熟的孩子气。这不由得使我产生了怀疑:这么年轻,能把牙拔好吗?

走近,看清了她的胸牌,才知道,她还是一位实习医生呢。哎,真倒霉,是走还是留下来。此时,那颗蛀牙也专门和我做对了,痛得更厉害了。不管那么多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拔。

我先咬上麻药,不知不觉,10分钟过去了。开始拔了,年轻医生拿着拔牙专用的钳子向我走来,“没事儿,一定能拔好的。”我默默地安慰自己。冰凉的钳子插进了我的嘴里,我能感觉到她的手在微微的颤抖,钳子“抓住”了我的牙,年轻医生猛地一拽,“哎呦!”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呻吟声。我感到一种钻心般地痛,连我的头都从椅子上拔了起来。“先下来吧,一会儿再拔。”年轻医生对我说。我捂着嘴,点点头,不听话的眼泪从我的眼角留了下来。怎么这么倒霉,我真成试验品了,我心里愤愤地想。她看着我,歉意地笑了一下,我也勉强地笑了笑。

我来到妈妈身边,“孩子,这时医生是多么需要你的宽容呀,别露出那样的神情。”妈妈心平气和地对我说。

我又一次坐上了这个恐怖的椅子,这回,年轻医生给我上了麻药。“放心吧,相信我,阿姨会给你拔好的。”我诚恳地对阿姨说:“阿姨,我相信你。”这回她的手灵敏多了,手猛地一拉,牙没了。“拔下来了。”我忍着痛高喊。年轻医生把棉球塞在了我嘴里,以防出血。这时我看见年轻医生那紧缩的眉头舒展开了,她也似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也使我明白了:如果这个社会上,人对人能多一点宽容,人与人的关系将会更加和谐;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更美好,更和谐,更团结。作文讲评:

下载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散文阅读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作文指导

    七年级作文指导 七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写作的程度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训练的更多的是有条理的叙事能力,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简单的生动的语言,语句通顺,......

    七年级作文指导

    七年级作文指导 七年级的学生,刚由小学升上初中,写作的程度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训练的更多的是有条理的叙事能力,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简单的生动的语言,语句通顺,......

    七年级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2.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 3.语言描写要精炼、灵动、鲜活,以形传神,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人......

    叙事性散文写作指导

    叙事散文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 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技巧指导 议论性散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也可称为散文化的议论文。它兼有议论文和散文的双重特点。作为议论文,它是说理的。它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

    冰心散文专题阅读指导

    冰心散文专题阅读活动0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教师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 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 02 汇报展示所......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散文阅读解题方法指导》公开课简案(夏月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初读、跳读、研读的方法读文读题; 2、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有关散文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3、培养学生知......

    议论性散文写法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法指导 ——人物类 江苏省天一中学王同猛 2013-11-20 (一)占有素材,模仿活用 【文题回放】 (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