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评课《月亮和云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王蒙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极大的独特性和存在价值。但是相当一段历史时期中华文化缺少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缺少一套实证的方法,又缺少严整的逻辑规则,乃是不争的事实……(自然)科学与人文,只能双赢,不能零和。为了发展中国的人文教育,为了科教兴国,为了国人与全人类的福祉,为了最终地去除我们这块土地上的迷信与愚昧,让科学家与文学家携起手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创造一个更加文明、更加有知识有教养的中国吧。” 无论是实现语文教改目标的需要还是科学的人文精神要求,语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都必须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本文将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月亮和云彩》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语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的具体理念是什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的正确策略是什么?
一、《月亮和云彩》一课的相关科学知识选论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月亮和云彩》一课课文叙述的是几个小朋友晚上观看天空月亮和云彩的事,实际课文叙述的是一个科学观察活动的案例。教师仅仅有语文知识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或者相关的科学知识很肤浅,是无法做到正确地渗透科学教育的。1.关于科学观察
观察是一种常见的经验活动,只有带有科学研究目的观察活动才能称为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科学家认识问题的窗口,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观察可以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不变革观察对象的条件下,通过眼看,耳听,手摸、鼻闻,也可几个感官同时用之,去观察观察对象,有时也可以借助于科学仪器,使我们的感官更准、更灵,例如:用望远镜观察星星、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等。此类,称为自然观察。另一类是人们通过科学实验的途径,在变革观察对象的条件下,用各种感官或实验仪器对实验对象进行特定方面的观察。此类,称为实验观察。显然,《月亮和云彩》课文叙述的观察活动属于前一类。
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和科学观察密切相关的。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国外有的科学工作者说:观察“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学会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小学生的一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学科学,学生活,就从学观察开始吧!2.理性对观察的渗透
老一辈科学家经常告诫青年科学工作者,在观察时,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需要实事求是的观察,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加入个人想象,力求中性地观察。但是只有刚出生的婴儿才能有真正的中性观察,因为,此时他尚没有任何经验和理性认识。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避免理论对观察的误导,另一方,也要运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观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一课的课文所叙述的自然现象,如果认为月亮是静止的,那云彩就在动;如果认为云彩静止,那月亮在动。事实上,丁大勇和李小文的观察结论都是理性渗透的结果。
培养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正确地对待理性渗透,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
3.观察与语言
观察产生的图像,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类型。这两种不同的逻辑类型通过观察过程结合起来了。没有图像就不存在观察表象,没有语言,观察表象就不能表达为有科学意义的陈述。观察就不能对科学的发展有实际贡献。(徐纪敏;《科学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p432)《月亮和云彩》一课的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小学生经历一次观察图像与语言陈述结合的过程。
4.关于月亮和云彩运动
《月亮和云彩》课文讲述以物体的运动为主题的观察活动,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受科学观察活动过程,教师应该对月亮和云彩的运动有较深层次的了解。
月球以每秒1.02千米的速度,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公转,离地球最近时,距离363300千米,最远时达405500千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7日7时43分11.5秒,为一个恒星月。像地球一样,月球也在自转,由于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即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恰好等于公转一周的时间,所以月球总以同一面对着地球。难怪我门年复一年看到的月面景色总是依旧。有人说,这是月中嫦娥眷恋亲人,自己舍不得掉头他顾,也不肯让月亮转过脸去。
云彩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悬浮体。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等,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正确观测分析云的变化,是了解认识大气物理状况,掌握天气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
层云云均匀成层,呈灰色很像雾,层云很低,但不接触地面。层云一般由直径5-30微米的水滴或过冷却水滴组成。厚度一般为400-500米。
中云中云多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混合组成,有的高积云也可由单一的水滴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5000米之间。
高云 高云全部由细小的冰晶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
云彩飘浮在大气中,随大气的流动而流动。云彩流动的速度不会超过大气流动的速度(风速),而最大的12级台风每秒也只有32.6米。
也就是说云彩在动,月亮也在动,而且,月亮动得比云彩快得多。但是月亮高度约是云彩的30万倍。人的肉眼对物体运动快慢的感受是取决于视角变化的快慢。由于月亮、云彩高度悬殊太大,人们在地面同时观察云彩和月亮时,月亮视角的变化远小于云彩。所以感到月亮不动。
《月亮和云彩》一课的课文叙述了几个小朋友的一次观察活动。在第一自然段,课文讲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可以说是描述小朋友看到的观察图像。在第二自然段,课文讲两个小朋友对看到情景(观察图像)看法不同。两个小朋友对观察图像有不同的语言描述。李小文组织小朋友举行了另一个观察,小朋友看到了另一幅自然图像,对这一图像的描述,大家没有不同的看法了,课文并没有最后的观察语言描述。留下了小朋友探索讨论、提出问题的空间。通过课文分析,本人认为教材作者对课渗透科学教育的问题是经过周密思考的。可以看出,教材并不想在这节课中去讨论天文知识,也并不想去谈运动学知识。它只是描述了一次有趣的自然观察活动。事实上云彩是运动的,月亮也是运动的,对地面而言月亮运动的快慢比云彩大得多。两个小朋友对观察图像的不同语言描述,可以说都对,都不对。课文中看不到结论性的语句,意在为小朋友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月亮和云彩》一课的教学理念是:语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让小朋友了解自然观察的基本过程,鼓励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自然观察的乐趣,通过常规语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观察现象描述的语言能力,感受语言描述对科学观察的重要性。
三、《月亮和云彩》一课渗透科学教育的策略
1.在语文课里渗透科学教育,绝不能把语文课变成天文课、物理课。为了力求语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我们可把以课堂训练的重点放在观察自然图像,看自然图像说话,看图像写词上。
2.通过展示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观察的兴趣。例如播放有如下情景的录像:各种各样的云、飘浮的云、奔驰的云、明月、薄云遮月、乌云遮月……。教师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话语来描述这些情景。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说说看到过的夜空的自然景象,点拨一下,可以发现的问题很多,很多。
3.教师先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课文。在对训练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在自然观察中用语言来表述观察到的现象。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月亮和云彩》。教师在总结时,可以指出不同的观察结论,与大家事先的认识有关。
4.教师可以制作分层显示的课件,或者抽拉式投影片,让学生操作,再现课文描述的自然现象,并适当作一些拓宽。这样学生会体验到科学观察中,会发现很多问题,会涉及到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
5.本课结束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老师认为丁大勇、李小文说的都对、都不对,你们回去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看看老师说的对不对?
课后,留下了一个悬念,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
《月亮和云彩》课后反思
上完《月亮和云彩》一文之后,学生就课文内容发生了争议。
争议之一:月亮不动,动的是云彩。理由,课文就是这么写的,而且平时观察也能得出这个结论。
争议之二:月亮会动,它和太阳一样,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孩子们各自据理力争,但也有困惑的,似乎双方说得都有道理,但又不能确定。我心中暗喜,孩子们的思想在此碰撞出了火花,他们敢于大胆的求异。这正是解丌他们心中疑团,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进行课外延伸的契机。于是,我决定采用表演法和实物演示法上一堂活动课来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
1.读儿歌: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2.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太阳、地球、月亮,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转关系。
3.从实验室借出日食、月食演示仪,演示日食、月食发生的状况。
可以说,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生怕错过了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一大半的孩子跃跃欲试,想亲自演示一遍,我满足了一些同学的要求,但更多的是要求他们回家用简单的球借助灯光来演示。
得出结论:月亮确实会动,学生更惊喜地发现,原来那么神秘的日食和月食现象就是那么简单,只是因为它们在运行的过程中处于特殊的位置所产生的现象而已。
兴奋之余,一学生猛然提出,时钟走的情况不是和课文里月亮走的情况差不多吗?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令人吃惊。我决定继续演示下去,于是,我找来一架电子钟,请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情况。五分钟后,大家发现,秒针走了五圈,分钟走了一个大格,而时钟似乎是一动未动。我让大家联想月亮在天空运行的情况,学生恍
然大悟。由此得出第二个结论:月亮在天空中是在动的,只不过它和时针一样,走得很慢很慢,我们只观察一会儿是看不见它在动的,因此,课文中李小文说月亮不动云彩动是对的。
过后,学生又提出疑议:为什么一开始他们会认为是“月亮走得快呢?”
虽然,学生并不太明白什么是参照物,但通过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课文中李小文他们一开始是以飘动的云彩作为参照物,而后来却是以静止的树杈作为参照物的,来判断的。学生还联想到火车上看行人、树木的感受,甚至观察到同一方向前进的慢车似乎在后退。至此,学生茅塞顿开了。
在这堂活动课中,学生摸索到了天文及物理的一点粗浅的知识:(1)太阳系、地月系天体的运行情况。(2)日食、月食发生的原因及现象。(3)什么是参照物。(4)什么是绝对静止和相对静止。
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一堂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但教师应该在学生对某一内容心存疑虑时,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是学科之间相互融合贯通的因素,它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能够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新课程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许,正是这样的一堂语文实践活动课,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当一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种子。
总之: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才能有好办法解决问题。
2、我把课堂导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在一起,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学习驱动器”,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就会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就能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的氛围就会比较热烈。
3、本节课,我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组织了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是一年级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还不是很深入,只存在于表面,只有几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在发言,其中有一部分同学好象无所事事。那么,如何更好地组织好地年级学生合作学习呢?敬请大家指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整堂课我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介绍新朋友激情导入,朗读教学中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并利用教师的引读和评价语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读书活动。多媒体的使用也较合理,利用生动的动画画面突破教学难点。
知识点训练比较到位,练习设计为学生创设好情境,铺好台阶,便于学生思考,并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导入新课的环 节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学完了课后一半的生字。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遇事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才能有好办法解决问题。不足之处在于朗读指导不够到位。有些长句在学生读不好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策略,如分解长句练读,抓中心读等等。此外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不够,如何更好地组织好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呢?有待日后研究。
针对低年级学生对于游戏的浓厚兴趣,此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边游戏边学习语文,形象地理解“穿行”的意思,师生的合作开关灯更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句式“一会儿„„一会儿„„”的变化之快,快乐语文浸润其中。
【如果说阅读是吸纳、积累语言,为言语能力的发展提供原材料的话,那么,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创设运用语言的情境,写出月亮和云彩的悄悄话,不仅迎合低年级儿童的童话心理,更是为了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创造地运用语言。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不只是简单地告之答案,在深入研读文本,抓住关键句子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联系上下文,回环往复,在反复的朗读和训练中,不仅加深了对词语和文本 的感悟,语言的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第二篇:《月亮和云彩》新
18、月亮和云彩
教材解读:
《月亮和云彩》主要写的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而李小文用在树杈里看月亮的办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丁大勇和李小文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李小文用恰当的方法证明了云彩比月亮跑得快,表现了李小文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品质。课文叙事简洁,充满童真童趣。
课题《月亮和云彩》不仅仅揭示了文章所要叙写的两个事物,而且暗含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这是文章的主线,全文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通过“看到现象、产生争论、证明观点”,把文章有机地串连成一个富有科学道理的小故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和重点词语,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掌握音、形、义,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亮”、“明”、“暗”、“快”。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明——暗”理解词语:穿行;会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
3、通过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知道遇到问题要多角度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培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读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生字宝宝(出示:亮)指读,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标拼音),一起来读。他和好朋友“月”组成了一个新词(擦掉音调变轻声)。这位小朋友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注意到了这“亮”变成了轻声。谁也注意到了呢?(指名读准 “亮”的轻声。)
2、小朋友,你平时见过月亮吗?那你能用上这样的方式来说说你见到的月亮吗?出示:()的月亮
S1:弯弯的月亮 T1:你说出了它的形状,像小船一样美 S2:圆圆的月亮 T2:就像玉盘一样美
S3:黄色的月亮 T3:你观察到了它的颜色,如果能改成黄乎乎就更美了!金灿灿的。
3、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出示“云彩”(彩加拼音)谁来跟它打个招呼?这个小朋友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注意到了这个“彩”也是轻声。谁也注意到了呢?(指名读准“彩”的轻声。)
4、小朋友,其实云彩就是天上的 “云”,不过,你听“云彩、云彩”,多了个字就好听多了。你平时也一定见过云彩吧!那你能用上这样的方式来说说见到的云彩吗?出示:()的云彩
S1:洁白的云彩 T1:多干净啊!S1:美丽的云彩 T1:多好看呀!
S1:柔软的云彩 T1:像软软的棉花,真可爱!
5、今天这两位好朋友一起(板书:和)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谁能再来美美地读读它们?指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过渡:一起来读,读得真美呀!不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8课(板书18),可不是要来写它们的美丽,那要来写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轻轻翻到第104页。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学着老师的样子,请你也来读一读,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读生字:
师:读正确了吗?我不信,课文中有些生字,老师要来考考大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A、自己读:先自己读读看。
B、提醒:你觉得那些字的字音读的时候要注意,能来提醒一下大家吗? C、小老师带读: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1人)D、指读:现在没有小老师带你读,你还会读吗?(2人)
E、齐读: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读得和他们一样好呢?老师的耳朵可是灵敏的雷达,谁读错了都能听出来。一起来吧!
4、读词语:生字宝宝躲进了词语城堡里,你还会读吗?(出示词语带拼音的词语)
A、B、每行指读:老师请4个小朋友来每人读一行,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得好 给他掌声,有不对的我们一起来纠正。(这个词他好像读错了,谁来做小老师教教他?)
C、同桌读,相互听一听。D、(去拼音读)开火车读:小朋友读得真认真,这些词语都认识了吗?可别吹牛,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吧。
E、游戏读:词语宝宝跟我们捉起了迷藏,都躲进了花里,咱们一起来找找他们好吗?找出一个来,咱们就读一读它们,看谁读得对?
F、齐读:词语宝宝全被我们找出来了,看来大家真的都认识他们了!
5、读课文:接下来,谁能勇敢地展示一下你的朗读呢?(两轮分小节朗读。学生纠错。)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呀?(标号记号)请两位小朋友来读,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师评:(读错)听出来了吗?他们有一个字读错了? 师:你听的本领可真大。你听得可真仔细。
(读对)读得不错,谁也会读?
6、读了这么多遍,你读懂了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你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
(1)出示填空:【一天晚上,小朋友在玩的时候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丁大勇说______________,可李小文说是______在跑,而不是_______在跑。】
(2)同学们答案都藏在课文中,请你读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相信你一定能找到。
(3)答案找到了吗?先同桌说一说。
(4)指名说,齐说。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真奇怪呀!丁大勇和李小文说的怎么不一样呢?让我们和他俩一起来看看天空中的月亮和云彩吧!
1、出示第一自然段:这段话一共有几句呀?看谁的眼睛最亮?
2、分句子,读正确。
(1)那就请2位小朋友每人读一句。(1组)T1:他们已经能把句子读通顺了。T2:他们不光读得通顺,还很响亮。
(2)男生和女生合作来读读吧,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开始!
3、学习第二句理解:穿行、明、暗。过渡:原来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那么有谁知道什么叫“穿行”?(学生说后PPT出示第二句)老师给大家看一看动画你就更明白了,(PPT点动画)瞧:月亮慢慢地躲进了云里,后来又悄悄地露了出来,就这样好像在云里穿来穿去,这就是“穿行”(PPT点“穿行”)
课文里是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小朋友,在生活中你还看见过谁也在哪里穿行吗?(汽车、蝴蝶、蜜蜂、小鱼、小鸟,小朋友在树林里穿行„„)
课文中写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有什么变化呢?
4、师解说: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躲到云后面去,看不清楚,天空就变暗了,一会儿它又露出了小脸,天空就变明了,明就是“亮”的意思。句子中的暗和明是一组反义词。谁来读读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小朋友,”一会儿”是怎样的感觉呀?(很快的)你能读出快的感觉来吗?(生读)
我听出来了月亮真调皮,真有趣,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在跟我们捉迷藏。读好句子“他们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
师:你们瞧瞧,有了两个“一会儿”月亮就显得更加活泼可爱了,那我们也来学着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说吧!
音乐课上,()一会儿(),一会儿()。体育活动课上,()一会儿(),一会儿()。动物园里,()一会儿(),一会儿()
5、刚才我们一起去看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连起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四、总结:看到了这样有趣的情景,丁大勇说:“月亮在云彩里跑得真快。”可李小文却说:“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他们谁说的对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亮、穿,认读,找朋友。2.逐一说说怎样记住它?书空、描红,想一想:怎样把字写得漂亮? 3.范写、临写。
4.进行评比,给予鼓励与表扬。
第三篇:课题 月亮和云彩
《月亮和云彩》的教案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文”、“得”、“快”、“朋”、“相”、“和”、“亮”等字,学习部首“禾”,积累“云彩”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回去认真观察夜晚的天空了吗?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反馈自己观察的结果)
2.导读: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认真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还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秘密呢!(教师板书课题)
3.出示生字“亮”和“彩”,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强调“彩”的读音)
4.指导读课题,特别是轻声词语“月亮”和“云彩”。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教师的停顿以及情感表现。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3.全班齐读,反馈读的情况。4.教师适当地评价。
5,指名读,其他同学圈出生字新词。6.反馈图画生字新词的情况。7.学生自由读拼音.认读生字。8.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再强调。9.用生字进行组词说句练习。
10.游戏:运用摘云彩和月亮的方式,检查熟读生字新词的情况。11.再读课文,读文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1.教师导读:同学们,大勇和小文等几个小朋友发现了月亮和云彩的什么秘密呢?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2.学生自由反馈.
(1)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2)大勇发现月亮比云彩跑得快。(3)小文发现云彩比月亮跑得快。
3、品读,理解。
(1)教师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像月亮在云彩里穿行是什么样的.(2)教师出示云彩和月亮的图片,请学生演示“一会儿暗,一会儿明”,帮助理解‘穿行”和“一会儿暗,一会儿明”。(3)请学生试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4)教师导读,看着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大勇说:。(5)讨论,小朋友们相信大勇的话吗?说出你的理由。(6)集体交流。(理解“相信”)(7)教师导读:可是小文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8)大伙一开始相信小文的话吗?(不相信)(9)不相信,会露出怎样的表情或是说什么?(指名上台表演,并说一说。)(10)小朋友们,如果小朋友们不相信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会怎么做呢?(11)小文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课文4、5自然段。4.了解判断云彩、月亮谁快的方法。.
(1)小文是怎么做的?(指名读一读,教师出示图片:树杈。)(2)结果,大家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3)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4)出示句子,大家一起读一读。李小文是对的,‘云彩确实比月亮跑得快。”
(5)引导理解“确实”。
(6)如果你们是那几个小朋友,会怎么夸小文呢?
(四)、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出不向的角色。
三、指导写字。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这堂课各位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有:
1、不敢放手让学生尝试。
2、教学内容有点多,表演应放在课文中。
3、没有书写的时间。
4、读生字的时间太长。
5、生字中音形意没有突出。
6、学习生字生词时间太多,朗读课文不够。
二、给出的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己读。
2、写“亮”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一起写,并组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有四个生字可以让学生写。
4、儿话音要连起来读。
5、结合学生实际,缩小内容范围。
6、组词不要组成名字,让学生扩词,并要教学生如何记住字,还有笔顺。
7、让学生多读课文,读课文时要指名读、齐读,并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读。
课后反思: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每一堂课时都应有写字教学,一年级的儿童写字大多是零起点,一定要“有师指导”。因此,我在教学生字时尽量注意做到加强板书示范,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加强基本笔画教学,指导运笔。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写字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当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我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学生,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读书、写字时,我又能够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节课中的不足之处有:
1、不敢放手让学生尝试。
2、教学内容有点多,表演应放在课文中。
3、没有书写的时间。
4、读生字的时间太长。
5、生字中音形意没有突出。
6、学习生字生词时间太多,朗读课文不够。
第四篇:月亮和云彩说课稿
《月亮和云彩》是今年放入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新课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月亮和云彩说课稿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月亮和云彩》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丁大勇和李小文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李小文用恰当的方法证明了云彩比月亮跑得快,表现了李小文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品质。课文叙事简洁,充满童真童趣。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有关节段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
3、知道遇到问题要多角度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培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一起读课题——月亮和云彩。
2、复习检查
采用开“三人火车”游戏,让学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同时也检查了他们对于生字的结构、组词以及对偏旁的掌握情况,这个游戏范围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另外采用“口头填空”的游戏复习了第一自然段内容,巩固所学。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动画,质疑:到底是月亮跑得快还是云彩跑得快?引出今天所学内容。
二.精读理解第二自然段
明确第二自然段共有4句话后
(一)学习第一、第二句话
1、当大家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时,丁大勇和李小文分别是怎么说的?请小朋友读读第一、第二句话。(生自读1,2句)
2、请用直线把丁大勇说的话画出来,用波浪线把李小文说的话画出来。
3、交流
(1)丁大勇说什么?(月亮在云彩里跑得真快!)映示句子
①他是怎么认为的啊?(他认为是月亮在跑,而且跑得很快。)
②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表示“很快”的意思?(真快)两个字加点
对了,你回答得真好!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也用了一个带有“真”的词语,是哪个?(真好)你的小耳朵真灵!那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吗?(因为他回答对了问题,老师在表扬他呢!)(恩,老师在表扬他,赞美他呢!)
③丁大勇为什么也用上了“真快”,他在赞美什么呢?(赞美月亮跑得快)
所以我们一起看“真快”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那让我们一起像丁大勇一样来赞美一下月亮吧!齐读,指名读,再齐读。
(2)丁大勇夸月亮跑得快,那李小文又是怎么说的呢?(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映示句子。
①李小文是怎么认为的?(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②映示句子:跑得快的好像是云彩,不是月亮。(齐读句子)
比较句子:①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②跑得快的好像是云彩,不是月亮。
读读看这两句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二句中多了“好像”)能不能把课文中的句子换成第二句?为什么?(不能,第二句是不确定到底谁跑得快)相机引导学生明白李小文是肯定地认为云彩跑得快的。
第五篇:最新月亮和云彩-语文教案
月亮和云彩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阅读教学的整体架构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学词句的训练为“纬”,本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和认识“禾”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留心观察,勤于动脑。
型:新授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自学法练习法
教具:挂图小黑板电教平台
教学时间: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引入新
1、同学们夜晚你们见过月亮在云彩里穿行吗?那么你们想过到底有月亮跑龙套得快,还是云彩跑得快吗?
2、提示题。老师边板书题边说:今天也有几个小朋友为了这个问题争论起来,到底是谁?结果怎样?学习了文你们就知道了。
二、初读文,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读生字词,纠正错误读音。
4、指名读生字词,检查读音。、自由读文,边读边标出文一共有几自然段,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6、指名分段读文,正音。
7、再读文,说说文主要写了一什么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2、指导书写“文、得、快、法、相、和、亮”。让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3、检查评价作业
四、同步练习
a)读拼音写汉字。
ǔénmínɡliàɡxiāɡtónɡ 语()()()
fǎnɡfāhépínɡuàilè()()()
b)填空:
得:第五笔是(),共()笔,组词()。
快:笔顺是(),共()画。
和:部首是(),左边是(),右边是()。)组词:
目()禾()亮()去()
相()和()几()法()
小结:这节你有什么收获?后认真朗读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后记:
朱红英: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自由的朗读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小组讨论如何记住字形方法、怎样一字多组词。这样学生不学快,还学得好,充分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
肖丽英:通过让学生自觉、合作地学习生字,并且自选生字组词说一句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胡梅影:学生通过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同学们已经初读了文,知道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什么事?
二、细读感悟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画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2、自选段落读,你最有把握有感情读好哪一小节?请你认真地、反复地把这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读了这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
3、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用“—”画出张大勇说的话,用“﹋”画出李小文说的话。、想想谁的话对,他是怎样证实自己的话是正确的?指导学生阅读第四五自然段。李小文想办法借办法借树为参照物,要小朋友们观察,从而来证实自己说的正确。
6、质疑释疑。(针对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7、想想平时有什么现象和文中的所讲的道理一样的。
三、郎读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文。
2、把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字找出来,有兴趣可以背一背。
3、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四、小结:
1、你喜欢李小文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
2、这篇文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采取一定办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五:同步训练:
1、用“一会儿﹍﹍一会儿﹍﹍”写一句话。
2、按文内容填空。
(1)他们看见()在云彩里(),一会儿(),一会明。
(2)大家看了一会儿,只见()云彩()跑()了,月亮却()很慢。大家说:“()是()的,()确实地()跑的()”。
小结:同学们,生活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希望你们和小文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遇到问题时,多动脑筋想一想,你们一定能自己解决问题的。
板书:1月亮和云彩
月亮跑得慢
小文:云彩跑得快
后记: 学生通过细读感悟,自选段落读,分角色朗读对话,知道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从而来证实自己说的正确。懂得向李小文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采取一定办法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通过文的学习学生也能用一句话去赞扬李小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细读文,感悟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使学生知道怎样看出是云彩走得快,而不是月亮走得快,并且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多动脑思考,仔细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