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案例--风

时间:2019-05-12 20:3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实践课案例--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实践课案例--风》。

第一篇:综合实践课案例--风

综合实践课案例——

风的脚印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小学 姓名:查丽莎 电话:*** 邮编:010031 【教材解读】:

本课《风的脚印》,由学生通过感受风的存在,去寻找风的形成原因;以及通过观察、查询了解风的种类;教师设疑如果没有风,人类的生活将会怎样?什么样的风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人类的活动会不会对风产生影响等,一系列的问题展开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存在不是独立的,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及其重要,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设计理念】:

本课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教学用书第12课的《风儿,吹过草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风”这一自然现象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天气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方法。如: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本课的学习中,我将着重让学生通过想象和生活经验来对风的知识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为下课《风的作用》研究做好知识储备。同时,风的知识涉及面很广,内容也很丰富。让学生从身边开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提炼、整理的综合能力。毫无疑问它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另外,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及填写活动方案,获得一些学习活动的经验,体会自然中的风与生活密切相关,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时,我将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综合实践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义教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第12课 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类型:主题确定,分解课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连续、持久的研究某种事物的态度,并认识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到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培养学生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2)、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调查、搜集、整理的归纳能力。并且还能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综合能力。

(3)、了解关于风的一些知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

情感态度:

(1)、本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以及鼓 励学生在集体中进行创新学习,学会探究、与他人合作。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风,知道学习风的意义,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3)、通过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4)、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现象之一——风,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的触角伸向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培养、激发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

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理解以及想要进行的探究写在纸上。

2、难点: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风的主题

教师出谜语:“谁也看不到我的影子,谁也提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摇树,哗哗哗,有时我要推倒房子,请你猜猜我的名字?”(学生说出:风)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生成主题。

1.首先用课件播放“风的各种情景”,唤起学生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欲望。如:

图(1)图(2)

图(3)

图(4)

2.了解风“知”,感受风“形”:A、欣赏:

3.师:同学们,你们了解风吗?

学生说出:我 知道风 有大风和小风,风还有好风和坏风。好风可以将湿衣服吹干,还可以将风筝飞上天。坏风可以吹翻海里的船,龙卷风能吹倒房子卷走动物,等等。

师再问: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风吗?风是从哪儿来的呢?大家一起来听听《风的解说》。(视频)

师总结:原来风是由气流的运动形成的。

三、主题分解,产生研究课题。

(1).教师:请同学们写出你们最想研究的内容?比如:今天刮什么风,有多大?风是怎么形成的?等等!(小组讨论后写出研究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所写的典型的问题都罗列到黑板上,提出:哪些问题是没有研究意义的?哪些问题是我们目前无法研究的?哪些问题是相类似的,可以合并到一起研究的?经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将问题进行了整理,并概括成简练的词语。

(3).教师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课题:风为什么有大小?风有几个等级?风可以怎么利用,是能源吗?什么样的风有利于我们的生活?等等!

(4)、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呢? 学生 A:上网查。学生 B:图书馆找。学生 C:请教家长。学生 D:调查走访

(5)、师:那现在我们可以研究了吗? 学生:不行,还得分组,拟定方案等!

(6)、教师说出:我 制定了这样一个方案,(出示表格)希望同学们分成小组来完成。(由组长领取活动方案)

四、活动汇报,展示成果。

(1)小组活动中,教师便发给学生一张小组活动计划表,让各个小组讨论需要调查探究的方向以及解决方案。由成员完成表格,组长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2)分别请两个组的组长汇报方案后,教师展示。(用幻灯)(3)教师指出学生汇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五、重新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开展修改方案活动。

(1)同学们再次进行自由分组,继续对方案进行整理及修改。同时,教师要有一定的要求与引导:

自由分组温馨提示:① 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同学合成一组,共7个小组;②每组成员6—8人最佳;③成员最好男女搭档;④分组后在指定的位臵坐下。⑤还要将组内成员进行分工,讨论后写出研究的内容!

(2)修改后,重新展示。

①检查表格完成情况,并再次展示。②检查小组分工。

教师问:哪个小组分工完成了,是怎么分的?谁来说一说? 如:第二小组以郭晴同学为组长。

学生甲:我负责填表。

学生乙:我负责上网查资料。

学生丙:我和刘也负责去图书馆查资料。学生丁:我和刘颖负责调查、采访。

六、小结:同学们:你们精彩绝伦的汇报、老师为之震撼。

希望同学们按照分工,把我们的方案进行实施!

七、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就好象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我能穿越时空,去感知、去探究、去实践。学生对风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了风,知道了风的产生和风的力量,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学会了 运用同学们的 各种信息,整理和记录的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积极态度,成功完成了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分解课;在此次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此次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以下是我在教学本课的一些得与失:

一、课题的生成具有自我性

本次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各种风,激发了学生更进一步研究风这一知识的兴趣,其实本课课题为“风儿,吹过草原”由于这一课题无论从视觉还是感觉上来 分析,都觉得涉及面比较窄,而课本内容又较全面,因此我自作主张将课题改为“风的脚印”,这样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由此开展了实践活动。通过发现、探究生成了它的子课题:

1、风有几种?

2、风为什么有大小?

3、风有几个等级?

4、风可以怎么利用,是能源吗?

5、什么样的风有利于我们的生活?等等!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不断有新发现、新思路。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能够与伙伴通力合作,努力完成研究活动。研究活动渐渐地让他们懂得了互帮互助。

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兴趣高,乐于思考、乐于发现、主动探究。

但是,由于本次活动是主题生成课,难以预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难以把握教学时间。在引导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中,没有起到较好的教师指导作用。当学生说出他的内容时,可以追问: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在小组内组织交流。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也许放在“问题的整理和归纳”之后会更有实效性。

二、课题的选择,联系生活、知识延伸进而渗透环保教育。

我在课堂开始时,巧妙讲述了风的益处以及龙卷风所造成的伤害,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了解其他自然灾害。通过这几课的完整学习,让学生能够更真切地体味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并能真切的感受到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这些灾害的来临,但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一些利所能及的事情。当然,这只是第一节主题分解课,并没有显现出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但环保对我们的教育至关重要。然而,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时间关系,本课在最后一个环节的处理上,我还是有些着急,我感觉老师可以在这里渗透一些环境保护的信息,让学生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有更真实的理解。不过,在后几节的教学中一定要渗透!

三、巧妙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关键在课堂教学的基点是基于教学的学习,还是基于学习的教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达到一个应该达到的水平。所以学生的学是主要的,教师的教也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该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如何“教”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教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教,怎么教,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理

解需要来确定。有效性是指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课堂教学有效性设计应该一直致力于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还课堂于学生。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我的这堂综合实践课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非常有必要。在我的课上,让学生真正体会了开放、探究的氛围。在课堂开始之初,我从课题入手,质疑:你了解风吗?关于风你都知道哪些什么?同时播放风的教学课件,构建情境。达到了快速帮助学生建立各种风的直观印象,让学生产生研究风的迫切愿望,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四、小组合作的问题。

活动主题确定以后,学生便自愿组成研究小组。在自愿组成小组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学生成了“抢手货”,有的学生成了“弃儿”,有的刚过了半天就改变主意重新组合。这是学生交往合作中的很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于是,我抓住了这一良好的教育时机,下一课时我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学生们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很受欢迎,大家都愿意和他交往合作;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受欢迎,大家不愿和他交往合作;怎样做才能受别人欢迎;在和别人交往合作中有哪些技巧等。通过指导、帮助,组成全班团结的六个合作的研究小组。

五、通过这次活动,我欣喜地发现自己成长了不少。感谢我们的综合实践课题组,感谢清小的领导,感谢我们马校长给予我的指导,感谢你们让我更了解综合实践课。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今后我会在指导学生方面多下功夫!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会努力的!做一名更优秀的教师!

第二篇:综合实践课案例

综合实践课案例:活动主题《小小绿豆芽》,通过调查研讨,我们决定和初一生物组联合,确定了小小绿豆芽这一主题,并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

1.了解绿豆芽 2.种植绿豆芽 3.出售绿豆芽

在“了解绿豆芽”活动中通过搜集绿豆芽营养成分、萌发条件、种植方法等资料。要求学生:

(1)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2)使用视听媒体(3)做笔记(4)访谈

(5)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并结合生物课堂上的学习,完成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目标

在种植绿豆芽活动中通过观察绿豆芽生长,要求学生:(1)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

(2)会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3)写好观察日记,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4)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完成劳动技术活动目标。

在销售绿豆芽活动中,通过市场调查、制定营销计划、现场销售等活动,要求学生:

(1)参与社会活动

(2)学会与人交往。完成社区活动目标。

二、活动实施中生成的新问题

事情并不像计划的那样按部就班地发展,在了解绿豆芽阶段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到种植绿豆芽阶段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由于是冬天,生发需要较多时间,到了周末,学生们不到校,豆芽没人照料,怎么办?学生们想了很多办法,通过商讨,大家决定采纳1、6班王惠的意见----委托他人照管。

周一发现豆芽已经有点发干了,原来被委托的人忘记了。影响了豆芽生长,学生们很失望,但却意外地获得了这样的经验:

1.在应该浇水的时间里提前用电话等通知被委托人; 2.找另一个人帮助提醒;

3.在委托之前了解被委托人是否会因有其他事情而完成不了任务; 4.用合适的方式强调为豆芽浇水的重要性,使被委托人印象更加深刻。

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做出了上面的总结,并在班级里和大家分享了他们的体会。这件事让学生学会了理解他人,无意间完成了社区活动的又一个目标,这是我们在设计活动时所没有想到的。

沙生法的豆芽生长缓慢,而且到了第4、5天的时候开始发出“豆腥味儿”。什么原因呢?为此我们请教了生物老师,找到了问题的结症:原来,资料上的介绍说,在沙生豆芽上面压重物,越重越好,我们就在上面放了个花盆,因此影响了空气的流通,使其缺少了一个萌发条件,虽然其它两个条件得到满足依然不能正常发芽。时间一长,温暖潮湿的环境使豆子内部开始发酵,于是产生了异味。虽然沙生法没有成功,但这件事情让学生体会到:资料上的介绍虽然也来自实践,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总结才能成功。有的同学还和学习结合起来,认为:老师教的方法虽然对很多人有效,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更快进步。豆芽快发好了,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准备进入到活动设计的第三阶段----出售绿豆芽,我们按计划进行了市场调查,可是调查结果却使我们不知所措,我们种植的豆芽和市场上出售的完全不同:

谁会买这样的豆芽呢,长的那么难看!活动进行不下去了。第二天,同样放在桌子上的两个豆芽,市售的已经干成了一片薄膜,而我们自己发的却没什么太大变化:

学生们看到这些后,在不齿这种为了赚钱置他人的健康于不顾的不道德行为的同时,也不禁为那些喜欢吃豆芽的人们担忧起来,难道市售豆芽真的不能吃了么,怎么吃才能避免伤害呢?调查后大家得出如下结论:

1.把买来的豆芽在热水中烫一下,可除去漂白剂等添加物质。2.炒时加一点醋,保持豆芽营养成分的同时还可以美容。

3.日本人用淘米水浸洗被污染过的农作物,使酸碱平衡,降低危害程度。这时候一个新的设想在我和学生们的心中酝酿:向社会发出倡议,让绿色食品真正走进生活!这样即能够使社区活动目标完成得更加圆满。又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们一起制作了宣传板,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利用家长会、社区活动等机会向人们进行呼吁,尽管这声音还略显单薄,但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公民和社会的一员应担负的责任!

在您指导的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否能够很好地进行合作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有没有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是如何合理地解决合作中的问题,进而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在我的指导下,这次综合活动中学生们能够很好的进行合作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遇到了个别问题,如沙生法的豆芽生长缓慢,而且到了第4、5天的时候开始发出“豆腥味儿”。什么原因呢?学生们为此请教了生物老师,找到了问题的结症:原来,资料上的介绍说,在沙生豆芽上面压重物,越重越好,我们就在上面放了个花盆,因此影响了空气的流通,使其缺少了一个萌发条件,虽然其它两个条件得到满足依然不能正常发芽。时间一长,温暖潮湿的环境使豆子内部开始发酵,于是产生了异味。虽然沙生法没有成功,但这件事情让学生体会到:资料上的介绍虽然也来自实践,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总结才能成功。有的同学还和学习结合起来,认为:老师教的方法虽然对很多人有效,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更快进步。更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合作探究的重要作用,对于今后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一、活动背景分析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积115公顷。是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蕴含着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浓郁的森林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属529种,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洲植物种子数的1/4,其中不乏珍稀宝贵的树种,素有宁镇山脉植物园之称。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宝华山中绿瑰宝,身为宝华人,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乡宝华山自然风光的迤逦,了解我们家乡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镇山之宝——宝华玉兰”,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探究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最终成为创造家乡美的主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应引以为豪,我们要让家乡这样的美景为更多的人知晓,激发孩子心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时长

使用年级:高年级

第一阶段:2周左右

第二阶段:1节课左右

第三阶段:一个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宝华上中的植物,欣赏让学生感受宝华山的林麓之美,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并借助有关资料丰富对宝华植物的了解。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4、学会制作叶脉书签,为家乡的风景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最为小导游想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宝华山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体验时间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宝华为我们的骄傲,向人们介绍我们的宝华山,欣赏宝华山的美景,宣传宝华。激发孩子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活动调查的相关表格,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去我们的宝华山寻找我们自然保护区内的珍贵之物,认识它们,观察它们。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将用2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调查有多少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然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走进宝华山,亲近宝华山,在自然保护区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植物,认识植物以宝华山上的物种为材料,让学生观察、访问,查找资料,认识、了解宝华山中的珍贵物种。

学生分组,从宝华山回来后形成一系列的调查表格,如有关家乡植物资源的情况调查,去查找文人墨客对宝华山风景的赞美的诗篇,如当你了解了我们宝山里那些植物你的心情、感受如何等等,自己可以翻阅相关书籍,可以上网搜索,可以向别人请教等等,自主搜集资料。同时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树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的辨认,认识树叶的形状,制作成树叶贴花,做成叶脉书签等,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在校内外展开了广发地资料搜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我还对孩子进行理论基本的培训,1、用搜索站点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打印,怎么制作表格等。

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一个月左右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互相交流,表扬资料搜集好的学生,同时也给其他做到不足的同学一个学习范例,补充自己整理搜集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

下面以1节课的过程勾勒为例。

第一节课,以交流资料,了解植物为主

一、创设情境,赏一赏

1、展示家乡宝华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2、把你拍摄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说说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种群

(1)、物华天宝——宝华山自然保护区

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把宝华山辟为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已载入《中国百科年鉴》。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使珍贵的植物资源得到了十分妥善的保护。因为植被保护得好,加之隆昌寺被36座山峰所包围,在山的任何一面都看不见寺庙的影踪,只能远远地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

宝华山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据初步统计,仅维管束植物就有124科、352属、529种,其中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州种子植物种数的1/4。其中,宝华玉兰、糯米椴、三页漆、紫檀、南京椴为特有树种,宝华玉兰为特有树种,是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种,称之“竹海”。地带性植被中,落叶成份为:青冈栎、苦槠、冬青、紫楠等,毛竹、油桐等栽培历史悠久。

(2)、资料链接

(198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宝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XX年后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4a级森林公园”。

(3)、说说你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见闻

了解植物的习性

(4)、重点认识我们的“宝华玉兰”。

a、讲解宝华玉兰的发现过程。

1932年,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郑万钧来宝华山考察时发现了它,并定名为宝华玉兰。

b、栽培种植情况

此树种至1980年全县只剩母树26棵,濒临灭绝。近年来,在人工精心捉种、培育下,已有苗木数万棵。如今,宝华玉兰已走出宝华山,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镇安家落户。宝华玉兰是宝华山镇山之宝,落叶小乔木,每年早春二月,于春寒料峭中先开花,后发叶。花朵多而大,形状如莲。花瓣白色,莹若冰雪,基部紫红色,花香浓郁。叶为悬胆形,树皮灰白色。花谢结籽,满树翠叶,至冬落尽。其籽艳如红玛瑙,被紧裹于长条形灰色外皮花房室内。宝华玉兰木材大都通直细致,是良好用材;其花还可制香精和作药用、食用。

c、美文欣赏

多么勇敢的宝华玉兰呀,为了迎接百花盛开的春天,不畏早春二月的料峭寒风,等不及长叶,便绽开一树鲜花;

多么美丽的宝华玉兰呀,如莲的花朵,洁白的花瓣、微紫的基部,艳红的花丝,淡淡的幽香;

多么谦虚的宝华玉兰呀,待到春光明媚时,身披绿装,含笑不语甘心扶持烂漫的山花;

多么朴实的宝华玉兰呀,到秋天结出一串串葡萄般的鲜红种子,耀眼夺目,为秋色增添了光彩。

d、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个“玉兰”精神的人,你能说说吗?

课外可以延伸对植物知识的探究活动,如研究植物的叶子等。

第三阶段:

利用节假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我们宝华山上丰富的珍贵的植物资源,宣传我们宝华山的优美风光,五、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

1、同学们登山研究植物的活动图片及采集的树叶等资料与大家交流

2、有诗为证:交流搜集来的赞美宝华山风景的诗歌等

3、做树叶贴画

4、制作叶脉书签(事先在家做好),和大家交流

5、创意设计导游词

六、活动评析

综合实践过程的重点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在活动前的准备上应花大功夫。我们的学生尽管生活在宝华山脚下,但对宝华山的了解仅限于感性的认识中,在活动准备之中,带领学生研究每一种植物特性,指导学生设计好表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汇总资料,指导学生做树叶贴画,做叶脉书签。

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风景之美。让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心得,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宝华山上的珍惜物种——宝华玉兰,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自己的才能,赞美自己的宝华山,然后走向街头走向社区,让跟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宝华山。通过活动,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见识,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应试教育中,我们过分地强调学校的教育功能,一方面长期将学生囿于一个狭小的空间,与社会、与生活脱离,另一方面又抱怨学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能力,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为社会服务。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申请了一个机会,开辟了一片天地,使他们能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第四篇: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

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

白色污染的诱因与研究的对策

沈阳市第九十中学陈佳鼐

教师自然情况:

陈佳鼐2003年毕业于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 大学本科现任沈阳市第九十中学二级教师

教学背景:

这是一节常规的探究课,学生是沈阳市第九十中学七年一班的学生,该班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表现力比较强。授课时共将学生分为六个探究小组,上课时间是2005年3月22日。教学过程:

一、信息收集与整理

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对治理白色污染内容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很强烈。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我鼓励学生在课前查阅生活中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提前布置学生们分别到各自的社区寻找有环境污染的地方,并拍下照片和作记录,并根据七年级阶段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愿意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的特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有两个小组的同学从家里拿来了DV摄象机,对调查过程进行了全程摄像,被我编辑到了课件的引言里面,在充满好奇的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 1

上来。

二、信息交流

在综合实践课上,首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白色垃圾、白色污染”,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来的资料介绍:“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当我请各组介绍收集的资料和照片时,学生们各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白雨生一组发言说:“我们收集了白色污染的资料和照片。你们看,在劳卫社区的某个角落到处是白色塑料盒,小区的草坪上飞舞着塑料袋,我从《十万个为什么》中了解到白色垃圾很难被泥土吸收,就是埋入大海,也要150年才被分解。”

石洋一组也发言说:“我们也拍了一些运河的照片,有些河段河水里都有很多的白色垃圾、白色塑料袋到处可见。太脏了,太污染环境了。”

范倩倩一组也发言说:“植物园是我们市规模最大、投资最多、设施最先进的公园。节日、休假日游人络绎不绝,也是结婚人们的必有游之地,但是,有些游人环保意识太差,吃完的塑料袋等白色垃圾随手乱仍,真不文明。”

„„

通过学生们踊跃的姿态,得意的神情,一本正经的话语,小组在一起讨论、总结出了白色污染的原因,让我惊喜感动。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对自己辛勤劳动的肯定和有机会展示自己才能的激动满足之情。正如教育家说: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深入探究,出谋划策

学生认识到了城市的环保问题的重要性,但如何激发他们为城市环境出力的情感呢?我在课件中出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变化的录像片,重新编辑整理,选出有关环境的内容。学生们沉浸在美丽的画面中对城市的认识更全面,自豪之情也由然而生。

活动的过程当中,还让大家“点石成金”为城市的环境建设出谋划策,可以写下来或画下来。经过小组再次讨论,六组同学都交上了令人满意的作业。

赵胜男一组画了一棵“环保音乐树”。树上有三个垃圾口,分别投放有机、无机和有害垃圾,当人们把垃圾投入音乐树后,树里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吸引大家再投放垃圾。

王添一组画了一张“美丽的教室”。他们说:“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首先美化了教室,让教室四季如春,干净整洁,并且具有环保功能。”

还有的小组画了一幅人人动手让世界清洁起来的图画,还有的写了居民卫生须知。更有一组同学给市环保局写了一封信,希望上级领导动员全市居民一起来保护城市的环境。

本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居住环境中不良状况的实地调查和收集环境污染的各种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为家乡的绿化、美化、净化出力的美好愿望。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环保意识,懂得了治理“白色污染”,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的道理。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和谐、自主参与、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下,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更大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的主人翁责任感,通过这次自我组织活动,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环保知识,增长了社会见识,锻炼了社会实践的能力。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一、根据学校实际,科学确定活动内容

1、自主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课程有效的推行,学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课程实施组织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校长室负责课程实施的全盘领导,教导处负责活动研究、指导培训、鉴定、资料管理等活动,教导处、大队部协助活动,各年级研究组负责确定、协调活动计划,班主任及其他指导教师是具体实施者。在计划制定方面,我们注重全员参与,自主制定。即校领导、教师、学生都参加到学校计划制定的活动中来,它经过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两个轮次。由上而下,即由学校领导、教导处将确定的我校综合实践的课程理念、目标向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领悟,让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充分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校的活动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内容的制定全员参与,由学生到指导教师最后再汇总到主管的教导处。

2、多角度

在确定本学年的活动内容时,首先在学生中展开广泛的讨论,让他们围绕书上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汇总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归类,上报科学的、可行的课题,最后由教导处做通盘搭配,根据各年级确定的研究主题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制定计划。

3、系列化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做法,由此体现课题的层次性与新颖性,形成一个序列,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创新。

二、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月4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4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2+2”的形式,“2”为教师指导课,每月2节,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课题。

竞聘演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后,由校课题组过关筛选后统一安排竞聘演说。参加演说的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竞聘答辩:演说完毕后竞聘教师要接受专家及课题组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

学校课题组及专家组将根据教师竞聘的情况,为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打分,优胜劣汰,选出优秀者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培训方面,本学期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随着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教师怕上综合实践课,甚至干脆占用,上其他课。原因主要有(1)教师对该课程从理念上还未真正把握,感觉还是有些虚幻。没有现成的教材体系和指导体系,学习不够。(2)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该课程实施需要全方位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觉得无从着手,业务素质不够;(3)现有的对教师评价体系仍强调学科教学质量,该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窘境,重视不够,付出多回报少;(4)由于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活动的真正开展需要相配套的物力、财力,而这方面学校有时很难提供,教师个人很少能独立解决,保障不够;(5)学生与家长由于受社会传统教育和学校教育宣传上的影响,仍觉得考分最重要,活动开展意识不强,应该完成的任务不主动,不及时,质量不高,准备不够。

四、针对以上现状,在新学期中我校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1、转变观念,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让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要让教师站在未来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关键,教师的作用是有效的指导,要大胆地让学生去闯,失败了也是一种体验、一种收获,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态度和科学规范,体现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乐趣。通过设立新课程论坛,举办学习沙龙,开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研讨活动,让教师深入新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教师群体力量,倡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2-3位教师分别指导,让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一起成长。

2、拓展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学的氛围。学校将积极主动与周边单位及相关行业进行联系,探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利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而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社会人人有责,我们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下一代,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另外,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以此推动综合实践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3、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它是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具体评价的操作中,我校将采用以下方法:

1、“档案袋评定”: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设计的方案、提出的问题、搜集到的资料、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资料卡的形式存入档案袋。

2、“多元化评定”: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参考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与反思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风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它既能就地取材、制作方便、容易普及,也可以精细制作,显示不同民族的精湛工艺水平和美术构思。近年来,随着放飞技术的发展,风筝日益成为竞技性很强的体育活动。所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放风筝也逐渐成为国际友谊交往和文化体育交流受欢迎的媒介。风筝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交流次数的增多,风筝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风筝文化的出现,把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了更高的境界。风筝与文化关系至深,内容也很丰富。这里既有精神文明的体现,又有意识形态的延伸。毫无疑问它有益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对娱乐生活的种类需求越来越多,本校许多学生对放风筝很感兴趣。

于是,我想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风筝文化和制作工艺,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搜集和交流有关风筝的资料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工艺。

2.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3.通过制作和欣赏风筝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4.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各种风筝和放飞风筝的乐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5.通过评价,培养学生主动自我反思、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活动实施具体过程

活动准备阶段:

(一)组织形式:一个班分成五个组,分组时必须科学合理,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绘画、制作、信息、宣传等)把这些人员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各种人才互相搭配。

活动时一起参加,有需要时再分头行动。比如:制风筝时,不知道如何制作,信息人员就可以发挥作用,一部分人可以去请教老师、风筝爱好者等,一部分人可以上网查找资料,还可以到图书馆找资料等。

一段时间后,有了成果,宣传人员要立刻总结汇总,并以黑板报等形式公布。

学生在活动中有困难时再请教老师。各小组中各个队员活动前应该明确需要干什么,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

(二)准备工作

1.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

2.进行调查方法、摄影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指导。

3.学生参与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三)、确立课题

综合实践课上,我们了确立“风筝”这一研究内容,同学们分组围绕“风筝”提出了自己最想了解的知识或最感兴趣的方面,同学们经过讨论,确立了下面一些研究子课题。子课题:

1.风筝的发展历史 2.古今中外的各种风筝 3.风筝的种类、图案 4.关于风筝的趣话、故事 5.未来风筝的发展趋势 6.自己制作的风筝

接下来,各学习小组组合本组特点选定了研究的子课题,激发了学生探究课题的愿望,提高了学习热情。

活动实施阶段:

第一步: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这次关于“风筝文化”的研究活动,不仅让学生参与和体验,还让学生尝试专题研究。在众人的设想及归纳中,孩子们定下活动方案,正式开始了他们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方案简单易行,大的框架已搭成,体现了孩子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程序。

例如:神力小组调查活动计划表

班级: 组名: 课题题目: 校外指导老师: 组长: 小组成员: 课题的目的: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2)活动步骤:

(3)活动所需的条件:

(4)活动所采用的方法:成果展示: 第二步:根据研究对象采取有效研究方法

学生们确立了自己的课题后便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①引导学生调查风筝的种类、名称、风筝著名产地、传统制作的方法等。(这一项每组可以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根据学生研究的重点给予合理的评定); 例如:a.访问熟悉的人活动。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口中,了解他们对风筝的认识和看法,以及放风筝的一些制作技巧等。

b.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通过查找书籍、报刊,同学们了解到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般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又说“公输般作木鸢,以窥宋城”。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 故以后称“风筝。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今潍坊诸城人)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六名儿童在放风筝,足以佐证。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

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龙头蜈蚣风筝,长达百余尺。放飞时先将尾闻和身闻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子”所产生的提升力将首部往高空。腰子的连缀是按力学原理系结,系绳之间必须有严格的角度和距离。“龙头蜈蚣”扶摇蓝天,气势千里,蔚为壮观。嬴得国内外的普遍赞誉。(以上是流行小组整理后的资料)

c.在网上,同学们下载了许多风筝的图片资料。知道了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风筝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以上是花儿小组在新浪网查到的资料)

在欣赏的风筝发展史中,体会古代文明的魅力及现代科技的神奇。

②引导学生阅读与风筝有关的文章(诗词、散文),并初步了解中国2000年风筝文化的发展过程;

③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第三步:交流研讨学习成果。

1.有收获有成果,向人们展示、交流是最快乐的事情的。首先,让学生们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学习、整理,将小组同学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利用综合实践课的时间进行谈话、展示交流,达成资源共享,并列出各类表格。如:

风筝图案的种类及它们的吉祥寓意

风筝的流派

风筝的发展历史

同学们踊跃发言,谈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好地展示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还举行与风筝有关的诗词、散文朗诵表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人;也可检验学生对语文、口才、胆量等方面的能力。

第四步:动手创新,展示成果,体验成功。

1.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如:文学作品、摄影图片,手抄小报等。

2.展开想象,动手制作小组心目中的风筝。对于好的作品老师给予鼓励,记录到成长档案中。

3.交流活动体会,在班上集中座谈会,怎样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你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活动总结与评价阶段:

1.在校举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方式有:校风筝节、手抄报、图片展等,将所有成果汇集一起,办成小展厅,请家长及其他老师、同学参观。

评价方式:

1.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本课程的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其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由于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其压力较小,学生可以充分地畅谈自己参与活动的体验、经验和教训,自由地交换意见。这种集体和个人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2.评价的多样性

本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和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这样的评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吸取他人的有益经验,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的优良品质。

3.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对风筝进行了解和研究

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方位开放的课程,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不难发现,他们有时会情趣大发,恨不得一天课程都改成综合实践活动课,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一节课分工查资料,一节课搞个小小的调查,一节课汇总讨论,一节课交流成果体验„„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活动,就不可能完全预知某项活动的具体时间,这就与每节课40分钟的固定安排发生了矛盾。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课时安排,才能保证学生充分活动。

从表面上看,这样做活动周期长,不能让学生进行完教材上的每一个活动内容,似乎耽误了时间,没有达到训练目的,是一个遗憾。但是仔细想想:蜻蜓点水般的进行完所有的活动内容,势必要侵占学生大量的实践的时间,没有直接体验就难以有认识上的提高。活动中我没有急于求成,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多交流,这使活动进行得充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摸索出一些科学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观念,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样,再进行下一个活动时,学生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继续发展,所以从态度与能力的角度看,以系列课的形式完成活动单元的教学任务并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把校内活动转变成校外开放性活动更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初衷。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过程,而非结果。布鲁姆在其《教育评价》中说过:“教育之所以把综合看作是重要的,还因为它总伴随着创造者的自豪、他们对创造能力的意识,以及他们在创造一些独特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交流感,特别是当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用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资料做了恰当工作时,更是如此。” 所以我们必须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载综合实践课案例--风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实践课案例--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课活动案例 Word 文档

    五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奇妙的体积》 滨河小学 韩兴梅 活动设想: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在于“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获得各种意义......

    (案例)综合实践

    我要飞得更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上刘浩那时常挂在嘴边严重跑调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转换变了严重跑调的“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当然,伴......

    综合实践课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结果的通报各初中、中心学校: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各学校做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与实验,取得了一定成......

    综合实践课

    一、 活动主题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良好的传统。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谢、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因此,设计了该主题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课走进爸爸妈妈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走进爸爸妈妈》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走进爸爸妈妈》案例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单单是“传授解惑”,也需要倾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关心父母......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四年级)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四年级)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 教学目的 1 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 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借助网......

    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设计

    张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教师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在各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生活经验,以学生的......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我喜欢的纸》教学案例 一、设计思路与主题选定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伟大、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