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教版亚洲及欧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的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2、运用地图根据归纳出亚洲的河流特点,了解亚洲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并从欧洲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过程与方法:主要采用读图分析法和比较法学习,在读图的基础上,对亚欧两洲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
1、运用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掌握主要地形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会分析欧洲的地形特点;
2、亚欧两洲的河流湖泊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对欧洲地形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亚洲有着瑰丽多彩的自然环境,这里有世界上陆地的最高点(珠穆朗玛峰)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以及很多雄伟的山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大洲的方法,首先要从位置去认识,还介绍了不同地点的时间如何换算,这节课我们继续从其他方面学习认识大洲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亚洲的地形地势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受这种地势影响河流分布有何特点。[板书]
三、亚洲的地形
[活动] 复习五大地形:陆地基本地形分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五种均有。
1、指导学生阅读P2分层设色地形图,找到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颜色(黄色红色),故根据高度表判断出亚洲境内分布范围最广的的地形是:海拔超过200米的高原和山地。
2、学会分析P6柱状图,图1-5世界各大洲(除南极)陆地海拔高度比较,了解到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就是亚洲,同时拥有世界陆地最高处和陆地最低处。[总结]亚洲地形的第一个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书上画出)
[讲解]刚才提到了世界陆地最高处和陆地最低处都在亚洲,故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书上画出)来介绍一下这两个地方。
亚洲东部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西侧是红海,这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红海面积会逐渐扩大,它位于世界著名的断裂带——东非大裂谷上,大裂谷北端是世界第一低地——死海。死海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有一条约旦河汇入。由于气候干旱加之约旦河引水灌溉水量的增加,注入死海里的约旦河水日益减少,所以死海湖面越来越低了。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死海湖面的高度从最早的-392到现在的-415,这说明死海湖面在不断的下降,大概一年就会下降1米,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大概死海真的要死了。但我查阅了资料,发现死海的平均深度为300米,也就是说,死海短时间内还不可能死去,至少比我死得晚。死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盐度越大,浮力相应也越大。人可以在死海里漂着不会下沉。另外,要补充一点,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地球上比死海更低的,就只有到大海里去找了。在大海中最低的地方是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为-11034米。
现在来说最高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这是2005年我国重登珠穆朗玛峰测定的新高度。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其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世界最高。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平均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16座。在世界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一共才有19座。当然,距离喜马拉雅山脉也不远,这3座山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边的喀喇昆仑山脉。比如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611米,位于中国与巴基斯坦交界处。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超过了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就是说,是世界上的屋顶上的最高的脊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都是世界最高。
[提问]
1、依据地理方位,描述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
2、亚洲中部的山地高原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哪些山脉?(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兴都库什山等)
3、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恒河平原、华北东北平原等)
[总结]亚洲地形的第三个特点: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讲解] 亚洲有许多险峻陡峭的山脉,越是险峻、陡峭的地方,地层越活跃,火山地震较多。亚洲大陆在南方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就了高大的高原、山脉和山峰;东方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使茫茫的太平洋西部海域隆起了一列东亚岛弧。在东南方这两个碰撞带交汇的地方,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这里,在地图上看起来就是非常破碎的地方。所以这里像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都是火山、地震比较频繁的地区。
[总结]大洲地形的特点分析:
1、主要地形及分布
2、海拔高度及相对高度
3、地势起伏状况 [活动]根据以上方法,根据图1-1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P6活动1、2 [承转]下面我们来看看亚洲的河流湖泊,看看在亚洲这种地形地势影响下河流分布有何特点 [板书]
四、亚洲的河流湖泊特点
[活动]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图1-1说说咱们家门口的黄河从哪个方向奔流到哪个海里去?
[讲解]亚洲大江大河众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是亚洲居第一河流,是世界第三长河。还有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在其它流经的国家叫湄公河。另外还有俄罗斯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中国的黑龙江、黄河,印度的恒河等 [活动]
1、读图册P7,亚洲有哪些大河分别从哪个方向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2、图册中找到亚洲中部的阿姆河、锡尔河,并找到其注入的内陆湖泊——咸海
[讲解]所以从河流流向上可以看出,亚洲河网分布第一个特点是: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这要结合之前所说的亚洲的地势来分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大江大河才从中间向四周奔流入海。第二个特点就是内流区面积广大。有的河流不能注入海洋,在内陆中,形成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即内流河。亚洲内流河区域面积较广。[板书]
1、主要的大江大河
2、河网特点(书上画出即可)
[活动]P10活动题3,各具特色的湖泊(书上画出记住)。
(介绍:贝加尔湖,它是世界最深的湖,最深处1620米。它在哪个国家?——俄罗斯。我每次讲到贝加尔湖心中都不免隐隐作痛,因为这个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著名大湖曾经是中国的。有一个历史故事——苏武牧羊。说的是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不让他回去,苏武被扣留在哪里呢?就扣留在北海沿岸牧羊,可怜的苏武头发全白了,胡子又白又长了,手里仍然紧紧握着朝廷的使节。这里说的北海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已经不是中国的土地,在清朝时被屈辱地割让给了沙俄。说得有点沉重了,我看到湖深1620米时,想到游泳池的深水区一般写着:深水危险,水深2米。直接不能比)[读图讨论]欧洲河流的特点。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根据欧洲地形(平原为主)和气候(温暖湿润)分析得出。(可在讲完气候之后再分析)
[讲解]气候温暖湿润——水量丰富,河流大部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很高。[活动]P11活动2、3,认识莱茵河、多瑙河 板书设计:
三、亚洲的地形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四、亚洲的河流和湖泊
1、主要的大江大河
2、河网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亚洲的地形,以及亚洲的河流湖泊。在课时进度安排上,中间跳过了亚洲的气候的内容,原因是在分析完亚洲地形后再分析亚洲的河流湖泊,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河流和湖泊的成因,在知识上容易形成体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另外由于气候的知识点较多,故将气候这部分单独列出。总体感觉本课教学效果很好,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标。
第二篇: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二、实施课时:一课时
三、章节剖析:
1、大洲是按地理区域划分中比地区和国家的范围更大的单位区划,认识大洲起到承上启下,通贯全书的作用。
2、本节安排学习亚洲和欧洲,其中亚洲进行示范性学习,而欧洲则安排为认识性学习,这样的学习安排,会给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本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概况。
3、教材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得出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还介绍了亚欧两洲的人口分布、民族、人种的构成等,这种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通过介绍标准时间的换算,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区时的换算。
五、教学重难点:
1、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3、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六、教学环节:
(一)诱导:
教师指着挂黑板上的世界地图,用深情的语言朗诵导言部分。
(二)提问:
世界上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洲?(回答):亚洲。它与哪个洲相连?(回答):欧洲。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亚洲及欧洲。
(三)板书课题: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洲及欧洲的位置:
师:亚洲东、北、南分别与哪个大洋相连,西面与哪个大洲相连。生:东与太平洋、北与北冰洋、南与印度洋相连,西与欧洲相连。教师小结: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活动操作):按分析亚洲的方法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略)
(二)亚洲的地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的分层没色地形图说出亚分布最广的地形。生答:高原山地为主,并得出: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
一是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950米,仅次于南极洲。二是地而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底。
(三)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去分析,本节的重点是亚洲的地形特征,并用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的方法,去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
第三篇:亚洲及欧洲 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教学目标: 亚洲和欧洲
(一)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 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 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 归纳、对比分析等腰三角形能力。
(四)从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分析亚欧洲的河流特 征。
(五)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 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六)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能力。教学重点:
1、亚洲的地形特征
2、亚洲的气候特征
3、亚洲的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1、亚欧洲的气候特征
2、时区和日界线的转换
亚洲和欧洲 1 一设情激趣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复习世界七大洲。思考: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洲?它 与哪一洲的陆地相连?它的周围又有哪些海洋? 二自主探究
1、亚欧洲名称的来历
指导学生看书,从课本中了解到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 之地”。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2、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回顾:
首先回顾洲界的颜色。
复习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指导学生在图上读出亚洲的经纬度。三合作交流
每一个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作交流,要求每一个小组根据地图册说出亚洲和 欧洲的地理位置。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组员展示,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拨。五拓展延伸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欧洲与非 洲的分界线等。
亚洲和欧洲 2 一设情激趣
现在我们在上课是几点,现在美国人在干什么?引入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 地方时:解释地方时的含义,并说明地方时造成时间的混乱。
1、标准时间:在黑板上画出中时区、东
一、西
一、东西十二时区。
2、推算时间。并得出两个时区之间相差 1 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3、全球可划分为 24 个时区。算一算,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 区的经度范围分别是多少?
4、推算计算公式: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所求时区-已知时区)
(注:东时区用“+”,西时区用“-”,中时区用“0”
5、拓展练习:已知当地时间,求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间,从而引出日界线。
6、日界线的定义。
7、日界线日期的转换: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三合作交流
每一个小组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讨论,对能够理解的进行加深记忆,不能理 解的进行组间讨论。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完成教材 P4 页活动题第二题,并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讲解,教师酌情进行点拨。
五拓展延伸
见习案
亚洲和欧洲 3 一设情激趣
时区和日界线的定义。
新课导入出示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图,问陆地有哪五种基本地形,并简单回顾其基 本特征。(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二自主探究
1、观察地图上的颜色,特别强调学生要会看陆高和海深。
2、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区。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
3、归纳: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小结: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归纳分析一个大洲地形主要特征的方法: ①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② 地势起伏状况 ③ 主要地形类型 三合作交流
1、指导学生通过看图和资料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
2、欧洲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及分布 ②地势特征 ③地势起伏状况 ④平均海拔 ⑤特色地形及其表现
3、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一是平原分布广 二是地势低平三是冰川地形分布广泛 四南北高东西低 四成果展示
每一个小组对欧洲地形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五拓展延伸
亚洲欧洲地形世界之最
亚洲和欧洲 4 一设情激趣
同学们这二两天天气怎么样?由天气导入当地的气候,然后讲解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二自主探究
亚洲的气候特征: 亚洲的气候特征:
(一)气候复杂多样
1、经纬度位置的影响: 亚洲纬度位置大致在南纬 10°至北纬 80°之间,跨了寒、温、热三带,故亚洲具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除了没有温带海洋性 气候,为什么没有?
2、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海,西临欧洲,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距 海远气候干旱。
3、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地形起伏大,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二)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1)复习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2)衡量气候的主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南北温差大,沿海和内陆干湿差异悬 殊。正是亚洲各地气温、降水的显著差异说明了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3)显示亚洲的雨极乞拉朋齐、沙漠降水的差异。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大陆性特征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让学生感受我们当地夏、冬季风的流向。
(2)出示冬季风图,并且列表归纳冬季风的特点: 项目 冬季风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寒冷干燥 对气候的影响 低温少雨 蒙古、西伯利 西北、东北 亚(3)出示夏季风图和夏季风比较表,让学生归纳夏季风的特点。
三合作交流
1、欧洲的气候特征 出示下列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欧洲气候特征。(1)以 性特征显著。
(2)气候、气候分布典型。(3)带气候类型为主。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对欧洲气候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补充。五拓展延伸
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形成与亚洲欧洲地形的关系
亚洲和欧洲 5 一设情激趣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的水量受 什么影响。那么我们亚洲河流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亚洲和欧洲的 河流特征。二自主探究 亚洲的河流特征
1、亚洲河网分布主要两大特点:
2、说明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差异。
3.分组比赛:第一、二组:找出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第三、四组:找出亚洲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第五、六组:找出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第七、八组:找出亚洲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欧洲河流的特点
1、欧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欧洲河流的特点 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的特点 三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四成果展示
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收集亚洲欧洲河流和人口的世界之最
第四篇:湘教版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读图分析法,讲解法,讲授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以及通过时区和日期变更的推导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的计算 教学难点: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知道了认识大洲首先要知道位置,分析大洲位置的方法上节课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是什么(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看)
按照这个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欧洲的位置,因为欧洲和亚洲的大陆部分是连接在一起的。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根据地图册P7-8,利用讲过的方法描述欧洲地理位置
[总结]
1、海陆位置(按逆时针):欧洲北临北冰洋,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临北冰洋,西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南临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欧洲轮廓破碎,是全球海岸线最曲折的一个大州。
2、经纬度位置(范围):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0°N
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复习]半球划分的问题: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经线圈为界。0°经线,即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当初在1844年时,英国不遗余力地争取到了这条标志性的经线经过本国的首都,以此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但我们现在来看这条东西经的分界线,经过欧洲西部、非洲西部,如果以0°和180°经线来划分东两两半球,那就都欧洲和非洲分碎了。
为了避免都欧洲和非洲分碎,分界线在0°和180°的基础上,都往西挪动了20°,以西经20°和东经160°来分东西两半球。这样亚洲、非洲、欧洲和澳大利亚主要在东半球,而南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只是大家感到比较困难的是要知道从0°往西到西经20°的这20°是西经,却在东半球,东经160°到180°的这20°是东经,却在西半球。也就是上学期我们总结的:经度小于20°全在东半球,经度大于160°,全在西半球,20°160°之间,东经东半球西经西半球。
[过渡]继续我们世界之旅的话题。话说我们的这趟环球旅行,比起当年的麦哲伦同志可要幸福很多,麦哲伦虽然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壮举,但是他们却真实地丢失了一天时间。他们明明从出发那一天起,每天都紧挨着记了日记,但记的日记却少了一天。他们大为惊奇自己怎么丢失了这一天,不可思议中便只有莫名其妙地去教堂进行忏悔,祈求上帝对他们的宽恕。
其实原因很简单,学过今天的内容你就什么都明白了。
喜欢足球的球迷,看欧洲、南美等足球比赛的现场直播,要熬夜,甚至凌晨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看。有的文盲球迷就发牢骚了:这些人怎么神经有问题呀,半夜三更起来踢足球?这是他没学过地理,咱们今天学完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是因为我国与欧洲、南美等地的时间是不同的。
[板书]
二、不同地区时间的计算
地球是一个球体。由于地球自转运动,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方总比西边地方先看到太阳,即东边时间要比西边早看到日出。就像亚洲,东西跨度160多度,白令海峡日出的时候,地中海地区还是满天星星还是昨天晚上呢。
[引导讨论]带下面的问题问题去阅读材料第二段,了解什么是地方时(后学生回答)[板书]
1、地方时
[讲解]简单地来说,地方时就是地球上某地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正午)定为当地的...12时,然后根据此推定一天的时间(出地平线当地的。这样一来世...6时,落地平线当地的...18时等)界上不同的地方,各地的地方时就会不同,因为各地日出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样为了避免由于时间带来的各种不便,就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为标准,开始划分时区,即时间的区域。[板书]
2、时区的划分
(看P4活动图讲)全球一共24个时区。因为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那么经度相差15度,就会有1小时的时差,经度相同就没有时差。先以0度经线中央经线的东西各7.5度共15度范围内为零时区,从零时区向东每跨15度从东一区到东十二区,向西每跨15度从西一到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度合在一起15度为一个时区,叫东西十二区。
北京是东八区,我国采用的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我们称之为“北京时间”,将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的统一时间。[板书]
3、时区的计算 有了时区,世界各地的时间换算就简化为加减几个小时。加减时差先要统一一个原则:东时区为正数,西时区为负数,零时区为,东加西减,东时区比西时区早,东时区永远在..................0......................西时区的东面。大多少就加几个小时,小多少就减几个小时。.......[活动]P4活动2,结合图1-2,先分析每个地点的时区数是正是负,再依据计算原则东加西减。
[讲解]莫斯科东三区(+3),北京东八区(+8),大阪(+9),多伦多(-5),巴黎(0),伊斯坦布尔(+2),莫斯科下午17:20,相差5个小时,北京在莫斯科东边,东加,加5个小时即可,即22:20;大阪自己算;多伦多,在西时区,相差(+3)—(—5)=8个小时,西减,减去8个小时,9:20;巴黎,零时区,与东三区差3小时,在东三区西面,西减,减去3小时,14:20;伊斯坦布尔自己算。
我们每往东边走跨越一个时区就要将手表拔快一小时,往西走就拔慢一小时。这样越往东越早,越往西越晚。而地球是圆的,往东走到哪里算最早,往西走哪里算最晚?于是国际上规定:以180度经线为准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板书]
4、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线西侧为东十二区,它最早;这条线东侧为西十二区,它最晚。在东西十二区内部,这两个半区往来要进行日期的变更:具体从东十二区(+12)向东到西十二区(-12),数字减小24,就减24小时,即减一天;反之,就加24小时,即加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有了这条日界线,就再也不会出现麦哲伦船队向西绕地球一周会丢掉一天的情况了。
一位名叫汤姆的外国商人,于某年4月10日乘飞机从太平洋的马绍尔岛飞往檀香山。上机前1小时,他去机场附近的花旗银行兑换货币时,遇到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张过期(兑奖日期是4月9日)的中奖彩票,捶胸顿足,非常难过。这时,走来一位身穿笔挺西服的中年人,他“关切”地对老太太说:“请不要伤心,我愿用3000美元买您这张废票(奖金为8000美元),您老同意吗?”老太太一愣,自忖这张废彩票反正已无任何价值,就同意了。这件事令汤姆好不纳闷。
飞机起飞了,在空中飞行了一段时间,忽然耳边飘来航空小姐甜润的播音:“亲爱的旅客们请注意,现在是4月9日10时4分,我们将于11时抵达美国檀香山机场„„”吕萨奇怪,上机时明明是4月10日,现在怎么变成4月9日了!难道时光可以倒流?吕萨正想回头与后排乘客对表,一瞧,咦,这不正是起飞前购买老太太过期中奖彩票的那位中年人吗?吕萨问:“先生,请问,现在怎么变成4月9日了?那你刚才买的废票不是又有效了吗?”“是的,兑换后我可以净赚5000美元。”中年人得意地笑着说。后来,那位中年人果然拿着那张中奖彩票在檀香山花旗银行兑换了8000美元的奖金。那张中奖彩票怎么死而复活了呢?原来,本次航班的飞行方向是自西向东,在飞越180°经线附近的日界线时,需更换日期,4月10日变成4月9日,这样过期中奖彩票又可以兑换了。
所以,今天讲的时间和日期的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非常有意思的 板书设计:
二、不同地区时间的计算
1、时区的划分
2、时间的计算:
原则: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零时区为零,东加西减
3、国际日期变更线
课后反思: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时区区时的简单计算,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内容较抽象,学生在上课时有些地方比较难以理解,尤其是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块知识以及时间的计算部分,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运用更加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在重点知识这一块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准备。
第五篇:亚洲及欧洲气候 教学设计
亚洲及欧洲的气候(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2、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
3、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亚洲、欧洲的气候特征及表现
一、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二、教学过程
(一)、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
自读: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2、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
气候复杂多样
3、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板书
大陆性特征明显
4、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
5、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学生分析讨论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6、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 三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 1 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二)、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四、板书设计 亚洲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的
2、大陆性特征明显
3、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