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和欧洲》研究设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时间:2019-05-13 00:1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亚洲和欧洲》研究设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亚洲和欧洲》研究设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第一篇:《亚洲和欧洲》研究设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亚洲和欧洲》

研究设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雅安一中

黄矿兵

一、研究设想:

本节是七年级地理教材区域地理的主要内容,通过认识大洲,将为了解地区和走近国家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说,它起着承上启下、贯通全书的作用。

本节,学生开始接触大量的有关区域地理的地图、数据和图片资料,而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掌握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地势变化是本节的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掌握方法,突破难点。本人设想如下:

(一)课前准备: A、学生准备:1、2、3、B、通读全文,了解本节内容。搜集有关亚欧两洲的景观图片。

通过分析图片,自己试着归纳出亚洲地势特征。

教师准备: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亚洲雄风》歌碟、亚欧两洲的1、景观图片。

2、课前将全班教室课桌改动下排列位置,在教室中央形成一个空的大十字形空档。

3、将学生按前后左右七人分成一个小组。

(一)、课堂上师生互动,深入学习

了解、分析、归纳、总结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活动、计算、表演。

(二)、课后活动迁移、延伸

通过本堂课上总结分析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进而自主分析欧洲的自然地理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片资料、空间思维、对比、归纳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概况。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学生发展思维。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描述欧洲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三)、教学过程 [引入] 放《亚洲雄风》歌碟,在雄壮激昂的乐曲中进行问题抢答。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 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最低点? 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对,亚洲。[板书]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高] 比如说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 在这里,同学们为我描述

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

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

3、你家房子有什么特征?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了就是明确位置,搞清范围、边界。

[板书]地理位置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门牌号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它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1、读图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份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利用“亚洲地形”进行确认] [副板书]最北:81°N;最南:113°S 最东:169°40′W;最西:26°3′E

3、读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讨论] [启发引导]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它大洲的距离。

2、读图《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

[板书]

一、世界第一大洲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3、[活动]

1、角色扮演---亚洲的邻居

前后七人为一小组,以中心课桌为亚洲,确定教室的北方,请该课桌周边的同学依据地图,说明自己扮演哪一个大洲或哪一个大洋,并报出自己的方位,并按与亚洲的相邻关系调整前后左右的距离。

2、读图,仍由周边的同学说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与亚洲的分东西距离最大

面积最大(4000平方千米)

界线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分界:白令海峡

[承转]老师去家访,在确认了同学的家庭住址后,就要进一步了解他家里的情况了,首先家里有什么呢?比如家里有几间房,院里有几口井,门前有几棵树---这叫自然情况;而家里有几人,做什么工作,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如何---这叫人文情况。

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也通常也要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下面我们就要看亚洲这里最重要的自然特征有哪些。

[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顾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

[副板书]有什么—地形、河流

[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着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

[活动] 全班分成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东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此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请记录沿途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挂图描述所经过的名称、景观及海拔高度。全班对描述最全面、最流畅的同学给予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上述名称的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以绿、红、黄色表示)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在最全适的位置。

4、[提问]: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势有什么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5、[提问]:亚洲河流众多,依据以上特点,亚洲的河流大多从哪个方位发源,流向哪里?(呈放射状由中心向四周流)。

6、[活动]: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及不同流向的河流,最后注入的海洋。[合作探究]:

一、从上述教学活动中,我们知了归纳亚洲的地形等概况的方法,下面我们以七人小组为单位,试着分析出欧洲地形特征?

教师先提出讨论提纲:

1、主要地形分布;

2、地势特征;

3、相对高度;

4、平均海拔;

5、特色地形及其表现。

二、学生七人小组课后调查雅安市雨城区的地形特征,特别注意市大街和青衣江的海拔。以上两题作为本节课的思考练习题。在《亚洲雄风》的旋律中,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

1、整堂课的教学,总体上完成了学习目标,特别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读图看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析大洲的自然地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2、对家乡自然地理情况的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这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最好检测。本节老师若指导不够,如果学生素质差,可能完成不好。

3、通过分析亚洲来分析欧洲的自然地理概况,应找一个小组来试一试,从中找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以便对其他组起启发作用。

4、本节课如果用成多媒体课件上的话,信息量将会更多,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合作将更加有利于课堂的生动活泼。

第二篇:亚洲及欧洲教学设计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二、实施课时:一课时

三、章节剖析:

1、大洲是按地理区域划分中比地区和国家的范围更大的单位区划,认识大洲起到承上启下,通贯全书的作用。

2、本节安排学习亚洲和欧洲,其中亚洲进行示范性学习,而欧洲则安排为认识性学习,这样的学习安排,会给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本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以及人口和国家概况。

3、教材通过对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描述,总结出大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和地图分析得出欧洲的地理位置。本节还介绍了亚欧两洲的人口分布、民族、人种的构成等,这种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

四、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点。

3、通过介绍标准时间的换算,使学生学会简单的区时的换算。

五、教学重难点:

1、运用亚洲地形图,能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欧洲地形的特点。

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3、区时和日期的换算。

六、教学环节:

(一)诱导:

教师指着挂黑板上的世界地图,用深情的语言朗诵导言部分。

(二)提问:

世界上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洲?(回答):亚洲。它与哪个洲相连?(回答):欧洲。师: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亚洲及欧洲。

(三)板书课题: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亚洲及欧洲的位置:

师:亚洲东、北、南分别与哪个大洋相连,西面与哪个大洲相连。生:东与太平洋、北与北冰洋、南与印度洋相连,西与欧洲相连。教师小结: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分析。

(活动操作):按分析亚洲的方法分析欧洲的地理位置。(略)

(二)亚洲的地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2页的分层没色地形图说出亚分布最广的地形。生答:高原山地为主,并得出: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

一是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950米,仅次于南极洲。二是地而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陆地最低点“死海”。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底。

(三)教学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去分析,本节的重点是亚洲的地形特征,并用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的方法,去分析欧洲的地形特征。

第三篇:亚洲及欧洲 教学设计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教学目标: 亚洲和欧洲

(一)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二)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 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 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 归纳、对比分析等腰三角形能力。

(四)从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和气候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分析亚欧洲的河流特 征。

(五)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 原因,了解亚欧两洲的人种和民族的组成。

(六)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能力。教学重点:

1、亚洲的地形特征

2、亚洲的气候特征

3、亚洲的河流特征 教学难点:

1、亚欧洲的气候特征

2、时区和日界线的转换

亚洲和欧洲 1 一设情激趣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复习世界七大洲。思考: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洲?它 与哪一洲的陆地相连?它的周围又有哪些海洋? 二自主探究

1、亚欧洲名称的来历

指导学生看书,从课本中了解到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 之地”。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2、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回顾:

首先回顾洲界的颜色。

复习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指导学生在图上读出亚洲的经纬度。三合作交流

每一个小组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作交流,要求每一个小组根据地图册说出亚洲和 欧洲的地理位置。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组员展示,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拨。五拓展延伸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欧洲与非 洲的分界线等。

亚洲和欧洲 2 一设情激趣

现在我们在上课是几点,现在美国人在干什么?引入学生思考。二自主探究 地方时:解释地方时的含义,并说明地方时造成时间的混乱。

1、标准时间:在黑板上画出中时区、东

一、西

一、东西十二时区。

2、推算时间。并得出两个时区之间相差 1 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3、全球可划分为 24 个时区。算一算,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 区的经度范围分别是多少?

4、推算计算公式:

所求时间=已知时间-(所求时区-已知时区)

(注:东时区用“+”,西时区用“-”,中时区用“0”

5、拓展练习:已知当地时间,求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间,从而引出日界线。

6、日界线的定义。

7、日界线日期的转换: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三合作交流

每一个小组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讨论,对能够理解的进行加深记忆,不能理 解的进行组间讨论。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完成教材 P4 页活动题第二题,并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讲解,教师酌情进行点拨。

五拓展延伸

见习案

亚洲和欧洲 3 一设情激趣

时区和日界线的定义。

新课导入出示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图,问陆地有哪五种基本地形,并简单回顾其基 本特征。(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二自主探究

1、观察地图上的颜色,特别强调学生要会看陆高和海深。

2、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区。高原山地: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

3、归纳: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4、小结: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

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归纳分析一个大洲地形主要特征的方法: ① 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② 地势起伏状况 ③ 主要地形类型 三合作交流

1、指导学生通过看图和资料归纳欧洲的地形特征。

2、欧洲地形特征:

①主要地形及分布 ②地势特征 ③地势起伏状况 ④平均海拔 ⑤特色地形及其表现

3、归纳欧洲地形特征: 一是平原分布广 二是地势低平三是冰川地形分布广泛 四南北高东西低 四成果展示

每一个小组对欧洲地形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五拓展延伸

亚洲欧洲地形世界之最

亚洲和欧洲 4 一设情激趣

同学们这二两天天气怎么样?由天气导入当地的气候,然后讲解亚洲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二自主探究

亚洲的气候特征: 亚洲的气候特征:

(一)气候复杂多样

1、经纬度位置的影响: 亚洲纬度位置大致在南纬 10°至北纬 80°之间,跨了寒、温、热三带,故亚洲具有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类型,除了没有温带海洋性 气候,为什么没有?

2、海陆位置:亚洲三面临海,西临欧洲,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距 海远气候干旱。

3、地形因素的影响,亚洲地形起伏大,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二)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1)复习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2)衡量气候的主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南北温差大,沿海和内陆干湿差异悬 殊。正是亚洲各地气温、降水的显著差异说明了亚洲大陆性特征显著。

(3)显示亚洲的雨极乞拉朋齐、沙漠降水的差异。归纳亚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大陆性特征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让学生感受我们当地夏、冬季风的流向。

(2)出示冬季风图,并且列表归纳冬季风的特点: 项目 冬季风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寒冷干燥 对气候的影响 低温少雨 蒙古、西伯利 西北、东北 亚(3)出示夏季风图和夏季风比较表,让学生归纳夏季风的特点。

三合作交流

1、欧洲的气候特征 出示下列提纲,指导学生归纳欧洲气候特征。(1)以 性特征显著。

(2)气候、气候分布典型。(3)带气候类型为主。四成果展示

各小组对欧洲气候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进行点拨补充。五拓展延伸

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形成与亚洲欧洲地形的关系

亚洲和欧洲 5 一设情激趣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河流的流向受地形的影响,河流的水量受 什么影响。那么我们亚洲河流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亚洲和欧洲的 河流特征。二自主探究 亚洲的河流特征

1、亚洲河网分布主要两大特点:

2、说明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差异。

3.分组比赛:第一、二组:找出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第三、四组:找出亚洲注入印度洋的河流 第五、六组:找出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第七、八组:找出亚洲两条著名的内流河。欧洲河流的特点

1、欧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欧洲河流的特点 亚洲和欧洲人口分布的特点 三合作交流

针对自学内容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由小组记录员进行总结。四成果展示

由小组中心发言人进行发言,教师点拨 五拓展延伸 收集亚洲欧洲河流和人口的世界之最

第四篇:亚洲及欧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下面是关于亚洲及欧洲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亚洲及欧洲教学反思

重点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以及这些气候对该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亚洲及欧洲教学反思

课本的第六章《认识大洲》是为了第七章《了解地区》和第八章《走进国家》的学习奠定基础。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是第一章的重中之重,起到承上启下,贯通全章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析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的方法。在学习每一个知识点之前,先重点讲解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先掌握方法,通过读图解析问题自主地归纳地理特征。教学过程中贯穿亚洲与欧洲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多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解析能力。这些做法效果还是不错。

在“区时和时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我采用了“区时——time、时区——space”帮组学生区别,大部分学生都区分这两个概念了。在进行“区时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本来我设计用公式“A=B+/—(1*时区差)”来进行这个部分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不懂得如何运用公式,掌握程度很不理想,后来我转换了教学方法,利用世界时区表进行“数数”计算区时,这种简单便易的方法,学生都掌握了区时的计算。这使得我懂得,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应该站在老师角度进行设计,更多是站在学生角度,而且要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法。

初中的地理教学应该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来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每一节课的新课导入,我都绞尽脑汁,每次都基本采取趣味法导入新课。下课之前我会简单讲授一个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趣味地理,这种做法受到学生欢迎,增加学生学习地理兴趣,而且增加学生地理课外知识。

在一次上课的时候,突然上不了学校的桃李园,没有课件配合自己上课。那个时候我显得有点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办,只要让学生进行地理题目的练习。这件事情让自己深深地进行反思,究竟是课件支配我,还是我在支配课件?如果没有所谓“完美的课件”,我能否完成自己教学?以后我要加强自己的基本功,不要让自己成为课件的傀儡。

第五篇:亚洲及欧洲气候 教学设计

亚洲及欧洲的气候(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

2、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

3、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亚洲、欧洲的气候特征及表现

一、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

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严寒;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著名的海滨浴场。

二、教学过程

(一)、亚洲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

自读: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教师指图讲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

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2、提问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结论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板书

气候复杂多样

3、提问

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且地形复杂,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板书

大陆性特征明显

4、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

5、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学生分析讨论它们的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小结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6、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热带季风气候 三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 1 分配图和降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 结论

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

(二)、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 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的掌握,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醒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知识,增加读图的练习。

四、板书设计 亚洲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的

2、大陆性特征明显

3、季风气候显著 欧洲气候特点

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 2.海洋性特征显著;

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下载《亚洲和欧洲》研究设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亚洲和欧洲》研究设想、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教学设计

    《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教学设计 平遥县实验中学张连翠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亚洲和欧洲的主要河流。归纳亚洲水系的特点。 2、运用地图等有关资料分析地形、气候和河流......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资料说出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通过完成西亚《逻辑思维结构图》理解西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3、了解和西亚相关的......

    湘教版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亚洲及欧洲》(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读图分析法,讲解法,讲授法进行......

    湘教版亚洲及欧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亚洲及欧洲》(第3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通过分析亚洲地形的特征,使学生掌握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地形的特点。2......

    欧洲教学反思

    欧洲教学反思 欧洲教学反思1 [优点]1.通过对比我国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差异导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增加感性认识并逐步理解欧洲为何畜牧业发达。2.采用讨论、指读等形式......

    欧洲教学反思

    欧洲教学反思 欧洲教学反思1 [优点]1.通过对比我国和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差异导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增加感性认识并逐步理解欧洲为何畜牧业发达。2.采用讨论、指读等形式......

    《九色鹿》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主题:阅读课所属学科:语文适于年级:二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湖、救......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比例尺》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摘 要:利用奥运场馆与本校操场的鲜明对比,创建了设计足球场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绘图,无师自通的用到了按比例缩放,从而发现了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