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2011.9.7

时间:2019-05-12 20:5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2011.9.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2011.9.7》。

第一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2011.9.7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第 一 讲 导 论

教学目的:了解科学的性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及方法体系。

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研究的界定,基本特征。学时分配:4 教学环节:讲授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何种性质?社会科学研究有无可能性?它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它的研究目的是什么、有哪些研究方法?这是我们在导论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科学? 在新时期,‚科学‛已成为使用范围最广、重复频率最高的概念。特别是在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当下,‚科学‛概念已变成人人能理解、个个能接受的普适性概念。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提出,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科学‛概念从来没有提到如此高度、从来没有对中华民族和全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在古印度梵语中,‚科学‛一词是指‚特殊的智慧‛;在古拉丁语中,‚科学‛泛指‚知识‛和‚学问‛。在英语词汇里,science(科学)是natural science(自

然科学)的简称。但science的拉丁文原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的意思与德文的wissenschaft最为接近,后者指一切有系统的学问或知识,不但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类学科。德国人就习惯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来概括后两者,并将整个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汉语的科学是从日文中的汉字而来,意为‚分科之学‛。《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在综合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给科学下的定义是:‚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一)科学门类 从科学的外延来考察,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大门类。从这三大门类科学与现实世界(包括人的心灵‚小宇宙‛)的关系来看:

1、自然科学 主要是以求取自然世界的‚本真‛为目的的描绘性的科学(描绘一个现实的宇宙世界图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各种状态、各种属性及运动形式、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生产和自然科学实验的知识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可被理解为生物科学(涉及生物学程序),并以区辨物理科学(涉及宇宙的物理及化学法则)及化学科学。研究回答是什么?怎么样?对合规律性进行事实判断。

2、社会科学 主要是以求取社会秩序的‚至善‛为目的的建构性科学(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

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根据联合国1997年的划分标准,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有12个门类:经济学、经济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体质人类学除外)、民族学、未来学、心理学、地理学(自然地理除外)、和平与冲突研究、人权研究等。对合目的性进行价值判断。

3、人文科学 主要是以求取人的心灵‚完美‛为目的的超越性科学(超越人的动物性存在,描绘文化图景);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等的各门科学的总称。人文科学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分为6个门类:文学、史学、哲学、语言学、法学、艺术学等。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对现代科学体系构成的这种认识,为我们避免将科学实证主义化,进而从‚两种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僵硬对立中超越出来开辟了道路。在中国,对‚科学‛一词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运用。

(二)对科学的几种认识 总地来看,对科学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这是自19世纪以来的一种传统看法,也是被多数人所采纳的一种观点。《辞海》的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辞海》,399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这一观点强调科学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这些知识单元的内在逻辑特征和知识单元之间的本质联系被揭示后,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尚未纳入一个连贯的系统中去的零散的

知识的汇集不能形成科学,当有目的地搜集事实和描述达到了能把它们纳入概念、判断、推理的系统中、理论中去的水平时,知识才能变成科学的知识。(2)科学是知识加工的动态过程 这种观点认为,把科学仅仅描述为一种知识体系还不能刻画科学的许多本质特征。科学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其本质上是一种指向未知的探索性活动,知识并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产物,科学虽然创造知识,但并不是知识本身。科学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探索过程、创造过程。因此,科学应该主要表现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离开了探索研究,科学就失去其意义。(3)科学是信念和约定的观点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迅猛进步,科学家集团的日益壮大和社会功能的日益突出,科学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主要创造活动,而提出了这种观点。把科学理解为信念和约定,突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的集体性、探索性、创造性活动的本质特征。库恩认为,科学是科学共同体按照其成员公认的信念所进行的研究活动,而约定论者更多地强调使科学家普遍承认和共同遵循的科学理论的标准,认为一个科学理论能够使人有效地进行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么就是一个好理论,而简单性、精确性等应当是科学必须具备的条件。(4)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 贝尔纳指出,现代科学的主要形相包括: 其

一、是‚一种建制‛:‚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以几十万计的高素质男女在这方面工作‛,是一种社会职业; 其

二、是‚一种方法‛:科学家采用一整套程序性和指导性的思维规则和操作规则,运用这套方法取得一定科学成果;

其三、是‚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的每一收获,不论新旧程度如何,都应当能随时经得起用指定的器械按指定的方法对指定的物料来检验; 其

四、是‚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导致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

五、是‚一种重要观念来源‛:科学是‚构成我们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科学知识必然反出当时一般非科学的知识背景,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观念的影响,即意识形态诸要素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它反过来又为这些观念的变革提供推动力。([英]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6~2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三)科学活动论近年来,科学活动论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即把科学视为一种人类特有的重要的人类活动:

1、科学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从事新知识生产的科学工作者被社会地组织起来,服从一定的社会规范,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使用种种物质手段和周密制定的方法;

2、科学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

3、科学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现代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科学活动是生产活动的准备和手段,由于知识并入生产过程,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科学实践哲学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解释,主张科学实践哲学的学者,如吴彤认为应当把科学活动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特有形式,科学实践哲学是‚通过对人类

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而把一种理论优位(theory-dominance)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practice-dominance)和活动优位(action-dominance)的科学哲学。‛(吴彤:《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载《哲学动态》,2005(5):41。)他们认为科学不是描述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纵并介入世界的方式。科学家不是对所看到的东西作中立的记录,而是以感兴趣的方式直接介入科学实践活动。因此,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实现,科学知识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构成它们的情境条件的性质。科学的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四)科学的性质

1、科学具有客观性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原因,无论表面上有多少偶然性因素,其出现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这些客观现象之间的必然的、稳定的因果联系和客观规律,并通过这种发现来改造自然。

2、科学具有系统性 科学旨在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揭示自然现象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它与单个的、简单的公理、发现或判断以及箴言、格言等等不同。科学通常表现为一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即使如此,前者是一个科学判断、科学命题;后者是一个知识理论体系。

3、科学具有普遍性 科学揭示的是规律性的联系,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表现在它具有普遍性。即表现为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原因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放之四海而皆准。

4、科学具有实证性 科学是从观察自然现象开始的,所有发现、所有结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证。不能经过实践确证的知识不能叫做科学。只能叫做宗教信仰或迷信。中医是科学,其成效被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不断地检验,使其成为真理,而巫婆、神汉的迷信是伪科学,结果必然是草菅人命。

5、科学具有开放性 科学上的所有发现都必须经过实践或实验来进行验证。在一定的条件下成功了,但是在某些方面遇到挫折或者失败了,就必须不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深化认识,或者纠正错误认识。如一代又一代抗菌素的出现,就是医学开放性探索的生动表现。科学面前没有一劳永逸的发现,没有千古不变的结论,科学是开放的,它永远面向未知、面向未来,不断地追求、探索真理,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

二、社会科学何以可能 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激发了人们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热情,形成了被列宁称之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9页。)其弄潮儿就是社会学创始人孔德。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建立一门可以与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相提并论的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科学。他最初把这门科学命名为‚社会物理学‛,此后他又发明并且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他要创建的‚社会学‛的概念非常宽泛,包含了我们现在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狭义的社会学等,几乎所有的社会科学。孔德希望把社会科学建成为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一样的实证科学。在孔德之前,以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问,包括哲学在内,都

没有进入‚科学‛的视野,没有登堂入室。那么,孔德建立社会科学的主张是否实现,建立社会科学是否可能?何以可能? 孔德的主张合情,但是不尽合理,因为社会现象与各类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相对应的自然现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区别:

1、复杂的程度不同 虽然哲学认为,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都服从者统一的运动规律,在当下学界普遍承认的五大类运动,即天文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人类社会运动中,人类社会运动是最为复杂的运动。用希特勒的基因克隆小希特勒,结果小希特勒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纳粹德国的领袖希特勒在心理方式上、行为活动方式上完全不同。现实生活中父亲是功臣,儿子是罪犯的例子比比皆是。人创造了环境,是环境的创造者;环境改造了人,人又成为环境的产物。人不是生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决不能把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照搬进社会现象的研究之中。

2、因果联系的方式不同 与复杂程度相关,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自然界中,一个事物可能有一个或者几个事物共同作用而产生,即一果一因或一果多因;一个事物也可能引起一种或多种结果,即一因一果或一因多果。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在摄氏零度结冰,在摄氏100时沸腾。气压和温度两个原因决定了水的冰点和沸点。但是,在社会领域,一件事物是由许许多多的原因造成共同引发的,往往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可能引发许许多多的其他事件。例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苏联解体、伊拉克战争等,其原因及引发的结果难以计数。各类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其的解释不仅仅是‚见仁见智‛,而且是‚盲人摸象‛、‚挂一漏万‛,乃至‚差之千里‛、‚大相径庭‛。由于研究者所了解到的信息有限,对因果链条的把握有限,很难形成像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那样系统的、全面的知识体系。

3、受认识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虽然绝大多数社会现象是不以人的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外在于认识主体的。但是,必须承认,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毕竟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界,而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仅充满着激情、情感、价值观的人,而且作为认识的主体是受自己正确与否的世界观、人生观、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局限的,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任何政治家、政党、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在研究事实时,无不渗透着、凝聚着自己的价值观。很难与蕴含的价值区分、剥离开来。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之时,主体的感受、主体的判断力、主体的价值观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的作用,要比在对自然现象研究过程中要大得多。

4、自然现象中,任何事情的发生与发展,大都是一些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在起作用。而社会历史领域内活动的,包括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者是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自然现象研究的条件一般是可控的,而社会科学研究,由于研究者的介入,被研究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或者行为方式。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在很多情况下参与到了研究过程之中,就不可避免地使研究过程复杂化了。如,河南曹操墓的研究,与河北专家就大相径庭、分庭抗礼。以上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四种差别,是否足以提出质疑:社会科学研究是可能的吗?

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方面,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恩格斯的回答具有代表性。他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在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领域里一样,应该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301页。)

(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1、两者作为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形成了各自的思维体系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作为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都可以而且必须从客观事实之中找到其产生与发展的客观依据。尽管两者在思维方式方面各有所侧重,或为抽象思维、或为形象思维、或为灵感思维、或为辩证思维等,但都形成了模式各异的思维体系。

2、两者都是为了发现、把握对人类社会起支配作用的一般规律 即恩格斯说的:‚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每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既受社会存在的决定与制约,又以自己的特殊方法反映社会的本质及一般规律。

3、两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是过程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社会意识各学科门类,既受社会存在的决定与制约,又以自己的特殊方法反映社会的本质,以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出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这种相对独立性的发展过程,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一样,以内在的矛盾运动来推动,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1、自然科学概念具有同一性、稳定性,而社会科学概念具有多样性、动态性 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概念基本上是一致的和不变的,“铁”永远是铁,化学元素全世界只有一套称呼,Terminology和wording system各国基本一致。反观社会科学,对于同样一种现象,人们使用的概念就五花八门,因地因时因人而不同。以前叫“运输业”,现在叫“物流业”,我们古人说“有教无类”,老外现在叫“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概念和编码系统的多样化,体现了人文社科的特点。不过搞社会科学的人,应该超越概念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就像赵本山小品所说的:“你穿上马甲我认识你,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否则,以为换了名词就是创新,引进了老外的概念就是新东西,不免贻笑大方。

2、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性,而社会科学则难以控制,在因果联系上具有可能性、或然性 自然科学对条件的容忍度很高,一台电脑在零下5度至零上35度均可正常工作。武汉大学的实验结果,其他大学同样可以得到,这就是自然科学研究者引以为傲的所谓的“可重复性”。而社会科学的因果关系对条件非常敏感,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任何的因果关系假设都只是一种假设,一时一地得到了验证,并不能保证他时他地一定就这样。因此,如果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比作是射击比赛中的“固定靶”比赛,那么社会科学的研究就是“飞碟”射击比赛。研究者只能预判各种可能性并做好相应准备,才能在实战过程中根据飞碟即时的飞行线路作出迅速的反应。

3、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明确的量化性,而社会科学难以量化,较为模糊 例如以克、公斤、盎司等衡量重量、以立方米、加仑、公升等衡量体积等等,而社会科学的评估没有统一的或可相互换算的度量衡,评估的标准也因人因地而异。即

便是作社会调查也会因问卷的设计水准、收集的样本在质与量方面的差异,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自然科学研究的评估比较客观一致,而社会科学则大多是主观的判断。

4、自然科学的因果关系注重直接性,而社会科学注重复杂性 自然科学如“多米诺骨牌”,一张连一张倒下,抽掉中间的任何一张,都会出现问题。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因果关系则不那么注重直接性,有时跳跃得利害,让人觉得“假大空”。如研究“为什么有你?”,自然科学会说因为有你父母,而社会科学可能会说因为有你的曾曾祖父母,什么细小的事情,都要从某种高度出发。

5、自然科学较少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社会科学则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自然科学中所面对的研究对象,其一般动力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物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则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在人文社科中,人们诚然也要运用事实、原因、规律性等概念,但更多地则是使用价值、理想、情感、人生、善恶、美丑等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合理、更深刻地理解和检验人类的精神生活、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世界。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大学都建立人文社科学院或社会科学院。

(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特点

1、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社会科学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生活状况都是由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原因决定、造成的。决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

会原因来说明,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如春节、端阳节、七夕节、中秋节等民间习俗必须放在整体联系中来说明、解释。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2、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特性出发,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根本原因,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必须坚持对物质世界的实证性研究,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文献考证,取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板凳愿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同时,社会现象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行为等,都具有个别性、非确定性、非量化性,这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像对自然现象研究那样采取客观的、定量的、实证的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现象只有通过理解才能够或者说才可以被把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坚持实证方法与理解方法相结合。

3、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 科学史上一直有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研究所关注的是‚实然‛问题,其使命在于追求和揭示客观真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科学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简单说,就是科学只回答‚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问题。它不讨论‚应然‛的问题,即‚应该‛或‚不应该‛的问题。也就是罗素所说的:科学是关于客观事实是判断,与判断着的价值取向无关,而‚‘价值’的问题完全是在知识的范围以外。那就是说,当我们断言这个或者那个具有‘价值’时,我们是在表达我们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在表达一个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罗素《宗教与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3页。)如科学判断只

关注‚人能否被克隆‛这类问题,至于‚应不应该克隆人‛的这类判断属于价值判断问题,不属于科学的范围。科学具有客观性的它关注事实,是否合乎规律性;价值具有主观性,它关注目的,是否合目的性。科学应该远离价值,而且离价值越远越纯洁。这种观点虽然维护了科学的客观性和纯洁性,但这个原则事实上即使是在所谓纯粹的经验科学内也难以坚持。因为,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选择的研究课题,自觉或不自觉地要受到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思潮、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研究,后来就受到自己价值观的影响,而离开德国到了美国。美国对克隆技术也是这样。因此,无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很难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分开。正如列宁在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认为它体现了严密的科学性与鲜明的阶级性的统一。公然申明自己的理论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其实,即便是在自然科学范围内,每一事实都含有价值,每一价值都含有事实。绝对不可能真正实现价值无涉,决不可能完全实现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范围内,不仅是认识主体具有价值取向、价值选择,而且认识对象也是具有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一定目的的人的活动。不可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分开,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四、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人类对社会的研究和探索是与生俱来、与时俱进、永远进行着的一种自觉行动,从而在改变、创造着社会历史的同时,也在改变自身、改变人的命运。无论自然科学或者是社会科学都服从于这一逻辑进程。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运用某些方法和技术

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简称为社会研究。它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智力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可以获得有关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有其重要的功能或目的。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与目的

1、既有理论上的功用,又有实践上的功用 理论上的功用,主要是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社会研究,获得人类社会某方面的基本知识,如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实践上的功用,主要是指通过理论性或基础性的针对某种社会实际问题进行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二者互相关联、密不可分。实际上就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配合的问题。二者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发展新知识,不同之处在于:基础研究所发现的新知识,可增加、深化我们对学科某一领域的基本认识,不限于任何特定的应用;它旨在扩大构成基础科学的知识之库,为应用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而应用研究则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找出达到实用目的的新方法。

2、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都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所谓描述,就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状况、过程和特征进行客观的说明,做出‚是什么‛的回答。特别是对新事物,首先要做的是通过细致的描述,获得对一定事物的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它是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所谓解释,就是旨在对研究对象的过程、原因等做出分析,即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解释性研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不同的,如因果解释,解释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功能解释,事物的作用、价值;历史解释,历史的真实性及地位、意义等。所谓预测,是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状态、前景的预期。它是建立在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的研究活动。只有对事物的现状、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因果关系有了比较明确 的认识之后,才能对其未来的状况做出准确的预测。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科学的预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或然性。毛泽东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科学预测。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社会科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在体系之内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层次。大体上社会科学方法可区分为方法论、研究方法和具体方法三个层次。

1、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它是人们研究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和基本出发点。所关涉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可以再划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

2、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主要指所确定的研究途径和研究路线。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式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法、实地研究或观察法、访问法、实验法等。

3、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和研究方式提出了研究的方向、目标、假设,并且确定了研究途径,但必须通过‚小心求证‛来解决。这就是如何搜集资料、观察、访谈、进行调查、汇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等。在实际研究非各个阶段,具体方法和技术交叉使用,共同推动研究的深入进行。

第二讲、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征及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社会科学的门类众多,其一般性原则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其具体的原则,包括世界观、整体观、历史观、发展观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节、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方法论与世界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是平行并列的关系,而且有主次之分的关系,世界观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

一、世界观概说

1、世界观的涵义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意识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科学观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世界观不同,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人生观是

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及意义(1)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第一、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

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二、它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许多流派,为了掩盖其唯心主义实质,竭力回避和抹杀哲学基本问题。第三、它是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反映了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包括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作了生动的运用和具体的发展。

3、世界观既是指导思想,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世界观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世界观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体现它的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以抽象化的原则表示的。原则作为人类以往历史发展中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成为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成为人们指导思想与行动的准则。而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就成为运用于方法论的最重要的思想观点。因此,必须将理论原则转化为科学方法,才能对人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即使是正确的理论原则,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也必须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认识的深化而深化。

二、方法论概说

1、方法论的涵义及分类 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方法的学说和理论,它是人们研究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假设和基本出发点。(前面已经讲过,回顾一下)方法论是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人类创造和运用各种方法的经验,探求关于方法的规律性知识。提供的是具体科

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一般性规律或法则。是思维达到正确认识的途径与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统一的中介和桥梁。它所关涉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它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可以再划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各门具体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对后者具有指导意义。

2、方法论的成因 方法论形成的原因及种类之多有两点:(1)由于研究对象不同,运用思维方式不同所造成 科学研究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必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按其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理论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具体思维)和灵感思维等,由于运用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学术研究,其方法必然不同。《红楼梦》的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有所区别。(2)客体是整体发展的体系,反映它的形式必然是具体的多层次的诸系统 客体是一个整体发展着的体系,又由具体的多层次的诸系统所组成。因此,反映它的形式必然是具体的多层次的诸系统,它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是由人们的认识方法与研究方法中所形成的结论构成的。方法论是在主客观相结合的辩证发展中建构的,是客观辩证法在主观辩证法的科学反映。辩证法作为方法论,是世界观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的体现。辩证法包括一系列原则与范畴,在研究客体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对象、层次,构建和使用着不同的研究方法。所以,在研究方法论的时候,必须注意它与世界观的联系。

三、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关系

对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关系,做出科学论断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恩格斯在《致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卷,第691页。)这里揭示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统一性(1)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没有和世界观相分离的方法论,也不存在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统一的具体形式。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要研究世界观,又要研究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哲学中形成了具体的统一。一般来说,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观点是怎样的,其观察、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是怎样的。因此,研究社会科学各门具体科学的方法论时,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如果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其方法论就是客观规律的主观运用;如果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其方法论则是从某种精神出发,世界观不同方法论必然不同,其研究的结果也必然不同。(2)世界观指导并最终决定着方法论的选择和研究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客体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人们用于认识和改造不同具体客体的方法也极不相同。这些客体都是作为世界整体中的个体、部分或发展阶段而存在的。因此,对具体客体的认识和改造方法的选择又都要受到世界观的影响。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体认识,最终决定着人们对方法的选择。方法,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世界观在特定对象上的具体运用。它虽然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但在 21

终极意义上,仍然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终究不能摆脱世界观的影响。(3)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支持并影响着一定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形成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定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结果。方法论的差异是造成同一客观条件下,人们形成不同的世界观的基本原因之一。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的世界观总是以一定的方法论作为自己赖以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支柱。方法论的动摇必然导致世界观的动摇甚至崩溃,方法论的发展才能促成新世界观的产生和形成。无产阶级由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传播和灌输而树立起崭新的世界观,从自发走向自为和自觉。无产阶级在实践中对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科学认识方法不断创新,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方法论与世界观的区别 两者在对象、内容、形式和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1)在对象上的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三个基本领域。它们作为主体之外的客体,作为人们认识和反映的对象而存在。因此,其内容是主体对于作为整体的外部客体的知识体系。世界观总是以外部作为自己的对象和内容的。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学说。方法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达到或改变客体的工具或桥梁。确立有效而成功的方法,不仅要依据客体的状况和可能;还必须依据主体对自身需要的认识,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以及主体活动目的的认识;对主体实现目的的具体途径和相应工具的认识。变革同一 22

事物、实现同一目的,不同的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或手段。车有车路、马有马路。与世界观相比,方法更深刻地打着主体的烙印,具有更强的主体性。(2)在形式上的区别 世界观在主体那里是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而存在。哲学作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严密理论体系的形式存在。依据领域不同划分为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等具体形式,展现出一种横向的联系。方法往往以规范、章程、条例、准则、要求甚至律令等,相对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带有约束性甚至强制性的规定,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获得最大效益。而且,由于方法与人类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层次相对应,方法表现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和适用范围的区别。如具体方法、一般方法、哲学方法等,形成一种纵向联系。(3)内部结构的不同 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于外部世界‚是什么‛的知识或观念,任务在于揭示其由何组成。因此,人与外部世界、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世界观不可回避的问题。任何世界观,不管采取什么具体形式,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评判的基本标准是‚真与假‛的问题,即看其是真实地还是虚假地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客观状况。由此,被划分为不同的哲学派别。方法的使用不仅受制于人们的世界观,即人们认识水平的真假标准,还受制于人们的需要和可能的效用标准。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就造成不同主体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或者一致,或者不一致甚至背离的复杂情况。突出地标示着方法论的相对独立性。世界观的基本正确不一定能在方法论上贯彻如一,旧唯物主义者就曾长期陷入形而上学唯心史观。‚工科思维方式‛导致高校是片面发展。

3、方法论与世界观相互转化 哲学作为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过程,既是世界观发挥作用的过程,又是哲学社会功能的具体运用和实现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实际上是客观世界的自发运动形式向主体的自觉活动形式的转化过程,是人们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主体不仅要抽象地研究客体整体,还要具体地研究特定的客观个体;不仅研究客体,而且应全面地研究主体的自身需要和自身能力,研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研究客体和主体关系的过去和现在‚是什么‛,而且应研究并预测其发展的未来‚应如何‛;不仅要根据预测提出主体活动的目的,还要制定与之相应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模型,解决主体自身为满足需要‚应怎么办‛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世界观向方法论转化的过程,是人们的认识领域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作为理论形态的哲学向作为应用手段的哲学转化和发展的过程。未了顺利地实现转化,必须尊重方法论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的层次性。而且,哲学世界观所能直接转化的,只能是哲学方法论,即方法论中的最高层次。而哲学方法论对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虽有指导作用,却不能把哲学方法论视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去取代一般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如哲学教授讲课效果不好。世界观要向方法论转化,方法论也要向世界观转化。前者是理论不断地具体化的过程,后者是不断地从具体科学方法吸取营养的过程。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老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新三论‛的方法,逐步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地位。为我们全方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提供了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统一。作为科学的世界观能够为科学方法论提供指导思想,作为科学方法论,不仅能推动实践的发展,而且能丰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是社会意识的核心问题。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都影响与制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是因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最终都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世界观能够提供正确的方法,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世界观,必然会导致方法论的失误,造成工作的挫折与失败。研究两者的关系,必须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第二节、方法论与历史观的关系 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必须重视与历史观的关系的探讨。

一、历史观概说

1、历史观的涵义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它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 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

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个人的思想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神”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3、历史观的重要性 科学的方法论与历史观有着密切联系。(1)社会历史观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都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视角,而面向社会体系中一定层面展开的,必然体现出其历史观。任何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领域中形成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和出现的。因此,只有将它们臵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氛围之中加以研究,进行客观的分析、考察,才可能做出正确的解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任何社会领域中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从总体上讲都具有不可逆性以及历史继承性。在研究问题时,必须将客观事物臵于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一切以特定历史时空和条件为转移。(2)历史观的任务就是按历史发展进程揭示客观事物的真像 在社会科学研究上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任何一个问题,都要研究某一种现象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在 26

发展中经过了那些主要阶段,并根据这种发展来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这种观点有着方法论的意义。

二、历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1、坚持唯物论,排除主观先验论 历史观要求研究社会领域的各种现象,必须通过事物发展的客观的基本联系和基本线索,来把握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运动以及因果联系,并显现出其本质的联系。这样,就可以排除主观臆测和先验预设,排除先验的主观虚构的方法,即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2、从特殊性中把握普遍性,从复杂的想象中把握本质规律 历史观的原则说明,尽管现实的现象复杂多变,但是特定社会关系中所显示的客观现象,具有重要的共性、普遍性。社会科学研究的结论,必然与其共性特征相一致。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只有在对个性的研究中,揭示共性的内涵,把握普遍规律,才会真正符合历史的真像。

三、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统一

1、历史的与逻辑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1)‚历史的‛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指客观现实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自然界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即客观事物的发展史。其二,指反映客观现实的人类认识的历史(包括科学史、哲学史、思维史等)发展过程。即人类的认识史、思想史。

(2)‚逻辑的‛这一范畴,则是指上述的两种历史发展过程在思维形式中的概括反映,是逻辑思维反映历史规律的各种形式及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主要是辨证逻辑(其内在地包含了形式逻辑)。关于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见解,首先是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肯定了这一见解,并对之重新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科学地提出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

2、逻辑的与历史的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1)历史的东西是具体的,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是理论的概括,是历史的东西的反映。逻辑的进程必须在总体上符合并反映历史的进程。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商品为逻辑起点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剥削的规律,商品也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起点。(2)逻辑作为历史的理论再现,其对历史的反映是经过修正的,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的统一,是包含着差别的统一。它不是直接的、无条件的、亦步亦趋的再现,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种‚经过修正‛的东西,不是对历史的背离,而是以严密的逻辑、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历史的深刻的反映。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是在主流、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上的一致,而不是细微末节和偶然形式上的一致;是包含着差别的一致,而不是说它们直接相同、完全一致。是舍弃偶然性的干扰的思维抽象,再现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因为历史发展常常包含着无数的细节和偶然因素,甚至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表现其规律;思维的逻辑则是对历史的总结和概括,它撇开历史发展的各种细节和偶然因素,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它是“经过修正的”历史。逻辑是对长期的、合乎规律的思维历史过程‚凝缩‛了的纯粹状态,而认识史是思维深入现实的、复杂而有规律的过程、是越来越充分地把握现实、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因此,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是思维反映现实的基础上的一致,是认识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的发展,与人类的历史实践的统一。毛泽东指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统一的基本逻辑环节表现为:浑沌的具体——个别的抽象——具体和抽象的对立统一。其逻辑基本环节是从表象具体开始的。(3)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具有历史局限性。历史和逻辑的差别还表现在,逻辑是从现代的认识水平着眼,在现代认识水平所能达到的基点上再现历史的东西。这样可以看出每一个别认识的历史形式的局限性,就能够把历史上以独立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看作合乎规律的逻辑过程总的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历史发展中表现为整体的东西,在逻辑进程中就成了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逻辑的东西不仅是思想史的总结,而且也是思想史发展到现在的高峰,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的主要的观点,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把实践作为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和检验逻辑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3、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1)历史的方法是事实认识的方法。它是依照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其客观规律的重要的基本的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方法。历史的方法是研究一切历史具体过程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方法。其一,历史的方法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方法。只有运用历史的方法,才能再现历史发展的完整情景,包括其曲折过程和偶然现象。并通过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考察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的具体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来研究历史的进程。例如

各种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无一不是运用历史的方法为主要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述的。其二,历史的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研究社会的重要方法。例如,马克思的《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就主要采用了历史的方法。历史的方法,也是研究其他领域历史发展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方法。如,天体演变的历史、生物进化史、纺织服装史等,都要采用历史的方法,从许多历史事实、具体环节和偶然现象中探求它们的发展规律,描述其历史发展。(2)逻辑方法是理论思维的方法,用概念、范畴、理论等形式概括、反映对象发展的规律。它是从对象纯粹的、概括的状态上考察对象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揭示对象的内部逻辑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现象内部包含着本质,偶然性背后存在着必然性。人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偶然把握必然,通过现象把握本质,通过一系列的概念、范畴揭示历史规律,并形成论述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逻辑的方法的基本特征。逻辑方法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其一,只有当被考察的对象发展到成熟、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的时候,才能看清楚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才有利于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其二,获取有关对象发展到最高点的知识,是了解该对象过去历史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成熟点看对象的过去,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对象发展的内在联系,包括那些处于萌芽状态或表现得模糊不清的东西。(3)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具有辩证统一性。其一,两者在目的上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纯粹形态上说,虽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但两者都是为了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只不过逻

辑的方法是通过理论思维的分析,历史的方法是通过具体事件的描述来进行的。逻辑的分析必须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否则就会成为纯粹的逻辑抽象,失去认识的力量;如果历史的方法不以逻辑联系为依据,不遵循历史的内在逻辑,那么历史科学就会变为事件和事实混乱的堆积,达不到认识的目的。其二,两种方法相互渗透,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以纯粹形态而单独在实际思维中存在。恩格斯把逻辑的方法定义为同样是历史的方法,只不过是摆脱了历史的形式罢了;同样,历史的方法也可以视为逻辑的方法,只不过体现于历史形式之中罢了。其三,两者补充、相互促进,推动认识的深化。在研究任何科学领域的发展规律时,都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方法。即便是历史科学研究,也不能排斥逻辑的方法。因为,逻辑是以历史的发展为基础的,只有遵循历史的线索,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两者在具体运用上的不同只是各以哪种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而不是单纯只用一种方法,排斥另一种方法。综上所述,可见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进行任何研究中,只有将这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揭示事物的辩证本质和发展规律。

4、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的作用 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基本的方法,因而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最普遍的研究和叙述的方法。对于人们认识事物、表述思想、指导实践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1)有利于把对事物发展历史的考察和对事物内在逻辑的分析结合起来,使认识不断深化、更加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的辩证本质。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就是从研究商品开始的。考察商品形成、发展的各个发展阶段,揭示商品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即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就可以开始进行由商品到货币、由货币到资本、由绝对剩余价值到相对剩余价值的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在每一步分析中,都是用事实、用实践来检验的。这样经过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相一致的方法的考察,就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2)两者是研究各学科现象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推进科学研究进程。如:生物进化论就是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原则指导下,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结合的方法。从单细胞生物开始,正确地概括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复杂的植物或进化到人类的发展过程。达尔文正是搜集了大量的古生物资料,考察了地球上现有的不同生物的地理分布情况,从中把握生物进化规律,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3)有助于总结研究成果,建立科学体系,完整地表述思想,有效地传播知识。两者辩证统一的方法,不仅是研究的方法,同时也是叙述的方法。因为任何一门科学,特别是较为成熟的科学,都有其严密的逻辑体系,都是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出发,在理论上按照前后一贯的形式进行逻辑推演、全面分析、逐步展开、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处处都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并进行必要的历史叙述,把逻辑分析和历史叙述密切地结合起来,把摆事实和讲道理密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在概括总结研究成果、论述科学体系时,才能做到观点鲜明,事实确凿,逻辑严密,体系完整,令人信服。(4)有利于进行教学、传播知识时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人类认识的历史过程,就是逻辑过程和历史过程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进行教学传播知识时,应尽量排除人类认识史上的那些偶然因素和曲折道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按照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循序渐进地掌握前人经过漫长岁月所积累的知识。因此,在系统地理论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某些历史事实和当前的实际

情况,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对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周密的调查,以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必须运用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实事求是,要求把对事物的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经验主义、本本主义脱离历史事实,脱离客观实际,仅仅进行纯粹逻辑推演的主观主义倾向。因此,掌握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按客观规律办事,搞好各项工作。第三节、方法论与整体观的关系

一、整体观概说

1、整体观的内涵: 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完整地研究的方法。

2、整体观的依据:(1)现代科学成果的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成果有力证明,整体观是对作为整体的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因为自然界本身是由一定的系统、结构层次和一定的功能组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大千世界里,人和其他的生命、生物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这个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方面也将受到影响,整体则因之破坏。

(2)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证明:人类社会的各个系统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是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分为不同的学科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但仍然是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局部、一个方面。(3)马克思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的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结、辩证发展的统一整体。因此,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就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和方法论。

3、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性原则:中国古代哲学十分重视整体性原则,用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等哲学范畴来概括客体,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最早的整体性演化哲学观。

4、西方现代哲学的整体性原则:系统论揭示了整体性原则,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整体性包含着多样性 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结构体系,包含着物质多样性、丰富性。因此,作为反映这一整体性的人的观念有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系统、整体与个别、全面与片面等哲学范畴,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整体之中的局部、层次、系统中的某一个方面。

三、整体性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确立整体性原则,不然研究的结论就很难是全面的、深刻的,而且会有失偏颇,得出错误结论。所以,进行科学研究必须重视所研究的部分与整体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1、整体性原则的全面性观点:

整体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研究各个局部一定要有整体观,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是必须牢记部分离不开整体,任何部分都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进行研究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二是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是整体的基础,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体。三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但是整体不能取代各部分的特殊功能和效用。在用全面整体的观点进行研究时,必须重视对具体事务、各个部分的研究。

2、整体性原则的层次性观点: 整体性包含着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具体事物,有着自身的性质及其客观规律性,从而与其他层次相区别,组成千差万别的客观世界。各个不同层次,都有自身的性质与规律,有着发展的连续性,形成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各个层次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层次性原则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一是必须确定研究对象的层次范围,从而揭示这一层次的性质和规律,把握其功能;二是必须把握层次存在的连续性,掌握事物发展的整体进程,分层次逐步深入地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整体性原则的系统性观点: 整体作为系统而存在,系统处于有序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过程之中。(1)客观事物处于由各部分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总体系统之中,按照一定次序、层次构成,是系统有序而非杂乱无章。系统有母系统和子系统、主系统和次系统、制约系统和非制约系统等。系统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此处是子系统而彼处则是母系统。(2)‚系统大于其部分之和‛,系统不同功能不同。系统论吸取了前人‚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的思想,1+1>2;系统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物质系统与观念系统、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等,因系统不同其功能也不同。要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以争取最大的工作效能。

(3)区别不同系统的不同特征。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征,必须加以研究、区别。系统特征有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松散的和严整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边界。进行学术研究必须严格区分系统边界,以争取把握所研究系统的特征。(4)系统具有开放性和适应性。任何系统都必须与外界交流信息、能量和物质,形成一种均衡对称。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由于不断和外部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熵而能继续维持平衡的结构,对这种结构的研究,解释了自然界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ystem)一词由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伊里亚〃普里高津发明。普里高津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一个系统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科学,他为此曾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闭关自守只能使中国积贫积弱,改革开放使中国繁荣富强。(5)系统方法,即从系统的整体性观点出发去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处理,以达到比较好的方案与结果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经历了从哲学到科学、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它是在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得到发展时建立的。其根本特征在于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分析与综合、分解与协调、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精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把握系统,达到整体优化。系统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把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两个认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它首先通过摆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等步骤,为确定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然后,它还通过程序设计、具体规划以及研究、生产、安装和运行等阶段来实现既定目标。可见,系统方法兼有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这两方面的功能。可见,整体性的系统观点,不仅是一个理论原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第四节、方法论与发展观的关系 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一、发展观概说

1、发展观的含义: 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

2、中国古代的发展观与西方古代、近代发展观: 中国的发展观形成很早,在西周时期的《易经》中就有‚生生不息之谓易‛的命题,描绘了事物永恒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子》一书揭示了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一切皆变‛的观点。亚里斯多德说明了发展的四种类型:本质的、数量的、性质的和空间的。近代西方黑格尔把自然、社会和精神视为一个过程,即一个运动、变化、转变的发展进程。遗憾的是,黑格尔的发展观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其发展仅仅是精神实体的运动,而不是物质世界自身的发展。

3、形而上学发展观的错误倾向:(1)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是位臵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僵化静止地看待事物,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积极主动地推动事物的创新、变革。如:反对改革发展者,就认为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铁饭碗才是共产主义,墨守成规。(2)认为事物的发展的动因在于外力推动,祈求于上帝、神灵、命运是恩赐,或者寄托于他人、外力,等靠要。如:过去落后地区的人,等着国家救济。有封建迷信思想者,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上帝、神灵。

(3)否认事物发展的多样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往往照搬照抄别国、别人的成功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是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观。列宁称之为:最完备最深刻的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1)发展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和必然联系(实事求是)发展规律具有客观性,指的是运动作为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表现为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人们能够认识、遵循并科学利用规律。方法论:按客观规律事,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唯意志论。(2)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并且由于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而处于永恒发展过程中。主张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即包含相对它自身存在的肯定性因素和否定性因素,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同一,既互相斗争又互相联系,这种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和‚自己运动‛的原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事物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做到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3)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减少或简单重复,而是在量变的基础上事物由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事物发展过程经历着由内部矛盾引起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由旧事物到新事物的根本转化。引起事物量的增减和质的转变,使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当我国面临诸多发展问题时,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方法论: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把事物发展的过程论与阶段论统一起来。(4)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方法论: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有坚定性和乐观主义精神。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能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满腔热情地扶持新事物,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壮大。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略讲):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1)坚持改革性、创新性思维,以改革求发展。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进行体制改革,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以发展和巩固社会经济基础,增强综合国力。

(2)坚持动态性、开放性思维,以开放求发展。把事物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把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相互联系的开放性世界,必须同其他国家交换信息、技术和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在开放中求发展。(3)坚持科学性、超越性思维,以科学引领发展。包括以科学理论引领、科学方法指导、科学技术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科学技术创新等。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方法创新等等。(4)坚持有序性、调控性思维,以稳定促进发展。正确利用质量互变规律,在相对稳定中求变革、在变革中求发展,创造改革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利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5)坚持系统性、整体性思维,以和平、和谐保障发展。把握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创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国际国内环境,拓展发展的国际空间。(6)坚持全面性、协调性思维,以协调整合发展。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各种关系。(7)坚持人本性、价值性思维,以人为本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观点,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剥削阶级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3、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1)既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同时又强调科学发展。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GDP量的增长,到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40

(2)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又提出了‚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观。(4)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均衡、按比例发展经验,又提出了‚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即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要求。(5)科学发展观既继承了讲求经济效益的传统,又提出可持续的永续发展。永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运动三大原本各自为政发展的有机结合,要求达到生态完整、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不仅追求现世代人民的福祉,也兼顾未来世代的福祉,不能因为追求短期的利益,而忽略长期永续的目标。我国十七大指出永续发展既要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要时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充实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内容。

三、本章小结:

1、必须坚持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相统一的原则;

2、必须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原则;

3、必须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性原则。

第三讲 科研选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科研论文的撰写是研究生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和必备素质。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培养研究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全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研究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同时,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工作态度的全面锻炼和提高,是培养具有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提高学术水平和民族科研素质的必由之路。研究生要初步学会撰写论文,首先必须学会科研选题的方法,并创造性地进行科研选题。科研选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个方面。研究课题是指学科领域中尚未被认识和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物理学的进化》第66页。)第一节、确定科研选题的原则

一、选择课题的重要性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好的选题有利于写出有价值、有水平、有创意的论文。选题得当事半功倍,反之,选题不当则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选题是撰写科研论文的第一步,它确定了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主要方法。因事关论文写作的成败,选题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生要在指导导师的帮助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太宽泛的要缩小,小题大做。

二、选题的方法论原则 确定选题,一般应从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审视:

(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选题 研究生选题是一种结合自己的学科方向进行的科研实践,目的是通过科研实践来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对前面的学习进行总结检验,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做好准备。当然,也不排除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选题:选题宜小不宜大,宜简不宜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题大做,力所能及。但是,也不能太小,太小既难以展开,又难以深入。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就是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二)根据社会客观需要选题;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与难题,也就给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课题。社会发展永无止境,社会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因此,任何科学研究都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即‚实事‛的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来进行科研实践的‚求是‛活动。这是选题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科研工作者应自觉地选择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难题,作为自己专业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实践、理论领域亟待解决,或必须纠正的问题等。这样的论文才有社会价值,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才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根据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的趋势选题: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与进步。因此,必须选择具有学术价值的题目。学术价值是指选题在学科领域中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具有较大意义。是否具有先进性是以最新的具有权威性的成果为标尺、标准来衡量的,而非以一般的成果,尤其是学术垃圾为尺度。研究者在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选题的先进性决定了论点的新颖性、价值性。选择旧题目,很难提出新意、新见解。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是否具有新颖性:

1、利用已有的正确理论,解决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新的见解和结论。

2、利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解决了本学科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3、发掘或整理了新的资料,并利用这些资料充实或修正了本学科的某些内容。选择研究课题还要有政治眼光和学术远见,有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预见课题在不久的将来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学术影响。

(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题 从事科学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方向,如哲学、历史、经济、法律、文学、教育、伦理、管理学等,但是专业不等于特长。科研特长是指在科研方面具有的优点。如有人擅长思辨、有人知识广博、有人善于考证。研究者选题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特点、专业特长来全方位地审视、选好题目。要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力所能及的题目。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未知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专业某一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欲望,就会形成具有个人心理特征的浓厚、稳定的兴趣,促使人执著地研究下去。

(五)根据现有的科研条件选题 根据科研的客观条件,如文献资料、研究经费、科研设备、学术环境和导师科研优势等选题。文献资料的收集、选择非常重要,资料时态的新旧、数量的多寡、程度的难易、份量的轻重、品质的雅俗、内容的真伪等,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写作《资本论》阅读了1000多本书;列宁写作《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参考了583本书,摘录的各种资料和统计资料达数十万字。没有足够的资料,社会科学研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节、科研选题的方法 科研选题来自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矛盾性,实践中提出了新问题,而原有的理论无法解决,于是就构成了科研工作者的课题。因此,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调查研究,是发现和选择课题的基本途径。简单来讲,就是‚现实需要,少有人搞,切实可行,我就来做‛。其具体方法有:

一、从读书和讨论中发现问题方法 即‚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由此构成研究的子课题。有时在学术会议或者交谈中,受到启发,引起联想,为了使问题得到深化,专门选题进行研究。

二、从研究成果中寻找薄弱环节法 即‚发现缺陷,弥补不足法‛:(1)发现有些成果不完备、不深入、不妥当之处,使过去不完善之处,逐步完善起来,所选择的课题或纠正谬误、匡正误区。(2)在某学科领域中,发现有没有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填补空白、有所发现、独创新论;或补充观点,推动理论创新。根据时代发展、新材料的发现需要进行修正的问题等。这就要求研究者善于独立思考,富于创造,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3)当前学术界有较大争议的重要问题,焦点问题。在讨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见,各种不同的意见等,这些意见的可取之处,不足之处,可以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三、从学科之间的‚空白带‛选题法 即‚开拓创新,填补空白法‛: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被忽略的无人区。‛比如网络传播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文化学、网络伦理学;知识管理学、政治管理学、社区管

理学、信息管理学;网络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建构主义教育研究、通识教育研究;儒学伦理研究、儒学教育研究、儒学传播研究、儒学比较研究、儒商文化研究、儒学价值研究等。采用这种方法选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性、交叉性、互补性、融合性等,考察其必然联系和内在规律性。进行跨学科研究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不然难以驾驭,半途而废。

四、回溯选题法 即‚反思批判,匡正误区法‛:也是历史研究方法。从事物的结果或者现状入手,进行历史地考察研究,寻根问底,找出问题的因果联系、根本原因。比如,现有的成果认为从文字产生的历史来看,中华文明的历史是3000年;但是,从考古出土的彩陶来看有7000年,大溪文化遗址、大地湾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都可以证明。这样,就必须考溯这些不同的结论、观点,回溯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匡正前人观点的误区。

五、比较选题法 即‚比较异同,揭示特质法‛:用比较法选题,首先要注意确认对象之间有可比性,即属于同一种类、统一条件、统一关系。所研究的对象与相应的事物在逻辑上有相似性、相近性。有纵向比较即历史的比较,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内的具体变化,如儒家与道家的发展演变;横向比较即不同的事物在同一标准下的比较。如比较政治学、比较文学、比较法学、比较音乐学等。

六、结合地方特色选题法 即‚关注地方,把握特色法‛: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总体是由部分组成,宏观研究领域总是由微观领域构成的。人们往往关注宏观领域的问题,总而

言之、统而言之、大而言之。研究生所选择的课题也往往是基于我国……、当今世界……研究,很少注意地方特色研究,特殊问题研究,如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历史、教育、物产、地理、风俗、方言、宗教、旅游、考古、建筑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盲区。解决好地方性研究,有利于丰富总体性研究,推动全局研究和全国性问题研究。

七、综合选题法 即‚总结归纳,系统评述法‛:这类选题可分为‚综述‛和‚述评‛两类。‚综述‛是归纳、总结学术界对某一问题,在某一时段的总体研究成果。总体是尽可能多的意思,是相对而言。也可以是某一次会议的总体、某一阶段的总体。‚述评‛是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评论、评点。这类研究课题要求: 一是要尽可能全面占有资料,‚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二是介绍评价要实事求是,进行科学的概括、归纳和分类,予以精要的表述; 三是力求客观公正,不带学术偏见,避免感情色彩,‚实事求是‛; 四是见解独到,有所创建,‚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八、移植选题法 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移植法是指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由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现,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界限已被打破,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已经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必然趋势。把一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另一学科,必然会带来学术上的重大突破。比如把现代哲学、传播学、系统论、信息论、符号学等理论引入传统文化研究必然会形成重大理论突破和创新性成果。但是,移植法运用的前提是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决不能不懂装懂、生搬硬套。

第四讲 文献调查法 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是文献资料和经验事实,如同工农业生产需要生产资料和前人的科学技术成果一样。课题确定之后,首要任务就是搜集文献资料和经验事实。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充分占有资料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进。第一节、文献与文献调查法 文献调查法是基于文献的研究方法,在哲学上是唯物史观的历史研究法,对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文献的涵义: 孔子《论语〃八佾(yi)》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宋代的朱熹解释说:‚文,典籍也;献,贤也。‛文献指经典和书籍,记事为文,就是文章典籍;记言为献,所载贤者献言献策的文本。《辞海》释词:文献‚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文献包括‚已发表过或虽未发表过但已被整理、报道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构成包括:一是有一定的知识信息。二是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口头流传的知识不是文献。三是有特定的记录手段。人类发明的工具、机器及艺术品等也不是文献,文献由上述三要素构成,缺一不可。文献是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等为载体记录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2、文献的功能:(1)文献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成果和文化资源,是人类进行科学交流、获取信息、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科学研究具有继承性、持续性和创造性,必须以前人的成果为起点,只有了解前人和当代人所作出的成就、已解决的问题等,才能够为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提供理论依据。(2)文献是科学研究的结晶,是确认科研人员发现或发明优先权的基本手段。科学研究涉及发明权、知识产权,文献发表的先后是知识产权归属的根本依据。(3)文献是衡量一个学科、一个研究机构、一个学者乃至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掌握的文献越多、文献水平越高,证明学术积累水平高,科研实力雄厚。(4)文献既是此前科学研究的总结,又是当下科学研究的起点,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能够为科研选择课题提供选题线索、理论依据和科研资料。

二、文献调查法的内涵与评价

1、文献调查法的内涵: 文献调查法是结合课题研究对有关文献进行收集、比较、分类、综合并从中提炼出新的事实与资料的方法。它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用于历史研究、人物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其他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以揭示新的事实与规律;它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方法之链上的一个环节。

2、文献调查法的作用: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在人工控制下在实验室重复某些现象。因此,它常常采用间接研究的方法,借助于文献调查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来研究社会历

史现象。我们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研究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等都必须进行文献调查,在继承中求创新、发展。文献调查法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中介作用,它一般介于选题和社会调查法之间。社会科学研究常常采用的步骤顺序是:(1)选择研究课题(选题方法)—→(2)进行文献调查、收集文献资料(文献调查法)—→(3)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观察法、开会座谈法、访谈法、抽样法、观察法、统计法、问卷法等),实地调查是取得第一手材料的最重要方法,也是论文最重要的资料来源。调查中要认真细致观察、做好记录、核对数据。实地调查不仅涉及到论文的真实性、科学性,还涉及到具体策划的成败、运作的效果。—→(4)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预测研究结果及趋势(历史法、统计法、预测法等)—→(5)开展分析、综合、推理和演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行理论创新(理性思维法)。在研究进程中,发现资料不足以支持继续研究,随时要再深入进行文献调查。可见,离开文献调查法这一中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便无法进行。

3、文献调查法的优点:(1)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从古今中外极其广泛的文献中搜求、提炼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知识信息。(2)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一般比较系统、真实、准确、可靠。(3)可以达到低投入、高效率的效果。

4、文献调查法的劣势:(1)它获取的知识信息缺乏直接性、生动性,‚纸上得来终觉浅‛。(2)其知识信息与客观实际和历史真实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着一定时代、一定社会条件的局限性。

第二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系统阐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构与层次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社会现象,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就要搞清楚隐藏在这些表面现象后面的原因是什么。寻找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可能会走很多弯路,甚至陷入绝境,为了少走弯路,我们就需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社会研究活动的全部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它是指有目的的对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类各种社会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是我们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及事物的途径,是我们获取社会知识的重要方式。

(一)社会科学的定义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内在相关性,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若要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首先得先了解什么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有关政治、政策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社会科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关心的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的活动规律,关心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

(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有相似性和共通性的,这不仅体现在它们都具有科学性而与迷信、谎言等有原则的区别,即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都具有客观性,其发展都具有规律性,而且在自然科学的观点、理论、方法与社会科学的观点、理论、方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一体化的趋势。

同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的不同和功能的不同。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社会科学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境等因素。

(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社会科学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解释和说明这些行为和状况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变化规律。这就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个别行为和个别状况,而必须用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社会原因来说明。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实证性与理解性的统一。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活动包含基本的自然运动,但社会现象比物理现象等自然现象复杂得多,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所无法进行的,这时必须通过理解来进行解释,应该坚持实证方法与理解相结合。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在社会科学范围内,除了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价值取向的因素之外,由于认识对象也是具有价值取向、追求一定目的的人的活动,因此,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内不可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截然分开。

第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坚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统一。两种研究方法可以互相提供帮助与支持,可以穿插使用,相互借鉴,相互结合,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两者的统一,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开阔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必然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概而言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一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二是社会科学研究设计(是贯穿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三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方式和手段(指在进行某项研究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下面是我对以上三个层次所作出的探讨: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哲学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核心是方法选择的价值,规范和标准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从两方面介绍:一是社会科学内部方法论之争,二是社会科学与外部冲突。

社会科学内部方法论之争主要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两大派别:一是实证主义,二是非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方法论,也是经验主义方法论,是通过具体的客观的观察,用量的分析、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定量研究是它的典型特征,主要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自17世纪科技革命以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相继发展成熟起来,并树立起自然科学的权威地位。此后,社会科学也竞相建立并争取自己的“科学地位”。社会学一诞生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就提出社会学是“社会的科学”并且是各门科学的“皇后”。孔德认为:①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纯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②社会现象是可以被感知的,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的知识才是科学;③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描述和说明社会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科学只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回答是与非的问题。其后几代社会学家大都继承孔德的思想,由此这种源自孔德,主张科学与自然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称之为实证主义。经过不断发展,形成孔德到涂尔干的具有现实性、实用性、可靠性与确切性的经典实证主义,综合经验主义与归纳主义、具有客观性与价值中立性的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等理论。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定性研究,主要采用解释,历史的方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各种反实证主义或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纷纷出现,主要出现现象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由德国哲学家狄尔泰提出,他认为:由于人具有自由意志,人的行为是无规律的、无法预测的;社会历史事件也都是独特的、偶然的,不存在普遍的社会历史规律,因此不能对人和社会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而只能以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时间进行解释和说明。韦伯则强调: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的社会规律是不存在的,但是通过对理性行为的理解就可以找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可以对人的行为做出预测。后来,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经过米德和胡塞尔等人进一步发展。

社会科学与外部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非专业研究人员的矛盾,二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与外部专业研究人员的矛盾。

二、社会科学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规划。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到诸多方面的工作,要最终实现研究的目标,就必须在研究实施之前对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完整的设计。研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科学研究要实现既定目标,就要根据其研究类型采用相应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根据研究的性质划分,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2)根据研究的目的划分,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3)根据研究的时间维度划分,分为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其中,横剖研究与时点的横断面有关,而纵贯研究则把时间分为趋势、同期群、跟踪的过程。

4)根据研究的范围划分,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其中,个案研究属于事后研究分析,会受到研究者的价值观影响,主观性较强。

5)根据研究方式划分,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与文献研究。

(二)确定研究方式,这是研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和目的采用不同研究方式,主要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等间接研究等。

(三)确定研究类型和研究方式之后,研究者应明确自己研究对象(分析单位)和研究内容。分析单位包括:个人,群体,组织,社区,社会产品。研究内容包括:属性与状态,意向性,社会行动。其中,区位谬论和简化论是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四)研究操作与社会测量。研究操作是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最为困难、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它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社会测量是社会科学研究必然涉及到的问题,社会研究的资料以及社会研究成果的质量都直接与测量的质量紧密相连。

1、研究操作:社会研究目标就是用适当的研究方式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经验材料,这个过程要把抽象理论观点与具体经验事务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研究假设转化为具体的经验层次的研究假设,转化为经验上可度量的指标等,这就是研究的操作化课程。

(1)操作定义的重要性:1)是抽象概念将经验现象连接起来,从而使经验研究成为可能;2)有助于对现象进行精确、客观的描述和比较;3)有助于对研究结论进行客观检验

(2)研究的操作化:1)概念的操作化2)设计研究指标

2、社会测量:它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把测量对象的属性与特征通过数字符号表达出来,社会测量由内容、符号与法则三要素构成。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尺度不同,社会测量可划分为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与定比测量四个层次,其中,定类测量与定序测量是常用的测量。

3、信度与效度:1)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2)效度:又称有效度、准确度,是使用可信的工具恰当地测量对象。3)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有效度一定有信度,信度低,效度也低。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可能高。效度高,信度必然高。总之,信度是效度的基础,效度是信度的目的和归属,信度与效度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4)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测量者;测量工具;测量对象;环境因素及其他偶然因素。

4、量表:一种测量工具,常被用来测量调查对象如何感觉或思考某事物,研究者借助它来测量某个建构的强度、方向、层次和强势。

5、量表与指标的异同:联系:都是对变项的复合测量,是对变项所作的典型的定序测量。区别:积分方式不同;建立的逻辑方式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处于的地位不同

(五)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假设被证实或证伪的过程。由具体假设上升到抽象假设的过程需注意:

1、样本足够多,2、单个假设的证实或证伪,并不能完全说明研究假设的正确与否,一定要代表性强,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3、并非所有的的社会科学研究都要事先提出假设。

(六)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

1、说明研究课题及其目的和价值;

2、说明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课题操作化,对概念、命题进行分解);

3、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4、确定研究内容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界定研究总体;确定抽样方法;确定样本规模和抽样精度);

5、说明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

6、说明研究人员、组织情况及进度安排;

7、确定研究需要的物质手段、计划安排和研究经费。也可简单归为:

1、研究问题;

2、研究意义;

3、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4、研究方式;

5、资料分析;

6、工作计划;

7、经费预算细则和参考文献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具体方式和手段

(一)文献研究法又称间接研究。文献是信息的载体,分为第一手文献、第二手文献、印刷文献、视听文献与网络文献。文献研究是利用文献资料间接考察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分为历史文献研究、统计资料文献研究与内容分析文献研究。

1、文献研究的特点:(1)优点:第一,可研究那些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第二,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的优点;第三,适于作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第四,费用较低。(2)缺点:第一,文献内容无法控制;第二,缺乏统一格式;第三,编码困难,难以数量化;第四,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如私人文献、需要保密的官方文献)

2、文献研究过程:首先,要确定研究课题、确定搜集资料的范围,然后要记录资料的途径、来源,辨真伪、整理、列序号,通过泛读浏览解读文献,洗选重点资料并精度重点资料,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定性的文字即结论。

3、内容分析,它是一种通过标准化的编码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简化为可以对之进行统计分析的形式化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省时、省钱,而且便于重复研究,允许研究者对一段历史时期内发生的过程进行定量研究。但是,内容分析法只能研究记录下来的信息内容,而且由于研究者不能控制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编制过程,因此,内容分析常常要面对面信度和效度方面的问题。

(二)比较研究方法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对象加以对比,找出谈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三)实地研究法是指不带有理论假设而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采用观察访问等方法去搜集基本信息或原始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或本人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第一手资料中得出特殊型结论的方法。它适用于调查意义大周期短范围小的事件、异常的边缘群体的行为、对行为的期待的角色、交际中相互的关系、组织与社区。

(四)观察法,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观察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法。

1、观察法的基本类型:(1)根据观察场所和对观察的情景与条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2)根据参与的程度的不同,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半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3)根据观察的形式的不同,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4)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2、观察法的优点:(1)第一,观察法可以实时地观察到社会现象或行为的产生(2)第二,能够得到不能直接进行访问调查或不便于进行访问调查的对象的资料(3)第三,通过一些特殊的设备(如单面透视镜)或特殊的方式(如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中的一员),观察者可以在不干扰被观察者的情况下,获取最真实的资料。

观察法的缺点:(1)第一,观察法可获取最生动真实的资料,但真正碰到要观察的事件有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2)第二,人类社会中有许多现象是不适宜或不可能直接观察的(3)第三,研究事物或现象在长时间内发展变化的历程或趋势,观察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4)第四,当意识到有观察者在场时很可能会改变被观察者的行为,使其表现与没有观察者在场时有所不同,得到的资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

(五)访问研究法或称访谈法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事务情况的方法。互动性是访问法最大的特点,除此之外,访问法还具有灵活性。

1、访问法的类型:(1)根据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度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法、无结构式访谈法;(2)根据访谈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交流方式分为:直接访谈法、间接访谈法;(3)根据一次被访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法、集体访谈法;(4)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可以分为:一般访谈法、特殊访谈法。

2、访谈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访谈的准备、进入访谈、访谈控制、结束访谈、访谈记录与资料审核这几个阶段。它主要运用心理学上的技巧从而达到让受访者坦露自己心声的目的。

3、访问方式的影响因素:受访者的性格特征、问题的属性(敏感性、尖锐性与隐私性等)和访问者与受访者的关系。

(六)调查研究法是一种采用自填问卷或访谈调查等方法,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系统的收集与分析,以间接的方式研究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式。他是定量分析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适用性广、效率高、范围广、形式灵活、手段多样、自然真实、简便易行。调查研究法可分为行政统计、社会制度状况、社会问题、市场调查、民意调查与科学研究六种类型。调查研究法成本低、可控性强、实用性强,但使用过程中相对其它方法不够深入、不能分析因果关系。

(七)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填问卷、访谈问卷。这种方法不受地域限制、成本低,但回收率低、结论偏颇。其中,自填问卷具有以下的局限性:一是有1/3配合调查即能保证质量;二是对问题的兴趣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客观因素上也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三是受访对象的文化程度、理解程度影响大;四是可能会因无访问员在现场指导而使结果质量不好。

第三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这学期我选到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一门课。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收获了不少。

社会科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社会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关心的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的活动规律,关心人类活动的功能和功效。主要包括社会学(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政治学(对国家、政府的研究)、经济学(对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等,具有整体性、客观性、价值性等特点。主要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访谈、观察、调查及统计等。

它与自然科学及人文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

(1)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

研究对象具有不可重复性、个性事件、难以模拟、难以控制、复杂性、难以简单化、难以量化、认识对象反作用等,它意味着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抽取更多的样本,而且难以作出准确的长期预测,研究结果的推广范围小。

研究更多地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研究者的阶层地位、政治倾向、文化观念、宗教信仰、知识结构和时空环境等因素。

(2)与人文学科研究的差异:

意图不同,人文学科关注的是具体的特殊性,通过特殊性来探讨人生的意义;而社会科学关注普遍的共性。

方法不同,人文学科主要是采取主观思辨方法,体察对象的主观思想状态,依靠直觉或理解进行研究;社会科学则主要采取科学方法开展研究。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探索社会问题。这门课教会了我们发现理论问题并对其科学的理解与分析,藉此锻炼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必要的基础。老师上课时也花了很多的时间跟我们讲授了如何写好一篇论文。

当然,上课时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很多著名的、贴近我们生活的社会科学研究实例,如霍桑试验、离家远近对家的想念程度等,生动、具体地把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传达给了我们,课堂气氛不会很沉闷,让我们真正地学到了有用的知识。

我觉得关于社会科学方法的研究 ,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社会科学的方法学 ,是在纯粹理论层面上讲的。比如 ,休谟提出的问题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再如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我想这些问题不一定是我们与会者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专家们讨论 ,让搞科学史、学说史的人去研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社会科学方法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大家更看重的恐怕是操作层面的“方法术 ”而不一定是理论层面的“方法学 ”。从操作层面上看 ,研究方法不能够抽象地谈。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方法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 ,甚至你写每篇文章都有每个文章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具体的 ,是跟内容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不能够离开你的研究内容另外去寻找研究方法。一般地、抽象地谈方法 ,我觉得意义不能说没有 ,但帮助不大。怎么样把这篇文章写好?写得有水平、有价值、有意义?这大概就是“绣出鸳鸯与君看 ,不把金针渡于人。”

这个“金针 ”就是方法 ,但这个方法是跟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胡适在讲科学方法时 ,他从来不单讲方法 ,总是把方法和问题合一块儿讲 ,他叫做“问题丹 ”和“方法散 ”。我们现在研究科学方法问题 ,不能绕过胡适。虽然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受过很多人的批评 ,但毕竟他是现代中国第一个谈社会科学方法的人。我们探索研究方法 ,应当结合我们研究的对象 ,应当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要结合我们学术传统去讲 ,讲中国人 ,讲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 ,而不是把一个西方人的话题拿过来回味。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应当跟我们身家性命有关的问题。

要正视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功利化写作倾向。现在发表的文章非常多 ,但存在着大量重复劳动的现象。有的人写了一首《虞美人 》,讽刺这种现象:“空话废话何时了 ,泡沫知多少!小楼昨夜又评审 ,论文不堪回首别较真。论点论据应犹在 ,只是姓名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瓶冰啤肚里流。”现在有些人写文章 ,并不是为了求真 ,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是为了评职称 ,为了拿奖 ,为了保住本单位的重点学科。第二个问题就是依附性的话语。有些人搞中国社会科学研究 ,好像永远把自己摆在一个学生的位置。听“洋大人 ”怎么说 ,我们就跟着人家说 ,他出来一个什么名词我们诠释一下 ,结果越诠释越糊涂。第三个问题是创新性不够。有些人似乎患上了失语症 ,只会说别人说过的话 ,没有自己的话。学术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就在于提出自己的创见。没有创见还算搞学术研究吗 ? 西方有两句谚语 ,一句是“学术如狐狸 ”,狐狸是充满活力的 ,自由发挥 ,没有任何限制;另一句是“思想如刺猬 ”,意思是思想要尖刻、尖锐 ,要别出心裁 ,有独到之处。只是把学术资料介绍过来 ,那不能叫做学术。搞学术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杜甫说 ,做诗讲究“诗不惊人誓不休 ”,写学术论文应当是“理不说透誓不休”。

第四篇:天津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纲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考试内容涵盖社会科学研究从问题提出到理论构建的过程,主要考察考生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提出问题能力、理解问题能力、逻辑推演能力、计算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选择科研课题、开展理论分析、提出研究设计、实施资料收集、运用统计分析、进行理论解释、撰写研究报告等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二、考试的基本内容(100分)

1.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选题与文献综述

2.社会科学理论构建与检验的方法

3.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设计(测量、信度和效度、抽样)

4.资料的收集方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量表法、实验法)

5.定性资料分析(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比较分析法等)

6.定量资料分析(数据的描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

7.研究报告的撰写(理论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介绍等)

三、试题类型

基本范畴类(10%)

基本原理类(20%)

研究设计类(指撰写研究计划书)(30%)

分析计算类(4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1.吴建南著,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

2.范柏乃、蓝志勇著,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8

3.梁莹著,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Earl Babbie, 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Third Edi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 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

第五篇: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案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教学要求】能陈述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能理解学前教育研究的含义;正确理解学前教育科研的原则。

【教学重点】教育研究的定义及科学原则,学前教育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教育研究的科学原则及各自内容,学前教育研究的意义,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本质与特征

一、教育研究的本质

1、科学研究是指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获取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其核心是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2、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3、教育研究的科学研究遵循的原则 客观性、教育性、伦理性、实用性、可行性、准确性、发展性。

二、学前教育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

1、学前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学前教育通常是指针对0-6岁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根据教育场所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托儿所教育(3岁前)和幼儿园教育(3-6岁)等。不论广义或狭义,学前教育研究都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体改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过程。

2、学前教育研究的特殊性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内容的结合性、研究类别的结合性。3研究内容的结合性包括: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评价研究相结合、课程开发研究与教师发展研究相结合

第二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功能

1、描述: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对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最为贴切的描述,由此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有关学前教育历史和现状的各种知识,认识学前教育实践过程中的进展和问题,从而评价学前教育的实施效果和反思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等。

描述性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量或观察工具的使用。

1.1、以《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教育行为》为例,对描述性功能进行分析P7

2、预测:依据早先的X时间内所获取的信息,对某一现象将在Y时间内发生作出预测的能力。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一个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表现预测其小学阶段的学习发展,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预测几年内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区域。2.1、以“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为例,对预测性功能进行分析P9

3、解释:思考并合理说明某一教育现象的原因、本质及规律等。如果一个研究者能准确合理的解释某一教育现象,这无疑意味着该研究者能够描述这一现象、预测其进展或结果,并懂得如何使其改进完善。

3.1以《纲要》为例,对解释性功能进行分析P11

4、改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改进不良现状,使学前教育发展向理想的目标不断靠近并无限接近。

4.1以“佩里学前教育方案”为例对改进性功能进行分析P12

第二章 学前教育研究的范式和理论建构

【教学要求】能陈述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内容以及他们的不同。

【教学重点】了解研究范式的四种类型,四个主要研究方式,进行研究的基本操作程序 【教学难点】质性研究的应用,常用的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方式,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研究的范式与知识观

范式:主要包括一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理念,在共同体内公认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及理论视角。简而言之,范式就是用以观察和理解研究问题的模型和框架

一、实证主义范式与知识观

1、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与自然界没有本质区别。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可以被客观描述,也可以被逻辑而理性的研究。实证主义持可知论观点。

2、实证主义四大特征: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以观察为手段。

第二,具有可重复性,在实证性研究中,如果某两项研究的步骤和逻辑相同,那么其研究结果也应该是相同或是类似。

第三,具有可积累性,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要经过一代代研究者的努力、在数据,资料以及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已有结论的不断验证和反思而使某一研究领域内的理论得到提升,获得新的发展。

第四,可证伪性,我们没办法归纳到一类事物中的所有个体,但是这一逻辑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举出一个反例来证明原命题不成立。

二、解释主义范式与知识观

1、解释主义试图解释人们是如何理解他们周围的环境的,解释主义主张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并非是镜像似的被动的反映与接收,人能主动地认识和解释世界。

2、现实世界的真相并不是客观的存在于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认识,现实世界的具体意义使人们主观建构的,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平等的建构有关现实世界的具体意义。

3、我们并不是简单的接收特定的社会和物质环境,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用社会共建、共享的某个文化框架来解释我们周边的环境。另外我们对社会的解释反过来也会影响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行为表现。

4、对于解释主义来说,社会就是一个动态的意义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不断地创造并再创造者社会的意义。我们的社会不只是等待解释的社会,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解释着我们的社会。

三、结构主义范式与知识观

1、结构主义的前提假设是:一切事物无论表面怎样杂乱无章,其内部必然隐藏着某种“结构”,日常生活中的“结构”是客观的,通过观察能够感知到的经验层面的属性。而结构主义所说的“结构”则是抽象的和内在的,接近于事物的普遍本质。“结构”是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的组合

2、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世界不是有事物组成的,而是由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的;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那些关系;在任何既定情境中,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任何部分只能在整体中获得意义。

3、结构主义范式之中,有一个非长突出的特点,就是看重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结构主义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事物本身。同时,结构主义认为,世界的结构性不是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而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是人脑结构化潜能对外部混沌世界的一种“整理”和“安排”。

4、结构主义范式四个特征:第一,结构主义最明显特征是他提倡一种“整体论的观点”。第二,结构主义倾向于考虑不变的东西而不是暂时易变的东西。第三,他反对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喜欢根据直接观察到的实体来说明事物;而结构主义认为“结构”是远在观察到的现象表层之下的比较深层次的实在。

5、在结构主义中,结构系统是动态平衡的,这取决于两种机制:第一,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复杂的内部组成部分的作用下,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第二,变化遵循的规律是不变的。所以结构的变化又不会是漫无边际不可控的,这可以保障整个系统持久地存在。

四、后结构主义范式与知识观

1、后结构主义范式特点:首先,后结构主义的首要特征是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其次后结构主义是历史的回归。

2、后结构主义认为世界在根本上是不确定的,这与实证主义和结构主义的观点很大不同。对后结构主义者而言,世界远非是封闭的,类别清晰地,充满着确定性的,等待着科学家的探索和发现。在他们眼中世界变动不居,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只能是暂时性的理解。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式

一、量性与质性研究路径

1、量性研究是这样一种路径:“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

2、质性研究则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是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活动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3、量性研究以实证主义范式为基础,以演绎推理为逻辑框架,以理论检验模式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以非价值介入的客观中立的态度来最大限度的减少研究者对研究的干扰,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

4、质性研究以人文主义范式为基础,以归纳推理为逻辑框架,通过建构理论来深入的理解社会现象,并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搜集有关资料并得出解释。

5、质性研究的价值介入性比较强,与量性研究相反,质性研究非常注重研究者对自身研究的主观诠释,通过搜集到的资料对研究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由此可见定性研究扮演着“理论发现者”的角色,而定量研究则是“证明人”。二、四种研究方式

1、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通常将社会研究的具体方式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其中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量性研究方式,实地研究则属于质性研究。

2、文献研究是以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文献是指能够承载有关研究对象的信息材料。

2.1、文献分析法优点:第一,文献研究的费用相对较低,而且比较节省时间。第二,研究对象对研究者的无反应性。第三,超时空性。第四,可以做深入的纵向分析。按时间顺序梳理文献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梳理一个事件纵向发展的历史过程。

2.2、文献分析法不足:第一,文献的质量难以保证。第二,对文献的依赖性强。第三,很难保证研究的信度。

3、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形式。

3.1、实地研究包含参与观察和个案研究两种类型。参与观察是研究者浸泡在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通过各种感官来获取相应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作出诠释。个案研究是选取全体研究对象中的一个个按作为重点观察,并对其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这个个案,不一定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集团”,如一个村落、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3.2、实地研究是一种质性研究,这意味着它并不仅仅是搜集材料,它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通过分析所收集的材料,对研究对象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因此,可以说实地研究是一个“理论发明者”

3.3、实地研究的优越之处:首先,效度高。其次,实地研究的灵活性大。

不足:第一,实地研究背负着伦理的拷问。第二,虽然效度高,但是信度很低。第三,耗时较长,而且影响到研究对象。

4、实验研究是一种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式,实验研究的实施,必须通过精心的实验设计、严密的控制和对变量的操作来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推断。4.1、自变量是通过自身变化而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变量,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4.2、前侧与后侧分别是指在实验前后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在实验进行之前对因变量进行的测量称为前测,之后称为后测,通过实验前后两测对因变量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所给出的刺激使因变量发生了何种变化。

4.3、对相同对象进行先后两次相同的测验,在后测时,实验对象可能会因前测和实验时的经验不同而表现不出真实的实验效果。为了消除前测对后测的影响,需要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就是接受刺激的一组,控制组就是不接受刺激的一组,为他们分别做前测,然后实验组接受刺激,控制组不接受刺激,然后分别后测,比较可发现刺激到底发挥了多大的影响。4.4、罗森塔尔效应是指老师对学生和学生对自己的期待会使学生表现得更好。

霍桑效应是指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成绩或是业绩提高的现象 双盲实验的施受双方都不知道谁是真正接受刺激的实验组。

4.5、实验研究的优点:首先,实验研究的最大优点就是其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赋予了实验研究课重复验证的特点,这样经过重复检验的结论会让人深信不疑。其次,相对于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实验研究相对比较省时省力,而且要是实验结果不理想,再进行一次实验也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实验研究非常适用于探究因果关系,能够解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4.6、实验研究的不足:他最大的不足在于实验环境的人为设臵性,因为实验对其环境进行了高度的控制,环境相对比较简单,而真实地社会环境远比实验环境复杂得多,有很多变量是不可控的,会对得出正确的因果关系造成干扰,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结果不一定适用于真实地社会环境。

5、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是问卷的方法,系统的、直接的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搜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5.1、调查研究方式的特点:第一,调查研究并不搜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他只搜集和分析所选定的研究总体的样本的信息。样本是研究者在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的,认为能够代表研究对象整体情况的那一部分研究对象。第二,调查研究主要以来问卷和结构式访谈搜集资料。这样可以得到大量的量化资料便于日后统计分析。

5.2、调查研究的优点:首先,调查研究能够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得出有关整体的结论,研究者可以通过调查结果快速的掌握某一整体的情况并形成对某事的态度。其次,调查研究能够描述大样本的特征。最后,标准化的问卷和结构式访谈便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

5.3、调查研究的不足:标准化的问卷和结构式的访谈虽然便于以后的分析,但是,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者给出的答案选项极大地限制了调查对象的回答,也许他们有更多的想法,但是却收集不到。另外,在调查比较复杂的议题时,极易出现搜集到的信息简单化、片面化、肤浅化的现象,调查研究无法像实地研究那样能挖掘研究对象内心深层次的感悟。而且调查研究也无法保证问卷或是访谈所的材料的真实性,也就是说问卷的答案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回答者的真实想法,研究者是不知道的。第三节 逻辑体系与理论建构

一、归纳逻辑与理论建构

1、广义的理论是指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范畴的体系或命题的集合,是关于特定领域或对象的系统化知识。不管是何种理论,其建构有两种逻辑:归纳和演绎。

2、归纳逻辑是指“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二、演绎逻辑与理论建构

1、演绎逻辑是指从一般到个别从一个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另一个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2、在演绎的逻辑模型中,特定的命题,即研究人员提出的假设来自于一般性的原理或常识。”

3、演绎和归纳这两种逻辑方法,相互独立而并不相互排斥,通常两种方法会同时用于解决同一问题。运用演绎逻辑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现有的理论,运用归纳逻辑则旨在发现各种经验规律,用以构建新的理论。

第三章 学前教育研究的伦理

【教学要求】了解研究过程中的相应的法规以及道德,知道什么是抄袭,以及引用他人文献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点】明确与被试合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五个方面,知道针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法规,学会引用文献资料。

【教学难点】知道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诚信,在引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格式。【教学内容】

第一节 真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法规

一、政府的有关法规

1、《纽伦堡法典》中有两条涉及研究对象保护问题:“(研究)须取得受试者知情且出于自愿同意”和“研究设计必须是科学有效的方法,并能为人类带来利益(利大于弊)”此后《纽伦堡法典》成为要求任何研究者都必须尊重被研究者的“自愿参与”和“知情同意”。

2、美国为了促使法律规章得以实施,要求任何由美国政府部门提供基金进行研究的机构都要设立审核委员会。委员会的人员有责任就研究中提出的道德问题进行调查。

3、《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其中有一条“以人为本”涉及研究对象保护:“人文社会科学应将体现人性、尊重人格、保障人权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将增进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进步和幸福作为终极目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既要考虑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又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尊重被试

1、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尤其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格的尊严和平等是高于一切的。因此,尊重被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应该遵循的第一伦理原则。尊重被试就是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要负责维护尊重被试享有各种人身权利,包括不参与协作权、知情权、保密权等。

2、案例分析调查留守儿童现状 P50

二、知情同意

1、知情同意是指研究人员要让研究对象知晓研究的目的,研究可能存在的危险,研究人员的基本情况等有关该研究的信息,并在这个基础上获得研究对象的同意。

2、知情同意保护研究对象党的两项权利:一是知情权,让研究对象清楚研究目的、设计、风险等信息;二是自愿参与权,研究对象必须是在清楚研究设计之后自主决定参与研究。

3、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遵循知情同意一班有三个步骤:信息、理解、自愿。信息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是什么,研究的发起者是谁,怎样进行研究,需要多长时间等。理解:研究者的表达习惯和艰深的专业术语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潜在研究对象的不理解研究信息。这就需要研究者了解潜在对象的理解能力和语言习惯,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传递研究信息。

4、研究者应通过宣传、说理、鼓励等积极方式来赢得研究对象的合作,研究对象应该是在没有顾虑,非常情愿的情况下参与到研究中来。并且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自由不受限制,他们可以自愿选择继续参与实验或是退出研究。

三、隐私保护

1、匿名是指研究者无法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判断出提供资料的个人身份,匿名不仅仅是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更主要的是当研究结果公开的时候,研究对象不会因为他提供研究信息而被认出来。

2、隐私是指外界无法探析某一特定对象所提供的资料。

3、保密,研究对象就敏感问题提出信息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一些麻烦,这是研究者应该严格的对研究对象的姓名、身份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加以保密,保密的意义首先有利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研究关系,避免给被研究者的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其次有利于消除被研究者的顾虑,向研究者提供真实的信息资料,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四、不欺骗

1、不欺骗原则是指研究者必须诚实、真诚的对待研究对象,尽可能不采用欺骗方式的研究设计,除非不用欺骗方式的设计无法取得研究结果。但是即便采用了欺骗,研究者一定要在研究结束后向研究对象解释、说明研究设计的目的和过程。

2、对于是否应该在研究中采用欺骗还存在争论,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种方式是为了实现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欺骗是善意的,并在研究结束后会向研究对象澄清一切,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3案例分析:幼儿园期望效应 P55

五、文化平等

1、不可避免的研究对象在性别、民族、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我们在研究中应该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也应该公正的评估处理,不能因为研究者的喜好,或为了证明研究目的而隐瞒或消除某些资料。

2、在态度方面,可能会因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的文化、教育、经济等差异而造成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不适当态度。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一、研究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是指研究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处理要符合基本学术规范和伦理原则。

2、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第一,研究者要警惕研究是否会对研究对象造成不利影响。研究者应该意识到一些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者没有权力毫无禁忌地刺探研究对象的所有方面,研究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不能压倒其他社会伦理道德。

第二,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的一切调查研究都要获得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不仅是研究应该遵守的基本伦理准则,也是与研究对象建立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第三,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研究对象的利益。保护研究对象的利益主要指为了避免对研究对象造成伤害,要为研究对象享有一切权利提供便利。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出现矛盾主要是因为双方利益的冲突,因此从道义来讲研究者应该把研究对象的权益放在第一位加以保护。

第四,做好保密工作。为了能让研究对象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在研究开始之前研究者有必要向研究对象解释这些信息的用处以及承诺做好匿名和保密.工作。因为要让研究对象放下防备与研究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研究者必须要让研究对象觉得安全放心,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五,持有平等态度。研究者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觉得与研究对象有什么不同。研究者应明确自己在研究中的位臵不是居高临下,应该把自己看作研究情景中的一分子,与研究对象的不同仅仅是因为在研究中的分工不同,研究对象提供信息数据,研究者分析信息数据,而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共同认识和解决某个问题或现象。另外,研究者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喜好而不公正地对待不同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歧视或不公正对待是最容易激发矛盾的,因此研究者确立平等的态度是建立与研究对象良好关系的前提。

3、与学校管理者(单位)的关系

教育研究为了获得合法性并能够顺利地开展,必须得到相关单位的许可和支持。由于教育研究通常需要到学校实际情景中做研究,因此获得研究对象所在学校的管理者(单位)的允许是必须的。另外,教育科学研究者多数是高校教师或一线教师,为了让自己的研究项目得以开展,此研究课题需要获得研究者所在学校的批准。因此,也就是说科学研究者要处理好与两方面的学校管理者(单位)的关系。之所以会涉及两方面的管理者,主要是因为一个研究课题跟他们都发生了利益关系。第一,采取正常的办事渠道。

第二,研究方案需经过两方面学校管理者的审核。第三,研究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获得的利益要明确。第四,研究成果发表时需要经管理者同意并根据实际情况署名

二、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诚信

1、学术诚信包括两个方面:引注的规范和数据资料处理的规范

引注包括引用和注释,引用是指转述或直接陈述他人的观点内容,注释是针对应用的内容所作出的注解,以此来说明引用内容的出处。

2、在撰写学术著作时,必然会借鉴和转述别人著作的观点内容,如果在借鉴和转述别人观点内容时不说明出处误把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这就是学术剽窃。

3、学术引用的伦理;学术引用应体现学术独立和学者尊严,引用必须尊重作者原意,不可断章取义,引用观点应尽可能追溯到相关论点的原倡者,写作者应该注意便于别人核对引文,应尽可能保持原貌,如有删减必须加以明确注明,引用应以必要为限,引用已经发表或出版修订的作品应以修订版为依据,引用未发表的作品须征得作者或相关著作权人的同意,引用应伴以明显的标识,以避免读者误会,引用须以注释形式标注真实出处,并提供与文献相关的准确信息。

4、规范收集数据资料的关键是真实的展现数据和资料,在收集数据资料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学术诚实的突出情况是捏造研究数据和资料,向别人借用实验结果。在研究过程中不要为了让数据资料成为证明研究问题的有力证据而自己篡改编造数据资料。更不能根本没有做实验或调查而把别人的数据拿过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将数据做一些改动就直接使用。

第四章 基本过程

【教学要求】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如何选题及拟定研究计划,学会论文的基本格式 【教学重点】学会论文写作的基本过程以及毕业论文和期刊论文的基本格式。【教学难点】学会选定题目,会写文献综述,能够自主拟定研究计划。【教学内容】 第一节 操作程序

一、选择与确定研究问题

1、研究问题的来源,研究者的兴趣将成为研究问题的最好来源,研究者可以思考我对那些专业理论或现实问题感兴趣?为什么我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这些问题还与那些理论、现实问题相关?这些问题背后是否存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研究者还可以从发现、解答社会问题中确定研究题目。

2、研究者选题还要考虑研究价值和研究者个人能力。研究价值主要是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即该研究是否能够构建新的理论或者完善充实现有理论,是否对解决某些现实问题具有借鉴意义。个人能力问题是指研究者本人为完成研究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研究能力,以及个人精力、经费等其他辅助条件。研究者的个人能力是完成研究的基本条件。

3、研究题目的表述,研究题目应准确得体,并能准确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反应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丽不实的辞藻。题目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题目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题目所用的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二、拟定研究计划

1、文献综述,即在阅读与研究相关的大量文献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主要工作是两项一是总结已有研究,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二是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评价,如值得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2、文献的主要来源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文献、网络资源。如果需要阐述比较系统、全面的资料,可以从书籍类文献检索。但从写作到书籍出版需要较长时间,这可能导致书籍类文献较为缺乏时效性。报刊类文献更新速度快,如需新观点、新视角的资料可从这类文献中检索。教育档案类文献一般根据年代、会议召开时间为坐标轴整理当时的教育政策、理论观点。互联网资源需要研究者注意甄别这些资料的真实与质量。

3、筛选文献方法,目标文献是期刊文章的话,阅读摘要和结论部分是快速过滤无关文献的好方法,因为这两个部分简要概括了一项研究最重要的主干内容,如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书籍类的课先浏览目录对书的内容有大致了解之后可以阅读前言和第一章内容。除了对检索文献与后续研究的相关性进行辨别之外研究者还必须判断和分析文献的内容、结论的科学性、并决定是否有继续阅读的必要。

4、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文献综述不是简单罗列前人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更要注意总结这些研究之间的关系。第二,文献综述除了介绍文献结论之外,还需要描述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这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的判断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献综述是为研究者的后续研究做准备的,应具体说明这些文献与后续研究之间的关系。

5、研究目的是指研究者从事某项研究的动机、愿望、和期望,这些目的可能因研究这个人的生活背景、自己所属的社会团体以及所研究的现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6、研究意义是指研究结果对有关人员、事情或社会机构的作用。主要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部分要求研究者具体陈述研究结论对充实、完善现有理论的作用;现实意义部分要求研究者阐述研究结论有助于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7、在选择研究方法的过程中,研究者应明确不同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因为这些优势与局限性可帮助研究者了解哪些研究资料适合用何种方法来获得,某一研究方法在搜集资料方面的盲点可由哪些其他方法补充完成。换而言之,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某一种研究方法作为整项研究的主要方法,此外也许选择其他方法作为补充。第二节 论文写作

一、学位论文写作

1、学位论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重要条件。

2、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要概括。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总结并重点介绍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3、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用以表示全文主体内容信息的词或词组,数量为3—8个。

4、正文部分 第一章 导论:研究课题概述,研究的意义,研究假设、问题、目标或目的。第二章 文献综述:前期研究与观点综述,知识现状的全是性概要。第三章 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样本抽取与研究对象人身保护程序,测量,其他程序,时间线。第四章 研究发现:统计程序综述,对每一假设、问题、目标或目的的结果的描述,补充分析。第五章 论述:对各结果的诠释,研究的局限性,对未来研究的启示意义,对实践的意义。

5、参考文献是指论文作者阅读过的、对文献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分两种:一种是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另一种是作者虽然没有在文中引用,但在研究过程中受到这些文献的启发。参考文献按其在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其他没有引用的文献列于其后。

6、附录是论文主体的补充主要包括:比正文更详细的理论根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由于篇幅过长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宜写入正文的;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某些重要的演示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等;

7、致谢 研究者很难仅仅依靠一己之力完成复杂的研究工作。在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研究者可能接受了来自老师、同学、家人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致谢部分便是为研究者提供感谢的机会。

二、期刊论文的写作

1、署名:如果论文由多人合作完成,那么在署名中应将这些合作者列出,署名顺序按作者在论文撰写中的作用由重要向不重要排列。一般来说,署名排序越靠前,对论文撰写的贡献就越大。

2、通讯地址:一般为作者的工作、学习单位,假如单位所属省、市和邮政编码。

第五章 抽样

【教学要求】学会常用的抽样方法,了解质性研究、量性研究的区别以及具体抽样方法和理论。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总体效度、目的抽样、样本规模和抽样误差,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分类及方法。

【教学难点】熟悉质性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样本抽取的时候样本容量的控制以及如何减少样本误差。【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样本

1、总体通常是与构成它的要素相关的,一般是指构成它的所有要素的集合。在调查研究中,最常见的总体是由社会中某些人或一定类型的群体组成的,这些个人或一定类型的群体就是组成总体的要素。要素是收集信息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分析的基础,通常是指个人或一定类型的群体,而样本就是指用一定的方法从总体中抽选出来的一部分要素的集合。概而言之,样本就是在研究中为研究者提供信息的那个群体。

二、目标总体和可抽样总体

1、目标总体就是研究者感兴趣或者想要研究的总体。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一总体是很难得到的,因此,研究者能够概化的那个总体就是可抽样总体,也就是说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可以推广或者应用的总体,也有研究者称之为可获得总体。目标总体是研究者的理想选择,而可抽样总体则是研究者的现实选择。

三、概率抽样和费概率抽样

1、概率抽样通过碎计划的操作来抽选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被选为样本的机会。这样的抽样方法能避免抽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费概率抽样是指不依据概率理论而选取研究样本的方法的总称。在非概率抽样中,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进入样本的机会是不同的,研究者会根据需要或者特殊目的来抽选少数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由于每个个体进入样本的概率是不同的,而且研究者的主观意志会影响样本的选择,所以无法说明样本是否重现了总体的结构特征,用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情况也是不可信的。

3、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案例P95 第二节 抽样的概率理论

一、量性研究

1、量性研究 研究者通常是通过概率抽样的方式选择样本,样本的选择是为了代表更大的总体,研究者关注的是总体,而非偶然抽取的样本,他们也更关心研究结果推广或应用到总体之中的程度。

案例:研究者想了解家长如何看待幼儿园收费问题。

研究者当然想调查全国每一位幼儿家长,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也许研究者智能设计一个仅有1000位幼儿家长的调查问卷。

2、强调总体效度

总体效度是指一项研究所获得的结果能被推广或应用到研究样本所属的总体之中的程度。可以说总体效度是判断和评价研究有效性的标准之一。

过去总体效度主要应用于实验性的量性科学研究中,比如测验某一种水稻品种的产量。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总体效度也同样应用于其他量性研究的抽样逻辑上,比如测量人类某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为了得到一个好的总体效度,研究者必须从确定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以保证能将研究结果推广或应用到更多的总体中。

这就要求在取样的过程中,随机抽样的样本必须足够大,以避免和减少样本和总体之间可能产生误差的概率。

案例:假设太原市大约有40000名中学教师,他们大部分学历是大学本科,你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了50位教师作为一个样本,你也许会偶然得到他们大部分学历是专科毕业的样本。但是,如果你抽取1000位教师的样本,得到的学历情况肯定会比50位教师组成的样本中得到的学历情况更接近总体。

当然也不是样本越大越好,在综合考虑时间、精力、财力的情况下,相对来说大样本具有更好的总体效度。至于样本规模后面将会详细讨论。

二、质性研究

案例:研究者想对一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做一次质性研究,研究这可能会观察这位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研究这位幼儿教师的教案、教学笔记和反思笔记,对这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等等。

在这一研究中研究者基本上只对他选定的作为个案的样本感兴趣,他研究这名幼儿教师是期望从中挖掘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能触动其他幼儿教师的东西,研究者并不期望能将从这位幼儿教师身上发现的结果推广到更大的幼儿教师总体中去,那样也将是毫无意义的。目的抽样:研究者选择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案例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样本的取样是很少的,有时候会选择一个案例作为样本,研究者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作为样本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总体效度,而只是为了对所研究对象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案例:研究者想了解幼儿园新教师的实践知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其在幼儿园新教师的成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如果研究者决定采取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这就需要目的抽样,从幼儿园新老师中选择一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假设研究者初步锁定几所幼儿园的几位新入职幼儿教师,当研究这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时,他需要考虑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于这项研究的参与态度,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兑与研究的配合程度。如果某位幼儿教师比较矜持、不善交流和沟通,总是被动的参与研究,那么研究者可能放弃说服他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到研究中来。相反如果以为幼儿教师性格积极外向,渴望参加并愿意接受研究者所提出的要求,这位幼儿教师就会被选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样本。同样,假如研究者认为还有必要选取以为从事幼儿教育多年的“老教师”参与到研究中,与新老师形成对话,研究者也可以依据目的抽样法,选取一位“老教师”作为研究的样本。

总的来说,目的抽样是非概率抽样,是质性研究中的一种抽样方式,与量性研究中的概率抽样是不同的,他不是为了得到总体效度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对研究样本的深入理解。

三、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一)样本规模: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也称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

在非概率抽样中,样本规模一般很小,一个或几个样本就可以满足研究所需的样本量。概率抽样中多大的样本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统计学中样本通常以30为界,30及其以上的个案就是大样本,30以下的个案称为小样本。但是对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抽样来说30个个案样本通常是不够充分的。

总的来说,在随机抽样的情况下去,样本容量越大,他就越有可能代表总体,但这并不是说样本容量越大越好,因为样本容量的大小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代表性,而且与调查的人力物力息息相关。容量太小的样本会削弱研究的代表性和研究效果,而容量太大的样本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但增加工作量,而且会影响研究的顺利完成。因此,在样本的确定上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总之 合理的样本容量应该是研究者在合适的时间、精力、财力的耗费下能够获得尽可能大的样本。在一般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实际上并不会要求很高的精确度,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研究者一般是根据经验来确定样本容量大小 以下是供参考的样本容量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依据经验确定的样本规模,其精确程度是需要考量的。

(二)抽样误差和抽样偏差

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值与总体的参数之间存在的误差。由于样本的性质和规模与总体的性质和规模是存在差异的,这样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算总体的参数值时会有偏差,这时抽样误差就产生了。

案例:假如我们从总体2000名的5岁幼儿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随机样本,并以此样本来测量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如果测试的平均水平是108,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总体的平均水平正好是108呢?这是不行的,但我们可以相信总体的平均水平在108左右。

在总体的平均分和样本的平均分之间存在的偏差就是抽样误差。100枚硬币同时落在地上正面朝上的不一定刚好是50个

在随机抽样中,由于随机波动原因,抽样误差是一个变动量,而随着随机样本容量的增大,作为变动量的抽样误差是会逐渐减少的。

在抽样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误抄、数据登录差错、计算错误、违规操作等人为原因而产生误差,但这种误差并非抽样误差

一般来说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存在误差大小的问题,而抽样偏差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偏差是指所抽取样本不能代表其所要代表的总体的情况,这时抽样偏差就出现了。案例:我们想从总体为2000名的5岁幼儿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随机样本来测量幼儿智力发展水平,假如我们抽取的300名幼儿都是男孩或者都是女孩,最终测试的平均水平是108,那么这样的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的情况呢?当然不行,因为其抽样存在偏差,这样的样本顶多只能说是能代表一部分男孩或女孩的平均智力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 抽样偏差是一种歪曲,是在选取和形成样本的过程中引起的,由于抽样偏差所产生的样本对总体来说是不具有代表性的。第三节 概率抽样

一、简单随机抽样

1、概率抽样是以概率理论为依据来选取研究样本的方法的总称。概率抽样是通过随机化的操作来抽选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 被选为样本。

2、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在抽样中通过一定的程序在总体中抽取一组样本,要使总体中所有个体都有同等而独立的机会被选为样本的成员。所谓“同等”就是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机会都是一样的,所谓“独立”则是指每一个个体被选为样本时不会对其他个体的选入产生影响。

3、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是,在总体和样本足够大时研究所的数据在统计公式决定的误差范围内能够被推广或应用到更多的总体中去而且随机抽样的方式也能够保证样本的公平性和代表性。

4、简单随机抽样是理想的概率抽样类型,简单易行,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也能很好的推断总体,并且有相应的抽样规则。但是如果总体容量太大时这种抽样方法就比较费时费力费钱。

二、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是指在抽样之前将总体按照不同的性质或者特征分为不同的子总体,这些性质相同的子总体就是层,然后从每一层中分别抽取子样本,将子样本和在一起就构成了总体样本。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分层抽样能够提供代表性,同时可能减少抽样误差,其原因在于从通知总体中抽取样本比从异质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的误差要小。

2、分层抽样是要确保总体中同质的次级子总体会被抽出适当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而不是直接随意的在总体中抽取样本。

3、该如何划分?划分多少层?从理论上来说,用一分层的理想变量是目标变量,也就是研究者想要测量或者精确描述的变量,但在实际调查中,目标变量通常是未知或者不明确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能根据与目标变量最相关的辅助变量进行分层。

4、对于抽样层次数量的划分,理论上是分层越多越好,因为层次越多层内的个体性质就越相似,但在实践中由于样本数量、研究经费以及研究者时间和精力限制,分层数量是比较有限的。

5、比例分层抽样就是按照分属各层的子总体在总体中所占比例来抽取子样本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大的层所抽取的子样本就大一些,而在总体中所占比例小的层所抽取的子样本就小一些。

6、非比例抽样,由于总体中有的层所包含要素数量太少,如果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则这些层的样本量会很小,不便于了解各个层次的情况,也无法进行统计分析,这时就需要采取非比例抽样的方法,加大该层的样本量,从而对子总体进行更好的研究和比较。加权处理,也就是对于那些较大概率入样的单位赋予一个较小的权重,而对那些较小概率入样的单位赋予一个较大的权重,从而保证以样本推断总体时不会出现偏差。

三、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具体做法是:

第一,将总体中所有个体按照顺序排列起来并给个体编上号码。

第二,计算出抽样间距,抽样间距是指两个被选中的个体间的标准距离。其方法是以总体容量初一样本容量。

第三,在最开始的K个个体中,用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作为样本,记下这个个体的编号假设其为X,这个X就是随机抽取样本的起点。

第四,在总体中,从X开始,每间隔K个个体抽取一个个体作为样本,即陆续抽取的个体分别为X,X+K,X+2K……..X+(n-1)K.最后,将这些抽取的个体集合起来,就成了研究所要求的样本容量。

四、整群抽样

1、整群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以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群,只要该群被选中,则该群的所有个体进入随后的子群体,这些子群体合起来构成了总体的样本。

2、在整群抽样中,群体的划分原则是:群体内各单位的异质性高,群体间同质性高。如果在整群抽样中,子群体之间的差异显著,而每个子群体内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小,那么这种情况下抽取的几个子群体显然是没有代表性的,不能有效推断总体。

3、整群抽样还分为等规模整群抽样和不等规模整群抽样,在实际研究中,经常会碰到不等规模整群抽样的情况,即总体内各群大小不一,面对这种情况,要避免抽样偏差的产生,可以采取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第四节 非概率抽样的

一、目的抽样

1、目的抽样就是研究者选择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案例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目的抽样是质性研究的通常采用的抽样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目的抽样并不遵循概率理论进行抽样,但并不是说这样的抽样是随意的,抽样单元的选择是以事先确定的准则为依据的。也就是说,研究者在抽样之前必须对抽样单元的特征有深刻的了解,需要这些单元提供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信息。

2、全面抽样是指样本中包括所有具备特定特质的个体的抽样方法,适合于样本容量较小时使用。

3、方便抽样也叫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以自己方便的形式在一定的时间、情境和环境中偶然遇到或接触到的人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

4、最大差异抽样是指抽取那些能解释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的最大差异的个体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这种抽样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选择的过程,主要是选择那些特征差异较大的个体作为样本。最大差异抽样也叫配额抽样,因为在调查中总是将具有不同属性或者特征的个体分成不同的类或层,然后按照“定额”在不同的类中抽样。

5、极端案例抽样是指抽取那些具有显著特征的个体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在进行极端案例抽样的时候,还可以从连续体的两端选择极端案例,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和分析。注意,极端案例抽样的研究结果一般只在有限范围内具有解释性,人们可能会因为样本是极端案例而怀疑其结论,但是这种抽样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常常会很有启发性。

6、典型案例抽样

典型案例抽样是指抽取那些具有典型特征的个体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所抽取的个体通常被认为是研究现象的典型或者占据总体的大多数

7、滚雪球式抽样是指在调查开始时先从几个被访者开始,然后通过被访者介绍更多的人来参与访谈和调查,从而使赝本的范围不断扩大。这种抽样方式所选取的样本代表性差,容易产生偏差,通常会在探索性研究的阶段运用。

二、机会抽样

1、机会抽样是指研究者从先前 案例的研究中所获得的发现来指导对下一个案例的选择。在运用这种抽样方法的过程中,先前的案例研究为后来的案例选择提供了机会,使之成为一个相关的信息链条。

2、在研究中先前的研究发现对研究者的意义重大,它会影响研究者对下一个案例的选择甚至会改变研究者选择下一个案例的研究设计。

第六章 观察法

【教学要求】掌握观察法的含义以及应用范围,观察法的信效度考察,以及调高信效度的方法。【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观察法的定义,以及操作程序,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依据自己的研究情况来选用。

【教学难点】时间取样法、叙事记录法、事件取样法的意义和各自的优缺点。【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

一、观察法的含义

1、研究者需要利用观察获取研究资料,并通过对研究资料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因此在观察之前,研究者必须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内容,即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在观察过程中,研究者也要按照科学研究规范所观察的行为、现象进行记录;观察结束后,研究者还需利用科学统计的方法分析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

2、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对目标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

二、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意义

1、与访谈法、问卷法需要幼儿按照要求回答问题不同,在观察法中,研究者要观察的就是幼儿在自然状态的行为表现,并不对幼儿的行为做出特殊的有别于常态的要求。更适合心智尚未发展完善的幼儿。

2、观察法记录的不仅仅是被观察者的目标行为,而且要对被观察者所处的环境、目标行为从起因到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考察。这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更加准确的解析幼儿的行为。

3、观察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操作较为简单,适合幼儿教师应用。幼儿教师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用观察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也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幼儿。

三、观察法的信效度

1、观察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信效度,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样本的选择、观察者的个人素质、被观察者因素三方面。首先在样本选择方面一下情况会影响研究的信效度:(1)选择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全部特征;(2)样本具有不稳定性,观察者没有认识到人群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从而无法比较当前样本与以前样本(3)数据不具有代表性,观察者没有考虑到样本之间的地理和地区差异。

2、观察者个人素质影响信效度的几种情况:(1)观察者将非人的期望、价值观和兴趣带入观察中,一方面可能会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产生影响或诱导,另一方面使观察记录和对目标行为的评价有失客观。(2)随着时间的延长,观察者因疲劳等因素而改变原来的行为判断标准,降低了研究的信度;(3)技术错误:观察者由于缺乏观察技巧,而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出现错记、漏记等问题。

3、观察者效应是指被观察者由于观察者的出现,而表现出有别于自然状态的行为。

4、观察法的信度,观察者信度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标准关联观察者的信度、观察者间的信度、观察者内部信度。

4.1标准关联观察者信度是指普通观察者的记录与专业观察者的记录达到一致的程度。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播放一段录音或者录音材料,由专家观察者和一般观察者分别对其进行记录,这样既可以让一般观察者在对比中改进学习,也可以通过此方法测量二者的一致性。应该在正式观察开始前就对标准关联观察者的信度进行确认,而且还应在正式的观察开始前就对标准关联观察者的信度进行确认,而且还应该在正式的观察过程中也不断对其进行测查,这会使资料收集更加准确。

4.2观察者间信度是在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观察者的研究中,考量所有观察者记录的一致性。观察者间的信度与标准关联观察者的信度不同在于,后者更关注普通观察者与专家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也就是新手或普通观察者是否专业;而前者则强调所有观察者记录相符的程度,这不仅指新手与专家记录的一致性,也包括对新手之间、专家之间记录的相符程度的考察。对观察者间的信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这个公式来完成:

观察者间的信度=观察着记录相同行为的数量/(观察者记录相同行为的数量+不同行为的数量)

信度一般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信度越接近100%,观察记录的可靠性也就越高 4.3观察者内部信度是指观察者在记录过程中的一致性,观察者内部信度考察的是,观察者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进行观察时,是否遵守同样的标准、使用同样的记录方式。观察者内部信度对研究至关重要,他直接说明选用的观察者是否可靠。考察方法与前面谈到的基本相同,给观察者播放一段录像材料,并要求对其记录;几天后,重放同一录像,要求观察者重新记录。然后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测查两次记录的相符程度。

5、提高信度的方法

(1)在正式观察之前,对需要观察的行为进行严格、详细、准确的定义,使每个观察者都清晰地了解要观察的目标行为的特征,并能够与其他相似行为进行区分

(2)要设计制定观察规则和标准,尽量对观察的每个细小步骤都提出规范化要求,这样至少可以避免因程序化问题导致信度降低。(3)要对观察者进行选拔和培训。

(4)单词观察的时间不要过长,长时间的观察会使观察者出现疲劳等问题而影响记录的准确、客观。

6、观察法的效度,影响观察效度的两个主要因素:结果的代表性和概括性。代表性是指我们在某一情境下、某一时间段内观察到的被试的行为,是否具有稳定性,是否在其他情境、其他时间也会出现。概括性是指根据观察到的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应该能对其做出全面、整体的了解。

7、确保观察法的效度可采取措施:第一,尽量覆盖行为可能出现的时间段。对某个对象的某个行为也要反复进行观察,避免偶然性。第二,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影响,控制“观察者效应”。第二节 观察法的程序操作

一、确定、定义目标行为

1、定义目标行为可遵循以下步骤:第一,尽可能用明确、清晰地语言定义目标行为。第二,列举目标行为的具体表现,检视其是否涵盖在定义之中;另外,也要列举那些相似但不在观察范围内的行为,检视其是否被排出在定义之外。第三,进行预观察,预观察也就是真正观察开始之前的练习观察,在预观察中通过实践练习再次检查定义是否准确。

二、确定观察类型

1、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严格设计观察过程,观察法可以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有结构观察是指,研究者在观察开始前要对观察对象、记录标准、观察时间、目标行为等问题进行周密的计划与安排,所有观察者都要严格遵守上述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

无结构观察则相对宽松,但并不是毫无准备,观察者事先要拟定一个观察提纲,其内容应包括:希望通过观察了解哪些情况,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观察哪些行为,观察的对象大致有哪些,在何时何地进行观察更易有收获。

2、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在非参与观察中,观察者臵身于被观察者活动之外,只作为旁观者进行记录。其优点在于观察者能够冷静和客观的看待、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但在某些研究中,如果观察者不能深入被观察者的生活,可能很难理解被观察者的行为,观察也就更像是实况记录,而不是能够得出准确结论的科学研究。

参与观察观察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有时更像是被观察者中的一员。参与观察能够使观察者更好地理解被观察者,但在观察过程中可能很难避免加入主管情感,有失客观。

3、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根据研究者是否控制被观察者所处的环境,可以把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自然观察中,研究者不能对被观察者所处的环境有任何认为的控制和干预,必须在自然情境中等待目标行为出现。实验观察中,研究者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方法改变原有情境或创造一个新情境来激发被观察者的某种行为。实验观察比自然观察更能控制研究情境。对于那些在自然情境中很少发生的行为,或者研究者希望了解不同刺激变量对被观察者行为的影响,实验观察是比较好的选择。

三、记录观察内容

1、叙事记录法是以客观的立场,用日常语言描述记录观察内容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儿童的社会技能和交流技能、儿童群体的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儿童语父母的互动情况等问题。

1.1日记描述法观察者每天或隔几天记录一次,并且整个观察研究需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一般来说数月以上。

1.2逸事记录法与日记描述法基本相同都是使用描述性语言记录被观察的行为表现。在逸事记录法中研究者只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与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行为事件。

1.3、叙事记录法的优点(1)能够提供对观察对象及其所处环境有整体、全面的印象。在日记描述法中,在长期的跟踪观察过程中对被观察者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2)简便易行 缺点是:(1)不适合活的量性数据。(2)很难确保研究效度。(3)由于此种记录方法使被观察者数目受限,因此,观察结果的普遍性也很有限,旺旺只适用于被观察者本人,而缺乏普适性。叙事记录法一般应用于质性研究中。

2、抽样法一般以时间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的取样单位是时间——选取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观察,需要注意的是目标行为必须是外显、可观察到的。事件取样法是指在观察过程中,只要目标行为出现便进行记录的方法。记录的内容可以仅仅是目标行为发生的次数,也可以详细记录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适合于那些有明确起止时间的行为。

3、等级评定法是在观察结束时在一个事先制定好的量表或行为核查表上,按照等级对行为进行评定。在评价目标行为的整体性以及对印象进行量化方面比较有效。

第七章 问卷法

【教学要求】掌握问卷法的含义以及应用范围,问卷法的信效度考察,以及提高信效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问卷法的定义,以及操作程序,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依据自己的研究情况来选用。

【教学难点】问卷设计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教学内容】 第一节、问卷法概述

一、问卷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意义

1、问卷法是一种以问卷作为工具和手段来进行资料收集的调查方法。

二、问卷法的信效度

1、问卷法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是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获得的,也不是研究者通过亲身实验和实践得到的,而是研究者以问卷作为工具盒中介从被调查对象那里获取的,问卷治疗的高低直接影响调查资料的精确性和准确性。问卷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代表了信度和效度。

2、问卷法的信度是指在相同或者类似的条件下,用同样的方法或者技术对同一对象重复施测后,活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主要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越高代表信度越高反则,信度越低。

3、提高信度的方法有以下三种重测发、复本法、对分法

4、问卷法的效度是指测量方法或者技术能够测量出他所要测量的概念或特质的准确性程度。效度主要指的是测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效度越高说明测量结果越能反应其测量对象的真正特征和内涵,反之测量的效度较低,则说明是无效的测量或者测量不具有效度。

5、内在效度是指研究资料和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程度,反应的是问卷的内在效度,即问卷的题目或指标对于概念和问题测量的有效性程度。

6、外在效度反映的是问卷的外在有效性,是指问卷在具有内在有效性的情况下,其是否适用于其他的时间、地点、情境和群体,也就是说它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是问卷准确性和有效性的保证,他们是密切相关的,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前提和基础,外在效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在效度的有效性程度。

三、问卷法的优缺点

1、优点:方便实用、省时省力、花费少,具有良好的匿名性收集资料相对客观,搜集的信息多,收效大,资料便于处理和分析。

2、缺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容易流于肤浅,不够灵活,难以保证回收率,难以保证填答质量。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确定调查目标

1、确定研究的“时间框架”,即确定你调查和研究的时间段

2、确定研究的“空间位臵”,即确定你调查和研究的地理位臵。

3、确定你研究的性质,即确定你的调查和研究是描述性的、解释性的还是探索性的。

4、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即确定你调查和研究的范围是针对总体还是针对不同的群体

5、确定研究的议题,即确定你调查和研究需要解答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抽样

1、抽样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如果在这方面不注意,很可能将问卷派发给那些无法提供研究者所需资料的人群,从而影响研究的进行。我们在进行抽样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些认为问卷内容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人群作为研究的样本。

三、设计问卷

1、卷首语设计,卷首语实际上是一种宣传和说服,通过对研究目的和问卷情况的介绍,使被调查者认识到此项调查研究的意义,打消他们的疑惑和顾虑,使他们愿意接受调查。卷首语的语气要谦虚、诚恳、平易近人。

2、问卷的设计

2.1提问的原则:问题要简短、问题要清楚、避免使用行话、俚语、和简写,避免使用超过被调查者能力的问题,避免双重问题,避免否定性问题,避免带有倾向性的语言和问题,避免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2.2问题的形式: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3、问题的数量一般以调查者能在30分钟内完成为宜,问题过多,问卷过长会使被调查者在填答问卷时产生厌烦情绪或为难情绪,往往对后面的或者比较重要的问题敷衍了事,从而影响问卷的质量和回收率。

4、问题的序列:前一个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影响被调查者对后面问题的回答,如果被调查者已经被问及对某些事情的总体看法或者态度,那么在后面被问及有关事情的具体方面时,他们会尽量和前面的回答保持一致,上下文情境也会影响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

5、一般问卷问题的排列:先易后难,即将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将复杂难答的问题放在后面;先一般后特殊,即在调查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先问一般性的问题,然后问一些比较敏感或者特殊的问题;先客观后主观,即先问客观的或事实性的问题,后问主观性的问题;将可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将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戒备或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将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涉及个人背景或特征性资料的问题一般放在后面,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6、答案的设计

设计原则:答案的分类必须具有有穷性,也就是说答案应该包括所有可能的回答;答案的分类必须具有互斥性,即答案之间要互相排斥,不能重叠。答案的形式:填空式、选择式

四、问卷调查的实施方式及优缺点

1、实施方式:邮寄和自填问卷、电话访问问卷、当面访问问卷、电子调查问卷 第三节 问卷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问卷资料的收集

1、预测问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客观检验法,另一种是主观评价法。客观检验法的做法是将问卷初稿打印若干份,然后进行随机调查,对象无需具有代表性。我们主要检查和分析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回收率、有效回收率、分析未回答的问题、分析填答错误。第二种是主观评价法是指将问卷送给专家评审。

2、问卷回收率是指回收问卷的数量所占派发问卷数量的比例。要进行分析和撰写报告,问卷的回收率至少要50%才是足够的,要至少达到60%的回收率才算是好的,而达到70%就非常好了。调查一类专业人群,最低的回收率认为是70%。

二、问卷资料的分析

1、问卷资料的完整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问卷资料总体的完整性,即检查问卷调查的样本和回收率是否达到了研究和调查的要求。第二,单份问卷的完整性,即检查每份问卷的填答是否完整无缺。

2、问卷资料的真实性包括第一,资料来源的真实性,即检查问卷资料的填答是否为所要调查的对象。第二,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即检查被调查者提供的资料是否符合事实和逻辑、是否反映了本人的真实情况、资料中的数据是否准确。

3、问卷的统一性主要是指问卷填答方式的统一和一致。第一,要检查问卷填答方式是否统一和一致,是否符合填答要求。第二,要检查计量单位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即对同一指标的数字要用统一的度量单位。

4、质性资料的分析,质性研究通常是归纳性的,研究者是从调查而不是假设入手,以此来寻求解释模式并自下而上的发展理论,研究者也很少能在研究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资料分析的具体情况。与量性资料不同,质性资料分析很少出现标准化的情况,也很难建立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

第八章 访谈法

【教学要求】掌握访谈法的含义以及应用范围,访谈法的信效度考察,以及提高信效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访谈法的定义,以及操作程序,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依据自己的研究情况来选用。

【教学难点】访谈法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合适的实施访谈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访谈法概述

一、访谈法的含义及特点

1、访谈法的核心要素:首先,访谈法是以口头谈话形式进行的;其次,访谈过程中,基本通过访问者提问、被访者针对问题进行回答来收集资料;最后访谈法所收集的资料一般为奔放这的个人观点,是被访者以自己的视角、观点表述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

2、访谈法定义:访谈法即访问者以口头谈话的形式,询问被访者相关问题,并从被访者的回答中获取所需信息,研究资料的方法。

3、访谈与平时生活中谈话的区别(1)日常谈话轻松随意,谈话双方有感而发,即兴谈论。而访谈法要求访问者在进行访谈之前设计访谈提纲,即考虑访谈的目的、内容等。(2)日常谈话的双方互问互答,信息交流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而访谈法中信息交流通常是单向的,即主要由访问者发问、被访者回答。(3)日常谈话结束后,双方的此次交流也宣告结束;但在访谈法中访谈结束后,研究人员要对访谈过程进行量性或质性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4、与观察法相比:访谈法一方面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观察法的效果,另一方面访谈法也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加深对被访者的了解,获取深度信息,这是观察法无法达到的效果。

5、与问卷法相比:访谈法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问卷调查,即二者都是通过提问收集被调查者的答案来进行研究,只不过访谈法是将问卷中的书面问题转化为口头提问。与问卷法相比访谈法的成功率更高,其次访谈法更具灵活性,能够收集深度信息。

6、访谈法局限性:第一,访谈法比较耗费精力。第二,访谈法对访问者有更高的要求。第三,访谈法的受访对象数量有局限性。

二、访谈法的信效度

1、影响访谈信效度的因素来源于被访者和访问者两个方面。访问者因素有:被访者的态度,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对时间的解释,被访者的语言特点、情绪、个人喜好,价值观等;访问者的因素有:访问者的技术和风格,个人的好恶和价值观,对被访者的理解能力,对物理环境的注意、选择性知觉和期望,记录技巧等。

2、提高访谈信效度的方法第一,在访谈前制定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第二,与被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被访者呈现放松、自然的状态,这有助于进行深度访谈。第三,访问者要关注、反思自己的访谈方式和技巧,并及时作出调整。第四,采用一定的策略验证被访者叙述内容的真实性。第二节 访谈法的操作程序

一、制定访谈计划

1、首先明确访谈目标,即通过访谈获取那些信息。其次,思考访谈法对得出研究结论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最后,设计访谈的进程,制定时间表。

二、选择访谈对象

1、以下几种人排除在外熟人、朋友、领导或下属。排出初次拒绝参加访谈的人和特别积极参加访谈的人。

2、访谈要得到监护人、管理者的许可

三、确定访谈形式

1、根据研究者对访谈内容的控制程度,访谈法分为三种类型:封闭式访谈、开放式访谈和半开放式访谈。封闭式访谈是指由访问者控制和把握整个访谈过程。开放式访谈以被访者诉说为主,访问者只是鼓励和激发访谈对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半开放式访谈中访问者对访谈有一定的控制,并事先设计访谈提纲,但访谈提纲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灵活的进行调整。

2、根据单次访谈中被访者的人数,可将访谈分为个别访谈和焦点团体访谈。个别访谈在一位访问者和一位被访者之间进行,是一对一的访谈。焦点团体访谈是在多个访问者和被访者之间进行,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设计对参加访谈的人数要求各有不同。

3、根据被访者的访谈次数,访谈法可分为一次性访谈和多次访谈。一次访谈多为结构式访谈,即在访谈前设计访谈问题,而且访谈过程中多采用封闭式问题,收集资料也多为事实性材料。多次访谈多采用“三轮式访谈”的方法,分层次、逐次深入的方式进行。

4、根据访问者与被访者的接触方式,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即访谈双方面对面进行访谈,访问者可以通过对方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信息的记录,活的更详细的资料。间接访谈双方通过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完成。当访谈双方因距离遥远或时间有限等问题难以进行直接访谈时便可选取此种方法完成访谈。

5、根据访谈的正是程度,可分为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正式访谈就是双方事先约定好时间、地点,并且访问者在访问前要制定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在访谈过程中双方就在提纲范围内进行交谈。非正式访谈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访谈双方并没有事先约定访谈时间地点,甚至很可能是巧遇;在访谈内容方面也没有事先安排,往往是访谈双方兴致所致,侃侃而谈。

四、明确访谈提纲

1、如果是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访谈、非正式访谈之类的质性研究,那么访谈提纲相当于访谈内容的提示性材料,只要粗线条地列出问题要点就可以。如果是封闭式访谈之类的量性研究,访谈提纲要更为细致和严谨。研究者不仅要列出所提问题、提问顺序以及访问者的开场白和结束语,而且要尽量推测被访者的回答以及针对不同回答的后续提问。

2、无论是质性研究还是量性研究中,访谈提纲都是对访谈过程的前臵预测,在真正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还是需要访问者具备一种开放、随机应变的心态面对被访者的回答。

五、实施访谈

1、首先确定访谈时间、地点,其次准备开场语,第三提问,四、追问,五、倾听,六、呼应,七、记录访谈内容。

八、结束访谈。

六、整理分析访谈资料 第三节 针对儿童的访谈

一、访谈儿童的伦理问题

1、知情同意,一方面访问者要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向儿童介绍研究的意图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访问者还要明确的告诉儿童,他们有拒绝参加、退出访谈的权利。

2、保密原则,访谈正式开始之前,访问者就要向被访者表明访谈内容保密,首先,研究信息不具有特权,要服从法院等政法部门的传唤,其次,如果访谈过程中访问者听到虐待儿童的信息,那么必须主动报案。

3、平等对待儿童,访谈者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儿童的不安和焦虑,并用恰当的方法避免伤害儿童;另一方面,不可强制、威胁儿童完成访谈,如果访谈遭到儿童的拒绝和抵触,应立即中止访谈。

二、访谈儿童的特殊技巧

1、主义访谈的节奏和时间

2、简化问题、简化对儿童的要求

3、使用具体的参照物、道具、提示帮助儿童回答问题

三、访谈儿童的注意事项

1、访谈儿童的信度与效度保障。访谈儿童的信度很难测量,但研究的效度可以通过“三角互证”的方法得到保证,访谈者可以通过观察儿童,访谈儿童的同伴、父母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将其与儿童的回答作对比,研究的效度与资料的符合程度成正比。

2、访谈过程中多表扬,避免批评。访谈过程中,表扬和鼓励可以更好地引导儿童回答问题,尤其是年龄偏小的被访儿童更需要表扬和鼓励。访问者要注意应表扬的是儿童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他们回答的内容,以避免对儿童产生诱导。

第九章 内容分析法

【教学要求】掌握内容分析的含义以及应用范围,内容分析法的信效度考察,以及提高信效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以及操作程序,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依据自己的研究情况来选用。

【教学难点】内容分析法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合适的实施内容分析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概述

一、内容分析法起源追溯

1、所谓内容分析法,它最早是由社会科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量性分析方法对历史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发展而来。

2、内容分析法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诞生于传播学领域的、以研究人类传播的信息内容为主并对其进行系统、客观和量化描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3、内容分析法起源可追溯到二战美国组织了一项名为“战士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出乎意料的获取许多德国军政机密情报。4、1952年美国学者纳德.贝雷尔森的《传播研究的内容分析》一书问世,该书的出版发行标志着内容分析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传播学中的地位得以确认。

二、内容分析法的含义及特点

1、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为:一种运用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给予质性研究的量化分析研究方法,它以明显的传播内容如文献资料等中蕴含的直观、显性的教育信息为研究对象,将其转化为量性的数据资料,并以此为素材进行客观而系统的量化描述和分析,得到与之相关的潜在内容,然后对研究事实作出判断,形成研究结论。

2、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2.1客观性:第一,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内容分析是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等研究对象出发,研究者按照设计好的计划和程序进行研究,其分析结果不能带有任何个人的主观态度和偏好,不能因研究者个人的性格和偏见等影响研究结论,就是说,同样的内容素材在被不同研究者分析时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相同的。第二,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在研究过程中每一步骤的进行都必须基于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秩序,也就是说同一个研究者重复研究,其结论应该是相同的,即使不同的研究者,如果完全遵循相同的程序和规则分析相同的资料,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2.2直观性,是指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时候研究对象必须是直观明白显现的,是研究者能察觉、发现的,而不是内容的含义或深层解释等。至于那些含糊不清、存在歧义或多重含义的内容,人们不易对其形成统一认识和进行客观计量,因而不在内容分析的对象之列。2.3系统性,是指按照标准程序对内容进行分析,内容或信息类目的选择取舍有一套一以贯之的标准和法则,以防研究者在选取资料时偏向于只把支持自己观点或假设前提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第一,选取分析的内容应当遵循明确且始终一致的规则,分析样本的选择要符合一定程序,总体中每个单元类目必须享有均等的接受分析的机会。第二,对于被分析内容的评价过程也必须是系统的。

2.4定量性,是指分析内容可按规则对制定的类目与分析单元加以计量,比较符号文字出现的次数,用数字或图表的方式表述内容分析的结果。

2.5描述性,是指内容分析结果表述的特征。在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量化处理后,内容分析的结果通常表现为大量数据、表格、图式的列举、比较与分析。

3、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比较,文献法主要是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内容分析法既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它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的量性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4、内容分析法的优势和局限

4.1优势:客观可靠、不受时空限制、经济性、可重复性、非介入性是指一种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研究社会行为的方法。

4.2局限性:受材料限制大、分析的内容本身有可能不客观、前期工作具有主观性

三、内容分析法的量性与质性

1、量性分析是指用较规范的方法读取相关的信息资料的内容,把信息资料上的文字、非量化的信息转化为量性的数据,构建一定的类目系统编码研究内容,并以此来分析内容的某些特征,使研究结果具备可靠地准确性。由于量性分析发存在着难以客服的局限和不足,如其结论往往只有描述而缺乏详细深入的解释,因此在内容分析法的应用过程中应将量性与质性的分析有效结合,从而一方面避免按部就班的计算数据而不能提出深刻到位的见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只使用质性方法导致的天马行空的解释却得不出客观可信的结论。

四、内容分析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1、内容分析法的适用对象一般满足如下要求:能重复操作、能被人的感官体验、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

2、内容分析法的应用:(1)、势分析,内容分析法可以对同一对象不同时期的内容资料作比较,把这些不同内容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发生变化的因素,从而可以判断这一对象在某一类问题上的发展倾向。(2)、征分析,是指通过对同一对象的不同问题的资料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找出其中相同的因素,从而得出这个对象的特征。(3)、比较分析,是指对同一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来自不同对象的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

3、在学前教育中应用内容分析法,充分发挥研究者文献资料积累的优势及其较高水平的研究意识和内容处理与分析能力,一方面可以紧跟教育热点,更好地为研究课题服务,成为研究者的“资料库”,另一方面可以为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特征意向和比较分析研究提供必要依据。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

一、内容分析法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范围,抽取样本,选择分析单元,确定类目系统,建立量化系统,信度分析,统计分析数据资料。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

1、案例一: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游戏”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基于三所高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2、该案例的内容分析法运用的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提出研究问题。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关于游戏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本身有什么样的特点?呈现出哪些显著地发展趋势?进而,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有哪些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第二,确定研究范围和抽样。该研究的范围为:以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273篇学位论文为样本,从中确立以游戏为研究选题的学位论文23篇。第三,具体的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 第四,得出结论并分析

3、案例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学论的进展——基于教学目标研究的内容分析

4、该研究的过程: 第一,提出研究问题。第二,确定研究范围。第三,抽样。第四,选择分析单元。第五,确定类目系统和编码 第六,资料处理。第七,研究结果与讨论。

三、国内内容分析研究有待改进的问题

1、首先,计算机技术,内容分析软件在国外内容分析实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国内分析的规模要小的多,而且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及其有限,中文内容分析法软件仍未出现。

2、其次,国外内容分析法研究项目规模普遍比较大,通常由一个研究小组根据项目管理方案共同完成。而国内使用该方法进行的研究不多,规模有限,主要由个人完成。

3、最后,国外内容分析法应用侧重文本理解即质性分析,并总结规则规律以便编程构建统计框架,而由计算机完成的量性统计作为辅助手段用来提供证明假设的数据;而国内应用该方法的重点在于类目设计,再由研究者主观判断并计数,最后用数字说明问题,检验假设。

下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2011.9.7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案--杨洪林2011.9.7.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初一社会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研究 摘要: 以研究学会阅读、学会思考的学法指导,来探索初一社会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阅读......

    浅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中央财经大学期中考试论文谈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第3、4周所学内容,结合学习的实践,简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方法、技术分类小结

    研究方法论与方法比较区分小结 个人看了这么多关于方法的区分,整体感觉上(1)其实还是分类层次、标准不同,划分了不同类型,但是大家往往把不同层次、标准体系下的分类拿来对比和比......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马克思期中论文

    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 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4研 姓名:吕喜环 学号:2014210763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其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社会的复杂性决......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撰写论文过程中的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又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这个名称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张定裕【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

    《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读书报告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读书报告 青海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梁琳 20110413017 寒假假期,我读了《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一书,书的作者是陈向明,女,1953年出生于......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案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类型; 2.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能力目标 1.形成科学探究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