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小小导游》——认识一百以内的数
一、设计意图: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结合猜年龄和物体粒数等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并获得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数学轰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生收集家里成员的年龄的情况
2、收集有关的天气温度的情况
3、收集家乡的旅游景点的有关方面
三、活动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胸前佩带导游证自我介绍):我是泉州第三实验小学的教师导游,今天旅行社派我到班上招聘一批小导游,你们有没有信心?
招聘方法是这样的:(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内必须合作交流,回答对一题得10分,最后算总分,小组内互相竞争,总分高的小组内成员都可以获得导游的资格,颁发导游证。我们招聘的主题是:我们认识的数。
2、说到我们认识的数,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3、讨论:
(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说我们认识的数。
(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说家里每个成员的年龄,看年龄猜他们是什么人,买一斤花生数数它们的粒数,找家乡的旅游景点的一些数据等)(2)怎样能获得这些资料呢(访问你身边的家长,自己动手去实践。查阅书籍。上网找资料)
(3)如何整理这些资料?如何向大家展示你的调查心得?
将你收集的资料制成图片,向大家进行解说
(二)分组收集资料,开展综合性的学习
1、为学生提供调查工作表,学生根据表格进行综合性学习。班级: 姓名:
我的合作伙伴(邀请几个人共同参与,可与家人合作)应做哪些活动准备 需要获取哪些数据 采取哪些方法获得 数据、过程与讨论 最值得说的感受或建议
2、根据自己收集的家乡旅游景点的数据,制成图片,在学校里展览,并进行解说。
3、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温度情况,制成一星期内的温度变化表
《看一看》——观察物体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
1、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从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玩具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小明看到了车的警灯,小华在车的侧面、小亮在车的后面。
【设计意图:引起兴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1、出示20页例题,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观察车的三个方向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么?
思考:分别从车的上面,侧面,后面观察
生1:我从上面看到了警灯和车顶盖
生2:我从侧面看到了车门和轮胎
生3:我从后面看到了车牌和尾灯
2、刚才,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进行了观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观察小汽车。根据你的经验,判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3、解决问题完成例题
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新知
1、出示图片,提问:从书包的侧面面,会看到哪幅图?
拿出书包观察侧面做出选择,肯定评价。
2、课本:练一练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正面 侧面 上面 背面
《拼一拼》——七巧板 活动目标 :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七巧板、黑板。
学具:七巧板、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把你喜欢玩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具,好不好?出示黑板: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七巧板”(板书)。
二、操作感知,初步认识七巧板
1、猜一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汇报发现,“七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
2、分一分:(板书)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全班互动,按图形形状分类)
你是怎么分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复习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展示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师:看看它的外形与其它图形比有什么不同?
(它有四条边,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
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最多,有5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只有1块;
3、比一比:(板书)
师: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还可以比一比呢?请你动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图形的大小)
3、师:你们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
今天老师请来了七巧板,请它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吧!(一学生头戴七巧板头饰表演)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个叫黄泊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等。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师:听了七巧板的介绍,我觉得七巧板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七巧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4、欣赏:如何把正方形剪成7块图形,并注有编号。你看到了什么?
5、知道了七巧板的组成,大家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七巧板。
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七巧板,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每一块涂上不同的颜色,做成一副彩色的七巧板。
三、动手实践,逐步体验七巧板
七巧板做好了,同学们都想拼一拼了,那我们就动手吧。(板书:拼一拼)
1、拼图形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欣赏七巧板拼图案。
3、发挥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小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拼好后,师选几副作品展示,让学生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4、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吗?谁会讲这个故事?(录音播放故事)
欣赏:用七巧板拼农夫、兔子、树。
5、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故事。
五、拓展延伸,继续拼摆七巧板
师:同学们课上时间有限,课后小朋友可以继续利用七巧板拼各种有趣的图案,体验七巧板带来的乐趣。
《动手做》——图形设计 活动目 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初步学习一些设计图案的方法。
3、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美丽的图案
1、利用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图形组合可以创造出美丽的兔图案,你们看:教师出示图:
2、看看每一副图象什么?和他们的名字一致吗?
3、说一说,每一副图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4、教师可以在补充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活动二:自己动手设计美丽的图案
1、想一想、涂一涂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仔细的观察,然后自己独立的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2、小小设计师
(1)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横竖对折后分成四个小正方形,找到四条公共边的中心点,连成一个小的正方形,在把小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和原正方形的四个顶点连接。多做几个,拼一拼,并在相应的位置是图上颜色。(2)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按照下面的方法做一做。(3)自己设计一个图案。
《分扣子》——分类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
师:看到你们桌子上的扣子了吗?请同桌两个人按不同的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师:说说你准备怎么分?
2、做一做。
师:既然确定了分类的标准,就请同桌两人分别选定不同的标准开始分吧。学生分扣子,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再仔细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想法?你分好的每一类还能继续分吗?标准是什么?
生1:我刚才按扣子的形状分成了两堆,一堆事圆形的,一堆是正方形的。现在我可以按扣眼的多少继续分下去。
生2:我刚才按扣眼的多少分成了两堆,一堆事两个扣眼的,一堆是四个扣眼的。现在我可以按扣子的形状继续分下去。
师:说得都挺好,那就按你们的想法继续分吧。学生继续分扣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想一想。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的分法不同,但分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因为我们都是按扣眼多少和扣子的形状这两个标准进行分类的,只不过选择的标准先后顺序不同,其实分的标准严格来说是一样。师:说的很有条理,究竟对吗?我们再来验证一下。按不同的标准 分下面的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 生:应该是一样的。师:分分看。教师演示结果。
三、课堂总结。
填数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3、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合作闯关。
师:在玩游戏之前,同学们先来看看游戏规则。学生阅读了解游戏规则。
师:你能看懂游戏规则吗?你怎么理解的? 生1:空格里可以填1,填2,填3.生2:每一行,不管横行,数字不能重复出现,每个数字只能出现 一次。
师:说得很好。现在同学们看图,你能填出来吗? 学生尝试合作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展示交流结果,重点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
我是先填3个数中有2个数,只差1个数字的那一行。也就是最后一行,已经有1、2了,就缺少3,我就填上了。
也可以先填竖行中间的那一行,因为这行里面有1和2,只差数字3,写在最上面一格就可以了。
就应该先填缺数字少的那一行,如果最后一横行填好了,就可以填竖行最左边的一行,因为这时候这行只差一个2了。
现在该填第二行了,因为第二横行只差一个数字3。最右上角的数字可以横着看第一行只差2,写上2。也可以竖着看 最右边一行,已经有了1和3,只能写2。。。。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的窍门儿真多。现在老师把游戏的等级提高了,看你们还能闯关成功吗?
学生读要求后,尝试闯关,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数字迷宫。
师:刚才的小游戏先告一段落,课下同学们可以自己把游戏的等级提高继续玩。现在我们来到了数字迷宫。
师:要求看明白了吗?说说你想怎么样做才能保证自己不迷路,顺利地走出迷宫呢?
生:我想在数数的时候一边数数,一边用笔画上线,做个记号。
师:这个办法挺好,可以这么做。但是遇到五角星怎么办呢?你怎么这点五角星下面的数是几呢?
生:那我就看看五角星周围的数字,再把五角星换成几能过去,我就知道五角星处该填几了?
师:可以。大家试试吧,看看这几颗五角星分别是数字几。学生尝试走迷宫,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汇报,明确五角星代替的数字分别是56、75、84、91、95,然后再让学生重新走一次。
三、课堂总结。
《摘星接力》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口算
游戏目的:
本游戏借助校运会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场景,进行口算练习,使学生通过合作、竞争,达到提高口算正确率和速度的目的,并介绍数学家华罗庚,在故事中培养孩子对数学的敬重以及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运用范围:
一年级“100以内的口算”教学后。游戏准备:
练习纸、闪亮星星、星星记载本。游戏过程:
1、介绍数学家——华罗庚
2、播放视频导入。
师:老师把学校部分运动会中的部分比赛场景拍下来,你们想看吗?(播放运动会花絮)
师:让你感到最紧张、最激动的是哪项比赛? 为什么能取胜?
师:今天,我们在数学运动场上也来一个接力赛好吗?(板书:摘星接力)这个游戏要求我们同桌二人合作完成。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可以摘取很多的星星。
3、说明游戏规则。
师:这个游戏需要你们同桌共同的努力,等一下我会给你们发游戏纸,请你们在规定的时间里两个人轮流完成里面的题目,一个人在做的时候,另一个人要检查,如果有错要及时改正。每做对一题就能获得相应的星星。
4、开始玩游戏。
教师发下游戏纸,学生开始合作完成。
5、游戏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宣布各组获得的星星数量。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第二篇: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尝试,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
2、能力目标: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多样化,了解计算结果并不是的目标。
3、情感目标: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算法思维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请你估计一下,学校的多功能厅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生活中还有数量需要用三位数表示吗?(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引入“上海中小学生音乐会”。
学生搜集信息,老师出示信息:
A看台356人,B看台247人。
两看台共坐了多少个同学?
2、说说解题方案、估计计算结果。
3、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的材料尝试计算(学具、卡纸、草稿纸)
(巡视、指导)
4、选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讲评、演示。(请学生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归纳与评价)
4种方法:
小组内选择一人进行汇报:
(1)6+7个加个
50+40十加十
300+200百加百
356+247
=13+90+500 =603
(2)300+200百加百
50+40十加十
6+7个加个
356+247
=500+90+13
=603
(3)356+247
=356+200+40+7
=556+40+7先加百
=596+7再加十
=603最后加7
(4)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先加个
=403+200再加十
=603最后加百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解法远远不止书上介绍的`几种,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了多种解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
开学时,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帮助贫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都踊跃参加了。(出示PPT课件)引出计算题:
“一、二年级苗苗儿童团员共捐款多少元?”
有能力的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互相探讨,寻求帮助。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
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
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
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
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
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
怎么列式?126+132 =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探索验算:
(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
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
1、判断对错
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例题)
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4、算路程:从学校到公园走那一条路比较近呢?生算
5、许多小动物在玩套圈游戏,选择2个来算一算一共多少分?
五、系统回顾,延伸探究
1、小朋友们今天学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我们平时要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2、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并进行比较。
能力目标:
通过生活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游戏、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和生活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方法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比一比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在讲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师:现在谁能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物品哪个重,哪个轻?(多媒体出示:苹果和气球;书和骰子)请同学们观察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
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进行判断。
(二)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你们能猜出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吗?(学生猜测)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等)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吧。(出示课题: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我们身边没有天平和跷跷板这些工具时该怎么办?(用手掂一掂)现在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
师:米老鼠给我们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等会儿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任选两样物体比一比轻重。
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气球、生梨、苹果和矿泉水,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要求: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任选两样物体来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
( )和( )比( )比( )重( )比( )轻
(请3~4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在我们刚刚比较的过程中,哪个物品是最重的?哪个物品是最轻的?(气球最轻,水最重)
师:气球的外表形状,为什么比较下来是最轻的?(因为里面是空气)
师:物体的轻与重与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
师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比较轻与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师:(出示课件)现在米老鼠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苹果,它还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你们看行不行?(不行,因为数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会全掉在地上)
师: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办法)
师:我们把苹果全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黄色的袋子里用手来拎一拎。(请2~3个小朋友上来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诉大家。(梨的总重量要比苹果的总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下拎一拎的感觉,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然后把与同桌合作的结果告诉大家。
3、学生交流。(我同桌的书包轻,我的书包重)
(三)吊一吊
1、师:老师这里的梨和苹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生:用天平秤来称一称)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
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2、比较矿泉水和生梨。
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
三、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
1、师出示媒体: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东西从轻到重摆放整齐?(小组讨论交流)
(1、用手估测,2个2个比较;2、2个2个吊起来比较;3、把这5种物品全都吊上去)
师:哪种方法会比较方便?(全吊上去)
师:其实,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可以猜出谁是最轻的。(海绵)谁是最重的。(吸铁石)
2、学生动手实验证明,并记录结果(从轻到重)
填写在书上的表格内。
3、学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轻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长说明这个物体最重。
4、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长度?
四、知识拓展
1、出示课件: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当跷跷板停止晃动,像现在这样时,你能说出谁比较重吗?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如果他们两人一样重,那跷跷板两边的高度会怎样?(一样高)
2、师出示图片。
师:你从这幅图里看懂了什么?(2个苹果=4个香蕉;1个苹果=2个香蕉)
师:要使跷跷板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
师:如果再加1个苹果,那右边要加几个香蕉才能使它们一样重呢?(2根香蕉)
3、课后拓展练习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饮料,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饮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饮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饮料的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12×4=48(瓶)
6×8=48(瓶)
(一样重)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师:你们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样吗?师:现在,你想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比较轻重的知识了吗?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三、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
1、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2、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二)猜一猜
1、请学生相互之间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进行比较轻与重。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那样物体最重、最轻?
师:你们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较的吗?出示课件。
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等挂起来。
师:你们说这个方法怎样啊?你们现在看着这幅图,能告诉我们谁最重谁最轻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生: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2、小结: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二)小练习
1、师:请你们现在也学一学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的玩具进行比较,看看这个方法怎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5
设计理念:
综合应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在探究学习中积累活动经验,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研究,让学生掌握各种储蓄方式的近期利率及理财方式,初步建立理财观。
数学思考:
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解决问题:
通过“争做小小理财师”,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让学生经历设计储蓄方案,优化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综合与实践的经验,让学生在体验选择存款方式的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调查有关定期存款利率,教育储蓄和国债的有关规定及利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1、复习:本金、利息,利率,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利率知识,请你说: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利率?怎样计算利息?
2、引入课题
问:人们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
把钱存在银行不仅可以支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及个人钱财更安全,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那我们要不要学会合理存款呢?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合理存款”的数学活动,通过这一次活动,你们可以学会把你们的暂时不用的钱到银行合理地储蓄起来,或帮父母设计合理的存款方式。(板书课题)
二、活动过程
1、让学生看情景图(110页的图)收集信息并发现问题。
(1)认真看110—111页,你收集到了什么信息?
(2)妈妈到银行咨询什么问题?(妈妈说她准备存一万元前给儿子六年后上大学,问怎样存款收益最大?)
2、讨论策略,明确方向。
(1)师:你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人父母无不望子成龙,对于你们当前的任务是什么?将来上大学的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父母需要提前为你作好准备。
(2)请小组合作互相探讨:妈妈说她准备存一万元前给儿子六年后上大学,针对这要求,如果你们是小小的银行职员,该如何工作呢?
(3)汇报想法,预设如下:
①不适合买股票或买基金,因为网上说这种方法太大风险,有时赚很多,有时赔很多。
②活期也不用选择,因为那样利率太低。
③零存整取也可以不用选择,因为妈妈已经有本金了。
④可以整存整取,也可以买国债,还可以买教育储蓄。但要算一算才知道哪种划算。
三、解决问题,展示成果。
1、汇报课前调查到的近期的定期和教育储蓄及国债的利率及有关规定。
(1)人民币定期存款有几年期限?利率是多少?
(2)教育储蓄存款有什么规定?
(3)国债有什么规定?利率是多少?
2、独立思考,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页第一张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中。
3、合理分工,选择方案。
汇报不同设计方案如下:
①一年定期存6次;二年定期存3次;三年定期存2次;一年定期存2次+二年定期存2次;一年定期存4次+二年定期存1次;5年定期+1年定期;……。
②3年国债存两次;5存国债+存1年国债;……。
③存3年教育储蓄两次;存6年教育储蓄;……。
④5存国债+1年教育储蓄;存3年国债+3年教育储蓄…
4、小组合作,讨论方案。
请自行选取自己小组认为收益最大的存款方式进行计算。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为了方便计算,在连续存款的方案中,连续存款时仍然只存本金一万元,不包括已经获得的利息)
5、全班交流,确定方案。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交流本小组选择的收益最大的方案,并具体算出到期的收入。
四、总结活动提高意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6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
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编排的实践活动。教材通过七幅图片和一个表格来诱导学生完成室内粉刷的学习任务。第一幅图明确地提出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内容,就是制定室内粉刷的方案。第二幅引导学生要完成室内粉刷的方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丈量围墙的面积。第三四五幅图和一个表格指导学生如何做市场调查。调查人工工资,调查材料价格和性能。第六幅图是把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汇总,包括要室内粉刷的面积,人工工资,和材料的多少。第七幅图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最佳方案。
要完成本节课的内容,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在这节课充当的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引导学生如何制定室内粉刷的方案,参与学生一起制定室内粉刷的方案。其次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包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第三就是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长方形面积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和初步掌握一些统计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要学生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室内粉刷方案设计的。五年级的学生大都有上十岁了,学生有一定的协作能力,也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学生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从能力结构都可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巩固表面积知识,统计知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极积参与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市场调查,综合分析,形成决策等过程,来完成室内粉刷的方案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巩固有关表面积的知识和统计知识。
2、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测量工具、调查涂料表、人工费调查表等。
教学方法:
1、课前准备
把全班学生分成每八人一个小组,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实际测量教室粉刷的面积;调查目前市场各种涂料的价格和性能;调查目前市场的人工工资,并做好记录。
2、室内教学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室内粉刷的方案。
3、方案评估
课后把自己设计的方案拿到有关知名人士,和有关单位进行征求意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听歌曲《小小粉刷匠》。插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讨论粉刷工作中的数学问题。
(二)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室内粉刷。
师:学校教室需要粉刷,你能想到那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粉刷中的数学问题:
1.粉刷面积有多大?
2.人工费多少元钱?
3.材料费多少元钱?
4.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看来是对我们的挑战,有信心解决吗?
(三)初探解决方法。
1、粉刷面积。
师:谁能说说怎样计算粉刷面积?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代表小结:要想知道粉刷的面积,我们必须测量粉刷实际的面积。
粉刷面积大约为:(㎡)
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在求粉刷面积的过程中,应用了那些数学知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有没有完全依照公式?(没有)为什么呢?
总结: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估算人工费。
师:据你们了解,人工费应该怎么计算?
学生汇报。
师:我也进行了市场调查,粉刷外墙人工费一般按每平方米元计算。
(课件出示)
这种收费方法还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比较公平、高效。
学生独立计算人工费,再汇报。
课件:(元)
3、估算材料费及总费用。
(1)估算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师:据调查,1kg涂料能刷围墙3~4㎡,我们大约需要买多少kg涂料呢?
学生计算后汇报:÷3.5≈(kg)
师:买涂料时,不能买刚刚好,需要多买一些。因为在耍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浪费,因此,必须多买一些。
(四)深探问题解决方法。
1、课件出示:5种环保型外墙涂料价格表。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看懂了什么信息?
学生介绍涂料。
师:通过这些信息,你还能解决哪些问题?(每千克涂料多少元等。)
课件出示:单价表格。
2、师:这些问题能帮我们选购涂料吗?(不能。)
问:选购涂料的标准是什么?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
师总结:除了单价,还要考虑到涂料的耐用期。如买A种虽便宜,但两年后又要重新粉刷,工人费和材料费加起来,就比其他几种贵多了。同样的年限,B-2比B-1便宜,所以肯定不选B-1。
3、课件出示:4种不同型号的外墙涂料价格表。
①学生代表阐述观点;
师.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②统一方案。
分组计算:材料费大约需多少元?
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平均每年耗费?
4、汇报比较:
(五)确定一种方案。
师:经过交流,我们决定选择种涂料。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礼物,就是这份工程方案,请你们把它补充完整。这就是你们制定的第一份工程方案。
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爱护学校,保护墙面)!
(六)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在解决粉刷问题的过程中,应用了许多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也需要收集数据,有时需实际测量,有时需调查分析,最后计算出数据。用数据说话是最有说服力的,并能使人信服。这也正是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所在。
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重点: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
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同学们,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许多礼物,老师这里有些礼物,你能说出哪个玩具比较重?哪个玩具比较轻吗?
学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直接观察
1、气球和苹果比
2、小胖和小亚比
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
师:小胖和小亚比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苹果重,气球轻。
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
探究二:动手操作
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页中的2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
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
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
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
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
探究三
1、小包装的酸奶,一包装3罐,大包装的酸奶,一包装6罐,4小包装的和2大包装的酸奶,哪个重?哪个轻?
2、4只羽毛球的重量和6个乒乓球的重量相等,都是24克,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重?哪个轻?
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1、判断轻重
棉花和小铁球
西瓜和葡萄
冰箱和电话
练习二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汽油,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汽油。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和6箱大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生:12×4=48(瓶)
6×8=48(瓶)
答:一样重。
师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练习二
小组活动
请小朋友把带来的物品,用今天学习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来比一比它们的轻与重。
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比较物体的轻重,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看一看、掂一掂、算一算……来比较。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P42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综合实践课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图形拼组
教学目标:1.由实物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 行分类,从而加深学生对这四种图形的认识。2.将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加强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2.培养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法与学法:1.课堂激趣,引发兴趣,小组合作,共同探究。3.动手实践,积极思考。教具学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各一个。2.橡皮、4-5种不同形状的小物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回家用橡皮泥做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吗,带来了吗?哪些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学生积极上台展示讲解。)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袋子里装的什么吗?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物体,说出形状,如果说对了,同学们就用掌声表示,好不好?(学生摸物体并判断。)
3.揭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比较熟悉了,那我们今天就上节“认识图形”的活动课。
二、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1.活动一:摸物游戏,加强认识
(1)你们真棒,摸出物体后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形状。如果告诉你们物体的形状,让你们摸一摸,你能从这么多的物体中摸出来吗?(2)教师示范:谁愿意和老师做这个游戏?请一学生上台,闭上眼睛,师说形状,生摸物体。)
(3)同桌两个同学共同完成这个游戏。(同桌两人一组开展这个游戏。)
(4)点评活动情况,(表扬完成得较好的同桌。)2.活动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1)同学们真能干,换得这么准。那你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呢?
(学生举例说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过程中学生思考反交流。
3.活动三:搭拼学具,发挥想象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个伙伴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呢。
(2)谁愿意把你们最有创意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允许学生下位欣赏。)
(学生展示:有指大酒店、火箭、电脑、大 炮、滑滑梯、天安门、火车、足球场、高楼、公园 战斗机、坦克、动物园……)
三、练习现固 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九”思考题
猜一猜用几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才可以搭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学生先独立思考一一猜测一一动手操作)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有趣吗?通过练习你门收获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谈自记收获。)
我想大家都很喜欢搭积木,回家自已搭积木,给爸爸妈妈介绍你的作品。
第四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小龙马总校 白群风
教学课题 : 叶画的制做
知识和能力:
1、组织学生观察认识常见的树叶,如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引导欣赏叶子的美。
2、掌握制作叶画的方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3、通过制作叶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 学习适材、适形、适色的即兴创造,制作精美的叶画。让学生自主探究制作叶画的方法步骤,动手制作简单的叶画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动手劳动美化生活, 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资源共享的意识。活动重点
掌握制作叶画的方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活动难点:
探究、掌握制作叶画的方法技巧,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分组讨论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即兴创造,制作精美的叶画。让学生自主探究制作叶画的方法步骤,动手制作简单的叶画作品。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采集落叶并搜集落叶的相关知识。、学生每人准备一张16开纸张大小的薄纸板、胶棒、剪刀一把、水彩笔、植物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看一看,玩一玩。(想)那就和老师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自然吧。
秋天是个灿烂的季节,到处都五颜六色。前一段时间,我们搜集了很多叶子,同学们将采集的叶子都拿来了吗?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采集来的叶子?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啊!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有哪些不同呢?看来大家的小眼睛都很亮。大自然中的叶子五颜六色,形态万千,大小不一。
说一说你采集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是大还是小呢?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叶形(掌形、带形、心形、扇形、披针形、苹果树叶、杨树叶、卵形)。再介绍一些特殊的叶形(龟背形、匙形、鳞形、圆形。)最后出示一个比较大的圆叶,师:这个莲叶可真大呀!足可以当遮阳伞了。那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叶子呢 ?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叶子世界,畅想一番好不好? 你知道树叶都可以制作什么吗? 学生汇报 教师补充。a.制作叶脉书签。b.缝制树叶服饰。c.树叶拓印画。
其实这一片片树叶还可以做成美丽的树叶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树叶画(板书课题)欣赏美丽的树叶画 你想欣赏美丽的树叶画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艺术家的作品吧!
二、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让我们也来制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三、明确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开始制作
师:一幅完整、美丽的树叶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展开想象,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补充:我认为有三个步骤,一是绘制底稿;二是根据底稿准备树叶,粘贴树叶;三是把树叶画晾干压平,写上自己的名字!(根据叶子的不同颜色、形状,用剪刀剪剪,笔画画,胶贴贴,这样一幅叶画就做出来了)。
师:你打算制作一份什么样的画,给你的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写在树叶形纸上。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制作美丽的树叶画,制作之前老师提出要求:
一、作品设计美观;
二、可以一个人制作也可以小组分工合作;
三、保持室内卫生。
四、学生制作树叶画
教师巡视,深入小组进行指导
五、作品展示
向大家展示出一幅幅奇思妙想的作品。(老师将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树叶画粘到黑板上。)师:大家的作品已经做好了,现在我们就请每组的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作品。学生介绍作品的名字,画的内容,说创意,画的含义。
六、评选“小小艺术家”
1、你喜欢谁的作品,把你的笑脸贴纸送给他。
2、老师颁奖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真羡慕你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都介绍了,把作品带回家去,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行吗?
七、总结
师美丽的树叶画做完了,同学们的小手真巧。同学们,落叶因为有了你们的想象而变得更加神奇;秋天因为有了你们的巧手而变得更加美丽;世界因为有了你们的童真而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都来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吧!
八、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动手操作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学习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了秋天大自然的美。同时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的好习惯,培养和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本节课最大特点是从始至终为学生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社会广泛的好奇心、探索欲和责任感。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采用情景形式导入,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逐个回答自己所了解的树叶的知识,较好地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第二部分我激发起学生制作的欲望。在我的带领下,学生完成了制作树叶画前的准备工作。最后我提出制作,要求学生们开开心心地制作起树叶画来。最后一个环节是作品展示,每组选出一名讲解员,介绍本组的树叶画及其含义。最后大家说感受教师归纳总结。
第五篇: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我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一、教学内容:设计过儿童节的活动,六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的:
1、让学生自己设计过元旦班上庆祝活动的活动方案,自己设计如何购买元旦庆祝会所需要的物品,怎样买最实惠、最合理。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在购物中思考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计算器、调查的数据、尺子、本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很快就要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如今你们只能再过一个儿童节了。那么,过儿童节你们打算如何庆祝呢?
(二)活动方案的设计
1、同学们所说的活动很精彩,那么你能根据大家的发言,制定一个合理的活动计划吗?
2、你知道制定计划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格式吗?(软件出示)
3、(1)6人一组讨论
(2)动笔设计(3)回答反馈(4)说说你设计的理由
(三)购物的设计
1、在现实生活中,实施计划的时候要具体考虑到哪些问题?
2、同学们刚才在说想法的时候,都提到了购买零食,那么在购买零食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3、时至“六一”,为了及时抢占市场,有很多商场分别给出一些优惠措施进行促销活动。如果你是商场的总经理,你会给出哪些优惠措施?
4、(课件)“甲商场买30送
一、乙商场一律九折、丙商场满80元一律八折”请你举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些优惠措施的呢?
5、比一比,你认为这三个商场的物品哪个商场的最便宜?你是怎么想的?
6、根据这些优惠措施,如果你是顾客,你打算去哪个商店买呢?要怎样购买才会最实惠呢?你是怎么想的?(1)6人一组讨论(2)计算器检验是否正确(3)回答方馈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调查你们家过春节的计划,并制定一个经济合理的出游或购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