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的感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2 20:03: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的感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的感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案例分析》。

第一篇:高三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的感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案例分析

高三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的感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案例分析 背景描述:

在高三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中,不少教师感到专题不易设计,使用别人的设计往往不顺手:要么是以点带题,要么是以题带点,不少学生觉得专题复习的收获不大,效率不高。有的教师认为:应对高考其实只要把第一轮复习做细致,搞扎实就可以了。专题复习在高考复习中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学生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专题实际上就是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贯通和应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仍然在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高考试题主要以专题知识呈现。设计专题可以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结构,实现自然与人文;自然与区域;人文与区域之间实现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拓宽思路,培养师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案例描述: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历年高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气候特征的理解和气候分布规律的定位。在备课中我惊奇地发现这三个问题不仅有着内在联系,通过专题可以构筑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平台,以下是专题设计的四个环节:

一、架设框架

气候 成因 规律

判断方法 太阳辐射 定带 空间 气候模式图 分布图 定位法

大气环流 定型

因子 地面状况 定形 气温文字描述 定性法 人类活动 时间变化特征

降水数量描述 定量法 师问: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有哪些?

生答: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 师问:它们如何影响气候类型的呢?

归纳:太阳辐射 定带 大气环流 定型 地面状况 定形

师说:这些因子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影响,构成不同的组合和特征,从而构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空间上不同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 10°N

20°N

30°N

40°N

60°N

35°N

20°N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根据地理事物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即能确定气候类型叫定位法。

[例1]师问: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 ;B ;C ;D。生答:分别为温带季风、地中海、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判断D时一些同学对于处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没把握,这是不太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的缘故。

二、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本例:共性是模式图,个性是分布图与模式图的差异。大气环流在影响大陆东西两岸上也存在差异:大陆西岸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大陆东岸主要是季风的影响。师问:地面状况主要包括哪些要素?

生答:地形、海陆分布(洋流、沿海、内陆)地面性质

师问:请举例说明地面状况的各要素对气候类型是如何定形的?

生答:如欧洲西部与北美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相比,由于受到地形和洋流的影响,其东西宽度和南北纬度分布范围均比较大。

师问: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南沿海及中美洲的东北部均分布热带雨林的影响因子有哪些?

生答:信风、迎风坡、暖流的影响。归纳:可见个性差异是在不同的因子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在影响气候类型的因子中有主有次,共性是由主要因子影响下形成的,个性是由次要因子的差异造成的。

三、总结知识规律、比较知识异同、归纳知识特征

师问:从气候类型的时空分布规律来看,你发现了哪些知识规律? 生答:

1、不同的纬度和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着相应的气候类型;

2、热带的气候最低月均温在15度以上,亚热带在0度以上,温带一般在0度以下。不同的气候带降水总量和季节变化也有差异。

师答:实际上前面所说的太阳辐射决定了气温的变化,也就是定带;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决定了降水的变化,也就是定型。而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都有时空的变化,其变化决定了气候变化的特征。另外,各大洲相比,有以下归纳: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种),其次是亚洲(10种)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见下表)七大洲 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

缺少的气候类型

亚洲

三种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冰原气候

非洲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三种季风气候、亚寒带、寒带所有气候类型、温带所有气候类型

欧洲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的所有气候类型、三种季风气候、冰原气候

北美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大洋洲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南极洲

冰原气候

除冰原气候外的所有气候类型

四、拓宽知识层面,注重知识迁移

专题设计中还要注重专题知识在学科内的联系和迁移,同时还要注意与热点、焦点问题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

师问:气候在地理学科内有哪些联系的知识?

生答:自然带、植被、水文、地貌、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及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等均有联系 师问:气候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呢?

生答:气象经济、黄河文明、楼兰古国等。[例2]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成因是,主要分布地区是。(2)影响该气候区的不利的灾害性天气有、(举两例即可)。

(3)该气候最大的特点是,有利于农作物的成熟。该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该作物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依托: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和主要成因,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等。错解分析:本题的主要错误有可能抓不住图中该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特点,也可能对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不熟悉;也可能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不熟悉造成的。

解题方法与技巧:根据图中气温最冷月1月份介于0°~10℃且降水少;而7月为最热月温度在20°~30°且降水多,根据定量法故该气候类型应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我国江淮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为伏旱、梅雨等;该气候特点中,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水稻等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答案:(1)亚热带季风 由于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2)梅雨 伏旱(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水稻 中国 课后反思:

本节专题复习公开课比较成功的原因为:

1、由于建立了知识框架,脉络清晰,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知识有所重组,学生学有所获。专题设计清晰地展示了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和怎么办。

2、在教学环节中既复习旧知,又提出新问题,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理清了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总的设计由分散到集中,由因到果。

3、提问时由浅入深,讲解时由表及里,图表结合。有位教师在专题复习中由于所设的例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偏高,而且是一开始就出现,所以出现了冷场的局面。

4、善于总结知识规律、比较知识异同、归纳知识特征,采用教师提问或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再补充归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例题与知识能力密切结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天气预报吧?哪位同学来学一学中央台的天气预报?

生答:

过渡:引入天气概念,那什么又是气候呢?他们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气候景象?

引入新课:说明世界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过渡:为什么世界的气候具有多样化呢?主要是由于决定气候类型的要素多样化。

复习提问:决定气候类型的主要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讲述:气温高低跟所处的五带位置有关

演示动画:五带的划分

问题:

1、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地球上总共可以划分为哪五带?划分的界限是什么?

归纳:五带划分是根据地表获得太阳热量多少划分的,共分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带,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讲述:由于不同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加上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和洋流性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使得世界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演示动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分组活动:把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要求:

1、找出你所在组的气候类型

2、用语言描述每种气候的分布范围和位置

演示动画:提供各组探讨学习的结果

出示几中不同气候类型的景观图

问题:为什么他们在景观上具有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受什么影响?

资料:给出各位小组的气候类型及气温和降水量图:

分组讨论:

讨论项目:

热带组:

1、各月气温都在多少度以上?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度?

2、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哪种气候类型降水最多,哪中气候类型降水量最少?

3、每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温带组:

1、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度?哪个季节气温高和气温低?

2、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哪种气候类型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3、归纳出每种气候的特点?

寒带组:

1、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是多少度?哪个季节气温高和气温低?

2、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异?哪种气候类冬季干燥而夏季多雨?哪种气候类型各月降水比较均匀?

3、归纳每种气候的特点?

高原和高山组:

1、哪种气候类型最高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哪种气候类型最高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

2、年降水量各约多少?

3、每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各小组成果展示:每组代表发言阐述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以温定带:”1.最冷月在15°C以上的为热带。

2.最冷月在0°C~15°C之间的为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冷月在0°以下,最热月在20°C以上,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气候。

4.最热月在10°C~20°C,为亚寒带。

5.最热月在10°C以下,寒带。

“以水定型:”

1.、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

热带季风、草原气候——夏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

2、.温带海洋气候——年雨型

温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型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型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

课件演示:根据各组情况出示相关的图片或资料出示表格和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温度带

气候类型

基本特征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寒带

高原和高山地区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小组交流从不同角度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位置以及每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请谈谈你对这种组学习方法的体会和感受。

第三篇: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考专题复习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高考专题复习《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根据:

.尝试让学生动起来,探究和梳理气候分布的基础知识、在分析气候的成因和特征规律的基础上,最终搭建起判读气候的知识框架。因此本课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气温和降水数据坐标图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知识,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判读的过程,帮助学生感知大尺度空间地理事物,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教材分析与命题趋势:

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考必考点,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本节课是大气一章的综合和提升,地位非常重要。近年来所占分值比重不断提高。从历年出题方向上看,往往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进行区域气候类型判读。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通过题型转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

1.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特点。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2.认知特点:优势表现为高中学生能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自我意识高涨,为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做好了准备。不足表现为不能独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再现,原理和规律的归纳能力和图文转化能力较弱。所授班级为文科班的慢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弱。

三、复习目标:

1: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及成因;

3: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本节重点);

4: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高考真题的体验,提高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并能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复习重点:从气温和降水的坐标图判断气候类型

复习难点: 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及能力提高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法、讲练结合法、图文转换法及多媒体展示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五、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说出西安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 高温多雨。西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我们上节课讲了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世界有13种气候类型那么具体每一个地方是什么气候类型我们将如何判断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授课过程:

请大家翻开复习提纲按提纲顺序我们先总结出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我们将进行四个环节的学习。我们将采取竞赛的形式每一环节获胜者将会得到奖励卡片,下课有很多奖品等着各位。第一环节:按照热量带将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气候类型分类。第一个完成这项任务的同学回答。第二环节:看课件,总结判断南北半球的方法。第三环节:根据气温曲线找到判断热量带的规律。第四环节:根据降水量找出判断降水类型的规律。在四个环节的比赛中我们的选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找到了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我将这个方法总结成一副对联送给你们上联:以温定带看最冷,下联:以水定型看多少,横批:祝你成功。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高考实战演习。下面是我们近年来在气候类型判读部分的高考真题,我们利用总结的方法实战演练一下。课堂总结:本节课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各种类型的气候图为学生归纳总结判断规律。

六 作业布置:完成复习提纲里的练习题。七 板书设计(后附)八 学生用复习提纲(后附)

第四篇: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气候类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题为《世界气候类型》,内容为初中地理的难点之一,我的教学目标为:

1、了解影响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主要因素。

2、能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

3、学会判读“气候直方图”。

4、从丰富多彩的气候和景观类型中感受美好地球家园。

5、在分析各气候的成因中,促进学生形成观察、比较、思考、质疑的科学研究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1、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

2、直方图的判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从大气环流入手,分析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就基本掌握了“气候直方图”判读方法。

本节课内容丰富,全球的气候类型必须面面俱到,为了吸引学生,我不断变化方法,有的精讲,有的简讲,有的让学生讲,并且利用照片、视频资料展示常见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景观,使学生对全球主要气候类型获得最感性的认识,最终不仅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地理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本节的课内容涉及人与地球环境,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在本节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性,整节课渗透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理念。

在提及当今全球变暖的问题时,联系前一天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起学生关注社会,提高主人翁的意识。

整节课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圆满地完成了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一: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发布者:周玲华发布日期:2010-11-14 21:05:20.0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究、角色扮演、发挥想象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以图忆文,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

[ 录入者:吴杰 | 时间:2010-03-09 09:48:00 | 作者:吴杰 | 来源: | 浏

览:334次 ]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案例

昝岗镇中学 吴杰

一、设计理念:

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为主的学习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播放、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学会运用地理图表资料说明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②能力目标:

③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重点和难点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

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篇二: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情分析

四、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起点和方向,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下载高三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的感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地理专题教学设计的感悟《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教案: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1

    《气候类型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类型知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球上其它自然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历年高考中都涉......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定稿]

    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意外收获与兴趣教学 宁安市 三陵学校 李金彪 古语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明对事物影响很深,却又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我们地......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分析 城守三小王琼英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地图的运用》教学案例分析【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地图是我们......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 学、 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

    高三复习地形与气候教学设计

    地形与气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地形和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要素,是学习地理、认识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必不可少的基础。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世界及中国的地......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类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气候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它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七年级上册第四章阐述的是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主要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