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牧笛》教学设计
《牧笛》教学设计
一.通过师生问好,训练学生节奏。二.聆听《牧歌》 1.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背景音乐为《牧歌》)师:欣赏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蒙古大草原。2.初听《牧歌》
(1)师:闭上眼睛想像,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远处还传来了优美的乐曲。仔细听!乐曲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2)出示小提琴图片
简介:小提琴是一种四条弦的弓弦乐器,其音色优美,被誉为“乐器皇后”,家族成员中还有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3)模仿小提琴演奏
方法:把绳子打结,套在脖子上,左手拉另一端,右手“持弓”,绳子似琴弦,在绳子上模仿小提琴演奏。3.复听
学生随琴小声哼唱旋律。唱旋律加柯尔文手势。
4.再次聆听
注:在聆听时,当第一次主题曲调出现是提示学生伸手指在胸前示意,第二次在高于肩部,第三次回到胸前,表示音高。
5.小结:我们聆听的这首优美的小提琴曲叫《牧歌》(板书)
三.学习歌曲《小牧笛》 1.插放录音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小牧笛》 3.师生随音乐打节拍。4.学唱歌曲(2)唱歌词(4)解决难点
旋律中上下行的四度音程跳进要唱准。
下滑音的唱法 四.巩固拓展
1.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2.打击乐为歌曲伴奏。(1)小组合作讨论设计伴奏型。(2)分组演示设计的伴奏。(3)集体展示
第一组:舞蹈 第一组:碰铃、沙锤
第二组:双响筒
教师用钢琴伴奏,全体学生齐唱。(4)评价
第二篇: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表演《小牧笛》
2、聆听《牧童短笛》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欢快优美相结合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两个农家少年情谊,表达了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2、通过节奏练习、掌握变拍子节奏,认识下滑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地体现教学重点,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四度童程要唱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后律动《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刚才我们跳的是什么? 生:《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这是我们前面学的一首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知道了一些放牧的知识,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农村的放牧生活,请听!
2、播放《小牧笛》伴奏,师激情导语,并放映课件,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两个可爱的小伙伴赶着羊群,鹅群在充满花香的小山坡,水塘边游戏、玩耍,小牧笛清脆的声音在山水之间回荡,随着悠扬的笛声,我们仿佛来到了田园山庄,一幅牧童放牧的美丽画卷,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就来学唱一首有关放牧的歌曲《小牧笛》。
二、新授歌曲《小牧笛》
1、请听录音范唱(师生节拍)问:(1)歌中唱到了什么内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肥羊、白鹅还有一对可爱的小牧童)从牧童的歌声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欢快活泼)(2)它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富有民歌风味的歌曲)(3)你能听得出这是一首儿拍子的歌曲?
2、课件出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请一位同学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这首歌曲和以前我们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引出变拍子。
3、出示变拍子,简单讲解变拍子的含义。比较:
4、看看歌谱听老师范唱。
师边唱边表演,生随音乐做律动
5、歌谱学习。
(1)我们一起来打节拍,拍出强弱规律。(2)学唱歌谱,学习不同拍子的强弱转换。(需读出重拍来)(3)你能带上感情和节奏来朗读歌词吗?
(4)再唱一遍歌谱,请同学们拿出书18页,给每一句第一个音涂上你喜欢的顔色
6、跟琴声学唱歌曲
(1)生跟琴用“iu”模唱旋律(2)生跟琴小声唱
(3)你觉得有什么唱不好的地方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4)当羊儿长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要用怎样的感情去唱?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7、学习下滑音
(1)讨论:最后一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2)老师唱出几种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3)回答:加下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有民歌风味)
8、熟唱歌曲(1)师生接龙唱(2)分角色接龙唱(3)集体带感情唱(4)打节拍唱
9、表演歌曲(1)分组活动(2)分组表演
三、拓展
1、小牧童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请欣赏
2、出示视频聆听感受音乐描绘的意境和情绪
3、师简介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及这首钢琴曲的三段不同意境
师:轻声优美的旋律仿佛人们带到了如画的仙境,荡涤心灵,如痴如醉。
4、学生说说其化表现牧童生活的作品。(1)《牧童诗》(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客,机关用尽不如君。(2)《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剪纸和雕塑。
课件演示表现牧童生活的剪纸画和雕塑画。
四、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生答)
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有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童》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还听了一首描写牧童生活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在《小牧笛》的悠扬音乐中赶着自己的羊群鹅群回家吧。板书:
第三篇:小牧笛教学反思
篇一:《小牧笛》(第一教时)第二单元 牧笛声声 唱——《小牧笛》(第一教时)
设计者:崇明县实验小学 严春香
【设计思路】
知识点的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理性的知识点要以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牢固地掌握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在本课教学中运用多种活动方式熟悉变拍子节奏、感受体验变拍子给歌曲带来的不一样的丰富的情绪特色。【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牧笛》 2. 活动与创造2: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小牧笛》,感受小牧童同您生活的快乐,抒发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在学唱歌曲《小牧笛》的过程中,结合2/
4、3/4指挥图示,巩固、掌握其节拍规律。
3.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牧笛》,认识变拍子,并能用正确的节拍,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节拍速度和节拍韵律演唱歌曲,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教学难点】
选择节奏型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节奏卡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听赏《牧笛》第二主题片断,再次感受音乐的悠扬委婉。用“lu”哼唱主题。
二、学《小牧笛》
(一)感受歌曲情绪 1.听范唱说一说歌曲的情绪
3.了解变拍子的概念:在乐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称作“变拍子”。变拍子可能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这时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号并列标明。
(二)活动与创造2 1.复习2/4 3/4 拍的指挥图式 2.根据歌曲的拍号划指挥图式。
3.用双响筒与小鼓配合、铃鼓与小铃配合根据活动与创造2 所示节奏为歌曲伴奏。
4.自由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学唱《小牧笛》
1.分成三部分分小组用口琴学习歌曲旋律 2.跟着钢琴把三组旋律连接起来 3.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4.轻声朗读歌词
5.运用师生对唱、分段演唱、小组接唱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6。全班齐唱歌曲《小牧笛》
四、课堂小结 【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
本课运用了指挥图式、乐器伴奏、拍手跺脚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变拍子的体验训练,但是由于初次接触变拍子,学生们往往还是不能很准确地掌握变拍子的变化时间,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情绪变化的体验,从情绪体验来感受变拍子,理解变拍子对歌曲的作用。
资源信息表
第三单元 牧笛声声 唱——《小牧笛》(第二教时)
设计者:崇明县实验小学 严春香
【设计思路】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唱歌也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是对歌曲的再创作,歌曲演唱体现了歌唱者音乐表现能力和对歌曲的理解。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从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和变拍子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着手,感受体验歌曲意境,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创编、处理、表现歌曲。【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牧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歌曲流畅的旋律、张弛有度的节奏、民歌风的曲调,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在感知体验、合作表演、乐器演奏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会歌曲的演唱,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民歌风味。3.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牧笛》,唱准大跳度音程和变拍子节奏。【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歌曲流畅的旋律、张弛有度的节奏、民歌风的曲调,体验歌曲情绪。【教学准备】 1.补充资料
篇二: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什
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1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变换拍子。
4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
到节奏准确。
5“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
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下滑音。
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
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学唱歌词,注意吐字要清楚。
理。
1二、学习新课、师:现在我们(播放《小牧笛》)设问:歌曲的内容、复听《小牧笛》,设问:歌曲的节拍、学习音乐知识:、再听《小牧笛》,同拍子的变换,做、师带领学生用设问:歌曲的结尾、学习音乐知识:(1)讨论:最后一(2)老师唱出几种(3)回答:加上下、再唱旋律,注
三、歌曲感情的处、歌曲的情绪有变化吗?怎样变化?
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师:当羊儿长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要用
怎样的感情去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也可
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篇三: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
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变换拍子。
4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
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下滑音。
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
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意吐字要清楚。
理。
1变化吗?怎样变化?
2/4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要(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歌曲。、学习音乐知识:、再听《小牧笛》,不同拍子的变换,设问:歌曲的结尾、学习音乐知识:(1)讨论:最后一(2)老师唱出几种(3)回答:加上下、再唱旋律,注、学唱歌词,注
三、歌曲感情的处、歌曲的情绪有拍旋律的活泼、师:当羊儿长用怎样的感情去唱?、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也
可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篇四: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
到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学习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4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
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下滑音。
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意吐字要清楚。
理。
1变化吗?怎样变化?
2/4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
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歌曲。
1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
理。、再听《小牧笛》,握不同拍子的变换,设问:歌曲的结尾、学习音乐知识:(1)讨论:最后一(3)回答:加上下、再唱旋律,注、学唱歌词,注
三、歌曲感情的处、歌曲的情绪有拍旋律的活泼、师:当羊儿长要用怎样的感情去、有感情地演唱
四、拓展。、根据歌词内容,也可让学生自己处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篇五: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
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学习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4、再听《小牧笛》,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
设问:歌曲的结尾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学习音乐知识:下滑音。
(1)讨论:最后一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
(2)老师唱出几种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
(3)回答:加上下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再唱旋律,注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学唱歌词,注意吐字要清楚。
三、歌曲感情的处理。
1、歌曲的情绪有变化吗?怎样变化?
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师:当羊儿长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我们要用怎样的感情去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
式上也可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篇: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第五册《小牧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牧笛》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农村孩子赶羊、放鹅的热闹场面,抒发对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的真挚感情。【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民歌风格和农村孩子开朗活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朴素、明亮的声音歌唱带有民歌风的歌曲《小牧笛》,结合2/
4、3/4拍指挥图示,巩固、掌握2/
4、3/4拍节拍规律。
2、认识变拍子,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由组合、自主学习,通过2/
4、3/4拍指挥图示、击拍方法、不同形式的演唱,了解变拍子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情绪饱满。【教学难点】了解变拍子歌曲的节拍规律,并能正确运用2/
4、3/4拍指挥图示指挥歌曲的演唱,用打击乐器的伴奏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带同学们去郊外走走,看看在郊外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到什么?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播放录音《郊游》,老师带领学生边律动边走进教室。)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郊游》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继续出发!再次播放《郊游》,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二拍的强弱规律。)
2、师:看,是谁在田野里忙碌?
(播放录音《小蜻蜓》,师带领学生继续律动。)
设问:这是什么歌,是几拍子的歌曲,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歌曲的情绪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
《小蜻蜓》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强弱规律:强
弱
弱,歌曲的情绪:优美、舒展。师:我们一起帮帮小蜻蜓捉捉蚊子吧,再次播放《小蜻蜓》,老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二、学习新课
1、师:现在我们来到小河边,听,你们听到了什么?
(播放《小牧笛》)
设问: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2、复听《小牧笛》,师带领学生拍击节拍。
设问:歌曲的节拍统一吗?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
3、学习音乐知识:变换拍子。
4、再听《小牧笛》,学生拍击节拍,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节拍中的重音位置,掌握不同拍子的变换,做到节奏准确。
5、师带领学生用“啦”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节拍变换时的衔接。
设问:歌曲的结尾处有一个音乐符号,你看到了吗?想认识它吗?
6、学习音乐知识:下滑音。
(1)讨论:最后一个衬词为什么加下滑音?该如何正确表现好它?(2)老师唱出几种不同的“哟”,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最好。(3)回答:加上下滑音唱法的优点?(更富于民歌风味)
7、再唱旋律,注意唱好节拍变换间的衔接和下滑音。
8、学唱歌词,注意吐字要清楚。
三、歌曲感情的处理。
1、歌曲的情绪有变化吗?怎样变化?
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3/4拍部分比较优美舒展。
2、师:当羊儿长得肥又壮,鹅儿下蛋多又多时,两兄弟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我们要用怎样的感情去唱?(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心儿甜甜的)。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
1、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自己创造设计表演唱。自己找伙伴商量研究,形式上也可让学生自己处理。
2、抽生表演。
3、评价与自我评价。
五、总结:今天小牧童带我们来到美丽的农村,学唱了富于民歌风味的歌曲《小牧笛》,知道了这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学会了下滑音的唱法,在课堂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新的本领,又了解了牧童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回家后与自己的父母分享这一动听的歌曲,分享牧童们的快乐。【教学反思】
《小牧笛》是一首变拍子歌曲,变拍子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知识,是作曲者根据需要,在同一首曲子中运用两种拍号。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加上歌曲教学前的拍击节奏,较好的解决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变拍子。在演唱这首歌曲时,既要注意2/4拍旋律的活泼轻快,又要把3/4拍部分唱得舒展连贯,结束小节的衬词“哟”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自己辨别加下滑音和不加下滑音的唱法,从而体现歌曲民歌风味。我在教这首歌曲之前,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尽量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让学生反复的听,熟悉乐曲,当大多数学生都有强烈的想唱这首歌曲的欲望时学唱,降低了学习难度。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只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难点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受力,让学生体验这两种拍号用在同一首歌曲中的不同之处,能在活动中掌握并正确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安排淡化了音乐知识的教学,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歌曲教唱模式,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多种情景,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使学生在聆听和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的感受和体验,也使他们能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牧笛声声doc
牧笛声声 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听赏《牧场上的家》
2、唱《牧羊女》
3、听赏《牧场上的家》 二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牧场上的家》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注意强弱规律的变化,体会牧民的美好生活。
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用连贯的气息、清晰的吐字,在美好甜蜜的气愤中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 :第二乐句尾音的正确掌握。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听赏 《牧场上的家》(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牧场吗?想知道那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吗?那就随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从而激起对牧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师边唱边敲碰铃,让孩子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二、为《牧场上的家》配伴奏
师:听完歌曲以后谁知道这是几拍的歌曲?有谁知道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 生:强弱弱
师:你可以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来表现吗? 生:拍手或拍腿。
师:我这里一张节奏图,谁来试着拍一拍?全班一起拍一拍。师:请两位同学合作同时拍这幅节奏图。同学们你们可真棒!
师:一二两组拍上面一行节奏,注意在弱拍的的位置上拍手要轻,三四两组拍下面一行节奏,注意在强拍的位置上,稍微拍得用力一些。
师:小牧民们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为这首美妙的歌曲伴奏,注意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
师: 我这里有些好玩的乐器,请同学来选乐器为歌曲配上伴奏吧!生:按三拍子的韵律伴奏或者按照刚才的节奏图来配伴奏。
三、听赏原版的《牧场上的家》
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这么多遍歌曲,有谁知道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吗?一起来读一读下面的文字。
师:让我们共同来听赏这首原版的《牧场上的家》
四、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师:在另外一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牧场上传来一个女孩清脆悦耳的牧歌,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听!她又在告诉我们什么? 生:牧羊女
2、听歌曲范唱,初步感知歌曲的情绪和节拍
师: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强弱规律是什么?情绪如何? 生:三拍。强弱弱,很高兴,很快乐,自得其乐。师:所以我们的三拍速度不能慢,在中等速度。
4、用拍手、拍肩、拍腿、点手心等动作跟着歌曲伴奏带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师:让我们一起拍手为音乐伴奏 注意强弱规律的掌握。
4、按节奏读歌词
5、跟琴声学唱歌曲,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讨论交流用什么方法掌握。师:歌中描述了三种声音,有谁听出来了? 生:羊声、歌声、水声。
6、认识强弱记号
师: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啊,可是我这样唱你们能分辨出白羊灰羊的区别吗?那在我们唱这句之前认识和仔细辨认一下力度记号吧!(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规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等能力)
7、音乐知识填空
师:谁来将力度记号填在恰当的方框里?
(老师按学生填写唱给大家听,比较最好的一种作为歌曲力度的处理)
8、跟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9、律动《牧羊女》
五、欣赏《天堂》《牧羊曲》
师:塞外水草肥美,牛羊绕舌,那里真是一座人间天堂。让我们共同来聆听歌曲《天堂》。刚刚离开了内蒙的草原,我们又来到了河南嵩山的少林寺旁,一位山间女儿正用她那甜美的歌声诉说着牧羊女的心声,一起来欣赏这首精美绝伦的《牧羊曲》
(设计意图:再次领略草原的美丽和草原人民对大草原的热爱,从而激起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