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案:第五节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演练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2.能力目标:全组同学能够相互协作,根据统计资料在中国图上绘出中国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并能讨论分析出它们的分布规律;能通过讨论确定并演练本校和自己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3.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够根据统计数据和有关图像感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优秀学生能够简单说明原因;每个学生能够在一分钟内至少说出我国三个地震多发的省和两个火山分布区。教学理点
帮助并指导学生在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演练学校及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真正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有用的防灾、减灾方法。教学媒体
录像机、电视机,中国政区图和红色即时贴圆片及参考资料(各组分组而坐,各组桌面均有配备)。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放录像】唐山大地震现场实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利用《中国地理》教学软件中有关片段)。
【教师引导】哪位同学经历过地震,地震时是什么样?大家说一说。
【讲解】通过刚才这段录像和大家的讨论,我oj可以感受到地震灾害是来势凶猛和残酷无情的。地震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地震的分布和发生有无规律可循呢? 【板书】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讲授新课】
【提问】初一时我们学过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市,有谁还记得? 【板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提问】根据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你们能否分析出中国是一个多震国,还是一个少震国?为什么? 【板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讲解】的确,我国是一个多震国家,请同学朗读课本本节开始方框中的文字内容。
【引导】中国的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儿?
请你们阅读参考资料,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你们各组能否在5分钟内用红色即时贴在中国地图上把这些地区标出来?比比看,哪组完成得快?
【提问】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的图总结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哪个省大震多?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地带?(可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震带多分市在板块交界处和山前凹陷地带。)
【读图】请大家看课本第38页的图3.23“我国的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请各组根据这幅图补充你们自制的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板书】主要地震带: 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提问】我们生活的北京是多震区,还是少震区? 【板书】——北京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
【讲解】北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北京有三大断裂带,其中有一条断裂带在石景山区,那就是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而我们学校就位于这条断裂带上。
【板书】——我校位于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上
【讲解】大家看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紧张,其实,只要我们充分注意防灾、减灾,地震就不那么可怕了。例如,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中24万同胞罹难,但是距离震中唐山市仅100千米的青龙县却因为防灾工作做得好,竟神话般地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罕见的奇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1996年第9期《青年文摘》中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迹》。
再例如,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九度区某医院房屋保存完好,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基岩地基上的某建筑物(楼房)保存完好(可向学生展示《地震问答》中的实物照片)。
【提问】显然我们学校的选址是不合适的。那么,目前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呢?(引导学生从震前预报、震发时躲避方法和震后间隙的撤离路线三方面讨论。)【引导】现在咱们来实际演习一下震发时的躲避方法。师生共同演习。
【提问】你家里应如何防震呢?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防灾措施填入下表,回家后再补充上实施情况? 【板书】
【讲解】请大家回家后动员全家人进行临震演习,下节课请大家汇报演习情况。【提问】你知道长白山上白头山天池吗?为什么湖泊会出现在山顶呢?你知道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吗?为什么五大湖泊会相连成串分布呢? 【讲解】请看书上有关这两个湖泊的插图,插图下有文字解释。【板书】
二、火山的分布
【讲解】我国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不过,近几年来仍在活动的火山却很少。最近喷发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板书】
三、泥石流
【提问】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提问】请你观察“中国地形图”,我国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泥石流? 【课堂小结】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灾害的发生和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人类能够及早地防患于未然,就能把灾害降到最小程度。
【课堂练习】(略)【布置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动员全家人进行临震演习,下节课请大家汇报演习情况。板书设计
一、地震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主要地震带:
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北京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 ——我校位于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资料
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8级。1966年3月22日16时11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7级。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7.2级。1967年8月30日12时22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6.8级。1969年7月18日13时24分渤海地震,震级7.4级。1970年1月5日1时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级7.7级。1972年1月25日10时06分台湾省东边海中地震,震级8.0级。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7.9级。1974年5月11日3时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级7.1级。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地震,震级7.3级。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5级。1976年5月29日22时00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6级。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级7.8级。1976年7月28日18时45分河北省滦县地震,震级7.1级。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1976年8月23日11时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1981年1月24日05时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级6.9级。
1985年8月23日12时4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地震,震级7.4级。1988年11月6日21时03分云南省耿马、澜沧地震,震级7.6级。(摘自《地震问答》)
第二篇:八年级地理地震和火山
地震和火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质灾害中影响特别大、危害特别严重的,又当属地震。火山在我国危险不大。所以教材详讲地震、略讲火山。关于地震,教材分了三个标题:“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选学课文)。这三个标题的思路是:告诉事实——分析原因、图示分布——教会预防。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
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主要地震带”的教学。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行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3.23中找出,读出所在省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教学过程 〉
(引课)在第二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我国的三列横向和三列纵向山脉的成因,它们是因受到的挤压力隆起而形成,这个过程是缓慢和漫长的,当这个变化缓慢进行时,人们不易察觉,而当地壳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时,人们就感觉到大地在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板书)第四节 地震和火山
一、多地震的国家
(学生活动)考虑从哪些方面得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从课文中找答案。(总结)从两方面说明:一是文字记载地震最早;二是发生地震次数很多。
(讲述)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分布都是有规律的,地震也是如此。它们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就是这样的地区。(学生活动)回答世界两大地震带。(演示课件)世界两大地震带
(学生活动)看计算机课件的演示,考虑我国的位置同两大地震带的关系。
(总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衔接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演示课件)中国的地震带
(讲述)我国的地震集中分布在如图的四个地带。(演示课件、讲述)中国的地震带(四个地震带,略)
(讲述)我国有资料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中。唐山大地震给我们造成巨大损失。(演示课件)唐山地震。
(讲述)地震的破坏力这样大,有无办法预防,从而减少损失呢?(学生活动)自学教材中的“选学课文”和“读一读”。
(讲述)火山同地震一样,也是一种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危害。但火山在我国危害不大,活火山很少。(学生活动)读图3.21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座著名的火山。(总结、反馈练习)〈设计思想〉
本节虽然将我国的地震,但一定要结合世界的两大地震带的分布,才能从原理上讲清我国多地震的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通过计算机课件把二者之间的联系,动态的表示出来。有关唐山地震的影像资料,意在告诉学生,地震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今后投身科学研究工作。〈板书设计 〉
第四节 地震和火山
一、多地震的国家
二、主要地震带:1、2、3、4
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报
四、火山的分布
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块薄泡沫板,出思考题:
将泡沫板从两侧向中间用力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与地震有联系吗? 小组讨论3分钟,之后由每组的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
第三篇:初一地理第五节 地震
第五节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教学目标
1.态度目标: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演练本校及自己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2.能力目标:全组同学能够相互协作,根据统计资料在中国图上绘出中国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并能讨论分析出它们的分布规律;能通过讨论确定并演练本校和自己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3.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够根据统计数据和有关图像感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优秀学生能够简单说明原因;每个学生能够在一分钟内至少说出我国三个地震多发的省和两个火山分布区。
教学理点
帮助并指导学生在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演练学校及家庭的防灾、减灾方案。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真正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有用的防灾、减灾方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电视机,中国政区图和红色即时贴圆片及参考资料(各组分组而坐,各组桌面均有配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录像】唐山大地震现场实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直接利用《中国地理》教学软件中有关片段)。
【教师引导】哪位同学经历过地震,地震时是什么样?大家说一说。
【讲解】通过刚才这段录像和大家的讨论,我OJ可以感受到地震灾害是来势凶猛和残酷无情的。地震真的有这么可怕吗?地震的分布和发生有无规律可循呢?
【板书】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讲授新课】
【提问】初一时我们学过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分市,有谁还记得?
【板书】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提问】根据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布,你们能否分析出中国是一个多震国,还是一个少震国?为什么?
【板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讲解】的确,我国是一个多震国家,请同学朗读课本本节开始方框中的文字内容。
【引导】中国的主要地震带分布在哪儿?
请你们阅读参考资料,这是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你们各组能否在5分钟内用红色即时贴在中国地图上把这些地区标出来?比比看,哪组完成得快?
【提问】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的图http://jiaoan.cnkjz.com/Article/Index.html>总结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哪个省大震多?地震多分布在什么地带?(可引导学生分析出我国地震带多分市在板块交界处和山前凹陷地带。)
【读图】请大家看课本第38页的图3.23“我国的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请各组根据这幅图补充你们自制的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板书】主要地震带:
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提问】我们生活的北京是多震区,还是少震区?
【板书】——北京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
【讲解】北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北京有三大断裂带,其中有一条断裂带在石景山区,那就是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而我们学校就位于这条断裂带上。
【板书】——我校位于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上 【讲解】大家看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紧张,其实,只要我们充分注意防灾、减灾,地震就不那么可怕了。
例如,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中24万同胞罹难,但是距离震中唐山市仅100千米的青龙县却因为防灾工作做得好,竟神话般地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罕见的奇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1996年第9期《青年文摘》中的《唐山大地震中的奇迹》。
再例如,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九度区某医院房屋保存完好,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基岩地基上的某建筑物(楼房)保存完好(可向学生展示《地震问答》中的实物照片)。
【提问】显然我们学校的选址是不合适的。那么,目前我们应该怎样防震呢?(引导学生从震前预报、震发时躲避方法和震后间隙的撤离路线三方面讨论。)
【引导】现在咱们来实际演习一下震发时的躲避方法。
师生共同演习。
【提问】你家里应如何防震呢?你能不能把你想到的防灾措施填入下表,回家后再补充上实施情况?
【板书】
【讲解】请大家回家后动员全家人进行临震演习,下节课请大家汇报演习情况。
【提问】你知道长白山上白头山天池吗?为什么湖泊会出现在山顶呢?你知道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吗?为什么五大湖泊会相连成串分布呢?
【讲解】请看书上有关这两个湖泊的插图,插图下有文字解释。
【板书】
二、火山的分布
【讲解】我国的火山有600多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不过,近几年来仍在活动的火山却很少。最近喷发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
【板书】
三、泥石流
【提问】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提问】请你观察“中国地形图”,我国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泥石流?
【课堂小结】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灾害的发生和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人类能够及早地防患于未然,就能把灾害降到最小程度。
【课堂练习】(略)
【布置作业】请大家回家后动员全家人进行临震演习,下节课请大家汇报演习情况。板书设计
第五节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地震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
主要地震带:
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沿海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北京位于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上
——我校位于八宝山一衙门口断裂带上
二、火山的分布
三、泥石流
小资料
近几十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8级。
1966年3月22日16时11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6.7级。
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河北省邢台地震,震级7.2级。
1967年8月30日12时22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6.8级。
1969年7月18日13时24分渤海地震,震级7.4级。1970年1月5日1时42分云南省通海地震,震级7.7级。
1972年1月25日10时06分台湾省东边海中地震,震级8.0级。
1973年2月6日18时37分四川省炉霍地震,震级7.9级。
1974年5月11日3时25分云南省昭通地震,震级7.1级。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地震,震级7.3级。
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5级。
1976年5月29日22时00分云南省龙陵、潞西地震,震级7.6级。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地震,震级7.8级。
1976年7月28日18时45分河北省滦县地震,震级7.1级。
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
1976年8月23日11时30分四川省松潘、平武地震,震级7.2级。
1981年1月24日05时13分四川省道穹地震,震级6.9级。
1985年8月23日12时41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地震,震级7.4级。
1988年11月6日21时03分云南省耿马、澜沧地震,震级7.6级。(摘自《地震问答》)
第四篇: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修改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
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视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图片。
2、铁盒子、黏土、番茄酱、酒精灯,铁架台、毛巾、小木棍等。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地震是非常可怕的,同样危险的还有火山喷发,大家猜想一下,如果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会不会破坏地形,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课件出示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视频和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使地形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视频:火山地震情景和画面)板书课题。
2、交流火山、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学生交流,教师点击相关的图片(地动山摇、房屋倒塌、道路断裂、巨石滚落、河流移位、河流阻塞、岩浆喷发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熔岩高原等等)
(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
(1)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2)用黏土和番茄酱模拟火山的喷发。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2、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三)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
(1)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
(2)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假如这根木棍是我们想象中的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发生的断裂,木棍折断时发出的声响,想象到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木棍被折断后产生的震动,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剧烈的震动)
3、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讲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
4、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课件展示歌谣: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四)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
1、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
2、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五)全课小结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2、提出再研究的问题:
谈话: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么对于这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你有什么想法呢?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想提出来继续研究呢?
(六)拓展:学了本节课的知识,你能解释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呢?
板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 剧烈 火山 地形发生变化
缓慢 地震
第五篇: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教案
六(6)班:张熙臣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环境保护法》方面的相关教育。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教学录像片。.小刀.毛巾
木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录像了解自然现象提出问题。
(1)让学生看一小段51.2大地震以及火山喷发的录像,用感官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2)提问:通过看了刚才的录像,你们知道是什么自然现象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呢?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火山与地震。板书:火山与地震
二.教学过程:
(一),提问:刚才同学们看了录像对于火山和地震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
生1: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生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生3: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生4: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
生5: 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肯定和表扬。
(三),合作学习,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
1,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呀!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你们所提出的问题好吗?
那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第一个问题: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同学们根据你们所收集的资料那火山和地震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5)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6)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7)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等。,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谈话:同学们从收集的资料中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请说说你们的研究情况。
提问:那岩层为什么会形成褶皱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模拟实验吧.把你桌上的毛巾叠起来放平在桌面上,用手按住两头,向中间挤压,你观察到了什么?怎么会发生这个现象呢?(引导:如果把毛巾看作地壳岩层)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岩层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褶皱现象。)
那么岩层为什么会断裂呢?请你用手握住枯树枝的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手在枯树枝断裂时有什么感觉?听到了什么声音?)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断裂形成地震,所以地震时往往大地会震动,而且还有轰隆隆的声音。)
(2)观看录像地震形成的过程。
谈话:原来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形成的,那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呢?(学生进行发布介绍)小结:由此可见,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火山喷发同时,往往伴随着地震的发生。
3、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老师介绍一首歌谣给大家: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4、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5.介绍<<环境保护法>> 三:课堂总结
⒈学生概述本课内容
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们对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⒉提出再研究的问题:
谈话: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么对于这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你有什么想法呢?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想提出来继续研究呢?
四:作业布置:
同学们课外收集以下的资料:
1,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2,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
3,地震和火山喷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4,火山喷发会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