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与地震》创新教学设计(推荐)

时间:2019-05-12 21:0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火山与地震》创新教学设计(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火山与地震》创新教学设计(推荐)》。

第一篇:《火山与地震》创新教学设计(推荐)

《火山与地震》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4课《火山与地震》,用1课时完成教学。这一单元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球的形状、表面、内部构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后面学习地表的迁移做铺垫的。本课从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建模研究,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研究、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知道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火山和地震带给人们的灾难和好处,了解人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监测,掌握地震来临时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三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实验、猜想、讨论、交流、推理的能力。而且小学生对做实验都很感兴趣,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两种自然现象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看问题。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知道火山和地震形

成的原

因,掌握预防地震的措施。

2、通过学习使学生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能简单的介绍火山和地震两种自然现象。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

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2、教学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以及正确运用语言描述两种自然

现象。

五、教学准备:

1、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录像、图片,火山和地震示意图。

2、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器材(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

精灯、火柴等)。

3、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境实验器材(纸箱、木块、记号笔等)。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教师引言: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地球是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的?我国地形特点有哪些?(结合板块构造的道理说明,展示六大板块示意

图)。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地震。板书课题:火山与地震。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图片、播放录像,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

现象。

火山喷发图

地震示意图

首先,出示火山喷发与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以自由议一议,说一说(火山喷发与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其次,播放一小段火山喷发与地震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火山和地震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用视觉和听觉来认识火山喷发与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最后,提问:从刚才的图片展示、观看录像,你认识了这两种自然现象了吗?它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大吗?你们想不想知道火山喷发与地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想知道)

2、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对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来研究呢?

学生自由说,教师板书:(1)、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3)、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4)、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

(5)、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6)、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7)、火山喷发和地震会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3、解决提出的问题:(1)、探究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a、让学生重温模拟的火山喷发录像场景,要求学生观察书上插图——火山结构示意图,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上22页内容。自己说出火

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b、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首先,分2人一组,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其次,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最后,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c、实验要求学生知道每件物品代表什么?注重提醒学生观察再给土豆泥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现象(让学生重点观察实验过程,解释每一步的实验现象,教师时刻巡视指导)。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讨论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火山爆发。

d、师生共同小结: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2)、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a、让学生重温模拟的地震录像场景,要求学生观察书上插图——地震图片,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上23页内容。自己说出地震形成的原因。

b、做地震的模拟实验:首先,分2人一组,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其次,请一个学生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最后,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

震的中心和强弱。

c、模拟实验要求学生做两次,注重提醒学生观察楼房倒塌的过程,为什么各组倒塌的程度不一样呢?(让学生重点观察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教师时刻巡视指导)。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判断地

震的中心和强弱并找出震中。

d、师生共同小结:地壳的岩石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3)、通过探究火山喷发及地震形成的原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科学的知识。要求学生自己解决遗留下的问题: a、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b、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 c、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d、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e、火山喷发和地震会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特别解释不清的问题可以同桌讨论,集体订正(重点强调避震的方法及地震的前兆)。

谈话:假如现在我们正在上课,如果突然发生地震,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还需要注意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先告诉周围的同学,相

互说说。

小结:如果现在突然发生地震,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然

后再采取自我保护的方法。

谈话: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4页地震发生时怎么保护自己一段内容。同时告诉学生,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了解有哪些地震前兆?要求学生自由

说说。

科学结论: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编写一首歌谣给大家: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

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

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

回巢。

(4)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

a、(出示张衡像及地动仪挂图)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科学家。在18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监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是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震了解得越来越多,发明了各种仪器监测

地球内部的变化。

b、要求学生观察书上插图——候风地动仪、机械地震仪,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上24页内容。了解科学家张衡。

(三)、总结巩固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们对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你有什么想法呢?还有什么

新的问题?

(四)、课外作业:

1、请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试着解决一下问题:

(1)、地球是运动的吗?

(2)、为什么我国台湾省是地震的频发地区?

(3)、现代还有哪些地震预测仪器?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预测

地震?

2、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上网、实地观察等其它方法进行探究。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的评价方式,使评价伴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小组互相评价、师生交流评价、实践操作评价等。同时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予以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是以写小日记交流评价、口头反馈评价等。

在内容上,学生是否知道火山、地震现象及产生的原因,火山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能否从火山、地震现象中知道,是否知道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是否知道在发生火山喷发、地震时如何逃生自救、互救的方法等。

八、设计特色简述:

因为本节课是以观察、实验、猜想为主要活动,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虽然较远,但学生感兴趣。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应该是我所利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源。火山喷发和我们的生活确实离的很远,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喷发画面就能了解火山的喷发。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要求不能太高。但是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应该在能力培养上有了系统的训练与提高。学生不仅会观察,实验,还应学会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有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懂得如何思考,如何表达与交流的初步能力。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学生操作实验上,通过探究来认识火山的成因,通过火山的成因来探究火山的危害,了解火山的奉献。通过学习火山来自主学习地震的成因与危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激发与加强。加强学生收集、整理、乃至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通过反复的图片的观察,录像的播放,与学生来探究现象,进行猜想,直至认识本质。但是,教学流程不很流畅,甚至影响了各环节教学时间的安排。这一点,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板书设计:(课题)

4、火山与地震

火山

地球内部运动 地形发生变化

(缓慢 剧烈)地震

1、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3、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4、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

5、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6、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7、火山喷发和地震会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十、学生记录单设计: 记录单1:

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 第()

成员:

小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效果

****年**月**日

记录单2:

地震形成的原因 第()

成员:

****年**月**日

小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效果

第二篇: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火山和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2、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原理。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

5、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

难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模拟实验。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教学视频。

2、为每个学生配备一根学生用力能折断的干木棍,一张白纸。

3、三脚架、番茄酱、土豆泥、酒精灯。

4、一些积木、纸盒。

5、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录像。(教师播放火山和地震视频)师:这段视频反应的是哪些自然现象? 生:火山和地震。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火山和地震的知识。(板书:火山和地震)师生互动学新课 一)火山学习师:首先我们来学习火山的知识,先来看一段完整的火山爆发的视频(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师: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有很多的烟冒出来、还有很多红色的液体喷出来。。。师:关于火山,你们想研究些什么? 生: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火山喷发前有什么预兆?。。。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但是课上时间有限,老师今天跟大家一起研究火山形成的原因,其他你们感兴趣的话题自己查找资料研究。师:首先,我们来张火山的结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你们先猜测下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师:出示火山喷发示意图)

生:看图猜测(师:介绍火山喷发的相关知识点)师:哪个同学来说说你的猜测?

生:地球内部的压力促使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了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师:同学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来验证? 生:实验。师:那下面老师来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教师出示实验物品并介绍这些物品分别代表什么物体)

师:教师做模拟实验。(抛出问题:火山喷发模拟实验中,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爆发?火山喷发现象是怎样的?)生:仔细观察实验

师:哪个同学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模拟实验喷发时先看到冒烟,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然后番茄酱冒出来,往粥的周围一层一层覆盖。。。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有一样的发现。生:是(齐)师:火山喷发对人类而言是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于是就有很多的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火山现象的科学探究中,希望能从中找出火山活动的一些规律,让人们在遭受火山喷发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挽救人们的生命财产。法国火山科学家卡蒂娅和摩希斯夫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终生致力于火山活动的记录工作,不过在1911年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不幸双双遇难,(出示该夫妇考察火山时的遇难视频)

师:小结,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球内部压力的作用使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火山喷发前将会出现一些现象,如水汽等形成的烟雾、一些小动物行为异常等。大家对火山喷发形成的原因有说了解了吗? 生:是(齐)二)地震学习

师:火山喷发对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从开始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还有另外一种自然灾害——地震,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师:我们先来看段视频。(播放地震视频)生:认真观看视频。

师:地震视频中,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破坏?

生:房屋倒塌、地面陷落、交通中断、人员伤亡、火灾等。。。

师:地震是自然界中人类面临的最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看来我们有必要对它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地震形成的原因”资料,先对它有个初步了解。

生:自学地震形成的原因知识。

师:哪个同学来说说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生:是由于地壳内部的岩石相互挤压从而产生了褶皱,当褶皱突然断裂时释放能量,就形成了地震。师:那褶皱到底是如何挤压形成的?褶皱断裂时感觉又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地震模拟实验。(交代清楚实验道具以及操作要点:用力扳断木棒、在桌上挤压白纸)生:师生一起做实验。

师:挤压白纸时你们有什么发现?扳断木棒时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挤压白纸时发现白纸凸起来了。木棒断裂时感觉到了震动。

师:是呀,同学们刚才的模拟实验就是地震产生时的现象模拟。白纸凸起相当于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产生的褶皱,木棒断裂时感受到得震动相当于褶皱断裂时的震动。原来地震就是这样产生的呀,同学们对地震的成因了解了吗? 生:了解了。(齐)

师:在自学篇幅中提到了震源、震中等词语,下面老师给大家讲解下它的意思。(出示多媒体图片讲解)师:地震发生后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人们是怎样知道地震的中心的呢?下面老师来做个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希望能帮同学们解决疑惑。(出示实验物品介绍代表物体)师:做模拟实验

师:刚才的实验中,你们通过物体的倒塌,能判断出地震的中心位置吗? 生:在物体倒塌最多的地方。师:为什么?

生:因为在地震中心处,地震最强,破坏性最强,建筑物倒塌最严重。师:同学们真聪明。

师:如果发生地震了,你们该如何处理呢?请同学们继续查看资料。生:查看地震时的处理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火山和地震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们还有感兴趣的话题,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去查找资料寻找答案,好不好? 生:好。(齐)

师:同学们,地震了,你们怎么做?

第三篇:火山与地震教案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节教材是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个领域。本节主要介绍火山和地震这两个主题。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全章重点要学习的是“变化的地形”,地形的变化有时剧烈有时缓慢,本章第二、三节的“海路变迁”和“缓慢的地形变化”主要都是以长期 的缓慢的大地变化。而由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变化是明显剧烈的,作为本章的第一节,这样安排使学生对之后要学的缓慢地形变化较容易接受,因为这样的顺序安排很重要。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结构图火山与地震 火山 地震 成因 喷发物 火山灰 岩浆 水汽烟雾 改变地形 陆地:火山丘 海底:火山岛 火山的弊与利 类型 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 火山带 简介 成因 危害 预报 应对措施 地震带 地震火山带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方面】同学们经常会从新闻报纸上听闻有关地震和火山的报道,尤其对近年来全 国以致全球各地地震频发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也有所了解。只是学生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它 们的分布情况等知道的比较少,并且对两者都会引起地形的变化可能更未曾了解。【能力方法方面】本节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对生活实例的对比观察来了解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火山地震带和地震发生前的预报和震时措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和防震抗灾意识。【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本节学习学生知道大地是不平静的,但具体的对于地形是怎么运动变 化着的也有待加深认识。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和视频实验的观察以及对比分析,得出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对人类带 来的影响;并以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地震可以预报以及震时在不同场合的应对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火山和地震,能体会到地形是变化着的。掌握防震抗灾的科学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震的危害以及地震来时的应对措施 2)火山和地震均能改变地形 3)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教学难点】1)火山与地震的成因 2)火山和地震均能改变地形

五、教学方法 【教法】多媒体课件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器具 【教学器具】PPT 教学过程<一>教学任务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奉化应该很熟悉了,那就你们对奉化的观察,觉得奉化有哪些地 学生回答:平原、丘陵、盆地(学生在小学时候就已经知道一些地形知识)教师:一个小小的奉化就有这么多种的地形,可想而知地球上的地形是变化万千、各种各样,我们世界上的地形主要分为五大基本类型(课件展示五种基本地形图片)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够改变我们地形的两种自然现象——火山和地震(板书),首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火山(板书)<二>教学任务二:火山 教师:大家都开过饮料罐吧,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当我们在打开饮料罐之前先摇一下,会 发生什么情况?(播放视频)教师:知道为什么饮料会喷射出来吗? 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了解回答 教师:解释饮料在摇晃一下以后打开会喷射出来的原因,从而引出火山喷发的原理和饮料喷 射是相似的,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提出火山的成因是由于岩浆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环境 作用下,会沿着地壳的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的。(板书)教师:知道了火山的成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真实火山喷发时的情景,仔细观察火山喷发时 喷出的物体有哪些?(课件播放视频)学生:带着问题来看视频 教师:看了刚刚的视频,大家知道火山的喷发物有哪些? 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回答 教师:首先我们看到喷出来的浓浓的灰色这是火山灰,随后喷出来一些火红火红的物体是岩 浆,伴随着火山灰和岩浆喷出来的还有水汽烟雾。我们将火山的喷发物归一下类,其中火山 灰属于固体物质,那岩浆就属于液体物质,而水汽烟雾中含有气体物质比如水汽就是气体。(板书)学生:学生跟着思路一起回答 教师:介绍火山能够改变地形,当陆地上的火山喷发后会形成火山丘,比如日本的富士山; 那么海底的火山喷发会形成什么呢?(一般学生均能回答出来岛屿)我们给他个名字叫火山 岛,最著名是夏威夷群岛还有我们台湾的澎湖列岛,钓鱼岛也属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岛屿。(课件播放著名的火山图片)(板书)教师: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弊的同时还会有利的存在,下面我们以圣海伦死火山喷发带来 的弊和利为例来探讨一下火山的弊与利,大家可以参看书本102 页视窗找出弊和利。(板书)学生: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火山喷发带来的弊和利,并试着概括回答 教师:课件呈现火山喷发的弊与利,让学生了解 教师:同学们就你们现在所知道的火山,你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来吗? 学生:请学生说出几座火山的名字 教师:那你们说的这几座火山你们有没有听到过它们经常喷发或偶尔喷发或不喷发这种情 学生:根据对所报火山的了解回答教师:我们根据火山的活动情况把火山分成三类,在书本103 页小资料中有介绍。首先,目 前正在喷发或经常喷发的火山人们把它们叫做活火山,著名的活火山有意大利的埃特纳火 山,还有日本的富士山;而与活火山相对的就是死火山,介绍死火山,以及著名的死火山我 们山西的大同火山群;介于活火山和死火山之间的我们就称之为休眠火山,介绍休眠火山,并展示几座休眠火山的图片如黑龙江五大连池和吉林的长白山。但是其实这三种火山之间并 没有明确的界限,死火山可以复活变成活火山,而休眠火山可以复苏变成活火山。教师:介绍现存的活火山有500 多座,我国有600 多座火山遗迹,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 林省的长白山、云南省的腾冲。教师:以富士山为例,讨论为何山脚的居民如此淡定住在那,引出火山喷发有预兆 学生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并表述自己的观点 课件:课件总结展示火山喷发前的预兆 <三>教学任务三:地震 过渡:用课件展示最近几次地震的图片,引出地震 教师:介绍地震,课件辅助“地震和火山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 500 多万次地震,但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只有5 万多次(1%),造成严重破坏的平均每年有十多次。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地震和火山一样也会引起地形的变化,简要介绍地震 引起的地形,结合图片。教师:地震给我们带来那么大的危害,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地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学生:学生回答 教师:直接给出地震的成因是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断裂、移动,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引起地表的震动,即地震。展示地震的结构简要 介绍,提出在震中附近,人的感受是先赶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让学生在书本中注出。教师:你们对于地震又了解多少呢,你们知道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来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地震带来的几点危害 教师:展示最近几次地震的震级,提出震级和烈度 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认识震级和烈度 教师: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发生在哪里? 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出来 教师: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又是发生在哪里? 学生:在书本上找出。教师:地震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大家觉得地震能否预测呢? 学生:往往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回答不一 教师: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展示史上一次被人类成功预测的地震,说明地震是可以预测,但是还不能准确预测所有的地震,就如汶川的地震未被预测而使得最后损失惨重。教师:我们的科学家为了能够预测地震,也发明了一些能够预测地震仪器,大家知道的有哪 些测量地震的仪器? 学生:学生都知道张衡的地动仪,因此大多数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课件:介绍现代的测地震仪器。教师:地震和火山一样在来临时会有一些预兆,讲述汶川地震发生前几天的怪事以及结合图 片,让学生了解到地震发生前有预兆 课件:课件展示地震发生前的预兆 教师:假如地震真的发生了那你在以下四个场景中你们会怎么做?(组织讨论)讨论:组织学生针对不同场景下讨论震时的因对措施“5 分钟讨论时间” 教师:组织讨论交流震时的应急措施 学生:各组学生派代表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课件展示在不同场合下震时的应急措施 <四>教学任务四: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教师:火山和地震是两种自然现象,那么他们有怎样的分布特点?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幅图 片,一幅是火山分布图,另一幅是地震分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的重合地方聚集在哪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点得出火山和地震的分布特点 教师:得出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两个带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 教师:总结,地震和火山均发生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方。课件:展示本堂课的课后练习板书设计4.1 火山与地震

一、火山 成因高温高压活动的岩浆 裂隙、薄弱地带 喷发物火山灰——固体 浆——液体水汽烟雾——含气体成分(如水汽)改变地形陆地火山喷发——火山丘 例日本富士山 海底火山喷发——火山岛 例夏威夷群岛 类型(按火山活动情况)活火山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日本富士山 死火山 山西大同火山群 休眠火山 吉林长白山 预兆

二、地震 简介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500 万次,但能被人感觉到的只有1%,造成严重破坏的每年有十多次。地震时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成因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力量地表变形断裂、移动 震中附近先感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震级与烈度世界最大的地震:智利 中国建国以来最大地震:汶川 预测能预测但不能准确预测所有的地震 震时应急措施

三、火山、地震分布 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均发生在地壳活跃的地方《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一、看视频

你刚才看到的视频,哪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 板书:火山和地震 是啊!火山喷发和强烈的地震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火山喷发和地震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以小组讨论。

二、提出探究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用多媒体展示。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3、地震给人类带来来哪些危害?

4、地震来临之前,有什么前兆?

5、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6、火山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及好处?

7、世界上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下面我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亲临”地震火山模拟现场,去探究地震和火山的奥秘,你忙想不想去?

三、解决问题

1、以小组合作,每个组宣1----2个问题。利用你手中的材料(阅读课文,搜集资料,实验研究等方法)集体交流,逐个解决。

2、宣读每个小组选择的问题,然后进行研究

3、公布研究成果

①地震的形成

把桌上上的毛巾叠起来,平放在桌上,用手按住两头,向中间挤压,你观察到了什么?怎样会发生这个现象呢?(引导:如果把毛巾看做是地壳岩层)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岩层在力得作用下发生褶皱现象。)

那么岩层断裂呢?请你用手握住枯枝的两端,用力将他压弯,折断,你又发现了什么?(一根树枝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改是何等的巨大。)板书:地震是由于地壳岩层运动引起的。

世界上90%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有岩层断裂引起的。另外,火上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什么叫地震呢?阅读书23地震概念)

②既然地震发生不可避免,地震来来,我们该怎么办?

生交流,师总结,补充: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保持沉着,冷静,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救。

③地震的危害及好处

既然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存在于地球上,它和人类的生活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前面的了解来说一说地震给人类生活带来来哪些危害?(讨论后多媒体展示)

地震有好处吗?老师老告诉大家。

A、地震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的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B、、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

④地震的前兆

地震的破坏力确实巨大,地震发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对地震进行预测,较少灾难的发生呢? 学生汇报

正如同学们所说,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人们对地震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时何等的短暂!关于地震的预测人类还在不断探索中,这项研究的任务就落在你们身上。

⑤火山的形成

我们了解来地震由于第七哦岩石运动形成的,那么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呢?

生发言

小结: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都是有地壳运动形成的。在火山喷发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因此,地震和火山喷发即有区别又有联系。(阅读书22页火山概念)

⑥火山的好处和危害

那么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和危害呢?

危害:①岩浆及其携带的岩石碎块会掩埋农田、道路或成真,造成人员伤亡机器经济损失。

②喷到空气中气体货尘埃物会污染空气货导致气候异常。好处:火山活动可以形成矿产,温泉和肥沃的火山灰(植物的肥料)

⑦地震、火山多发带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交接的地方,由于相互挤压,作用往往是火山喷发和地震多发带。中国活火山有:

A、黑龙江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 B、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和龙岗火山 C、台湾大吞山河龟山岛 D、海南琼北火山 E、新疆阿什库勒火山 F、云南腾冲火山 总结:

看来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问题,那就请大家把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下去,当然你还了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或电脑灯其他方法进行探究。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火山和地震的专家。

课后补充:

1、岩浆是怎么形成的?

岩浆是地球上已经存在的岩石如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回到地下深处,由于高温而重新变成熔融状态并富含挥发性气体的物质。

2、岩浆温度

白色≥1150℃

暗红色 550——625℃

金黄色1090℃

隐约可见的红色475℃

橙色

900℃

亮的向红(樱桃红)700℃小六科学《火山和地震》 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火山和地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2、通过分组实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在危急时刻处理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地震的成因。难点: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法和学法】: 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卷巾三条(不同色)、杉木板一小长条或长树枝一条、纸箱、记号笔等。【教学过程】: 谈话: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孩子们.看完后谈一谈你的心情和想法.” 多媒体出示视频录像。生: 沉重、悲伤、想帮助他们等。师: 这一切是由于什么造成的呀? 生: 地震 师: 为了使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少,我们需要用科学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震。(出示课题)师: 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关于地震的那些知识呢?(学生可能说出: 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前自然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我保护等。)

1、谈话: 强烈的地震有着很大的破坏力,对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你们知道地震是如何形成发生的吗? ”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2、实验 1: 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①讲解: 每个同学把带来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 这一层层的毛巾很像地下一层层的岩石。假如地下的岩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会弯曲)你在自然界中看过弯曲的岩层吗?

3、实验 2: 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①讲解: 每组桌上有一根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压断。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 手有什么感觉。②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想: 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可能也会被压断)当岩层被挤压断裂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可能会发生地震,有剧烈的震动和巨大的声音。)

4、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猜想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汇报)

5、讲解地震的成因(1)、讲解地震的成因 地壳内部的岩层受到巨大的压力。压力是来自各个方向的,既有自上而下的压力,也有来自侧面的挤压力。当岩层两侧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平排列的岩层就会变形,像我们刚才做的挤压毛巾的实验那样,岩层也会发生弯曲,产生褶皱。褶皱的岩层不再是水平的,有的地方拱起来,有的地方凹下去。当岩层受到的压力继续增大的时候,就会由褶皱到断裂,像我们在实验中把木棍压断一样。当我们用力把木棍压弯时,由于弹性的作用,木棍中就蓄存了 很大的力量。如果手一放松压力,木棍在弹力的作用下就会伸直。如果用力把木棍压断,蓄存在木棍中的力量就会一下子施放出来,引起木棍震动起来,发出“啪”的一声响。这时,手会感到木棍的震动,有麻的感觉。地下的岩层那么厚、那么坚硬,必须受到很大很大的压力才能把它压弯。当岩层被压弯、发生褶皱时,岩层内就会蓄存很大很大的能量。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超过了岩层坚固程度的时候,岩层就会被压断,施放出特别大的能量,发出巨大的声响,引起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地震时施放的能量是以波的形式,从岩层断裂处向四周传播的,传到哪里,哪里的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各种物体--山脉、房屋、树木、家具、桌上的物品、吊灯等,都会跟着震动起来,严重时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 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 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通过仪器才能测量出来。(2)、出示多媒体课件,小结地震成因和危害 1. 谈话: 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害,那么地震发生之前有哪些异常的现象出现? 请你们介绍给大家。2. 学生介绍所知的一些异常现象。3. 出示课件(地震先兆及谚语)引导学生学习。4.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对地震研究的科学贡献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并简单介绍世界上第一架监视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原理,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谈话: 如果我们遇到了地震应该怎么办呀?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总结避震知识。课件出示(地震防预常识)

4、地震自救小检测(出示课件)这些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师问: 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探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生先说师后说)通过今天的课,我们对地震有了 一定的认识,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能有所应对。搜集有关地震和防震的资料。办一期以地震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四篇:讲课地震与火山

前面我们学习了板块构造学说,它是建立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之上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大家还记得上节课老师叫大家在纸上描出的板块边界吗?现在请大家拿出那张纸,在纸上的相应位置填出板块的名称,好了,临近的同学相互交换,给对方对答案,在上节课的时候我们了解到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几种?(两种,生长界和消亡界)那么什么是生长界什么是消亡界呢?以及生长界和消亡界分别形成什么样的地貌形态呢?请大家不要看书和笔记,在脑袋里面回忆,组织好语言,老师请同学来回答。(生长界是板块张裂的区域,消亡界是板块相互碰撞的区域)(生长界处于板块张裂的区域,当大陆板块张裂的时候形成裂谷和海洋,举一个例子,如东非大裂谷和红海,裂谷形成有海水侵入则形成海洋,当大洋板块张裂的时候,致使海底扩张,海洋变大)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请坐。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地貌形态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呢?(大西洋,它是由非洲板块、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而成,所以未来的大西洋将会越来越大)那么老师问大家海底为什么扩张?大家可以结合海底扩张示意图,组织一下语言,(大洋中脊是地壳最为薄弱的地区,地幔物质容易在此涌出,涌出后的地幔物质冷却凝结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并且将原来老的大洋地壳往两边推移,致使海底扩张)嗯,非常好,看来大家课后还是花了功夫的,老师很感动,接下来看消亡边界(消亡边界是板块相互碰撞的区域,分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比如什么山脉呢?阿尔卑斯山脉、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二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往往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比如玛利亚拉海沟、阿留申群岛和落基山脉等,)请学生在板块构造示意图上之处这些地形来,那么板块的交界处形成这么多的地貌形态,说明了什么?说明板块交界处地壳稳不稳定?(不稳定),那么不稳定就会发生什么呢?(地壳活动活跃,易发生地震和火山)你们当中有没有人经历过地震和火山的?火山肯定没有人经历过,地震有人经历过吗?请举手说说你经历地震的感受。(可以讲讲08年的汶川地震,主要讲述自己和同学的经历在08年5月12号那天在四川汶川就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老师有亲身经历过,说到地震,当时那让人心惊胆战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我刚上大一,那天下午没课,我们在寝室午休,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没有反映过来,我还以为是同学在玩笑摇我床叫我不要睡了,因为都快2点半了,结果起来发现不是,大地摇晃得特别厉害,我们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彝族女孩,她是西昌的,经历过地震,说这是地震,我们这才知道地震来了,但是我们几个就像傻子一样站在寝室,不知道该怎么办,那时候我就想:不会吧,我就这样挂了,我的爸爸妈妈怎么办啊?害怕、着急、各种复杂的心情。后来不晓得哪个同学喊了一声:快跑!于是我们就从四楼冲下去了,下去后才发现只穿了一只鞋子。有的同学是裸睡的,直接把被子裹在身上下来了,下楼以后都不准上楼了,因为很危险,余震不断,我们在外面整整住了一个多星期,有的胆小的同学甚至在外面住了1个多月。每次说到地震,我们寝室的人都特别的兴奋,因为我们一起经历了生死。)

以前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地震,连想都没有想过,一直觉得自己不会遇到这么大的灾难,可是明天是怎么样的我们永远无法预料,是生是死,任何人都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只有认真过好今天,因为你虚度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无限向往的明天,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有一句经典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见后天的太阳。所以同学们珍惜你拥有的每一天,做你该做的事情。对于像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我们无法预料会在什么时候哪个地方遇到,但是我们可以总结前人的经验,做好防御工作,将地震带来的灾难降到最低,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地震,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请同学看ppt上面的震源和震中示意图,不要看书上面的文字解释,思考并且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地震?(地震就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地面震动现象)(多点几个同学说一说)

2、,地震由哪些要素组成,用自己的话给这些地震要素下定义?(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

3、结合地震波波速图,解释为什么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面?地震时人们首先感觉到的左右颠簸还是上下摇晃?

第五篇:4、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92)

4、火山和地震

预期教学效果

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

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

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4、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难点: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么?

2、谈话因为地球内部的运动使 得地球表面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火山爆发和地震,今天我们来研究。

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1、播放录像—火山爆发。

2、组织谈话:看了刚才的录像,你对火山又有了哪些了解?心中还有哪些疑问?

3、教师对于学生的叙述适时给予补充介绍。

4、火山爆发时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指导学生做火山爆发模拟实验。

5、组织汇报交流:火山在即将爆发的时候有些什么征兆?

师进行巡视指导。小组交流观察的收获。

三、探究地震 形成的原因。

1、火山很可怕,地震也很可怕,而且我国是一个地震很多的国家。引导观看录像。

2、师介绍我国1976.7.28发生的唐山大地震。

3、地震是如何产生的呢?

4、师做演示实验。

5、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对于地震的研究也很早。师介绍张衡和地动仪。

四、谈谈安全教育。

1、地震来临我们该怎么做呢?

组织全班交流。师做小结:在室内应该躲在空间狭小的地方,在室外应该跑到空旷的地带,远离高大的建筑物。

下载《火山与地震》创新教学设计(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火山与地震》创新教学设计(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了解我国主要地震区的分布和原因,并初步了解有关地震监测、预报和抗御地震灾害的常识;了解我国火山的分布。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

    火山和地震教学反思

    火山和地震教学反思 篇一:火山和地震>教学反思《火山和地震》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没有切身感受。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了解的很少。学生对火山地震的了解仅仅是依靠电视......

    火山与地震教学反思(5篇)

    火山与地震-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教学。贯穿于问题探究,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依靠教材,还有多媒体视频,以及日常积累的知识进行探......

    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修改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

    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教案 六(6)班:张熙臣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

    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1 预期教学效果1、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2、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3、知道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2. 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 继续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火山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火山》一课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的第2课,是在学习了《地球内部有什么》一课后,了解地壳运动所引起的自然界变化的系列知识之一。在课本中,教材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