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修改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教育
二、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
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视频。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地球上的板块、现代地震仪的图片。
2、铁盒子、黏土、番茄酱、酒精灯,铁架台、毛巾、小木棍等。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谈话:地震是非常可怕的,同样危险的还有火山喷发,大家猜想一下,如果发生火山喷发和地震会不会破坏地形,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课件出示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视频和画面,让学生边看边思考火山喷发和地震使地形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视频:火山地震情景和画面)板书课题。
2、交流火山、地震发生时的情景
学生交流,教师点击相关的图片(地动山摇、房屋倒塌、道路断裂、巨石滚落、河流移位、河流阻塞、岩浆喷发会形成火山岛、火山锥、熔岩高原等等)
(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引导学生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
(1)观看火山喷发的视频。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2)用黏土和番茄酱模拟火山的喷发。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3)小结火山喷发的原因。
2、讨论:为什么说我国台湾省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频繁地区?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结:在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作用,岩层受到压力较大,这往往是火山和地震的多发地带。
(三)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讨论:你推测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
(1)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讨论:假如我们想象这一层一层的毛巾就是地层,地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毛巾在力的作用下向上供,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也会发生褶皱变动)
(2)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根小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当木棍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假如这根木棍是我们想象中的地下的岩层,当岩层受到挤压的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木棍在力的作用下被折断,想象地壳中的岩石受到地壳内部压力时发生的断裂,木棍折断时发出的声响,想象到地震时发出的巨大声响;木棍被折断后产生的震动,想象到地震引起的大地剧烈的震动)
3、组织学生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讲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
4、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课件展示歌谣: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四)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
1、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
2、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五)全课小结
1、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2、提出再研究的问题:
谈话: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么对于这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你有什么想法呢?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想提出来继续研究呢?
(六)拓展:学了本节课的知识,你能解释汶川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地震呢?
板书设计:
地球内部运动 剧烈 火山 地形发生变化
缓慢 地震
第二篇:火山和地震.教案
《火山和地震》教案
六(6)班:张熙臣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掌握避震的技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
2、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火山和地震的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和地震的成因,知道一些预测地震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渗透《环境保护法》方面的相关教育。教学准备
1、有关火山和地震的教学录像片。.小刀.毛巾
木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察录像了解自然现象提出问题。
(1)让学生看一小段51.2大地震以及火山喷发的录像,用感官来认识地震和火山喷发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2)提问:通过看了刚才的录像,你们知道是什么自然现象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呢?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火山与地震。板书:火山与地震
二.教学过程:
(一),提问:刚才同学们看了录像对于火山和地震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讨论)
生1: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生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生3: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
生4:地震发生前,可能会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
生5: 如果地震发生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予以肯定和表扬。
(三),合作学习,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
1,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呀!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你们所提出的问题好吗?
那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第一个问题: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
同学们根据你们所收集的资料那火山和地震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2)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3)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4)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5)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6)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7)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等。,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谈话:同学们从收集的资料中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请说说你们的研究情况。
提问:那岩层为什么会形成褶皱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模拟实验吧.把你桌上的毛巾叠起来放平在桌面上,用手按住两头,向中间挤压,你观察到了什么?怎么会发生这个现象呢?(引导:如果把毛巾看作地壳岩层)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岩层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褶皱现象。)
那么岩层为什么会断裂呢?请你用手握住枯树枝的两端,用力将它压弯、折断,你又发现了什么?(引导:手在枯树枝断裂时有什么感觉?听到了什么声音?)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岩层受到的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断裂形成地震,所以地震时往往大地会震动,而且还有轰隆隆的声音。)
(2)观看录像地震形成的过程。
谈话:原来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形成的,那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呢?(学生进行发布介绍)小结:由此可见,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在火山喷发同时,往往伴随着地震的发生。
3、指导学生了解地震的前兆。
(1)讨论:地震前兆有哪些?你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地震前兆?
(2)讲述:地震前兆还有:泉水或河水突然干涸断流;气候出现冷热骤变;地光与地声等。由于动物感觉器官特别灵敏,被人们称为一部监测地震的“活仪器”。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动物的地震前兆,老师介绍一首歌谣给大家: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4、指导学生在遇到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人要立即离开房屋,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去,以免被倒塌的房屋砸死、砸伤。如果来得及,最好在离开房屋前,拉断电闸,熄灭炉火,以免造成火灾。5.介绍<<环境保护法>> 三:课堂总结
⒈学生概述本课内容
谈话:同学们,到现在为止,你们对火山和地震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⒉提出再研究的问题:
谈话: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那么对于这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你有什么想法呢?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想提出来继续研究呢?
四:作业布置:
同学们课外收集以下的资料:
1,世界上什么地方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2,地震和火山喷发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
3,地震和火山喷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4,火山喷发会不会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第三篇: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了解我国主要地震区的分布和原因,并初步了解有关地震监测、预报和抗御地震灾害的常识;了解我国火山的分布。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地震区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对待地震灾害。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
投影片(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图)、中国地形挂图。课时 1课时。讲授提纲
一、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1.从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图看 2.从历史上的地震记录看
二、我国主要地震区
三、地震的抗御
1.地震的监测和预测 2.减轻地震灾害的办法
四、火山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我国地形的特点有哪些?你能用板块构造的道理说明这些特点的成因吗?(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所说,我国地形的特点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疆域地处亚欧板块的东南部,其南临印度洋板块,其东有太平洋板块。从东、南两侧受到挤压,因而使我国疆域内的板块断裂破碎,就形成我国地形复杂的特点。特别是印度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了青藏高原。而我国大部分领土正在这高原的东侧,才形成了西高东低阶梯分布的地势。同时,在与东侧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使我国地形更复杂。而且还影响着我国的地震区与火山的分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我国地震和火山的知识。学习新教材
一、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板书] [提问] 为什么说我国是多震的国家?你能从板块运动和世界地震、火山带的分布图上说明“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吗?(展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震、火山带分布图”,让学生在明确我国的大致范围后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正是由于我国处在几大板块相互挤压的集中地区,地壳很不稳定,特别是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地震带)都经过我国境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阅读课文] 指导学生读课本23页“多地震的国家”一节课文。
[过渡] 可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我国地震常发地区主要在哪里呢?
二、我国主要地震区[板书] [读图] 指导学生识读“我国主要地震区和火山分布图”,并且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
[教师归纳] 教师按照课本24页的课文,将学生回答的地区,归纳成为四个主要地区。[过渡]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4页最后一段课文及25页“读一读”的材料,并且观察“地震后的唐山”、“重建后的唐山”两幅图。使学生认识到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认识它,尽力减轻它带给人们的灾害。
三、地震的抗御[板书] 1.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板书] [阅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25页的“选讲课文”及课本26页的“读一读”。2.减轻地震灾害的办法[板书] [讨论] 当我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后,为了减轻地震的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教师小结] 地震虽然至今仍然是我们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只要我们按照科学道理去做,还是可以减轻它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例如,在震区加固建筑物,使它能抗拒可能发生的最大的地震;在地震期间,疏散居民到开阔安全的地方;普及地震常识,使人们遇到地震时能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轻伤亡。当然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我们人类完全控制它,这又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就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彻底控制地震灾害,造福人类。
[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地震的知识,大家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那么还有一种地球内部力量使地形突然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呢?(火山)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火山的分布。
四、火山的分布[板书] [读图] 指导学生识读“我国主要地震区和火山分布图”,找出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大同、腾冲、新疆南部、台湾、海南岛等地的火山分布地。[读课文] 指定学生朗读课本26页最后一段课文。
[展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我国著名火山的景观图片(或投影片)。复习巩固
1.按照课本的“目录”,回忆第二章“中国的地形”的知识内容。2.使用课文复习未记住的知识内容,准备上好下一节的复习课。
第四篇:火山与地震教案
教材的内容方面来看,本节教材是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个领域。本节主要介绍火山和地震这两个主题。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来看,全章重点要学习的是“变化的地形”,地形的变化有时剧烈有时缓慢,本章第二、三节的“海路变迁”和“缓慢的地形变化”主要都是以长期 的缓慢的大地变化。而由火山和地震引起的地形变化是明显剧烈的,作为本章的第一节,这样安排使学生对之后要学的缓慢地形变化较容易接受,因为这样的顺序安排很重要。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结构图火山与地震 火山 地震 成因 喷发物 火山灰 岩浆 水汽烟雾 改变地形 陆地:火山丘 海底:火山岛 火山的弊与利 类型 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 火山带 简介 成因 危害 预报 应对措施 地震带 地震火山带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方面】同学们经常会从新闻报纸上听闻有关地震和火山的报道,尤其对近年来全 国以致全球各地地震频发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也有所了解。只是学生对火山和地震的成因、它 们的分布情况等知道的比较少,并且对两者都会引起地形的变化可能更未曾了解。【能力方法方面】本节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以及对生活实例的对比观察来了解 火山和地震的成因以及火山地震带和地震发生前的预报和震时措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和防震抗灾意识。【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本节学习学生知道大地是不平静的,但具体的对于地形是怎么运动变 化着的也有待加深认识。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和视频实验的观察以及对比分析,得出火山地震发生的原因及对人类带 来的影响;并以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地震可以预报以及震时在不同场合的应对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火山和地震,能体会到地形是变化着的。掌握防震抗灾的科学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震的危害以及地震来时的应对措施 2)火山和地震均能改变地形 3)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教学难点】1)火山与地震的成因 2)火山和地震均能改变地形
五、教学方法 【教法】多媒体课件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器具 【教学器具】PPT 教学过程<一>教学任务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奉化应该很熟悉了,那就你们对奉化的观察,觉得奉化有哪些地 学生回答:平原、丘陵、盆地(学生在小学时候就已经知道一些地形知识)教师:一个小小的奉化就有这么多种的地形,可想而知地球上的地形是变化万千、各种各样,我们世界上的地形主要分为五大基本类型(课件展示五种基本地形图片)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够改变我们地形的两种自然现象——火山和地震(板书),首先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火山(板书)<二>教学任务二:火山 教师:大家都开过饮料罐吧,下面我们来看个视频,当我们在打开饮料罐之前先摇一下,会 发生什么情况?(播放视频)教师:知道为什么饮料会喷射出来吗? 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了解回答 教师:解释饮料在摇晃一下以后打开会喷射出来的原因,从而引出火山喷发的原理和饮料喷 射是相似的,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提出火山的成因是由于岩浆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环境 作用下,会沿着地壳的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的。(板书)教师:知道了火山的成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真实火山喷发时的情景,仔细观察火山喷发时 喷出的物体有哪些?(课件播放视频)学生:带着问题来看视频 教师:看了刚刚的视频,大家知道火山的喷发物有哪些? 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回答 教师:首先我们看到喷出来的浓浓的灰色这是火山灰,随后喷出来一些火红火红的物体是岩 浆,伴随着火山灰和岩浆喷出来的还有水汽烟雾。我们将火山的喷发物归一下类,其中火山 灰属于固体物质,那岩浆就属于液体物质,而水汽烟雾中含有气体物质比如水汽就是气体。(板书)学生:学生跟着思路一起回答 教师:介绍火山能够改变地形,当陆地上的火山喷发后会形成火山丘,比如日本的富士山; 那么海底的火山喷发会形成什么呢?(一般学生均能回答出来岛屿)我们给他个名字叫火山 岛,最著名是夏威夷群岛还有我们台湾的澎湖列岛,钓鱼岛也属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岛屿。(课件播放著名的火山图片)(板书)教师: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弊的同时还会有利的存在,下面我们以圣海伦死火山喷发带来 的弊和利为例来探讨一下火山的弊与利,大家可以参看书本102 页视窗找出弊和利。(板书)学生: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火山喷发带来的弊和利,并试着概括回答 教师:课件呈现火山喷发的弊与利,让学生了解 教师:同学们就你们现在所知道的火山,你们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来吗? 学生:请学生说出几座火山的名字 教师:那你们说的这几座火山你们有没有听到过它们经常喷发或偶尔喷发或不喷发这种情 学生:根据对所报火山的了解回答教师:我们根据火山的活动情况把火山分成三类,在书本103 页小资料中有介绍。首先,目 前正在喷发或经常喷发的火山人们把它们叫做活火山,著名的活火山有意大利的埃特纳火 山,还有日本的富士山;而与活火山相对的就是死火山,介绍死火山,以及著名的死火山我 们山西的大同火山群;介于活火山和死火山之间的我们就称之为休眠火山,介绍休眠火山,并展示几座休眠火山的图片如黑龙江五大连池和吉林的长白山。但是其实这三种火山之间并 没有明确的界限,死火山可以复活变成活火山,而休眠火山可以复苏变成活火山。教师:介绍现存的活火山有500 多座,我国有600 多座火山遗迹,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 林省的长白山、云南省的腾冲。教师:以富士山为例,讨论为何山脚的居民如此淡定住在那,引出火山喷发有预兆 学生讨论:学生进行讨论,并表述自己的观点 课件:课件总结展示火山喷发前的预兆 <三>教学任务三:地震 过渡:用课件展示最近几次地震的图片,引出地震 教师:介绍地震,课件辅助“地震和火山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 500 多万次地震,但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只有5 万多次(1%),造成严重破坏的平均每年有十多次。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地震和火山一样也会引起地形的变化,简要介绍地震 引起的地形,结合图片。教师:地震给我们带来那么大的危害,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地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学生:学生回答 教师:直接给出地震的成因是绝大多数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坚硬的地壳产生断裂、移动,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引起地表的震动,即地震。展示地震的结构简要 介绍,提出在震中附近,人的感受是先赶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让学生在书本中注出。教师:你们对于地震又了解多少呢,你们知道地震会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来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地震带来的几点危害 教师:展示最近几次地震的震级,提出震级和烈度 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认识震级和烈度 教师: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发生在哪里? 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出来 教师: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又是发生在哪里? 学生:在书本上找出。教师:地震危害如此之大,那么大家觉得地震能否预测呢? 学生:往往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回答不一 教师:其实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展示史上一次被人类成功预测的地震,说明地震是可以预测,但是还不能准确预测所有的地震,就如汶川的地震未被预测而使得最后损失惨重。教师:我们的科学家为了能够预测地震,也发明了一些能够预测地震仪器,大家知道的有哪 些测量地震的仪器? 学生:学生都知道张衡的地动仪,因此大多数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课件:介绍现代的测地震仪器。教师:地震和火山一样在来临时会有一些预兆,讲述汶川地震发生前几天的怪事以及结合图 片,让学生了解到地震发生前有预兆 课件:课件展示地震发生前的预兆 教师:假如地震真的发生了那你在以下四个场景中你们会怎么做?(组织讨论)讨论:组织学生针对不同场景下讨论震时的因对措施“5 分钟讨论时间” 教师:组织讨论交流震时的应急措施 学生:各组学生派代表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课件展示在不同场合下震时的应急措施 <四>教学任务四:火山和地震的分布 教师:火山和地震是两种自然现象,那么他们有怎样的分布特点?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两幅图 片,一幅是火山分布图,另一幅是地震分布图。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的重合地方聚集在哪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点得出火山和地震的分布特点 教师:得出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两个带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 教师:总结,地震和火山均发生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方。课件:展示本堂课的课后练习板书设计4.1 火山与地震
一、火山 成因高温高压活动的岩浆 裂隙、薄弱地带 喷发物火山灰——固体 浆——液体水汽烟雾——含气体成分(如水汽)改变地形陆地火山喷发——火山丘 例日本富士山 海底火山喷发——火山岛 例夏威夷群岛 类型(按火山活动情况)活火山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日本富士山 死火山 山西大同火山群 休眠火山 吉林长白山 预兆
二、地震 简介地球上每年发生大约500 万次,但能被人感觉到的只有1%,造成严重破坏的每年有十多次。地震时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成因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力量地表变形断裂、移动 震中附近先感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震级与烈度世界最大的地震:智利 中国建国以来最大地震:汶川 预测能预测但不能准确预测所有的地震 震时应急措施
三、火山、地震分布 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均发生在地壳活跃的地方《火山和地震》教学设计
一、看视频
你刚才看到的视频,哪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 板书:火山和地震 是啊!火山喷发和强烈的地震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火山喷发和地震你想了解哪些知识呢?以小组讨论。
二、提出探究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用多媒体展示。
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2、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3、地震给人类带来来哪些危害?
4、地震来临之前,有什么前兆?
5、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6、火山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及好处?
7、世界上哪些地方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下面我们利用手中的材料,“亲临”地震火山模拟现场,去探究地震和火山的奥秘,你忙想不想去?
三、解决问题
1、以小组合作,每个组宣1----2个问题。利用你手中的材料(阅读课文,搜集资料,实验研究等方法)集体交流,逐个解决。
2、宣读每个小组选择的问题,然后进行研究
3、公布研究成果
①地震的形成
把桌上上的毛巾叠起来,平放在桌上,用手按住两头,向中间挤压,你观察到了什么?怎样会发生这个现象呢?(引导:如果把毛巾看做是地壳岩层)这个现象能够说明什么?(岩层在力得作用下发生褶皱现象。)
那么岩层断裂呢?请你用手握住枯枝的两端,用力将他压弯,折断,你又发现了什么?(一根树枝在断裂时都会引起手的震动,几千米厚的岩石层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快速,突然的断裂引起的震动,释放出的能量改是何等的巨大。)板书:地震是由于地壳岩层运动引起的。
世界上90%以上的破坏性地震都是有岩层断裂引起的。另外,火上喷发会引起地震,过度采矿而造成的地表塌陷也会引起局部地震的发生。
(什么叫地震呢?阅读书23地震概念)
②既然地震发生不可避免,地震来来,我们该怎么办?
生交流,师总结,补充:
当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是保持沉着,冷静,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救。
③地震的危害及好处
既然地震这种自然现象存在于地球上,它和人类的生活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前面的了解来说一说地震给人类生活带来来哪些危害?(讨论后多媒体展示)
地震有好处吗?老师老告诉大家。
A、地震能缓解地球本身的压力,释放过多的能量,保持岩石圈受力平衡。B、、同时地震也会把地下的矿物带到地表。
④地震的前兆
地震的破坏力确实巨大,地震发生不可避免,我们怎样对地震进行预测,较少灾难的发生呢? 学生汇报
正如同学们所说,地震前地下水、动物、天气都会出现异常现象。
除了观察地震前兆,还有先进的测震仪对地震进行预测。人们对地震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1700多年,现在人们预测地震的仪器越来越先进,日本发明制造的测震仪能在地震发生1分钟前测出。但是1分钟时何等的短暂!关于地震的预测人类还在不断探索中,这项研究的任务就落在你们身上。
⑤火山的形成
我们了解来地震由于第七哦岩石运动形成的,那么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呢?
生发言
小结: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都是有地壳运动形成的。在火山喷发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地震的发生。因此,地震和火山喷发即有区别又有联系。(阅读书22页火山概念)
⑥火山的好处和危害
那么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和危害呢?
危害:①岩浆及其携带的岩石碎块会掩埋农田、道路或成真,造成人员伤亡机器经济损失。
②喷到空气中气体货尘埃物会污染空气货导致气候异常。好处:火山活动可以形成矿产,温泉和肥沃的火山灰(植物的肥料)
⑦地震、火山多发带
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交接的地方,由于相互挤压,作用往往是火山喷发和地震多发带。中国活火山有:
A、黑龙江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 B、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和龙岗火山 C、台湾大吞山河龟山岛 D、海南琼北火山 E、新疆阿什库勒火山 F、云南腾冲火山 总结:
看来关于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的问题,那就请大家把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下去,当然你还了可以通过查阅课外书籍或电脑灯其他方法进行探究。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火山和地震的专家。
课后补充:
1、岩浆是怎么形成的?
岩浆是地球上已经存在的岩石如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回到地下深处,由于高温而重新变成熔融状态并富含挥发性气体的物质。
2、岩浆温度
白色≥1150℃
暗红色 550——625℃
金黄色1090℃
隐约可见的红色475℃
橙色
900℃
亮的向红(樱桃红)700℃小六科学《火山和地震》 教案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火山和地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震的形成原因,以及预防地震的措施。
2、通过分组实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在危急时刻处理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受到科学自然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地震的成因。难点: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教法和学法】: 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卷巾三条(不同色)、杉木板一小长条或长树枝一条、纸箱、记号笔等。【教学过程】: 谈话: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孩子们.看完后谈一谈你的心情和想法.” 多媒体出示视频录像。生: 沉重、悲伤、想帮助他们等。师: 这一切是由于什么造成的呀? 生: 地震 师: 为了使地震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少,我们需要用科学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震。(出示课题)师: 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关于地震的那些知识呢?(学生可能说出: 地震形成的原因,地震前自然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我保护等。)
1、谈话: 强烈的地震有着很大的破坏力,对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威胁,你们知道地震是如何形成发生的吗? ”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2、实验 1: 模拟岩层褶皱的实验 ①讲解: 每个同学把带来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 这一层层的毛巾很像地下一层层的岩石。假如地下的岩层也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你认为会发生什么现象?(会弯曲)你在自然界中看过弯曲的岩层吗?
3、实验 2: 模拟岩层断裂的实验 ①讲解: 每组桌上有一根木棍,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压断。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 手有什么感觉。②分组实验。③汇报实验结果。④讨论: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想: 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越来越大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可能也会被压断)当岩层被挤压断裂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可能会发生地震,有剧烈的震动和巨大的声音。)
4、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猜想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汇报)
5、讲解地震的成因(1)、讲解地震的成因 地壳内部的岩层受到巨大的压力。压力是来自各个方向的,既有自上而下的压力,也有来自侧面的挤压力。当岩层两侧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平排列的岩层就会变形,像我们刚才做的挤压毛巾的实验那样,岩层也会发生弯曲,产生褶皱。褶皱的岩层不再是水平的,有的地方拱起来,有的地方凹下去。当岩层受到的压力继续增大的时候,就会由褶皱到断裂,像我们在实验中把木棍压断一样。当我们用力把木棍压弯时,由于弹性的作用,木棍中就蓄存了 很大的力量。如果手一放松压力,木棍在弹力的作用下就会伸直。如果用力把木棍压断,蓄存在木棍中的力量就会一下子施放出来,引起木棍震动起来,发出“啪”的一声响。这时,手会感到木棍的震动,有麻的感觉。地下的岩层那么厚、那么坚硬,必须受到很大很大的压力才能把它压弯。当岩层被压弯、发生褶皱时,岩层内就会蓄存很大很大的能量。当岩层受到的挤压力超过了岩层坚固程度的时候,岩层就会被压断,施放出特别大的能量,发出巨大的声响,引起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地震时施放的能量是以波的形式,从岩层断裂处向四周传播的,传到哪里,哪里的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各种物体--山脉、房屋、树木、家具、桌上的物品、吊灯等,都会跟着震动起来,严重时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地球上绝大部分地震是由于岩层的断裂造成的。此外,还有因为火山爆发、大地陷落等原因造成的。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每年地球上都要发生几百次; 只是有的地震较弱,人们感觉不出来; 只有强烈的地震才会带来灾害,但一般一年不过只有几次,通过仪器才能测量出来。(2)、出示多媒体课件,小结地震成因和危害 1. 谈话: 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害,那么地震发生之前有哪些异常的现象出现? 请你们介绍给大家。2. 学生介绍所知的一些异常现象。3. 出示课件(地震先兆及谚语)引导学生学习。4.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对地震研究的科学贡献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并简单介绍世界上第一架监视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原理,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谈话: 如果我们遇到了地震应该怎么办呀?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总结避震知识。课件出示(地震防预常识)
4、地震自救小检测(出示课件)这些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师问: 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探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生先说师后说)通过今天的课,我们对地震有了 一定的认识,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能有所应对。搜集有关地震和防震的资料。办一期以地震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五篇:《4. 火山和地震》教案2
《4.火山和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和地震荡的资料;能够模拟火山和地震的形成。
2、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测方法;知道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3、了解张衡及他的贡献,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
难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准备
师:火山和地震课件;1瓶啤酒(演示火山喷发)、启子;一次性筷子(用“搭支架”用的竹筷)每人三根(分组实验:地震)。
生:收集火山和地震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提问:地球的构造分为哪几部分?地球内部有哪些特点?
2、谈话: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在不断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像。
3、观看“火山和地震”的现场情景。
4、提问: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5、谈话:关于火山和地震,你想知道哪些问题?请各组讨论后,提出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
6、全班交流: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7、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研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几个问题来研究好吗?
(二)自主学习
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谈话:我们先来研究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试答)。(2)谈话: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完后,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3)播放课件。
(4)小组讨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5)全班交流、小结。
(6)谈话: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类似火山喷发的现象呢?
(7)谈话:你见过打开啤酒瓶子时的情景吗?啤酒里的泡沫是用一定的压力压到瓶子里去的。我现在就来打开一瓶啤酒,请你们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8)演示模拟实验:老师打开一瓶啤酒,学生观察。(9)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10)讨论:联想火山喷发,说说模拟实验分别代表什么?想一想泡沫喷出的原因是什么?(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像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像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内部有压力。)
(11)讲解:(出示课件)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变成了粥状的岩浆。灼热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从火山口喷出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叫做火山。
(12)看书。
2、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1)谈话:刚才通过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你对火山喷发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呢?那么,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呢?说说你的观点。
(2)播放课件。
(3)分组讨论: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地震发生原因的不同,分为哪三类?
(4)讲解:在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这三种地震中,火山地震就是当火山冲出地表的一刹那引起的地震;陷落地震是地下岩洞或采矿区上面的岩层支撑不住压力时而发生塌陷,这两种地震占地震总数的比例很小,影响的范围也不大,而90%左右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构造地震,让我们也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好吗?
(5)谈话:我这里为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是筷子。我们就来用筷子模拟构造地震。(边讲边演示)我们把这根筷子想象成地壳岩层。实验方法是:每人先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联想“构造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注意两点:实验中注意安全;实验结束后,把筷子全部清理到托盘里。组长给每人发三根筷子,实验开始。
(6)分组模拟实验、体会、观察、联想。
(7)提问: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发现呢?联想“构造地震”的形成,说一说实验说明了什么?(筷子——地壳的岩层;被用力弯曲——挤压产生褶皱;当筷子承受不了你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
(8)讲解: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产生褶皱,当地壳承受不了这种挤压和拉伸时,褶皱就会突然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这就是“构造地震”。
(9)小结板书:出示课件。(10)看书。
3、火山和地震有哪些危害?
(1)谈话:火山和地震都是自然现象。那么火山和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4)谈话:我这里有一段“地震危害”的录像,请大家来看一看。(5)播放课件。(6)讲解:地震的危害
4、怎样监测地震?
(1)谈话:火山和震是地球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那么有没有办法来监测呢?你知道世界是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是谁发明的吗?叫什么?
(2)讲述:我国对地震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大的贡献,如张衡发明的侯风地动仪.现在人们可以利用精密的仪器对地壳的变化进行监测,逐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是怎样监测的,看录像。
(3)谈话:人们利用精密的仪器监测到的地震是正在发生的地震。那么在地震前有没有什么异乎寻常的自然现象呢?谁来说说看。
(4)讲解:地震前,由于地壳中的岩层受到压力增大,有一部分深层的岩石可能就会发生断裂,使得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所以地表温度就会升高,出现井水冒泡、动物有异常惊慌的现象;另外,由于地壳板块与板块挤压碰撞会有地声、磨擦(类似于产生静电)会有地光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异乎寻常的自然现象来防震减灾。
5、当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1)讨论:如果遇到地震时,你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2)讲述:当地震发生时,首选的是想办法离开高楼大厦,到相对空旷的地方——逃生;第二,如果在房子里出不去,要拉掉电闸、关好煤气以防起火,躲藏到卫生间或有一定支撑力的物体如桌子、床的下面——躲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