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听听秋雨的声音 教学设计 郭成英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及朗读能力。2.在读中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读后体会,感受秋天的美好。3.仿照课文,补写几句诗。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与插图、课文内容相符合的课件。2.轻音乐。(配乐朗读时用)
教学过程
一、走进秋天的音乐厅──创设情景导入
1.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色彩的宝库,请看(教师出示课前搜集的各种展示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
2.课件展示秋天美景,学生静静欣赏。3.是啊,秋天真美!它就是一道神奇的画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图画,它也是一座辽阔的音乐厅。①师:刚才,我们已经与秋天的声音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了。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不信,你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揭题)5.指名读课题。(要求要读得美一些,提示中间的标点符号要停顿一下。)
二、聆听秋天的声音──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师: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题12的旁边有一个星号,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②生随机回答:自学、借助阅读提示„„
③师:那我们赶快来读一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的自学提出了什么要求。
④指名说,课件出示要求。
2.初读课文,检查自学再一次带领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其他同学拿起笔,边听边划出你听到的声音。(指名分小节朗读)
②师: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你听到了秋天的什么声音呢?(生说,师随机板书。)板书: 黄叶、蟋蟀、大雁、秋风
三、品味秋天的声音──感悟诗歌语言的精练优美
(一)畅说秋声
1、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好好读读课文,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节的什么声音,它让你想到什么?
2、学生讨论后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评,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学习第一小节
生:我最喜欢第一节写的落叶声,它让我知道秋天来了。师:能不能给大家读读这一节。(生读)
师:还有谁也喜欢第一节写的落叶声,说说你的想法。生:厚厚的黄叶铺在地上,踩上去软软的,就像铺了地毯。生:我喜欢落叶声,它让我想到树叶落下来,像蝴蝶在飞很美。
师:呵,多美的黄叶啊,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师:小树叶,你跟大树说了些什么呀? 生:再见了,大树!明年春天我还会来的。生:大树,谢谢让我在春天里健康成长,再见了。
师:说得好。让我们一起,带着对大树的依恋,带着对大树的感谢,边做动作边读第一节。(伴随课件生边做动作边读书。)学习第二小节
师:告别了翩翩起舞的小黄叶,听,这是谁在歌唱?好听吗?指名读第二小节 师:细心的你听到了吗?蟋蟀在唱什么呢?
生:阳台,谢谢你陪伴我一个夏天,明年夏天我再来为你演奏。生:天气凉了,我就要回卧室了,请听我再为你演奏一曲。师:我们请喜欢蟋蟀的同学一起读读这一节。(生齐读)学习第三小节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的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指名读描写大雁的诗句。
师:大雁就要离开它的朋友们飞往温暖的南方,它深情地对青蛙说:“————————”,对蚂蚁说:“——————-”,对喜鹊说:“————————” 师:多么深情的大雁,临行时一串串叮咛让我们感到一阵阵温暖。齐读这一句。3让我们把这份喜悦送到诗句里,朗读第三小节
4、改写第三小节
(1)第一二小节和第三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诗句这样写,是表达方式富有变化,显得更生动。你能用一二小节的形式改写第三小节吗?
(3)学生口头改写
(4)出示幻灯,全班齐读改写后的第三小节。师:这是你们自己改写的诗,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5.不论落叶还是虫鸣,不论秋风还是雁群,都给我们带来了秋的信息,现在,让我们美美地齐读一二三小节,享受享受这醉人的秋天。
(二)仿写诗文
1、听听,秋的声音,那是金秋最美的歌唱。现在让我们走进果园,走进山坡,来到田野,来到树林,听,你还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砰砰”,树上的苹果你挤我碰。“嘿哟,嘿哟”蚂蚁忙着准备冬粮。“呱呱”青蛙正在加紧挖洞(2)同学们真细心,诗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我们却在那里找到了秋,听到了秋的声音,能不能像诗人那样用书上的语言,把你听到的秋的声音表达出来。(3)交流自己写的诗,指名上台朗读自己写的诗。
(三)再悟秋声
师: 同学们,难怪作者说,走进秋,就是走进了辽阔的音乐厅,学生读四五两小节。
师:读了这样的诗句,你能接着说几句吗?
五、诵读秋天的声音──配乐读文,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1、师:秋的声音很多很多,马虎的小朋友却听不到她,因为她是那么来去匆匆,所以只有用心听,你才能听到秋的声音。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为金秋唱出我们的歌韵。
2、配乐读全文
六、拓展延伸
秋的声音美妙动听,令不少诗人为之陶醉,他们也纷纷写了不少优美的诗句来赞美秋天,老师就在电脑百度搜索中找了一首,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秋天的歌
落叶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簌簌--簌簌--” 在黄昏的曲谱中滑落,幻化成一曲优美的小令。
田野是一架豪华的钢琴,农民伯伯在琴键上奔跑,奏响了一首丰收的赞歌,雄壮的音响在上空回荡。
果园是一支无声的颂歌,黄莺在枝头歌唱,为采摘果实的阿姨,呈献舔美的歌儿„„
秋天是一首歌,一首幽雅的小夜曲,一首刚劲的钢琴曲,一首令人陶醉的古筝„„
秋天把这么美妙的声音送给了我们,我们是不是也该送份礼物给秋天,来赞美秋天!老师这里有几种方式给大家参考,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送给秋天,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其他方式送给秋天、赞美秋天。大屏幕出示:
1、爱诵读的你,可以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
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
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声音。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第二篇: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一课。从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是让学生首先用自己的感官——耳朵去倾听周围的声音,体验声音的多样性。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能够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等有适当的了解。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本课为后面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也为未来建立有关声音的一些科学概念打下感性的基础。
学情分析
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早在婴幼儿时期,小孩子已经对声音感兴趣,到了十、十一岁,孩子们已经产生思考和问题,比如,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有足够的兴趣。
2.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思辨能力,能够针对不同情况做出分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
1、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用心倾听声音,懂得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声音与物体的关系,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难点】对听到的声音进行高、低、强、弱的描述。【教学准备】PPT,记录纸,试管,试管架,音叉,玻璃棒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导入新课。
二、倾听教室内外的声音,并说说他们是由哪些物体发出来的。
三、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四、自己能制造声音。
五、分辨声音
(一)不同力气敲打音叉,音叉发出声音有什么不同?(强弱之分)
(二)相同力气敲打试管,试管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之分)
六、小游戏----猜老师在哪里?(方向、远近之分)
七、小结
听听声音教学反思
谢仙花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一课。从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是让学生首先用自己的感官——耳朵去倾听周围的声音,体验声音的多样性。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能够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等有适当的了解。
新理念的体现:
一、以人为本,突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我将本节课设计了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注重突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们都很大胆地进行实验,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在实验的过程体验到声音也是有变化的。
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上课伊始,结合课题让孩子谈谈想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声音有关的内容时,要注意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还应该注意倾听,在探究活动中,让孩子们自己动手,4
通过实验感知声音在强弱(响度)、高低等的变化。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
无论哪一门学科,教师都不仅仅是为了教书而教书,更多的是育人。我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对比有声的世界和无声的世界(由于时间上把握的不当,最后没有出现),让他们说说,对待我们身边那些听不到声音的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学生的说,使学生们明白了他们是幸福的,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地学习。更是希望他们对待那些残疾朋友们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关爱。
不足之处也比较多,比如:教学设计内容过多,时间上没有把握好,整节课前松后紧;实验设计上对学情分析出入比较大,导致在实验中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第一次在市内学校上课,有一些紧张情绪,所以在导学语言上不够精炼,指导方法不到位„„
总之,反思这一堂课,我从中发现了自己在教 5
学上的不足之处,也找到了症结所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扬长避短,不断的磨练自己,争取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科学学习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篇: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听听声音》是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为了了解学生关于声音的认识情况和引发学生关于声音问题的思考,教科书设计了“听听周围的声音”的活动。学生通过玩两种不同型号的音叉,从中真切地感受到声音的不同,并试着进行科学地描述。学情分析:
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熟悉的东西,但学生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四年级学生对观察、描述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描述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不够,所以在本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环境,让学生在生生、师生交流观察结果中,学会科学地描述。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学会对各种不同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
3、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创造乐音,增加生活乐趣。教学重难点:
1、学生亲临探究过程,初步感知声音与物体间的关系。
2、对声音的强弱、高低、远近、方向能加以区分和鉴别。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首先我们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
刚才的音乐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 “听听声音”。(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二、倾听、感受声音
1、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认真地听过我们周围的声音?现在让我们倾听周围的声音。(学生认真的倾听)
2、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生汇报)
3、同学们听得真仔细。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生:我们人类发出的。生:大自然发出的。
4、这些声音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生:有的声音好听,有的不好听;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三、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1、你们能用我们周围的物体发出声音来吗?(要求:降低声音,有节奏)
2、这些发出声音的物体都是什么体?(固体)
3、(出示半烧杯水,和一个空杯)你能用这些材料使水发出声音吗?(生演示汇报)
4、固体、液体都能发出声音,你能让看不见不到的气体出发出声音吗?(吹笔帽,口哨)
5、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声音都是由物体发出来的,声音离不开物体,没有物体不能有声音)
四、分辨声音的变化
1、(出示音叉)它叫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听听声音)
2、我们来做游戏听听不同方向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中间闭上眼睛,老师点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同学叫他的名字,让这位同学辨别是从哪个方向发出的声音,如果说对了大家对他说“你真棒”,如果说错了大家对他说“继续努力”。(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向发出的声音)
3、我们来做游戏听听不同距离发出的声音。请一位同学站在教室前面闭上眼睛,老师点与他不同距离的两位同学叫他的名字,让这位同学辨别哪个离自己近、哪个离自己远,如果说对了大家对他说“你真棒”,如果说错了大家对他说“继续努力”。(进行游戏让学生感受不同距离发出的声音)
4、我们来做游戏听听声音的不同大小。老师拍手发出声音,然后全班一起拍手发出声音。你们拍手的声音能比老师的声音再大一些吗?能再小一些吗?(做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不同大小)
五、总结延伸
1、通过听听声音,你有什么收获吗?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四篇:《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一样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学会对各种不一样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当地了解。
3、通过对声音的研究,培养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创造乐音,增加生活乐趣。教学过程:
一、倾听声音,感觉声音。
1、揭示课题,提出规定。今日,我们来学习《听听声音》,不过老师想把课题改为《倾听声音》(板书课题:倾听声音)你觉得“倾听”与“听听”有什么不一样?
提出规定:在这堂课中,大家要学会认真倾听,用心感受。
2、听听声音,说说感受。今日,老师带来了几段声音,大家听后说说这些声音都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在这些声音里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哪些是因为人的工作或活动发出的?你听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听声音)学生讨论填表,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乐音
噪音
好听
难听
二、了解声音,知道来源。
1、让固体发出声音
想办法让桌子上的铅笔盒、纸、橡皮圈等物体发出声音,办法越多越好。学生汇报交流。
2、让液体发出声音
(教师舀一杯水放桌上)
谁能在没有其他辅助器具的情况下能让这杯水发出声音?办法越多越好。在有其他辅助器具的情况下,你有哪些办法让水发出声音?
3、让气体发出声音
激趣:刚才让固体、液体发出声音都太简单了,谁能让这看不到,摸不着的空气也能发出声音呢?看谁的办法多,可以借助辅助器具。学生讨论:吹、扇、装„„
你平时还发现哪些声音也是气体发出来的呢?
交流:大风吹的声音;笛子、口琴、萧等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从刚才的汇报中你有什么发现?
(气体能产生声音,但是大风的声音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
讨论:从上面让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的活动中,你觉得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发出声音吗?(板书:声音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三、分辨声音,知道变化。
1、闭眼听声音,分辨方向游戏。
2、闭眼听声音,分辨远近游戏。
3、分辨声音的大小。
教师准备一个玻璃杯,用筷子敲击杯子,再稍微用力一点敲击杯子,让学生分辨两次声音的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那么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发声时用力的大小不一样)
4、分辨声音的高低。
教师准备两个同质,同大小的玻璃杯,同力用筷子敲击杯子,让学生分辨声音。(声音高低相同或大小相同)
教师再在一个杯子里加水,再用同力敲击两个杯子,让学生分辨声音的不一样。板书小结:方向
远近
高低
大小
四、利用所学,开展创造。
1、分析两个杯子声音高低不一样的缘故。(因为一个杯子里有水,另一个杯子 不加水,杯子里空气的容量不一样,所以声音就不一样。)那么利用这个原理,老师给大家7个相同的杯子,你能让这些杯子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吗?联系音乐课里的1、2、3、4、5、6、7,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操作实验)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使杯子里空气的容量大小不一样,创造出不一样的乐音。其实,生活里有不少物品可以用来创造出乐音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根据老师列出的物品清单,回家试试制作一架小型的古筝用于平时的娱乐。
2、创造性作业
准备一块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木板,十多枚小钉,7根橡皮圈,根据这些材料制作一架小型的古筝。
五、板书设计
倾听声音
感受声音
自然界的声音
乐音
好听
人活动工作的声音
噪音
难听
声音来源: 声音由物体产生的,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分辨声音: 方向、远近、高低、大小
运用所学:一块木板,14枚铁钉,7根橡皮圈,制作一架“古筝”。
第五篇: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听听声音》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第五单元《声音》第一课时内容。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他们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别。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为后面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课时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也为未来建立有关声音的一些科学概念打下感性的基础。
教学设想
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处处着眼于以生为本,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活动中自己感悟。采用了倾听——观察——质疑,比较——分析,巩固归纳——演绎推理的学法设计。
对于教学重点,认识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认识声音的高低上。通过敲击音叉,反复倾听,学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然后教师引入科学概念音调的高和低。进而组织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利用音调的高低描述声音,积极地内化体验。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我们周围充满了声音,通过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2、通过游戏、实验,使学生懂得声音有大小、远近、高低的不同,初步分辩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激发学生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记录卡》每人一张,塑料直尺、小鼓、小棒及笛子、口哨、塑料瓶、石子,两把口琴,透明玻璃杯6-8只,清水一小盆。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猜猜我是谁?
把学生分成甲乙两组,一组学生闭上眼睛,指明另一组学生以不同的语调轻说“猜猜我是谁”,完成2-3组后,互换角色。
活动目的:在交流中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教师有意识的控制活动,让步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长短、高低、乃至强弱等,了解学生的情况,为教学做好铺垫。
一、铺垫设疑(5-6分钟)
1、师:咦,同学们,刚才我们的教室里还是很热闹的,现在怎么安静下来了?(生:因为上课了!)
师:你怎么知道上课了呀?(生:因为上课铃响了。)
师:哦,同学们的耳朵真灵啊!对了,听到铃声,我们知道上课了。
2、“那今天我来给同学们上课,大家欢迎吗?请表示一下”。(同学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你的掌声中我读懂出了一片期待)师:谢谢大家,下课的吵闹声,上课的铃声,同学们给我的热烈掌声,哇,我们生活中到处充满着声音,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声音强弱、高低变化明显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倾听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感知到声音的变化,相机导入教学课题。
二、探究发现(15-17分钟)听听声音
1、多媒体逐个播放声效,让学生猜声音。
2、让学生模仿身边的一些声音。
3、这么多的声音,哪些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哪些是人类活动或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呢?请小组内讨论讨论,然后把对应的声音张贴在记录表中。
4、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声音有自然界的和人类活动或工作时发出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都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歌声,笑声,音乐声,鸟声,虫鸣声„„(等等)不绝于耳,构成了一个变化无穷多姿多彩的声音王国。
5、质疑:关于声音你想探究哪些问题?生提出问题:
(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么传播的!2:我想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3:我想知道声音为什么会有大小,高低,远近和方向。)
师:你真会提出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来进一步解决。现在让我们利用身边的材料一起来探究声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学生的倾听、交流、分类,认识声音的来源包含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或工作时发出的声音;感受噪音和悦耳的声音,相机进行环保教育。引导学生质疑,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听听固体,气体,液体发出的声音
1、你能让身边哪些物体发出声音呢?(用杯子敲击。摇动桌子。抖动钥匙„„)
2、接着我们就一起来让这些声音响起来,在此先想一想,你能让这么多的物体发出一样的声音吗?(不行)
师:到底能不能,我们得用实验来证明。
3、请看实验要求:
仔细观察,善于发现,认真倾听,做好记录。生分组做实验,师巡视。
4、刚才我们的教室好像一个交响乐团在演奏一样,请大家汇报下,你刚才让什么发出了声音?
①预设生1:我让水从杯子里流到水槽中,听见了水的声音。
师:水是液体,我们让液体发出了声音。板书(液体)刚才还有谁也是让液体发出了声音?请展示。一生展示摇装在瓶子里的水。
②除了液体外,你还让什么也发出了声音? 预设生:摇装着小石子的瓶子。
师:石头和瓶子一般不容易改变形状,这样的物体叫做固体。板书(固体)预设:用尺子敲打杯子也能发出声音。相信你还有好主意,请展示。③用嘴吹瓶子发出声音。
师:这属于什么发出的声音。同学们真能干,居然让气体发出了声音。那么刚才还有谁也让气体,液体发出声音了。
5、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的固体,我们可以让很多的固体发出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你是否还见过让气体发出声音的吗?
(将棍子使劲在空中舞动。能听见呜呜的声音,我觉得是气体发出的声音。风吹的声音;吹口哨吹胀气球后再将气放出来时,能听见气体发出的声音。)
6、我们让固体,气体,液体都发出了声音,它们的声音一样吗? 7、小结:其实声音还有很多很多的变化。板书(省略号)就如大家在前面实验中发现的一样。正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物体,我们的声音才这么奇妙无穷。就如大家在前面欣赏中发现的一样,声音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远有的近,并能从不同的方向传来。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供典型、易于操作的材料,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开展实验。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细心观察、汇报交流、概括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明白固体、气体、液体都能发出声音,且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扎实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归纳建构(5-7分钟)
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这个同学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
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分辨声音的高低
①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教师用同样的力气敲击。
②学生仔细倾听,汇报听出了怎样的声音变化。教师结合学生的描述,引导建立声音的高低变化的概念。
③活动:同学准备用心聆听,敲的同学准备用同样的力气敲击用蛋架固定好的大小不同的三个铁钉。学生用手势交流声音的高低。
④结合键盘,区分音的高低。
设计意图:以活动为载体,提供自主、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感知声音的方向性、远近、强弱方面的变化。在感知音调的高低变化这一关键点上,教师浓墨重彩施与重力。通过演示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并建立音调的高低这一科学概念,组织活动,在生活情景中体验内化。
四、实践运用(6-8分钟)
1、电脑投影,出示题目和要求:(利用各种乐器和实验器具发出各种声音)a、发出又高又响的声音。b、发出低而响的声音。c、发出又低又小的声音。
各学习小组充分实践,师巡回指导。
2、三个装水多少不同的杯子,用同样力度敲击谁发出的音调高?谁发出的音调低?
①猜测
②验证
③排序
2、我的科学调查报告。
①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学生谈噪音对人类的影响并讨论该如何减少噪音。(相机教育学生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良好习惯。)
②回家敲击一组装水多少不同的杯子,音调为什么会高低不同,并初步写出你的分析和一些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多媒体、各种乐器和实验器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实践、探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的调查报告,把探究引向课外。
五、总结评价(3-5分钟)
1、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对声音有什么新的认识?
2、你对声音还有什么新的思考?课后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把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过程延续到课外和后续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