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共5篇)

时间:2019-05-12 21:1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爱莲说》教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即:传统语文教学目标)

①了解“说”这一文学文体;

②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

③解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词语;

④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正反对称在文章中的作用;

⑤感悟作者的人生审美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⑥熟读文章,达到记忆和背诵的目的。

2、拓展目标:(视基础目标完成情况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适度进行,可部分或全部省略!)

①了解作者思想,价值观和处事态度;

②了解作者对宋明理学形成的贡献;

③了解宋明理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

④了解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儒释道三家文化与合流

⑤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脉络等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对作者思想的把握,理解作者对君子的定义和期望等。

二、教学难点:借助文章了解宋代理学以及儒释道三家分和发展的大致脉络。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字句篇章)、讨论法(文章大意等)、电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答法(引发学生对作者思想内涵的初步理解)、讲授法(结合当时文化环境,深度理解作者思想;并结合文章,使同学们对

宋代文化环境及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大体脉络有初步了解和印象)等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幻灯片展示结合讲授)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习】

用心

爱心

专心

1、查阅资料:了解“说”这一文体;作者简介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等

2、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解读文章;提升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详见教学目标--基础目标)

二、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感悟作者的人生审美追求,理解作者眼中的莲花的形象和对人们处事观的期望——君子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张美丽的莲花的图片(引起学生审美和学习兴趣),并提问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于莲花的喜爱和兴趣,如:同学们喜不喜欢荷花啊;同学们觉得荷花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她有什么特点等(如果反应热烈,可以形成课堂的整体讨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莲花的优美文章,让我们来看一下,古人是如何评价莲花,又是如何用莲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下面我们:

2、介绍作者:

教师提问,要求学生来对作者进行介绍和评价,以检查学生大体的预习情况,如果学生预习充分,教师可以只做补充和纠正。

作者资料:

周敦颐(1017—1073)

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赜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张(木加武字)称他为“道学宗主”,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周敦颐是把世界本原当做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

幻灯片录入时,同样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切不可以全部展示给学生,若学生预习充分,此段幻灯片也可略过。

应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突出重点,如: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等

3、引入文章的学习:

①朗读课文并点题,提醒学生注意本文所使用的文体特征:

•教师:下面,我们就亲自读一下这篇课文,来实际感受一下文章的优美和莲花的可爱;

同时,我们应注意本篇文章所使用的文体,“说”是我国古代非常常用的一种文体,在我们已经学习和将要学习的古文之中就经常能看到类似的文章,如《师说》,《马说》等等,希望同学在朗读以及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能结合以往学习的文章和预习所得到的资料,了解这一文体,我们将在结束课文讲解之后共同探讨它的特点,下面我们开始朗诵:

(引导学生主动起立朗诵课文(同时检查学生对文章的预习情况),若学生羞涩,可集体朗诵;若课堂气氛冷清且教师个人普通话和朗诵水平较高,也可由教师亲自朗诵示范。)

②正字正音(以保证学生朗读通顺为主,若学生表现良好,具体字义可待课文讲解时处理)

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生字(展示到多媒体上,方便学生朗读过程的进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蕃(fán):多; 淤(yū)泥;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wàn),不长枝节;

亵(xiâ)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yi):指隐居的人; 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宜(yí)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③整体感知:作者通过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将莲花分别与牡丹,菊花相对比,批判一味求利和消极避世的处事态度的同时,赞美莲花君子般的高尚情操。

•教师: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应该已经对该篇文章有了大体的印象吧?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讨论法:小组讨论结合个人发言,以学生自由思考为主,教师暂不作干涉)

4、文章具体内容的讲解: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好,在这里,老师也先不做判断,然我们一起深入的理解本篇课文,在深入解读课文之后,相信我们就能跟好的总结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以句为单位进行讲解,处理生字,生词--理解句子意思,最后再形成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语句,语句中个别生词以及译文的展示)

让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文本: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我们在朗诵的时候就已经提到,在这里有“多”的意思。

所以第一句就是说:水中、陆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人们喜爱的有很多种类。

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我们同学应该已经非常熟悉了(展示陶渊明的简短介绍,主要突出陶渊明隐居生活的特点),他是我国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文学史上最著名,甚至最纯粹的隐士,常在自己的诗作里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如其在《饮酒》诗作中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学们可以在脑中想像一下,隐士和菊花的特点,是不是非常的相像呢?(留几秒思考时间即可)

我们继续来看: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李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代,我们都是到唐太宗是谁啊?(学生易于答出:李世民。)所以,唐王朝是李家人打下来的天下,后人也就称唐朝为李唐了。世人,指社会上的一般人。“甚”在这里作非常讲。唐人爱牡丹,古书里就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

用心

爱心

专心

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予”在这里就是我的意思,是古时候人们称呼自己时候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独”,单单是,只有,也可以理解为,唯独是我如此这般。“淤泥”很好理解,就是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意为沾染(到污秽)。

本句是说:莲花虽然是从河道或者池塘的污泥中生长出来的,但它本身却没有被这些污泥所沾染,身上没有留下“淤泥”的痕迹,而是将它自己的美丽展现到了世人的面前。莲花的这种生长于“污秽”却不同“污秽”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深深地吸引了作者,博得了作者的喜爱。

濯清涟而不妖,“濯”和“清涟”我们在朗诵时候同样留意过了,“濯”就是清洗的意思,“清涟”指的是泛着微波的清水。“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妖美”,这是一种病态的美丽,也许好看,但不端庄。

这一句就是说,莲花虽在清水里洗涤自己,追求并展现着个人的美丽,但并不留给别人任何不端庄的感觉,我们继续读下去,就能对这句话又更好的理解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这一句是对莲花的外表的描画,同学们可以分析一下,莲花在作者的心目中时留下了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与大家心目中莲花是否一样?这一形象又蕴含着怎样的精神呢?

我们来看句子:“通”即贯通,莲花的茎是中空的而且挺直的,所以作者写到“中通外直”。“蔓”我们提到过是“枝蔓”的意思,“不”在这里充当了动词,描绘莲花不横生枝蔓的样子。“益”做更,更加讲,这半句是描写莲花的芬芳,香气飘得越远,越令人觉得清芬。第四个小句是对整体外貌的总结: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还散发着清香)。这里的“亭亭”是直立的意思,“植”也是立,直立的意思。

这一句话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作者眼中的莲花,同学们有没有总结出她的样子呢?(此处可由学生发言,时间少的情况下,教师可直接讲解)笔直挺拔,没有枝蔓的修饰,非常的整洁,散发着清香,如同一个美丽的少女,干净整洁,却有着非常吸引人的气质。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句是作者对莲花的形象的一个总结,也是莲花美好品质的集中体现。句意很好理解,“亵”是亲近而不庄重的意思,“亵玩”我们可以理解为玩弄,把玩。这句就是说,莲花的美丽只能远远的观望,却不允许你过分亲昵的玩弄。

这一句是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的照应和具体化,莲花具有着独立的意识,虽然身处世俗,却能不被世俗中的污秽所沾染,反而将自己的清香散发出去,去影响别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我们再来看第二段,这一段主要是将莲花同牡丹,菊花做比较,通过正衬和反衬的手法进一步深化莲花高洁品质的珍贵。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予”就是我,前面已经提到了。“谓”在这里是评价,认为的意思。“隐逸者”是指那些不愿意跟世俗同流合污,隐居避世的人。这句是说: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人;而莲花,则是花中的君子。

这一句,作者将三种花分别和我们社会中的三种人做了对应,照应了前文,也为下句的议论做了铺垫。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噫”是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菊之爱”中的“之”是一种特殊的用法,放在主谓语之间,使原句的独立性消失,成为新句子的一个部分。“陶”代指陶渊明。“鲜”表示少。“宜”做应当讲。“众”就是多。这句话就是说:哎呀,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能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与我相同的能有谁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是非常多的了吧!

剖析完了全文,现在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的问题:作者对于我们的处事态度,有着怎样的期待呢?(课文讲解前以做过讨论,加上同学们长时间的思考,这里应由教师引导学生起立论说自己的观点,不必再使用讨论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文章是借对莲花高洁品质的描绘,勾画出作者心目中的新“君子”的形象,既不与世俗同流,也不消极避世,努力应找一个更好的社会,这一点也是我们同学所应学习和模仿的。

5、讲解文体

•教师:我们的课文讲完了,同学们对文章整体也有了一个把握了吧?现在让我们在回头处理一下,我们之前留下的问题:这篇课文所使用的“说”这一文体,有什么特点?

(同样引导学生发言,检查学生的预习质量,教师仅作必要补充即可)

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

6、总结全课,布置课后作业

①思考题:

作者对于“君子”的刻画和你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是否一致?这种形象和宋代之前人们所说的君子有什么异同,作者做了怎样的升华?你如何评价这一君子形象?(可以要求形成文本);

用心

爱心

专心

②找出文中的多音,多义字,并进行辨析;

③继续熟读课文,争取能流利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深度剖析文章;借助文章了解儒释道的分合关系(详见教学目标--拓展目标)

二、教学过程:

1、回顾第一节课内容:回顾作者对于莲花,牡丹和菊花的特点及三者所代表的处事态度的描绘。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简单了解了宋代思想家周敦颐对于三种常见花卉的态度和评价,那位同学能来总结一下呢?(学生回顾总结,教师做必要补充)

•教师:《爱莲说》中的三种植物,作者分别对其进行褒贬,其目的是影射社会中三类处事方式,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她们各自代表了怎样的处事观,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

(引导学生答出:牡丹——积极入世,谋求地位和富贵,是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处事方法;菊花——消极避世,远离世俗,虽然保持了个人的操守,但生活态度消极,对社会没有应有的贡献;莲花——通过个人的操守,在世俗中保持着美好的品质,既不同流合污,又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教师:这三种植物中,莲花受到作者的赞美,这实际上就是作者在向我们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处事状态——君子的行为规范。

2、检查作业:

•教师:我们上节课曾经留了一些思考题:作者对于“君子”的刻画和你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是否一致?这种形象和宋代之前人们所说的君子有什么异同,作者做了怎样的升华?你如何评价这一君子形象?

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作业谈谈个人的观点。(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参考意见:周敦颐笔下的莲花具有双重特点,对应的君子同样也是要两方面来看的,对于个体本身,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有很好的修养和内涵,不应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对于社会,君子则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形成榜样和楷模,也就是说,君子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要“中通外直”,“香远益清”!

这两点与传统文化对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暗暗相合,但又有不同。一方面,周敦颐先生不再强调修身和治国的层次性,更强调两者的兼顾和同步性:既要“中通”,也要“外直”,个人修养的提高,自然成就了榜样和范例,从而“香远益清”;另一方面,本文则对传统“君子”的盲目“入世”提出批判,认为首要的是保持个人的清高脱俗和圣洁大度,而不是最求功名和利益,这一点是从佛教思想中继承过来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3、深入剖析文章,了解作者的文化观:

①对儒释道三家的讲解,揭示作者的思想。

•教师:这篇文章所描绘的三种植物表现了三类不同人群的处事方法,同时也是三种文化思想所带来的三种处事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三股源头的具体体现方式。

同学们想必都应该熟知,中国的文化史上常提的三教——儒释道,也就是儒家,佛教和道教,它们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国思想的三个源头,而这篇文章所表现出的也正是这三家的处事态度。

根据老师的提示,同学们能不能发现他们的对应关系呢?(留1分钟左右思考时间)

•教师:牡丹追求富贵,是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而传统的入学强调积极入世,同样有着大量的的学生追寻。我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这一思想甚至时至今日,仍有广泛的影响,大部分人读书学习,为的不是提高自己,而是追名逐利,作者虽未明确的给予批判,却通过牡丹与莲花的对比,给予了否定。

菊花不与世俗同流,颇有隐士风范,正是道家出世隐居的思想的反应。道家强调“逍遥”,主张个体精神世界的自由和解脱,很少与世俗来往。这样做固然能避免被世俗所沾染,但是过于强调精神,是对个体物质需求的忽视,而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无疑起到了极为消极的作用。这也难怪是“陶后鲜有闻”了。作者同样是不批评,更不赞同,持有否定态度。

三种花里,作者最喜爱莲花,她与佛教思想十分类似,事实上,莲花在佛教中,是十分常用的代表意向,比如:佛陀布道之座位称莲花座,相应之坐势称莲花坐势,莲花及莲花雕刻,佛寺中触目皆是。东晋高僧慧远创立之佛教宗派名白莲社,唐宋以降影响最大的净土宗名莲宗,专以莲花为喻阐释佛经教义的佛学经典名《妙法莲花经》等等。但作者笔下的莲花却并不仅仅代表着佛教的禅悟,净身,更多的是将佛教融合入儒教,形成一种“新君子”的形象,这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和美学开始形成的标志之一。

②儒释道合流与理学的形成

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宋明理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还多方吸收了道家、儒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资料:作为儒、佛、道合流之产物的理学,是在会通三家得道方法基础上加以融合而形成的。

儒、释、道三家之学说,以其基本内容而言,无不是包括了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揭示宇宙人生的根本之道,另一方面在于阐明把握宇宙人生根本之道的方法。

所谓宇宙人生的根本之道,具体言之,在孔子(儒家创始人)那里,就是所谓“天命”(得道即在于“知天命”);在老子(道家创始人)那里,就是所谓“常道”(得道即在于“知常”);释迦牟尼

用心

爱心

专心

(佛家创始人)那里,就是所谓“四谛”(得道即在于“悟四谛”)。孔、老、释三氏之学,其道固不相同,其得道之旨亦各异其趣:孔氏以为得道成圣则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老氏以为得道成圣则能“常无为而无不为”;释氏以为得道成佛则能解脱生死,永享极乐。

然而其三家之得道方法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它们都是以限制人欲作为其得道的首要和关键的一步的。这种内容上的共同点,我以为即是儒、释、道三家之联结点。宋明理学恰是在这个联结点上做功夫的:

儒、释、道固然都主张限制人欲,然其各自所立之限度却并不相同:孔子是以“礼”为限度;老子乃以“自然”为限度;释迦则以“戒律”为限度。在他们看来,凡超出了这些限度的人欲,都是不合理的,故而是不当有也不能有的。但由于这些限度存在着范围和程度上的区别,故在孔子看来是合理的欲望,在老子或释迦看来就未必是合理的;反之亦然。不过,它们的区别毕竟是属于范围和程度上的差异,其限制人欲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也就是说,“礼”、“自然”、“戒律”之间并不存在根本对立的关系,正是这一点,奠定了日后儒、释、道合流的基础。

儒、释、道合流的过程,其实就是“礼”、“自然”、“戒律”之区别逐渐缩小、界限逐渐模糊的过程。宋明理学对儒、释、道的会通,其实质是在其三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中其“礼”、“自然”、“戒律”日益相互渗透而其区别日益缩小、其界限日益模糊的基础上,“体贴出来”(程颢语)一个“礼”、“自然”、“戒律”三者的精神因素兼而有之的“天理”,由此实现了儒、释、道原本按其道的不同要求为限制人欲所立的不同限度的统一,以这种消除了其限度之差异的“天理”来防范人心,限制和规范其情欲,将一切不合或逾越“天理”的情欲统统斥之为“人欲”,而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③简单介绍作者的儒学和佛学思想以及其理学的地位

(应让学生了解基本文学常识:周敦颐是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之一)

可通过回顾第一节课的作者简介进行

•教师:学习了这篇课文,让我们回顾一下周敦颐先生的一生,看看我们是否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4、回顾全文,复习巩固

①课堂小结:

•教师:至此,我们就完成了本篇课文的学习,通过这篇课文,我们看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们行为处事的期望。对于当时的人们有教育意义,对于现在的我们,同样也有借鉴的必要,按照莲花一般的君子一样行事,是老师对在座的所有同学的一个期望,希望大家能够继续熟悉课文,不但

用心

爱心

专心

能把这篇课文背诵,更要深入理解和记忆。

②字词拓展:

•教师:最后,我们将本节课的多音多义字总结一下

(由于提前步布置过预习作业,应由同学先回答,教师最后再将自己的总结播放在多媒体上)

展示内容示例:

(fán):①形容(草木等)茂盛;②繁殖

(fān):同“番”,如:蕃茄

(mán):蔓菁(jing)菜名。即“芜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

蔓(màn):①【名】藤蔓,草本蔓生植物的枝茎;②【动】蔓延;滋长;③【形】杂乱

(wàn):〖口〗∶蔓生植物的细长不能直立的枝茎

(xiān):新鲜的;滋味美好;有光彩的;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如:海鲜

鲜(~卑)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姓氏

(xiǎn):少

5、作业

①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背诵全文;

②结合文章和作者,回顾本节课的内容,理顺北宋时期的文化发展。

6、教师小结

①语文教学肩负着发扬精神,传承文化,普及语文能力多方面重担,传统语文教学仅关注文字能力的提高显然是不可取的;

②教师方面,内容的统一和束缚将会限制教师的热情;

③而扼杀学生思考的机会,则会割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课堂内容的多少取决于课堂和学生,而准备多少就取决于老师了,必讲内容若唯一,教师就需要准备十,本篇为例,如果学生接受能力弱,第二课时适度开展,甚至可以全部省略。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德育目标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教学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陋室铭

一、导入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 1 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篇被气出来的铭文。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1、刘禹锡,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2、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三、齐读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四、翻译

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4)是陋室,惟(5)吾德馨(6)。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无丝竹(12)之(19)乱耳(13),无案牍(14)之劳形(15)。南阳(16)诸葛庐(17),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8)?”

(1)在:在乎、在于,动词。(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4)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德馨:品德高尚。馨,2 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8)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乱,扰乱。(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芦,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本文只用“何陋之有”,兼含着“君子之居”的意思。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9)入:这里是“映入”的意思。(20)之:助词,定语“乱耳”后置的标志。

译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声远播。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显得有灵气。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的痕迹蔓上台阶,苍翠碧绿;绿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闲时)可以用来(可以:可以用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管弦乐演奏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当年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过:“(既有君子住在里头)又有什么简陋呢?”

五、重点之词句

1、古今异义

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调:古义(调弄)今义(调动)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2、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蔓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草色入帘青,青,名词作状语,使„„变青。惟吾德馨,馨,名词活用为动词,道德美好高尚。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3、一词多义

①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②往来:

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③是:

①判断词,是:斯是陋室 ②这个、那个:当是时(《口技》)④名:

①著名:有仙则名

②名词作动词: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3、特殊句式: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

六、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分析文章内容。

1、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文章主旨?作者写这一句话要突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写这句话意在表明只要屋主人道德高尚,就不会觉得屋子简陋,反而能以素雅的环境衬托出屋主人的高雅情趣。

2、本文哪些语言是描写陋室环境的,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 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1)、环境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交往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行为脱俗: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文章结尾处提到了“诸葛庐”、“子云亭”还引用了孔子的话是为了表明什么? 以古人自比,表明了作者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操守和抱负。文章最后 引用孔子 5 的话照应了开头的“惟吾德馨”,说明了陋室为何不陋的观点。

三、写作手法分析:

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说明道理

文章全文写的是作者的陋室,但是却是在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的高尚道德和高雅生活情趣。

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因事而兴

文章本是写“陋室”,但却用“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句开头,触景生情,因事而兴,由山水说到陋室,自然而贴切。

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出馨香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

四、拓展延伸及写作训练

有学生学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后仿写了一篇《学生铭》,你觉得它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看了刚才的学生铭,了解了刘禹锡借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要求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爱莲说

一、导入: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翻开《爱莲说》。

二、了解作者、体裁。

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个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划分朗读节奏。

1、生字

蕃(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亵(xiâ)噫(yī)鲜(xiǎn)有闻

2、朗读节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7 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翻译全文

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五、重点之词句

1、词类活用: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2、古今异义词

(亭亭净植)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宜乎众矣)宜:

古义: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3、一词多义:

之: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等闲视之,置之度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舒缓语气

焉:语气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兼词(故日月星辰移焉《共工怒触不周山》)

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鲜:少(陶后鲜(xiǎn)有闻);新鲜,(无鲜肥滋味之享);鲜艳,(芳草鲜美)

直:挺立(中通外直);只,仅仅(岂直五百里哉)

4、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断。

②被动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污秽。

③文章主旨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省略句

濯清涟而不妖(谓语 “ 濯 ”前面省略了主语“莲”

六、作业布置

背诵全文

第四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比作君子;

具体描写: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无媚态——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独立高洁——令人肃然起敬

2、作者表面写莲,其实意在写人,赞莲目的是赞人,这种手法是什么写作手法? ——

托物言志。①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 9 ②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③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综观全文,似句句写花,而意不在花;通篇无人,却字字写人。作者以花喻人,借莲自况,以莲的清逸来比喻君子的美德和节操。

3、课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几种花? 莲花、菊花、牡丹

4、这三种花分别有哪些人喜欢?

莲花(周敦颐)、菊花(陶渊明)、牡丹(世人)

5、这三种花的象征意义?

菊花,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莲花,花之君子者。

6、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7、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8、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有德者鲜 惋惜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君子者无 赞美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趋利者众 讽刺

三、小结

回顾整篇文章,作者以高洁的莲自况,运用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名为写莲实则写人咏志,抒发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浑浊世风的鄙弃。

四、作业布置

1、有关写莲的诗句。(幻灯片9)

2、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短文两篇

【教学思路】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应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②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③能够进行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②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③运用联想与想像,扩写、续写、创写句子,来欣赏、感悟《日》。④通过自主合作、对比阅读,来欣赏、感悟《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价值的取向。【教学重、难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②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在文中的含义。④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读课文。

【教法】 ①创设情境法 ②疑读法 ③议读法 【学法】 ①小组竞赛法 ②想象法 ③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了解巴金的创作经历;搜集有关日月的故事,各准备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作好简要分析。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故事导趣。

1、三分钟讲故事比赛:“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2、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目的:设置情境,引发联想)

3、是否有所启发?有何感悟?(目的:学会自主思考,找寻答案)

二、欣赏朗读:

1、自由朗读(音准、节奏)

2、同桌朗读(初步评价感情把握)

3、教师范读

三、深入感知:

1、感知作者,了解文章背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学生默读全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

3、分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

(教师巡堂,适时引导,并搜集有价值问题或观点。)问题如: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3)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把握: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4)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5)“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什么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6)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第二课时

四、朗读:

1、各小组派代表感情朗读;

2、全班感情朗读;

3、分组朗读,设置评分等级。(师生共评)组 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等 级

A.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准确朗读流利,无错读,有充分感情。

B.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基本准确,个别误读,有感情。

C.声音较洪亮,不够整齐,误读,感情平淡。

D.声音较小,不够整齐,误读,错读,没有感情。

五、播放《日》朗读flash:

1、小组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2、请你将巴金对“日”的情感进行延续,自由选择《日》中任意一段(句),进行扩写或续写,也可仿照其进行创写。(学生完成后将所写语段读出,师生共评)

六、播放《月》朗读flash: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1)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2)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3)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炽热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作业:

1、选择你最钟爱或最有感触的物品,仿照《日》,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2、搜集带“日”或“月”的古诗词,整理归类,工整地抄写在《素材本》中。板书:

日 月

发光、发热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死 ————— 不如 轰轰烈烈(对光明的强烈追求)冰冷、死光 姮娥奔月 ————— 生 寒冷、寂寞

(对生者的期望)

第四篇:语文: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8.巴金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和情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3.进一步理解在散文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过程和方法目标:

加强诵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味、感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领悟作者追求光明,赞美为追求光明和理想而不惜牺牲的精神。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1.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导学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各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 的点评。

三、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3.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2)同学自读

(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4)分组朗读全文

四、探讨交流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

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五、小结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六、延伸(课后)

请根据当地的情况,以日或月为内容,写一篇充满感情的短文或一首小诗。

七、板书设计: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不如 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对生者的期望)教学后记:

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了关键词语和句子,自主探究,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_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

3、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学习难点

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理解类比手法的作

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

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作用。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3、朗读指导

《陋室铭》:

(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

《爱莲说》

(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意。

4、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1):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器量大。)

例子(2):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学习导航

《陋室铭》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陋室铭()德馨()鸿儒()案牍()苔痕()西蜀()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有仙则名②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唯吾德馨。④谈笑有鸿儒⑤往来无白丁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之劳形⑧何陋之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铭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写出韵脚。

5、找出本文的对偶句:

6、学生自主阅读后,结合工具书,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翻译全文。

7.学生根据朗读指导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色,力求读出韵味。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小组交流讨论,研读赏析

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5、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

《爱莲说》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蕃()淤泥()濯()清涟()蔓()亵玩()噫()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②陶后鲜有闻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⑤花之隐逸者也⑥宜乎众矣

3、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对莲的态度?

4、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倾情朗读,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

二、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

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

小写作:

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他物件(写于收集本上)。反馈测试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鸿儒()案牍()甚蕃()

德馨()淤()泥洗濯()清涟()

隐逸()亵()玩鲜()有闻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是陋室()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不妖()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亵玩()

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

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

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家。

7.《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

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