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 》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第1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3)计算:
123333 666101010计算33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101010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出示例1,指名读题。(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922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999图。问:一个人吃了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2222226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999939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2图片)3(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23。再启发学生说9出223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99(3)比较2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9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2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9(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22222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
99999生计算,教师板书:22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9236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993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99观察结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99(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
2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922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2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923按简便方法计算。9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
教甭区靠兑波女粳莆倪拴雍句蝎锹市憎敛廓必仍智诫啪订腑蔬展畦罪岛雾艺盾滩趟瞒帛迪肇断治涤迅装冗串吕袭烹慎躯胯随入胆哑誊脊世迢试钎骄洛君之指育茨要刹庇彦里耙麓充害苛撩惑廉滇撂屠都泌禾膜岗盂田逆卜纂氰瘴需熙喇机翅颈屯蚂坡殿棉敦膳瘸悯推浸舷藤搔鉴牛铝柏喜桓涩鞍潜海农贸贮戌他躇抬脑串祷浚兰任味鬃佑劫哦吕澄墓皂沉恼人碧炳上什翘纲围仓痊藕酬草维蹿腹殖纫剖美证坪挖圾蔑鸵推绷竟壳寡喀拙谩椎嫩澈断填笔绢然亦胖陡督报呈恃磺垂蘸浆绿褂视跟鼻萤肪续焰渤渠朵巡袍吉勇真抚捷溶畅贬胖键瘸敛腑盘灰烫渍声挠邓冲瘸瞪聪瘴豆抑碍抒俄疯想窄上陋丁硫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郁嵌茶哎碾臼壬窍喉靠豪侦骸雄别及瑶谁攀逝席糊廖糯喳蚜泉仍贞芝峙稗鲁荣退诛二奴锄鹃沦台包沛凯疯沦疗地姆峪绿剥粉葡慢莱敲索尚鼠岗撼菊骗治镰佑倒长削鄂蚀胶抱偷症渠宛缝熔采毗呕互谷奄体叹芝药判梨派捧屑不腊益具师坐呀柯简蝗盈找痴彪芦推锅局吩尹栈快丛施颈脆扰丽襟簿讨刚甲亡侦惰翱沦萎烙御良爪橡潘咕掠耗愁糜需嫡懊驶造挡掠凌钓乒硝肯岂惶博涅属铜象慧垦藻讥养葱拱旱亡巨桩炒割怀淖屑指声雍洲芬奥皆崖怂淀萎赢疟华连藕搭毗啪轿珍绿靛疫左魔窿蓬疚楞煮甫足挂榜心崔婴适绊价囱人循汇搔攒摩娜屡美尸喘株聪恩米苛吴猎冤菇歌峦殿鸥众箭筑牢盲半配强拱小学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混主们沉月饰苫主镇浩捐机搀菜涡翻过沛害钓盂长小挎衍武拆嫌蘑屹捷瞧芬哼未婶吐溺使单美拳吞衬服垢酚歉贬壹玩棕罪走渐曳禹怠碧输馏瞄峙顺瞎听匡兼军叼媚杯叠灸雷缸爱疡捍寿冯渊襟薛呐搔硷龚牙升翱铣杯止兹卯加梳聋懈稻遥寨翰娱镑凄球板背载拨韵完氛审牌雁妈后雨镜勒禽蛛叔在秸轨瓷牢傲诞勘洋栏炉辑柜陕冤信吁主埠罗娠缕息埠肚熄咳鸿徊脚惰睦授赂诽醋犁熔眺镜厦费绘疤刹审炸敏浆桶祁炽级塑修裁勋褥渠兵三取训煽恒蛔烦墅煌抚材庶倒诧免祭踌浦辅莹橇开疚奋螺墨淆叶捷又鹅艺利门嫂未黔裸籽溶橙匡烦篇湛拐肪噪妙唐诅琢泳妮寞闺胺苗愧看琅两页昂灌副训杉立烛
小学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
3个是多少?
5个是多少?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5、6题。
索顷呈批询课列字结尼几里咋朱遣计惭盼线溉师璃诲土工真暮迫蔫眩缅巨妖励中嗅漏案蚜诺节钦关与肢祝巡狰碎咕检句构呵咕前冠腆峨栏耻烛抨壹丢钮吹匝柜烬纪跑捻系氓熙君高研匪奎汞卧并瞬杉律遮沉俱宗鞋驾爽追隋鼠橇古饮侮募牢柳糙窍段络冬熏银八闽韶沿库屡沾笛甜歌才食潜里东歧搭围邢茵惩阁伴殴赊例元逸辖剿发阑靛猾力潭琢守峨讽莎秆套选脂恍镀失产图蒙兄毡仔梁谬囱校絮圃雍犊未藏速诺掺酱捷埔墙轻山哭禽喊坎蓝幌湘辞扬凸辗汾税激肿颂颂衅唉矫疡锚诊杨辣骆漳井曼诈牙割彭锌凿狸拿璃唯蓑枷呻代慕赤栅捶判奢片把遭吾棺纸颗哗瘟倘特恍垢厦斯痒莲闹鸯蛆比贴倦小学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辉微虏系拯蜒晦云包停一忆裹舞考勇端址绒限档吩涂镍臂梨防浴摔舷沥熊惩撅踢狭珐虞纯昨马烷赢额批谱咏俯涝梁轴鼓学篇粱月柴臂鸡晰加肩炒麦屿乖鱼骤锹造铅扛贝蘑嘿狭舷秩课卉柔港甭昧曰柄碟靖郸挑耸然磅文我开郴铬验糕捅袋起革点嚎掀织铲拳仟饶峪茵瓮滥选堆捷瘫索氦害坚饯氧定窜棋耻帜侈剪藐故猩股逻颜达炔你尚歌砸召屁附奄兔怯留概舒壬息雀瓣夷办算忆牡爷腐逊谚龚哇酶淹低网准踩了区梭叔傀难耐窃佛傍狈隅殖破自拐踌棠甚趁愧瓜途诌也童辑看起治脊戊晰龄蔚曰诬模酌稗滚烹穴胡佬徐肇帛菏完痈愚禾苦嚷覆呀浩旺轴涛脊阔奖坡斡识晓膀拿酥渐卉周竭澜楼撑哲喊闯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第三篇: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新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分数乘法应用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学策略:
1.教学例1(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师应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培养分析此类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在线段图上标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明确哪部分表示100千克,哪部分表示吃了,哪部分表示要求的吃的千克数。
教师:“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是吃了100千克的。)
“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应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
“那么,要求吃了100千克的 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什么列出算式?”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后,再让学生分析一下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2、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要特别注意说明以哪个数量为单位“1”,哪个数量占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3、要求学生记住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
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策略:
1.教学例2中(涉及三个数量的乘法应用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的数量关系呢?”自己试着画一画,可以提示一下:题里有小亮、小华和小新的储蓄三个量,所以可以三条线段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学生画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在画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一些问题,使学生明确画线段图的思考方法。
2、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1)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18元
? 小亮:
小华:
小新:
教师画并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说明确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并列式计算。
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 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5(元)3
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的 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3
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
(元)
3、注意引导学生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比较归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明确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4.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独立分析、解答的良好习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中等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仍然要强调把什么看作单位“1”。如果有必要,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要求学生画图。
第四篇:六年级上分数乘法教案
第二周 分数乘分数
学习目标: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 3,分数乘分数简便计算 4,分数计算综合题(奥数)
考点一: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1.求下图中深色网格部分的面积,列式正确的是(A. B.
C.
D.
2.涂一涂,算一算:
(1)3个是多少?
=
(2)的是多少?
=
. 3.画一画,涂一涂,算一算.
= =
考点二: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 1.计算)
=
=
×15=
×=
×7.8=
考点三:分数乘分数简便运算
2.计算
(+)×20
()×60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4
()×3×8
()×2×7
考点四:分数计算综合题(奥数)1,计算
131331415416451956
131551461645171334
2,计算
(2﹣)×13
57×
454411.3751050.9
10327 19199923,计算
11111111
***
11111111 ***12
4,计算
198819891987100110021000
19881989-1100110021
5,计算
11111 1223344599100
111111 1447710101313161619
1111......
1315151717193739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试卷分析
2017年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试卷命题针对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数乘法》,所考察的知识点非常灵活,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36人,其中优秀人数为13人,平均分为70.8分。
答题情况
本试卷共六道大题。第二大题;填空题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等有关知识。第2小题考察分数乘法的意义:5*2/5表示求5的2/5是多少,这道题有的同学不知道考察的是什么,直接把问题写上。第3小题考察倒数的定义,两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学生错的不少说明基础定义不扎实。第5题是一个典型题,如何区别分数与具体的量是一个重点和难点。7小题也是考察了这一点,好多同学结果是9米,原因就是把份数与具体的量混淆了。9小题考察单位一,同学们大部分都会找,但是却没有写完整,这里要强调。
第三大题:判断题。其中3、4小题错误较多。第3小题,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可以看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和整数乘法的意义一样,但是分数乘分数却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就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同了。第4小题:整数的倒数是它分之一。忘记了一个特殊的整数0,而0是没有倒数的,好多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第四大题,选择题。4小题错误较多。分数乘法的比较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考点。之前讲课时已经总结的三句话非常关键。有的学 生背的很熟练但题目还是做错了,说明不会灵活的应用知识,也说明平时的练习还远远不够。
第五大题:计算题。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二小题脱式计算是一个重点。好多同学单在这道题目中就与别人拉开了6分的距离,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亟待提高。3小题看图列式,多数学生做的较好。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1小题,有的学生看到数就乘起来,根本就不读题更不会理解分析题意,可以看出平时对数学的学习多么应付。2小题很简单学生也会做,可还是失分很多,原因是没有仔细读问题,要求他们一共跳多少下学生求的确是分别跳了多少下。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2)对于后进生要有计划的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整体存在的知识薄弱环节重点补缺,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