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2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了解焚书坑儒、繁重徭役和残酷法律等暴政。
2.知道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秦的覆灭等基础知识。过程与分析:
1.分析“焚书坑儒”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2.搜集有关秦兵俑材料,浏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受其磅礴的气势、欣赏其艺术之美。
3.阅读课文小字,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前后不到6个月即告失败的原因。
4.针对秦始皇一统天下,加强与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穷奢极侈、统治暴虐的另一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通过阅读相关小字内容,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的覆灭。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和猝然而败。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秦王朝空前的强大,并且秦始皇还希望自己创下的基业能够传承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但是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遭到覆灭,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秦始皇“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仅至二世就亡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第一次农民起义》来探讨一下它的原因。
讲授新课:
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来预习一下课文,看看从中是否能找出秦朝覆灭的原因。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直接原因:陈胜吴广起义、秦的暴政。具体表现:
(一)焚书坑儒
1.目的:为了加强专制统治。
2.焚书:下令将秦国以外的史书以及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通通烧毁,仅留医药、卜筮和种植之类的书。
3.坑儒:规定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把敢于非议秦始皇的儒生和方士460人全部活埋。
(二)繁重的徭役 修建工程
秦始皇在位期间的九大工程:长城、阿房宫、始皇陵、直道、驰道、五尺道、都江堰、灵渠、郑国渠。仅阿房宫和始皇陵两项工程就征用劳力70余万,更何况这九大工程呢!
(三)残酷的法律
1.秦残酷的法律主要有哪些形式呢?(1)族诛: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2)连坐: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四)秦二世的统治更为黑暗
秦二世的统治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的故事正说明了当时宫廷的黑暗现实。相关人物:赵高 相关事件:指鹿为马 陈胜、吴广起义
起义军攻下陈后,陈胜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建立后,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革命口号,鼓舞了全国农民的反抗斗争。张楚政权建立后,农民起义军向秦王朝发动总攻。当时兵分三路,直捣咸阳。由于秦王朝的疯狂反扑和起义军内部不纯,陈胜、吴广先后被害,起义很快失败了。
秦的覆灭
项梁战死后,项羽带兵渡河救赵,刘邦带兵西攻关中。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破武关,到达灞上(陕西长安东)。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赵高除帝号,立子婴为秦王。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封了皇帝的玺、符、节,向起义军投降,宣告了秦政权的覆灭。
第二篇:《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1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了解焚书坑儒、繁重徭役和残酷法律等暴政。知道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秦的覆灭等基础知识。分析“焚书坑儒”事件的背景和后果。搜集有关秦兵俑的材料,浏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受其磅礴的气势、欣赏其艺术之美。阅读课文小字,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前后不到6个月即告失败的原因。针对秦始皇一统天下,加强与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穷奢极侈、统治暴虐的另一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大胆想象,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习用观察法、阅读等方法来探究有关问题。教师以启发式教学引导。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明确“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暴政的一个方面,它摧残文化,钳制思想。繁重的徭役和残酷的法律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危害了人民的生活,这是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
认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首创精神。
〖教学要点〗
1.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的覆灭。通过对起义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秦的暴政。大泽乡点燃了秦末农民战争的烈火,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就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轰然崩溃,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
2.难点: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和猝然而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第8课学习了“秦的统一”,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在秦朝的历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9课。
讲授新课: 1.秦的暴政
讲清焚书与坑儒两个事件,启发学生思考:当时,秦始皇为什么要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政策?这一野蛮行为又引起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说明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实行暴虐统治的一个方面,也是导致二世而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秦始皇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所动用的人力和物力足以说明其繁重的徭役对人民造成的沉重负担。联系民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的悲惨景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秦的残暴统治。
通过“族诛”和“连坐”,使学生体会到秦朝法律的严酷;从“赭衣塞路”和“囹圄成市”,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的秦朝已面临一触即发的社会危机。
秦二世的暴政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指鹿为马”完全证实当时宫廷的黑暗,强调秦末农民起义就发生在秦二世即位不久。
2.揭竿而起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前去戍边,误期即处死的法律规定。这与前面所讲的严刑苛法前后呼应,从而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联系起来。
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是“揭竿而起”,突出了反对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
陈胜、吴广自大泽乡起义到失败前后不到半年,引导学生分析其失败原因,结合“伙涉为王”材料,指出骄傲忘本是一个重要原因。
3.秦的覆灭
说明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是反秦起义的第二阶段,时间为2年半。
在“秦的覆灭”中项羽、刘邦起义起了决定作用。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入关推翻了秦王朝,残暴的秦朝统治终遭覆灭,这完全符合人民的利益。
总结秦的覆灭是由于秦的暴政,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本课小结:
秦王朝统一六国,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一统帝国。然而,由于秦的暴政,不久便激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本课通过秦的暴政、揭竿而起、秦的覆灭,反映了秦朝灭亡的历史过程。
第三篇: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闫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
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并收集与本课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温故知新(提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 生答:秦朝
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一、秦的暴政
情景: 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由此情景引出秦朝的刑罚(1)刑法的严苛
死刑:坑杀、腰斩、车裂、醢(音海,即剁成肉酱)等十多种 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 秦法还规定:族诛 连坐等(2)赋税和徭役繁重
多媒体出示秦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等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要修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出示数据材料: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50万,南戍五岭50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70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计算:秦朝全国总人口有2000万人 妇女人数有1000万人
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小孩650万人 青壮劳动力还有多少? 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 耕田种地的还有多少?
通过计算让学生感同身受,不到50万的人口,需要种地养活2000万人。
思考:
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
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
3、以上图片和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答出赋税徭役的繁重(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秦始皇去世后这些暴政是不是随之消弭了?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出示材料: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想一想:在秦的统治下,你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位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办?(让学生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二、秦末农民战争
1、陈胜吴广起义(播放视频)
多媒体出示自主学习框架,播放视频时注意找到起义的时间、原因、口号、经过、结果。并根据幻灯片提示,填写完整。出示陈胜吴广起义的地图,标出地图中的关键地理位置,请学生根据地图复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师生一起总结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探究: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自主思考: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起义失败了,秦末农民战争就此结束了吗? 通过阅读教材,学生知道,不仅没有结束,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在这之后,是谁又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框“刘邦项羽起义。”
2、刘邦项羽起义(1)巨鹿之战
学生讲解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知道这次战役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并歼灭秦军主力。
(2)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入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争
出示项羽、刘邦图片,学生讲述刘邦项羽故事“鸿门宴”“约法三章”“霸王别姬”最终刘邦胜利。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讨论:楚汉之争还是农民起义吗?
发散思维:刘邦建立了汉朝,请结合本课的学习,如果你是刘邦,你怎么去治理国家?
五、板书设计
一、秦的暴政
1、刑法的严苛
2、赋税徭役的繁重
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二、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的起义
2、项羽刘邦的起义
三、楚汉之争(帝位之争)
六、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很多,如秦的暴政中的阿房宫、骊山陵墓及相关的兵马俑、修长城、各式各样的残酷的刑法,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及与他们有关的人物、事情等,这些内容很多,且都是很多学生很感兴趣的。这就使上课时的选材产生了难度,不讲吧,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讲吧,又会显得太多,而且不能很好地突出重点与难点。如何才能适量地讲述,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在设计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利用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我把全节课分成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学生表演与补充故事,让学生既能乐于学习课文知识又能知道更多的课外知识;第二部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并配以相互间的提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相互的问答中感受提问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三部分:讨论探究,很多学生对刘邦与项羽的故事都会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因而对他们的故事和老师的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了很大的好奇心,因而在讨论时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热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学习历史知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不过,这课的设计也存在着不足:能利用上的影音资料有限。虽然我准备了一些关于这个时期的影音资料,但最后利用上的不多,这也许是一件较为遗憾的事情吧。在以后的课的设计中,我要努力实现影音资料与课堂教学的相统一,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丰富,学生学得更有乐趣。
第四篇: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案
〖内容标准〗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焚书坑儒、繁重徭役和残酷法律等暴政。
②知道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秦的覆灭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分析“焚书坑儒”事件的背景和后果。
②搜集有关秦兵俑的材料,浏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受其磅礴的气势、欣赏其艺术之美。(注:这一点没有办法做到,网络现在已经成为洪水猛兽,我可不敢鼓励学生上网。)
③阅读课文小字,讨论陈胜吴广起义前后不到6个月即告失败的原因。
④针对秦始皇一统天下,加强与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始皇穷奢极侈、统治暴虐的另一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这种引导肯定为一言堂)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暴政的一个方面,它摧残文化,钳制思想。繁重的徭役和残酷的法律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危害了人民的生活,这是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
②认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首创精神。
〖教学要点〗
1.重点 陈胜、吴广起义和秦的覆灭。通过对起义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秦的暴政。大泽乡点燃了秦末农民战争的烈火,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短短的15年就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轰然崩溃,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
2.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和猝然而败。
〖教学分析〗
1.秦的暴政
①讲清焚书与坑儒两个事件,启发学生思考:当时,秦始皇为什么要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政策?这一野蛮行为又引起怎样严重的后果?从而说明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实行暴虐统治的一个方面,也是导致二世而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秦始皇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所动用的人力和物力足以说明其繁重的徭役对人民造成的沉重负担。联系民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的悲惨景象,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秦的残暴统治。
③通过“族诛”和“连坐”,使学生体会到秦朝法律的严酷;从“赭衣塞路”和“囹圄成市”,使学生认识到当时的秦朝已面临一触即发的社会危机。
④秦二世的暴政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指鹿为马”完全证实当时宫廷的黑暗,强调秦末农民起义就发生在秦二世即位不久。
2.揭竿而起
①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前去戍边,误期即处死的法律规定。这与前面所讲的严刑苛法前后呼应,从而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联系起来。
②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是“揭竿而起”,突出了反对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
③陈胜、吴广自大泽乡起义到失败前后不到半年,引导学生分析其失败原因,结合“伙涉为王”材料,指出骄傲忘本是一个重要原因。
3.秦的覆灭
①说明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是反秦起义的第二阶段,时间为2年半。
②在“秦的覆灭”中项羽、刘邦起义起了决定作用。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入关推翻了秦王朝,残暴的秦朝统治终遭覆灭,这完全符合人民的利益。
③总结秦的覆灭是由于秦的暴政,大规模的反秦起义终于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以上内容主要于教师用书)
〖教学实录〗
〔复习旧课〕
师:我们在第8课学习了“秦的统一”,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在秦朝的历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板书,以下绿色黑体字为板书内容)
〔阅读教材〕
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我会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补充:
焚书 坑儒 骊山
〔合书布点〕
△采点布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学讲述教材内容,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强调当有同学讲述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听,不得随便插话,如有不同意见,必须在他人陈述完之后,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讲述的内容采点、布点(板书)。
秦的暴政 根本原因 15年
焚书 坑儒
阿房宫 骊山陵墓
族诛 连坐
胡亥赵高 指鹿为马
陈胜 吴广 大泽乡 张楚 第一次
项羽 巨鹿之战
刘邦 推翻秦朝
△布点小结
本课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战争,因此,我们要抓住第一次农民战争这个主题,要知道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会在短短的15年内就覆亡了?反秦起义的时间、最早的爆发地、主要领导人、简单经过、结果。(学生经过几次训练,看书时只记三个小目和书中一些重要名词,不能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有要点没内容,以前是有内容没要点。)
〔分层推进〕
△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
△快速提问(5分钟)
①请回答有关“焚书坑儒”的问题?
⑴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防止儒生借古非今,扰乱民心。)
⑵谁向秦始皇提出“焚书”的建议?(李斯)
⑶焚烧的是哪些书?(秦国以外的史书以及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
⑷允许民间收藏哪些书?(医药、卜筮和种植之类的书)
⑸“坑儒”除了儒生外还有哪些人?(方士。方士是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术士)
②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他建造宫殿和陵墓,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什么?(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指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图:“阿房宫遗址”)
③什么叫“族诛”?什么叫“连坐”?(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称为“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称为“连坐”。)
④胡亥在谁的帮助下阴谋夺得帝位?(赵高。指导学生看成语“指鹿为马”。)
⑤请回答有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问题?
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在哪个地方?(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境内。)
⑵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时间?(公元前209年,)
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谁?(陈胜、吴广)
⑷陈胜称王后,打出的国号是什么?(“张楚”,“张楚”意为张大楚国或重张楚国声威。秦在原楚国地区的暴政,使得楚地的百姓普遍存在着一种反秦统治,眷念故国的社会群体心理。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正是这种人心思想的真实概括。陈胜、吴广正是利用了楚地的这一特点,打出兴楚的旗号,顺利地发动和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⑥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反秦力量最强的是?(项羽和刘邦)
⑦消灭秦军主力的中哪场战役?(公元207年,项羽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指导学生看成语“破釜沉舟”)
⑧攻入关中,推翻秦朝的是谁的军队?(刘邦攻入关中,公元前206年,占领咸阳,推翻秦朝。)
△处理问题(约15分钟)
①阅读与思考:“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举”此处为“抚养”之意。“餔”同哺,以食与人,餔子,婴儿喝的糊状食物。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不顾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人民对休养生息的渴望,继续以无休止的徭役兵役苛求人民,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他修阿房宫、建陵墓、治驰道、戍五岭、通水路、连长城,零星或规模较小的徭役更是不断。据统计,秦代全国人口约XX万,而每年服役的不下200万。这批服役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力,按青壮年劳力占人口的20%计算,当时几乎举国服役了。这首民谣的意思是说男丁被征役而死,故父母相戒生男不如生女。真实地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兵役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局面。
②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⑴根本原因指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中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历史事件发生的最近、最直接的并带有偶然性的因素。
⑵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等人戍边误期。
③如何看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和猝然而败?
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骄傲忘本是陈胜、吴广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六班有一女同学问:“鱼腹丹书”和“篝火狐鸣”使得陈胜的部下相信他是“王”,为什么后来由被部下杀死了呢?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回答后,引导到这个问题上来。政权建立后,吴广围攻荥阳,久攻不下,形成了胶着的状态。吴广的部属回臧,与李归等人商量,竟假借陈胜的命令,擅自将吴广杀掉。公元前209年十二月,秦将章邯发起对陈县的进攻。陈胜因战事失利,不得不撤退,被叛降的车夫庄贾杀害。)
④秦始皇:“伟人”与“暴君”
〔贯通评价〕
秦王朝统一六国,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一统帝国。然而,由于秦的暴政,不久便激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灭亡。本课通过秦的暴政、揭竿而起、秦的覆灭,反映了秦朝灭亡的历史过程。
注:又接上级通知期中考试暂时取消,没有考试的压力,上课轻松多了,我准备停几节课,让学生讨论商鞅变法、秦始皇
第五篇: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宜宾县育才中学
任 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以及秦王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2、通过数字故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理解历史事件。
3、通过合作探究重难点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秦朝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光辉。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
难点:
1、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
2.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 《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等图片 数字故事等 【教学活动】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巨鹿之战的数字故事
师:这是历史上的那个故事?里面有个成语大家知道吗? 生:„„
过度:破釜沉舟,也就是我们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特殊时
期的特殊做法。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起义中灭秦的决定性战役,想当初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的时候,自称始皇,希望他的统治能传至千秋万世,可强大的秦朝却二世而亡,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究其原因,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一看,秦始皇的千秋大梦,为何会昙花一现?
(揭示课题:千秋大梦
昙花一现)
二、新课教学
(一)走进历史,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要求:1.自主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过关部分。
2.小组内自由订正,决选一人起来汇报结果。过渡:告诉我,你们走进历史搜集到了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二)自学展示,论从史出:
你觉得上述哪则材料可以论证你的观点? 生:„„
过渡:秦朝的暴政,已经严重破坏了秦朝的社会经济,深深地伤害了秦朝人民的思想感情,人民对秦朝的统治失去了信心,如果你是秦朝的人民你会选择继续忍受苦难,还是勇敢地起来抗争?最先起义的揭竿而起,对抗暴秦的是谁? 生:„„
(揭示课题:揭竿而起
前赴后继)
(一)再现历史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数字故事,了解大泽乡起义的经过,里面有几个成语,看同学们能不能找到
生:观看视频,找出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鱼腹丹书,篝火狐鸣
(二)结合教材,分组讨论
师:看了数字故事,结合教材,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去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见大暴雨,那么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生:„„
(三)你说,我们听(学生尝试讲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生:„„
师:相机指导,如何讲清楚农民起义,主要讲清楚三部曲(原因、经过、结果)和五要素(事件、地点、人物、事件、影响/意义)过渡:自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以后,天下群雄积极响应,各路起义军不断壮大,其中就包括刘邦和项羽的队伍。他们继续起义,实力不断壮大,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于此同时刘邦率军入咸阳,秦朝灭亡。当初起义的时候,诸侯们就有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论实力,项羽自然是最强的,所以,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一山不容二虎”,楚汉之争由此开始。
(揭示课题:揭竿而起
前赴后继)
(一)了解历史,观看数字故事---刘邦、项羽入咸阳以后的不同做法 生:观看视频
(二)对话历史
结合教材,合作探究:刘邦为何能够战胜军事实力强大的项羽?
(三)借鉴历史,得出结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三、课堂总结
师: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秦因暴政失民心而失天下,刘邦因顺势得民心而得天下!民心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纲领,实行改革开放,抓民生促发展,深得百姓之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四:课后作业布置 五:教学反思
本课容量较大,教师最大限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讨,在教学中教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必要时给予方法指导,尽可能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