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 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 6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 绚丽人生(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1.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 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 锻炼自己(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思考: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
/ 6
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三: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二)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展示下列图片)
/ 6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 6
目标导学四: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特别致敬 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四、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
/ 6
服务社会
奉献助我成长
服务社会 体现人生价值 服务社会 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奉献社会 我践行 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教学,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补充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突出了本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不足之处: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方面仍需探讨。
/ 6
第二篇:《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初三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责任的含义及来源,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及不同角色的不同责任,知道承担哪些责任,懂得如何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事件,懂得运用发散思维去观察社会现象,形成正确的观点,增强对“双开”试题的分析及解答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角色,增强责任意识,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目的: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07感动中国人物揭晓,它像一股暖暖的春风悄无声息的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有抛弃优越生活毅然回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有散尽家产培养人才树仁立德的钟期荣胡鸿烈夫妇,有义无反顾舍己救人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有身残志坚的心灵强者李丽等等,他们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具有共同的品格:爱国,助人,爱家。在感动之余,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和回味。他们是平凡而伟大的,是责任典范,民族脊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也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课
题: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个环节:知识梳理,也很关键
请大家迅速查找书中的知识点,归纳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的: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温馨提示:复习时一定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找出不同的框题、课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所学、所考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和 过渡:学习政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而要身体力行,达到知行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社会。
第二个环节:关注社会 探究实践
这里有几组信息,有爱国篇、公益篇、感恩篇,蕴含了中考热点与教材重点相结合的重要考点,请同学随机点击,自选题目,共同分析探讨。
(目的: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国篇:爱国是人类最崇高的一种感情,是应尽的义务,是一种光荣。请看: 文字材料:
故事
一、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故事
二、闵恩泽: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
上世纪60年代,闵恩泽为中国自主开发了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闵恩泽进入绿色化学的研究领域,把催化剂科学技术扩展到了应用于生物质资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导的生物柴油生产和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1、他们是怎样承担对国家社会的责任的?
2、人人尽责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中学生怎样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公益篇: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身边的公益活动增加了,公益广告增多了,公民的素质正在提升,下面我们就走进公益篇。
材料:
材料一:2007感动中国人物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
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李丽的事迹对我们健康成长的启示。过渡:今年劲吹奥运风,奥运来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材料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围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们学校正在以丰富多彩和生动感人的形式,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的文明素养,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你准备承担那些责任?
感恩篇:虽然还有丝丝寒意,但毕竟快要春暖花开,可是谁又能忘记年初那场风雪呢?下面请看视频。
之后过渡:大雪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雪灾,其中就有唐山的这13位农民。
材料:
人民论坛:十三位唐山农民的感恩和回报
在抗击冰雪灾害的过程中,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13位农民自发组织南下驰援灾区,就是其中的一例。
大年三十是合家团圆的时刻,这13位普通的农民却带着干粮,千里迢迢自费包车来到湖南遭受雪灾最严重的郴州市,帮助当地民众抗冰救灾,重建电网。这样,在郴州市抢险救灾第一线便有了一支由13位唐山农民组成的“支援救灾小分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
也许有人会问,这13位农民到底图个啥?图名?他们是地道的农民,名对他们几乎毫无意义;图利?他们冒着风险自费参与抗灾,所带的几万元钱已经所剩无几。“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时,如果不是全国人民无私支援我们,能有唐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吗?现在湖南遭了灾,我们也应该支援他们!”这是13位唐山农民的心里话,也是他们最朴素的回答。
30多年前的大地震,唐山人感受到来自全国的关爱和支援。30多年后的今天,13位唐山农民凭着自己最真挚的感恩情怀,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敲冰铲雪、帮着运送材料、拉高压线,为抗击南方冰雪灾害贡献绵薄之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是在危难的时刻,就愈能显示出她的儿女的责任和情感。在13位唐山农民身上,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链接知识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分析材料,找出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并设计出问题。本材料可以找到很多考点: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责任。
2、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也是一个人人互相
关爱的社会。
3、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4、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既帮助他人,又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5、每个公民都要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承担
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塑造美好人生。
6、问题角度:(1)这些农民的哪些品质让我们感动?
(2)青少年怎样做?
7、思维拓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谐社会等。现在思考答材料体应注意什么呢? 反思归纳:
学法指导---材料分析题的应答策略:
1、分析问题情境,明确知识范围。
2、理解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
3、回归教材知识,组织答案提纲。
4、观点要准确、全面,条理要清楚。
5、书写规范工整。
过渡: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对国家、社会、个人的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呢?
建言献策
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中学生应怎样做?
1、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建设国家。
3、关爱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4、关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
5、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6、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
7、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更懂得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那就是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谈谈你的感悟。
共同感悟:
在我们青春的生命里,充满了追求理想、服务社会的企盼之情,让我们把自己的能量和活力应用于完善自己,友爱他人,关心集体,报效国家,振兴中华,造福人类和世界的行动中,积极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去塑造美好的人生!
第三环节:实力测试,展示才华!(播放背景音乐)(本次讲课很成功,获得了一等奖。)
第三篇: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好处;履行责任的代价;关于责任冲突。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四、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五、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六、课时安排:4课时,每框2课时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提问:
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
教师指导: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一)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
1、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情境
2、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3、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
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让学生说说他所知道的东南亚海啸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3、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1、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
第二框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
(一)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总结: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二)第二个活动:“对选择的评估”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三)第三个活动:“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二、我的承担 我无悔
(一)第四个活动:“小青的烦恼”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对承担责任的深化。对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也应该对此负责。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二)相关链接
(三)第五个活动:“弗兰克的故事”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社会,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的承担着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注意: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同时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责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轻易否定。如果学生给予否定的答案占主流,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第四篇:汪卫兵:《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服务社会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问题: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什么要服务社会、如何服务社会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服务社会 绚丽人生(一)服务社会的意义
活动一:我的价值在这里
(学生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1.思考: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2.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这不但可以让自己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也使自己成了改变社会和世界的一个积极的力量。大家都关注环保,才能有美好的环境,人人行动起来,才会真正享有美好的生活。所以说,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目标导学二:服务社会 全面发展 活动二:服务社会 锻炼自己(学生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思考: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教师讲述: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展示下列材料)
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山里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低,所以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必然很肤浅,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难过之余,它也教会了我作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辛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案,课堂也慢慢变得生动和活跃起来,达到我们“银鸽”此次支教的宗旨:给他们带去新东西,灌输新思想,激发新的兴趣。每个人都在努力着,加油着,几天下来大家都有些筋疲力尽,好多人生病,嗓子也沙哑了,但谁也没有放弃。8月16日一大早,好多小朋友送来了玉米、豆角还有橘子等食物,真的很开心,特别感谢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们兴致更加高涨,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
思考:从这位大学生写的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的体会中,你发现她得到了什么?
教师讲述:这位大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增长了才干。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学会与人相处等。所以说,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目标导学三: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二)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活动三:参加公益我能行(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2.除了这些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服务社会的活动?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方式很多,比如参加公益活动。公益活动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如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社团活动、专业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对我们青少年来说,可以参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我们可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
目标导学四: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 活动四:传递正能量
(展示“2016感动中国人物”事迹)2016感动中国人物3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人物事迹】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6感动中国人物6李万君:器成天下走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2016感动中国人物7梁益建:推诚结仁爱
【人物事迹】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并建立爱心基金,帮助更多人。
特别致敬 中国女排
【人物事迹】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思考:这些都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典范,他们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奉献助我成长和奉献社会我践行,知道奉献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懂得了奉献和服务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板书设计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奉献助我成长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奉献社会我践行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教学,通过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为了达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补充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突出了本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立意的特点。不足之处: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方面仍需探讨。
第五篇:5.2心中有爱 服务社会 教学设计
鲁人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5.2心中有爱 服务社会 教学设计
山东省曹县:孙亚钟
【学习目标】
1.知道社会需要热心肠的原因。
2.懂得如何服务社会和他人,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增强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学习重难点】服务他人和社会。【学习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人和社会,积极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中学生应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呢?本节课探讨这方面的话题。《心中有爱 服务社会》 环节二:出示目标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活动一:自主预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57—P60,完成下面的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双色笔圈点勾画,时间5分钟。
1、我们的成长需要哪些关爱?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播撒爱心、献出温暖的原因)
3、中学生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
4、公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 板块一:社会需要“热心肠” 活动二:阅读与思考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讨论思考:
1、爱因斯坦的这段名言告诉我们什么? 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他人和社会。
2、他人和社会为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提供了什么?(我们的成长需要哪些关爱?)家人的呵护、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还有社会各方面的关爱,给予了我们不可缺少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还享有法律的特殊保护,受到专门组织的爱护,得到来自全社会的特别关爱。
3、我们又能为他人和社会做些什么?
体贴父母、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善待邻里、对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主动关心和帮助、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
4、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1)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人和社会。(2)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3)我们都渴望在一个人人友善、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中生活。美好的社会离不开无私的奉献和不计回报的付出。
(4)驱除生活中的冷漠,需要我们从点滴细节中播撒爱心、献出温暖。
(5)主动关心和帮助周围的人,就能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温暖社会氛围。
板块二:服务他人和社会
活动三:走进生活: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材料: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正能量,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①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好形式,参与公益活动是共建美好社会生活对所有公民的要求。
②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③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暖社会氛围。
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
⑤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构建和谐社会。(2)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至少写出两例)志愿者服务、环保公益宣传、为灾区捐款、清除小广告、关爱弱势群体(扶助老弱病残)等。(3)请你评析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已经很繁重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专业的志愿者和政府机关的事,和我们中学生无关。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错。①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回报他人和社会。②参与公益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③服务他人和社会,我们可以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依据学习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参加公益活动。④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只要具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意识,总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作一份贡献。
活动四:讨论与交流
中学生应怎样服务他人和社会?
(1)服务他人和社会,我们可以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
(2)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好形式。参与公益活动是共建美好社会生活对所有公民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依据学习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方式参加公益活动。
(3)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也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如关心帮助孤寡老人、爱护社区环境卫生、积极参加社区文体活动。
(4)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只要具有为他人和社会报务的意识,总可以为社会公益事业作一份贡献。环节四:收获平台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 环节五:达标测试
1、在我们的社会中,许多政策、法规和公益活动,都将关爱带给需要帮助的人。下列选项体现了这些举动的是()
①为了帮助弱势群体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实施了《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②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许多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 ③国家实行助学金制度,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大学生④王老师下班后,留下来为后进生小东林习功课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我们可以参与的公益活动是()①全民健身②志愿服务 ③公益宣传④为灾区捐款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小伟竭力想成为一名志愿者,是因为()A成为志愿者能给他带来物质利益 B成为志愿者能让他迅速走红
C.成为志愿者能让他奉献社会,营造温暖的社会氛围
D.成为志愿者能让他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随着“微公益”理念的深入人心,公益活动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他们或在学校和家长的带领下,或独立自主,积极思索并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尝试通过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来反哺、认识社会。他们统一被称为“公益少年”。
4、关于公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B有利于传递友爱,传递正能量
C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赖D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5、.对“微公益”,你的正确态度是()A.赞成,“微公益”能以小付出换取个人大回报 B.赞成,小小公益活动体现了我们的爱心与责任 C.反对,“微公益”微不足道,只有大公益活动才对社会发展有好处
D.无所谓,我们现在还小,长大后再考虑公益活动
6、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都民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是出风头,有人说她们.是挣表现…… 连她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什么好处,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②大家应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 ③从事志愿者活动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
任,得不到回报 ④李晓和好友开展“献爱心”活动,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相继推出志愿者公众微信号,市民可以通过公众号注册成为志愿者,并可报名参加照顾老人、扶贫帮困、环境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为了能获得较高的荣誉称号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 ③只是为了换取他人的赞美和欣赏 ④能使自己在奉献中提升自身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