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 西北地区教案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
2.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
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4.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草原和荒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的范围;
2.掌握西北的主要地形以及能通过地形图找出主要地形区;
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三、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的规律,以及解释西北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不同。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自然风光的录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西北环境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教师讲授:通过录像的播放,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到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们生活,西北地区和我们生活的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板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西北,了解影响西北自然环境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干旱的环境下西北的生产生活是怎样的。板书:
一、草原和荒漠(干旱)
阅读:阅读图8.3 西北地区的地形图并提问:西北地区的经度跨度有多少?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观察并计算以及汇报计算结果。
师生小结:通过计算以及观察了解到西北地区是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西北地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因此西北地区的降水会比较少,所以环境比较干旱(板书)。
提问:结合教材图5.1分析西北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哪一级阶梯,以及西北地区的地势如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并发言,教师给予指导。
提问:观察西北地区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单元有哪些?从东到西,说出主要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师生小结:东部主要是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西部有阴山山脉、贺兰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到西部由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西北地区高山重重,阻挡水汽的进入,降水比较少,因此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板书)。
提问: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河流?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找出西北地区的河流并分享小组成果。
师生小结:整理西北主要时令河的名称,回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了解西北地区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活动:河流与降水是关系密切的,简单了解西北地区河流状况后,我们一起通过活动来了解西北地区的降水情况,降水属于气候内容,活动期间注意引导学生回顾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点。继续请同学们观察教材74页图8.4,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和低于50毫米的地区分布在哪里?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何规律?
师生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继续完成ABC与甲乙丙的的关系分析。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西北地区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的规律,以及解释西北地区内部干旱程度的不同。
小结: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东部距离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景观表现为草原;往西,距离海洋原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有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板书)
八、课堂小结:根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请分享你今天的课堂收获。
九、作业布置:完成地理复习提纲相关练习题
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2.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区域分析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六、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代表发表小组意见,教师给予指导。
七、教学过程
过渡提问:既然西北地区这么干旱,这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不同呢?以此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缺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面我们继续来了解西北地区的农业:畜牧业与灌溉农业(板书)。
板书: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
提问: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分布在哪里?请同学们自行阅读教材74—75文字以及观察教材图8.5,找出图中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多媒体展示图8.5)
学生:阅读、观察并积极上讲台在屏幕上把牧区位置指出。
教师讲述:(结合西北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西北地区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以东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上,降水量比较丰富,有多个大型的优质草场,草场草质较好;以西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量比较少,草原产草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地带,为高山草场(板书)。不同的草场,畜种也不完全相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阅读:了解了西北畜牧业,不得不了解西北的“可移动的房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5页“阅读材料”,认识蒙古包。
学生:阅读理解
转折提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不是除了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8.8和图8.9,通过图片来认识西北地区的农业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并归纳总结,代表发表小组意见,教师给予指导。
教师小结:西北地区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但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水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西北地区只能发展灌溉农业,利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板书)
活动:对照教材图8.7,找出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及其特点和分布规律。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小结: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面积较小,零散分布,主要分布在有河流灌溉的地区(黄河流域的宁夏、河套平原)、山麓地带(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板书)
过渡:西北的绿洲农业发展还依赖着西北特色水利工程——坎儿井,下面请小组内完成教材76页第1、第2题,了解坎儿井。
学生:发表小组见解。
教师小结:展示坎儿井示意图并讲解:人们在干旱的环境下,为了因地制宜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开凿了坎儿井,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
过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以及其分布,还有坎儿井的作用,那么西北究竟有什么农产品呢?
学生:列举葡萄、哈密瓜、棉花等。教师小结:大家知道吗?由于西北地区的干旱,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也是由于干旱,光照强所以利于部分蔬果着色,所以番茄颜色特别鲜艳;因此西北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外。
八、课堂小结
九、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1.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A.河水
B.湖水
C .地下水
D.雨水
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壤肥力不足
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答案:D A C C
十、作业布置:完成地理复习提纲相关练习题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D.当地土
2.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沙漠和戈壁广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四、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提问:说起塔里木盆地,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文字了解说出自己对塔里木盆地的印象。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城镇、油田、瓜果和民族风情的照片;这里既是一片荒凉也有着无限生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今还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目的增强学生对塔里木盆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板书: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8.16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在塔里木盆地里面有这一片茫茫沙海——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塔里木盆地是极端干旱的地区。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间分析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为什么如此干旱。学生:根据地形图以及过去学习过的知识,思考、讨论并归纳,并让代表发表小组成果。
教师指导并总结:结合图8.17了解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远;地形方面,塔里木盆地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因此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板书)。
过渡:由于干旱,塔里木盆地环境恶劣,那么这里是否有人类活动呢?其实这里是有人类活动的,那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于环境的关系。
提问:大家知道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在哪里吗?以及绿洲水源的来源? 学生:阅读并回答。教师:适当指导并归纳板书。
活动:请同学们小组共同完成教材80页活动题1、2、3.学生:观察图8.18并思考讨论,教师巡堂并指导。学生小组代表利用展台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对于活动题第3小题,让学生阅读教材81页阅读材料“塔里木的沙漠公路”,引导学生了解这两条公路的修建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丰富的油气资源,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的内容“油气资源的开发”(板书)。
七、课堂总结: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根据笔记以及板书等,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八、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练习题目: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吐鲁番盆地 答案:B
九、作业布置:完成地理复习提纲相关习题
十、板书设计:
一、自然环境
1、海陆位置:距离海洋远
2、地形:盆地,周围山脉环保
3、绿洲
山地降水
冰雪融水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油气资源的开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2.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开放性的课堂设计,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
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教师: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对于活动题第3小题,让学生阅读教材81页阅读材料“塔里木的沙漠公路”,引导学生了解这两条公路的修建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丰富的油气资源,从而自然过渡到学习的内容“油气资源的开发”(板书)。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展示:
1、“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及我国主要油田开发现状、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地区,及主要油田的开发状况,使学生明确齐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要量大,但能源的开发时间较长,增产难度大。
2、展示图8.19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并解释说明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四分之一左右;说明西部地区能源丰富。
通过东西部地区的对比,是学生明确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不仅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图8.19,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状况。同时结合教材图8.21,说明图中输气管经过的地区,同时让学生完成活动题第1题。
学生:归纳总结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教师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板书: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
活动: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说明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提供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东部的贡献;与其它能源相比,天然气的优势;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生态环保的意义。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八、课堂总结:你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学生根据笔记以及板书等,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九、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练习题目:
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A.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
B.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C .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
D.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 答案:B
十、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地理配套练习》相关习题
十一、板书设计:
二、油气资源的开发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西部:财政收入、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等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等
十二、教学反思:
第二篇:精选-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教案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学生自学、填图、计算展示交流)
1.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2..阅读P34兰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A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材料B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CD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活动)请大家阅读P35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第 1 页 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自学后,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最高峰3952米,为全省最高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
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第 2 页
第三篇:八年级地理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
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查找图文资料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讲授新课]
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归纳:(1)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
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地形 2.气候 3.自然特征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
[讲授新课]
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板书:高寒
活动1:(第14页活动1)
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大屏幕显示:
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
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
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活动3:(第16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
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
成因: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活动4:(第16页活动2)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水分和热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差异的形成也离不开地形、地势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使我们再次了解到地理事物的联系性。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识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识读“北方地区图”;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了解黑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介绍家乡的活动,掌握四大地理单元的差异;通过“图片+说明”、播放视频的方式分别介绍黑土地和黄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征,再通过相关活动让学生概括出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国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根据、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
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暑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暑假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
学生七嘴八舌:略
[上课]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首页,这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景观图。请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你在当中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设你是来自上述的四个区域的人,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所在的家乡情况呢?我们请四个小组的代表来模拟一下。
[学生活动]
一组: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耕作易于机械化操作,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组:南方地区主要土地是红土地,丘陵较多,平原少,所以人们耕种主要在一些低级的丘陵和小平原进行,一般是精耕细作的。
三组:西北地区有辽阔的草原,马牛羊特别多,所以我猜农业是畜牧业为主。
四组:我看到青藏地区高山冰雪覆盖,雪山连绵,反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教师总结] 正是由于区域的差异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所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活动] 完成书本p.3活动。
[过渡] 首先我们学习了解的是北方地区。
[课件展示] 北方地区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区。)
[师生互动]
1.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管辖的省级行政区,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2.在图5.2中,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太行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渤海、黄海、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
3.让学生自读课本p.4~5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提问] 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请归纳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出示表格:
北方地区
自然环境 经济特点
位置 范围 主要地形区 农业 工业
秦岭—淮河以北 东北三省 两河、两山
京津
陕甘宁
(苏、皖、内蒙古)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2个丘陵)平原广,耕地以旱地为主,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
重要农业区:二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 重要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过渡] 同学们,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地,人类对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请问,以下两幅图(课前准备两幅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种土地?主要分布地区在哪里?
学生回答:黑土地、黄土地;东平平原、黄土高原。
[教师] 对了,两种土地都有各自的特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它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结合手上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结合我国干湿区和温度带的分布分析)
[总结归纳] 略
[播放视频] 《黄土高原》
[提问] 壮观雄伟的黄土高原,我们已经看过了,谁能概括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提问]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
[师生互动] 一起阅读书本p.6活动2的案例。
[学生回答] 建设淤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
[活动] 完成书本p.6活动。[小结] 同学们,学习完北方地区,我们得到什么收获?(总结由学生说,教师作最后总结)。
[总结] 北方地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要记住: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要合理。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见投影表格)
山区寒冷——针叶林
黑土地——东北平原
2.地区差异 地广、机械化耕作;一年一熟
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缺水,水土配合不佳;两年三熟
特点:结构疏松,易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黄土高原
治理措施:建於堤坝,拦蓄泥沙;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等
4.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 杨壮仁)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 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
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
[新课讲授]
[提问] 同学们,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区是怎样的呢?与北方地区对比,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个在概的整个认知。)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 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
(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
[师生总结] 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1.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学生活动] 完成书本p.7活动2,观察图5.9中东南丘陵的土壤与北方地区土壤的不同,认识红壤的特征。
[介绍] 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地和黑土,它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形成的一种颜色较红的土壤,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耕作时,要适当增施有机肥。
[提问] 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性?
[学生回答] 气候一月0℃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之上,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 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学生活动] 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教师] 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学生活动] 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
[总结] 略
板书设计
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 杨壮仁)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难点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间 1课时
&nbbsp;(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 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学生活动] 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教师] 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学生活动] 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
[总结] 略
板书设计
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中学 杨壮仁)
第五章 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1.知道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难点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间 1课时 &nb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下册 5_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区教案 (新版)湘教版1
《西北地区》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山脉、气候、河流等地理事物;
2、掌握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培养学生从网络与地图上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教材和网络查询等手段,自主探究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分工合作的意识,以及感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学情分析:
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其次,通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西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应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山脉、气候、河流等。
2、干旱的自然特征。难点: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喜欢!
【教师】为什么喜欢旅游? 【预设】旅游可以看美景、吃美食!
【教师】我也喜欢旅游。但是我每天都在发愁暑假去哪里呀!【追问】你们喜欢玩微信吗?
【学生】喜欢。
【教师】我喜欢通过微信看朋友们去了哪里,作为参考。有一天,我看到朋友小明的微信里发了这样一组极其美丽的照片。
【展示】胡杨林、草原、葡萄、西北美食、沙漠图片。【提问】照片美不美? 【学生】美!
【教师】所以我决定暑假就去这些地方啦,但他们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动手帮我查询一下,好吗? 【学生】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教师】可我没去过西北地区,你们去过吗? 【学生】没有/有。
【教师】但我的朋友小明去过,而且他在旅途中用微信发了很多照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小明一起来游西北,做好旅行准备。
(二)新课讲解
【讲授】讲授新课 环节一:攻略
【教师】首先,请课代表帮我们介绍一下我的朋友小明: 【投影】小明:哈尔滨人
旅游经历:旅游达人,首次进入西北地区 旅游方式:自驾游 爱好:发微信
特别说明:小明喜欢在旅游前充分准备,做好旅游攻略。【提问】小明的旅游攻略中,首先得了解什么啊? 【学生】位置、范围、地形、气候。
【活动】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帮助小明上网搜集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
【学生】位置:西北地区大体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学生】范围: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北部。①新;②甘;③内蒙古;④宁。
【学生】地形:主要经过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学生】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其特点为降水少,温差大。主要经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教师】那能否用一个词形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呢? 【学生】干旱。
【教师】非常好!了解完西北地区基本的地理信息,小明就开始设计线路了。他就想去图片中的 2 地点,你们可以帮他设计线路吗?
【学生】演示
【提问】自什么向什么方向呢? 【学生】自东向西。
【教师】很好,看来你们和小明的计划完全吻合。接着,小明背着行囊出发了。我们也跟着小明出发吧!let’s go.环节二:旅游
第一站:第一站他来到了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望无际的草原让小明心旷神怡,他说道: 微信1:呼伦贝尔大草原,这蓝天,这白云,牛儿,马儿,羊儿,忒美!【提问】这说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什么业很发达? 【学生】畜牧业。
【过渡】在路上,小明发现,草原有些变化,没那么绿了,不禁叹息: 微信2:小明:草原快没啦,也太多沙了吧!【老师】请大家为小明解答,这应该叫什么草原呢? 【学生】荒漠草原。
【补充】正确,它介于典型荒漠与典型草原之间,被称为荒漠草原。
第二站:小明来到了爸爸去哪儿的取景地:宁夏沙坡头。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还看到了黄河。他说:
微信3:沙漠啊,我终于见着你了,俺要开始探险啦!【提问】这里有什么业? 【学生】农业。
【补充】这里的农业是依靠黄河灌溉而发展,属于灌溉农业。西北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少数有水源灌溉的地区。
【提问】这里,老师有疑问了:从东向西,小明所看到的景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活动】其原因是什么?请查阅书籍和资料回答。
【学生】西北地区身居内陆,远离海洋,从东向西,水汽越来越难到达,所以从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过渡】一路景色变幻,惊喜不断,不过小明最想见的还是额济纳那一片美丽的胡杨林。到达后,他在微信中这样说到:
微信4:第一次见到这么美丽的胡杨林,美得逆天啦!
【教师】太美啦,你们想去吗? 【学生】想。
【教师】不过小明还得奔往吐鲁番。新疆的民俗风情特别吸引小明。他说: 微信5:新疆也太多美女啦,和咱东北姑娘长得不太一样呢!【提问】请问这里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新疆的少数民族特别多,民俗风情特别吸引人,维吾尔族和回族人很多,当然,还有哈萨克族以及其他民族,西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但尽管如此,这个地区的汉族人还是很多的,汉族人占到了新疆的三分之二。
【过渡】除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小明,吐鲁番的瓜果也让小明大饱口福: 微信6:新疆的瓜果甜又甜,可是已经晒成黑炭了,回去咋见人呢!
【活动】到这里,老师又新产生了两个问题:请问为什么小明会被晒黑?又为什么吐鲁番的瓜果很甜?请大家小组合作帮我解决问题。
【补充】因为新疆降水少,大多数地区海拔较高、云量较少,所以紫外线较强。因此,旅游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防晒工作。
新疆瓜果甜的原因:由于白天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而到了晚上,由于昼夜温差大,温度骤降,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瓜果特别甜。
【过渡】第五站:在吐鲁番短暂停歇后,小明又起身出发了,来到了新疆的南疆地区。当清澈的河流和胡杨林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小明惊呆了,便发了第6条微信:
微信6:再见胡杨林,还是美!【提问】图中为什么河? 【学生】塔里木河。
【教师】请大家上网查询并为我介绍一下这条河流:
【学生】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内流河。西北地区河流不多,且多以内流河为主。【老师】西北地区本身下雨非常少,那么塔里木河的水源来自于哪里? 【学生】天山和昆仑山脉的冰雪融水。
【老师】塔里木河可以为农业提供水源,发展绿洲农业。可以种什么呢? 【学生】棉花,是我国的优质长绒棉基地。
【过渡】穿过塔里木河,这里又是一片茫茫的沙漠。这里,就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我们可以通过一段视频来走进塔克拉玛干
【视频展播】塔克拉玛干。
【提问】小明经过沙漠时,看到了许多油井,你们知道干嘛的吗?
【学生】开采石油。【教师】说明?
【学生】这里石油资源丰富。
【补充】其实,沙漠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现在,已有许多公路深入大漠腹地,在沙漠中建成了我国新兴的石油工业基地。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你知道西北地区还有哪些资源吗?你们能帮小明正确连线吗?
白云鄂博 镍 金昌 稀土 克拉玛依 褐煤 伊敏河 石油
【教师】走过最后一站,小明就开始回程了。跟着小明走完这趟旅程,大家有何收获呢?希望你们能大胆和我分享一下。
【学生】总结。
【老师总结并板书】身居内陆——干旱——自然环境、农业、资源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植被、水果、油气资源的开发。西北地区拥有着众多的发展机会,希望有机会同学们有机会不仅可以去旅游,而且能为西北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例题
1.(2015•兰州)我国西北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湿热
2.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A.湿润 B.半湿润 C.半干旱 D.干旱
3.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主要是()A.河西走廊 B.高山冰雪融水 C.青藏高原 D.引黄河水 4.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是()A.气候温凉,生长期长
B.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水热资源丰富
D.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5.下列不属于西北地区优良牲畜的是()
A.牦牛 B.三河马 C.滩羊 D.细毛羊 6.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条件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光照条件
参考答案:1.解: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故答案为:A.
2.解:依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由于四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呈现了不同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地表特征.
故选:D.
3.解: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由于黄河水的灌溉,形成了富庶的“塞外江南”. 故选:D.
4.解: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是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不利因素是水资源缺乏.
故选:B.
5.解:牦牛在青藏地区素有“高原之舟”的称号;三河马分布于内蒙古牧区、细毛羊分布于与新疆牧区、滩羊分布于宁夏,该三种牲畜都分布于西北地区.
故选:A.
6.解: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故选:A.
(四)练习
读“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北部通道主要任务之一是把陕西、山西、内蒙古的(电力形式)和黄河上游的(电力形式)输送到我国北方重工业基地之一
地区.
(2)中部通道主要是以
为中心把丰富的(电力形式)输送到华中、华东和
工业基地.
6(3)南部通道中很大一部分输送的是
和
上游的水电.
解:(1)北路:把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的坑口火电和黄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京津唐地区.(2)中路:把以三峡为中心的水电向华中、华东和沪宁杭地区输送.(3)西电东送的南路:是把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
故答案为:(1)火电 水电 京津唐(2)三峡 水电 沪宁杭(3)长江 珠江
(五)拓展
在我们眼里,西北地区是美丽的,是资源富饶的,但比起东部,经济还是较为落后,小明在回程的过程中看到一些地区的生活还有待改善。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小化身经济专家,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如何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呢?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植被、水果以及油气资源。重点是:
1、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山脉、气候、河流等。
2、干旱的自然特征。难点是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第一课时 西北地区
1、位置: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长城以北
2、范围: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北部
3、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4、气候:干旱
5、植被: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水果
7、油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