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铃薯沉浮的条件》课后反思(藻亮亮)
《马铃薯沉浮的条件》课后反思
藻 亮
《马铃薯沉浮的条件》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在这一节课中我不但修改了本课的教学结构,而且不断提升了自己对科学课教学的新理念。通过我的“引导、启发、实践、发现、总结”,和学生的提出问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分析、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和相应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我用两个谜语揭开了实验材料,一个冷谜语“我是土里的豆豆”同学很容易的答出来是土豆,我紧接着解释要用科学术语马铃薯,这就提现了科学的严谨,第二个谜语“我从水中来,最怕用水冲,若要进入水,立马无影踪。”学生也是很给的答出了是盐。紧接着做了个魔术,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到了沸腾,这节课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主题。因为有前几课的铺垫所以这里就直接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研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条件。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这堂课,认为还是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拿出来分享。
深入领会教材的内涵是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
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理解编者“这样”设计的意图。如果这个意图你认为不合理,你就可以创新改革。反之,如果连编者的意图都没有理解,而随意去更改教材,那是不恰当的。我在教本课时,开始并没有了解编者每一步设计的意图,尤其是当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那杯是盐水。为什么编者在教材编排中还要学生自制一杯盐水,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似乎是多余之举?后来,我明白编者安排这一步是让学生明白马铃薯只有在浓盐水中才能浮起来,经过实验还得出的“马铃署在盐水中会浮起来”的结论还不是很正确。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得出液体越重,浮力越大。我感到教材设计的每一步骤都是有编者的意图存在,只有了解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去取舍教材,创新教材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大块:
一、哪杯水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让学生猜测讨论 二:做实验,多少克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必须是一定浓度 三:得出结论。
我抓住这三个环节上的有条有序,第一环节我设计两杯水并放入马铃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一杯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而另一杯水没有让马铃薯浮起来,烟火的美丽在于其炸裂时呈现五彩缤纷的状态,静寂的岩石在碰撞时会发出令人眩目的火花,人的思维只有在碰撞时才会飞跃,才会引起人的兴趣,激发灵感。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我就按照学生的方法挑选出最合适的方法演示出水杯中到底是什么物质。回过头想想,其实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他们的猜想。是不是会更加提现了科学的方法呢?如果最后再加一个比一比盐水和清水的重量会更加出彩。
这节课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逻辑性、条理性比较清楚,实验环节处理的过于细致,量取100毫升的水和加食盐溶解其实是一个环节,我把它们分开。原本的一个实验分成了两个大块,意在害怕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处理上有所欠缺。
教材上是让学生溶解1勺或者2勺食盐或者更多,马铃薯有没有浮起,这就是因为食盐溶液达到了“一定浓度”,从而证明只有“一定浓度”的盐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而我将教材改成了溶解多少克的食盐,这样一来是为了配合下月实验教学验收做铺垫,熟练使用托盘天平,二来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量的概念。在实验室过程中学生对这个没有见过的仪器很好奇,也很模糊。我及时对有些组做了指导,天平的调平和测量有些同学存在着很多的未知,比如天平不平衡了,有一个组想到了给托盘加点水,而并不是用平衡螺母去调试,这点有待于训练。
课堂教学要强调实验结论——“一定浓度的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而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一定浓度”这个概念。所谓强调,就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注重这种概念的渗透,而不是实验结束后一揭示了事。在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里还间接地进一步理解了“浓度”的概念,使学生对于本课实验所要揭示的科学概念真正做到了在实验中总结,在理解中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一是:在学生做实验时,应该让每组组长合理分配工作,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
二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而不是照老师教的方法做。要启发学生想出具体的实验方法,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因此在课后精心设计了一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
(1):怎么证明你的预测?
(2):需要哪些工具?
(3):怎样测量?
(4):需要测量马铃薯在空气中的重力吗?为什么?
三是:实验记录单的设计,比如在记录加入物质量和沉浮情况时,把沉、浮、半沉半浮等情况标注细致,让学生便于准确记录。
四是:应该在实验之后要求学生把实验器材收好,在最后的总结中让更多的小组参与进来。
总之,科学课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通过这一节,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以更加完善的细节和充满亲切感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课后反思
藻亮
第二篇:散文诗两首课后反思陶旭亮
4.《散文诗两首》课后反思
陶旭亮
改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厦门市柑岭中学 洪灵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确,新一轮的课改从教材编写、课程资源都做了较大的改进,但如何落实新观念、新教材、新课程,这就涉及到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是新一轮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要整体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由传统的单一传授知识,改进为知识和方法并重。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几乎把课堂教学内容定性为:知识。总是罗列了一大堆语文知识点,这也要那也要,整节课塞得满满的,然后才经常抱怨课教不完。所谓的没上完,就是知识没传授完罢了。这就好比给学生“鱼”,虽然可以喂饱学生,但却不得体现“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改“给鱼”为“给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学生中心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学会学习”。可见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应包括知识和方法。由注重知识,改为知识和方法并重。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中学方法,再运用已有方法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尤其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教学中要不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正如教学生打鱼,不直接给“网”、给“船”,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织网”、怎样“造船”,怎样“打鱼”。让学生掌握“捕鱼”的方法,锻炼培养学生运用方法去捕“鱼”的能力。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今后的终身学习就有了支柱。
1、在阅读教学中,也要将基本的阅读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结合《在山的那一边》、《金色花》(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现代诗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方法,学会处理停顿、轻重音、缓急、扬抑、悲欢等。学会借助语音、语调及肢体语言等方式方法表达感情。阅读诗歌的最佳方法就是多诵读,反复的读,即能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诗歌阅读教学中,就要以朗读为重头戏,促进学生感悟意象并体验情感。再如,结合《春》、《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整体感知及理解文章的基本方法,抓住散文的线索,寻找散文的“散形”和“聚神”点,借助重点语句和精彩语段,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大意,进行整体感知,感受散文的“神”。再如,《中国石拱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说明文教学,重点就要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抓住“桥”的哪些特征,介绍赵州桥时按照什么顺序,采用什么方法来介绍中国的石拱桥的。这三大方面是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钥匙,因此,说明文教学就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阅读的几种方式:浏览、略读和精读;默读与朗读;速读等。
2、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例如,“抓文眼”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背影》、《台阶》、《老王》三篇文章的教学,其中的一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抓“关键性语句”或“抓文眼”。“抓文眼”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快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那么,在教学《背影》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引导识别,体会作用。从整体来说,体会抓住全文的文眼:“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一句,及几次的“背影”语句。从片断来说,文章第六段是重点,要深入理解和体会此段的内容和情感,可以借助抓几句“文眼”。这一课学完后,接下来的《台阶》和《老王》两课,就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来阅读。《台阶》中抓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句,《老王》中反映几件事的句子。当然,以后的许多文章都会有,如《陋室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文“文眼”:“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句,凡此等等,在适当的机会,就要提醒或检查学生是否已学会了此方法。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改“单法”为“多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适当新颖”原则,指出教学模式及方法的“适当新颖”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心理,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不竭的动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源泉。有源之“水”长流,兴趣就如学习语文之“源”,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语文课单一的“传授”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的方式、方法、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结合不同的课文,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这样,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将极大地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世界是多彩的,教学方法也是多样的。美国心理学家哈瓦德.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慧”理论也为次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要注重“多重智慧”,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多方法,多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传统的传授法如果运用得当,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改革教学法,不是全盘否定原有教学方法,而是要吸取传统课的精华,加于继承和发展,同时又运用现代教学法研究成果,多样化。
1、教学方法选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可以运用传统的引导启发法;《济南的冬天》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山中访友》可以运用体验教学法;《秋天》可以运用成功教学法。这样,各种教学法的交叉,将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将化“死水一潭”为“流水不腐”。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当然,一节课中,有时也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既运用启发法又运用讨论法等,这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2、多媒体教学。充分、综合运用多媒体,有效改进课堂模式。例如,在《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教学中,不妨做些课件。用powerpoine格式将课堂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点、各个教学环节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做成幻灯片。用flash格式将课文重点段的朗读做成音像课件,用于朗读示范。下载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背影》:父亲过铁道片断(rm格式),借以加强朗读训练,朗读示范,加深对背影的直观感受,助力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更加深入感受父亲的关怀,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情绪,参与情感的体验。还可下载MP3歌曲《爸爸妈妈》,作为课堂教学气氛调节或课前课后学生休闲用。
3、软件或网络教学。还可以运用网络电脑或借助软件进行教学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过关、思维训练及能力训练。如:借鉴诸如北京发现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能力教学模式”:融会贯通多媒体课堂。充分利用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开发的教学软件,也可自行编制简单的教学软件。突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文的互动。
4、室内课与室外课相结合课。为什么语文教学总要在教室内上呢,如《行道树》、《秋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等这样的课,如果把它放在室外来上,不是可以“文”“景”结合吗。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界之中,亲身去感受和体验,以此进行“人文对话”和“人景交融”。
5、课堂讲授与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这样的课型,意在提供平台,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内容里,进入角色中直接去体验感受。如《核舟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背诵指导,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就“船头”和“船尾”两段的描写进行背诵时,可以邀请学生做人物的模仿状,以此造型,一者指导、检查学生背诵,二者加深学生对课文所描写内容的感受,课堂教学有趣,生动活泼。再如:《石壕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让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一堂短“剧”演出,让学生将课文搬上“舞台”。成立几组剧组,由学生自行组织组合,还可对各组的演出进行评比,也还可组织进行剧评,以提高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
6、学科间互动。如《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让学生在自读课文基础上,按要求作画,将课文描写中最感人的一幕作一副画,并为此画题词。美术课与语文课配合。然后,课堂上进行交流。课文中“散步”时的一幕是全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若能准确地将这一幕定格,并将作画的意图和感受说出,那么,学生对此文内容的理解,思想的感受已基本到位。学生也将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
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
改“师问”为“生问”,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对话、交流、沟通、讨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语文教学大多是老师设计问题,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回答。课堂教学行为中,过多的行为是教师提问的行为,学生提问是非常少的。教师带着预先设计好了的问题和明确的答案进入课堂,总企图把学生的思路往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向引导。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总想揣摩老师的意图,发表的看法很少是自己个人的真实见解。这种“师问生答”的方式,处于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和主动地位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只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单项的、预设的课堂支配方式,严重限制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最初近十年中,长期处于被动地接受问题、认识事物、掌握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问精神,学生的好奇心将被泯灭,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提问题,学会讨论、解决问题,把大量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提问题、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而怀疑又是创新的基本条件。程颐曰:“学者先要会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尽情提问题,再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不以教师的问题和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从而养成质疑问惑的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1、预习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选择与本课学习目的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例如,《最后一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学生可能会提出许许多多问题,五花八门。那么,就可以从中选取与单元目标相关的问题来组织讨论,范围主要集中在爱国主题,思想内容、精彩段落、词句理解及语气运用的技巧的理解。具体的如:“拿一支粉笔写两个字”为什么会“使出全身力量?”“钥匙”是什么?如何理解“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等。然后逐渐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范围来提问题。
2、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提倡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首先,可以以学习小组互助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和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里互相提问题,互相请教。其次,可以采取全班探究形式进行实践体验,各学习小组将本小组里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再者,也可以以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学习活动。组织部分学生先学习“例文”,组成“先学团”。课堂上,让还未阅读此“例文”的同学在自读的基础上,向“先学团”的同学提问题,由此共同探究。
四、改进课堂表演对象
改“师演“为“生演”,即课堂角色的改进,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实践,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体验过程,大力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泰拉(Treicher)著名“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心理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个统计说明,语文课要尽量让学生听、说、读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提倡讨论式教学。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改进师生的角色地位,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讨论、交流。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学生是人,只有当学生的内部需要得到满足,才能激活其学习动机。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学生“表演”,以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尝试将课堂教学分成三大阶段。
1、个人阅读阶段。让学生独立阅读,进行独立的与文本对话和情感交流。独立查找工具书,独立解决语言障碍,独立做阅读标注,独立理解,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2、小组学习阶段。建立四人或六人学习小组,在小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每位学生可以尽情发言,将自己的疑问请教小组同学,也可将自己的理解与小组同学分享,由于小组讨论阶段,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小天地”,每位同学都将无拘无束地提问,讨论,发表见解。这种轻松的氛围,将使学生如鱼得水,从而海阔天空地表演。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欢迎每个学生都提问题,都来参与讨论。这样各类学生都有获得表演的机会,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特别是中下生,都会较好地参与合作、交流。这样的阶段,将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真正阶段,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都是独特的。
3、全班讨论阶段。让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老师汇总引导学生共同选择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讨论重点,然后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探究。此阶段,由于问题都是学生在小组长中无法解决的,急于求知的,大有主动“请战”情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轻松。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质疑,共同论证,共同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较高层次的同学,他们的更深层次的求知及表现欲都得到了满足。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也可以有效落实。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阅读、提问、讨论等主体学习活动及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锻炼能力,体验情感,确立价值观,以及逐渐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不断从以上诸多方面加以改进。如此改进,必将有力地促进新一轮中学语文课改走上成功之路。
第三篇: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反思
《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土门关小学
韩建虎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是五年级下册的一堂科学课。在这一节课当中我经过数次的琢磨和总结,我认为这一节课是很值得好好的思考和探究的。回顾前后教学,进行以下反思
1、着眼细节,体验“新课标”.给科学探究“把把脉我一开始设计这节课时,在教学设计理念中虽然也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液体变化也会影响物体的沉或浮,可是在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时,我仅落脚在注重知识层面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上。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习惯,如何利用每一步“教学”去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深刻内涵,我却没有考虑、落实进去。可想而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弄得学生实验起来“你争我夺”,场面虽“热闹”。可是学生不对实验进行细心观察,深入思考,获得实验的科学素养。这就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然而在课后我就立刻找来有关科学新课标的书籍,认真地阅读、寻找解决的方法。就在这探讨中我深入地了解到科学课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及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和科学情感等。于是,我就对自己的教学的环节作了更深入地思考。我对在教学环节中的探讨“另一杯是否是盐水”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科学理念性的改变。我原来的设计只是让个别学生说说“就过去了”,后来我发觉“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证明的方法。因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周密性。没料到这一小小的设计“变化”,让学生经过讨论,他们设计出许多我原先意想不到的很多种能巧妙地能证明出是否是盐水的方法,比如把这杯水放到太阳下去晒;再溶解一杯盐水,将马铃薯放入,看能否浮起来;“品尝”一下,用酒精灯烧剩下物质等等。这时我抓住契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甄别,哪些方法“不科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结构性材料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我回想原先在做这一步时,我的设计只是让学生以八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接着我就指名汇报。现在想想这实际上变成了变样性的“一言堂”。这就会造成其他同学因没有具体任务和组间的竞争而不去认真思考“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结果弄得课堂讨论的效果不佳。而“这一节课”我要求每组学生不但要设计“实验”,而且要求确定实验时各位学生的具体分工,实验做完后该怎样做?在汇报时,我让学生以八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实验方法边根据组内分工演示,要求台下的学生对他们的实验过程要细心地观察和思考,并要求实验完了之后对他们不合理的地方自己提出“建议”。没料到这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改变,不但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品位,又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习惯和态度,而且还能让台下面的学生清楚明白实验的具体过程。反之,如果汇报时只让个别学生说,这也会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使其他同学不明白该组具体的实验过程,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由此我感到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尽可能多地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亮点。
通过本课教学,我有一个尚待探讨之处,科学教学中将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即有效地评价学生,我推想这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第四篇:《马铃薯沉浮的原因》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首先学生观察老师两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放在两个水量相同的杯子里,产生的现象.你看到什么现象,你有什么想法?(猜测一下,马铃薯上浮的几种原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节课,总共设计了五个活动:观察两个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推测什么原因使马铃薯上浮.实验验证两个水槽里的水不同,自由选择调制一杯盐水或糖水,比较盐水和糖水的轻重等活动,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想出的办法能充分得以实施,我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材料,玻璃水槽盛有清水和盐水;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蜡烛、汤勺火柴、;塑料杯搅拌食盐、白糖马铃薯;电子秤、酒精灯、勺子大小相同的塑料杯三只、熟鸡蛋一只、250毫升烧杯一只及死海资料投影片.由于活动材料准备得十分充足.。学生们想出的办法绝大数能够得以实施,从而为学生们的探究提供了方便。材料的多样性符合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动,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贴近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还是根据学生发展的脉络和学生的参于情况对教学过程做了一些调整。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有时上浮,有时下沉,这可能与杯子的大小有关;,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可能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然而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根本不在往这方面支推测,而是直接切中了问题的实质,认为可能是小杯子里装的是盐水,理由是他不小心手上碰到了水,自己尝过,感到是咸的。因此在教学中,不管学什么内容,我们都要珍视学生在其中产生的问题;或者是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之成为教学的起点。在猜测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都是盐水,验证的方法都说是用嘴尝尝,对于不知名的液体能随便尝吗?没有想到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的办法。教师的点拨也不可少。及时解决学生困惑。是不是盐水才能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学生们都说,不是。哪还有哪些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味精水、白糖水、鸡精水。于是大家调制味精水白糖水进行验证,结果与猜想一致,大家的情绪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总之科学课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探究。
第五篇:有趣的沉浮 课后反思
《有趣的沉浮》课后反思
这节课核心的内容是浮力,但是浮力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会有些难以理解,所以这节课中我借助了纸托物体来模拟浮力的存在,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能够记住浮力的存在,这一点呢并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我通过网上一些优秀的教案学习而来,再经过自己的修改,这足以说明自己的视野和经验不足还需要多多学习,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多搜集材料多看一些比较好的教案课件,这样会对自己教学水平有很大提升。
在这节课中需要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也需要浮力,这个比较困难,学生自己的认识也是错误的,所以我直接就告诉他们答案了,在证明实验中,我没有使用课本中的实验而是使用了一个新的器材弹簧测力计,这就涉及到对新器材的介绍,这个过程是必须的。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的是比较顺畅,层次明确,环环相扣的,在经过老师们评课之后知道了自己在教学语言还需要改进,上课中的语言有时有些通俗化随意化,不够专业和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