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参考

时间:2019-05-12 21:0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参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参考》。

第一篇: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参考

2.3《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两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善良是美好道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提高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难点: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故事导入:谁是真正的助人为乐?(学生回答)

三人中只有小云是真的为老奶奶着想,不图回报的,这是一种无私的表现,而小军和小欣,一个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一个是为了老奶奶家里的值钱的东西,都是在一种功利心的驱使下,如果没有这种利益,他们就不会去做了,因此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善良是要无私的。

活动一:招聘“善良大使”,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回答:无私、是非分明、宽容等等)比尔·盖茨能不能成为“善良大使”呢?

(学生可能会有争议:是否有钱就能当“善良大使”呢?)

教师总结:并不是说有钱或者有地位就可以称之为“善良大使”,但是,有钱如果能够多参与公益事业,并且这项事业是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那他就可以成为“善良大使”的候选人之一了。当然不论是谁,只要他有一颗乐于帮助别人的心并能够持之以恒,都可以成为“善良大使”。

活动二:出示(东郭先生)他能不能被评为善良大使呢?(播放FLASH)

回答问题:一位大夫说东郭先生是视力正常却是色盲,并授予他有眼无珠奖项,为什么?你如何看待东郭先生的行为?

我们把不明是非、看不清社会阴暗面的人,称之为不分青红皂白。我们平常所说的善良绝对不是要同学们对待所有的人都要有好心肠,对待坏人,我们一定要坚决地打击。而且,现在社会上,就像刚才FLASH里看到的一样,坏人很多,但是很难辨别披着羊皮的狼。同学们平时可千万要学会多长个心眼,才会不吃亏。

活动三:一只手套

学生阅读书本故事,小组讨论:(1)作为生意人,女老板不肯卖一只手套,可以理解吗?(2)你怎样看待女老板转变的原因?(3)你怎么评价女老板这个人,你认为她可以推选为“善良大使”吗?

(学生回答)

女老板不肯卖给一只手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只卖掉一只的话,那剩下那一只就无法再卖了,但当女老板发现那男孩只有一只手,而他们母子俩又很拮据的时候,放弃了商业原则,情愿亏本也卖给他们一只手套,说明老板也是一位热心肠的人,当然可以成“善良大使”的候选人。我们通常所说的善良并没有时间的限定,而主要是看你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做起,持之以恒。

故事感悟:天堂与地狱

请你猜猜这是什么原因?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

善良就是为别人付出,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也是一种收获,助人是快乐的。总结:

1.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只有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够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一个克已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奉献的人首先是一个善良的人。

2.善良是无私的,如果一个人做好事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那就是伪善。一旦他得不到回报,就会露出自私的本质。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在法律上有一条罪叫包庇罪,如果你的朋友犯了法,你帮助他躲藏,那么一旦抓获,你就是包庇罪,同学们平时考试的时候,有没有给别人偷看,如果你的同学因为你的“帮助”取得了好成绩,你觉得是做了件好事还是做了件坏事呢?(学生回答)如果同样的情况,你帮助了一个同学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了好成绩,做了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学生回答)如果同学们都以为做了一件好事,你们有没有意识到大学的录取人数是相当有限的,你帮助他考上了大学,是不是就意味着,另外有一位能够凭自己的真本事进入大学的同学落榜了呢,可见,你绝对不是做了件好事,平时要是非分明。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不仅要善待亲人、朋友,而且应该同样地对待每一个人,博爱能够使亲的更亲,远的变近,人与人消除隔膜,世界变得温暖。

5.善良要见诸行动。(出示故事)对于一个乞丐来说,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一碗饭,而不是什么祈祷。

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

同学们觉得给予跟接受哪一个更快乐呢?(学生回答)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给那个乞丐一块钱,和你作为一个乞丐接受别人一块钱,你觉得哪一个更快乐?给予其实比接受更令人快乐。在给予的行为中,体现了我们的力量和能力。

我们会发现世界对自己的需要,从而对自己的价值有新的评价,能够增强自信心。我们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自己平时长得也不咋样,学习也不好,可是,当你能够给一个乞丐一块钱的时候,你或许会重新审视自己,至少还有这样一点能力,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将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和宽松,相信这个方面大家都会有所体会,平时比较乐于帮助别人的同学也会更受大家喜爱。

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为别人和社会做些好事,在精神上是一种享受。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示课题:将心比心

●生活大课堂

(1)“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2)一般三四岁的小孩子总是不喜欢呆在商场里。这常常让大人们感到不能理解。为什么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丰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 第一题: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检查仪表”,有没有别的答案?镜子的特点是什么?它能够照到人背后的东西,那么,会有什么作用呢?乘电梯的人当中,除了像大家一样正常健康的人以外,还会有什么特殊的人会进来吗?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肢残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你怎么就会想不到呢?

我们班的同学考虑问题时常常会海阔天空,但不幸的是,无论思路如何开阔,我们往往还是从自己出发的。

第二题:可能会回答“因为这些琳琅满目的东西只是在大人眼里,而不是在小孩子眼里”,是这样吗?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却轻而易举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蹲下来,处在和小孩子同样的高度环视四周的景象,结果看到的都是大人们的腿。

这两个故事所包含的共同的道理是什么啊?凡事不可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故事感悟(1):登月的奥德伦的故事

根据奥德伦的回答,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有没有人觉得这个家伙特别笨,你看,登月第一人,这可是一项殊荣啊,居然给他一步之差让给了别人。那么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以后,凡事一定要该出脚时早出脚,免得好事全让别人给占了。你看看,这种人,以后跟他做朋友的时候要小心一点,这样的人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是不可能有奥德伦这样的修养的,当他看到他的伙伴的成功的时候,他丝毫没有感觉到这是一种遗憾,相反还特别为他的朋友高兴,也愿意他的朋友能够有这样的成功。古语云:“君子成人之美。”将心比心要学会为别人的成功喝彩,为别人的幸福欣慰。

故事感悟(2):小男孩和鱼的故事

思考一下:小男孩会说什么呢?(引导)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时,你又会想些什么?(每个人在他生命攸关的时刻是多么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小鱼也是如此)别人可能不在意,但是谁一定在意?(小鱼)所以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将心比心,更应该要学会理解和分担他人的困难、不幸与痛苦,对人是这样,对动物也是一样。情境一: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分析:说白了,如果你会发怒,会恼火,或者表面装作不在意,无所谓,其实都是一种心虚的表现,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其实你的自尊心已经受到了伤害。不愿意受伤,那么将心比心,为什么还要去伤害别人呢?

情境二:想想为什么同学都不理小乔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照?

除了你的父母,没有人会把你当成宝贝的,当你踏出校门的那一刻起,你希望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么样对待别人。你和同学和朋友的相处方式都是社会性的,人家一开始对你好可能是因为别人为人处世比较老道一些,圆滑一些,但这不是人家就应该做的事情。

情境三:假如你是那位实习老师,你会怎么想?有朝一日皮皮也成为一位老师,当他遇到这样类似的事情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你还别说,这个世界上有时候老天爷就爱跟你们开玩笑,现在那个在班里最吵的或者最会捣老师蛋的家伙,说不定有朝一日还真的会成为一位老师。想当年,我们对老师那个绝啊,有个新来的英语老师就是被我们整的,课上不好,就在他的课上大家故意吵得厉害,下课了,有些同学故意拿一些高考的题目给他做,难为他,因为刚毕业对于高考真的是不行的,所以做不出来我们就会笑他:还老师呢!现在想想,要是你们也用同样的方法故意地难为我的话„„哎,老师是人不是神,也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所以说,我现在是最大的愿望下面坐的都是一堆冬瓜,特安静。这当然不可能,所以,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只好为这个世界来改变自己,永远要相信,学生都是可爱的!

情境四:乙和甲先后受到伤害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乙,你的内心会怎么想?假如你是甲,从伤害别人到被人伤害,你从中会悟出什么道理?

一个是因为外表,自尊心受伤,一个是因为失败。特别是很多来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或者是农村的孩子,对于这些就更加敏感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最好也不要推给别人,让别人去承受。

总结:其实这四个事例,讲述的是同样一个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出示:四字真言)

这其中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在把自己当成别人的同时也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换位思考。对于别人的苦衷要能够体谅,对自己的行为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所以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立场自然有所不同,因此也常常会发生矛盾。越是有矛盾,越是难以互相理解。如果能够跳出这种思维模式,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就会发现一个颠倒的世界,也会发现一个公平的世界。

总结: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凡事都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增进人际关系。急人之所难,一个没有恻隐之心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比较冷血的那种,他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自私的、冷漠的,相反,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慷慨解囊,在危难时刻见义勇为,都是有将心比心、急人所难的表现。将心比心就是不伤害别人。伤害别人的行为往往是出于妨忌、狭隘、报复等心态,或许可以图得一时快,但是,最终的结果必定是害人又害已。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上是比较成功的,FLASH《东郭先生》的应用,还有“生活大课堂”

等教学内容,可以说内容非常丰富,选材也非常典型,一个好的材料真的可以让一节课增添不少的色彩,但是第二节课的内容上似乎有点过多过杂了,没有处理好详略和重难点,略微有点失败,而且每一个材料感觉利用率不是很高,能够得出来的结论不多。

2.3《与人为善》活动设计

活动一:残疾人生活体验 活动主题:残疾人生活体验

活动目的:在体验中感受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反思自己以往对待残疾人士的态度,培养学生关注、尊重残疾人士的爱心。

活动准备:布条(蒙住双眼),纸板(写上让模仿聋哑人的同学表述的话);绳子几根,硬纸壳板或木板四块(用来固定膝关节、肘关节),竹竿一根(盲杖)。

活动步骤:

步骤一:在学生中选取几个代表,分别扮演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人士。步骤二:在上述学生准备期间,随意的将教室内的桌椅打乱排放。步骤三:表演开始。

1.请盲人从教室前面走到教室后面,再返回。2.请肢体残疾人士从教室前面走到教室后面,再返回。

3.请聋哑人用手语表达一句话“让世界充满爱”。请其他同学翻译他所表述的意思。4.请其他同学随意说几句话,让扮演聋哑人的同学猜测他说的是什么内容。步骤四:请参与表演的同学谈感受。

步骤五:请其他同学针对自己平时做过的或者看到的他人做过的不尊重残疾人的事例,发表看法。

步骤六:教师归纳。残障人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的一分子。由于生理原因,他们更容易受到伤害。我们不应该歧视更不应该欺负他们,而应该尊重他们。这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活动二:小鬼当家——今天我是妈妈(爸爸)

活动主题:小鬼当家——今天我是妈妈(爸爸)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苦劳动,从而反思自己过去对待家长的态度,自觉地尊重、孝敬父母。

活动步骤:

步骤一:准备一封给家长的信。将教学活动意图、要求告诉家长,赢得家长的配合。步骤二: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爸爸或者妈妈,并且亲身实践一天爸爸、妈妈在家里所做的事情。

步骤三:体会。

1.每位学生在实践结束后,将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个记录,并重点记录自己的体会。2.家长在学生实践结束后,为孩子的行为做一个评价,并记录自己的体会。将评价结果装在密闭的信封中,带给老师。

步骤四:批阅。

教师认真阅读学生和家长的体会,尤其是家长的评价,准备交流会的材料。步骤五:交流。

1.组内交流。每位学生谈自己的做法、体会。归纳共性,选派代表发言。2.全班交流。每组选派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有共鸣的也可发言。3.教师分发家长回执。

4.学生看后再次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步骤六:教师总结。

活动三:讲述身边的故事——介绍自己身边善良的人和事

活动主题:讲述身边的故事——介绍自己身边善良的人和事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身边善良的人和事,让学生发现社会道德的美好,善良对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性,意识到人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从而自觉要求自己。

活动步骤:

步骤一:课前,让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准备讲述一个自己身边的善良的人的故事。包括这个人的身份,所做的事及自己对他的一些感觉、看法。

步骤二:课上,让学生讲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这样操作同学回答的顺序:老师准备一个盒子,内装所有学生学号做成的签。第一个讲故事的同学由老师抽签决定,第二个讲故事的同学由第一位同学抽签决定,第三个讲故事的同学由第二位同学抽签决定,以此类推。

步骤三:课上,学生讲述结束后,让同学们分析所讲述的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说的同时,老师将这些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步骤四:每位同学联系自己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有没有善待他人的事情,如果有,继续发扬;如果没有,想想今后该怎么改进。

步骤五: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结果进行总结。侧重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知识点归纳

1.善良的地位: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德行之一,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有了善良的人和善良的行为,才能组成美好的社会。

2.善良的含义:善良包含着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奉献、正直、勇敢等多方面的美德。总之,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3.与人为善的含义: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

4.善良的表现:(1)善良是无私的,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2)善良之心是博大的,一颗善良的心不仅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敞开,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怀着真诚的善意,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更是充满爱心。(3)善良要见诸行动,真诚的爱心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

5.与人为善的原则: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伤害,而会在救困扶弱、维护正义的情境中与邪恶和错误作斗争。

6.与人为善和自己人生的关系: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给予体现了我们的力量和能力。

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善良的内涵和意义。

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善良是构成一个人道德人格的基础品德。一个人具有善良之心,才能培养出多方面的良好品质:有了善良之心才能真诚地尊重他人,才能够理解和宽容他人,才能够为了帮助他人而作出奉献,才能够面对邪恶敢于斗争„„换句话说一个具有克己为人、真诚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奉献、正直勇敢等种种美德的人一定是个善良的人。

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是因为对他人对社会怀有深刻的爱心。这种爱心是真诚博大的,是生活中的光明、希望、美好的源泉,是罗曼·罗兰所说的那种“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夜”。真正的善良是来自于博大的爱心,因此必然不图回报。

与人为善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善待一切人和事。与人为善是善事,与邪恶为善却是恶事。与人为善不是与恶人相安无事,不是对坏事宽宏大量。对那些道德败坏、违法犯罪分子必须与之斗争,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是对人民大众的不善。

中考考点: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2 将心比心

●知识点归纳

1.将心比心的地位:是更好地理解、体谅他人,与他人心灵沟通,增进人际关系的基础。

2.将心比心的含义: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

3.将心比心的表现:(1)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2)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3)将心比心就是不以残忍冷酷的方式对待别人。

4.将心比心和与人为善的关系: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培养与人为善的品德,就必须摈弃伤害他人的恶习,做到将心比心。

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将心比心的意义和要求。

做到与人为善,要学会凡事都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身为度”、“以己量人”,意思就是要以自己的心理推知他人的心理,设想自己在他人的处境中会有什么感受。通过这种角色互换的心理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使人们的心灵相互沟通,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将心比心,就是做事情不能老想着自己,要时时事事处处都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情愿的、不接受的事情,就不能推给他人,让他人去承受。每个人都不愿意受到伤害,将心比心,也就不应该伤害别人。《论语》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与人为善者,以“成人之美”为乐,他们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功,也愿意帮助别人成功;乐见别人幸福,也愿意帮助别人幸福。这种博大的胸襟显示出高尚的修养和美德

伤害别人的行为往往出于妒忌、狭隘、报复等负面心态,采取这样行为似乎可以图一时之快,满足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需要。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总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耕耘自己的心灵花园,就要努力栽种将心比心、善意待人的鲜花,务必清除那些伤害他人的毒草。

中考考点: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篇:《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与人为善》教案

第2站 做一个友善的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友善的重要性,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做一个友善的人。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

3、知识目标:

学会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对“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的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讨论得到正确的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教材91页“足球赛带水”的材料。提问:

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做到既帮助同学,又维护同学的感受呢? 通过同学们讨论回答,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调查活动。调查“你对别人做过那些友善的事情?别人对你做过哪些友善的事?”

(二)辩论平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后并发表本组的观点及依据,展开辩论。甲方:与人友善不需要注意方法方式; 乙方:我们要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

教师总结:我们对他人的友好态度不仅要发自内心,还要通过恰当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

(三)社会观察看教材第93页材料后,请谈谈你的认识。

(四)各抒己见:

1、我为父母做了什么?父母为我做了什么?

2、我为家庭做了什么?父母为家庭做了什么?

3、比较自己和父母所做的,你有什么感受?

(五)活动平台。

1、我不能接受的他人行为有:

2、我不喜欢别人对待我的方式有:

三、课堂小结: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

四、板书设计: 做一个友善的人。

1、换位思考;

2、相互理解;

3、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宽容;

4、友好对待陌生人。

六、布置作业:

辨析:待人友善不需要注意方法方式。

第三篇:《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心。

(2)懂得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需要付诸于助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中。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二、教学过程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从这组图片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那到底什么是与人为善?

图片中的人是如何对待灾区、贫困地区和其他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这些人身上我们有发现了哪些美好品德呢?

可见,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而善良又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故事导入】

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自古以来,善良被人们歌颂、赞美,善良在无数伟大的灵魂身上闪光,今天让我们先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殷雪梅救学生的事迹》

(一)感悟善良

1、故事《殷雪梅救学生的事迹》视频

一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如果怀着自私利己的目的,为了得到某种回报,去做一些看上去善良的事,那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伪善”。所以善良应是无私的。

2、东郭先生(FLASH播放)

与人为善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善待一切人和事。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对坏人、坏事一味放纵、宽容的那种毫无原则的善是“愚善”。所以与人为善应要是非分明。

与人为善是善事,与邪恶为善却是恶事,与人为善不是与恶人相安无事,不是对坏事宽宏大量。善良的人不是无原则的好好先生,而是会与那些道德败坏、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否则就是对人民大众的不善。

3、林秀珍的事迹视频

善良之心是博大的孟子有句话说得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善良要有一颗广博的爱心,子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与人为善不但要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还应关怀那些需要我们帮助支持的陌生人,如社会上的一些残疾人、病人、老人、小孩、灾区的同胞等弱势群体。

(二)发现善良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我们身边不是没有善良的人和事,而是需要大家去发现。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善人、善事让你非常感动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活动:感动我的人和事——你说我说

只有有善良之心的人才能发现善良,可见我们的同学是多么可爱,多么善良。相信你一定会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万事万物,做正直善良的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实践善良。

如何实践善良,如何在帮助他人时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学会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实践善良

看图片(可怕的冷漠),这幅图片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是否具有与人为善的品德,必须以行动来检验。帮助他人是与人为善在行动上的体现。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去关怀、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其实让座意识很多人都有,关键是看你能否付诸行动。善良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不是真正的善良,那是一种“虚善”。

(四)布置作业:请大家课下搜集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

第四篇:《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标内容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与人为善”含义,懂得与人交往,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为善,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学会宽容,理解和欣赏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情他人的不幸和困难,增进同学与同学,与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懂得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国为善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一些学生在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交往中,在自我中心意识的支配下,他们习惯于只考虑自己,而不习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更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做到与人为善。由此可见,使学生能够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也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教材分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的第二框题,在教材第10页至108页,计划一时。本框内容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两目组成,“理解之上,善待他人”主要核心内容是要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一想,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与人融洽相处,对他人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所依据的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释义】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这框题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很高兴,能和在座的各位同学老师,一起学习,今天我想讲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字“美”,在开始之前,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大家,你觉得你眼里什么是美的?

第一环节:最美的撑伞女孩

视频剪辑《最美的撑伞女孩》

设计提问:

1、为什么她会感动一座城市,而被称为最美?

2、她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受到她的善良?

3、什么是善良?

善良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人

第二环节:最美的生活瞬间

生活中,美丽总是与我们相伴随,小组讨论下,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到美丽的生活片段与细节,关于你,关于我,关于我们大家。

听取同学展示或者想象的美丽瞬间:

1、最美的老师,2最美的父母,3、最美的小伙伴,4、最美的陌生人,、最美丽的家,6、最美丽的学校,问题卡片:

1、能向我们描述你们的发现和想象吗?

2、为什么你觉得这是最美丽的瞬间?

3、这样的生活给会你怎么样的感受?

4、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得到如此美丽的感受呢

生活因为洋溢着善良而变的美丽,再次让我们一起回顾,什么是善良?为什么要善良?怎么样才能获得善良?

善良是很多很多,是宽容,理解,欣赏,原谅……

第三环节

最美的社区公园

教师展示他发现的美丽瞬间,我家的社区-----《最美的社区公园》

材料:我一直很好奇,社区小花园里的凳子是不是有“魔法”的。不管是曾经的石凳还是如今的木椅,不管前一天刮风下雨还是小孩子爬上爬下,第二天一早,凳子总是干干净净的。难道是我们的公园真的有魔法吗?、有同学能猜下是什么原因吗?

后来才知道是社区74岁的王强和69岁的郑美凤每天凌晨3点开始的打扫社区公园了,而他们开始这么做的时候,我才和大家一样大的年龄14岁记者问起两位老人,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两位的回答是,擦干净桌子凳子,大家晨练就有干净地方可以坐了,不会因为有雨有风而不出来了,记者问为什么那么早时候,两位说,早点是避免和大家撞车,免得影响大家锻炼,休息

2、我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能坚持18年,因为他们心中放着些什么?

3、我们的同学,你有过把别人放在心中的经历吗?,4、你有过被别人放在心中的经历吗

3、刚才同学展现的美丽瞬间中,她们宽容,理解,欣赏,原谅,她们心中又放着什么谁呢?

4、同学们:善良是什么?善良是我们心中放着别人

我们为什么要善良?只有当我们心中放着别人的时候我们才能让自己进入别人的心中。

你有过忘记这么做的时候吗?

第四环节

最美的爱

让我们体味下,刚才他们提到的最美的父母,我们都能体会到每一个父母心中都放着孩子,这是一种爱,亲人的爱,亲爱。

让我们大家体会下,最美的小伙伴,最美的陌生人。。。

学生:最美的小伙伴是心中放着他的好朋友,这是一种爱,朋友的爱,友爱

最美的陌生人是他的心中总是放着许多其他人,这也是一种爱,一份广博的爱,博爱

善良是什么,是爱,是对家人的亲爱,对朋友的友爱,对身边人的博爱。

我们为什么要懂得去爱?爱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最美的排队人群》

我们为什么要懂得去爱?

第五环节:为善与拒绝

备用环节——老师,如果小女孩撑伞的那个人诬陷是她撞的,那她就是最伤心的小女孩了,这样我们是改善良,还是不改呢,学生不提,老师可以提出放在最后,教师给大家将个故事,有一天老师生病了,于是治疗,结果过敏了,老师很害怕。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生病了,又需要治疗,我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答,应该先做测试,然后再治疗。

老师:很好,那你们说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办。

学生:应该在能证明自己的不是肇事者的基础上帮助她,老师:你有什么好的手段能证明吗?学生:………

老师:如果老师身体不舒服,不治疗,老师身体会生病,如果每个人都因此而回避,谁又会生病呢?

总结:同学们,今天的学习就快结束了,每个同学请在你的本上回答三个问题,、生活中最美丽的是什么?

2、与人为善是什么?

3、我们为什么要与人为善?

4、我们该怎么样与人为善

结束《梦想天堂》

板书设计:

一、最美的女孩——善良是帮助他人

二、最美的瞬间——善良是宽容,理解,欣赏,原谅

三、最美的社区——善良是心中有他人

四、最美的爱——善良是博爱

五|、善良与拒绝——善良需要甄别,更需要勇气

第五篇:“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万丽萍(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交往品德; 2.能力目标: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方法。【教学重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方法。【教学难点】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方法。【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歌曲,导人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多帮别人想》 歌词:如果你和世界同成长,你的天空一定充满阳光,不要让伪装挡在关心朋友的前方,包容别人用你的好心肠;如果你用心帮别人想,每个明天都会充满希望,把所有封闭和冷漠的心摆在一旁,和我们一起欢唱„„ [设计意图]歌曲的节奏欢快,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上来,还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这节课的主题中,起到暖场、情感预热的效果,让我们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过渡:(展示孔子图片)这个人大家认识吗?(学生反应:孔子)他的两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反应:不知道,不清楚)环节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帮助学生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涵。[设计意图]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借助视频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视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且孔子的这段视频也比较有趣,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古汉语词典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内涵。[设计意图]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立”和“达”二字,学生凭借语文功底和古汉语词典基本能把握这句话的大致内涵;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之间的相通性。这里要提醒的是思品学科中说的这句话的内涵是它传达的待人之道。过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孑l子的待人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两条呢?来看看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活动一:生活在线 展示材料:细雨淅沥,秋风瑟瑟。车靠站,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走进一个座位,打量了一番,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嘴里喃喃自语。原来座位上不知哪位乘客不注意,滴了几滴水,弄湿了椅面。她重选了一个空着的双人座位。入座时,随手把她那滴着水的雨伞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 角色体验:1.中年妇女为什么会“皱起眉头,面露不悦”? 2.她会“喃喃自语”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年妇女这个角色的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中年妇女没有位子坐的糟糕心情,以及对把座位弄湿那个人的反感心理,为下面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小组合作探究:请你评价一下中年妇女的言行。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全班交流共享): 这个中年妇女也很没素质; 这个中年妇女不想别人把座位弄湿,而自己却把座位弄湿搞得别人无法入座——中年妇女没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师引导:中年妇女为什么要把伞放在旁边的座位上? 因为顺手;因为放在地上会把伞弄脏,而放在座位上很干净。[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好的思维品质和发散思维能力;对把雨伞放在旁边座位上这一小事的深入剖析,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不想没位子坐就不要把座位弄湿让别人也无法入座,从而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感悟“光想自己,不想别人”带来的后果,继而认识到“立人、达人”的必要。过渡:刚刚我们说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所欲”能不能施于人呢?继续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大家看过<家有儿女》吗?其中有一集是这样的: 活动二:好心一好事? 剧情梗概:小雪发现同班同学官海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就发动大家捐款。当小雪她们把辛辛苦苦捐来的钱送到宫海家后,却遭到了宫海的拒绝。宫海甚至声称要和她势不两立。猜猜看:为什么小雪的好心却没办成好事?(学生猜测或描述)播放《家有儿女》片段,揭晓答案 教师归纳:看来,己所欲,也不一定能施于人。所以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道德,而“己所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很容易地发现宫海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家里又穷又破,而小雪她们的举动没有考虑宫海的感受,把自己觉得好的想法强加在了宫海身上。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化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认识到把自己喜欢的强加于人,同样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理解,拓展了课本的内容。过渡:不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还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实都可以浓缩为一句话,那就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案例和我们探究的结论,你能不能概括一下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关系,将这节课的知识建构起联系,让知识更加系统。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所谓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最根本的就是想人之所想,理解他人。过渡:那具体来说,该怎样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呢?这还需要大家帮助老师解决班上的两个问题。活动三:烦恼靠边站 展示本班学生的烦恼 烦恼1:期中考试第一天,同学a在班上大声地对答案,还手舞足蹈地说:“耶耶耶„„考得比班长好耶„„”,搞得大家很烦„„ 烦恼2:同学a和b是同桌。同学a说b经常会给她起绰号,如old black(老黑),意思是说长得太黑;同学b说a上课会讲话,影响他听课,而且还经常霸占他的“领土”„„ 小组合作探讨: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烦恼? 学生活动(体验感悟,小组交流,全班共享): 对于烦恼1: 在表达情绪的时候要注意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顾及他人的感受。可能有同学考得不好,第二天可能会因此受影响;班长心里肯定也会很不舒服,应告诉他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对于烦恼2: 给他们换座位; 他们应沟通,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他们争的都是一些小事,同学之间不要太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 同学a和b相互嫌弃,如果他们能互相看到对方的优点,可以相处得愉快一点; 同学朋友之间应学会欣赏、赞美、宽容,尊重我们之间的差异,加强沟通。教师小结归纳: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希望这几名同学能吸取大家的意见,让烦恼靠边站。其实,大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换位思考的方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谅解他人,宽以待人;学会欣赏,摒弃挑剔。[设计意图]用发生在班级的真人真事创设情境,挖掘学生生活中的资源,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鲜活灵动;由于是真人真事,学生感兴趣,所以更能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学生群策群力解决自己的烦恼,不仅掌握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具体方法,而且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校园生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和思品课的德育功能;同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烦恼的方法,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活动四:换位思考,我能行!曾经,„„我没能换位思考,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次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不足,同时知道正确的行为取向,从而做更好的自己。环节三:齐唱歌曲,情感升华 齐唱《多帮别人想》,结束全课。[设计意图]学生边唱歌边回顾本课的知识,深化认识,情感升华;同时,与导入首尾呼应,增强了这节课的完整性。(责任编辑:王葎)

下载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参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参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

    八年级与人为善的教学设计[模版]

    八年级《与人为善》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善待他人》第三课《与人为善》的内容,......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大全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3、......

    八年级政治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

    反馈练习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课堂反馈提高篇 一、单项选择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就需要( ) A、平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获奖] 一、教材分析 本框选取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

    作文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在当今的社会里,人与人相处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可能现在的社会太残酷,俗话说:“适者生存”。就这样使人们的心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去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