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3.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题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本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1.液体的压强
(1)演示实验:有一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
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红色的水倒入玻璃圆筒,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问: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水对侧壁有无压强?演示:把水倒入侧壁在不同深度开有三个小孔的圆筒,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能流出说明什么问题?
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的器壁是否也具有压强?
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这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侧壁(不宜重接,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教师示范一遍.
(3)讲述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让学生把橡皮膜放入溶液中,看看在各个方向,各个深度是否会有压强?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是有压强的. 2.连通器
(1)连通器的定义
问:展示图片问:这些装置形状、大小不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回答出: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板书连通器的定义)
(2)连通器的规律 设问:连通器内盛有液体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水面的高低关系后演示:
三、小结
根据板书内容明确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
四、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1.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原理: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3)连通器液体相平的原因(4)应用 6.船闸
教学后记: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10.2液体的压强
第十章 二、液体的压强
一、选择题
1.如图18-K-1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处,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图18-K-1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
2.如图18-K-2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图18-K-3中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的是
()
图18-K-2
图18-K-3
3.如图18-K-4所示,容器内装有水,其底部a、b、c三处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18-K-4
A.pa>pb>pc
B.pa
cC.pa=pb=pc
D.pa>pb=pc
4.某同学利用如图18-K-5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图18-K-5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5.如图18-K-6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图18-K-6
A.p1
F2
B.p1>p2,F1 C.p1 D.p1>p2,F1>F2 6.[2019·武汉] 如图18-K-7甲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乙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图18-K-7 二、填空题 7.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拦河大坝上部所受水的压强比下部所受水的压强 ,所以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8.如图18-K-8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的汽车的车门,随着汽车的下沉,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 m2,受到水的压力为4×103 N,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为 Pa.图18-K-8 9.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 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 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大.10.如图18-K-9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18-K-9 11.三个相同容器中盛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18-K-10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 ρ乙 ρ丙.(均选填“>”“=”或“<”) 图18-K-10 12.如图18-K-11(a)所示,一支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放置逐渐倾斜,在水从试管中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选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如图(b)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中液面相平,比较甲、乙两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选填“>”“<”或“=”)p乙.图18-K-11 三、解答题 13.小明同学利用如图18-K-12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图18-K-12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将橡皮膜静置于空气中,U形管两侧的液面应该.用手指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能灵活升降,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图乙、丙实验表明: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 越大,液体压强越.(3)细心的小明发现,当金属盒的橡皮膜置于水面下较浅处时(如图丁所示),U形管两侧液面无高度差,无法反映出压强大小,其原因可能是 .(4)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小明应控制的量有 和 ,要改变的量是.14.[2019·昆明] 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18-K-13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下降的压力大小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图18-K-13 1.A [解析] 金属盒所在液体的深度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图中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不同,甲液体中的液面高度差大于乙液体中的液面高度差,根据液体的压强规律,说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选项A正确.2.B 3.C [解析] 由图可知,容器底部a、b、c三处在水中的深度相同,且水的密度一定,故这三处受到水的压强相同.4.A [解析] 从题图可看出,a、c两孔深度不同,故研究的是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b、c两孔深度相同,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同,故B选项正确.拔掉d的孔塞时,水向下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故D选项正确.5.A 6.A 7.增大 小 8.变大 5×103 9.密度 压强 10.小于 大于 11.> > 12.逐渐减小 > 13.(1)高度差 相平 不漏气(2)密度 大(3)金属盒所处深度太小,所受液体压强太小,橡皮膜形变不明显 (4)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金属盒的方向 [解析]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将橡皮膜静置于空气中,U形管两侧的液面应该相平;用手指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两侧的液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2)图乙、丙实验表明: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当金属盒的橡皮膜置于水面下较浅处时,金属盒所处深度太小,所受液体压强太小,橡皮膜形变不明显,U形管两侧液面无高度差,无法反映出压强大小.(4)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小明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14.多 水窖的横截面积上大下小,随着水量越少,深度变化越快,压强变化越快,压力变化也就越快 [解析]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水窖里的水越多,水位越高,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强越大.由于传感器受力面积不变,则压力越大,所以压力越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越多;水窖的横截面面积“上大下小”,每天用水量相同时,越往下水的深度减小得越快,由p=ρgh可知,水的深度变化越快,压强变化越快,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F=pS可知,压力变化也越快. [设计理念] 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本节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关情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获得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自主探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同时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用具] 演示用: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压强计、盛液筒两个、小烧杯两个、水、盐水。 学生用:盛液筒、压强计、玻璃管、橡皮膜、水、盐水。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是由于茶杯受到重力作用,并提问:液体也受到重力,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 2、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二:夏天天气炎热,不少同学喜欢游泳,当你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提出探究课题,板书课题。 二、根据情景进行猜想,通过实验得出初步结论 1.上述实例中,人在水中游泳,水对人有没有压强?水对池底和游泳池侧壁有没有压强? 现在,我们把游泳池搬到课堂上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出示一个底部扎有橡皮膜的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放入一块小橡皮,让学生观察底部橡皮膜的形变。 2.教师提问:用这样的一个器材如何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有没有压强?学生回答后,设计 实验验证,将水倒入玻璃管中,可以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出,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用底部扎有橡皮膜的容器可以检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怎样用一种器材来探究液体对容器侧壁有没有压强呢?按照学生回答的思路,设计一个实验,在侧壁开口的玻璃管的侧壁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并向其中倒水,让学生从看到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并进一步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的原因。 3.教师问:刚才我们认识到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向大家介绍一种仪器——压强计。教师通过类比的方法介绍压强 计。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个结论:橡皮膜上承受的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若两次高度差相同,则说明橡皮膜承受的压强相同。 把橡皮膜放在水中的某一深度,转动橡皮膜的朝向,看两边的高度差有无变化。学生从现象中归纳出结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三、学生分组探究,验证猜想 前面,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两条初步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发现橡皮膜有时候凸出得多,有时候凸出得少,这说明液体压强有大有小,那么,液体压强的大小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景三:当洪峰来临,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涨,有时会发生决堤的事故。 1、学生讨论 从日常生活的事例出发,利用已学知识或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教师板书一些学生可能出现的猜想,比如: (1)与深度有关 (2)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或与其它的一些因素有关 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教师进行整理,用实验的方法,或其它的方法进行筛选、整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的猜想,都是从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不管猜想正确与否,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检验猜想 (1)教师介绍实验桌上的器材。 (2)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根据猜想选择某一课题进行实验,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查,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在学生动手做实验之前,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并强调合作学习,通力协作的重要性。 四、交流评价,总结出变化规律 1、各小组派代表将实验记录结果用投影仪展出,交流经验成果,教师对每一组学习的效果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引导学生对各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各小组合作,讨论得出实验结论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提出部分实验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能应用的改进意见。 3、在屏幕上逐条显示本节课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五、拓展训练 利用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可以解释、解决很多生活以及技术上的问题。 1、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2、投影显示潜水服,提问:在不同深度潜水时,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潜水服对装备的要求不同? 3、工程师把拦河坝设计成什么形状?为什么这样设计?当洪峰来临时,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警戒水位时,为什么有可能发生决堤的事故?如何防止? 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相关资料:1998年洪水过后,荆江大堤的相关堤段进行了整险加固,使重点堤段的防洪能力从五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六、课堂小结与评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和评价,谈学习体会。学生的学习收获,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进行交流。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的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重点 1.液体的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课时安排:l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刻度尺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 【老师】我们有不少同学会游泳,当你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有什么感觉? 【学生】感觉像有东西压在胸口上. 【老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吗?我们知道,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持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要受重力作用,而且还有流动性,是否对支持它的物体也要产生压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新课教学 2实验 研究液体的压强(板书) 观察实验 A.观察课本P158图10-9实验装置没注入水之前橡皮膜的情况,请学生回答. 橡皮膜是平的. B.将水逐渐注入玻璃管中,请同学注意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向玻璃管内注入水后,橡皮膜向下凸起,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橡皮膜凸起的程度越来越大,说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观察实验 取侧壁有三个开口的容器,在开口处扎上橡皮膜,向容器中注入水,观察橡皮膜凸起的程度,请同学回答看到的现象及说明的问题(如图所示) 水对侧壁也有压强,水越深压强越大. 1.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板书) 前边我们谈到,当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感觉像有东西在胸口,这说明液体不仅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有哪些规律?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A、由老师介绍压强计,介绍过程中用手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让学生观察U型管外边液面出现高度差,用力越大,高度差越大,因此,U型管外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的大小. B.要求学生打开课本P158~159,认真看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及实验方法、步骤. C.要求学生将课本P159表格画在笔记本上,以备实验中记录数据. D.明确各组实验中用的是哪种液体. E.提问同学对实验还有什么问题,教师答疑后开始实验,实验中教师在学生中巡视,进行指导,确定选择哪些组的数据. F.实验结束后请同学说出自己的实验数据,用投影仪将填入数据的P120表格打在屏幕上进行比较分析(表格见后边板书设计).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一下,液体压强有哪些规律?我们先来分析液面下3cm、6cm、9cm的压强. 液面下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我们再来看液面下3cm处的压强. 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我们比较一下同是液面下3cm处,不同的液体:酒精、水、盐水压强大小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在同一深度,盐水的压强最大,水次之,酒精最小,说明液体压强还与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的液体压强越大. 通过上边的讨论,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写出板书.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板书) (三)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液体的压强,认识了液体压强的规律,在对液体压强规律的认 识上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同一液体,液体的压强只与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多少无关.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找来一个大木桶,装满水,盖上盖,封闭好.他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水桶压破了,今天我们也可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观察实验 找两个啤酒瓶,一个去掉瓶底,一个只要瓶嘴,然后在瓶嘴处扎上橡皮膜,在去掉瓶底的瓶内注满水,橡皮膜略有凸起(如图所示).把一个接有1.5m长乳胶管的橡皮塞塞在瓶嘴中,通过漏斗向乳胶管内注水,会看到瓶嘴上扎的橡皮膜凸起,甚至胀破(如图所示). 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分析一下,为什么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胀破了?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非常少的水就可以把橡皮膜胀大.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第2课时)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具学具准备:连通器装置、橡皮管连接的U形管、茶壶、三、教学步骤 船闸挂图、录像机、录像带. (一)明确目标 1.常识性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2.知道连通器的应用,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例子. 3.知道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之一,知道船只通过船闸的简单过程. (二)教学过程 1.旧课复习,引入新课 (1)旧课复习 ①简述液体压强的规律 ②写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2)引入新课 如图1所示的容器,甲、乙两管横截面积相等,等于1厘米2,内装水,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20厘米,问:A、B两处受到的压强各是多大? 此题要求学生在下面做,另让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做,做后进行评讲 由以上计算讲述,容器甲、乙两部分底部连通,我们把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析书课题: 四、连通器 船闸),由此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1)连通器(板书) ①定义(板书) 观察图,讨论得出连通的定义. (板书)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②连通器原理 演示连通器装液体的实验a.平放 b.斜放 c.其中一容器上端开口用手堵住 d.换盛其他液体.学生归纳现象总结出连通器的原理.(板书)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④应用(板书) 学生分组展示讲解自己课前查阅到日常生活中连通器的应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学生的讲解让他们学生深入讨论一些实例的原理如:茶壶壶嘴为什么比壶身略高?排污管下面为什么要留图中的一段U形管? 让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能否设计一个水平仪,能否应用该原理进行小发明,小制作?让学生互相启发,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创新发明. 十、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连通器中注满水,如果在A处开个小孔,水会喷出来吗?为什么? 2.建筑施工中,用装了水的U形管可以找出水平面,试说明其道理. 3.给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水,则水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A.A容器顶端 B.B容器顶端 C.C容器顶端 D.无法确立 9.2《液体的压强》限时训练 推荐时长:25分钟 1、对于公式p=F/S和p=ρgh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F/S只适用于固体压强的计算 B.p=F/S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的计算 C.p=F/S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压强的求解,p=ρgh只适用于液体压强的求解 D.关于液体压强的求解,p=F/S和p=ρgh均可使用,但由于ρ和h容易直接测得,所以通常运用p=ρgh求解 2、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A、B、C 三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3、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由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A.木桶的轻重 B.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D.为了测量两个水平距离 5、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7、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前后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和,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和,则() A.,B.,C.,D.,8、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__________,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连通器 高度总是相同 9、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盛有水,水中A点的深度为________m,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将水全部倒入一底面积更大的烧杯中(水没有溢出),则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___原先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正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甲的左、右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橡皮膜向左凸起;在乙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1)甲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乙实验中左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测得图乙中左、右两侧液面到薄膜处的深度分别为12cm和15cm,则右侧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11、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 (2)比较a、b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中的根据图中的、两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4)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5)小明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 12、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10-2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0.2m高的水;求: (1)容器中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第三篇: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9.2液体的压强教案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9.2《液体的压强》限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