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游戏设计更有趣和有效

时间:2019-05-12 21: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游戏设计更有趣和有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游戏设计更有趣和有效》。

第一篇: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游戏设计更有趣和有效

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游戏设计更有趣和有效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目标、要求的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数学教育列入科学领域,使数学学习和对自然界的探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它为我们点明了:幼儿对数学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探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数学知识必须通过幼儿自身与物体、与外部世界直接地相互作用,在活动中自我建构。

从目标定位来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注的是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态度,重视在认知活动中发展积极的情感、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从内容和要求的变化上看,数学教育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从幼儿现实生活中去挖掘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幼儿通过亲身的经历、感受、体验来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

新《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科学方法。其次,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能在生活中应用的数学。(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第三,“生活中的数学”可以理解为“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幼儿的现实生活,引导幼儿对生活和游戏中的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强调数学是一种探究工具)

第四,“生活中的数学”关注幼儿对生活和游戏的观察与理解、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幼儿对数学基本知识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

基于对《纲要》的深刻解读,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如何开展优质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作了积极的探索,例如试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增进幼儿对数学探究的自主性,尝试投放较多的材料供幼儿操作,等等。教师也经常借助专业性的教学策略和智慧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以此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充满“数理逻辑”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关系等),让幼儿以“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强调让幼儿在“解决生活事件的冲突与矛盾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情趣,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探究经验,避免数学学习的机械化。

“生活化”兼顾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原则与应用原则。引领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和游戏中运用数学,这是我们已经拥有的共识,也是我们一直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

二、关于幼儿数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有:数学教学活动,活动区中的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1、什么是教学-所谓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质。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教”不仅意味着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技能,“教”还包括着改变学习者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根据以上所述,教学应是由教师发起的,旨在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师生共同活动。

2、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教师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对幼儿的兴趣、需要有所忽略或注意不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的特点,能较好地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自己的需求,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策略。

例如,小班幼儿学习将动物与其相应食物匹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梅花鹿请客》这一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主人”梅花鹿请小朋友帮助他,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食物。当幼儿看到教师出示的梅花鹿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哪种食物,学习着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又如小班活动(可爱的小瓢虫),教学目标是“排除颜色、排列的干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进一步构建等量对应、数量对应的数学经验,老师通过创设“为小瓢虫找朋友”、“请瓢虫吃苹果”的情境,引导小班幼儿在“和瓢虫做朋友”、为瓢虫宝宝摘苹果”、送瓢虫宝宝回家”等一系列的情境游戏中进行操作和表达,把幼儿的学习活动变成情境性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常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直接指导,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其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数学经验,使其能建构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

(二)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维果斯基曾指出:“发展来自合作……发展来自教学—这是基本事实……,”“组织得当的儿童教学,会导致儿童智力的发展,会引发一系列在教学之外根本做不到的发展过程。”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日常活动中,虽能获得很多的数学经验,如对物体数量、形状特征的认识,但幼儿获得的这些经验往往是零星的、片断的,有时甚至是表面的,不能使幼儿感受到数概念的本质属性。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供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将物体的数量、形状特征,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鲜明的凸现出来,使幼儿能注意到物体的这些特征,感受到蕴含于物体中的数量关系,或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体的数、形特征和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例如,幼儿学习按帽子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首先他们仔细观察搜集来的各种帽子(共7顶),比较、区分这些帽子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如果按颜色分,红色有3顶,黄色2顶,白色2顶;而按帽子的式样分,鸭舌帽有2顶,有帽沿的有2顶,带绒球的有2顶,装饰帽有1顶,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些帽子还可以按其制作材料、按其功能来分。这样的学习经验,使幼儿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并能按其不同特点进行分类计数。

2、通过幼儿与材料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交流、对话,有助于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

首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幼儿与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对话。在反复操作、探索中,幼儿感受和发现材料数量、形状特征,感受和体验蕴含其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幼儿还会根据新的发现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小班幼儿在一次按作业单上的圆点数量给苹果涂色的活动中,作业单的圆点是3点,苹果有5个,按作业要求他只能给3个苹果涂色,可他很喜欢给物体图颜色这样的活动,于是将所有的苹果都涂上的颜色。完成作业后,他发现他多涂了2个苹果,怎么办?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3个圆点后面又涂上2个圆点,5个圆点和5个苹果是一样多的。这样问题解决了,他显得很高兴。

其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对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例如,教师提供1元、2元、5元钱若干,要求幼儿从中拿取5元钱,怎样拿取,有多少种拿取方法?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讨论、猜测拿取5元钱的方法,然后让幼儿实际操作,并建议幼儿将每一种方法记录下来,最后可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猜测、实际操作和相互交流,幼儿学习和掌握了拿取5元钱所有不同的方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这种引导有多种方式,有时只是引导幼儿感受一种现象,一种关系,以引起幼儿对这种现象、关系的注意;有时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是为了让幼儿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有多种,或者是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而有时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后,还需引导幼儿对各种想法、做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到哪种方式、哪种做法比较好。

第二篇:如何让数学课堂导入更有效

如何让数学课堂导入更有效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报告 黄梅县小池镇一小课题组邹华勇、张冬霞胡建英洪萍

一、课题概念界定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所谓“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惟一指标。具体来说,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

1、国外研究现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C.特耐(C.Turney)等人提出导入功能为:引起注意、激起动机、构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以及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导入要构建学习目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全神贯注地有意义地开展学习;导入要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

2、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外学者对课堂导入进行研究的同时,国内的学者和教育家们对此话题同样很感兴趣,并从多个方面撰文研究。胡淑珍(1996)提出导入也叫开讲,她认为导入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导入的功能、类型及基本要求作了一些阐述。阎承利(1999)研究了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导入艺术,提出了新课导入、设计导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并介绍了某些学科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些导入方法。李如密(2000)首先把课堂教学的导课环节作为教学艺术中的导课艺术,认为导课艺术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住。并认为不同特点的导课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功能。王宝大(2001)等编著的《导入技能结束技能》一书中指出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时境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领起环节。它的目的在于:导入新课,新旧衔接,启发学生,激发兴趣,说明目的,暗透动机,创造氛围,营造情境,等等。傅建明(2005)在《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一书中指出巧妙设计导课环节,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以至于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些研究具有一个共性,即都强调了导入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3、研究意义:现代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堂40分钟的课时中,学生思维状态分三个阶段,即思维水平逐渐集中阶段,最佳思维阶段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阶段。常规教学中学生思维变化呈如下规律: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而在最后10分钟内思维水平则逐渐下降。这一规律揭示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集中程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延长最佳思维活动时间。具体的在第一阶段,新课一开始,教师要加强信息强度,以最少的时间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佳水平、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遵循学生的课堂思维规律,精心设计教案,特别对新课导入的设计,要反复斟酌,力求科学合理,恰当安排,巧妙组织,灵活运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首因效应”。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课堂导入作为教学的一个首要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所以,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期望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够带来一堂课的精彩,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导入,使其产生这样的效应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研究。

三、理论依据:

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

1、清晰授课。我认为教学设计的导入应清晰精炼,突出逻辑性。

2、多样化教学。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应体现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多样化,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应多样化。

3、任务导向。任务明确,让学生主动学。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所以导入要多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

5、确保学生成功率,导入应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四、研究目的、内容、方法

目的:

1、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的学习效率与能力,激发起学习热情,体验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3、探索教学管理新机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

4、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进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热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小学数学科研队伍,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内容:

1、理解导入技能的意义和导入技能的作用,掌握导入技能运用的基本要求和各种类型。

2、能设计和编制合理的导入教案。

3、能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导入类型应用于教学之中。

4、导入技能水平比训练前有提高,课堂导入效果好,导入达到目的性、针对性强。

5、能按导入的要求对本人或他人的导入技能进行评价。方法:

为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优课率,充分发挥课改所带来现代教育教学课堂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也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科学有效,我们根据以往学校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效率不太高等存在的实际问题,确立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能促进我们围绕一个中心,有计划有重点进行研究性地工作,并有动力有信心研究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本学期,我校立项了《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有效性的研究》,已经从教育的大环境以及学校的实际论证了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我们将潜心学习,努力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作一些大胆的探索、延伸和发展,使我们的这项课题取得进展。

1、文献法: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和资料。通过浙师大图书馆、学术期刊网、天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导入设计及相关的文章,了解前人或他们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内容分析法:大量收集数学课堂典型导入案例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1)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按年份分为春学期和秋学期两个阶段开课题研究课,展示阶段性研究新经验、新成果,并对这些课进行研讨、交流,剖析,找出优点,发现不足及暴露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省。从而汲取经验教训,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开展。

(2)收集相关听课评课资料,以及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及时统计分析,听取学生对研究课,特别是“新课导入”环节的感想和建议。

(3)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新课导入”的相关研究,如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模式、评价制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分析和专题总结。

3、教育实验法: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4、调查法:调查实施课堂导入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程度,学生对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等情况。采取学生与数学老师谈心的口头问答形式进行,以说自己的课堂表现为主要内容,以对课堂导入环节的认可度为参照,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心中对导入环节实施的满意和批评,以此进行反思,作为下一步研究和实践的指南。分阶段组织师生交流座谈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该课题中来,让他们成为该课题的主人和最终受益者,也让他们帮助我们认清不足,纠正错误。

5、展示法:通过撰写本课题属性的论文和案例,敢于把观点和研究性推介出去,接受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业内专家和外部同行的评价和指导。

五、研究步骤和保障措施

步骤:

1、筹备阶段(2006年9月-2007年2月)

召开课题启动会,组建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初步确定实验框架,完成课题开题报告。

2、课题启动阶段(2007年3月-4月)

举行开题会,课题组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方案,制定课题组课题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各种学习与培训活动。

3、课题实施阶段(2007年5月——2009年2月)

(1)2007年5月,课题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业成绩等进行实验测量,形成基础研究数据,建立研究档案。

(2)2007年6月——2009年2月,课题组按学期进行实践性研究,开展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研讨,积累阶段成果,作好每学期末的研究工作小结和课题阶段研究报告,调整并确定明确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4、课题深化、总结阶段(2009年3月——2009年5月)进行实验后测;对比研究数据,进行研究资料分析,撰写相关论文、案例与课题研究总报告;接受总课题组验收。

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团结协作。

2、制度保,重证。制定课题管理条例,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运用激励机制奖科研成果,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兴校。

3、经费保证。学校设立专项课题研究经费,确保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4、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课题研究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做到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六、研究过程

1、加强学习丰富理论。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课题的研究的需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全体教师广泛学习有关改革的文件、文章及各种材料形成一定的学习制度。学校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学习,同时,还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订阅一本教育刊物,精读一本课改书籍,摘写一本读书笔记,交流一次学习心得体会。课题组老师除了要求摘抄笔记外,还要求结合学习和教学撰写写教育故事、教学随笔和课后反思。为了提高研究人员的教研水平,我们还重视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带着课题(问题)、领着任务,走出校门参加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教研,增强了教师课程改革的自觉性,丰富了“主体性发展课堂教学机制”的先进理论,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水平。

2、分析教材明确法则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要演好序幕,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因此,课前导入要做到以下几点(1)、导入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突出一个“准”字。(2)、导入要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突出一个“趣”字。(3)、导入要有直观性,突出一个“形”字。(4)、导入要有启发性,突出一个“奇”字。(5)、导入要有艺术性,突出一个“巧”字。(6)、导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个“精”字。

3、组内分析寻找问题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所有的课前导入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导入设计不好也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小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公开交流课,课题组教师根据听课情况总结出了小学数学课导入常见的几个问题:

(1)、谈话导入过于繁琐

有位老师执教《分苹果(分数的初步认识)》,是这样开始的: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夏天。师:夏天有什么特点?生:热。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生:喜欢。师:喜欢吃什么水果?(由于前面的引导,许多学生说喜欢吃西瓜。)师:还有吗?(终于有个学生说喜欢吃苹果。)师:老师也喜欢吃苹果。如果有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该怎样分?生:一人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苹果”(板书课题)。老师用了7个问题,将近5分钟的时间才引出了课题。老实说,我们开始没听明白老师想问什么问题。在小学课堂,一节课一共40分钟,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课堂前半段的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导入时间过长,会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会使重点内容的教学和练习时间紧张,而且像第一位老师那样繁琐的问话,离题远,问题多,对学生的思维也是一种干扰。所以,谈话导入要力求简洁,指向明确,避免繁琐。

(2)、情境导入过于生硬

我们有位老师在讲《5的乘法口诀》时,使用教材上的情境导入,问:2008年要在北京举办哪个盛会?全班学生只有2名同学知道是奥运会,更别说那个五环旗了。显然,这个导入的情境对这些学生来说显得太过陌生。情境导入是为后面的教学服务的,为学生创设有趣的、现实的情境导入课题,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和已有的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教材上的情境都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出发,适当地改造情境,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现实的教学,而不是生搬硬套,闭门造车。

(3)、多媒体导入过于杂乱

信息技术普及以后,多媒体进入课堂,把枯燥的说教变成了有趣的动画,把抽象的公式进行了生动的演示,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但是凡事都要讲个度,工具手段都有个适用的范围,超越了这个度和范围,就会适得其反。有位老师讲《等量代换》一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含义,想出了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来导入,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创意,可是老师选用的动画是网上下载的QQ版,搞怪的形象和无厘头的情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滑稽的场景中而忽视了对现象的思考,预期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还浪费了时间。所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导入要有所选择,突出主题,切不可虚图热闹,华而不实。

(4)、活动导入过于形式

学习本身就是活动,在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老师在用活动导入时要注意活动设计一定要合理,难度不宜过大,活动时间也要充分,不能徒有其表,为活动而活动,要与后续的教学活动建立有机的联系,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提炼出问题,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4、集体交流总结方法

学校每个实验阶段都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方法的交流、总结。大家认为课堂导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固定的方法。作为教师应该灵活的根据各个教学内容和本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最恰当、最有针对性的导入方法。下面就几个实例具体得谈一谈:(1)、简介导入力求真实

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亿(用数码表示)。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利用问题巧导新知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学生略加讨论)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出示课题),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3)、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如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5和4×4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被如何“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这一问题牢牢吸引,积极动脑,自主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借助故事趣导新知

如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上课伊始,只见屏幕上正播映着歌曲《三个和尚》,正当大家听得正入神的时候,歌曲突然中断了,随之传来了一阵争吵声,是怎么回事呢?乍一看,原来是三个小和尚因分东西而争吵。只见他们都抢着那3/6的,不要1/2和2/4的。接着教师伺机设置了疑念‘三个小和尚所抢的那份是否真的最大呢?大家能不能帮他们证明?’由此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精彩的课堂开头,就吸引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地进入学习。整堂课,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充满生机,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教师也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此导入使学生在故事里尽情畅游。进入故事也就进入课堂,进入了课堂也就产生了迫切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自然学得津津有味。

(5)设置悬念诱导新知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指出: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教师接着说,我们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6)、直观导入引导探究

如“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先出示“7.00元”,移动小数点,让分别读出所表示的实际钱数,使体会到小数点移动能使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再设问引入课题。

5、课堂研讨,促使进步。

开展观摩课、研讨课是课堂教学研究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课题研讨课,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公开课进行评课,同时应用问卷调查、课后检测、学生访谈等方法,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分析评价一堂课。通过专家、同伴的评点和执教者的教后反思,让教师们学会评课,从中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全校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科学研究取得成果

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展示课是我们课题组的重要项目,我们深知,新课导入属于课堂的需要,也是课堂的艺术,也需要在课堂课堂上来展示和检验。为此,我们课题组在每年春学期和秋学期分两次开研究课,并且从小学数学学习的不同领域进行研究,以期通过实践获得更泛的认识和经验。如洪萍老师主讲的《认识线段》、胡建英老师主讲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张冬霞老师主讲的《5以内的加法》、邹华勇老师主讲的《找规律》等研究课,都能够获得真切的实践体验,并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对新课导入的满意度专项调查问卷等形式来反馈和表现。

其次课题组还得到了学校教科室的支持,与全校年轻老师一起,开展了《经验之谈—新课导入》的沙龙活动,从不同学科,不同人员的层面,大家都高度重视,因为新课导入的研究不是数学学科的专利,毕竟是所有老师要涉及的课题,成功的导入也是他们追求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所以在大家的精心准备,友好而热烈的学术探讨的气氛中,取长补短,精益求精,形成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和经验汇总,形成了课题研究形式的一大特色。会后把成功经验成文,并积极向市教育信息网投稿。

付出总有回报,一份辛勤一份收获,在课题组老师的精心努力下,我们的研究初获成效。张冬霞老师撰写的课题组阶段性小结《让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课题会上交流;洪萍老师撰写的《浅谈如何实施“活动式”课堂导入教学》一文和胡建英老师撰写的《恰当的“导”才能有效的“入”》一文获得市级论文奖,课题组老师的多篇有关新课导入的论文和案例也获得了县级奖。

八、存在困惑努力方向

目前课题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我们在欣喜地看到研究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之时,也为几个方面而感到困惑:

1、各学习领域的新课导入所能够建立的模式究竟有多少,尤其是细化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研究究竟是否科学。

2、鉴于课题组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员流动性大的事实,课题研究工作如何更优化,更富有成效。

3、在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面前,我们何去何从,依托农村小学一个课题组的师资配备,是否能科学地分析清楚其中的原因,控制相关变量,变被动与主动,在现在的信息时代,如何与其他学校联手,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研究共进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期待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禀承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实践的精神,让我们左右逢源,让问题迎刃而解。

第三篇: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怎样让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到一下两点:

一、要深入解读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寻找语文的美。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每次备课,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课文,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全国知名教育大师于永正老师也多次说:语文教师备课就是备读,读出了“味儿”,也就能讲出“味儿”,任何一篇文章,只要自己读出了感觉,就能把学生的热情给“激”起来。比如:《争吵》这篇课文,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内容——同学之间友谊的伟大,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读出文字背后的深远含义——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问题如何解决,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文字中领悟生活的真谛,体会语文的美。再比如: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通过诵读,学生都能领会到母亲给予孩子的真爱,发自内心的深深的关爱,我们还可以通过品读交流和联系学生情感经历进行深入思考,紧扣中心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的“扑”“抓”“忍”挖掘出文字背后的内涵,即:关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生命意识,不但要好好儿活,还要活出自己的生命精彩等,从而真正触及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在字里行间深受震撼,在文本阅读中思考未来,在语文教学中感受文字之美,思想之美,心灵之美。

二、要深入解读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寻找语文的美。

教师要走进文本,在与文本交流中寻找语文的美。

读什么想什么,将自己的心贴近文本人物的心,你将听到他内心深处的东西。窦桂梅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让孩子闭上眼睛,一边倾听自己美美的描述一边用诗句回答此时的美景,乡村生活的怡然自乐和景色宜人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和快乐在窦老师的描述中清晰可见,我们仿佛看到了篱笆墙、幽静的小路、飘落的花朵、稀疏的树阴、奔跑的儿童、金黄的油菜花、漂亮的蝴蝶,又好像看到了“儿童急走追黄碟”的小心谨慎和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无可奈何,我们又为一个小男孩儿惊人的想象力啧啧称赞,他在窦老师的语言引领下走近蝴蝶,双手悄悄合拢,竟然捕捉到一只蝴蝶,一只金黄色的、正扇动着翅膀想要逃跑的大蝴蝶,惊喜与激动在他的小脸上浮现,吃惊与兴奋在他微闭的大眼睛中忽闪着。好美的意境,好惬意的心境,就连我们这些听课教师也如同在油菜花中寻觅蝴蝶心驰神往了。窦老师这种“过电影”似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体验转化为审美想象,帮助学生体会一种“朦胧而舒心的快乐”,从而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森林”,使学生养成了“终身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如何做好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一、书声琅琅,不绝于耳

书声琅琅,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琅琅书声,亦可把我们汉语言文字中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传诵出来。语文课上书声琅琅,须讲究三种境界:

第一字字词词求正确

读准每个字词的音,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我们尤其应把着力点放在生字新词的读音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反复的读、记,要善于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轻松地读、记。人生求学识字始,可以这样说,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是语文课堂上的第一缕语文味,要让它历久弥香。

第二句句段段求通畅

这有一个过程,教师要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内的初读检查结合起来,由读正确到读通畅。文不读通不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当然,读通畅需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容易变成你一遍、我一遍、他一遍的机械重复,反复单调的重复必然会消解语文的味道。因而,我们需要在朗读的形式上不断创新。比如,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男女声读,老师范读,录音范读,轻声读,比赛读,重点句段反复读······

第三感情朗读求真情

有些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方面存在一种误区,以为有感情朗读就是大声朗读,就是比谁的嗓门大,结果学生越读越累,有感情朗读应达到的以声传情的效果大打折扣。其实,有感情朗读须讲究一个“真”字,要真有感情,真有感悟,读出真情,读出真心,而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则是附着在真情之上的。唯有这样的真情朗读,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品尝到语言的“有声味道”。

语文课上书声琅琅,让学生开了口,动了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品味语言,感悟形象

“课标”提出“语文要课内外结合”、“树立大语文教学思想”、“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理念,这些理念确实反应了语文学习的必然规律,但是我们的老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外来的东西占据了主流,课堂上唱、跳、画、演等形式层出不穷,新鲜的花样真不少,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不得不问自己: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学科综合的本意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这样吗?

不容置疑,众多的花样,虚化了语文,虚化了小学语文课堂!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最主要的任务还应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感悟形象。正本清源,这才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魂。其他的那些形式可以做为语文学习的补充,课堂上我们决不能肥了别人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园。

三、自由对话,焕发异彩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以及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要创设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的身心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去尽情释放、洒脱驰骋。彼此敞开心扉,相互倾吐,相互接纳,感受到心灵的愉悦,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关注生成,随机应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的体验。师生彼此是学习的伙伴,是“教学相长”,老师应该以学定教,用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理念,用自己的经历去“配合”学生,或者说是师生合作。学生的思绪是不确定的,因此,课堂是动态的,是生成的,美就美在学生的不可预料,美就美在老师的随机应变。

《雷雨》的最后一自然段——“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又叫起来了。”

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听着美妙的乐曲,想象雨后美景图:“同学们,你们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啊!雨渐渐地停了,太阳公公笑眯眯地从山后升起来。天边,一道道美丽的彩

虹!……”学生们入情入境地感受了雨后空气清新、彩虹高挂的美景。我不禁喜上眉梢。

“啊!雨后空气清新,彩虹高挂,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感受一下这种美吧!”我趁势引入课文。随着导语,动情的朗读开始了,同学们都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课文写得不美。”原来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打破了。

气氛变得严肃起来,大家都盯着他,又望望我。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我压住心中的扫兴和遗憾,不失温和地问。

“因为他写得不够生动、具体。比如说“太阳出来了”。为什么不说“红脸蛋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地出来”?这样写出太阳的样子和颜色,多生动啊!你从前不是说过吗?写作文要生动、具体,所以我觉得不好。“

哦!原来如此,我蓦然想起来了。

——我告诉孩子们,写文章要生动、具体,要形象地描绘,要细致地刻画,要用上好词好句。

课堂上孩子迸发出的无限活力和神奇想像会令我们的教学焕发异彩。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生成,才能感受到那一个个鲜活、独具特色的生命,才能使四十分钟展露生生不息的活力,体现出最迷人的魅力。

语文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的语文阅读教学,让阅读更有效。

第四篇:如何让广告更有效

如何让广告更有效?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泛滥的世界,不管是在商场,还是在电梯口都可以受到广告的骚扰,甚至到公共场合的洗手间都能看到各种形式的广告。电视广告、报纸广告已经让众多的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包围,并且广告已经逐渐细分到分众时代。无论是色彩、图像亦或是声音都已经将广告传导给每个潜在的消费者,这些众多的广告要传达的就是要吸引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刺激消费者对某个产品、服务、品牌产生兴趣,引起冲动,以达到让消费者消费的目的。

但在这个媒体大爆炸的年代,不论广告是强制性的,还是广告是被动的被搜寻;有些广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有些广告受到消费者的反感,有些广告也让众多消费者不知所云;面对各种各样的广告,消费者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最后的广告效果也会与广告主的预期大相径庭。

怎样使广告更加有效?

一、诉求篇

当那句:“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让耳朵听的起茧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忽视了那另一半广告费浪费在哪里了。

广告如何才能不浪费另一半?在浪费的那一大把广告费中,诉求已经占据了大半。

广告诉求应该诉求什么?

有些广告主喜欢诉求自己的看法,认为消费者肯定也喜欢。有些广告主喜欢诉求产品的功能,有些企业喜欢诉求产品服务,有些广告主喜欢诉求品牌,到底应该如何诉求?什么样的广告诉求才能打动消费者?

产品诉求 从广告诉求的演变来看,广告诉求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产品诉求到服务诉求,再到品牌诉求。如有些产品必须先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功能,不管是产品的直接功能诉求,或是产品功能上升到技术层次上的诉求,最后上升到产品概念的诉求,都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一个过程,只有了解了产品的特点、功能才会发生兴趣,形成刺激,达到最后购买的目的。

说起广告产品的诉求,脑白金可以说是一个最为成功的产品诉求案例。当众多广告主为花费的巨额广告费却没有收到正常的广告效果黯然伤神,再看看脑白金广告效果超出正常广告价值时,却都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产品功能诉求。脑白金从最早的脑白金体改善睡眠这一最基本的功能最后演化到“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概念的情感诉求,可以说是完全靠产品功能诉求嫁接到产品功能之上的情感概念诉求,而这种诉求正迎合了社会的需求和受众的心理和现实需求,可以说是广告诉求的一个最为成功典型。

但与诉求的清晰相比,大多数的广告主都进行了错误的诉求。许多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投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企业的名称、口号;很多企业的决策者喜欢将自己企业的命名、理念、slogan等放在广告中,看看那些声称广告效果不好的广告主吧,不是诉求重点放在了企业名称上面,就是放在了企业的口号或理念、slogan上面。诚然,企业的广告需要进行企业命名、理念、slogan等方面的诉求,但在广告中,既然要进行此类诉求就要搞清楚做这个广告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带动销售?还是为了促进品牌的提升?

很多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活动时,搞不清楚做广告的目的,如果不需要带动销量,那这个广告可以进行品牌方面的诉求,如命名、理念、slogan等。但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急于通过广告打开市场,带动产品销售的广告主占据了大多数,做了广告没效果,既不去思考广告的诉求问题,一味的将广告无效的责任推卸给媒体,这是企业经营中最为常见的广告误区,更将某些企业拖入不投广告等死、投了找死的泥潭。

在脑白金广告成功之后,黄金搭档的横空出世正是沿用产品诉求这一最本质的广告策略,因为黄金搭档需要的是用最简单的产品功能诉求引起注意,同时,又将产品的功能诉求在传播的时候融入了情感诉求。看看黄金搭档的广告词吧:“黄金搭档送长辈,腰好腿好身体好;黄金搭档送女士,细腻红润有光泽;黄金搭档送孩子,个子长高学习好”。广告打的是送礼的情感诉求概念,传达的却是产品的功能,长辈,女士美,孩子长个学习好,这已经说明黄金搭档看起来像是产品的功能诉求,但实际上却仍然是从产品的功能诉求并重的产品情感诉求,这种双重诉求既把握住了产品的功能,又融入了情感,且又处在新产品的市场形势下,自然而然的将市场教育期缩短了。因为从传达产品的功能开始,广告就已经对市场进行产品的功能性教育,广告使得市场教育期大大缩短,产品功能清楚明了,送礼情感现实客观,广告获得成功也属产品诉求的必然。与此相反的是,有些企业的产品诉求说的是功能,却仍然没有打开市场,这是为什么?

广告主在进行广告活动时还有一个错误导向,此类广告诉求容易发生在技术导向型的企业中,如企业的决策人是某个技术性的专家,此类企业的广告诉求多数都会陷入技术性广告诉求的误区。技术性广告诉求没错,也是产品诉求的一种,但问题就出在此:往往此类企业的产品诉求的技术性都很强,遇到一些生僻的、不容易理解的技术性词语,那这个广告的产品诉求基本又是浪费的。比如杜比音效,众多企业广告都会带此类杜比音响效果的字眼,广告诉求了这么多年,应该说这个技术性的市场教育期早就很成熟了。但实际上呢,99%的受众可以说完全不知道杜比音效是个什么意思。此类技术性广告层出不穷,可能技术很先进,但怎样转化为通俗的字面意思,让人能更容易理解,更通俗易懂?这是存在于失败广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诉求。

还有的越过产品的基本功能诉求,直接上升到情感诉求,最后的广告效果自然也大大减弱。如黄金酒,广告语是:“送长辈,黄金酒”。大多数消费者已经知道这个黄金酒是要送长辈的,但不知道这个黄金酒的功能,晚辈送的不知道产品功能,长辈收的也不知道产品功能,消费者得到的印象都是这个黄金酒当做礼品,最后的实际消费自然不高,于是,产品都流通在互相送礼的消费者手中,黄金酒的实际消费肯定也达不到和黄金搭档那样火,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广告诉求越位的例子。

品牌诉求

广告主在营销活动中做的广告产品诉求是需要带动企业的产品销量,但企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市场教育成熟期时,单纯的产品诉求已经无法与其他的品牌相抗衡?如何寻求与其他产品、品牌的差异化诉求,进行广告营销,是众多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此时,在既有市场教育期已经成熟的形式下,跳出原有的产品诉求层次,进行广告的品牌诉求,品牌诉求差异化营销是广告主又一重大课题。

有些企业的品牌广告拍的意境幽远、时尚现代、美轮美奂,却让人看完了不知所云;品牌诉求又该如何诉求?是诉求服务?还是诉求情感?抑或是干脆来了不知所云? 说起海尔的“海尔真诚到永远”,就会想起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但实际上,海尔通过砸冰箱的故事诉求的产品质量过硬并无法阻止电器产品的返修率,因为电子电器这个东西的不稳定不是哪个厂家能控制的,只能说质量相对的要高一些。其实,海尔的真诚就是表现在服务上。不论是到国美还是苏宁,还是其他的电器商城,去买电器产品的消费者可能最害怕的就是电器坏了维修非常麻烦:电器出了问题售后不搭理、售方推给企业、双方不断推诿,消费者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心灵摧残中承受着当“上帝”的痛苦感觉,于是,海尔的上门服务成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最好选择,也成就了海尔这个品牌。去国美或者苏宁买电器的消费者,只要走到海尔那里,只要是怕电器产品出现小问题维修的,保证立马交钱。

这可以说是一个品牌服务诉求的成功典型,当然这是一个有形产品的诉求,另外一些无形的产品服务更需要进行抓住消费者最内心的那个共鸣点。

说起情感诉求,大多数的企业要么是进行大量的广告传播,要么是进行一次大的公益活动,来传达企业对于社会公众情感的沟通。

以雕牌为例,其品牌诉求在大打情感牌的同时,诉求的情感仍然是嫁接在产品功能之上。如雕牌广告“下岗篇”、“懂事篇”、“洗脚篇”等以广告主角对妈妈的情感诉求,就打动了千万消费者,可以说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品牌情感诉求。

与此类温情情感诉求嫁接在产品之上不同的是,服装品牌就属于典型的需要情感诉求来带动品牌的发展,如柒牌男装的“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劲霸的“奋斗成就男人”,只一句广告语就引起了众多男士的情感共鸣,在服装这个需要情感诉求的行业,可以说是具有个性的成功广告。

诉求找到了,就要开始选择媒体。

二、媒体篇

企业在营销推广中,首先想到了做广告,并且大多数想到的还是媒体的选择。

有的企业为了企业认为电视购物的免费广告会带动其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提升,从而选择了电视购物;有的认为门户网站的流量大,展示性强,进而选择了门户网站的广告;还有的,认为某细分广告媒介覆盖面广,更有甚者,被部分网站的流量高、展示面大所影响,于是进行了几百万元的广告投放。但在一系列的广告投放后,企业发现投入巨资做完广告后市场依然波澜不起,产品销售不见增长,品牌更是无从起步,于是乎停止了广告投放,市场继续低迷。

那是选择央视?卫视?还是选择地方性电视台?抑或是投放楼宇、航空、户外等媒体?怎样选择媒体?

媒体选择误区

说起广告媒体投放,部分企业主认为要投就投央视,还有人对湖南卫视情有独钟,认为湖南卫视收视率高,影响力大,认为要是投放广告要在湖南卫视投放。还有人认为自己的品牌高端,既然高端,就要在高端媒体投放,如航空媒体等。但实际上呢,那个吆喝投放湖南卫视的产品铺货仅几个省,大多数的省份都没有其产品;那个吆喝自己品牌高端的也只是企业主自己认为自己的产品技术高端,还有的认为自己的品牌只要投放高端媒体,品牌也就高端了。实际上呢,其产品在同类的行业产品中也就算个中端;至于品牌的高端,那更是企业主自己的自恋,除了行业内的人士,消费者都不知道,怎么来的品牌高端?

更有甚者,盲目做的广告没效果,就说媒体不行。一企业主想投放广告进行推广,花费300余万在楼宇广告投放了了一段时间后,说广告没效果,广告费打了水漂,归结与楼宇广告这个媒体。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司空见惯,广告主一方面说媒体没效果,一方面又去积极的联系其他的媒体进行广告投放。但那些没效果都是没有考虑广告的目的、目标、受众、消费群体等,更没有考虑产品和品牌是适合平面媒体还是电视媒体?是分众媒体还是户外媒体?

媒体细分

1、产品属性与媒体属性。产品和品牌要与媒体的属性有契合性,如太太乐等调味品赞助的美食栏目就属于此类典型。但在现实中,不知道什么产品适合什么媒体,什么品牌适合什么媒体的广告主可谓数不胜数,那些自以为读了个MBA就啥都懂的决策者更是瞎忽悠。如某卫视的一个电视的美食栏目,搞栏目赞助的产品和品牌却是一个机械产品和品牌,美食栏目和机械品牌能有契合度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属性和媒体属性不融合的实证,消费者即使看到广告也不会有什么好的联想。这可以说是对广告人莫大的耻笑,更使企业在广告投放中陷入深渊。企业获得不了好的广告效果,媒体只能在下一次的广告提案中失去客户,这样血淋淋的广告投放每天都在发生着。

2、受众。广告覆盖的受众要和产品的消费受众有重合,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受众与饮料、食品、化妆品的受众重合性强,但与机械产品等受众就大相径庭。

在媒体选择上,有些企业没有调查产品的目标受众,明明是家庭主妇用的产品,却放到湖南卫视的某娱乐节目中,看似受众类似,其实该娱乐节目的细分受众是年轻的女孩,这与企业的产品是家庭主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这与上述美食栏目的赞助企业是机械企业一样,看美食栏目的消费受众怎么会是机械产品的潜在消费受众?在广告投放的媒体选择上,已经将广告效果大大的打了折扣,广告效果也不言而喻。

3、区域。产品广告选择的媒体要符合销售策略,如区域广告拉动、销售爆破等。有的企业销售方向在华东某几个省,广告投放却非选择央视,美其名曰央视名气大,能带动品牌,但实际上,央视的广告选择了,区域广告不见踪迹,市场怎么会爆破?

更有意思的是,在电视广告中可以经常的发现,一些区域性的品牌现在都不甘于只在某些卫视露脸,积极的参与到央视的广告投放大军中。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央视的某些区域性品牌永远也就是区域产品,首先产品铺货也就在本地区域,其次品牌也只有本地区域消费者知道,至于说在央视投放广告,那也是让广告主过过在央视投广告的瘾,有没有广告效果?还是别考虑了。

4、广告撞车。在短时间内同类产品和品牌广告爆炸式出现,广告撞车导致广告价值全无。央视某频道,在某一时段的广告全是化妆品,此频道由于是电视剧频道,众多化妆品广告云集在此时段就是因为电视剧的受众与化妆品消费的受众重合性强。但实际上,先不说化妆品消费受众的年龄细分与此频道的消费受众细分重合多少,单单是一个广告时段猛然出现的众多化妆品广告产品和品牌,在短时间内,哪个消费者能记住这么多的化妆品产品和品牌,这还没有计算消费者在换台和去洗手间的次数,此类短时间内云集的化妆品广告爆炸绝对是广告浪费并造成广告无用的罪魁祸首。

在这个媒体越来越细分的年代,广告媒体投放的细分对于广告效果的影响可谓巨大。产品和品牌适合哪类媒体?是电视?还是户外的?抑或是网络媒体?每一次的广告媒体选择就意味着这个产品和媒体成功与否。如何根据媒体来进行产品与品牌的契合投放,是所有广告主面临广告浪费与产品销售无力及品牌无法提升的最大根源。

第五篇: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要实现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的着眼点在哪?

楚雄市北浦小学

何永琼

内容摘要:要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的着眼在哪?在课前,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教师要做哪些有效的劳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理清“教”和“学”的思路;科学预设,促进生成;不避违课堂中出现的差错等几个方面。认真思考,体现数学课的本质。

关键词:有效

课堂

着眼点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主渠道。特别是在减负提质的大背景下,老师们要在有现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师共同追求目标。什么是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性,教师的着眼点是什么,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其次根据:“以学论教”的观点,我们在教学某部分内容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千万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其实有些知识学生在生活已具有丰富经验的,这可能是其父母教的,也可能是学生平时经常注意的。如果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而是固守教材,一厢情愿的从零开始,就会重复一些劳动,也会使课堂变成单纯记忆模仿,学生在思维层次上却索然无味。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虽然也能学会,可是遇到情况稍一变化就会露出它只会模仿,并没有真正理解人话的本性。但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老师备课往往抄教案应付检查,不符自己学生的实际。由于缺乏对自己学生必要的理解与关注千篇一律设计的教案。自己教也觉得有点“没劲”学生学起更没兴趣。老师只觉 1 得学生不专心。静心思考,问题应出现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上。因此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理清“教”和“学”的思路

(一)、钻研教材有全局的意识

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我们小学教师为了有效地教学学生,要习惯于感知性思维,着眼于全局,而不仅仅是局部。以往,我们教师总习惯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可以掌握的部分,自认为这样知识点明确,一课一得,学生学的扎实。其实,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思路,视野狭窄使我们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整个系统,而当我们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先看到整个系统,在回头进入细节是,我们对各个部分的重要性就有了更好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时最起码要弄明白这一知识点与本单元内容的联系,思考:如何着眼于全局,而不仅仅是局部。例如四年级的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如果没有一种整体把握的意识,把教学的内容分为:一端栽;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封闭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周围都栽等若干个可以掌握的部分来进行教学,哪就会造成耗时过多,效果不佳。如果我们不把它分解的肢离破碎,着眼于全局,问题就不那么复杂,这不就是日常生活中植树的不同现象。在预设就要思考通过一个什么数学活动既不拘泥学生思维,又能够整体把握。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学校为进一步进行校园环境美化,在一条20米长的小路边种树,请按照每隔5米种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理由)。提示:根据信息,请同学们设计一份植树方案。你可以用适当的一条线段来代表20米长的小路,想一想这一条小路会是什么样的?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图形来表示小树苗,把你设计的方案画一画。通过学生的设计方案在进一步升华,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效果也不错,真正体会让学生“先见森林,再见树木”整体把握,的好处。

(二)、思考教什么?怎么教?

“教是因为需要教.”这是 华应龙老师从教学的起点和过程两个层面上提出的。这给我们了很大启示,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需要教什么?怎么教?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2 教和学是一回事,教师在学习完教材后,应当追问自己四个问题:第一,教(学)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教(学);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要这么做。多问几个为什么,顺着学生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

三、科学预设、促进生成

(一)预设

教师的预设是有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在课前必须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在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钻研了教材,思考了教什么? 就可以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预设有效的教学活动。但预设要有弹性的、有留白。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是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预设主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该学习内容的目标是什么。这为整个师生互动确定了方向,为材料的选择与推进提供了一个停止的位置。第二是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是如何思考的。这为起始材料的选择与环节的梯度把握提供了依据。第三是该学习内容的内涵与外在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这使知识结构接近于学生的认知结构。

预设要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被赋予活力与灵性。如果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会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它会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因此在预设生动具体的数学学习情境时,要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们听过著名数学家授课的老师不难看出,他们之所以上得那么有趣、实在、富有挑战,他们的教学设计都是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预设还应当有意地创造“差错”,为学生学习设置“陷阱”以了解学生差错处在什么地方,他们存在什么误区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的需要作出课堂决策。

(二)生成

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或归宿。生成包括“预设生成”和“非预设生成”其中主要是“预设生成”。“预设生成”是师生在学习互动中形成的过程与结论,是在教师预设的期望之中的。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生成”,决定着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在课前研究“预设”是设想着“生成”,教师在课中则要促进“学习生成”。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教师的预设如何能形成生态化的动态生成,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注意一下几点:(1)重视给每个学生足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2)重视从学生解答中选取资源作为课堂中师生、生生交流的资源。对学生的资源要做到耐心倾听;精心选择,选典型;做到对学生资源的概括和提升。(3)重视知识,技能目标上的生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的生成;(4)重视预设的生成和非预设中的生成。

四、不避违课堂中出现的差错

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生成来自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的处理和学生的互动。著名数学家华应龙老师的课常常是由于触错而精彩,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差错,从差错中悟出道理,有所收获,使课变得有味道。华应龙老师把课堂中的差错看作是资源,让差错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他认为:“数学课堂差错资源化得要义是:尊重学生的劳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品质”。但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公开的研讨课中常常会用各种方式避违课堂中出现的差错,不想面对差错。是想那些上得十分顺利的课,老师讲的准确无误,学生个个对答如流。看似完美无缺啊!这样的课是好课吗?既然学生都会了,老师为什么还要教呢?学生在课堂没有问题,没有矛盾,老师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因此那些近乎完美的棵不见得是好课,甚至是淡而无味的课。而真正有味道的课确实那些有差错的课。

下载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游戏设计更有趣和有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让幼儿园数学游戏设计更有趣和有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让幼儿园区域游戏更丰富

    信息技术,让幼儿园区域游戏更丰富 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游戏,而游戏也最能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殊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促使教育现......

    如何让语文课教学更有趣

    如何让语文课教学更有趣?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要让学生喜欢语文,那么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语文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喜欢教语文的你。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

    如何让汉语拼音教学更有趣

    如何让汉语拼音教学更有趣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胡月文 【摘要】: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让地理课变得更有趣

    让地理课变得更有趣 山东省邹平县月河中学 张廷芳 刘杰 256200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

    浅析怎样让家长会更有效

    浅析怎样让家长会更有效 教书数十载,开了四次家长会。每次开会前,我都会请教有经验的前辈:家长会上说什么,怎么开这个会。接着着手写十几页的发言稿,做好课件,对着发言稿反复翻......

    让管理更有效读后感

    通过前段时间对《让管理更有效》一书的阅读使我对管理上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我认为这本书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明过程管理的基本准则,目的在于帮助管理人员不再......

    如何让校本培训更有效

    如何让校本培训更有效 培训之“痒” 教师们给学校和上级提建议时,都会提到“希望得到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这说明教师:一是对形势及自己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素质......

    怎样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怎样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课堂上教师教的有效性,另一个就是课堂上学生学的有效性,对于课堂上教师教的有效性,大家研究的比较多,但我们的课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