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波尔卡教案[范文]

时间:2019-05-12 21:1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铁匠波尔卡教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铁匠波尔卡教案[范文]》。

第一篇:铁匠波尔卡教案[范文]

铁匠波尔卡教案

一、教材分析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曲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器。乐曲采用D大调,复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的快乐心情。中间转为G大调,乐曲轻松跳跃,形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2、本课内容及知识、技能在学段、单元中的位置、关系和任务。

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九课《巧巧手》第二课时中的欣赏作品。本课所涉及到的音乐音乐形象活泼有趣在本册的学习中突出一种乐观勤劳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在快乐的音乐节奏,欢快的喜悦与欣赏劳动成果的自豪心情。并为自己有一双能干的手感到骄傲。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爱劳动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现有阶段的水平和能力。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根据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应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通过聆听学习和运用多种方法去探索生活中的声音,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更加热爱音乐,并能尝试把音乐融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或表现乐曲,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

(2)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谱敲击节奏,能听出音乐中的强弱变化。(3)学生能根据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简单分清乐曲段落。

(4)学生能听出音乐变化并随之表演,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

(5)简单介绍波尔卡及《铁匠波尔卡》,让学生了解到更多波尔卡。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根据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简单分清乐曲段落。学生能听出音乐变化并随之表演,感受表现音乐的乐趣。难点: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谱敲击节奏。

3、重点、难点的解决方式。

以乐曲中的强弱不同区分音乐形象,加上表演加深学生印象。这样乐曲的段落清晰而简洁的呈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同时也是用音乐形象的变化让学生关注到音乐的变化随着音乐愉快的表演。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装水的碗、勺子

五、教学过程

二、导入

1、师:今天啊,我们将要随着音乐来听一个小故事。在奥地利的小镇上有这么一座铁匠铺,(课件说明:出示课件中老铁匠和小铁匠的图片)铁匠铺里的老铁匠和小铁匠打铁的手艺非常了得,小镇上生活的所有人家使用的铁制品都是他们亲手打造的,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打铁的?用什么工具来打铁的?(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最后一句)[设计意图:给学生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生:锤子。

师:哦!他们是用锤子,有节奏的在敲打铁块儿。[设计意图:初步感受音乐中打铁的声音]

2、师:他们打铁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我们再来听一听。(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最后一句)

生答:有的声音非常的强烈,有的声音非常的轻巧。评价:你的小耳朵真灵敏,表达的也非常准确!

师:对了!声音强烈的是老铁匠用大锤子,声音轻巧的是小铁匠用小锤子。[设计意图:学生能分辨音乐中声音的强弱]

3、模仿铁匠打铁

师:我们来看!这是大锤子还是小锤子?(课件说明:指着课件节奏图中的大锤子)生答:大锤子

好!我们一起用大锤子来锤锤看。

师:那这是什么呢?(课件说明:指着课件第一小节中的小锤子)生:小锤子

师生一同模仿敲击前两小节。

师:这里是小锤子一起劳动,非常轻巧,节奏要快一点(课件说明:指着课件第三小节中的小锤子)

我们一起来敲一下,丁当丁当

师:最后要大锤小锤一起敲。下面我要请男孩子来锤大锤子,女孩子来锤小锤子,最后大锤小锤一起,男生女生一起敲好吗?

4、加上象声词,完整读节奏

5、跟着音乐一起敲击节奏。

(课件说明:边播放刚才最后一句的音乐片段边让学生敲)

[设计意图:学生能按照节奏图形谱敲击节奏,同时塑造音乐形象]

三、欣赏《铁匠波尔卡》

(一)第一部分

1、师:铁匠们打出的宝剑削铁如泥,打出的剪刀咔嚓咔嚓响,因为他们精湛的手艺,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他们每天都劳动得很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他们快乐的劳动,然后告诉老师老铁匠和小铁匠工作的顺序是怎样的?(课件说明:课件播放乐曲第一部分)

2、师:老铁匠和小铁匠是谁先开始劳动的? 生:小铁匠

师:小铁匠拿着小锤子叮叮当当的工作,然后又是谁工作了? 生:老铁匠,大锤子 师:最后呢?

生:大锤子和小锤子一起。

师:对了!音乐的开头是小锤子在劳动,中间呢是大锤子在锤响,最后大锤子和小锤子一起合作打铁。如果我们用小锤子和大锤子来分段,音乐可以分为几段?[设计意图:通过音乐形象为乐曲第一部分分段,学生能根据音乐形象为乐曲分清段落。] 生:三段

师评价:同学们很聪明思路也非常清晰!

3、师:第三段中是两位铁匠师傅一起配合着完成工作,我们请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配合一下,如果你们都是铁匠师傅,你们要怎么合作一起打铁呢?你一下我一下,打打看。(课件说明:课件出示图形谱)

好!我想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表演一下。有节奏的,按照图谱上丁当丁当的敲击一下。你先敲,我后敲,你是丁我是当,好不好? 评价:哦!我们合作得可真愉快!谢谢你!

[设计意图:按图形谱打节奏,为乐曲中表演做准备]

我们请同位一起跟着老师的节拍来敲打起手中的锤子。请左边的同学先敲,右边的同学后敲。准备开始(课件说明:课件播放第一部分第三段)

4、学生听音乐表演

师:下面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表现表现,当你听到有小锤子的声音的时候请你随着音乐轻轻的敲起来,当你听到大锤的声音的时候,请你站起来,抡起你手中的大锤来敲一敲,合作的时候看看你们配合的怎么样,好不好?恩!我们来试试看!(课件说明:播放乐曲第一部分)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注意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角色表演。]

(二)第二部分

1、刚才我们听了乐曲的第一部分,我们再来听一听下面的音乐中铁匠们在干什么?(课件说明:课件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生:在烧铁

噢!他们在烧铁,说得非常好!你看!这个铁匠打铁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劳动工具。生:火

对了!铁匠打铁需要火的帮忙。

在过去,技术还不够发达的就靠拉风箱使火越烧越旺。我们也来帮忙好吗?让他的火苗越烧越旺吧。[设计意图:引出与第一部分不同的音乐形象,区分段落]

2、表演拉风箱 数拍子表演 谢谢小朋友,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跟音乐表演(课件说明: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师评价:哎呀!真是一群快乐勤劳的小铁匠。

3、欣赏第二部分第二段

火炉烧得越旺,他们打铁打的越起劲,你们听。(课件说明:播放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欣赏全曲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乐曲的一个片断,现在我们把乐曲完整的欣赏一遍,听一听刚才完整的打铁过程出现了几次?(课件说明:播放全曲)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倾听全曲,注意跟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角色表演] 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3、完整表演

让我们跟随音乐完整的表现一下铁匠打铁的场面吧。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认真听注意音乐的变化你们的动作也要跟着变化。(课件说明:播放全曲)

四、介绍铁匠波尔卡以及波尔卡

1、欣赏和表演过这首乐曲后,相信你已经对乐曲内容很熟悉了,你能帮他起个名字吗? 生起名。[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乐曲形象的印象,引出铁匠波尔卡及波尔卡介绍]

2、揭示课题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铁匠波尔卡》

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斯特劳斯创作的。《铁匠波尔卡》是约瑟夫•斯特劳斯创作的100多首波尔卡当中流传较广的一首。1869年,同年3月在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Feuerfest),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

3、谁知道什么是波尔卡? 生答:铁匠的名字等。

“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19世纪30年代起源于捷克波西米亚的一种乡村舞蹈。19世纪40年代,在欧洲广为流传,这是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3、拓展

除了铁匠波尔卡老师还带来了四首波尔卡任选两首让学生欣赏。(课件说明:课件展示)啤酒桶波尔卡 单簧管波尔卡 雷鸣闪电波尔卡 闲聊波尔卡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五、演示生活中的声音

生活中的声音可以被作曲家写成美妙的音乐,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老师也找到了生活中美妙的声音,给你们表演一下。老师表演敲碗音乐《小星星》 音乐好听吗? 下课了!你们也赶快利用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去寻找美妙的声音吧!同学们!再见![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声音产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去寻找。]

六、教学反思

1、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效果

以乐曲中的强弱不同区分音乐形象,加上表演加深学生印象。乐曲的段落清晰而简洁的呈现出来。在学生表演的同时也是用音乐形象的变化让学生关注到音乐的变化随着音乐愉快的表演。但是学生表演有时忘了关注音乐的变化。

2、本课成功之处

教学目标设计较为合理,学生能够达成目标,在课堂中学生兴趣高涨,能融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主动参与表现,并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勾勒出音乐形象。音乐形象贯穿整节欣赏课为学生欣赏提供了形象化的依据,让学生听得不枯燥,还很自然的根据音乐形象为乐曲划分段落并准确表现。

在整节课结尾处给学生演奏小碗敲出的乐曲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学生体验了从生活中的声音到美妙的乐曲再到生活中的声音的过程,让他们明白音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勤于实践他们也能把普通的声音变成美妙的音乐。正扣住了本单元的主题——生活中的声音。

3、本课失败之处

本课中设计的节奏练习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特别是两人配合完成的大锤子和小锤子的合作打铁,学生不能协调配合,教师给与指正后仍然有学生不能胜任。

4、生成问题

学生不知道打铁的过程,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了讲解。

5、今后调整思路

再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在节奏练习部分多花点时间让学生配合好,这完整的表演整首乐曲的时候,可以先按老师的要求表演一遍,再按自己的想法表现一下,可能会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第二篇:铁匠波尔卡说课稿

铁匠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音乐,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铁匠波尔卡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铁匠波尔卡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喜爱音乐,并形成一定的良好聆听音乐的习惯。

2、学生在聆听、体验、律动等活动中,充分体验音乐实践的快乐。

3、通过欣赏乐曲《铁匠波尔卡》,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每个乐段的衔接处,并连贯的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由于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我采用了视频、律动、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根据音乐的特点,我还结合了哼唱和表演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体验。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视频,小朋友们看看视频中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生:……

师“其实他们是铁匠,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他们以铁为原料,靠铁来打造出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

“那你们有看到视频中的人用着怎样的工具在打铁?大小一样吗?声音是怎样的,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吗”?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听听大小铁锤的敲出来的节奏是怎样的,用你自己的声音模仿一下”(进而说到大小铁锤的速度)

2、出示节奏谱

师“现在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大小铁锤”出示节奏谱,并分组。

“你们为大铁锤,大铁锤的动作是怎样的?”

“你们为小铁锤,小铁锤的动作又是怎样的?”

“大小铁锤们,我们一起合作试试吧,记得带上你的动作”。

3、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如果要用打击乐器为我们伴奏,应该用怎样的乐器比较合适大小铁锤呢?”

生……

师“那我请两位同学来做代表为我们呢伴奏好吗?”选择学生为其伴奏。

师“其他同学继续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现”。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50年前,奥地利有位作曲家就是听到了这美妙的打铁声,于是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铁匠波尔卡》,现在让我们来听听这首乐曲,听完告诉老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因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找到铁匠打铁,铁匠也非常高兴每天都能帮助到大家,你听,铁匠美好工作的一天又开始了,他正哼着歌儿朝铁匠铺走去”。

三、分段聆听

(一)第一部分

1、聆听第一乐段,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接着指着旋律谱用“叮”哼唱,并在每句最后一拍拍手。

2、“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跟着老铁匠去铁匠铺看看?”

“那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手指随着铁锤的路线一起唱唱吧”。

3、师“我们刚刚唱了几句?”“你是怎么发现的”“拍手是在每句的什么时候出现?”再随音乐做一次。“也就是说我们走了四条路才到铁匠铺,现在,请同学们起立,伸出你的右手,我们先朝右手边方向走,每当我们唱完一个乐句后,请你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好吗?”带领学生走了一次后,请学生自己完成一次。

4、师“欢迎各位来到铁匠铺,老铁匠托我考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坚硬的铁块才能被我们敲出想要的形状?”

生……

5、当学生说出有关火的答案后,师“你真聪明,其实铁匠铺一般都有一个火炉,在火炉的连接处都有一个用手拉的风箱,用来控制火的温度和力度”。“谁可以来模仿下拉风箱的动作?”

请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12,12,12)提示学生面对圆心做动作。

6、“我们跟着音乐试试吧”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在打铁声出现时在黑板画出旋律线。

7、师“刚刚在拉完风箱后,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打铁声”

师“根据老师所画的旋律线你能知道哪里是大铁锤和小铁锤的声音吗”?在学生描述完答案后,老师进行旋律线的讲解,并带领学生随这部分音乐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和做打铁的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跟着音乐用声音和动作再来表现一次吗,面对圆心拉风箱,准备~”

8、师“其实我们刚刚所表现的‘走路去铁匠铺’‘拉风箱’和‘打铁’是《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的第一部分,现在你们可以将这一部分完整的表现一次吗?我要请出几位同学为我们伴奏”。

师在主旋律前“do’sol’mi’do’re’(叮)”处唱“一起打铁去(铃鼓)”,并随之引导学生表现动作。

(二)第二部分

1、师“小铁匠们表现的真棒。你听,老铁匠满意的看到你们的工作成果,他们在用怎样的方式庆祝呢”生……

师“其实老铁匠们正在随着美妙的打铁声舞蹈着,这种舞蹈就叫做‘波尔卡’,小铁匠们要不要跟老师学一学”

2、师“我们手拉手,同样的还是朝右手边开始走,12345678,反方向22345678,换32345678,再换方向42345678,;接着男生请伸出你的右手,绕着你右手边的女生面前转一圈123456刚好回原地拍拍手,接着,女生在刚刚的男生面前跑一圈223456回原地拍拍手;再自己转一圈323456面对中间拍拍手,然后右脚、左脚、右脚、左脚”

3、师“记住了吗,那我们完整跳一次”接着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第三部分

1、师“小铁匠们跳的真好,刚刚我们听得是乐曲的第二部分,让我们继续往下听,接下来这一部分和那一段相同呢?”播放乐曲第三部分。

2、在学生说出与第一乐段相同,并且结尾处不一样时,师“原来在我们跳完舞后,铁匠们又回去铁匠铺继续工作了,让我们再听一次,数一数大铁锤出现了几次,小铁锤出现了几次”。

3、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表扬并进行第三乐段的表现。

师“原来在两声大铁锤和五声小铁锤中,铁匠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现在我们把这一乐段再表现一次好吗,谁来为我们伴奏?”

四、完整聆听

师“铁匠这一天的工作真的是充实而又高兴的,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将这一天的情景再完整表现一次吗”?

生……

师“那老师要选出几位同学给我们表现的同学伴奏”。

表演完后请学生依次放好乐器并回圆圈位置坐好。

五、介绍作曲家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管弦乐作品来自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他有一百多首管弦乐作品,这首《铁匠波尔卡》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到很多他的作品,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铁匠波尔卡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愉快的劳动一课的中的欣赏曲。它以丰富的音响,快速的2/4拍及轻松活泼的旋律,让孩子们感受到铁匠们打铁时快乐的劳动场面,了解打铁时颇有趣味的劳动特点。

乐曲旋律轻快流畅、诙谐活泼、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二、设计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

本课以轻松活泼的旋律,让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铁匠们的劳动的场面,通过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参与体验,感受劳动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让学生反复的聆听中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并能感受乐曲中旋律的变化,同时对乐曲的结构通过一些表现形式进行创造。

四、教法设计

情境导入法、引思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所以,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思质疑法帮助学生解决欣赏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准略地对音乐作品进行表达,从而理解内乐,感受音乐的真正内涵;采用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

五、学法设计

体验、模仿、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通过聆听体能,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模仿、积累积累感性经验。通过合作培养合作意识与群体的协调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偏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

(二)设计思路:

音乐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音乐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三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所以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应注意学生年龄发展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课:

以多媒体手段展现不同的过劳场景,并提出问题:人们都在干什么呀?用自己的方式模仿一下。你们热爱过去吗?唱一支热爱劳动的歌曲好吗?一起跟唱《劳动最光荣》。

设计思路:不同的劳动场景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气氛,加上歌曲《劳动最光荣》来烘托气氛,调动孩子们兴趣积极性。

2、聆听音乐:

(1)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最热爱劳动的同学们在一个地方,闭上眼睛,马上就到。(设计意图:让学生闭目聆听,完整地感受音乐)

(2)初听并回答:

师:听一听,猜一猜我们来到了哪里?(设计意图:让学生去进一步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另一面。)

(3)再听:

师:其实我们到的是一个热爱劳动的铁匠家,听小铁匠的铁锤多响亮。(设计理由:让学生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引出主题并为下一步学习关于《铁匠波尔卡》的一些背景知识)

3、介绍《铁匠波尔卡》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曲名叫做《铁匠波尔卡》的乐曲,你认为这首曲子的情绪如何,主人的心情怎样呢?猜一猜他出自哪个国家?(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的约瑟夫·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舞曲。波尔卡是欧洲民间舞蹈的名字,它的旋律大多是欢快、活泼的)(设计思路:引思质疑,解决知识性问题,拓展孩子知识面)

4、学习节奏进行音乐表现

(1)学习节奏(掌握音乐相关知识)

(2)师生合作

(设计思路:师生合作激发学生表现欲望,教师引导更能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找到乐曲的韵律感。另外,教师哼唱旋律会给孩子们留下很深印象,熟悉乐曲旋律,为下一步给乐曲伴奏做好铺垫)

(3)给《铁匠波尔卡》进行伴奏

5、再次聆听全曲

再次聆听完美体验,体验劳动的快乐。

第三篇: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铁匠波尔卡》

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铁匠波尔卡》

一年级音乐教学设计:《铁匠波尔卡》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二册第七课欣赏课(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能准确地跟着音乐模拟打铁的声音;

2、熟悉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跟着音乐模拟打铁的声音

教学方法:聆听、表演、模仿、模唱

教学准备道具:多媒体课件、钢琴、红扇5把、手偶1个、铁片与铁锤各1

教学流程:

一、教学组织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于新鲜事物好奇心强,但却有着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控能力差的特点。针对这一点,我故设计了以“游戏”和“手偶交朋友”的环节进行导入,投其所好,增强有意注意。)

1、老师自我简介;

2、游戏“正话反说”

3、手偶出示,找朋友:用心听、仔细看、拥有一双“懂音乐”的巧耳朵。

二、主题学习

(主题音乐的学习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音乐欣赏课中关键的一环,我紧紧抓住孩子良好状态的时段进行教学,以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听一听,音乐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沉重、悲伤的?

2、为音乐选配图片;模拟打铁的声音

3、看图谱,用“叮咚”模拟“小铁匠的歌”。(熟悉主题音乐)

三、学习第一乐段

(该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运用“倒叙”的手法,根据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每环节设计成具体可见的“小铁匠的歌”、“打铁声”、“火焰”,依次引导孩子聆听各个音乐侧重点,由潜入深,从孩子听觉的第一印象,再到重复中的进一步探寻,逐步体验第一乐段由弱到强的音响效果带来的愈加“热烈的情绪”。)

1、聆听第一乐段(主题音乐的巩固聆听)

“听一听,小铁匠的歌出现了几次?”

“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拟打铁的不同节奏型(音乐最饱满的部分学习)

2/4 0 0 | 0 X | 0 0 | 0 X | 0 X | 0 X | X X | X X | XX XX | XX XX | XX XX | XX XX |

3、打铁前的加热——火焰(音乐中间部分的衔接)

①“生铁是打不了的,必须要先进行加热,那就需要什么呢?”(引出“火焰”三个乐句的聆听)

“请听音乐看老师表演火焰,跟着音乐悄悄地数一数每一次火焰持续了几拍?火焰升腾了几次?”(三次大火焰,每次持续八拍。)

②“我来扮演火焰,同学们担任小铁匠。注意耳朵听音乐哦。”

4、完整聆听第一乐段

“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回忆下小铁匠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出示相应环节的图片加以提示)

“我请四位同学来跟我一起扮演火焰,其他同学担任小铁匠。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来表演吧。”

四、第二乐段的学习

(聆听音乐)

“听,这段音乐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请你跟着音乐自由的动一动。”

“音乐的后半节出现了什么声音?”

五、第三乐段的学习

(新课标提倡孩子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以生为本,“创造”是孩子们乐于参与的,本环节,我以“请你用动作表现出铁匠打出的神秘铁器”来引导孩子们积极的进行编创,即能带动他们的听觉,又能让他们动脑、动身体,可谓“一举好几得”,是本课的亮点之一。)

1、完整聆听第三乐段

“听一听跟哪一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

2、学习尾声,出示节奏图谱

3、在尾声音乐的伴奏下,摆铁器造型

(图片提示:有可能是......?)

六、完整聆听全曲

(音乐学科十分强调整体性,本环节的任务就是进行全曲聆听。但由于作品长达两分三十八秒,所以,在聆听前,我设计了“情景回顾”的环节,帮助孩子梳理音乐,以便聆听中的参与体验能顺利进行。)

1、结合课件快速巩固各乐段的参与方式

2、完整聆听并表现

七、揭题,拓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抓住本课的尾巴,给孩子预留一个探寻学习的空间,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1、揭题《铁匠波尔卡》

2、了解两个名词“作曲家:约瑟夫-斯特劳斯”、“波尔卡”

3、随音乐有序结束课堂。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铁匠波尔卡》教案

《铁匠波尔卡》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铁匠波尔卡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波尔卡是一种两拍子的舞蹈,帮助学生记忆主题音乐,体验波尔卡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随音乐模仿出打铁的动作和情境,表现2/4拍的强弱特点。

3、体验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培养学生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主动探究法,讲解练习法

教学思路: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是一首表现铁匠打铁情景的乐曲,我在设计教学从整体感受入手,从总体上去感受,即听音乐是怎样开始的,如何进行,什么旋律先出现,有几个主题音调,并将其中的主题音乐以唱游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就十分感兴趣,也能很自然地投入到主题音乐的表演演唱中,加深了对主题音乐的印象,加强了对主题音乐的记忆,解决了教学难点。分段欣赏的任务,则是引导学生从每段不同的情绪入手,这样就可以把儿童引进特定的意境中去,似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使儿童从中感受到喜怒哀乐,感受到音乐内在的美,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此外,在教学中运用设置悬疑,提出的问题言简意明、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 波尔卡舞蹈律动。(背景音乐《微笑波尔卡》主题)

师: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师招招手!让我们随着轻快地音乐,动听的旋律从手的舞蹈开始今天的音乐课。

师:孩子们跳得真不错,现在小朋友告诉我你在跳舞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学生谈感受)

2、介绍波尔卡舞蹈:

师:刚才我们跳的这段轻快活泼的二拍子的舞蹈叫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波尔卡舞蹈在欧洲特别流行的一种舞蹈。

二、创设情境、初听全曲

1、听A段主题,选择音乐主角——铁匠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幅铁匠一幅理发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中的两个勤劳的人,有一位是今天音乐课上主角,他是谁呢?(学生听音乐选择)

生:铁匠——打铁匠

师:大家的感觉没有错,音乐表现的是图中勤劳能干的小铁匠。

2、初听全曲

师:让我们一起到音乐会的现场去欣赏西洋管弦乐队的音乐家给我们带来的《铁匠波尔卡》,听听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小铁匠?

生:活泼的小铁匠、开心的小铁匠、勤劳的小铁匠等。

师:打铁这么辛苦的工作小铁匠没有厌烦?而且很开心,为什么?

生:帮助别人等等

三、分段聆听,第一部分

1、初听主题A,学唱主题旋律

师:小铁匠的工作辛苦,但是当看到自己看到帮助了别人、解决了别人的困难时,他们就不觉得累了,干着活还唱欢乐的歌呢。(出示图谱)

师:小铁匠的歌很特别,听老师演唱主题旋律,看谁最先听懂。

师:听懂了小铁匠的歌了吗?我们把小手当锤子,小锤子出现的地方你们“叮当”,线条出现的的地方由老师唱。

师:小铁匠的歌是很动听的,和我一起用开心的表情、快乐有弹性的声音再唱一唱。

师:小铁匠干活这么有劲,的这段音乐速度是怎样的?

生:快速

2、聆听主题旋律在第一部分出现的次数

师:我考考同学们的耳朵,小铁匠的歌的这段旋律在音乐中的第一部分出现了几次?有没有变化?听出的时候轻声唱并用敲铁锤的动作表示出来。

生:两次,在第二次时更强了

师:为什么第二次小铁匠的歌声更强了呢?

生:打铁帮助别人,很开心。

3、聆听主题B,感知打铁节奏。

师:中间的旋律小铁匠在做什么呢?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已经没有打铁的店铺了,你知道以前打铁的程序吗?很久以前都要先把火烧旺,把铁块烧热烧软,才能用锤子敲打呢。

师:把火烧旺要用力拉风箱才能完成了,我们先来学一学。

4、听主题片段B

师:这段小铁匠用力打铁的音乐中,铁锤发出的声音有什么规律?

生:打铁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5、再听主题片段B

师:让我们检验一下,这里有一张图,上面写了四行可爱的笑脸,每个代表一拍,小铁锤敲响笑脸就变成了小锤头,听听小铁匠的打铁声的规律是不是和你听的一样?

师:你发现敲击的速度有没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

生:越来越快,小铁匠干的很有劲。

师:乐曲的音量有变化吗?

生:越来越强。

师: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拍就开始很快的敲起来?

师:因为他在做准备,先对准再敲,其实这样重音在弱拍也是波尔卡音乐的特点之一。让我们也做个勤劳的小铁匠,用你的拍手或者其他的方式一起随着音乐敲起来。

5、完整聆听第一部分,再次感受乐曲中打击乐的节奏变化及旋律。

师:我们再完整地欣赏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用歌声奏和律动表现。

四、聆听B段

1、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师:经过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我们再听乐曲的第二部分,现在小铁匠在做什么?

生:跳波尔卡、休息

2、再听B段音乐,随音乐跳起波尔卡舞蹈

师:小铁匠劳动了很久,要停下来休息,他们可喜欢跳波尔卡了,还记得我们学的波尔卡舞吗?让我们一起随着这段音乐跳起来。

3、随乐曲第二部分音乐跳起双人舞,体会合作的乐趣。

师:波尔卡可以一个人、两个人、也可以大家一起围成圈跳,现在请你和你身边的好朋友面对面跳起这欢乐的舞蹈吧!

五、聆听第三部分

1、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分辨和哪部分相似。

师;休息过后,小铁匠又要投入劳动了,我们听一听,下面这段旋律和刚才的哪一段相似?

生:和第一段相似,铁匠铺里又开始劳动了,一天的工作就要完成了!

师;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呢?

生:结尾部分有叮铛声。

师:这几声清脆的敲击声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东西做好了、完成了

2、聆听音乐结束句

师:小铁匠终于要完工了,听他最后的敲击也特别干脆,我们用拍手把大锤、小锤的声音表现出来。

学生练习最后一个乐句的节奏。

师:小铁匠完成了工作可开心了,你能在结尾做一个表现成功的造型吗?可以在座位上做,也可以站起来做.学生表现乐曲的结束句,并用动作表现.六、完整欣赏全曲

师:和勤劳的小铁匠做朋友你们开心吗?

让我们一起完整的表现快乐的小铁匠,把劳动的快乐带给自己带给大家.第一部分我们一起来唱者欢乐歌,表现小铁匠劳动的场景,第二部分我们站起和你的小伙伴跳起快乐的波尔卡,第三部分我们再一起表现小铁匠,最后用一个成功的造型结束.七、完整聆听音乐视频,介绍作者和创作背景。

师:这首好听的乐曲《铁匠波尔卡》创作于1869年,它的作者是奥地利的约瑟夫.施特劳斯,据说这首乐曲的灵感是作者在经过一家铁匠铺的时候听到里面发出的“咚叮”声而得来的。在当地保险箱制造商为庆祝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你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晚会中首演吗?

生: 因为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

师:《铁匠波尔卡》是作曲家约萨夫施特劳斯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这首乐曲还被改变成合唱曲,下面我们一起欣赏管弦乐队和维也纳著名的童声合唱团共同表演的这首世界名曲吧,这次表演音乐家就把打铁用 的铁板拿到了舞台上。

八、主题提升

教师课件出示几幅图片?

师:音乐家听到打铁的声音就产生灵感,用波尔卡的体裁写了这么好听的音乐,你你看这几幅图,这些都是生活中可以看见的景色和物品,可以写成音乐吗?

生:讨论

师:出示各种波尔卡名字的课件,这些都是从生活中有趣的场景和声音中得到灵感进行创作的波尔卡音乐。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生动,活泼,很多音乐家都喜欢用波尔卡的题材进行创作,有微笑波尔卡、闲聊波尔卡等,这么多波尔卡音乐,你想听哪一首?生选择聆听片段

师:只要你有聆听音乐的耳朵,在你的周围一定能够听到美妙的音乐,因为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第五篇: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一:教学任务:

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聆听、感受、赏析管弦乐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初步了解波尔卡的相关文化。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镲。

2、赏析《雷鸣闪电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体验波尔卡舞蹈。三:教学重点:

1:通过老师的引导、激发,让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能够让学生通过音乐各要素掌握一些理解音乐、分析音乐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他们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各要素赏析音乐作品。

2:作品的再现三部式曲式结构以及每一个音乐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讲解是教学中难点。

五: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体验、探究、合作。

六: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新课教学。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入到了轻歌曼舞这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和鉴赏一些舞曲体彩的音乐作品,上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难忘今宵》,这节课呢老师会给大家介绍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外国音乐作品。上课之前呢,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鸣惊人,带来风雨。(打一自然现象)】 生:雷电、闪电„„

师:同学们真聪明!可以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乐曲呢和雷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雷鸣闪电波尔卡》

(二)新课教学:

1、基础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些和作品有关的相关知识。1)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原是起源于东欧波希米亚地区的一种快速活泼的舞蹈。舞步多采用半步的组合形式。后来人们把这一类型的背景音乐称作波尔卡舞曲。2)介绍作曲家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

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他一生写了168首圆舞曲,117首波尔卡,40余首进行曲,16部轻歌中剧。其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等。3)介绍创作背景和动机

作品创作于1868年。作者意在表现在一个热烈欢愉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翩翩起舞,突然,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而大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 作曲家在创作中运用鼓和镲来分别象征雷鸣和闪电,用弹性的节奏和活跃的旋律象征热烈的舞会场景,给我们刻画出一个无比生动、形象的震撼画面

2:完整聆听音乐,整体感知音乐。

师:通过刚才老师的介绍,大家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你们想听这首乐曲吗? 生:想!

师:让我们完整地聆听音乐,请思考几个问题: 1)从大的范畴看,乐曲属于哪种音乐形式? 2)

乐曲的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3)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播放作品的音乐会视频影像,学生聆听,然后逐一解决问题。

师:刚才大家完整欣赏了这首乐曲,它从大的范畴来看属于哪种音乐形式呢? 生:管弦乐、交响乐„„

师:对!这首乐曲是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地西洋管弦乐,那么这首作品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呢?

生:热烈地、欢快地„„

师:在作品当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呢? 生:大鼓、镲、定音鼓„„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展示视频的截图,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师:这些打击乐器在音乐的进行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生:„„

师:烘托音乐气氛 ;刻画音乐形象。

(作品大致可分成几个部分?它们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随后引出曲 式结构的分析讲解,借助幻灯片的图形演示作品的内在结构。师:这首乐曲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三个、四个

师:作品的最后一个部分和第一部分是相似的,而中间的内容和前后不一样,这种结构形式 在音乐术语里称为? 生:再现三段式

师:具体到这首作品,每个部分又是由几个音乐主题组成的。(展示结构图)

3:再次聆听音乐,分部深入探究。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作品的形式、风格等方面整体感知了这首作品,相信大家对作品已经 建立了整体的认识,不过这还很肤浅,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进一步赏析作品的内部结 构组成和能够突出反映音乐思想感情刻画音乐形象的典型音乐主题。请边聆听边思考两个问 题:

(作品大致可分成几个部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乐曲中有无相同或相似的旋律主题?)再次播放音乐会视频,让学生感受思考。

师:作品大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师:作品可分成三个部分,它的第三个部分和第一根部分是相似的,也就是我们以前讲到的ABA的结构。这种结构在音乐上我们称为什么?(展示作品的结构图示)生:再现三段式

师:在刚才音乐中大家没有发现有相似的旋律呢? 生:有!

师:我们会发现有几段旋律反复出现了好几次,那么这几个旋律就是作品的音乐主题,它往往能突出的表现音乐的内在情感刻画音乐形象。它们是音乐发展的灵魂。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这首作品里面的音乐主题。

在作品结构图的基础上依次感受视唱赏析四个音乐主题。

聆听感受A-a主题:请学生感受旋律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跳跃、节奏富有弹性)

聆听感受A-b主题:学生感受,老师引导分析,强烈下行的旋律伴着鼓和镲的撞 击音响,象征雷雨的形象。

聆听感受-a主题:学生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相对连贯、流程的旋律同鼓 和镲的演奏形成听觉反差。

聆听感受B-b主题:装饰音的运用使音乐显得诙谐、惬意。好像人们除了兴高采 烈地 舞蹈之外,几乎忘了周围的一切。

4:接龙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刚才我们赏析了作品当中的四个主题旋律,现在老师把同 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一个主题,老师会播放音乐片段,当出现各自音乐主 题时就集体击掌,看哪一组表现更好。

5:最后一次完整聆听全曲。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曲式结构的整体把握及四个典型音乐主题的听辨和赏析,想必已经对 这四个主题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但是还比较孤立、片面。下面我们就再一次完整地聆听一 遍作品,让大家能把刚才的知识能够串联起来,建立整体的、理性的认识。

再次播放乐曲并结合结构图形依次给学生展示全曲,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6:探究总结全曲各音乐要素的特点。

师:通过局部和整体地赏析,相信大家对作品的认识已经到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总结 全曲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各要素的特点。生:四人一组小组讨论探究,然后请学生发言。师:纠正总结

7:知识拓展;音乐实践。教授波尔卡舞蹈的基本舞步,让全体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老师教授三个简单 的步伐。跳步、前后点地、剪刀步。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波尔卡原本是一种活泼、跳跃的舞蹈,大家想不想学呢?——生:想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个简单的波尔卡舞蹈步伐。

跳步——双手叉腰,类似于高抬腿,支撑脚加上小跳步,一起作一个八拍。点地跳步——双手叉腰,侧前侧后分别点地,左右各四拍,支撑脚加上小跳步。叠加跳步——双手叉腰,左右各作四拍叠加步。

8:创编表演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合舞蹈动作,创编简短的舞蹈片段。

9:教学总结。

下载铁匠波尔卡教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铁匠波尔卡教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单簧管波尔卡》教案

    《单簧管波尔卡》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木管类乐器,初步了解波尔卡。 二.通过聆听乐曲《单簧管波尔卡》了解单簧管的音色及表现力。 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

    《狩猎波尔卡》教案范文大全

    《狩猎波尔卡》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中欢快活泼的节奏。 2、 能随音乐大胆的做动作,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 3、 学习用图谱记录音乐旋律。 活动准备: 音乐《狩猎波尔卡》、小......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镲。 2、 赏析《雷鸣闪电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初步了解、体验......

    《微笑波尔卡》教案

    《微笑波尔卡》教案 教学内容 1、聆听曲子。 2、了解本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手风琴独奏的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音乐的了解。 教学工具 手风琴、多媒体......

    2014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一:教学任务: 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聆听、感受、赏析管弦乐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初步了解波尔卡的相关文化。 二: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约翰 施特劳斯及其......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 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聆听、感受、赏析管弦乐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初步了解波尔卡的相关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

    《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5篇

    《雷鸣电闪波尔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镲。 2、赏析《雷鸣闪电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体验波尔......

    单簧管波尔卡教案(精选5篇)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了解乐曲分为三部分,并通过多次的倾听发现“响铃声”节奏的异同感知乐曲的 A-B-A结构,愿意大胆表述。 2、在听和说的过程中感知乐曲的流畅与欢快,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