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级 综合实践教案上[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21:0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级 综合实践教案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级 综合实践教案上》。

第一篇: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级 综合实践教案上

探究与实践

第一单元 养成〃服务 主题一 遇到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身边的危险,了解一部分危险的处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生命的重要,面对各种意外的发生,我们应做到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张

教学重难点:遇到危险时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参考主题

1、遇到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2、触电时的急救办法

3、游泳时遇到意外的自救措施

4、发生食物中毒后的自救措施

5、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护自己

6、沙尘暴来临时应如何防护自己

7、遇到雷电天气时如何自我保护

二、活动方式

资料的调查、分析、整理;研究步骤设计。

三、涉及的方法

资料的查找与分析;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 下面我们以“遇到火灾如何正确脱险”为例,带领你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四、案例分析 为什么?

(发现问题)课本第四页 案例1 案例2 学生自由阅读两个案例并分析。

教师:通过以上案例,我们明白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有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幸免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货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的可能拯救自己。因此,多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因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五、活动准备

组建研究团队 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需要伙伴们齐心协力。赶紧邀请跟你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做些基本分工。(建议每组4—6人)姓名 分工 任务 组长 负责组织和协调组织小组活动,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包括:1.制订活动计划。2.查阅资料,收集信息。3.汇总、分析调查资料。4.总结和汇报活动成果。

六、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了解在遭遇火灾时应如何正确脱险

活动意义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火灾自救、自护知识、加强自身的保护和救治能力

时间安排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活动过程 1.通过网络、图书、视频、讲座等收集有关火灾的相关资料,并了解火灾自救的知识。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3.讨论、交流活动成果。4.总结和展示活动成果。汇报展示 用小报、PPT、视频等方式进行汇报和展示。

七、创设情境

学生分组创设情境:

1、平房起火如何脱险?

2、楼梯被火封锁后怎么办?

3、教学楼起火时如何脱险?

八、认识安全标识

利用班班通,在屏幕上出示各种安全标识并完成第九页练习题,画出其他安全图标。

九、交流与总结

根据火灾发生的场所、火势的不同,我们分组对“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的自护自救方法进行了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归纳和总结出了很多自救方法。

十、作业 预习第二单元新课。

十一、板书设计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十二、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生活〃环境 主题二 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身边的污染,了解污染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了解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使学生养成保护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什么是空气污染、哪些现象属于空气污染 教学过程

一、活动参考主题

1、工业对空气的污染

2、室内空气污染

3、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4、汽车尾气时空气的污染

二、活动方式

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分析;调查问卷的设计;活动流方案设计;实地调查;展示宣传等。

三、涉及的方法

调查问卷;沟通、交流;分析、筛选资料等。

四、案例分析

本案例以“家乡的空气污染”为例,带领你经历一次探究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家乡的空气污染 为什么?(发现问题)课本第13页 案例1 学生自由阅读两个案例并分析。

教师:看到以上的新闻报道,又联想到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深切地感受到,解决空气污染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周围的空气状况是怎么样的?污染情况严重吗?面对空气污染,我们应当怎么做?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以了解“家乡的空气污染”为主题开展一次调查研究活动。

五、组建研究团队

为了顺利、高效地开展“家乡的空气污染”这一主题活动,需要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完成。赶紧邀请跟你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做些基本分工。(建议每组4—6人)姓名 分工 任务 组长 组织小组活动,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便利条件进行人员分工。1.上网查找或查阅文献,收集资料。2.制订、发放、回收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3.制作幻灯片。4.汇报交流。

六、制订活动计划

先让我们一起制订一份计划,有了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空气污染现状。

活动主题 家乡的空气污染

活动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活动方式 问卷调查或查阅资料

活动过程 1.查阅资料,制订计划。2.设计问卷,发放问卷。3.统计问卷,进行分析。4.总结成果,提出建议。

成果展示 用小报、小报、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七、作业 预习第二单元新课。

八、板书设计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九、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人文〃社会 主题三 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了解商业活动和我们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同学们体验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体会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物品,物品换物品是什么样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古以来,商业活动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人用物品换物品,有的人用钱来换物品,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物品并怎么等价交换。

二、活动参考主题

1、文具价格的调查与分析

2、学生奶的旅程

3、我的商品发布会

4、假期勤工俭学计划

5、“十元钱能做什么”的调查

6、《清明上河图》中的集市贸易探究

三、活动方式

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活动步骤设计;体验式参与;活动的组织与协调;调查与访谈;展示与交流;

四、涉及的方法

调查统计;访谈分析;观察类别;合作设计;人际交往。下面,我们就“以物换物”为例,带领你体验探究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以物换物 为什么?(发现问题)别针换别墅 为什么?(发现问题)课本第21页 案例1 学生自由阅读这个案例并分析。教师:“我闲置的物品,也许恰恰是你想要的!”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有很多的物品被闲置或丢弃?比如日常用品、儿童玩具、书籍等。我们是否也可以像麦克唐纳一样交换自己的物品,体验物品交换、公平交易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使这些闲置物品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物品尽其用、节约开支,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出一份力呢? 怎么办?

五、组建研究团队

寻找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建研究团队成员进行初步分工。姓名 分工 任务 组长负责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副组长负责活动的宣传,调查表的设计。组员 1.收集资料。2.发放及统计调查表。3.场地安排、活动咨询、维持秩序。

六、收集资料

通过书籍、询问他人或上网查询,了解商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历史以及“以物换物”的基本原则。你收集到的资料:

七、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资源、自由的交换,将手头闲置或购买后不中意的物品与学校师生交换,感受上也活动,使闲置物品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尽其用、环保节约、循环利用的良好环境效益。2.培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的能力

活动对象 3—6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或教室 活动时间 月 日

交换物品范围 1.个人不再需要的或者使用率低的东西 2.玩具 3.CD碟片等音像制品 4.工艺品、饰品 5.文具

活动参与要求、活动原则及注意事项 1.公平交易2.自愿交换 3.讲信用 4.遵守秩序5.团结和谐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制订活动方案 2.前期宣传 3.设计活动调查问卷。4.根据统计结果安排场地。

二、活动开展阶段 1.活动当天各个负责人提前两个小时安排人员布置场地。2.设询问台,答疑解惑;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在咨询台旁设留言板,交流交易心得。3.活动结束后,负责人安排人员收拾现场。

注意事项 1.如遇雨天可推迟举行 2.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汇报与总结 小报、照片、作文等形式展示互动成果并总结 其他事项

八、总结与反思

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也同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思索,发现了活动本身的一些不足: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总结出活动的不足之处。

九、作业 预习主题四新课内容,认真阅读内容。

十、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 以物换物 等价交换 公平

音乐与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大概了解音乐的种类,了解音乐对我们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同学们体验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体会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解读青少年与流行音乐的一把钥匙,带领你经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为什么?(发现问题)课本第33页案例学生自由阅读案例并分析。怎么办?

二、组建研究团队

寻找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建研究团队成员进行初步分工。组长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协调组织小组活动。组员 1.收集资料。2.设计、发放、回收、汇总调查问卷。3.为辩论会做准备工作。4.活动过程资料记录与整理

三、收集资料

通过上网查询流行歌曲的特点,以及不同内容的流行歌曲对学生生理、心理造成什么影响等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四、设计辩论会方案 辩论会方案 辩题 目的 意义

辩论双方 正方 反方 步骤

五、实施阶段 资料收集 通过上网和查阅图书、报刊等,收集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影响的相关资料。课本第36页 资料

一、资料二 学生可以参考

六、问卷调查(1)为了了解大家对流行音乐的看法,我们制订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调查。学生可以参考课本第37页调查问卷样本。(2)回收调查问卷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列出调查问卷结果。以表格的方式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

七、整理、分析材料 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发现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有

1.健康方面:2.学习方面: 3.审美情趣方面: 4.生活态度方面: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可以小组派代表发言,也可以举手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九、作业布置 预习第四单元自然〃科技 新课内容

十、板书设计 主题四 音乐与生活 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辩论会方案

十一、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自然〃科技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大概了解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图案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爱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科学;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科学。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是人设计出来的,有的是植物和动物身上的自然图案。那,什么是图案呢? 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好吗?

二、活动参考主题

1.大自然图案种类知多少 2.探索动物图案的规律 3.探索植物图案的规律 4.发现保护图案与危险图案 5.美丽的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图案 6.有趣的图案游戏 7.我爱团设计

三、活动方式

研究课题方案设计;调查结果的整理与统计;成果展示;实践体验交流。

四、涉及的方法 查阅资料法、调查访问法

五、学科整合 与科学、美术、数学结合

下面,以“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为例,带你体验探究图案奥秘之旅,并经历探究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 为什么?(发现问题)分析课本第42页内容

六、组建研究团队

开展主题探究实践活动,需要伙伴们共同齐心协力。邀请与你有相同想法或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做些基本分工。(建议每组4—6人)姓名 分工 任务 组长 负责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组员 1.动物身上图案的作用是什么? 2.动物身上的图案如何形成的? 3.动物身上图案有哪些种类? 4.动物身上图案会发生变化吗?

七、收集资料

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我们应该先收集动物身上图案的照片,视频等资料。之后,再一步研究下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备资料的设备和记录本等。1.图案有哪些种? 2.图案的作用是什么? 3.动物身上图案会变化吗? 4.动物的图案色彩怎样形成的? 教师:你们的活动主题计划怎样开展呢?需要使用网络查询设备还是图书室资料,或是动手实验设计制作材料?那就着手准备吧。你的准备:

八、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 小组名称 组长 小组成员

活动目的 探究动物身上的图案有什么秘密

活动方式 查资料、访问、讨论、分类 活动准备 网络设备、相机、图片、笔记本等

实施过程 1.收集资料 2.整理分类 3.讨论得出结论 4.补充完善 成果展示 以ppt的形式将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与回报

九、实施阶段

(1)收集各类动物图片(2)将收集到的图片资料进行汇总和分类。(3)进一步探究动物身上图案形成的原因及形成方式。

十、动手做图案

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图案,我们可以通过中心点对称,画陀螺等等方法,画出漂亮的图案。你也来试着做吧!

十一、总结与评价 成果呈现的方式很多,大家可以多动脑筋啊!请把你们的活动成果也来展示一下吧!

十一、作业布置 回去后请仔细观察各种动物身上的图案并找出意思。预习新课内容。

十二、板书设计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动物身上的图案 种类 规律

十三、课后反思:

第二篇: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级 综合实践教案上 (5000字)

探究与实践

第一单元 养成〃服务

主题一 遇到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式解决问

做到沉着、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身边的危险,了解一部分危险的处置方法。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生命的重要,面对各种意外的发生,我们应冷静、遇事不慌张 教学重难点:遇到危险时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教学过程

一、活动参考主题

1、遇到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2、触电时的急救办法

3、游泳时遇到意外

护自己

6、灾如

正确脱险

的自救措施

4、发生食物中毒后的自救措施

5、地震发生时怎样保沙尘暴来临时应如何防护自己

7、遇到雷电天气时如何自我保护

二、活动方式 资料的调查、分析、整理;研究步骤设计。

三、涉及的方法 资料的查找与分析;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 下面我们以“遇到火何正确脱险”为例,带领你体验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遭遇火灾如何

四、案例分析 为什么?

(发现问题)课本第四页 案例1 案例2 学生自由阅读两个案例并分

析。

一旦

生,幸免

只要冷

多掌握一

跟你

教师:通过以上案例,我们明白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有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于难。“只有绝望的人,没有绝望的处境”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静机智运用货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极大的可能拯救自己。因此,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因境中也许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五、活动准备 组建研究团队 开展主题探究活动,需要伙伴们齐心协力。赶紧邀请

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做些基本分工。(建议每组4—6人)

姓名 分工 任务 组长 负责组织和协调组织小组活动,对小组人员进行分

分析调

工。包括:1.制订活动计划。2.查阅资料,收集信息。3.汇总、查资料。4.总结和汇报活动成果。

六、制订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了解在遭遇火灾时应如何正确脱险 活动意义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火灾自救、自护知识、加强自身的保护和

治能力

时间安排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料,讨论、视频

怎么

活动过程 1.通过网络、图书、视频、讲座等收集有关火灾的相关资并了解火灾自救的知识。2.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3.交流活动成果。4.总结和展示活动成果。汇报展示 用小报、ppt、等方式进行汇报和展示。

七、创设情境 学生分组创设情境:

1、平房起火如何脱险?

2、楼梯被火封锁后办?

3、教学楼起火时如何脱险?

八、认识安全标识

利用班班通,在屏幕上出示各种安全标识并完成第九页练习题,画出其他

安全图标。

脱险”

总结出了

九、交流与总结 根据火灾发生的场所、火势的不同,我们分组对“遭遇火灾如何正确的自护自救方法进行了讨论、交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归纳和很多自救方法。

十、作业 预习第二单元新课。

十一、板书设计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十二、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生活〃环境

主题二 空气污染与防治

教学目标

式解决问

环境意识。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身边的污染,了解污染产生的原因。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了解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使学生养成保护教学重难点:什么是空气污染、哪些现象属于空气污染 教学过程

一、活动参考主题

1、工业对空气的污染

2、室内空气污染

3、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4、汽车

的过

尾气时空气的污染

二、活动方式 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分析;调查问卷的设计;活动流方案设计;地调查;展示宣传等。

三、涉及的方法 调查问卷;沟通、交流;分析、筛选资料等。

四、案例分析 本案例以“家乡的空气污染”为例,带领你经历一次探究与实践活动

程。家乡的空气污染 为什么?(发现问题)课本第13页 案例1 学

生自由阅读两个案例并分析。

地感

么样的?

让我们以

共同

小组,并

教师:看到以上的新闻报道,又联想到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深切受到,解决空气污染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周围的空气状况是怎污染情况严重吗?面对空气污染,我们应当怎么做?带着这些问题,了解“家乡的空气污染”为主题开展一次调查研究活动。

五、组建研究团队 为了顺利、高效地开展“家乡的空气污染”这一主题活动,需要大家合作,齐心协力完成。赶紧邀请跟你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做些基本分工。(建议每组4—6人)姓名 分工 任务 组长 组织小组活动,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便利条件进行人员分工。1.上网查找或查阅文献,收

制作幻灯

乡空

集资料。2.制订、发放、回收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3.片。4.汇报交流。

六、制订活动计划 先让我们一起制订一份计划,有了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家气污染现状。活动主题 家乡的空气污染 活动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活动方式 问卷调查或查阅资料 活动过程 1.查阅资料,制订计划。2.设计问卷,发放问卷。3.统

计问卷,进行分析。4.总结成果,提出建议。

成果展示 用小报、小报、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七、作业 预习第二单元新课。

八、板书设计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九、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人文〃社会

主题三 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了解商业活动和我们的关系。

式解决问

发展给人

换物

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同学们体验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体会经济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物品,物品换物品是什么样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自古以来,商业活动就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人用物品

品,有的人用钱来换物品,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是物品并怎么等价

交换。

1假

的集市

与协

二、活动参考主题、文具价格的调查与分析

2、学生奶的旅程

3、我的商品发布会

4、期勤工俭学计划

5、“十元钱能做什么”的调查

6、《清明上河图》中贸易探究

三、活动方式 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活动步骤设计;体验式参与;活动的组织调;调查与访谈;展示与交流;

四、涉及的方法

调查统计;访谈分析;观察类别;合作设计;人际交往。下面,我们就

“以物换物”为例,带领你体验探究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以物换物 为什

么?(发现问题)别针换别墅 为什么?(发现问题)课本第21页 案例1 学生自由阅读这个案例并分析。教师:“我闲置的物品,也许恰恰是你想要的!”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也有很多的物品被闲置或丢弃?比如日常用品、儿童玩具、书籍等。我们是否也可以像麦克唐纳一样交换自己的物品,体验物品交换、公

平交易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使这些闲置物品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物品尽其用、节约开支,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出一份力呢? 怎么办?

五、组建研究团队

寻找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建研究团队成员进行初步分工。姓名 分工 任

计。组

秩序。

“以

1.师生

务 组长负责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副组长负责活动的宣传,调查表的设员 1.收集资料。2.发放及统计调查表。3.场地安排、活动咨询、维持

六、收集资料 通过书籍、询问他人或上网查询,了解商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历史以及物换物”的基本原则。你收集到的资料:

七、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资源、自由的交换,将手头闲置或购买后不中意的物品与学校

交换,感受上也活动,使闲置物品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尽其用、环保节约、循

环利用的良好环境效益。2.培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的能力

3.cd

4.活动对象 3—6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或教室 活动时间 月 日 交换物品范围 1.个人不再需要的或者使用率低的东西 2.玩具 碟片等音像制品 4.工艺品、饰品 5.文具 活动参与要求、活动原则及注意事项 1.公平交易2.自愿交换 3.讲信遵守秩序5.团结和谐 活动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制订活动方案 2.前期宣传 3.设计活动调查问

卷。4.根据统计结果安排场地。

置场

言板,与

身的

二、活动开展阶段 1.活动当天各个负责人提前两个小时安排人员布地。2.设询问台,答疑解惑;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在咨询台旁设留交流交易心得。3.活动结束后,负责人安排人员收拾现场。注意事项 1.如遇雨天可推迟举行 2.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汇报总结 小报、照片、作文等形式展示互动成果并总结 其他事项

八、总结与反思 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也同时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思索,发现了活动本一些不足: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总结出活动的不足之处。

九、作业 预习主题四新课内容,认真阅读内容。

十、板书设计 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 以物换物 等价交换 公平

式解决问

音乐与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大概了解音乐的种类,了解音乐对我们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

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同学们体验我们身边的商业活动,体会经济发展给人

流行

自由阅

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难点: 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解读青少年与流行音乐的一把钥匙,带领你经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音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为什么?(发现问题)课本第33页案例学生读案例并分析。怎么办?

二、组建研究团队 寻找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建研究团队成员进行初步分工。组长对小组人

员进行分工,协调组织小组活动。组员 1.收集资料。2.设计、发放、回收、心

备。

汇总调查问卷。3.为辩论会做准备工作。4.活动过程资料记录与整理

三、收集资料 通过上网查询流行歌曲的特点,以及不同内容的流行歌曲对学生生理、理造成什么影响等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知识上的准

四、设计辩论会方案 辩论会方案 辩题 目的 意义

辩论双方 正方 反方

步骤

资料。

查问卷样

果。以

五、实施阶段 资料收集 通过上网和查阅图书、报刊等,收集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影响的相关课本第36页 资料

一、资料二 学生可以参考

六、问卷调查(1)为了了解大家对流行音乐的看法,我们制订了一调查问卷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调查。学生可以参考课本第37页调本。(2)回收调查问卷并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列出调查问卷结表格的方式统计和分析调查问卷。

七、整理、分析材料 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和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我

1.可以

们发现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有 健康方面:2.学习方面: 3.审美情趣方面: 4.生活态度方面: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可以小组派代表发言,也举手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九、作业布置 预习第四单元自然〃科技 新课内容

十、板书设计 主题四 音乐与生活 流行音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辩会方案

十一、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自然〃科技

的联系。

式解决问

的热爱。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大概了解理解什么是图案,它与人类的生活有着什么样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学生通过资料查阅、汇总、分析、汇报等方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图案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教学重难点:图案的作用是什么,种类、规律、特色等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爱的大自然,到处都是科学;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科学。在我

物和动物

吗?

1.规

6.有趣

们的周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有的是人设计出来的,有的是植身上的自然图案。那,什么是图案呢? 我们一起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好

二、活动参考主题 大自然图案种类知多少 2.探索动物图案的规律 3.探索植物图案的律 4.发现保护图案与危险图案 5.美丽的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图案 的图案游戏 7.我爱团设计

三、活动方式 研究课题方案设计;调查结果的整理与统计;成果展示;实践体验交流。

四、涉及的方法 查阅资料法、调查访问法

五、学科整合 与科学、美术、数学结合 并

现问题)

想法

下面,以“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为例,带你体验探究图案奥秘之旅,经历探究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 为什么?(发分析课本第42页内容

六、组建研究团队 开展主题探究实践活动,需要伙伴们共同齐心协力。邀请与你有相同或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做些基本分工。(建议每组4—6人)姓名 分

工 任务 组长 负责组织本小组的活动,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组员 1.动物

上图案

资料。

和记录本

变化吗?

4.展呢?需

那就着手 身上图案的作用是什么? 2.动物身上的图案如何形成的? 3.动物身有哪些种类? 4.动物身上图案会发生变化吗?

七、收集资料 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我们应该先收集动物身上图案的照片,视频等之后,再一步研究下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准备资料的设备等。1.图案有哪些种? 2.图案的作用是什么? 3.动物身上图案会动物的图案色彩怎样形成的? 教师:你们的活动主题计划怎样开要使用网络查询设备还是图书室资料,或是动手实验设计制作材料?

准备吧。你的准备:

八、制订活动计划

片、成果

活动主题 探秘动物身上的图案 小组名称 组长 小组成员 活动目的 探究动物身上的图案有什么秘密 活动方式 查资料、访问、讨论、分类 活动准备 网络设备、相机、图笔记本等 实施过程 1.收集资料 2.整理分类 3.讨论得出结论 4.补充完善展示 以ppt的形式将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与回报

九、实施阶段

(1)收集各类动物图片(2)将收集到的图片资料进行汇总和分类。(3)

进一步探究动物身上图案形成的原因及形成方式。

法,把你们的

预习新

十、动手做图案 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图案,我们可以通过中心点对称,画陀螺等等方画出漂亮的图案。你也来试着做吧!

十一、总结与评价 成果呈现的方式很多,大家可以多动脑筋啊!请活动成果也来展示一下吧!

十一、作业布置 回去后请仔细观察各种动物身上的图案并找出意思。课内容。

十二、板书设计 主题五 神奇的图案 动物身上的图案 种类 规律

十三、课后反思:

第三篇:五年级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五年级下册 目 录 究与实践

第一单元 养成 · 服务 题一 合理消费 学会理财 第二单元 生活 · 环境 题二 生活与绿化

题三 社区环境与我们的生活 第三单元 人文 · 社会 题四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第四单元 自然 · 科技 题五 经济作物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 家政篇 活动一 西红柿炒鸡蛋 活动二 炝莲白

活动三 土豆炖牛肉

第二单元 缝纫篇 活动一 制作抱枕

活动二 制作手机套

活动三 创意拼布

第三章 制作篇

活动一 用铁丝制作弹弓

活动二 自行车的简单维护

活动三 制作回力车

第一单元 养成 · 服务 主题一 合理消费 学会理财

一、单元活动设计思路

活动主题安排了“发现问题”、“活动准备”、“实施阶段”、“汇报与展示” “总结评价” 5 个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学生对消费和理财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发现问题”环节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正确认识、使用零用钱奠定基础。“活动准备” 环节安排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收集资料之后,组建团队,明确分工进行调查。“实施阶段” 环节安排了“小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从零用钱是否合理使用和存放两个方面进行调查,要求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引导学生学会管理和使用零用钱,初步了解理财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本主题五个活动实施环节之间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通过了解理财的各种方式,学会合理消费,形成初步的消费与理财观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年级学生对理财的话题可能不太熟悉,但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教师可提前布置采访任务、调查活动,让学生有初步了解。通过 “发现问题”与 “活动准备” 这两个活动环节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与分享的能力。“实施阶段”、“汇报与展示”、“总结评价”活动环节可通过谈感受、展示、总结、交流让学生学会运用调查的方法来处理信息并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学会理财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收集理财的相关信息。2.初步了解理财的作用及其他知识。过程目标:

1.通过亲历调查、体验、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调查、探究的方法。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同伴合作、组织协调等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让学生们体验探究与交流的快乐。

2.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养成勤俭节约、合理安排开支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理财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 学会运用调查法从大量的资料当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四、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 3 课时完成。

五、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一)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参考案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提出相关的问题。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帮助,并鼓励学生们拓宽思路。比如本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说一说零用钱应该怎么处理? 怎样才能把零用钱花的更有意义?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最终确立研究课题。

(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

教师根据学生确立的研究课题,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协调组建活动小组,调控、弥补小组间的差异,指导学生如何分工,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针对问题分工合作。本课例以 “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钱”为研究课题,组建了研究小组并进行了分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予以指导,同时要强调参与和合作。

2.制订活动方案

在活动开展之前,应该有一个计划,不能漫无目的。预先设计好活动方案不仅能明确活动目标,还能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让学生养成做事情要先有计划的习惯。通过全班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点,聆听别人的合理化建议,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三)实施阶段

1.本次活动的实施需要各小组把之前收集到的大量资料整合分析后,再运用调查法来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2.调查结束后由小组组员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在全班进行汇报。

学生活动: 各小组推举一名同学汇报调查结果,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小组给予一定的补充和评价。

【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汇报与展示

延续上一活动环节,教师请学生在课下通过不同途径去寻找合理支配零用钱的好方法,小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现,如: 手抄报、PPT、编排小品等。学生在观看完各小组的活动展示之后可相互交流谈谈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它是父母的劳动果实,我们应该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由此引出全班同学一起起草一份合理消费、学会理财的倡议书。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学生把课上所学进行传播,以便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五)活动评价

在本课例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理财的知识,而且也了解到生活的不容易和合理消费的重要性,课下同学们可以把课上所学告诉家人,还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请学生在第 9 页的总结评价表格中对自己以及小组成员在本课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分。评价表中给出了评价素材供师生参考,同学们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设计评价体系进行自评、组评和师评。用活动过程方式进行评价,要注意关注过程,兼顾结果。

【 设计意图: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而应是更多问题的开始。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可以留到课下继续研究。】

六、活动注意事项

1.本活动实施之后,学生虽然有了一些理财意识,但自制力缺乏,所以在活动的后续中还需要教师、家长来帮助孩子继续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如用好储蓄罐,教育孩子定期储蓄等。

2.学生在理财知识上还是略显缺乏,理财能力偏低,建议家长回家后能多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的管理,不要霸占孩子的支配权。帮助孩子养成记账的习惯。

3.要注重活动的延伸,家庭、学校都应教育学生学会合理地、科学地进行消费。

第二单元 生活 · 环境

主题二 生活与绿化

一、活动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关心与合作,学会选择与应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从不同方面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本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参加观察、测量、收集、整理、比较、分析等活动,学会分析、解决自己身边一些问题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

主题是想让学生通过经历实践活动后,感受绿色植物对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绿色植物的意识,进而产生增添绿色植物的想法或行为。

知识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实际地面的面积,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步测法和卷尺测量法。

2.能用割补法测量不规则绿地的面积。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能力目标:

1.与同伴协作的能力。2.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1.认识绿色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

2.以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力量,带动身边的人共同爱护绿色植物,增加绿色植物,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 3 课时完成。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 “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有效地进行指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

(一)发现问题

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调查一下绿色植物对人类的作用与意义,再在阅读完教材第 11 页的小文后,问问学生们:我们人类为什么愿意不停的绿化? 并就这一问题的讨论来交流课前调查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对我们的重要性,进而关注校园里的绿化问题,并对接下来的

(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

学生自由结合是组建团队的基本原则,但老师要根据小组分工任务中的内容进行调控。每个小组的人员组成要考虑:

(1)需要一个心细的同学,以保证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2)需要 2~3 个能解决不规则绿地地面以及面积较大的校园地面的测量和数据处理问题的组员;(3)需要一名网络知识掌握的比较熟练的同学。这样的团队才可能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较好地完成小组任务。

2.制订活动计划

教师要组织学生认真制订活动计划,要让学生明确这次活动都需要干些啥,我们行动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在过程中都需要收集、整理哪些资料,后期的成果展示需要准备些什么,等等。要让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各小组才能较好地达到活动目的,才会有丰富多样的成果展示。

(三)实施阶段 1.测一测、量一量

在这里,比较实用的测量方法有步测法和卷尺测量法。其中在用卷尺测量时,要注意让孩子把尺子拉直,在测量很长的长度时,肯定会反复地用卷尺,教师要强调卷尺的终点和起点要重合。而步测法需强调每跨一步的长度都要尽可能相等,最好每一步长度大约是一米,这样,才能用步数乘每步的长度来算出总长度。做好这些,才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不规则地面,指导孩子利用数学的割补法把形状变成学生熟悉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来测量。所谓割补法就是把不规则形状通过分割或是移补的方法,使形状转变成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能分割成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就分割后再测量,不能分割的再把多余部分通过移补后把图形变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正方形后再测量。还有些地面是圆或是椭圆,这两个形状的面积孩子还没有学习,可以让孩子通过网络查询或是问询父母来解决。如果孩子自己的解决方法比较合理,教师要大力肯定。

通常我们用绿地率和绿化率来反映一个地方的绿化情况,这两个概念不用给学生说明,因为绿化率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由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大树的绿化面积计算也是不同的。在这里,教师只需给孩子强调,如果大树下有草坪,那就按草坪的面积计算; 如果大树下没草坪就按树冠面积计算,即阳光垂直照下时树冠在地面投下的树阴。

一般情况下,学校总面积都比较大,所以测量数据会有很大误差,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

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让每个组员同时去测量学校占地的每条边的长度,几个数据如果相差不大,则可以求平均值; 如果相差比较大,则让孩子多测几次,直到数据比较接近才能求平均值,用这些比较准确的平均值再去求学校总面积。为了确定自己测量数据是否准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询问相关老师。

2.整理数据、对比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问题。比较时要注意,要分别与最大值和最小值比一比,通过差距具体地分析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当学生在写分析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比较的具体方法也写出来。

3.绿化在 “行动”

在做绿化行动计划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思考” 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如果学生有自己补充的问题,也可以做到计划里。但重点要放在 “如何落实任务的完成情况” 这一问题上,而不是只做个计划就行了。所以在讨论过程中除了要说说做什么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 “如何将计划转变为行动”的具体措施。如: 写种植日记,或是把长出来的植物拿来给同学们看,或是把校园一角的变化写一写等。如果校园里没有本课例中所说的空地,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花盆里进行种植活动。

(四)汇报与展示

对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或方法,当堂就可以与大家交流学习,如主题中提到的“在测量活动中最佳的处理方案”和“在处理数据时好的方法” 等,这些是交流的重点。在成果展示时,可以把利用割补法求面积的过程做成幻灯片给同学们展示,也可以把校园一角的变化用照片展示出来,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多想一些不同的展示形式,让展示活动尽可能的丰富多彩。而 “绿色在行动” 中的成果,教师要在后面的教学中,估计好时间督促学生间断性地展示。倡议书可以写自己今后如何 “爱绿”,也可以写如何响身边的人 “爱绿”,所谓“爱绿” 除了有保护植物的意思,还有增添植物的含义。

(五)总结与评价

许多学生在评价时不太客观,经常会凭感觉去评价。所以,教师要提前简单了解各小组的评价方式,找评价较好的一组给大家示范他们的评价过程,向大家展示他们的评价方法。应强调在评价时一定要有评价依据,并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还能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做事态度。

(六)我的收获

教师要鼓励孩子结合具体活动来谈收获,如: 我在测量校园这样大的地面各个长度时,我知道了可以利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或是我小组在查阅资料时知道了绿色植物都有哪些作用„„而不是泛泛地谈我的什么能力增强了。

五、活动注意事项

1.将 “绿色在行动”和 “倡议书” 落实到行动中,而不只是说说而已。2.学生展示的绿色植物如果只是个嫩芽或者不是很茂盛,教师也要及时地肯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才愿意去实践,才越来越喜欢实践活动。

主题三 社区环境与我们的生活

一、单元活动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调查社区环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生活聚居环境,即 “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劳动、运动游乐和休息交往的空间场所,应该全面关注我们各方面需求。现在,无论是在城镇乡村,还是在大城市里,我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居住环境也越来越方便,这就是 “人居环境” 中的“宜居” 概念,即适宜人类居住。宜居的理念其实古代就有。起初,我们的祖先们为了躲避风雨和猛兽的侵袭,只能住在山洞里,甚至是树干上。后来,人们聚集到有水有草的地方,慢慢形成了原始村落。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集市、城镇,一直发展到今天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可以说,人类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追求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近一二百年来,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城镇化时期,城镇规模急剧扩大,人口也从乡村、小城镇,不断向中等城市和大城市迁徙、集中。

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干净的水源、优美的环境、方便的设施,已经成为宜居环境的必备条件; 良好的发展机遇、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邻里关系,是人们对宜居环境的精神需求。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服务设施满足宜居生活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内容也更加丰富。本单元 “社区环境与我们的生活” 这个主题就是围绕我们居住的环境怎么样,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内容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生活环境设施建设应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环境设施建设要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便利性。

2.调查身边的环境服务设施,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提出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问题提出方案建议,并开展推广活动。

2.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精神与主动参与意识。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兴趣。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课堂教学6耀12课时,以及课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活动。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带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将问题交给孩子模拟操作。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建立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之上,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提醒学生与人接触交流中的文明礼仪、安全等问题。本次活动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所以单凭学校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获得家长的陪伴、支持。

活动课例不仅仅是对教材案例现象进行研究,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范例中去发现和自己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建立问题意识,能从自己、伙伴、家人的生活学习中去发现问题。不同的学校、社区、城镇会有不同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与兴趣点展开调查研究。

(一)发现问题

1.发现问题: 本模块是 “生活 · 环境” 模块,主要关注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照提供的案例开展实践研究,更希望学生能够参照所给的参考主题开展社区环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研究范畴内的多种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确立与本模块相关的主题。这一环节,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9页的小材料后,联系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惑、需求展开广泛的讨论。

2.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参考案例并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从社区环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研究领域,发现并提出与本模块主题相关的若干问题。如参考主题中的范例:“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学生学习的关系; 体育运动场馆需求调查; 社区的阅读环境

现状调查;交通环境对生活学习的响;城市照明亮化工程对我们的响; 学校周边小店铺调查”等等。新疆地域辽阔,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城市乡村各地情况差异很大,问题的提出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才利于学生开展调查研究。

3.问题的筛选: 教师在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学习,发现并罗列出问题后,应帮助指导学生在发现的问题中挑选适合学生操作的、利于学生开展的、对现实生活学习有帮助的活动,最后再确定主题开展研究。

4.问题的表述: 协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判断所选定问题的价值及问题提出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将选定的研究项目准确地描述表述出来。

5.课题的形成: 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或同伴评议基础上,最终形成课题,确立探究实践方向。

(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

(1)建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发现问题的相似性,结合家庭居住情况,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性格、能力差异,协调组建活动小组。

(2)成员分工: 教师对研究小组的分工予以指导。学生根据活动项目,确立活动项目的任务、主要负责人并合理分工。如本课案例根据任务的需要设立了三个调查小组,分别对图书馆、阅览室与书店的情况开展调查,每一小组的任务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3)团队合作:教师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小组成员不仅能明确各自职责,而且乐意帮助同伴,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建议小组成员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能根据承担任务的情况及同伴的实际表现,较公正地对自我、同伴做出合理评价。好的团队,协调工作是保证调查活动开展的关键。

2.制订计划,设计调查问卷

制订研究计划:先分析研究活动主题,选定的主题活动可能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应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探究的要求,看选择哪种方法为好,然后制订活动计划。

设计调查问卷:为了使调查计划步骤有序、研究结果科学,如果没有研究计划和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操作也就失去了根据,将直接响着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化建议方案的科学性。

五年级学段,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研究计划,当然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如让小组汇报制订的研究计划,其他同学帮忙提提建议,这样不仅帮这组完善了探究计划,而且也为其他小组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因调查统计的方法统计调查方法指的是搜集调查对象原始资料的方法,也就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搜集答案的方法。统计调查方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非全面调查。

(1)抽样调查: 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观察,并用观察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调查,以推断总体为目的,而且能够对推断结果的可靠性做出说明。

(2)重点调查: 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少数重点进行调查的方法。重点调查的特点是省时、省力,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3)典型调查: 根据调查目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出少数代表进行深入细致调查。

本课活动范例中的“读书的需求调查统计”,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特定群体,选择在班级、年级或全校范围内开展调查,相应调查方法的选择也应不同,针对班级可开展全面调查,如果是针对年级就可以开展抽样调查,如果是在全校范围内就可以选择重点调查,如果要扩大到各类人群的阅读现状与阅读渠道情况的调查就可以采用典型调查。

因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前言、正文和结束语。

(1)前言(说明语):首先是问候语,并向被调查对象简要说明调查的宗旨、目的和对问题回答的要求等内容,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同时解除他们回答问题的顾虑,并请求当事人予以协助。

(2)正文: 该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被调查者信息、调查项目、调查者信息三个部分。调查项目,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单位将所要调查了解的内容,具体化为一些问题和备选答案。

(3)结束语:在调查问卷最后,简短地向被调查者强调本次调查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再次表达谢意。

调查项目设计的好坏是关系到调查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它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真实度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问卷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明确调查目的和内容,即为什么要调查? 对哪些对象进行调查? 调查需要了解什么?

问卷项目按问题回答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其中封闭式问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开放式问题一般有完全自由式、语句完成式等。单项或多项选择题是对一个问题预先列出干个答案,让被调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这类题型问题明确,便于资料的分类整理。但由于被调查者的意见并不一定包含在拟定的答案中,因此有可能没有反映其真实意思。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添加一个灵活选项,如 “其他” 来避免。程度性问题当涉及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等有关心理活动方面的问题,通常用表示程度的选项来加以判断和测定。开放式问题是一种可以自由地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和解释有关想法的问题,即问卷题目没有可选择的答案,所提出的问题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不加任何限制。

案例中为封闭式问题没有设计开放式问题,其中单项选择9题、多项选择4题。因研究步骤的设计指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下,能够从时间、地点、条件、人员分工、具体任务等方面安排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制订清晰、可行、比较周密的研究步骤并给出建议。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可能解决的途径、周边可利用的资源、方案的清晰、具体化程度,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1)确定调查人群范围,发放调查问卷表。调查人群和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如果以学校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可以选择全校各年级、高年级学段或本年级。如: 我们可以在全校1耀6年级各年级中随机调查50名同学,也可以将调查范围限定在本年级或本班。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问卷了解学校学生读书、购书情况。各活动小组根据小组分工情况,打印调查表,开展关于小学生书籍获取与阅读需求的调查,及时回收调查问卷,做好数据统计与分析。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采用面对面的问答式调查,调查者也要准备好调查问卷提纲,及记录的表格,以备后期数据统计与分析时使用。

(3)将统计结果记录在问卷统计分析表上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参考统计数据做出调查分析。因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统计分析的层次划分问卷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分为两类: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一种探索性调研方法,目的是对问题定位或启动提供比较深层的理解和认识,或利用定性分析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

2.定量分析

在对问卷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后,可再对问卷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定量分析。同卷定量分析首先要对问卷数量化,然后利用量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问卷的定量分析根据分析方法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定量分析和复杂定量分析。简单的定量分析是对问卷结果作出

一些简单的分析,诸如利用百分比、平均数、频数来进行分析。在此,我们可将问卷

中的问题分为以下几类进行分析:

(1)对封闭问题的定量分析。封闭问题是设计者已经将问题的答案全部给出,被调查者只能从中选取答案。例如: 针对教材案例中的问题1:你认为广泛的阅读对于学习的帮助作用大吗?A.增长见识,开阔眼界B.提高写作水平C.有助各科学习D.作用很小

(2)对开放问题的定量分析。开放性问题是指问卷设计者不给出确切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由回答。我们就可以进行分析处理,并且从表中很容看出被调查者的观点。其他分析方法还有 “复杂定量分析”,小学生先不涉及。

1、2年级学生(共12人)

3、4年级学生(共10人)

5、6年级学生(共21人)合计(共43人)

经常去 4人,33% 6人,60% 14人,67% 24人,56% 偶尔去 2人,17% 2人,20% 4人,19% 8人,17% 不会去 0 1人,10% 1人,5% 2人,5% 视情况而定 6人,50% 1人,10% 0 7人,16% 例如: 针对问题5: 如果学校附近开一家

书店,是否会经常光顾。我们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是:

在 “如果学校附近开一家书店,是否会经常光顾” 此项调查中,43名接受调查的同学有超过半数(56%)的同学选择 “经常去”,选择 “偶尔去”和“视情况而定”的人数比例基本相同,只有2位同学选择 “不会去”。这说明学生选择光顾学校、小区等周边小书店的情况还是占多数。选择 “不会去” 的学生非常少,仅有2名,占调查人数的5%。说明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小,更加需要校园,或小区周边的书店服务。尤其是4、5、6年级的大同学,自主阅读的需求不断增长,也不满足于家长给购买的书,有强烈的选书、购书、读书需求。

在第13项调查 “学校阅览室服务需求” 中,从43名接受调查的同学需求中可以看出希望学校阅览室的环境优雅,能够及时开放、方便借阅,也希望图书的更新速度较快,能够接受图书预订,其他的要求还有希望可以写作业、上网等。

希望及时开放环境优雅预定书籍方便借阅图书更新其他1、2年级学生(共12人)

5人,42% 4人,33% 3人,25% 3人,25% 5人,42% 03、4年级学生(共10人)

6人,60% 7人,70% 5人,50% 4人,40% 4人,40% 1人,10%

5、6年级学生(共21人)

13人,62% 18人,86% 7人,33% 13人,62% 13人,62% 4人,19% 合计(共43人)

24人,56% 29人,67% 15人,35% 20人,47% 22人,51% 5人,17% 再如: 针对问题13: 学校阅览室服务需求25(4)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写出分析报告。2.实地调查

教师指导学生先对图书馆、社区阅览室、新华书店等场所进行实地调查,做好调查记录,之后将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四)汇报与展示

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与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指导得当,可以有效地提高活动的价值。教师如何指导才能实现学生在总结交流与展示阶段的共商与共享呢?

1.明确总结交流的目的

总结交流的目的:自主获取知识; 及时总结; 学会做事; 升华情感体验; 正确认识活动结果。

2.把握总结交流原则(1)真实性原则

所有展示的东西都必须是真实的,是所有成员通过共同的努力而得出的结果,即使有一些不足之处,也是自己真正研究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能为了展示而弄虚作假。

(2)学习性原则 展示与交流活动不仅是把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别人,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它可以使活动者通过与其他小组的成果对比,看到自己小组的特点与不足; 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活动者互相学习彼此的成果,开阔自己的视野与思路,从而不断提高活动的能力。

(3)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原则在展示过程中,既应包括研究、学习的结果,也要通过各种形式把研究的过程表现出来,因为这是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最好的途径。

(五)总结与评价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不是审判官的角色,而是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在活动总结与评价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各小组交流汇报本组调查项目,其他小组同学、老师可以对其提出质疑和建设性意见。各组指定一名同学做汇报,并由一名同学记录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与建议。

(2)引导学生赏、发现别人的优点,各小组讨论各研究小组的活动设计与开展情况,汇总合理性的建议。

(3)指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各小组在自己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完善本组选定项目的调查报告以及合理规划建设建议。在活动的总结与评价时,除了对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组评和师评外,还可以对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旨在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第三单元 人文 · 社会 主题四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

一、活动设计思路

这一单元主题内容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为核心开展探究实践活动,选取传统文化节日中的端午节为案例,指导学生通过采访、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开阔视野,进一步掌握这一领域中探究与实践的方法,增强探究与实践的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由来和传说、传统的习俗和意义,并学会围绕文化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传承祖国文化的使命感。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 3 课时完成。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本模块是人文社会模块,主要关注人文社会中的文化领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照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实践研究,也可以参照所给的参考主题开展传统文化领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确立与本模块相关的主题。

(一)发现问题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参考教材案例,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去提出相关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帮助和鼓励他们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比如说让学生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想探究关于这一节日的什么问题? 打算怎样开展活动? 这样开展活动的理由是什么? 这项探究实践活动的价值有哪些? 注重在问题的筛选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探究创新,帮助学生最终确立研究课题。

(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

教师根据学生确立的研究课题,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协调组建活动小组,调控、弥补小组之间的差异,对研究小组的分工予以指导,强调参与和合作。在本课例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明确这次实践活动包含了端午节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访谈、包粽子实践体验、端午诗歌朗诵会、活动展示等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因而在人员分工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内容。

2.制订活动计划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确立的研究及实践主题及参考案例,通过小组讨论,从时间、地点、条件、人员分工、具体任务等方面安排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制订清晰、可行、比较周密的研究步骤或活动过程并给出建议。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可能解决的途径、周边可利用的资源、方案的清晰、具体化程度,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三)实施阶段 1.收集资料和信息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上网”、“多途径阅读”、“ 多层次调查”、“ 访谈”、“实践” 等方式开展研究。在本课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网络浏览、访谈等方式收集和筛选资料。从端午的风俗、由来、传说、诗词文化方面收集资料,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或体现端午文化的具体实物。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养成归类整理的良好习惯。

2.动手实践

参考案例中的这一环节是亲自体验包粽子,开展这一活动可以采用教材中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体验方式,如和班里的同学一起包粽子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如何合理安排体验活动的方式,制订实践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3.诗歌朗诵会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本案例的这一活动时,要指导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首先制订简单的诗歌朗诵会的方案,然后开展活动。在学生尝试端午诗歌创作及诗歌朗读的过程中应给予鼓励与指导。

(四)汇报与展示

帮助学生了解成果展示的不同方法,指导并建议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展示成果。如: 过程实录手册、研究报告、幻灯片、成果发布会等。协助学生制订展示方案,并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帮助。

(五)评价与反思

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客观公正地对活动做出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活动注意事项 1.要注意实践活动的安全。

2.指导学生在调查、访谈或实践时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语言,提前设计访谈提纲。

3.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实践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关键,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4.让学生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掌握调查、访问的基方法。

六、资料库 我国的传统节日

1.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 “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 并伴有掸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

3.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 “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清明节—— —农历二月廿一。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

6.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7.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8.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1.源于纪念屈原据 《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 《 离骚》、《 天问 》、《 九歌》 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 《怀沙》 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 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之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 770—前 476 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 “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 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 —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粽子的种类

一、中国粽子的种类

1.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肉粽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

2.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 3 种: 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另一种是小枣粽,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有一种以黄黍代替糯米的粽子,有人美其名曰 “黄金裹玛瑙”。

3.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

4.瑶族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 “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 250 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5.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 “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二、外国的粽子种类

1.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2.缅甸的粽子: 缅甸人爱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

3.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 “布袋粽”,它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熟。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4.泰国的粽子: 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味道十分清香。

5.朝鲜的粽子: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 “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味道可口。

6.菲律宾的粽子: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7.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 “达玛尔”。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墨西哥有 “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

第四单元 自然 · 科技 主题五 经济作物

一、活动设计思路

新疆的很多经济作物中外驰名,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本单元以 “经济作物” 为主题,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生活来学习,通过开放的各种自然情境、社会情境来学习。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感性经验不足,对自然社会了解关注不足。本单元强调: 教师通过案例,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指导内容:课内课外结合开展活动,课堂上引发学生对经济作物的兴趣,并制定出课题及研究计划,来指导实施过程及后期相关活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经济作物相关问题,开展对经济作物考察及相关经济作物加工场地实地参观等活动。

二、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援能够运用“关键词搜索”、“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等多种探究方法开展活动。

2援能够小组合作制订活动探究的计划或者方案以及参观考察的计划;能够整理资料信息,写出简单的活动报告,策划成果展示的方法。

3援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实施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能力目标:

1援能认识到实践探究是一种多层次活动,包括观察、提问、收集整理信息、分析、表达和交流展示。

2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3援能结合评价主动反思,分享经验,改正不足。情感目标:

1援通过探究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2援通过“经济作物” 主题,引发对新疆或本地经济作物的兴趣,产生对生活、对社会经济处处探究的热情。

三、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安排 6~8 课时。

选题活动、团队建设、方案制订: 1 课时资料收集、实地参观访问或调查、关联分析与整理: 2~3 课时成果展示、评价与反思: 2 课时拓展延伸活动: 1~2 课时

四、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一)发现问题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在合作情况下,讨论主题,能够判断由主题产生的各项问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并简单说出理由。在这里,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本校、周边情况、家庭资源等情况,筛选适合自身条件、能有效利用资源的研究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

根据研究兴趣,学生组建活动小组并进行初步的分工。教师注意调控小组差异,提示学生分工合理、职责明确。

2.制订活动计划

在教材第 41 页,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活动计划表,通过活动计划表的指引,学生可以据此设计自己小组的课题活动计划。

教师需要注意指导的是:在计划中各项活动应根据组员情况做好分工,哪些同学善于查找资料,哪些同学家里有相关经济作物相关的产业工作人员可以联系等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条件资源完成分工任务。此外,小组成员在制订计划环节中,需要考虑清楚计划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三)实施阶段 1.资料收集整理

围绕问题可能解决的途径、可利用资源,熟练巩固运用关键词搜索、多途径阅读、参观访问记录等方式收集资料。这部分内容首先要围绕自己的课题,通过关键字进行网络搜索、图书目录查找,之后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教师指导资料的整理也很重要。在学生拿来的大量打印网络资料稿、相关图书资料、访问记录面前,需要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分类整理摘要记录。

整理资料的指导方法参考:

(1)围绕主题收集资料的原则。分析这些同学的资料,看是否符合课题范围? 是否很繁杂? 是否同学不太熟悉、理解所查找的资料?是否没有标明出处,会让大家以为是你自己研究得到的成果?

(2)重点关键词记录的原则。

淤记录、标注围绕主题的重点词句、关键数据。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 理。于记录资料来源。盂根据关键词能描述简介资料主要内容。(3)怎样分析资料?

读、定、剔: 读懂已有的,选定有用的,剔除无关重复过时的。淤分类。横向: 事物相互并存的部分。比如收集到的资料中种类的; 纵向: 事务发展阶段、环节和顺序。于比较。找出异同,打开思路。比较各种观点、方法、背景、解决方法的相同和不

同。盂归纳。以资料为根据,通过两个同学或同组同一课题内容的不同,归纳提炼推理,得出自己的观点。

归纳资料整理过程可分五步走: 分析课题—— —资料来源—— —概括资料—— —分析比较—— —归纳总结。老师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教材第 43页 “你收集到的关于新疆主要经济作物的资料”的留空处部分,要指导学生补充活动过程中自己整理好的资料,交流共享,而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把得到的资料写上去。

2.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需要根据本地、本校条件,可以到附近主要经济作物为原料加工的工厂参观,也可以到周边经济作物产地去实地考察。教师做好实地调查前的指导准备工作也很重要,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出发,思考问题参观,解决问题归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第 43 页的 “实地调查记录表” 将预设的问题写在记录表 “调查内容”一栏,参观考察过程中再逐条解决。例如: 要围绕主题预设参观棉纺厂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将问题进行梳理: 原料的来源、要求,生产加工产品的销售方向,工厂规模,对地方经济的作用等等。如果各组能有条件联系参观考察不同的地点,实地调查记录表上可以设置针对不同调查内容。如果只能到一处实地调查,可以指导学生分工记录,避免出现一路上手忙脚乱作记录,结果却一样都没有记清楚的情况。例如: 一些同学负责对参观地宣传资料等内容的记录,一些同学则负责对接待参观考察的技术人员的介绍进行记录等。实地调查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小组进行参观总结,组员分享交流收获体会。

通过参观后的情况交流,让学生们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分享参观后获得的成果。实地调查环节能很好地把抽象的经济作物的价值和作用直接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因而很有必要。此活动可以选择本地主要经济作物的加工厂、制造厂,或者以此为原料的工厂、科研部门。

3.分析材料

面对各种方法途径收集来的众多材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分析,获取结论。简要说有两点: 通过这些材料是否达到了选题时预设的目标?是否有所收获?

(四)成果展示

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小组合作策划总结、成果展示。要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

(五)活动评价

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注意指导学生能从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对小组做出的贡献等角度,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能主动反思,分享他人经验。

五、资料库

新疆主要经济作物新疆经济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产品有棉花、油料、甜菜、麻类、烟叶、药材、蚕茧等,其中新疆棉花尤其以质优而闻名全国,1998 年,棉花产量 137.5万吨。在全国,几乎三分天下居其一,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棉花产区。北疆玛纳斯河流域、吐鲁番盆地和南疆广大地区是棉花的集中产地。经济价值较高,对生长环境、耕作措施要求苛刻的长绒棉(又称海岛棉),在新疆也有广阔的适栽区,其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均为全国之冠。新疆还具有种植甜菜的优越条件,所产甜菜的单产量高,含糖率大,是我国北方重点产糖区之一。20 世纪 60 年代才开始大面积栽培的新疆啤酒花,现在不仅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且单产和质量亦居全国之首。因此,新疆已成为我国啤酒花内销和外贸出口的主要来源地。蚕茧产量已达3800 吨,比新中国成立时增长 75 倍。新疆蔬菜作物亦颇丰富,面积 2 万多公顷,产量达到 290 万吨,主要城市冬季鲜菜自给率达 70%。有的蔬菜很有名气,如奇台、乌鲁木齐县达坂城一带的白皮大蒜,每年远销香港等地; 奇台、木垒、吉木萨尔、乌鲁木齐等县的马铃薯,个大质优,大量调往兄弟省区; 库尔勒、昌吉的番茄酱出口内销,供不应求。新疆先后有 40 多家企业的 50 多个产品获得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标志。

新疆素有 “瓜果之乡” 之称。由于这里的气候对瓜果糖分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因而所产瓜果特别甘美爽口。据调查,目前新疆是我国瓜果种植面积较大、品种和品质均居前列的地区,年产各类鲜果数万担。新疆常见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优良品种达数百种之多。其中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鄯善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的白杏,阿图什的无花果,喀什的樱桃、核桃、光皮桃,叶城的石榴、盘梨,和田的蜜桃,伊犁的苹果等,均享有美誉。新疆葡萄干、哈密瓜、香梨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品。

劳动与技术 一单元 家政篇

一、单元目标

单元了安排三项主题活动: 西红柿炒鸡蛋、炝莲白和土豆炖牛肉。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掌握烹调的基本技能,了解一些蔬菜的营养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根据所烹制菜肴的制作过程,掌握烹饪的技巧,通过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劳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劳动技术训练,锻炼学生的劳动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

二、单元设计意图

烹饪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食物的烹制不仅讲求 “色、香、味” 俱全,而且注重营养养生。同样的食材如何才能吃出健康、吃出美味,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动手制作传统美食,通过劳动操作,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在劳动中了解本单元涉及到的几种食材的营养价值,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创造性地制作相关食品。

活动一 西红柿炒鸡蛋

一、教材分析

西红柿炒鸡蛋是一道传统美食,营养丰富、制作简单。本课教材分三个部分,一是掌握西红柿和鸡蛋的营养,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 第二部分是制作过程,教材中制作过程叙述详尽,学生能够看懂,并且可以独立自主进行操作,教师注意给予安全方面的指导;第三部分是拓展延伸,是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根据自己吃过的或者是见到过的食材进行西红柿炒鸡蛋的创新,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西红柿和鸡蛋的营养价值。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西红柿炒鸡蛋。

3.在烹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西红柿炒鸡蛋,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炒菜时控制油温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知识学习

教材中的 “小资料” 介绍了西红柿和鸡蛋的营养价值以及西红柿炒鸡蛋。这部分学习教师以引导学生自读交流,充分了解这道菜的营养价值,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欲望,为动手制作奠定基础。

(二)实践体验 知识链接:

教材第51页的 “知识链接”中 介绍了切块的三种方法。在切块的几种刀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练习,练习后指名演示,有困难的学生再进行复练。

制作建议: 1.在动手制作前,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先阅读制作步骤和方法。

2.开始制作时,学生以先结合自己的食材口述制作过程,这样以使制作过程更为流畅,避免出现学生做一步、看一步的现象,这样既影响操作果,又不安全。

3.制作时以同座位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合作意识。4.操作时,打蛋和控制油温是难点,教师要进行集中讲解,打蛋在上学期用电烤箱制作食品时已经接触过,教师提醒、演示即可; 控制油温,教师应当详细讲解:

首先要把锅烧热,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待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

5.炒鸡蛋不会有油迸溅,提醒学生不必紧张; 炒制葱花时,可能会有迸溅现象,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花放在锅铲上,锅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6.注意用火的安全,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再开火,炒完菜先关火再装盘。安全提示:安全提示有两个内容,一是使用刀具要注意安全,上课之前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防护意识,让学生明确绝对不能手持菜刀走动、不能边切菜边说话等; 二是用油的安全,除了将食材轻轻、近距离放入油锅以外,还以使用一些防止油迸溅的办法,例如加一点面粉等。

思考:

教材第51页 “思考”中的两个问题,是涉及有关健康、科学饮食方面知识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第一个思考问题,锅热了再倒油,是为了减少油的熬制过程,避免油加热时出现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第二个问题是,炒菜时为什么要后放盐,这是因为我们吃的是加碘盐,碘可以有效预防大脖子病,但是碘受热极易挥发,如果过早放入,碘就有可能在炒菜时挥发了,我们就不能有效通过食摄入碘了。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练习是鼓励学生在学会制作西红柿炒鸡蛋后,利用西红柿、鸡蛋以及自己喜爱的食材对本节课的劳动内容进行创新。上课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自己看过、吃过有什么不同做法的西红柿炒鸡蛋;自己爱吃的食材中,有没有以和西红柿炒鸡蛋结合在一起炒制的等,例如放入青豆、虾皮等。待学生有了思路之后,先完成制作步骤,再开始动手制作。

建议拓展延伸部分用1课时完成。

活动二 炝莲白

一、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炝炒的基本操作。活动安排了三部分内容,首先是通过资料阅读了解莲花白的基营养知识和炝炒的基本操作要点; 接着学习制作炝莲白; 最后是拓展创新,让学生在掌握了炝莲白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创新莲白的烹制方法,这部分教学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创新,对于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制作方法应当给予赞赏和推荐。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莲花白和炝炒的基本知识。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炝炒莲白。

3.利用学过的烹饪技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烹制一道莲花白菜品,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4.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防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炝炒方法并能够制作炝莲白;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是学习掌握炝炒的基本操作要领; 二是学生在制作炝炒莲白的初始步骤—— —炝花椒、辣椒时如何防止热油向外喷溅,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完成思考练习,再进行操作。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知识学习

教材中的 “小资料” 介绍了莲花白的名称和营养价值,教学时教师以引导学生先阅读小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应该是莲花白的营养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莲花白对人类的好处: 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这些知识学生了解得甚少,因而通过学习,以激发学生制作、食用莲花白的欲望。

(二)实践体验 知识链接:

教材第53页 “知识链接”中主要讲述了 “炝炒” 的基本操作要点,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重点要掌握: 炝炒要做到油量相对较多、油温相对较高、火要比较大。制作建议:

1.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制作过程提示,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大致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准备材料,要对照教材把需要的东西记到脑子里再准备,不要看一个找一个,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第二步是将材料洗干净,尤其是莲花白由于农药的原因外层的叶子需要浸泡15分钟左右;第三步是烹制,烹制时注意强调火大、油多、油温较高。

2.制作时教师注意关注学生,对于一些操作经验少的学生,教师要预设可能发生的情况,例如把食材离锅很远投入等,这些都是比较危险的操作,教师应当给予指导。

3.教师在学生制作前,以准备一些必要的灭火工具: 湿抹布、灭火器等。对这些灭火工具不必给学生讲解过多,只需要进行安全讲解即可,例如,往热油锅里投放食材要近距离、轻轻放等。

4.制作时可以同座位两个同学合作完成,老师个别帮扶,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合作意识。

5.安全提示要在操作之前进行。

思考:教材第54页 “思考”中有两个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感受劳动中安全的重要性。

第一个是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第二个是烹制安全方面的。防止油锅迸溅的方法很多,例如加一些干花椒粉、面粉等等。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练习是鼓励学生在学会制作炝莲白后,利用莲花白以及自己喜爱的食材对本节课的劳动内容进行创新,上课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自己看过、吃过有什么不同的做法,自己爱吃的食材中,有没有可以和莲花白结合在一起炒制的等。待学生有了思路之后,先完成制作步骤,再开始动手制作。

建议拓展延伸部分用1课时完成。

活动三 土豆炖牛肉

一、教材分析

土豆炖牛肉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小资料,了解土豆和牛肉的营养价值; 学习一种新的烹饪方法—— — “炖”; 学习制作土豆炖牛肉,并能够在制作中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土豆、牛肉的基本营养知识。

2.掌握 “炖” 的操作技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土豆炖牛肉。3.利用学过的烹饪技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烹制一道有关土豆和牛肉的菜品,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4.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劳动防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制作土豆炖牛肉,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土豆和牛肉的切块,以及设计制作一种以土豆和牛肉为食材的菜品。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知识学习

本次活动的知识点主要是了解本节课要制作的土豆炖牛肉的主要食材—— —牛肉和土豆的营养。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的 “小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应该是牛肉和土豆营养成分丰富,对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有重要作用。

通过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制作、食用土豆和牛肉的欲望。(二)实践体验 知识链接:

让学生通过教材第56页的“知识链接” 了解 “炖” 的基本操作要领,之后,教师以引导学生和前面学习的 “炝炒” 进行比较,掌握 “炖” 的特点。“炖”是把食物原料加入汤水及调味品,先用旺火烧沸,然后转成中小火长时间烧煮的烹调方法。

制作建议:

1.本道菜品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教师在制作之前先引导学生读书,明确制作过程。

2.准备材料,可按照教材示例逐项准备。

3.把材料按照要求清洗、切块儿(段儿、片儿)。切牛肉时注意尽量做到大小、肥瘦均匀,土豆切成滚刀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

4.把牛肉放入开水中焯水,去掉血水。5.把切好的土豆放入有少量油的锅,加少量糖,翻炒至边缘微黄。

6.炒、炖牛肉: 牛肉入油锅翻炒至水分干,加入花椒等作料翻炒,加水炖(先用大火,待开锅后转至小火)1个半小时左右。

7.加入土豆一同炖至土豆酥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土豆边缘变成微圆滑、或用筷子叉试土豆和牛肉是否炖熟。

8.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三)安全提示

教材第57页 “安全提示”中的两个内容,前面活动中已经出现过,都是和烹饪有关的劳动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可以在制作之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安全注意事项,同时说一说食材入油锅时有效防止迸溅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自运用到操作的过程中,养成自觉的安全防护意识。

(四)思考与讨论

教材第58页 “思考与讨论”中的两个问题都是注重劳动技能培养的。一是土豆和牛肉切块的大小,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食材的特点,土豆外层炖的过程易融入汤汁,所以牛肉应稍小于土豆块儿; 二是牛肉的生熟判断,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有所感悟,对于较老的牛肉,以在炖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的食醋,或者问问家长,或者查找一下其他的方法。总之,通过思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五)拓展延伸

本课的拓展延伸练习是鼓励学生在学会制作土豆炖牛肉后,利用土豆、牛肉以及自己喜爱的食材对本节课的劳动内容进行创新。上课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比如,自己看过、吃过有什么不同的做法,自己爱吃的食材中,有没有可以和土豆、牛肉结合在一起炒制的等。待学生有了思路之后,先完成制作步骤,再开始动手制作。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设计尝试,培养学生的创精神。教学此环节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 教学设计】 西红柿炒鸡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红柿和鸡蛋的营养价值。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西红柿炒鸡蛋。

3.在烹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西红柿炒鸡蛋,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

炒菜时控制油温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四、课前准备

主料: 西红柿 2 个(约 400 克),鸡蛋 2 个,葱半根。辅料: 植物油、精盐适量。

五、教学过程 1.回忆旧知,引入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走进厨房,认识了一些厨房小家电,能够用电烤箱制作食品。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烹饪技术。

2.阅读教材,学习知识。

(1)学生自由阅读教材,把自己能够读懂的知识记录下来。(2)两个同学一组,交流一下自己的阅读收获。

(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西红柿和鸡蛋的营养价值以及制作西红柿炒鸡蛋的基本步骤。

3.教师帮扶,制作西红柿炒鸡蛋。

(1)引导学生阅读 “制作步骤”。淤学生自读。于教师引导总结制作过程: 准备食材寅清洗食材寅切食材寅打火炒制。

(2)学习几种切块的方法。(教师演示后,学生练习切滚刀块)(3)打火炒菜。

淤首先烧热锅,然后再倒入食用油。(不要凉锅熬油)

于教师演示重点步骤: 首先要把锅烧热,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待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炒鸡蛋不会有油迸溅,提醒学生不必紧张,炒制葱花时,可能会有迸溅现象,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花放在锅铲上,锅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4)阅读讨论 “思考” 内容。

本课中两道思考题,都是和健康饮食有关的。第一个思考问题,锅热了再倒油,是为了减少油的熬制过程,避免油加热时出现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第二个问题是,炒菜时为什么要后放盐,这是因为我们吃的是加碘盐,碘以有效预防大脖子病,但是碘受热极易挥发,如果过早放入,碘就有可能在炒菜时挥发了,我们就不能有效通过食摄入碘了。

(5)讨论 “安全提示”。(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油迸溅的方法: 加少量的盐、加少量的面粉、把火关到最小等均可。)

(6)学生制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和用火的安全并巡视指导。4.作品展示,评价提升。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们自由品尝,并请同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做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5.总结提升,进行 “爱劳动”教育。

(1)教师总结学生劳动中好的做法: 计划性强、安排合理、烹制过程有技巧等,鼓励全班同学在劳动中学会会思考,掌握劳动的技法。

(2)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6.阅读拓展延伸内容,布置下节课任务。

二单元 缝纫篇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安排了三项主题活动: 制作抱枕、制作手机套和创意拼布。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掌握缝纫的基技法,了解抱枕、手机套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根据需要设计抱枕;在了解抱枕不同作用的基础上制作适合自己的抱枕;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有创意的拼布作品。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通过活动促使学生提高劳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劳动技术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节约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二、单元设计意图

缝纫制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单元旨在引起学生对传统缝纫工艺和拼布艺术的了解和重视。教材通过制作抱枕,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缝纫技法;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通过劳动操作,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体现了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活动一 制作抱枕

一、教材分析

制作抱枕这一部分的知识学习,旨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抱枕的不同种类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制作抱枕的兴趣。第二部分是制作抱枕,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设想选择材料,设计抱枕的能力和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针法完成抱枕制作的能力。拓展延伸是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劳动效率的训练。教学时教师应当准确把握。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抱枕的用途和种类。

2.能够运用缝纫的基本针法缝制抱枕。

3.学会制作抱枕,培养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抱枕,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在制作抱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知识学习

教材第60页中的 “小资料” 介绍了抱枕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学习教师以引导学生自读交流,充分了解抱枕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需要的抱枕类型。激发学生动手制作抱枕的兴趣,为动手制作奠定基础。

(二)制作建议 思考:

教材第63页 “思考”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的教育,二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布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 利用旧围巾、过时的衣物、桌布等等;在选择抱枕的枕芯时,也是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根据抱枕的用途和已经具备的材料进行选择。

制作建议:

1.在动手制作前,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先复习学过的常用缝纫针法:平针缝、回针缝、锁边缝。

2.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3.制作时以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合作意识。4.制作过程中前三条边缝合都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缝制。在缝之前,以引导学生把毛边折进去,或者采用锁边缝针法,先把两个侧边的毛边收住。

5.第四条边的缝合由于要缝制拉锁,所以教师要重点指导拉锁的缝制方法,一是要先把抱枕的边向内侧折叠,二是拉锁的两侧要和抱枕的折叠边对齐,三是注意尽量靠近拉锁的跟部缝制,避免缝好露出拉锁的布边,影响美观。6.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练习是鼓励学生在抱枕的样式上能够有所创新,既是劳动技能的锻炼,又是创精神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先调查,再根据需要,把自己的想法绘制下来,最后动手制作。建议 “拓展延伸” 部分内容用1课时完成。

活动二 制作手机套

一、教材分析

在活动一中,同学们已经复习了三种常用针法,并学会了制作抱枕,本节课,我们就要引领学生制作手机套。教材中的“小资料”向学生介绍了手机套的作用以及受到大家喜爱的原因,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设计制作手机套。制作手机套一是训练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针法,掌握缝纫的技巧; 二是引导学生能够根据手机的大小和个人的习惯设计制作手机套。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制作方法后,以引导学生创新,制作形状各异的手机套,方便我们的生活。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手机套的起源、作用等基本知识。2.能够灵活运用缝纫的三种基本针法缝制手机套。

3.学会制作手机套,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并在劳动中自觉树立防护意识。

4.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变废为宝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灵活运用缝纫的三种基本针法,学会缝制手机套,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是手机套的缝制过程,二是在制作手机套的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操作中的困难教师可以给予个别辅导,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采用点拨指导的引导方式为学生打开思路。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知识学习

教材第64页 “小资料”中介绍了手机套的起源及作用,教学时以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然后归纳总结,也以课前引导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手机套进行小组交流、汇报。收集各种各样的手机套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学习资料,又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二)制作建议 制作建议:

1.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中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在手机套的裁剪过程中,布料的对折、裁剪以集体辅导; 制作过程的第四步,设计制作手机套的上盖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2.在缝制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在缝合之前要先用包边缝的针法进行毛边的处理,有些同学对于毛边的处理可能会有困难,教师以重点帮扶,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3.缝制粘胶布时要考虑美观的因素,建议学生尽量使用与布料色调搭配协调的粘胶布,不使用粘胶布也以缝制纽扣。

4.制作时可以同座位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合作意识。5.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思考:

教材第67页 “思考”中提出的问题是鼓励学生结合制作的作品和过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布料和针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凸显了劳动与技术课的技术特点。

第一个选择布料的问题,教师以引导学生说出: 要考虑劳动的效率,找比较结实、柔软的布料,以防使用时间过短,或者对手机屏幕造成伤害,提升劳动的综合素养。第二个针法选择的问题,教师以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三种基本针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回针法” 缝制手机套,运用“锁边缝” 收口,以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练习是鼓励学生在手机套的样式上能够有所创新,既是劳动技能的锻炼,又是创精神的培养。同时也是劳动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整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他们制作的手机套作为节日礼物送给父母,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建议此部分用1课时完成。

活动三 创意拼布

一、教材分析 在“创意拼布” 活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缝制的过程不是难点,教师的辅导重点应当放到引导学生选择材料和合理的设计上。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手袋、拼布的基本知识。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针法缝制手袋,并在劳动中自觉树立防护意识。3.自主设计、制作手袋,或者制作拼布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通过拓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灵活运用缝纫的三种基本针法,自主设计、缝制手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是设计手袋,二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同伴互助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做出有个性的作品。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2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知识学习

本次活动的知识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了解本节课要制作的手袋的念,教学时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资料了解; 二是了解 “香囊” 的知识,既了解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够帮助学生对香囊手袋有个总体的印象。

(二)制作建议 制作建议:

1.本节课制作过程比较简单,教师可以上课之前先做好一个成品的香囊手袋,让学生观摩。

2.学生观摩之后,再自主阅读教材中的香囊手袋的制作过程。

3.阅读后,教师可以提示应当注意的步骤,比如,把毛边收好、穿拉手绳布条的缝制要注意尺寸和缝制时中间要留有空隙等。

4.制作时以同座位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既节省时间又培养合作意识。5.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重点步骤指导讲解、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不必面面俱到。

6.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思考:

教材第70页 “思考”中的两个问题都是注重劳动技能的培养的。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制作手袋尤其是这种香囊手袋应该选择比较漂亮的布料,以选择中国传统的丝缎面料; 二是缝制拉手绳布条时注意要留出中间的空隙,两端不能完全缝合等。通过思考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安排的是一次劳动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相关联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相关知识,二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制作一个有特色的拼布制品,以是香囊,也以是其他的拼布制品。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设计尝试,培养学生的创精神。教学此环节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建议此部分用1课时教学。

【 教学设计】 制作抱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抱枕的用途和种类。

2.能够运用缝纫的基本针法缝制抱枕。

3.学会制作抱枕,培养形成爱劳动的素养,并在劳动中树立防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制作抱枕,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

在制作抱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四、课前准备

针、线、一块布料、拉链、剪刀、皮尺、抱枕填充物等。

五、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引入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利用学过的缝纫基本针法学会了制作套袖、沙包,缝纫的基本针法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针法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抱枕。

2.阅读教材,学习知识。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把自己能够读懂的知识记录下来,之后讲给同学听。

(2)在学生阅读后,教师以引导学生讲述抱枕的种类和用途。(3)同座位的同学相互说一说自己需要的抱枕的种类和用途,为制作抱枕做好铺垫。

3.教师帮扶,制作抱枕。(1)引导学生阅读 “思考” 内容。

教材“思考”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的教育; 二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布料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 利用旧围巾、过时的衣物、桌布等等;在选择抱枕的枕芯时,也是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根据抱枕的用途和已经具备的材料进行选择。

(2)阅读抱枕的制作过程,了解基本流程。(3)学习制作。

淤制作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缝纫的三种基本针法,以及分别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教师演示重点步骤。前面三条边的缝制比较简单,教师示范一条即可,重点讲述第四条边的缝合。由于第四条边要缝制拉锁,所以教师要重点指导拉锁的缝制方法,一是要先把抱枕的边向内侧折叠,二是拉锁的两侧要和抱枕的折叠边对齐,三是注意尽量靠近拉锁的跟部缝制,避免缝好露出拉锁的布边,影响美观。

(4)学生制作,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剪刀和针的安全并巡视指导。4.作品展示,评价提升。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同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 做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5.总结提升,修改作品。

(1)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缝制得特别快,原因是他们在用平针缝时,先多挑几针再把线拽平; 也有一些同学为了缝制得牢固,采用了回针缝的方法,这说明他们会思考,能够掌握劳动的技法。

(2)有问题的作品学生进行修改。

(3)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三单元 制作篇

一、单元目标

本单元安排了三项主题活动: 用铁丝制作弹弓、自行车的简单维护、制作回力车。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弹弓、自行车、回力小车的相关知识;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简单工具的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能够设计和制作弹弓、回力车,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给自行车做简单的维护;关注活动的过程,通过活动提高劳动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劳动技术训练锻炼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节约的意识和创新的意识。

二、单元设计意图

使用工具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和物品以及使用工具维护物品,是学生们比较喜爱的活动。使用工具也是人类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单元旨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以培养动手技能为基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创新意识、勤俭节约意识,体现手工制作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特点。

活动一 用铁丝制作弹弓

一、教材分析

教材引言部分通过介绍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知识链接” 部分介绍了弹弓的相关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在 “实践体验” 部分介绍了制作弹弓的材料、制作弹弓的方法步骤、弹弓的使用方法等。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制作弹弓的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较熟练地使用老虎钳等工具。锻炼动手制作能力,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内容。介绍弹弓的使用方法时教师别忘了提醒学生要使弹丸从弹弓的中间空档处穿过,别伤着自己和他人。“安全提示” 部分着重强调在使用弹弓时的安全。安全事项很多,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拓展延伸” 部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弹弓的知识,探究其他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用铁丝制作弹弓的方法。2.了解橡皮筋弹力和射击的简单知识。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老虎钳等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在制作和玩弹弓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知道用铁丝制作弹弓的方法,经历制作过程。

四、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使用老虎钳等工具。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 1~2 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引言

通过许海峰的事例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教师可提问,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简单介绍。教师最好展示自己做好的弹弓,还可出示弹弓的图片。

(二)知识链接

教材第 71 页的 “知识链接” 部分介绍了弹弓在我国的历史、作用、简单制作方法、使用方法、与弓箭的比较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阅读此部分,并要作必要讲解。活动最后 “拓展延伸” 部分问题 1 的答案就在此处。

(三)实践体验

1.用铁丝制作弹弓而不是用树杈制作弹弓,为的是保护环境。此制作活动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使用工具的技能。

2.制作弹弓所需的铁丝等最好由教

师来准备发给学生使用。铁丝不能太粗太硬,否则学生没有足够的力量用老虎钳把铁丝弯曲或夹断;而铁丝太细太软制作出来的弹弓会被橡皮筋拉弯。

3.彩线、细铜丝、细铁丝主要起固定、装饰作用。

4.在制作过程中,弹弓的样式、大小、装饰等都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5.教师要让学生阅读制作步骤,并示范制作方法,同时要强调安全,在使用工具时注意别伤着自己,也别伤着别人。

6.对不能独立完成制作的学生,例如没有足够的力量弯曲铁丝,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或使学生互相帮助完成制作。

7.使用弹弓时,先用纸团做弹丸练习射击,在此要使学生感受到橡皮筋的弹力是一种动力。

8.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制作所需的材料。

9.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室外玩弹弓,使学生感受制作成功的快乐,同时检验制作成果,增加制作兴趣。在制作弹弓和玩弹弓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具体安全事项,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四)拓展延伸

教材第 73 页 “拓展延伸”中的 “古代是没有橡皮筋的,那时候的人们用什么制作弹弓呢?”的答案就在教材第 71 页的“知识链接”中。“你能对弹弓做一些改进,用一只手就使弹丸发射出去吗?” 鼓励学生对弹弓做出改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对完成拓展内容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特别给予鼓励。鼓励师生用其他的有效方法制作弹弓,不一定搬教材的方法。

活动二 自行车的简单维护

一、教材分析

自行车是学生们最常见,也最多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自行车在骑行一段时间后,如果不做必要的保养和维护,会影响自行车的正常使用。活动便是通过拧螺丝、调节车座、调节车把三项体验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扳手等工具对自行车做简单的维护。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维护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用使用扳手等工具对自行车做简单的维护。2.初步了解自行车的简单结构。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扳手等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会用使用扳手等工具对自行车做简单的维护。

四、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使用扳手等工具。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 1~2 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小资料

通过阅读教材第 74 页的“小资料”,了解到中国拥有自行车的绝对数量是当之无愧排名世界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此外,让学生了解骑自行车出行现在被称为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骑自行车可能是许多儿童较早掌握的技能之一,可自行车在骑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就会出现螺丝松了,甚至掉了等情况,影响自行车的骑行,进而引导出对自行车的简单维护,使学生认识到对自行车做简单维护的必要性。

(二)实践体验

1.拧螺丝时要使学生先认识螺丝、垫片、自锁螺丝帽等,并使用相对应的拧螺丝、螺丝帽的工具。教师要展示垫片、自锁螺丝帽等实物,让学生辨认。

2.使用扳手等工具一般的操作方法原则是逆时针拧转为松,即拆; 顺时针拧转为紧,即装。为了防止出现工具滑脱,工具要卡紧螺丝钉或螺丝帽,用力时要均匀。教师要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强调 “小提示” 内容。

3.调节车座是进一步熟练使用扳手等工具,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强调二人配合完成时要注意安全。

4.调节车把时注意与他人合作,还要注意检查相关螺丝是否松了,注意调节。5.对自行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为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技能。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自行车的制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每一种自行车的结构可能会有差异,因而在维护时操作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活动时要体现出这一点。在进行过本次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找来一辆或多辆自行车在课堂上演示操作过程,有条件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堂上操作,教师要在旁边保护。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强调安全事项,杜绝伤害事故发生。

6.车闸对自行车的骑行很重要,一旦发现车闸有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找专业的修理工进行修理。

7.教师应告知学生,依照有关规定,12 岁以下的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街。(三)拓展延伸

1.给自行车的车轴、齿轮加润滑油时,教师可请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并强调安全。

2.给自行车换气门芯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气门芯不能太长或太短,换好后要把打气嘴外的螺丝帽拧紧,夏天不能把气打得太饱等。对完成拓展内容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给予鼓励。

活动三 制作回力车

一、教材分析

活动通过介绍制作材料、制作方法等,使学生了解制作回力车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使用工具,锻炼、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在“比一比” 环节中介绍了回力车的玩法,其中包含了摩擦力的知识,即要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小车运动—— —这是五年级科学课程中摩擦力知识的具体运用。教材“拓展延伸” 部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用其他材料作动力制作小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回力车的方法。2援了解汽车的简单知识。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简单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4.在制作和玩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

较熟练地使用工具制作回力小车的方法,经历制作过程。

四、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使用锉刀等工具。

五、课时数建议

建议本活动教学 1~2 课时。

六、教学建议(一)引言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引言部分,知道汽车对人类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以及人类正在探索新能源汽车。

(二)小资料

教材第 78 页 “小资料”中介绍了汽车的发明人,以及汽车改变了人类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发明创造对人类的贡献,我们也要尝试着发明创造。

(三)实践体验

1.制作回力车的材料主要以废旧材料为主,在实践制作之前,教师让学生准备所需的制作材料。制作工具让学生自己准备,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教师来准备。

2.制作回力车的纸盒不要太小,以免在制作时不便操作。

3.在用钉子给瓶盖钉出小洞时,瓶盖要口朝上,下面垫些废旧书本,一手扶钉子,一手持锤子击打钉子,用力不要太大。操作时,教师要强调规范操作,注意安全。注意在矿泉水瓶盖上钉出的小洞不要太大,小洞把车轴卡得越紧越好,而且一定要在瓶盖的圆心处。教师要示范操作。

4援 在单元活 动一中,学生已经 知道利用橡皮筋的弹力以把弹丸发射出 去。本活动中依然要利用橡皮筋的弹力制作回力车。活动中以后轮为驱动轮,即把橡皮筋一端绑在后车轴上,并且是分成两部分绑在后车轴上,橡皮筋的另一端合成一根—— —呈 V 字形固定在车身前,这样做的好处是力矩长,小车获得的动力大,橡皮筋不容易缠绕到一起形成一个大疙瘩。这个过程教师要演示操作。

5.在制作时要注意车轴的长短,因为在后车轴上要绑橡皮筋,而且车轴要从小车内即小纸盒内穿过,所以制作时以把车轴先穿过车身,也以先把橡皮筋绑在车轴上,再把车轴穿过车身,怎么操作方便怎么做,总之车轴要比车身长出约 3厘米。此外,还要注意做车轴的材料要直。

6.把一小节筷子封闭在瓶盖内为的是防止橡皮筋脱落。对小车的修饰则完全由学生自己做主。

(四)比一比

此环节要求教师组织学生玩回力小车,一方面检验制作成果,另一方面使学生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增加制作兴趣。由于车身轻,车身与地面摩擦力小,小车车轮会打滑空转,教师指导学生找些橡皮泥等塞进车轮里,还以把橡皮泥等粘在车身上,以此增加小车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小车顺利行驶。

(五)拓展延伸 教材中的 “拓展延伸” 练习是想让学生尝试发明创造出用其他材料作为动力的小车,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对完成拓展内容的学生教师一定要给予鼓励。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要使用多种工具,教师一定要强调具体安全事项,防止发生伤害事故。鼓励师生用其他的有效方法制作回力车,不一定搬教材的方法。

用铁丝制作弹弓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用铁丝制作弹弓的方法。2.了解橡皮筋弹力和射击的简单知识。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初步掌握老虎钳等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4.在制作和玩弹弓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学会用铁丝制作弹弓的方法,经历制作过程。

三、教学难点

较熟练地使用老虎钳等工具。

四、课前准备

老虎钳、剪刀、直尺、12 号左右的铁丝、橡皮筋、皮革或布、细铁丝、彩线或细铜丝等。

五、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激发兴趣。

观看许海峰夺得射击冠军的图片或视频。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许海峰成为中国射击队优秀运动员的一个原因是他从小喜欢玩弹弓,从而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引导学生阅读实践体验要求,通过文字与图片让学生明确制作方法。对学生不明白之处,老师应给予讲解说明。

3.教师先示范,再带领学生用铁丝制作弹弓。(学生制作,教师边制作边巡视指导)

(1)弓身的制作建议

淤将弯曲的铁丝在铁栅栏上拉直或砸直(如铁丝本身是直的,此步骤省略); 量出铁丝的中点,从中点开始用老虎钳将铁丝弯成矩形或水滴形—— —手柄(长宽约是手能握住为好)。于将手柄上端的两根铁丝靠近,用细铁丝等缠绕捆扎固定后,左右分开成一条直线; 然后在距固定点左右各约 5 厘米处,将手柄上方的铁丝弯曲 90 度呈 “U” 字形;“U” 字形的两边各留约 7 厘米长即可,多余的铁丝剪去。盂用老虎钳将两侧铁丝顶部 1 厘米处弯曲成圆环状,并用细铜丝或彩线缠绕弓身进行装饰。

(2)弹兜的制作建议先将皮革或布剪成长约 5 厘米、宽约 3 厘米的长方形,再在两个宽边的中心位置(距宽边约 0.3 厘米处),各剪出长宽各约 0.5 厘米的一个小洞,这样,弹兜就做好了。

(3)组装的建议

分别将两根橡皮筋(长约 10~20 厘米)的一端套进弹兜的小洞里,再把两根橡皮筋的另一端分别套在弓身顶部的两个小圆环上,用老虎钳将小圆环夹紧,使圆环封闭。

4.安全提示: 弹丸有很大的杀伤力,一定不能对着人和动物发射; 玩弹弓一定要在空旷的地方,目标周围不能有人; 选定墙当作目标时,不能离墙太近,以免飞出的弹丸被墙反弹后伤人。

5.作品展示,评价提升。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相互评价。6.拓展延伸。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讲评。

第四篇:五年级(上)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000字)

教 学 进 度 表

文明礼仪伴我行

第1周 教学内容:文明礼仪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的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知道自己该如何运用。

2、让学生理解礼仪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做到行为规范,言行一致。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你知道吗

1.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礼仪知识,填写在表格内。

2.教师引导学生将礼仪的范围扩大,以了解更多的社交礼仪。3.文明礼仪常识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1)上课:应当准时到校上课,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

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声音要清晰响亮,使用普通话。(3)下课: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

3、尊师礼仪:学生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进老师的办公室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4、同学间礼仪: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不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不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

二、解读示范

1.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社交礼仪,而且要知道自己该如何运用。2.学生说一说,教师给以学生评价。

3、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创造合乎规范的礼仪。

三、想想做做

1.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并说一说。

2.学生根据背景资料提供的几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类似事件,对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批评。

3.遇到的困难及怎样避免或解决的办法

四、说与写

1.学习和回顾《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教师引导学生对《规范》的认识,理解和如何把它塑化为自己内容的行为准则。3.分组讨论,说一说。

第2周 教学内容:文明礼仪在校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的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知道自己该如何运用。2.让学生理解礼仪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分辨对与错,是与非和与人文明交往的能力。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身临其境

1.引导学生看图——对照,本人、自己所在班级在升国旗时表现如何,是不是符合礼仪规范。

2.你是怎么做的?

二、小讲台

让学生宣传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讲文明,讲礼仪的事例,把它和“文明礼仪年”联系在一起。

三、讨论

1、根据书中的案例让学生讨论。

2、你认为怎样做?若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你敢制止吗?

四、才艺台

文明礼仪娱乐棋的设计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它不仅可加深学生对了解的文明礼仪规范的理解,而且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以帮助,同时要特别关注学生兴趣的保持。

五、思考

要学生对校园的文明礼仪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好的意见,建议,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文明礼仪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评价与生成1、总结评价:

活动总结评价形式多样,有自我评价,也有同学、老师、家长的评价,教师要引导

学生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自己的成绩要继续发扬,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要虚心接受,乐于改正,以便在下一次活动中有更大的收获。

2、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乐学,致用,鼓励学生收集和自己创作反映校园文明礼貌的儿歌等文艺小作品。

团 队

第3周 教学内容:团队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体验团队的力量和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协助才能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团队

1、你知道什么是团队吗?团队象征着什么?

2、你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

3、在你的班级里,哪些荣誉是通过团结合作争取来的?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

(一)了解团队

1、大眼睛: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的提示感知什么是团队,知道团队是由什么组成的,还可以引发感知,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以称之为团队?

2、名言搜索:

1.引导学生搜集古中外有关对团队及团队精神进行解释的名言和俗语,进一步理解团队的含义。

2.学生朗读小资料,感受团队的力量。

3、感悟:

a.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团队”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的讲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团队精神的认识。

b.把自己好的想法和别人好的意见记录下来。

4、反光镜:

有的团队是成功的团队,有的是失败的团队,引导学生结合反光镜中的话语寻找自己小组或班级有哪些不和谐音,并思考产生的原因。

5、有心人:

自己想一想、写一写自己的团队中还有什么不利于团队的行为和表现?不利于团队的行为和表现,纠正自己的同时也去纠正别人。

6、加油站:

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爱护自己的团队,为自己所在的团队成为优秀的团队出谋划策。

(二)、团结就是力量

1、体验:通过学生配合演示,引导学生感知团结的力量,让学生写出我知道了什么?我懂得了什么?

2、看图说事: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图片故事中团结的重要性。

3、采访:

让学生采访不同的行业,使学生了解、明白社会中许多行业都是需要用团结合作才能做好工作的,并做好记录。

4、小游戏、举一反三: 组织学生玩游戏,让学生体现团队集体力量的游戏。

5、宝葫芦: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表达与沟通的能力,主动做事的品格,敬业的精神,宽容与合作的品质,全局意识、大局观念。

六、评价与生成1、总结评价:

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感悟。学生感悟参与此次活动的收获,写出来与同学共勉。

2、拓展延伸:

在班里开展一次评选“本周之星”活动。能为班级争光,就是在为集体出一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评选活动把最关心班集体、最乐于助人的同学评选出来,以次为榜

样引导全体学生处处为集体着想,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共同为班集体出一份力。

生活中的学问

第4 周 教学内容:

一、乐音与嗓音

二、气象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乐音和噪音,尝试给声音进行分类,知道利弊。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认识分辨事物,从而获得知识。

3.了解气象知识,并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分辨乐音和噪音;学会观察事物、认识分辨事物;而培养学生的活动组织、语言表达、实践的能力。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乐音与嗓音

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音。

1、乐音是指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是由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

2、噪音是由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的声源发出的,听起来有嘈杂的感觉。

感受:

1.让学生在聆听各种声音时,感受我们身处的环境。

2.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知道自然的声音和人为的声音,并能区分。

欣赏:让学生再听听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知道优美的声音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

实验:

1.让学生自己研究讨论,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认识分辨事物,从而获得知识。

2.阅读小资料

分类:声音有高低之分让学生尝试给声音进行分类,并填写。

思考:

1.根据图示,让学生思考:你听到什么声音会感觉不舒服?

2.阅读小资料,从中获得知识。

采访:学生分组采访,通过采访这种方法获得知识。整理采访结果。

调查:调查自己生活周围的环境中的噪音从何而来,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调查并记录、分析,能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动脑筋:在学生充分认识到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后,让学生制定出减少或减弱噪音的方案。

(二)气象与我们的生活

观察:1.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阴、晴、雨、雪等各种天气现象。

2.让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3.阅读小资料

看一看:通过看图片,让学生了解气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还会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灾害。

调查:让学生对本地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表格中。

说一说:在班级交流,说说天气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有什么不便的事。了解气象:

1.让学生认识天气的标识记号

2.阅读知识窗,了解气象观测的小知识。

收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气象为人类所利用的事例很多,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

长知识:用气象谚语了解天气的变化,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学预报天气情况。

1.的意识。

2.动手记:坚持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成立班级气象小组,每天一位同第5周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宝贵的资源 教学目标: 知道自然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爱护、节约自然资源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提取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爱护、节约自然资源,懂得自然资源的宝贵。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资源是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没有自然资源,一切运动都将停止,世界将一片黑暗,万物将走向死亡。但是,地球上的资源终将是有限的,如同只伐树而不植树,森林也会变成荒原一样,如此大量的消费,世界的自然资源也将会枯竭。

浏览:

1.通过书中图片,让学生分析思考后,并说一说我们的衣食住行所需的资源都来自哪里?

2.矿产远景大的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铜、铅、锌、石棉、盐类、膨润土、石灰岩、蛭石等。

调查:

1.让学生交流谈谈这些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还有那些能用到的资源。

2.回家通过网络查一查。

查找:

1.了解资源的种类,有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教师讲解

可再生资源: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3.阅读小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矿产有哪些。

统计:

1.通过观察统计表,引导学生在数字里面找变化,找规律。

2.阅读小知识。

3.自己统计家中每月消耗的资源。

讨论交流: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讨论说一说。

评价与生成:

1、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要求通过学生自评、同学、老师、家长他评的方式进行学生要客观地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请同学、老师、家长就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评价意见,直接写在空格内。

2、拓展延伸:

找出生活中浪费资源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公路交通与生活

第6周 教学内容: 路在脚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历程及成就。

2.引导学生通过交通的变化,感受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新疆的公路交通。

2、知道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交通工具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新疆地域辽阔,公路运输在我区各种运输方式中具有主导地位。汽车在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由于一些人不重视交通安全,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

一、路在脚下

欣赏:通过看几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我们身边的路。

高等级公路——宽阔笔直,一望无际。

2005年底,全国等级公路里程159.1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2.5%,高速公路41005公里、一级公路38381公里、二级公路246442公里、三级公路344671公里、四级公路921293公里,等外公路338752公里。

问一问:

1、通过学生和祖辈、父辈的交流。让他们了解家乡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问问你周围的长辈,过去出行到某地需要走多长时间,而现在需要多长时间”,从侧面折射出生活的变化。

2、让学生填写调查表。

探寻:

1、你知道新疆有有哪些高速公路。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我们的家乡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2、了解新疆“十一五”期间还要修建的公路。(库尔勒至库车)

畅想:

1、学生感知“世上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路”的哲理。

2、学生说一说古今中外“成才之路”的事例。

第7周 教学内容: 交通规则abc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的标志并知道其作用。

2、爱护交通设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一些公路、交通及安全方面的知识。

2、教育学生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通规则abc

辨认:

1、让学生说说途中的交通标志及含义。

2、你在什么地方见到。

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看到很多交通标志,你是怎么做的。

3、阅读知识窗,知道交通信号灯的颜色。

4、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反光镜:

1、通过“反光镜”活动让学生自己观察。

2、说说对错,从自我认识、自己改正一些不良行为。

讲解人们违规驾车、违规驾车过马路而造成的车毁人亡的惨状,达到深刻教育的目的。

查找:通过书籍,网络查找,了解交通规则。

体验:结合学校开展的“交警操”,体会交警工作的重要性。

交流:

1、你在马路上“发现了什么?”

2、通过实践活动谈体会,写感想,以“行人违章现象,交通堵塞情况、各种车辆违章情况”为主题,要求内容真实,表述清楚。

评价与生成1、总结评价。

要求学生认真回顾在活动中进行了哪些调查?收集到了哪些信息?从信息中发现了什么问题?通过这次活动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第8周 教学内容:沟通无极限

教学目标:

1.感受信息时代信息传递方式的日新月异,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

2.掌握邮寄物品的一般程序和电话的一些常用功能。

3.通过活动,对网络的负面作用有所认识,提高是非分辩能力,将“珍惜学习时光,拒绝网上毒品”作为上网的准则。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基本的信息传递方式。

2、感受现代通讯、网络给人带来方便,分辨网络的危害。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为了顺利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就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因此,沟通信息,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一)寻觅信息传递的足迹

浏览:

1、让学生了解一些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

2、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不断发展进步的信息交流工具”。

说与写、时光隧道:

1、你还知道那些信息交流工具。

2、让学生写上自己家里信息交流工具。(最常用的和最喜欢的)

3、让学生向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咨询一下他们那个年代都使用什么工具来传递信息。

分析比较:

1、分析比较各种信息的传递方式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并填写调查结果。

2、阅读小资料,了解最新的信息交流工具。

七嘴八舌:让学生围绕“假如信息传递不畅,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样一个有趣问题来讨论。

(二)邮政电信我知道

看一看:自己观察邮局,了解在邮局可以办理哪些业务。

小统计:

1、整理电话资费情况。(市话、区内、国内长途等)

记一记:

1、记住一些特殊电话号码及它们的功能,以便在遇到特殊情况或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2、分小组,可以向全班求助,让大家共同参与解决。

3、你还知道那些特殊的电话和功能。(和生活息息相关)

设计:学生分小组要设计一个通话资费最省的方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打电话,根据通话时段,该时段每分钟话费标准,在全班交流,使学生的理财能力得到培养。

实践:学会如何邮政特快,寄信,给灾区小朋友寄钱、物等,画出流程图。

(三)走进互联网

调查、分析:针对不同个的年级段,对每人的网龄、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抽样调查,并做简单的分析,总结。

试一试、讨论:

1、上网首先遇到的是网址。表中所列互联网网址域名后缀所表达的含义。

2、讨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辩论会:

分小组讨论:正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成长利大于弊

反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成长弊大于利

五、评价与生成1、总结评价。

回顾自己参加了哪些活动?自己设计了哪些活动?自己感到最满意的活动是什么?最让自己难忘的活动是哪些?收获和体会?

2、拓展延伸。

让学生对某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热爱。

第9周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化

教学目的:

1.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

2.了解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

3.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重点: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了解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和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意义,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教学难点:

废弃塑料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那我们该如何的放置资源,变废为宝呢?

显然我们要搞清以下两者间的关系:

设问:1.城市垃圾有哪些?

2.垃圾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垃圾的种类

(1)食品垃圾:指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食用各种食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这类垃圾腐蚀性强、分解速度快,并会散发恶臭。

(2)普通垃圾:包括废弃纸制品、废塑料、破布及各种纺织品、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木材及木制品、碎玻璃、废金属制品和尘土等。

(3)建筑垃圾:包括泥土、石块、混凝土块、碎砖、废木材、废管道及电器废料等。

(4)清扫垃圾:包括公共垃圾箱中的废弃物、公共场所的清扫物、路面损坏后的废物等。

(5)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

二.垃圾处理

基本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主要方法:

(1)露天堆放:(2)卫生填埋法:(3)堆肥法:(4)焚烧法

过渡:我们要处理好垃圾类型与处理方法两者的关系,我们就必须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知识讲解:

三.垃圾的分类与回收

垃圾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六个粗分的一级类别,八个细分的二级类别):

四、个别垃圾个别处理

1.白色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1)涵义:废塑料制品造成的环境污染

(2)危害:a、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埋在土里经久不烂,长此下去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效,污染地下水;

b、焚烧废气塑料会产生有毒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例如:焚烧废气的聚氯乙烯塑料会产生hcl等;

c、制备发泡塑料时,常常加入氟氯代烷作为发泡剂。当发泡塑料被扔掉后,释放出的氟氯代烷会破坏臭氧层和加剧温室效应;

(3)处理

a、治理的基本思路

a、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研制一些易分解的新型塑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会降解为简单物质或被生物分解;

b、白色污染物的回收利用

美食在新疆

第十周 教学内容:新疆风味小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意识,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进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同时,“吃饭” 又是一件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嘛!但是,我们对“吃饭”的了解有多少呢?

(一)新疆风味小吃

1、收集。学生介绍新疆的部分风味小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新疆

地域辽阔,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

2、整理。将经过收集后获得的资料整理在表格内。

3、调查。调查了解新疆风味小吃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品种与价格。

4、询问。引导学生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热爱自己的家乡。

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增进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师讲解:体验西部新味觉——新疆菜

新疆饮食的原料是比较丰富的,主要有蔬菜、瓜果、鱼、肉、蛋等,蔬菜在调味上与其他菜系一样,差异主要就是在用肉、蛋方面,有着独特的习惯和讲究。新疆菜以清真菜系为主,大多吃牛羊肉,多采用爆、烤、涮、烧、酱、扒、蒸的制作方法,著名的佳肴有烤全羊、大盘鸡、馕包肉、手抓羊肉、烤馕、酿皮子等,口味偏酸辣。

西域羊肉风

新疆人制作的羊肉好吃是出了名的,口感滑嫩并且没有膻味,食之爽口也不用担心上火。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新疆传统小吃,正宗的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槽上烤炙,用无烟煤作燃料。其色焦黄、油亮。瘦肉入口香嫩,肥肉外脆而焦,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鲜嫩可口。

第十一周 教学内容:新疆快餐vs洋快餐

1简单的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的饮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疆快餐vs洋快餐、调查。了解两大类快餐的来历、种类、主要加工材料、制作工具和、统计。讨论问卷提供的题目,进行增删。对统计与分析我们建议:

①小组成员分头统计,并如实填写数目。

②汇总每人的统计结果,并填空,同时,每人说说自己的统计方法,选出最佳的统计方法。

③每人需记录汇总的统计结果,小组集体学习绘制有关扇形、柱形等统计图。

④交流各自的绘图方法,并加以说明,交换评分。同时,谈谈自己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意见(包括:从营养、卫生、服务、价格、环境等方面比较,两类快餐的优缺点;与营养餐相比指出它们的不足)。

3、对比。经过调查与统计分析,学生对新疆快餐和洋快餐有了一定的了解。分析两类快餐在营养、卫生、服务、价格、环境方面的情况,和学生们感兴趣的其他问题。

4、展示。各小组给同学们介绍“新疆快餐”和“洋快餐”的有关知识,以及两种快餐发展和经营情况。

教师讲解:洋快餐有四害

汉堡包、炸薯条、炸鸡,许多人爱吃“洋快餐”,但是“洋快餐”却对身体健康有危害:

热量过高“洋快餐”的最大缺点是肉量多、蔬菜太少。“炸薯条”大大增加了热量,不仅破坏了维生素,还含有毒性物质丙烯酰胺。“洋快餐”具有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的特点;同时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

具成瘾性美国有关研究表明,汉堡包、炸薯条、炸土豆片等“洋快餐”可引起进食者内分泌系统变化,使人难以控制进食量。“洋快餐”具有一定的成瘾性。

有致癌物“洋快餐”中有致癌物质,瑞典食品安全机构研究发现:汉堡包、炸薯条、炸薯片、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以及油煎、油炸等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可以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采用煎、烤、炸、焙等西式烹饪制作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引起儿童性早熟美式炸鸡易引起儿童性早熟和肥胖,中国肥胖儿童的增多与此有关。据报道:天津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接待过一些带孩子来治疗性早熟的家长,有的孩子五六岁就变声、乳房发育、出现生理性月经。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爱吃“洋快餐”。

第十二周 教学内容:方法指导——结论来自调查之中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调查研究?

2、明白怎样做调查研究。

3、了解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探索社会未知领域的认识活动。即通过对特定社会群体的询问、调查获得信息,然后对某一社会现象,或者是这一现象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进行了解、描述和研究,以发现其相互间的联系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

二、调查研究该怎样做

调查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项主要的最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归纳等实践活动,了解几种常用的调查研究方式,掌握调查研究法的操作程序和基本要求,从而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范、有序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三、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哪些。

观察法:是人们在不干涉研究对象自然状态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客观地对 事物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记录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是指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指研究者为了了解某些事实或意见,向被调查者分发影响好的问题表格,要求按规定填写,然后回收进行分析整理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十三周 教学内容:避免电磁辐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

2、知道一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手——电磁辐射。

现代生活中有许多电磁辐射,只要有电子、电气设备,就会有一种杀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会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有哪些危害?(1)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值。(2)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3)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能力。

三、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1、学生试着填写下表

2、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1)电器避免扎堆。

(2)按照指示规范操作。

(3)电器不要放在卧室里。

(4)避免长时间操作,每小时离开一次。

(5)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第14周 教学内容:炒菜 泡菜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学生买菜、择菜、洗菜、做菜等操作性技能。

4、培养学生制作泡菜的技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体验买菜、做菜、泡菜。辨别菜的新鲜程度,做一道可口的菜。

2.了解泡菜的特点和泡菜的做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星期六,是欣欣妈妈的生日,欣欣想给妈妈来个惊喜,送一个不同寻常的生日礼物,你们猜,她将送什么呢?给妈妈做一顿生日晚餐。

可以欣欣有点着急了,她没有做过饭菜啊?

大家一起来帮欣欣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交流怎样做好这顿饭菜?定个菜谱、买菜以及作料等。

2、指导教师对学生活动指导的预设。

◆ 拣菜、洗菜、做菜。

教师的对这部分内容的指导,着重引导学生怎样拣菜、洗菜、做菜做好有关的准备。学生小组交流拣菜的方法,也可以询问家长怎样拣现在的几种家常菜?

预先观察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怎样洗蔬菜、荤菜?怎样切蔬菜、荤菜?

请家长指导体验自家炊具的使用方法。

做菜前要切好菜,准备好油盐酱醋等作料,盛菜的餐具。让你们的爸妈做你的现场

二、学生调查询问家人和周围的人,了解他们制作泡菜的方法,品尝泡菜,了解各类泡菜的口感。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1、你们的家人和周围的人,是如何制作泡菜的?

2、品尝泡菜,你了解各类泡菜的口感如何?

四、师生共同讨论泡菜的做法。

①、将坛子洗净,并在洗净的坛子里倒入半坛多清水。

②、放入适量的红糖、白酒、辣椒、姜、蒜。

③、选择新鲜的白菜(茄子、甘蓝、萝卜等等)泡入其中,并将坛子盖盖上。

讨论交流:

a、坛子“帽檐”一圈

放水的地方,必须常常注满清水,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使蔬菜发酵。

b、必须将坛子置于阴凉之处。

c、泡制的时间为五、六天。

课下制作美味可口的泡菜,下一周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15周 教学内容 :煮饭 传统美食

教学目标:

1、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收集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做事认真的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4、了解新疆美食的相关知识,了解主题生成的方法,掌握主题生成的步骤、方法以及注意的事项。德育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难点:

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工具、材料:高压锅或电饭锅,水、米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动手煮饭的兴趣。

(一)高压锅煮饭:

1、拣米、淘洗、加水。

2、检查密封圈、排气孔后加盖。

3、先用旺火烧煮,冲气后调成小火焖3——5分钟。

4、待锅冷却,锅内气压下降后,才能旋开锅盖。

(二)用电饭锅煮饭:

1、注意电饭锅内胆与外表面要抹干净。

2、插电时要注意安全。

二、想想练练

1、淘米时,是不是淘洗的次数越多,洗得越干净就越好呢?

2、回家练习煮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好帮手。

三、传统美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同时,“吃饭”又是一件天大的事,民以食为天嘛。

1、观看书中新疆美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名称。(馕、拉条子、抓饭)

2、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吗?(有何感想呢?)

3、这些都是我们的吃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学生学习其做法,回家与父母交流

第五篇:_五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地震防护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在设计安全避震方案、模拟逃生等活动中,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及团结互助、关爱他人的情感。

2、通过搜集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拟定访谈提纲,在采访中,能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演练,掌握紧急逃生与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地震灾害的有关常识,初步掌握相关的自救自护知识。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再现汶川地震的情景,激起学生探讨怎样应对地震的强烈欲望。

2、学生交流感受。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

1.学生分小组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前兆?预测?自救?„„

2.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这些问题。

(三)学生讨论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1、师: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来谈一谈地震发生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研究地震成因

3.教师课件资料补充教

(四)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设计与制作

活动目标

1、通过上网、书报等方式,收集校园警示语,了解警示语的相关知识,归纳警示语在语言、形式、作用等方面的共性特点,从而设计有创意的警示语。

2、在活动过程中,能分析学校、班级存在的问题,从而设计实用性强的警示语;在比较讨论

中,归纳出警示语的设计特点,在欣赏他人作品中,运用比较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活动过程

活动一:师生共忆,确定探究的主题。

1、全班交流课外调查学校的情况

(1)哪些地方设计了警示牌?(学生汇报)

(2)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一些警示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警示语(1)梳理信息,归纳特点

警示语的特点:词语简短、幽默、寓意深远、针对性强(2)讨论交流,形成构思

欣赏两组警示牌的图片,说说它们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并引导出警示牌设计时,应做到图文结合,效果更好。

(3)汇报自己在校园的哪个地方,设计自创的警示语。(4)能对他人自创的警示语进行客观的评价。活动三:尝试实践,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设计要求:用10分钟时间,两人先合作,四人为一小组。

2、设计完以后,先再小组交流自己的创新之处或提建议进行修改。活动四:展示交流,评价反馈

1、请四、五个组学生上台汇报展示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3、针对好的作品介绍经验

4、不好的作品提出建议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五:反思不足、活动拓展

掌握了设计警示语的技巧以后,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制作真正的警示牌了,关于制作警示牌你们觉得要先解决什么问题?带着你们的问题,利用课后的时间去寻找答案,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好吗?

水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运用实验的方法感知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特性.2.知道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语:平静时像镜子 一动起波纹 鱼儿离不开它 沙漠中很难见到 2.板书:贴“水滴”图片.二,新授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关于水的游戏,介绍游戏规则.2.引导学生实验: 3.教师示范:看,闻,尝 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4.我们通过实验认识了水,谁来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5.过渡: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知道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有哪些用处呢 板书:贴“我们的生活”图片.6.除了同学们说的水还有其他的用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7.水有这么多的用处,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板书:离不开节约

8、做节水小标签.进—步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三,课堂小结

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向自己说的那样,节约每一滴水,还要做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其他人也来节约用水.倾听

总结全课,把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

爱护我们的眼睛

活动目标

1.认识近视的危害,学习有关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知识和方法。2.在调查全校同学的视力活动中,初步学会自查视力。

3、学会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并制定一份护眼计划。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活动主题

1、谈话:以高考志愿为话题,认识眼睛的重要性

(二)关爱眼睛,认识自己的视力 活动1:测查个别学生的视力

活动2:指导学生学会初步的自我检测的方法

(三)放眼学校,调查全校同学的视力

1、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方案

2、交流指导,完善调查方案

生活中的广告

教学目标

1.熟练利用各种手段搜索信息。

2.熟练使用Woerd、powerpoint、工具整理信息。

3.利用画图、Woerd、powerpoint、和Flash中提供的工具,设计一个图文并茂的广告。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电视广告和公共服务性广告两种)

师:同学们,在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播放几段影片。师:几段影片看完了,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广告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几个广告影片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广告,让我们眼花缭乱,谁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广告?为什么呢?

生:我很喜欢“999皮炎平”的广告,因为觉得很有趣。

生:我喜欢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念的特别顺口。

生:我喜欢丰田汽车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右路必有丰田车”。我觉得词写的特别好,既简单又有含义。

师:如果你是一名设计人员,你能设计出这样好的广告吗?

欢欢喜喜过春节

活动目标

1.体会我国传统的春节活动的热闹氛围,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2.在春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春节活动的新鲜事,有趣事。3.学习收集与春节活动相关的资料。活动方案 课题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出示小兔贝贝并播放画外音)。“大家好,很高兴又见面了,今天的教室布置得真漂亮,小朋友的脸上个个喜气洋洋,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呢”?(齐声高兴地喊:过新年)。

高兴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说:又长大了一岁;可以拿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走亲戚„„)过渡;“老师发现小朋友把课外收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都带来了,有的还带来了春节时拍的

照片,穿过的唐装等。要不,我们现在就来举办个‘春节展览会’怎么样?” 活动一:春节展览会 1.屏幕出示展览会要求。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展览品,其他同学认真听;(2)推选代表,准备参加班级竞选;

(3)小组合作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布置成小型展览会;

(4)参观其他小组的展览会,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收藏品还可以问一问。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做相关指导。

3.每组派代表交流、评选“最佳展览小组”“最佳解说员”。活动二:简单了解各个地方过年的不同习俗

1.过渡:“刚才的展览会又使我们想起了前几年过春节的情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过个年好吗?让我们一起大声喊“过年啦!”(师点击课件:鞭炮响,音乐起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2.查找日历,找找看,春节从哪一天开始?今年的春节是几月几日?

3.过渡: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幅热闹的景象。小朋友,你知道各个地方的人们是怎么庆祝春节的吗? 4.学生自由地说。

5.大屏幕出示图片:摆花市、贴窗花、观花灯。

(指名学生说说你知道这是哪个地方人们在过春节?教师适当补充。)

6.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其他地方人们过春节的情况,那你能说说我们这儿过春节有什么不同的习俗吗?

7.说说我们这儿是怎么欢度春节的? 活动三:过春节

1.今年的春节你打算怎么庆祝呢?(自由说、唱歌、跳舞、做贺卡„„)(根据学生回答可让他们表演一下。)

2.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交谈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喜欢放鞭炮,知道吗?放鞭炮虽然有趣但也有一定的危险。你知道在放鞭炮时要注意什么吗? 3.指名回答。

4.师生共唱《新年好》。在音乐声中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小兔贝贝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祝大家都能过一个健康、愉快的春

节,小朋友们,再见!

生活垃圾的调查与处理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已经了解到的关于处理垃圾的办法以及自己对垃圾处理的新想法。

2、激发互相交流的兴趣,敢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3、培养说得清晰,听得认真,态度大方、有礼貌的交际习惯。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调查关于垃圾的来源、巧处理垃圾的办法;“废物利用”的小手工作品

2、教师:课件、地球爷爷生病的表情(图)、碎玻璃头饰、“电池房子”、彩色条幅、小奖品些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介绍垃圾及其分类、垃圾的危害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呢?

师:你们真是懂得观察生活的孩子!垃圾太多了。聪明的人类为了更好地处理垃圾,为垃圾进行了分类。你们看,„„

(课件:垃圾分为——普通垃圾、食品垃圾、危险垃圾等)

三、垃圾的处理方法

师:小朋友们,赶快拿出你的画,把你准备的处理垃圾的好办法在四人小组中互相交流交流吧!看一看哪个小朋友的主意最精彩,一会儿我们就请他上台好好介绍介绍!(生:四人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在刚才的四人小组活动中,小朋友们都讨论得非常热烈、认真。你们一定相处了很多处理垃圾的办法。现在,我们就来比试比试,看看谁的办法最妙!

四、手工作品展示

师:生活中的垃圾还有很多很多,处理它们的办法更是数也数不清。我们等下节课再细细交

流吧!不过老师惊喜地发现,聪明的小朋友们不但说得很棒,而且做得也不赖。这个展示架上摆放了你们“变废为宝”的小手工作品。这一样样精致、可爱的小作品,不仅向大家展示了小主人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聪慧、灵巧,同时也表达出小主人们渴望减少浪费、合理利用资源、善待大自然的美好心愿,真是“手巧”又“心灵”!

五、总结:健康的地球爷爷] 师:你们的办法还有这么多,用掌声好好鼓励鼓励自己吧!你们看,这么多垃圾都被你们一一处理了。小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这个地球上不再有垃圾,这个世界将会怎么样?(生:„„)

师(总结):没有了垃圾,环境不再被污染了,疾病也不再四处作怪了,还保持了生态的平衡。你们看,地球爷爷的脸上又露出了健康、开心的笑容!(课件:地球微笑图、音乐响起)

可爱的家乡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检朴的优良品格。通过实物观看,观看茶艺表演,动手冲泡茶叶的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世外桃源的特征和茶文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在活动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和模拟表演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通过上一阶段的实践,我们已经知道了茶的一些基本知识,然而,茶是一个学问很深的话题,要想进一步了解它,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同学们,你们想当一回茶博士吗?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有关茶的知识。(板书课题:茶文化)

二、活动过程

1、课前,老师看到同学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茶的精美图片和文字资料,并且准备了茶具,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内容,组成了四个小组,下面就请每个小组的负责人说一说,你们小组调查研究的是茶的哪方面知识?

(1)茶的起源小组

茶,是中国第一国饮,想了解这几千年历史的国饮,您来对了地方!茶叶由植物而成饮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各地的种茶、饮茶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

(2)十大名茶小组

(3)茶与健康小组

(4)、茶艺小组

2、冲泡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冲泡一壶好茶,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品尝中国的名茶,要求:首先,请同学们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想品尝哪种名茶,想好后到名茶小组取茶,然后,在我这,取水,冲泡茶,最后,请同学们来品茶,也可以,把你们冲泡的茶送给听课的老师,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品尝中国的名茶。在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咱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冲泡的茶,味香、色佳、浓淡适宜?活动开始。(放音乐、学生活动)

老师和同学们都品尝了冲泡的中国名茶,味道很纯正。

三、总结

今天的活动,同学们通过上网、翻阅图书、采集实物、询问有经验的人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听了同学们的资料汇报,老师和大家一样知道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同学们成了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茶博士,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家里,能为爸爸、妈妈冲泡一壶味道纯正的好茶,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同学们能做到吗?

下载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级 综合实践教案上[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五年级 综合实践教案上[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 郊游去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去郊游,过一个有意义假日。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要做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要做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四年级综合实践下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 家政篇 一、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刀法,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常用刀法的操作技巧。 2.使学生了解腌制泡菜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

    小学五年级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册

    1、再 塑 自 我 班级课程:五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优点,能够自信、自立、自强。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

    新疆综合实践一年级教案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认识新朋友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熟悉老师和同学。 2、在游戏中感受小学集体生活的快乐,激发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愿望。 3、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观察、......

    2013年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教案(精选五篇)

    第二周 2013年9月2日 至 9月6日 探究与实践 第一单元 养成·服务 主题一 遇到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教学目标 面对各种意外的发生,我们应做到沉着、冷静、遇事不慌张 教学重难点......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交通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认清学习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

    综合实践教案 五年级

    第一单元:心灵驿站 设计思路与说明 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让我们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人相处的方法,做到公......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人类最早踏进太空的 人物、国家及时间 .2了解我国家航天事业 的发展进程。3知道太空中的生活与地球上的区别。 4能够搜集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