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学习任务单”让语文课堂“支架式教学”如虎添翼
“学习任务单”让语文课堂“支架式教学”如虎添翼
【内容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在支架式教学被提出,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其实,支架式教学在其他一些学科中早有运用,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驻足不久,如何能成功地将“支架式教学”引进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呢? 这就少不了纸质“学习任务单”的参与。有了一份份以课本为标准,尊重学习主权,内容难易并存、层次鲜明,并能体现由扶到放、授之以渔理念,且重视学法渗透与迁移,关注终身学习的“任务单”,支架式教学便能有效地在低段语文课堂上实施起来,以此来走好“教是为了不教”的起始步。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支架式教学方向历程共享成效
何为“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
现正处于新课改时期,课改呼吁要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建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和进步,体现面向全体,分层要求;要在积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各种能力,为“会学”而教,为实现终身学习而教……而支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恰恰是顺应课改需要,能为实现课程改革服务的。如此看来,将支架式教学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是切实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回看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总是采用传授灌输式,总认为孩子们很小,什么都不懂,习惯性地将他们当成一张“白纸”去学,其实这对孩子是一种扼杀。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有他对以往知识的积累,对过往生活的感悟,都是有经验积淀的,且富有潜力的。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呢?这就不得不需要“学习任务单”(以下都称“任务单”)的鼎力相助,尤其是直观呈现的纸质“任务单”。而所谓的“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角而设计的学生课堂学习方案。“任务单”不同于教案,它的执行者是学生,它旨在让学生围绕它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互动来亲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无疑,“任务单”和支架式教学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那如何让“任务单”在课堂上发挥其强大的能量,支撑起支架式教学呢?
一、以“学习任务单”为导航,明确任务,学得有方向
小学低段的语文老师总会有这样的体会,7、8岁的孩子对于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和迷糊的,他们还不清楚该如何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习惯于让老师来安排,有了老师的指向,自己再开始学习积累。这就如孩子会走路,但想到某一个地方却仍需要大人告诉他路线一样。的确,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找目的地要依靠指路牌。而一堂40分钟的课,学生必须掌握哪些学习内容、开展什么学习活动、需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低段的孩子是无法自知的,语文课较其他课而言更是如此。那如果学生能凭借直观的“任务单”预先知道这堂课他们要干什么,要怎么干,那么就好比手里有一张线路图,又如搭好了一座“脚手架”,有了明确的行进方向,学生便及时跟进并准确理会课堂需求,教师也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水涨船高。
既然如此,作为导航的“任务单”便不能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有执教者依据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
1.紧密结合课本,具有权威性。
“教材”是最好的教学资料,这我们都认同。教材也是学生最称心的学习用书,在学生眼里,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权威。而且教材也是师生唯一共有的教学资料。再说设计“任务单”的本意就是搭建学生与课本教材间互动的桥梁,让学生能依着此“路线”自主学习文本材料,逐渐获得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单”时务必以教材为根本依据,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本可依。尤其是低段学生,一旦没有统一可依的标准,他们就会无所适从。2.充分了解学情,具有可操作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学习任务单,必须充分了解学情,然后精心预设。了解学情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其中哪些对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是有帮助的或必需的,这对“任务单”内容的选择,题型的设计,难度的把握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情感。学生的心里需求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情感所设计出的“任务单”往往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学生完成起来会比较有兴致。小学低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学习积极性受学习兴趣的影响十分大。当然,还要分析学生的“可能”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这些“可能”便可以尝试在“任务单”中安排一些有弹性,灵活性较强的任务,如此可以使任务单更具活力,也能促使“支架”更富魅力。
在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随意设计的“任务单”往往会让执教老师欲哭无泪。有过这样一次深刻的记忆:一次课堂教学比武中,一位老师试教《鸡妈妈的新房子》一课,在“任务单”上设计了让学生初读课文后,以填空形式书面填写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因为事先没有足够充分地去了解学生已有的水平,没有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导致设计的“任务”要求高于学生实际水平,有好几个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都无法顺利地从课文中提取需要的内容,花了将近10分钟,仍然没有一个学生完成“任务”,导致课都无法上下去。(任务单如下)
学习任务单任务一(略)任务二:我会填: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建议,很,后来,她赶紧。结果,她懂得了的道理。鸡妈妈听了狐狸的建议,她,结果发现,她又懂得了的道理。
后来,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将“任务”重新设计,并在课前让几名层次不同的学生尝试完成,感觉可行后定下来。实际上课时“任务单”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学习任务单”为媒介,人人参与,学得有历程 我们发现,以往的低段语文课堂,在学习生字或朗读课文时,因为学习难度不高,因此学生会情绪高涨,课堂参与率也会比较高。但一旦进入品读课文,找重点词句这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环节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退缩,悄悄地退出了课堂互动。仔细想来,他们之所以退缩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难,更主要是没有一种任务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找得到找不到重点句,能不能读懂句子都没关系,自己不回答自然有人会回答,这些又不是一个人的任务,自己完不完成这些任务都无伤大雅。我们试想,如果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人手一份纸质的任务单,情况是否会截然相反呢?我想那是肯定的。学生有了这样一份责任到人的“任务单”,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任务驱动力,萌发一种使命感,会主动地去探究、或相互合作去研究,想方设法去完成它,这样就能成功地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是“任务单”的任务,越有难度的任务学生越会竭尽全力地去完成,有时还会自发地合作起来,因为摆在面前的任务总得完成。“任务单”的这一驱动作用,正与“支架式教学”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不谋而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支架式教学”我们要求“任务单”应具备以下特点:
1.难易并存,突出层次性。
当然想要设计一份人人能参与的“任务单”一定要依据了解到的学情,尊重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不同层次的孩子。这就意味着要在“任务单”中安排难度系数不同,能力等级要求各异的多层次的任务。换言之就是既要有简单的任务(如:学生字、记多音字等),又要有稍难的任务(如: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主题思想等),还要有较难的任务(如:找重点句、品悟重点句、仿写句子等),更要有具挑战性的任务(如:课外拓展练笔、想象写话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人有参与的可能,人人有活动的领域,人人有“跳起来”的机会,人人有进步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如果都是很难的任务,学困生们就无法参与进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畏难、易放弃,那么“人人参与、学生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反之,任务都较简单的话,对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他们的参与也仅仅成了一种摆设。记得在一次设计“任务单”时,我怕“任务单”设计得太难学生会无法完成,担心会影响下面各环节的教学,于是给学生设计一份没有什么难度的“任务单”,于是乎,课堂上各教学环节的开展异常的“顺风顺水”,学习气氛也出奇的“活跃”,但课后细想:这节课,我的学生有收获吗?有进步吗?有提高吗?答案是自己都不想面对的。
2.分合有序,拓展参与面。
在设计“任务单”时,我们常常根据任务的难易对完成任务的方式也作一定的推荐,一般简单的任务就让学生独立的探索、去研究,较难的任务(部分同学无法独立完成,有些则能行)我们就建议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能力强的学生带着能力相对逊色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带着完成“任务单”上的任务,以此来扩大课堂的参与面,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而出现“不战而降者”,也避免了因为没有任务到人而出现“甩手掌柜”。小学低段学生会有“羡慕”情绪,但很少有“妒忌、恨”,更极少会有“不屑”。天真的他们还是很愿意与人合作来解决困难,这样一来,广泛开展“兵教兵”的活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当然就大大提高了。
3.由扶到放,呈现梯度感。
“支架式教学”独立探索这一步骤中提到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时,老师不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促使学生给力地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达到一定高度。而教师的帮助有最初的较多,逐渐减少,给学生越来越多独立钻研的机会,最后不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也能独立攀升。这无疑是传递着“由扶到放”的教学理念。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就应以此为目的。课堂上的“任务单”必然也要呈现出“由扶到放”这一梯度。这里的梯度不仅要求在“任务单”的学习内容上有体现,更需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训练上;不仅是某一堂语文课的“任务单”要有小梯度,更需要在不断产生的一系列“任务单”中有大梯度。这样,教师有计划、有规律、科学地逐步放开“温柔”的手,学生在“支架上”不断地积累、扎实地锻炼,逐渐提高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以“学习任务单”为平台,互动交流,学得有共享 好的事物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学习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好答案一交流便成了大家的好答案。一个人的好方法一公布,就成了集体的好方法,这些方法和答案的价值就被放大了。据此,我们的老师们总是把某个或某些同学的好看法、好想法、好做法大张旗鼓地推荐给大家。“支架式”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的协作讨论必不可少,那就让学生围绕“任务单”来活动吧!学生千辛万苦地完成了“任务单”,自然而然就有了互动的需求,有了交流的欲望,有了积累的空间,更有了提高的可能,交流中也能将个人所得放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语言互动,共同提高表达能力。
以“任务单”为对象的交流互动,不太会出现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因为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已针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交流环节总有些话说。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孩子,没有高段孩子那么谨慎和内敛,只要有话一般都愿意说。而且在生生互动中,老师总会在一旁给予说话者和听话者适时地指导和帮助(指导怎样更好地表达,指导如何提取他们话语中的信息等),同学也会及时地给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此和谐、平等、民主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孩子们在听人表达和自我表述中轻轻悄悄地提升听话和表达的能力。根据有关专家的实验结果,得出儿童在有成人合作的游戏和学习中,能得到比仅有儿童参与的游戏和学习更多的收获。因为在与成人的合作中,他们更快地知晓一些经验,掌握一些技能。
2.思想互动,交换丰富思维方式。
萧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如此想来,语文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以“任务单”为平台,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尽情地讨论,交换各自的看法和想法,指出彼此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有价值的方法。这样经常性地互动交流,肯定能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收获良多。尤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局限性强,差异性大,要想人人有成熟的思维绝不可能,但他们也十分爱模仿,总会不自觉地去学习班中优秀的学生的种种。我也确实发现,班上优秀学生的很多想法、说法、做法常会被一些学困生“私有化”。如此想来,“任务单”确实成了孩子们相互取经、交流思想的风水宝地。3.情感互动,全面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低段的孩子十分率直天真,内心的情感很容易外显,而且情绪也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在低段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脸上出现各种表情,时而崇拜,时而厌烦,时而认同,时而惊讶,这些正说明孩子们的情绪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确,学生间的交流往往不是仅停留在知识和方法上的,互动中他们会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融合、情绪的变化。利用“任务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交流时,简单的任务交给学困生展示,当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们对所交流的内容定会牢记不忘,以后的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而当优等生面临艰难任务仍能侃侃而谈时,定能赢得阵阵掌声,他们便会勇往直前,再接再厉,当然也能捕获中等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崇拜情绪和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奋起直追,此时的“任务单”共享着一种精神。
三、以“学习任务单”为依据,评价巩固,学得有成效
任教低段语文的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叹:数学课上,孩子们学得怎么样通过练习立刻就能反映出来,而一堂语文课下来,我们的孩子学到了多少,又学得怎样,总觉心里没底。得等到作业本完成并批改好才能有所了解,可此时再来组织孩子们交流、探讨、修正,显然已不够及时,大大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何不将作业本上的一部分任务巧妙地编入课堂的“任务单”中呢?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支架”撤离后的独立练习,先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及时地反馈、评价,相信这样的操作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成效。
1.明确优劣,及时优化。
“任务单”可以让教师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一旦有了“任务单”,那么,教学效果的反馈就变得十分及时,老师随时都能发觉自身教学中的优劣,在第一时间对自己所搭的“支架”进行修正,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下一环节或下一课时的教学中。老师更能非常迅速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立即“查漏补缺”,优化教学效果。
2.再现情景,有效巩固。“任务单”的使用使学生的课后巩固更加方便快捷。教师的课堂思路与意图渗透在“任务单”的设计当中,重、难知识点在学习任务单中肯定有突现,学生可以通过复习学习任务单回忆课堂情景,促进知识点的落实与巩固,这种方法比
教材更加直观和简洁。是啊,如果让7、8岁的孩子自己去复习语文,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多也就写写字,读读课文,复习得很粗浅,不够到位,往往巩固不到课文内部深层次的东西,时间一长,课堂上提到的一些重要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当孩子选择用任务单来帮助巩固知识时,足以说明他已收获了一种复习巩固的好方法,这不正是“支架式教学”所想达成“授之以渔”的目标吗?
3.内化学法,后期迁移。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有了成人的指点,儿童不仅获取了很多的知识,而且他们能够把他们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继的独立计划中去。试想,小学低段的孩子如果能将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迁移那是多么令人兴奋啊!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的,我们经常性地在语文课堂上利用“任务单”组织孩子们开展学习活动,长期的接触和训练,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内化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后期的学习中,便会很自然地使用这些方法和技能。这一份份“任务单”俨然就是一个个给儿童指点的“成人”。“支架式教学”的目的不也是为了让学生最终能不用支架“独立行走”吗? 总之,低段语文课堂上有了教师们精心设计的“任务单”,便能更好顺应课改要求,较好地开展支架式教学,一旦没有了这位强有力的“支架式教学助理”,支架式教学也就犹如失去了左膀右臂,甚至于成了纸上谈兵。就让我们低段的语文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使用“任务单”来开展教学,并尽己所能地设计出一份份科学、合理、有价值的“任务单”,让它们为低段语文课堂添砖加瓦!
第二篇: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摘要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一套恰当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概念框架,学生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学生的适应性和学科特征的适应性。支架式教学的发展给我国化学教学模式改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最近发展区 建构主义 化学教学
1支架式教学的涵义
“支架”一词的运用始于1300年,其原意指的是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是工人在建造、修葺或装饰建筑物时所使用的能够为他们和建筑材料提供暂时性支持的平台、架柱等,并且当建筑物建好后就拆掉的一种支持。后来被引用到教育中形象的描述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在这种教学设计模式中,学生的“学”是不断的积极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就如同修建建筑物一样;教师的“教”则是“修建建筑物”必要的“脚手架”,要支持学生不断地、积极地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不断地建造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逐渐减少给学生的“支架”帮助直至最终让学生能够独立的建构意义。这就是发展到现在的“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国外近二三十年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支架式教学的定义很多。例如,伍德等人(Wood,Bruner&Ross,1976)认为,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幼儿或新手在更有能力的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达到在没有支持的情况下不能达到的目标的过程 [1]。
斯南文(Slavin,1994)指出,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教学进行,使儿童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的过程。
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是源自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构建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3]。这种概念框架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逐步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入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2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于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者们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认为支架式教学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N.C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现在我国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
2.1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在《社会中的心智》一书中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这一概念反映了教学与发展的内在联系。“最近发展区”也可译成“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1978)。在最近发展区中,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即第一发展水平)和在教师或其他人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即第二发展水平)是动态的差距。第一发展水平是不需要其他人帮助学生独立即可完成学习任务的已有知识水平;第二发展水平是学生靠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借助教师或他人的帮助才可以达到的水平。通过教学第一发展水平与第二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可以消除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学生所要掌握知识、经验的传递者、促进者,必须介入到学生的发展中,在学生新的心理机能发展之初,教师与学生交往、合作,并随着学生心理的发展将合作活动逐渐转移给学生个人。这个过程即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向学生提供帮助并逐渐撤去帮助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发展水平。
2.2建构主义理论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充分体现了对学习者主动建构过程的肯定 [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协助来获得。“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因素。建构主义理论在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理论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下被动接受者、被灌输者。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设计模式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借助“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4]。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模式中,教材提供的知识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教学媒体将成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用来进行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支架式教学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理念。
3支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适应性
在化学教育中,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模式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就要改革过去一直沿用的讲解式教学设计模式,转变教师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逐渐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教”应该是支持、引导、协助而不是包办、代替、灌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下知识的传授者;“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引导、协助下,逐渐建构、内化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级活动的思维能力、技能,是完成对事物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支架式教学模式正是适应这些要求的一种教学设计模式,其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在化学教学中引进“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协作交流,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不仅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化学的能力,而且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5]。3.1 学生的适应性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又直接受教师教学的影响。我国化学教育存在如此一个现状:学生不喜欢学习化学。例如:从某市5乡镇10所初中500余名学生的问卷和访谈中能够发现,从初三开始接触化学到第一学期的的期中,在短短的2个多月时间里,学生学习分化现象已相当严重,约有30%左右的学生对化学缺乏兴趣,准备放弃学习化学[ 6]。面对这种学习现状,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而支架式教学适应于低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年龄不同,已有能力的发展不同,自身构建知识的能力不同,因为构建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都认为:学习应是学生自身主动构建的过程,而学生的年龄越小,构建能力越差,已有的能力发展水平越低,也越需要支架的支撑,去完成学习。
中学阶段,只有初中三年级和高中才有化学课程。从学生的特征来说,在初中,学生第一次学习化学课程,第一次接触一门新的学科,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构建化学基础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或者说化学学习的能力比较低,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要低一些,所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支持,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化学学习。
3.2 学科特征的适应性
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学科特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化学学科是一门严谨的自然学科,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等基础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又密不可分。然而由于化学学科的另一特征是间接知识、前人经验的总结,所以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往往是通过现成的结论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中即使有化学实验往往也是先有结论的验证性实验。这种脱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得到的认识都是形式化的、抽象的、简单化的,不能迁移到复杂的现实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可以较好的避免传统教学的束缚,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化学教学中尤其在概念教学和理论教学中有很多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支撑点,在这些概念支架支持下,借助一定的问题情景可以引领学生在概念框架内攀升,最终达到意义建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7]。
根据最近发展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形成一种科学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化学知识不再是的堆砌,学生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化学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平等的参与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化学教师作为鼓励者、启发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适当的概念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取得成绩时给予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由第一发展水平向第二发展水平的跨越。4 支架式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支架式教学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找到一个适宜的结合点,有效地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这与支架式教学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发展中的恰当角色定位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在教师或其他人的鼓励、协助下,积极主动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独立学习的能力。
支架式教学是近二三十年在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设计有许多新颖、形象化的见解。我们将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引用到我国的教学设计中来,就是要发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让这种理论为我国的教育注入新气息,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但是支架式教学是从外国教育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其适用对象多为西方学生,所提出的有效的“支架”对其他文化背景尤其是我国的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是否一样适用,一样有效,这仍需要广大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因此,介绍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了解支架式教学,促进教师去总结、反思,并且有意识的将支架式教学的思想渗透在教育活动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支架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参考文献:
[1] 转引自:Anncmaric Sullivan Palinesar,The role of dialogue in providing
scaffold
instruc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86,v21,no.1&2,p73-98.[2] 魏志平.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的方法[J].数学通讯.2003,(19):1-3.[3] 李莉.支架式教学对物理教学的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04,(8):20-21.[4] 陈静.情境 探索 协作—“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研究2007,(9):119-120.[5] 张炳林, 宁攀.支架式教学法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7,(2):12-14.[6]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45.[7] 游郁蓉.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第四界中学化学教学会议论文.陕西师大出版社,2004.the Theory Study on Scaffolding Teaching Used in Chemical
Teaching
Huo Ai-xin Chemistry Dept,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Abstract:
Scaffolding Teaching is aimed at helping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me special knowledge and form the frame of the knowledge significance using a set of properly selected concepts, by which students can research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and form their own frame of knowledge significance.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scaffolding teaching are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ment(ZPD)and constructivism.This therory is used in chemical teaching beacause of student character and subject character.The development of scaffolding teaching take to model of chemical teahing somg reform enlightenment.Keywords:
scaffolding teaching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constructivism chemistry teaching
第三篇: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应当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儿童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对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3)独立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4)合作学习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编辑本段最邻近发展区
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编辑本段脚手架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编辑本段支架式教学的组成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四篇:支架式教学理论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结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教式教学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斯基阐述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 第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
第二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他把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应当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因为“它把最近发展区的正在成熟阶段的一系列的机能激发和调动起来了”。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⑴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⑵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⑶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⑷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
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模式表现形式分类 1.范例支架 2.问题支架 3.建议支架 4.向导支架 5.图表支架 1.范例。范例即是举例子,它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含纳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如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制作某种电子文档(多媒体演示文稿、网站、新闻稿等)来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展示前届学生的作品范例,也可以自己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制作范例来展示,好的范例在技术和主题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范例展示可以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如在《南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去南极考察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南极的自然资源或生物资源,并把考察的结果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班交流。在学生进行“考察”之前,教师展示了一个“南极的企鹅”范例,它展示了南极企鹅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保护等。学生通过这个范例,很自然就明白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考察”结果。范例并不一定总是电子文档等有形的实体,还可以是老师操作的技巧和过程。教师在展示这种非实体的范例时,可以边操作边用语言指示说明,对重要的方面和步骤进行强调。
2.问题。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相对“框架问题”而言,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同时,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支架问题”往往比“框架问题”更具结构性,更加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如学生在比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安全性时,不知从哪个方面入手。教师问:各个城市的犯罪比例是多少?在过去的十年间是如何变化的?
3.建议。即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以便于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如学生在了解运河杭州段的情况时,教师建议学生可以去杭州内河管理所了解运河的建设情况,去杭州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运河的文化。
4.向导。向导亦可称为指南,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如观察向导可以避免学生错过关键细节;采访向导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特定信息;陈述向导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等等。如在学生做杭州大运河的网站时,教师事先提供了一个向导评价,要求学生所做的网站包括运河的历史、运河的文化、运河的现状,表现形式上既要有图片,还要有方便的超链接等等。
5.图表。图表包括各种图式和表格。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
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即便是基本的图表形式也有数十种,在皮尔斯博士(Pierce J.Howard)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书中总结了足有48种图表(书中称为组织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形式,包括概念地图、维恩图、归纳塔、组织图、时间线、流程图、棱锥图、射线图、目标图、循环图、比较矩阵等。除了这些可设计的支架外,支架还有更为随机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合作等。
支教式教学作用:
(1)学习支架使得学习情境能够以保留了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了学习支架,一味强调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不现实、低效率的。
(2)学习支架让学生经历了一些更为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学生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
(3)保证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先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
(4)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支持自己的学习。
第五篇:支架式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名: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对象:初中生
1.搭脚手架
围绕如何打好羽毛球这个主题,按照培养兴趣和锻炼身体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如下问题:1 如何击球又高又远 2 如何提高击球速度
2.进入情境
脚手架搭成以后,教师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和部分视频(图中显示,羽毛球的持拍要领和击球的方法和动作)看完后我们来一起进行模仿练习。
3.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境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恰当地设计了三个直观支架: 支架1: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击球更加有力,更高更远。支架2:引导学生如何发力,如何找到击球点。支架3:让学生观察专业运动员的击球慢动作。
4.协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和小组共同得出结论:
(l)要想把球打的又高又远,击球点必须要在最高点。(2)想要提高球的速度,就要增加挥拍的速度。
5.效果评价
教师给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必须要在最高点击球? 2 如何提高挥拍的速度?
6.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中生。体育的运动技能有不同的差异,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也各有不同,总体上基础属于一般。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当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也给课程安排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好好安排上课内容。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7.重点和难点
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羽毛球技术特点安排不同的活动辅助学习羽毛球高远球技术,难点在于学生对球的控制,结合腰、腹等身体力量击打高远球。
8.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正确的正手握拍姿势,明确羽毛球高远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了解羽毛球的基本常识。2.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高远球技术,能运用所学技术击球,75%以上的学生能利用所学技术击球到后场区;通过体能训练,发展速度柔韧力量等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并在往返跑、来回跑、压步走等游戏中培养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