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记画让作文教学“如虎添翼”
日记画让作文教学“如虎添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日记画是实施拓展型课程活动中总结出的新方法。课堂内,尝试着绘画与日记结合,美术和语文学科相整合;课堂外,给学生创设拓展的空间和探索实践的平台。这种方法,既帮助学生丰富了绘画日记的内容和情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绘画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日记画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而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存在“生编硬造”、材料虚假的情况。为了让学生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进行日记画教学尝试,颇有成效。
在进行日记画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自然界的景物美、色彩美,品味社会生活中人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另一方面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学生对日记画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给学生讲写日记画的要求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乐于表达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教师不能光纸上谈兵,而是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寻找或者观看一些与绘画日记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或录像资料。学生有了这种感性认识,再来绘画创作,往往兴致勃勃,收获不小。
二、日记画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现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怎样教育好他们,成了农村学校教育的难题之一。现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主要的难题是,学生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生与父母关系冷漠,与监护人关系生疏,与教师之间有隔阂。具体来说,主要是缺乏交流、理解。
为了让学生多和周围的人交流,学会感恩理解周围的人,可以专门设计一个日记画系列,爷爷(外公)奶奶(外婆)系列、父母系列、教师系列、同学系列等。让他们通过这一系列日记画,能学会感恩,主动关注自己的亲人、朋友、教师,和他们进行很好的交流。
比如,在有次上日记画――父母系列时,要求学生画一幅和父母在一起的日记画。平时班上的一个“小调皮” 王仁,是一个很淘气的学生,今天却特别认真,他会画什么呢?看他的作品:宽阔的街道,背兜挑担赶集的人来来往往。街旁有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小鸟在树上歌唱。这不是学校门口吗?特点抓得准。几个小学生背着双肩书包的背影正向校门里走去,在一个小学生头的上方,有一段话:“星期一了,今天晚上爸爸就回来了,上学的路上我心中一直在想,我一定要好好表现。一定要得到老师的表扬。”如果不是这幅日记画,教师怎么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呢?平时上课,总是觉得他很倔强,批评他,他会表现出根本不在意,表扬他、激励他呢,他总是坚持不上10分钟又忘记了。有时候,教师在想:是不是他要求进步的心不是很强呢?今天,通过他的日记画,教师发现不是这样的,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多么渴望进步啊。
三、日记画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1.绘画日记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
绘画作品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儿童绘画,是孩子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映及流露。起初,学生在绘画时,构图简单,有的更是在画面构图的安排上比例失调,图色效果也比较单一。于是,发动学生和教师一起找相关资料,一起学习、参考。在这种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绘画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懂得了色彩搭配与绘画日记内容的联系,等等。现在,学生的绘画日记作品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彩,这正是日记画的魅力所在。
2.日记画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通过学生日记中的内容发现,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他们才能进行日记画的创作,才能表现日记画的意境美。
如,引导学生写春游的日记画时,可以先读一段文字:“每当小燕子叽叽喳喳叫着来到枝头,每当那俏美的桃花姑娘钻出自己的枝头,春姑娘吹呀,吹呀,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枝,吹得小草遍地走。春姑娘一来,人们有的在撒种,为秋收做准备;小孩子们欢快地在草地上玩耍,好像一个个快乐的小精灵。人们换上了五彩缤纷的T恤、衬衫、跑鞋、单裤,人们是多么愉快呀!”再让学生在日记画中表现他周末外出游玩所体会到春天到来的景象,学生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用不同的画面表现春天。
3.日记画通过激发学生搜集素材、构思立意、修改加工的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
为了画好自己的作品,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各种美术材料和创作内容以及不同的创作手法,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在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动手能力上不断得到提高。
所以,通过进行日记画教学的尝试,加强了语文与美术知识内容的补充联系、渗透融合。审美需要足够的语言艺术,而审美能力首先是感受作品美的能力,包括意境美、音韵美、结构美等。日记画它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日记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积极创造性都有很大的作用,既促进了学生语文和美术素养的提高,也改善了留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留下美好的回忆,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二篇:科技让审判管理“如虎添翼”
科技让审判管理“如虎添翼”
——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卫建萍 本报通讯员 汤峥鸣
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发的小额速裁案件信息化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据介绍,这是上海高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小额速裁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为下辖的金山、杨浦、浦东、宝山四家试点法院专门设计的小额诉讼案件管理平台。该平台可根据立案信息自动识别小额诉讼案件,自动将其转入专门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办案效率。
这套系统从立项到投入使用仅用了一周的时间,该系统也只是上海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局部。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法院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从而使审判管理“如虎添翼”,在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案件的“管家”――使审判质量全程可控
像往常一样,5月30日这天早上,黄浦区人民法院法官张敏上班打开电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登录审判管理系统。作为案件承办人,通过该系统,张敏可以清楚地查询自己的在办案件数量、办理进度,当天、当月、本季、本年承办的案件情况,相关案件审限情况,等等,一本台账清清楚楚。不仅仅是承办法官,审判长、庭长、院长对这套系统也各自拥有相应的权限。审判长由此掌握本合议庭案件收、结、存数字,相关案件的质效指标等。庭长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到全庭案件数量、质量、存在问题、部门间比较优势、发展趋势等情况。院长则可以了解全院案件的信息、信访动态、廉政情况,等等。全市三级法院则形成了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流程系统和网络。
“信息化、网络化的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就像一个尽职尽责的管家。”上海高院信息管理处副处长曹红星介绍说,“它可以一丝不苟地按照审判流程管理规则行事,认认真真执行,规规矩矩监督。”
记者注意到,流程管理系统对案件的关键节点都设置了相应的提醒功能。整套系统设置40多个提醒项目,全程实时跟踪、动态提醒预警。如案件立案后两天还未排期分案,系统就会亮红灯警告;案件审限到期前15天,承办法官则会收到提醒消息;诉讼保全到期前10天,系统则会询问是否需要继续保全;当案件被信访投诉时,承办法官的电脑桌面就会醒目呈现;执行代管款发放时,系统又会要求法官先明确发放方案,经执行组长、监督组、庭长审核,纪检廉政监控、财务把关,最后才能实施。
与此同时,上海高院还专门设计了一套审判质量效率评估系统软件,通过30项评估数据、16项调研数据和10项附件数据总计56项具体指标的实时跟踪,真正实现了对审判质量、效率、效果的全面、客观、动态的考评。
审判质量效率指标评估体系如今已成为上海法院审判实践的“体检表”、审判管理的“导向标”和审判工作的“指挥棒”,有力促进和保障了全市三级法院审判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
法官的“帮手”――助办案效率不断提升
近年来,上海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切实帮助法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是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另一项重点工作。
采访中,上海法院与银行之间的一套账户查询系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介绍,为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去年,上海高院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的上海分行及上海银行签订了《关于集中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有关问题的协作纪要》,并联手开发了这套“点对点”集中快速查询被执行人账户系统。
如今,上海各基层法院执行法官有需要了解被执行人存款信息的,只需通过“执行管理系统”在线提交查询申请即可。
高院在收到基层法院的查询申请后,经“汇总打包”等技术处理,在当天下午4时通过专线发送到相关银行,相关银行则从各自数据库中提取相关信息,并在次日上午10时前“打包”反馈给高院,再由高院于当天通过“执行管理系统”分发至全市各法院。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1日,上海各法院已收到银行反馈的被执行人存款信息达19万余条。执行法官通过查询到的这些信息可以迅速采取冻结、划扣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系统运行以来,执行案件的平均执行天数同比减少了10.74天。
案件执行全面“提速”,案件审理同样有“快速通道”。针对近年来电信、信用卡、物业管理费等案件数量激增的特点,上海高院先后开发了量大面广、常见多发类案件快速审理软件和文书自动生成软件,以顺应“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审判资源,提高了审判效能,缩短了审理期限。
而为了有效解决上诉、申诉案件移送时间过长的问题,上海法院还开发了案件移送管理模块,全面实现了由基层到中院、中院到高院案件的即时信息移送和电子档案移送,大大缩短上诉移送时间。从去年12月起,上海高院与最高人民法院也实现了案件信息移送和电子档案移送。法院与检察院、监狱、劳动仲裁委等部门也都能进行案件信息的交互移送,工作效率因此大大提高。
公开的“载体”――让公正看得见可感受 记者了解到,经过2年多时间的法庭庭审装备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至去年底,除正在建设新审判大楼的法院设置临时庭审录播装备外,上海510个法庭已全部建立了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笔录、同步存储、同步直播,以及多媒体举证、查询点播、刻录光盘、数据上载、后台监控等系统,对开庭的案件做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录音录像,并将刻录的光盘随卷归档。
“这套庭审系统客观、清晰地反映了整个庭审活动,使庭审过程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光盘资料确保了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同时,也促使庭审法官严格自律,作风、仪表、庭审行为等也将更加规范。”上海高院常务副院长沈志先介绍说。
而从去年8月开始,一个连接上海三级法院的在线服务平台已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开通。当事人只要登录上海法院门户网站即可实现在线参讼办事。由于该平台与法院内部审判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对接,当事人何时递送的材料、现在办理到什么程度,相关信息均一目了然。
此外,上海法院对审计、审价、评估、拍卖等司法委托事项的信息化管理亦已十分成熟。上海所有司法委托事项均由高院立案庭统一管理,由电脑随机与被委托机构实现“配对”,整个过程完全公开透明。
如今在上海法院,常态化的庭审网络直播、常规化的裁判文书上网、网络化的诉讼档案查询方式等也都成为了打造看得见、能感受的司法公正的有效举措,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通过信息化平台直观感受到了阳光司法的和煦春风。
“经过多年努力,上海法院基本建成了内容全面覆盖,数据即时生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之为审判一线服务、为审判管理服务、为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服务。”上海高院院长应勇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借助信息化这一载体,“让公众因了解司法而理解司法,因见证司法而认同司法,努力打造可参与、可监督的司法公正。”
第三篇:冰晶画创业:如虎添翼的店面装修
万人迷冰晶画创业:如虎添翼的店面装修
有不少投资者学到万人迷冰晶画的技术后急于早日开张营业,找到店面就草草装修急忙开张,殊不知,万人迷冰晶画的店面装修也有不少讲究,过于草率的店面展示会造成消费者对产品的不信任,即使技术学得再扎实,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何来赢利空间呢?那么在装修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不可简单粗糙。虽然俗话讲不要以貌取人,但是不可否认第一印象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尤其万人迷冰晶画的产品以超美的视觉感观为最大亮点。清雅脱俗、美轮美奂的产品能不能被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或者说能不能瞬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跟产品所处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装修的时候敷衍了事、简单粗糙,产品的展示也毫无布局,即使产品做的再漂亮,充其量也只能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是一幅不错的玻璃画”的感觉,这也就很难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其次,不可富丽堂皇。有的投资者认为:简单粗糙会埋没万人迷冰晶画的价值,那么我就来个豪华装修吧。万万不可,虽然简单装修不可取,富丽堂皇的豪华装修也不是最佳方案。因为过于奢华的装修会掩盖万人迷冰晶画的魅力,奢华的店面把消费者的眼球从产品上拉出来,大家只关注店面装修却忽略产品,也不利于促成生意的达成。
再次,用心设计是关键。我们说万人迷冰晶画的店面不能简单粗糙,也不能富丽堂皇,只有经过投资者精心设计的才是最好的。这里说的精心设计主要是指产品的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能够把万人迷冰晶画的美轮美奂充分展示出来,带给消费者一种不能自拔的吸引力。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话,每平米多卖几百块也会有人买。
举个成功的装修案例。有位在万人迷冰晶画项目上做得非常成功的投资者,他的装修思路值得借鉴。他根据万人迷冰晶画的用途把店内分成几个展示区,用推拉门和隔断把不同的区域隔开:把所有适合家装用途的产品放在模拟家庭区,内有万人迷冰晶画的背景墙、天花、装饰画、婚纱照等等;把适合商业展示的放在商业展示区,整个商业展示区用万人迷冰晶画做成品牌专卖店的形象,内有万人迷冰晶画做的展示柜、广告牌、宣传画等等;另外把所有用万人迷冰晶画做的礼品放在专门的礼品专区,装饰得像一个精品店。当然,隔离不同区域的推拉门和隔断也是用万人迷冰晶画做成,这样不但不会凌乱,还能充分展示万人迷冰晶画的实用功能,在充分展示万人迷冰晶画魅力的同时也很好地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成功的店面装修也成了他能够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
只要能把万人迷冰晶画产品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的装修就是好装修,这样的装修不简单,也不会花费太多,只是需要投资者充分发挥想象,进行精心策划。如果你在万人迷冰晶画店面装修方面还有更多心得和体会,欢迎跟大家展示交流,如果你还有更多装修方面的问题,请继续关注万人迷冰晶画。
第四篇:2.“学习任务单”让语文课堂“支架式教学”如虎添翼
“学习任务单”让语文课堂“支架式教学”如虎添翼
【内容摘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在支架式教学被提出,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其实,支架式教学在其他一些学科中早有运用,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驻足不久,如何能成功地将“支架式教学”引进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呢? 这就少不了纸质“学习任务单”的参与。有了一份份以课本为标准,尊重学习主权,内容难易并存、层次鲜明,并能体现由扶到放、授之以渔理念,且重视学法渗透与迁移,关注终身学习的“任务单”,支架式教学便能有效地在低段语文课堂上实施起来,以此来走好“教是为了不教”的起始步。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支架式教学方向历程共享成效
何为“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
现正处于新课改时期,课改呼吁要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习得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建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和进步,体现面向全体,分层要求;要在积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各种能力,为“会学”而教,为实现终身学习而教……而支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恰恰是顺应课改需要,能为实现课程改革服务的。如此看来,将支架式教学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是切实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回看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总是采用传授灌输式,总认为孩子们很小,什么都不懂,习惯性地将他们当成一张“白纸”去学,其实这对孩子是一种扼杀。即使再小的孩子也有他对以往知识的积累,对过往生活的感悟,都是有经验积淀的,且富有潜力的。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将支架式教学应用于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呢?这就不得不需要“学习任务单”(以下都称“任务单”)的鼎力相助,尤其是直观呈现的纸质“任务单”。而所谓的“学习任务单”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角而设计的学生课堂学习方案。“任务单”不同于教案,它的执行者是学生,它旨在让学生围绕它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互动来亲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无疑,“任务单”和支架式教学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那如何让“任务单”在课堂上发挥其强大的能量,支撑起支架式教学呢?
一、以“学习任务单”为导航,明确任务,学得有方向
小学低段的语文老师总会有这样的体会,7、8岁的孩子对于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和迷糊的,他们还不清楚该如何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习惯于让老师来安排,有了老师的指向,自己再开始学习积累。这就如孩子会走路,但想到某一个地方却仍需要大人告诉他路线一样。的确,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找目的地要依靠指路牌。而一堂40分钟的课,学生必须掌握哪些学习内容、开展什么学习活动、需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低段的孩子是无法自知的,语文课较其他课而言更是如此。那如果学生能凭借直观的“任务单”预先知道这堂课他们要干什么,要怎么干,那么就好比手里有一张线路图,又如搭好了一座“脚手架”,有了明确的行进方向,学生便及时跟进并准确理会课堂需求,教师也能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水涨船高。
既然如此,作为导航的“任务单”便不能是随心所欲的,它必须有执教者依据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
1.紧密结合课本,具有权威性。
“教材”是最好的教学资料,这我们都认同。教材也是学生最称心的学习用书,在学生眼里,教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权威。而且教材也是师生唯一共有的教学资料。再说设计“任务单”的本意就是搭建学生与课本教材间互动的桥梁,让学生能依着此“路线”自主学习文本材料,逐渐获得学习能力,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设计“任务单”时务必以教材为根本依据,以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本可依。尤其是低段学生,一旦没有统一可依的标准,他们就会无所适从。2.充分了解学情,具有可操作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设计出科学、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学习任务单,必须充分了解学情,然后精心预设。了解学情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其中哪些对学习新知识和形成新能力是有帮助的或必需的,这对“任务单”内容的选择,题型的设计,难度的把握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情感。学生的心里需求是非智力因素之一,它是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情感所设计出的“任务单”往往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学生完成起来会比较有兴致。小学低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学习积极性受学习兴趣的影响十分大。当然,还要分析学生的“可能”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这些“可能”便可以尝试在“任务单”中安排一些有弹性,灵活性较强的任务,如此可以使任务单更具活力,也能促使“支架”更富魅力。
在不了解学情的情况下,随意设计的“任务单”往往会让执教老师欲哭无泪。有过这样一次深刻的记忆:一次课堂教学比武中,一位老师试教《鸡妈妈的新房子》一课,在“任务单”上设计了让学生初读课文后,以填空形式书面填写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因为事先没有足够充分地去了解学生已有的水平,没有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导致设计的“任务”要求高于学生实际水平,有好几个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都无法顺利地从课文中提取需要的内容,花了将近10分钟,仍然没有一个学生完成“任务”,导致课都无法上下去。(任务单如下)
学习任务单任务一(略)任务二:我会填:鸡妈妈听了鹅大哥的建议,很,后来,她赶紧。结果,她懂得了的道理。鸡妈妈听了狐狸的建议,她,结果发现,她又懂得了的道理。
后来,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将“任务”重新设计,并在课前让几名层次不同的学生尝试完成,感觉可行后定下来。实际上课时“任务单”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学习任务单”为媒介,人人参与,学得有历程 我们发现,以往的低段语文课堂,在学习生字或朗读课文时,因为学习难度不高,因此学生会情绪高涨,课堂参与率也会比较高。但一旦进入品读课文,找重点词句这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环节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退缩,悄悄地退出了课堂互动。仔细想来,他们之所以退缩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难,更主要是没有一种任务意识,他们认为自己找得到找不到重点句,能不能读懂句子都没关系,自己不回答自然有人会回答,这些又不是一个人的任务,自己完不完成这些任务都无伤大雅。我们试想,如果课堂上我们给学生人手一份纸质的任务单,情况是否会截然相反呢?我想那是肯定的。学生有了这样一份责任到人的“任务单”,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任务驱动力,萌发一种使命感,会主动地去探究、或相互合作去研究,想方设法去完成它,这样就能成功地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是“任务单”的任务,越有难度的任务学生越会竭尽全力地去完成,有时还会自发地合作起来,因为摆在面前的任务总得完成。“任务单”的这一驱动作用,正与“支架式教学”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不谋而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支架式教学”我们要求“任务单”应具备以下特点:
1.难易并存,突出层次性。
当然想要设计一份人人能参与的“任务单”一定要依据了解到的学情,尊重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不同层次的孩子。这就意味着要在“任务单”中安排难度系数不同,能力等级要求各异的多层次的任务。换言之就是既要有简单的任务(如:学生字、记多音字等),又要有稍难的任务(如: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主题思想等),还要有较难的任务(如:找重点句、品悟重点句、仿写句子等),更要有具挑战性的任务(如:课外拓展练笔、想象写话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人有参与的可能,人人有活动的领域,人人有“跳起来”的机会,人人有进步的空间,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如果都是很难的任务,学困生们就无法参与进来,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畏难、易放弃,那么“人人参与、学生为本”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反之,任务都较简单的话,对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他们的参与也仅仅成了一种摆设。记得在一次设计“任务单”时,我怕“任务单”设计得太难学生会无法完成,担心会影响下面各环节的教学,于是给学生设计一份没有什么难度的“任务单”,于是乎,课堂上各教学环节的开展异常的“顺风顺水”,学习气氛也出奇的“活跃”,但课后细想:这节课,我的学生有收获吗?有进步吗?有提高吗?答案是自己都不想面对的。
2.分合有序,拓展参与面。
在设计“任务单”时,我们常常根据任务的难易对完成任务的方式也作一定的推荐,一般简单的任务就让学生独立的探索、去研究,较难的任务(部分同学无法独立完成,有些则能行)我们就建议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能力强的学生带着能力相对逊色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带着完成“任务单”上的任务,以此来扩大课堂的参与面,这样就避免了因为学习任务难以完成而出现“不战而降者”,也避免了因为没有任务到人而出现“甩手掌柜”。小学低段学生会有“羡慕”情绪,但很少有“妒忌、恨”,更极少会有“不屑”。天真的他们还是很愿意与人合作来解决困难,这样一来,广泛开展“兵教兵”的活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当然就大大提高了。
3.由扶到放,呈现梯度感。
“支架式教学”独立探索这一步骤中提到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时,老师不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促使学生给力地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登,最后达到一定高度。而教师的帮助有最初的较多,逐渐减少,给学生越来越多独立钻研的机会,最后不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也能独立攀升。这无疑是传递着“由扶到放”的教学理念。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就应以此为目的。课堂上的“任务单”必然也要呈现出“由扶到放”这一梯度。这里的梯度不仅要求在“任务单”的学习内容上有体现,更需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训练上;不仅是某一堂语文课的“任务单”要有小梯度,更需要在不断产生的一系列“任务单”中有大梯度。这样,教师有计划、有规律、科学地逐步放开“温柔”的手,学生在“支架上”不断地积累、扎实地锻炼,逐渐提高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以“学习任务单”为平台,互动交流,学得有共享 好的事物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学习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好答案一交流便成了大家的好答案。一个人的好方法一公布,就成了集体的好方法,这些方法和答案的价值就被放大了。据此,我们的老师们总是把某个或某些同学的好看法、好想法、好做法大张旗鼓地推荐给大家。“支架式”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的协作讨论必不可少,那就让学生围绕“任务单”来活动吧!学生千辛万苦地完成了“任务单”,自然而然就有了互动的需求,有了交流的欲望,有了积累的空间,更有了提高的可能,交流中也能将个人所得放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1.语言互动,共同提高表达能力。
以“任务单”为对象的交流互动,不太会出现学生无话可说的情况,因为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已针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在交流环节总有些话说。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孩子,没有高段孩子那么谨慎和内敛,只要有话一般都愿意说。而且在生生互动中,老师总会在一旁给予说话者和听话者适时地指导和帮助(指导怎样更好地表达,指导如何提取他们话语中的信息等),同学也会及时地给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此和谐、平等、民主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孩子们在听人表达和自我表述中轻轻悄悄地提升听话和表达的能力。根据有关专家的实验结果,得出儿童在有成人合作的游戏和学习中,能得到比仅有儿童参与的游戏和学习更多的收获。因为在与成人的合作中,他们更快地知晓一些经验,掌握一些技能。
2.思想互动,交换丰富思维方式。
萧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如此想来,语文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以“任务单”为平台,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尽情地讨论,交换各自的看法和想法,指出彼此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有价值的方法。这样经常性地互动交流,肯定能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收获良多。尤其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局限性强,差异性大,要想人人有成熟的思维绝不可能,但他们也十分爱模仿,总会不自觉地去学习班中优秀的学生的种种。我也确实发现,班上优秀学生的很多想法、说法、做法常会被一些学困生“私有化”。如此想来,“任务单”确实成了孩子们相互取经、交流思想的风水宝地。3.情感互动,全面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低段的孩子十分率直天真,内心的情感很容易外显,而且情绪也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在低段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能看到孩子脸上出现各种表情,时而崇拜,时而厌烦,时而认同,时而惊讶,这些正说明孩子们的情绪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确,学生间的交流往往不是仅停留在知识和方法上的,互动中他们会有心灵的碰撞、情感的融合、情绪的变化。利用“任务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交流时,简单的任务交给学困生展示,当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们对所交流的内容定会牢记不忘,以后的学习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而当优等生面临艰难任务仍能侃侃而谈时,定能赢得阵阵掌声,他们便会勇往直前,再接再厉,当然也能捕获中等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崇拜情绪和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奋起直追,此时的“任务单”共享着一种精神。
三、以“学习任务单”为依据,评价巩固,学得有成效
任教低段语文的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叹:数学课上,孩子们学得怎么样通过练习立刻就能反映出来,而一堂语文课下来,我们的孩子学到了多少,又学得怎样,总觉心里没底。得等到作业本完成并批改好才能有所了解,可此时再来组织孩子们交流、探讨、修正,显然已不够及时,大大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何不将作业本上的一部分任务巧妙地编入课堂的“任务单”中呢?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支架”撤离后的独立练习,先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及时地反馈、评价,相信这样的操作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成效。
1.明确优劣,及时优化。
“任务单”可以让教师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一旦有了“任务单”,那么,教学效果的反馈就变得十分及时,老师随时都能发觉自身教学中的优劣,在第一时间对自己所搭的“支架”进行修正,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下一环节或下一课时的教学中。老师更能非常迅速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立即“查漏补缺”,优化教学效果。
2.再现情景,有效巩固。“任务单”的使用使学生的课后巩固更加方便快捷。教师的课堂思路与意图渗透在“任务单”的设计当中,重、难知识点在学习任务单中肯定有突现,学生可以通过复习学习任务单回忆课堂情景,促进知识点的落实与巩固,这种方法比
教材更加直观和简洁。是啊,如果让7、8岁的孩子自己去复习语文,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多也就写写字,读读课文,复习得很粗浅,不够到位,往往巩固不到课文内部深层次的东西,时间一长,课堂上提到的一些重要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忘。当孩子选择用任务单来帮助巩固知识时,足以说明他已收获了一种复习巩固的好方法,这不正是“支架式教学”所想达成“授之以渔”的目标吗?
3.内化学法,后期迁移。
有关专家研究发现,有了成人的指点,儿童不仅获取了很多的知识,而且他们能够把他们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继的独立计划中去。试想,小学低段的孩子如果能将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迁移那是多么令人兴奋啊!其实,我们的孩子是完全可以的,我们经常性地在语文课堂上利用“任务单”组织孩子们开展学习活动,长期的接触和训练,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内化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后期的学习中,便会很自然地使用这些方法和技能。这一份份“任务单”俨然就是一个个给儿童指点的“成人”。“支架式教学”的目的不也是为了让学生最终能不用支架“独立行走”吗? 总之,低段语文课堂上有了教师们精心设计的“任务单”,便能更好顺应课改要求,较好地开展支架式教学,一旦没有了这位强有力的“支架式教学助理”,支架式教学也就犹如失去了左膀右臂,甚至于成了纸上谈兵。就让我们低段的语文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使用“任务单”来开展教学,并尽己所能地设计出一份份科学、合理、有价值的“任务单”,让它们为低段语文课堂添砖加瓦!
第五篇:网站运营项目管理让seo推广如虎添翼
网站运营项目管理让seo推广如虎添翼
作为一个网站运营站长,我们知道网站运营和seo推广是一个长期工作,对于一个项目的管理和操作,需要提前做好整体规划,只有做好相关的规划才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做有效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不管网站运营项目如何变动,你对项目的管理始终要严格按照原定计划进行。
一、项目管理三个表格的使用
1、【项目管理目标计划方案管理】
从这个表格的命名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包含了三个内容:项目目标制定,项目执行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如图所示:
【项目目标管理工作表】
项目方案工作表
【项目执行计划工作表】
项目目标管理工作表:是对项目进行的一个整体目标规划,我们把项目最重要实现的目标划分到每天、每月或者是每个季度,这样在实行项目的时候才能知道哪个过程做的不到位,可以及时改正,保证目标的最终实现。
项目方案工作表:是针对项目实施的整个流程的规划,每个步骤的实施都会营销到最终目标的实现。
项目执行计划工作表:针对项目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包括操作的内容,数量以及人员安排,具体的数量安排要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调整。
2、【项目资源总表】
不管做seo还是网站推广,外链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重点,实施一个方案前提是要在很里有效的资源,便于在执行和实施方案的时候使用,这样能提高响应的工作效率,实现工作效果。图为表格中的相关工作表:
3、【项目执行监督工作表】
这个表格的使用和我们平时进行seo网站推广的时候息息相关,每一个操作记录、每一天项目的进展情况都在这个表格中体现。表格中有各种外链资源的操作记录,同时还有项目每天的进展情况。如图:
图为项目操作过程中每天监控的数据已经进行的相关操作,在这个表格中各项外链转的操作都会进行记录和效果监测。
图为博客操作的效果监控表格样式
总体而言,网站运营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有一个详细的项目管理计划,只有对项目的各个过程进行即使的监控和调整才能有效的实现最终的目标。
文章原创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