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21:1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第一篇:《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录音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小朋友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吗?

小沉香劈开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大山叫什么吗?

板:华山

2、说一说华山的特点:(高)

板:(简笔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

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句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登华山 山路远 远近近山 腰间

艰难 情不自禁 吟诵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4、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爬一次华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精读全文

(一)第一自然段:

出示图一:

1、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2、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二)第二自然段:

1、老师有首诗就是介绍了华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自由读,指读,齐读

2、师边画边述:

1)小孩儿跟先生就是沿着这条山路爬上山顶的。

2)爬这样的山路感觉怎么样?

①理解:“艰难”

指名读,读出“山高路险”

②指导朗读第一句

3、为什么爬华山如此艰难?(高)

4、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

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句子

5、出示图二:

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到华山顶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6、学习第四、五句

1)指名读

2)说一说句子意思

3)动手比划一下“山腰间”

4)与小朋友一起将句子用间笔画来体现

5)讨论:

①白云不是在天上,这儿为什么写在山腰间?

②白云画在山的什么位置?

7、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用一句什么话来评价华山?

“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齐读

8、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什么?做什么?

9、小朋友们都忍不住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读

10、这个小孩儿跟你们一样也情不自禁了,吟诵起了一首小诗

板:(完整课题)咏

读题

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课文中,你能找到吗?

11、交流

1)出示相应的两句句子

2)师读诗,生接句

3)指名读诗

4)点拨

举头——抬头回首——回头

5)要求给诗句配上动作读一读,背一背

(三)第三自然段:

1、这首诗吟诵得怎么样?听后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这个老先生的反应跟大家一样

边读边配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第四自然段:

1、这个小孩儿真不简单,谁来介绍一下他是谁?

2、为什么要用“才”七岁,(年纪小)

3、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你知道他怎么吟诵出来的吗?

(认真学习语文)

4、小朋友们想向寇准学些什么?

5、师小结:

寇准能吟诵出这样的好诗,全是他平时认真学习语文的结果,我们班小朋友也应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长大后用好语文。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跟小孩儿和先生再去华山看一看

22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蓝天,远远近近

更无山与齐。的山都在华山脚下。

举头红日近,太阳显得那么近,山

回首白云低。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五、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正音、质疑

2、给生字找朋友

3、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边是“”,不是“几”

近:先写“斤”,再写“辶”,第二笔是竖撇

与:熟字去偏旁记忆,“写”去掉“冖”

齐:撇捺要伸展

4、描红、临写

六、课外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咏华山》是“文藏诗”的一篇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

1、围绕诗展开讨论.学习。

古诗是全文内容所在,先出示古诗设疑,围绕古诗学习课文,展开讨论。

2、借助文来解诗。

诗句蕴藏的意境就在文中,通过阅读课文绘制简笔画,简明.形象化古诗。

第二篇:咏华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咏华山》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认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新词。

3、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诗文对照,背诵古诗。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电脑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在《宝莲灯》中,沉香救母劈开的是哪座山。今天,老师想领你认识这一座山,它的名字叫“华山”。(板书:华山)领读,指出“华”是多音字。

2、你们去过华山吗?那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放视频)说说华山给你的感受。

教师解说:这就是华山,它在我国陕西省。你看,华山又高又险,难怪人们称它是“奇险天下第一山”。登华山的路只有一条,而且曲曲折折,可难走了!所以,要登上华山,是很不容易的。但在古时候,有个7岁的小孩不仅登上了华山,还把自己登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咏华山。(板书:咏)

3、齐读课题,解释“咏”。

(二)过程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诗的作者是谁?寇准,出示读音,读清楚。(3)说说文中有什么地方你不懂?

2、再读课文

(1)分段读课文,一组一段。

过渡:那你想不想跟小寇准去登华山,看看山顶的景色?

3、以读代讲,理解课文

(1)出示: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谁来读一读。出示“艰难”一词,什么意思?刚才我们看到,华山直插云霄,只有一条路上山,所以爬华山是……(艰难),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评价。全班读。

(2)先生和小寇准爬呀爬呀,终于爬上了山顶。他说了哪一句话?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指名读。

出示华山课件:如果你就站在这么高的山顶,你想怎么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教师范读,指名读。强调两个感叹号的读法,再指名读,齐读,充分感悟华山的高。

(3)小寇准站在山顶上,看到了什么?“除了蓝天„„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出示“远远近近”,“远远近近的山”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山高),读一读(指名读,全班读);

出示“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请同学们用白纸画一画这幅图。指名生上黑板来画一画,说说你理解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白云在哪里?(山腰),齐读“山腰”,这说明华山怎么样?(高)读一读这句话。

(4)请生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5)如果你现在就是小寇准,站在高高的华山顶上,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色,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6)你们被华山的景色迷住了,不由自主地就想赞美,这种感受就是“情不自禁”!指导读“情不自禁”(提示禁是前鼻音),文中的小寇准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出示“吟诵”,“吟诵”就是有感情地诵读,请学生复述吟诵的意思,赞美起华山来,不过他赞美华山的是一首诗。咱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吧!(出示古诗)

(7)读古诗

指导“更”、“与”、“齐”、“首”的读音与意思。读一读全诗,它的意思课文中有,说说在哪。

古人的吟诵是摇头晃脑,让我们也来试一试。你们能边做动作边读吗?谁来试一试?全班试一试,全班试着背一背。

(8)小朋友们读得真好,想不想读一读全文。全班读。

过渡:真棒,剩下的下节课讲,现在我们书写,我相信你们书写绝不逊色于你们读书的水平。

4、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说一说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生读一读,谁来做 3 小老师,带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你们还认得吗?读一读。(3)出示字爬山游戏,开火车读一读。(4)小组交流:怎么记住这些字?

(5)“岁”字如何记,学习“山字头”,山字头要小,稍微宽一点,为了给“夕”遮雨,学生书空,描红。

(6)“称”是“禾苗旁”,稍微比右边小一点,书空,描红。

四、板书

huà

咏华山

寇准

艰难

远远近近

山腰

情不自禁

吟诵

第三篇:《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谈-教学教案

1、处理识字教学时,以阅读为主线,寓识字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把识字的要求分步实现,逐步加深:

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检测时,侧重纠正生字的读音。

细读课文——侧重在字词的意思的理解上,主要引导学生把字词的意思带入课文语境中,在语言环境中自读自悟。

复习阶段——重点在字形的记忆上,主要采用学生自己教自己的方法。

以上三步对识字的分步处理,目的是想保证阅读教学的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入境悟情,借文学诗,抓重点词句的理解,领悟文和诗中对华山“高”的描述。

(1)、揭题阶段——鼓励学生对课题质疑。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华山在哪里”、“华山怎么样”、“谁咏华山”等问题。课伊始,疑已生,学生求知的兴趣和情感被点燃,所以教师顺生疑、顺生趣,进入初读课文阶段。

(2)、初读阶段——为了强调阅读的整体性,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读了课文,你觉得华山怎么样?目的是为了获得轮廓式的鸟瞰效果。

(3)、细读阶段——我没有顺文章的写路去教,而是顺生疑:你觉得华山高,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华山的“高”呢?抓住学生找出来的句子,进行重点点拨、理解。如“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一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平时你们怎么看太阳和云?什么感觉?现在在华山顶上怎么看?什么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简笔画既创设了语言情境,又帮助了学生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同时还能让学生有个性地进行朗读、体会。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出现古诗,由于前面的理解、朗读,学生很快能联系前文自己解释诗句的意思了。又例“情不自禁”一词很难说清,教师先把工夫放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山顶景观”上,当学生获得这种体验后,对该词的理解、领悟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最后再安排学生整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领悟文章的写路。

3、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努力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充分发挥教师“为学而教”的主导作用。

在研究性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从研究点的选择、确定,有关句子的收集、分析,整个过程都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体验得到了尊重,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营造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好氛围,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协助者、参与者,如:整节课上都在营造“入境悟情”的语言环境,适当引导、点拨学生借文学诗,以情促情,实现“为学而教”。

4、实现多媒体的效用性。

如:课件中的“华山远景图”,为创设情境服务;写字指导阶段的“笔顺图”,可让学生对照,应证自己的识记方法,同时巩固记忆字形;第二段课文学完后让学生看“华山风光片”,其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读语言文字时产生的想象画面与真实画面进行叠加、验证、筛选;第二个目的是引起学生搜集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生字卡片、插图、光盘、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指名读课题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课文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二、借图初解:

1、好多小朋友都对寇准写的这首诗很感兴趣。现在就请大家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诗吧!(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赛读

3、读了这么久,你都读懂了些什么?(交流)

4、现在就请大家到这幅画里去找找诗句的意思。(出示挂图)

5、交流:从画中你看明白了什么?

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紧紧围绕高生发开去)

6、我们已经在图中寻找了那么久,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是不是比刚才明白了一点,把你对诗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生自由读)

三、品读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篇课文很特别,这首诗的意思,不光图里有,课文里也有。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细心地把古诗的意思找出来。

(2)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些。

出示句子: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3)谁来读读第一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

谁看出来了,这句话是那句诗的意思?

(4)谁来读读第二句话?看看谁读得美。(指名读)

谁看出来了,这句话是哪句诗的意思?

(5)师读诗句,生读出相应的解释,再换一下。

(6)现在你们一定对这首古诗游乐自己的认识,请把你们对在这首古诗的理解告诉你的同桌。(同桌说说诗的意思,师巡视)

(7)读到这里,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啊!华山真高哇!)

试着读出感情(指名齐读)

(8)是的,华山真高!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躲躲白云。所以,寇准见了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第五篇:《咏华山》课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分析教材

《咏华山》苏教版小语第二册教材的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也就是把一首诗包含在一个小故事中,即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美华山的事,而故事本身就是对诗的意境的启发。在学习中要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如山腰、远远近近、只有天在上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同时感受寇准的聪明才华,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本课可以通过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咏华山》是一篇文包诗式的课文。由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能力、识字能力,所以对于山的高还是容易理解的,他们的兴趣是诗的含义及到底华山高到什么程度。所以老师课堂所要做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能抓住文中的词语及课件的辅助理解华山的高,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诗的含义,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举头、回首等词语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课文,体会文中的诗的韵味。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鼓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华山)、小黑板、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爬过山吗?我国最有名气的山有五座,它们是&&人们称它们为五岳,(出示:五座山图片,老师介绍)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华山。先一起来读好它的名字。(板书:华山,学习生字华,点明它是多音字。)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华山吧。多媒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3、看了有什么感觉呀?(美、高)很多到华山的人和你们一样,都喜欢写诗或文章来赞美它!看,这里就有一首七岁孩子写的诗(出示:《咏华山》一诗)自己来念一念!(出示带拼音的古诗)

4、读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由易到难排列问题:谁写的?为什么写?诗是什么意思?&&)[

课文就解答你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我们来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

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读通每一个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小孩情不自禁登华山远远近近

山腰艰难情不自禁吟诵

(或将生字归类来认读)

3、昨天预习小朋友都给课文标段了,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呢?(提示古诗和上面内容上一段,有标点符号)同座位分段读课文,读得好的夸夸他,不好的地方互相纠正。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简评。

5、现在你们解决了哪些小问号呢?

◇谁写的?哪段告诉我们了?引导学生读出这一段。

◇为什么写?诗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可以用一句什么话或一个词语来评价华山板书:高华山真高哇!

6、看来同学们对课文都基本上了解了大概意思。过渡:华山到底怎样的高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细细读读课文第二段,寻找答案吧!

三、精读全文

(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段,指读。

2、讨论:华山到底怎样的高?请找出文中的句子来。

三四句:你能用动作告诉大家:假如你是华山,蓝天、山、白云、太阳都在哪里吗?(或上台玩拖移游戏)高不高?练读,(引导:如果你在山顶,还可能看见什么呢?)总结:华山真高哇!练读这两个句子。

还从什么句子体会到华山的高呢?第一句。为什么能从这句感觉到华山的高呢?读词语:艰难

(引导:你仿佛眼前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再读词和句,读出艰难的感受。)总结:奇险天下第一山,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山真高哇!

我们南京也有一座很高的山,是什么山呀?对了,老师还知道:紫金山有5座紫金山那么高!华山怎么样?引导学生再次齐说句子华山真高哇!

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读读这一段,再次体会华山的高吧!男女生读!

4、如果你在华山顶上,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5、小朋友们都忍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想去看、写去拍照&&.寇准也忍不住作了一首诗,忍不住,控制不住自己都叫情不自禁,出示词语情不自禁,指名读。[

6、小寇准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让我们也像寇准一样,再来吟诵《咏华山》吧!(出示古诗,齐读。指导什么叫吟诵?)

7、这首诗的意思就蕴藏在这段中,你们找到吗?同座位找找!交流。

8、你们能用动作表示出诗的意思吗!自己试试。(指导理解更、齐、举、首的意思。)

9、那你们能边做动作边背诗吗?这首诗题目是什么呀?对了!(板书:咏)

10、现在知道咏是什么意思了吗?就让我们在一起赞美华山吧!(师生齐背《咏华山》)

12、先生听寇准吟诵《咏华山》后有什么反应呢?读第三段,指名模仿先生赞美!如果你是那位先生,你还会怎样说?

13、真不简单,寇准当时才七岁,(年纪小)这样的好诗竟然是一个刚7岁的寇准吟诵的。老师如果在场,一定也会夸他你的语文学得真好!

师小结:希望我们班小朋友也能向寇准那样从小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下载《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咏华山 教学设计(精选)

    《咏华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平遥县汇济小学 邢海琴 教学目标: 1、教学剩下的生字:与、齐、称。 2、理解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古诗。 3、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00 教学目标: 【感谢您浏览网!请在站内输入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网址是】 1、会读本生字词,通过反反复复诵读文,理解生......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教学设计 李春梅 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 它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诗”与“文”浑然......

    《咏华山》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里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写好“华、与、齐”三字。2. 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对四句诗熟读成诵。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华山的高险峻美。4. 激发学......

    卓雪梅《咏华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咏华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合师附小二小卓雪梅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吟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五篇范文)

    ● 上课背景 第一课时已完成: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后,重点阅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教学生字:华、路、自、己。 ● 教学内容 1、理解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古诗;2、......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咏华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内容 咏华山(第二课时) 执教日期三维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