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答案

时间:2019-05-12 21:0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虚词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虚词答案》。

第一篇:虚词答案

一、解释下列“然”的意思。

(一)指示代词。相当于“如此”、“这”、“这样”、“那样”,有时在对话中也做对答词,相当于“是的”、“对”等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但是”、“然而”等。

(三)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状态,可译为“„„的样子”。解释下列“然”的意思。2.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6.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出师表》 7.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8.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9.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

10.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12.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1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14.忧谗畏讥,满目萧然《岳阳楼记》 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16.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17.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18.苍然白发,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19.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20.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2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2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23.娟然如拭,鲜妍明媚《满井游记》 24.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

二、解释下列“乎”的意思。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二)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吧”。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四)用作介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6.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7.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8.其恕乎?《论语》

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1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三、解释下列“为”的意思。1.介词

⑴介绍与行动为动作发生相关联的对象,可译为“替”“给”等。(2)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等(3)介绍动作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2.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3.语尾助词。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4.听其相顾言,闻着为悲伤。《观刈麦》 5.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6.虽然,公输盘为我云梯,必取宋《公输》 7.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8.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 9.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羌村三首》之三 10.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1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1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 14.力恶其不出与身也,不必为己。《礼记 大道之行也》 1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 1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钦。《鱼我所欲也》1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18.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1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20.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满井游记》 22.国险而民富,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2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2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父子何命焉为?《公输》

四、解释下列“与”的意思。(1)给(动词):(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3)和、同、跟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3.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 5.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 6.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8.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 10.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亭记》 11.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1)

12.而此地适与.余近

《满井游记》 13.每与.臣论此事

《出师表》 14.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解释下列“且”的意思。(1)连词,而且,并且:(2)连词,尚且,还(3)连词,况且(4)副词,将要,快要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5.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六、解释下列“而”的意思。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1.任重而道远(《论语》)

2.泉香而酒冽;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起坐而喧哗者(《醉翁亭记》)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4.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6.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7.登轼而望之;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水落而石出;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9.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1.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3.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14.朝而往,暮而归;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15.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妆而蹇者(《满井游记》)

16.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七、解释下列“其”的意思。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些”。(3)其中,其中的。(4)语气词,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5)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1.望其旗靡(《曹刿论战》)2.其妻曰“君美甚。”(《邹忌讽齐王纳谏》)3.其夫呓语。(《口技》)4.饿其体肤(《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6.以其境过清(《小石谭记》)7.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8.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9.公问其故(《曹刿论战》)10.其一犬坐于前(《狼》)11.其真无马邪?(《马说》)12.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八、解释下列“以”的意思。

何以战

介词,凭,靠

《曹刿论战》

九下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介词,凭,靠 虽不能察,必以情

介词,按照 弗敢加也,必以信

介词,按照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介词,把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用来

《鱼我所欲也》

九下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用来

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以光先帝遗德

连词,来

《出师表》

九上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连词,来 遂许先帝以驱驰

连词,来 是①以先帝简拔②以遗陛下

①介词,因为

②连词,来

愚以为营中之事

动词,认为 计日以还

连词,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介词,因为 以中有足乐者

介词,因为

全石以为底

介词,把

《小石潭记》

八下 卷石底以出

连词,而 以其境过清

介词,因为

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词,来

《岳阳楼记》

八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因为

愚以为宫中之事

不以臣卑鄙

悉以咨之

咨臣以当世之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告先帝之灵

以彰其咎

以咨诹善道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无从致书以观

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中有足乐者

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以文者

夫不能以游堕事

不以疾也

以为妙绝

以咨诹善道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无从致书以观

动词,认为 介词,因为 介词,拿 介词,拿 介词,把 介词,把 连词,以致 连词,以致 连词,来 连词,来

连词,来

介词,用

介词,按照

连词,来

连词,来

介词,因为 介词,因为

介词,把

连词,而 介词,因为

连词,来

介词,因为

介词,用

介词,因为

动词,认为,觉得

动词,认为,觉得

连词,来

介词,用

介词,按照

连词,来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下

八上

七下

八下

醒能述以文者

介词,用

《醉翁亭记》 夫不能以游堕事

介词,因为

《满井游记》 不以疾也

动词,认为,觉得

《三峡》

以为妙绝

九、解释下列“于”的意思。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1、可译为“在”

《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口技》 于厅事之东北角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记承天寺夜游》 相与步于中庭 《马说》 骈死于槽枥之间

《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出师表》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受人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曹刿论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邹忌讽齐王纳谏》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2、可译为“到”

《醉翁亭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唐雎不辱使命》 仓鹰击于殿上 《出师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八下 八下 八上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三峡》

《口技》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3、可译为“从”

《醉翁亭记》 见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 《唐雎不辱使命》 受地于先王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满井游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1、可译为“向”

《送东阳马生序》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可译为“给”

《唐雎不辱使命》 请广于君 《出师表》 欲报之于陛下也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可译为 “对”“对于”

《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鱼我所欲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从”《马说》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鱼我所欲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连词】表示提起相关的另一件事 《三峡》 至于夏水襄陵

《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 《出师表》 至于斟酌损益

九、解释下列“乃”的意思。副词。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

译作“却”。

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用于判断动词

相当于“是,就是,原来是”。

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译作“于是,就”。

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乃重修岳阳楼。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译为“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十、解释下列“虽”的意思。

虽:即使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故虽有名马《马说》

虽然

例: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第二篇:实虚词随堂检查十七答案

实词300高中部分默写十七:幸 延阳要宜狱 再造贼振志

1、丘 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幸运

2、妒人之能,幸人之失。庆幸,高兴

3、兄弟親幸,並侍宫省,賞賜累積,寵貴日盛。宠幸

4、匈奴 入 北地,居 河南 爲寇。帝初幸 甘泉。皇帝亲临

5、國家比下詔書,以延天下豪俊之士。招纳邀请

6、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及

7、宋公 與 楚 人 期 戰于 泓 之陽。水北

8、太行 之陽有 盤谷。山南

9、(项羽)陽尊 懷王 爲 義帝,實不用其命。假装

10、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同“腰”,腰部

11、夫(司马)仲达以所能要其君。要挟

12、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民爵乎?求取

13、故治之要在于知道。关键,要领

14、要之,死日是非乃定。总括

15、事已布告诸侯,诸侯皆以为宜。合适

16、明府位卑德重,不宜自轻。应当

17、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残忍)。争讼

18、古者斷獄,必訊於三公九卿,所以合至公,重民命。案件

19、代王(汉文帝刘恒)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两次

20、兴师伐鲁,造于长勺。到

21、成人有德,小子有造。成就

22、灵公造然矢容。突然(造次)

23、公侯之有冠禮也,夏 之末造也。时代

24、此行小忠而贼大忠也。害

25、老而不死,是为贼。害人之人

26、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强盗

27、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抖动(振長策而御宇内)

28、秦军复振,守濮阳。奋起,振作

29、振困穷,补不足。同“赈”,救济

30、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有志

31、欧阳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记

请指出下文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及其含义。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⑴夜缒而出(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晚上).

⑵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鄙:名词.

活用为意动词,把„„作为边境)

⑶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东:名词活用为..

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边界)

⑷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盟: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盟约).

第三篇:实虚词随堂检查十四答案

实词300高中部分默写十四:是 书数孰疏属

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2、功皆未至,子何獨自是而非我哉?认为正确

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这

4、唯才是举。助词,宾前的标志

5、家書抵萬金。信

6、赬莖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絶書。记载

7、爲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写国家典章制度的文体。

8、诗书礼易春秋。尚书

9、故爲國之數,務在墾草。方法

10、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技艺

11、存亡之数九。道理

12、數雖前定,人定却也勝天。命运

13、乃數其背約,突厥 愧服。数落,责备,列举罪状

14、屢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屡次

15、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细密

16、國家之大綱,微朕孰當統之?谁

17、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什么

18、萬物一齊,孰短孰長?哪个

19、貴戚專勢,侵逼公卿,略驅吏民,惡孰罪深。同“熟”,深

20、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地

21、安得疏 江 擁 三峽,餘波末流灌百城。疏通

22、諂諛者親,諫争者疏。疏远

23、臣聞 陳平事 漢祖,謀疏 楚 之君臣。使„„疏远

24、以七品官歸田,飯疏飲水,多讀萬卷書也。粗糙的食物

25、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稀疏

26、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生疏,不擅长

27、才疏学浅。浅薄

28、撫軍大悦,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分条陈述

29、誼 數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奏章

30、至於騾馬貓犬之屬,亦沐於河。种类

31、六卿分職,各率其屬。属下

32、軍士皆言,願屬大樹將軍。隶属

33、臨大澤之濱,望四邊之地與天屬,其實不屬,遠若屬矣。连接

34、口不能吐片奇,筆不能屬半句。撰写

3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从

36、沙平水息聲影絶,一盃相屬君當飲。同“嘱”,劝酒

37、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

38、上曰:‘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刚

选出“者”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I)。

例句:人之所以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助词,因果关系)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代词,用于动词词组后)

B、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代词,用于动词后)

C、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 操 皆冒行之。(代词,用于数词后)

D、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者一夏。(指示代词,这)

E、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時,民亂而不治。(助词,用于时间词后)

F、我固知 齊 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助词,定后)

G、陳涉 者,陽城 人也。(助词,判断)H、何人可使收債於 薛 者?(语气助词)I、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助词,因果关系)

J、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助词,假设关系)

第四篇:虚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定义: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2)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3)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 《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已”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动词,表示停止、限止语气,表示事实止于这种情况,有往小里说的意思。一般可译为“了”或“啦”。、“耳”:是“而已”的合音。一般用在叙述句尾,动词性减弱,可译为“罢了”。、“焉”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

(1)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既表示“于(介词)+ 是(此)”的意思,又表示提示性的煞尾语气。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用在形容词谓语后面,隐含“于是”而指代比较对象。如“晋国,天下莫强焉。”

(3)用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代词宾语“之”,指代作用更明显一些。如“非曰能之,愿学焉。”

(4)如果“焉”所指代的对象、时间、处所,在本句中的前一部分已经出现了,那么“焉”就不兼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句尾语气词了。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疑问语气词。(1)用在是非问句尾,(是非问是把事情的正面说出来,然后希望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译为“吗”。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 触龙说趙太后》

(2)用在选择问句尾,(选择问是列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用疑问形式提出来,要求对方从中选择一种作出回答。)译为“呢”。

(3)用在特指问句尾,(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提出所问内容,要求对方就疑问代词所指来回答。)可译为“呢”。(4)用在反问句尾,(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一般不需要回答。)可译为“吗”或“呢”。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墨子·兼爱上》

况日不悛,其能久乎? 《 晏婴论季世》

2(5)“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吧”。“乎”仍是疑问语气。

(6)用于祈使句尾。仍是疑问语气词,只是句中的祈请或感叹语调是主要的,“乎”的疑问语气相应减弱了,带有疑虑未定的色彩。表示委婉的疑问语气。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哉”:

(1)用在感叹句尾是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的,可译为“啊”。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2)用于反问句尾更为常见,这时一般需要疑问代词或“岂”字和它呼应依然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例如: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李斯《谏逐客书》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夫”:用在感叹句尾表示的感叹语气偏于惋惜悲伤的情绪,仍译为“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三戒》

10、“兮”:一般用于韵文的感叹句尾,可译为“啊”“呀”。

11、“何以„„为”意思是“为什么用得着„„呢”,是无疑而问,例如: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论语·颜渊》

12、尾语气词的连用

古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可以连用,最常见的是“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面。例如:

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遊褒禅山记》

“乎”和“哉”也常连用,“哉”只能放在“乎”的后面。例如: 善败由已,而由人乎哉? 《左传·僖公二十年》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最后是“乎”的句子重点在询问,最后是“哉”的句子重点在感叹。

除“乎”“哉”外,“矣”“已”“与”“邪”“夫”等,也可以放在其他语气词的后面。

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荀子·议兵》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三个语气词有时也可以连起来用,最常见的是“哉”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例如:

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三个语气词连用,感情色彩一般都比较强烈,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

三、句首语气词

最常见的句首语气词有“夫”、“唯”、“其”三个字。、“夫”

“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的。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例如:

夫大国,难测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夫寒之於衣,不待轻暖;饿之於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夫”还可以和“且、故、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且夫、故夫”大致等于“且、故”,增加了“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例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韩非子·问辩》、“盖”:

(1)作句首语气词时用于发议论。不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

(2)用在句中主语后谓语前,表示猜测或解释性的语气,意思为“大概”“可能是”,我们处理为语气副词。、“唯(惟、维)”

“惟”字用作句首、句中语气词时,可以写作“维”“唯”。用于句首时,有两种作用。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例如:

惟辟(国君)作福,惟辟作威。《书经·洪范》

唯赤则非邦也与?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

另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例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扬恽《报孙会宗书》

“惟”字用作句中语气词,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书经》、《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

蚩尤惟始作乱。《书经·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4、其

语气词“其”用于句首或句中,一般表示推测、擬议,有“大概”、“恐怕”等意思。例如:

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世》

四、句中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常有“者”“也”两个。

“者” 用于句中,主要表示提顿语气,在表示停顿语气的同时,有提示下文的作用。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此二人者,实弑寡君。《左传隐公四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语气词“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但有时也用于句中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示下文舒缓节奏的作用,表示停顿语气。例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句中“也”字还常和“者”字相结合,位于主语之后,起提示谓语的作用。例如:

君子也者,道法之宗要也。《荀子·致士》

二、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有些虚字,古人一般把它叫做“发语词” 或“发声词”,现代有的语法著作把它叫做“语首助词”、“语中助词”,有的语法著作把它叫作“词头”、“词尾”。

可以肯定的词头主要是一个“有”字,可以肯定的词尾是“然、如、尔、若”。还有“其、言、于、薄”四字,在《诗经》中用例很多,散文中却很少看到,也被看作词头,暂难作出定论。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一)有

“有”字作为词头,最常用于专有名词的前面。常见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例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於有殷。《书经·召诰》

朝代名词前面加“有”,一直沿用到后代,如“有唐”、“有明”等。“有”又用于某些名词前面。例如: 予欲左右有民。《书经·皋陶谟》

还可以用于某些形容词前面。例如:

不我以归,忧心有仲。《诗经·邶风·撀鼓》

(二)其

“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例如: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滂。《诗经·邶风·北风》

(三)言,于,薄

“言、于、薄”用作词头时性质相同,都只能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诗经·召南·草蟲》

(四)然、如、尔、若

“然、如、尔、若”主要放在形容词之后,与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此外还有“焉”“ 乎”两个字,作用同前四字相同。“如、尔、若”可以认为是“然”的变形。例如:

天下晏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子路率尔而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形容词后面加上这些词尾,能增加形象化的色彩,一般都可以解释为“„„的样子”(古人解释“为„„貌”)。

第五篇:文言文常用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1)、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译为“他”。(《师说》)

(2)、輮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译为“它”。(《劝学》)

(3)、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译为“事理”。(《师说》)

(二)、第一人称:译为“我”。例如: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3)、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三)、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些”,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用作助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作结构助词:

(1)、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

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译为“的”。(《赤壁之战》)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例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宋何罪之有?(《公输》)

②钩党之捕遍于天下。(《五人墓碑记》)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4)、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使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可不译。例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东西:到处。)

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二)、用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如:

①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张:通“涨”。)(《赤壁之战》)

②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其

1、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不表领属。

例如:

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师说》)

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芙蕖》)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能行古道”作宾语。(《师说》)④敛赀财以送其行。“其行”作宾语。(《五人墓碑记》)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根据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例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奄:覆盖、包住。奄有:完全占有)

(五)、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各种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例如:

①其皆出于此乎?表示“测度”语气,译为“大概”、“可能”。(《师说》)②其孰能讥之乎?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游褒禅山记》)③汝其勿悲!表示“婉商”语气,译为“千万”、“可要”。(《与妻书》)④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烛之武退秦师》)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示“期望”(祈使)语气,译为“一定”。(《伶官传序》)

⑥其可怪也欤?表示“反诘”语气,译为“难道”。(《师说》)

3、用作连词。作连词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②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4、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三、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①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下载虚词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虚词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虚词教案

    文言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

    常用虚词专题(含五篇)

    中考文言文复习——常用虚词初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孙永健学生姓名:之(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

    诗经 虚词汇总

    一、疑问词 乎,好不好。【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妹说,去看看好不?哥说,我看过啦。’ 宁,难道。【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然我没有去会你,难道你从此就杳无......

    步虚词

    步虚词 步虚词,又称步虚洞章,步虚歌、步虚子,简称“步虚”,是道家斋醮时娱神的乐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说:“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飞巡虚空所讽咏,故曰步虚”。步虚犹言飞升......

    文言虚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

    虚词故事

    常用文言虚词用法 1、之 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

    虚词教案

    虚词的用法 十五中张文秀 教学目标: 1、理清虚词,认识虚词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虚词的性质,正确掌握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鉴赏文言虚词运用的妙趣。 教学重点: 虚词的表意......

    实虚词随堂检查二十九答案(含5篇)

    实虚词随堂默写二十九:顺素 汤通痛退亡 为务 1、孝悌(tì,敬爱兄长),天下之大順也。道理 2、湯武 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顺应 3、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放任 4、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