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冬之旅》教学设计
《冬之旅》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2.内容解析
(1)本单元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唱为主,采用《冬之旅》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2)钢琴曲《十一月·雪橇》选自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四季》,此曲为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由中庸的快板和五声音调组成,质朴而宽广,使人联想到车夫哼唱着俄罗斯民歌,赶着三套马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的情景。中间部主题较为活跃,带有歌曲和舞曲的双重特点。在小二度倚音装饰下,生动的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这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跃,使乐曲充满生气。在欣赏每一部分乐段时可配上相关图片背景或展示谱例,同时需要学生对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有所认识。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在赏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2)正确识读《踏雪寻梅》乐谱,掌握弱起小节和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节奏,并通过二声部发声训练做到在演唱歌曲时声音的和谐统一。
(3)通过欣赏乐曲《十一月·雪橇》这首钢琴曲,能分析曲式特点并体会音乐作品所描绘的画面和要表达的情绪。
2.目标解析
(1)要唱好一首歌曲首先要掌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对音乐进行全方面分析和理解,掌握了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通过声音正确的表达出音乐应有的情感元素,《踏雪寻梅》这首歌曲描绘的是冬天的雪景,欢快的情绪,跳跃的节奏,教师要用合适的引导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认真聆听与赏析音乐,让学生真正做到带着欢快愉悦的心情和丰富的表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唱歌与识谱是密不可分的,学唱歌曲的前提必须正确识读歌谱,练习弱起小节与休止符停顿的节奏型。《踏雪寻梅》是一首二声部歌曲,高低声部都有着各自的音高特点,教师在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时要着重强调音色和音高的和谐统一,通过指导和实践探索提升学生合唱的和声效果。
(3)钢琴曲《十一月·雪橇》是一首俄罗斯风格的乐曲,以欣赏为主,主要通过分段听赏,对乐曲进行曲式分析,体会每一段乐曲旋律的不同特点所描绘的不同画面和景色,以及人物的刻画,主动思考乐曲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踏雪寻梅》。
(2)掌握好弱起小节和休止符的节奏,并在演唱歌曲中做到二声部声音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策略
以多媒体课件资源为主,运用情境导入法、预设悬念法、谈话讨论法引导式教学。在歌曲学唱中注重分声部训练,教师适当示范,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体验和创编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唱好歌曲,欣赏好音乐作品。
五、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进教室。(设计意图:《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都能哼唱,而且较欢快,给他们创设“美丽的冬天”的意境,感受到冬天的气息,体验到冬之韵的意境。)
2.新课导入
(1)播放童声合唱《雪绒花》,展示关于冬天的一组风光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冬天的美。
(2)出示无音乐的画面:雪过天晴,白雪皑皑,红梅怒放。
师:画面中描绘的是什么?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都知道,梅花总是挑选在最严寒的冬天开放,梅花傲雪斗艳,凌寒独开,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它们为沉寂的冬天增添了一抹艳色,一片生机。这种敢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是大家值得学习的。
(3)引出课题《踏雪寻梅》。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3.欣赏与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
(2)初听歌曲,或教师示范弹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
师:能谈谈音乐给你的感受吗?音乐把你带入了怎样的画面?
生:讨论并积极回答,教师评价。(欢快的、悠闲的、怡然自得的„„)(3)教师介绍二声部合唱并做好发声练习。介绍二声部合唱及其要求; 实践与发声练习。(展示板书)
(4)哼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高声部)。老师钢琴伴奏。
展示谱例,熟悉曲调。若直接唱准旋律有困难,可用“啦”“啊”等方法练唱; 练唱歌词1—2遍。
(5)练唱第二声部旋律(低声部)。展示谱例,老师钢琴伴奏; 练唱第二声部歌词1—2遍。
师生合作演唱,合唱《踏雪寻梅》。
同学们唱第一声部,老师配唱第二声部;老师唱第一声部,同学们配合老师合唱第二声部。
教师随时用钢琴帮助低声部学生找准音,达到声部和谐、准确;
填入歌词练唱二声部合唱歌曲(2—3遍)。
(7)多媒体展示歌词。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有表情完整跟琴跟伴奏演唱。
4.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十一月·雪橇》。师:请同学们思考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景?
音乐作品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2)学生欣赏乐曲后,可以初步地讨论和交流。(3)介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4)复听乐曲,分乐段欣赏。
通过多媒体展示板书和段落音乐出示三个乐段的主题旋律。欣赏时,教师可以重点提示学生乐曲演奏的主题,便于学生把握。
(5)分析各部分出现的出题次数与旋律特点。
(6)再次聆听全曲,进一步体会乐曲的意境,能够独立听出各乐段的主题音乐,并尝试总结出乐曲的曲式结构。
5.课堂小结
学生主动说说冬天带来的乐趣,教师总结。
第二篇:第六单元 冬之旅 第三节 教学设计综述
第三节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演唱活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
2.结合《十一月·雪橇》欣赏,体验音乐是如何表现美好的大自然。
3.欣赏歌曲《菩提树》器乐曲《铃儿响叮当》运用示范法吹奏乐曲促进学生的乐曲吹奏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十一月·雪橇》音乐结构。2.《十一月·雪橇》的音乐结构认知。教学分析
《十一月·雪橇》这是一首由三部曲式构成的乐曲,首部是一个三段曲式,呈示段在E大调上,但结束时转到了
小调上,中段在小调上,旋律是呈示段的引用,但由于调性和织体上的变化使得中段与呈示段在色彩上形成对比,再现段旋律变为和弦式的,伴奏织体发生了变化,气势更宽广,气氛更加动荡。中部由复乐段构成,该乐段是一个平行但是转调的乐段,基于a小调,结束在D大调上,反复时转为再现部的属准备。整个再现部织体都变化了,高声部派生出一个持续的象征雪橇铃铛声响的固定音型,而歌曲性的旋律则在中、低音区奏出,更显得深沉。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复习环节
1.复习歌曲《踏雪寻梅》。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歌曲《踏雪寻梅》,先请一名学生独唱,再请全体学生合唱《踏雪寻梅》。
教师讲评学生的歌唱情况。2.复习《咏雪》。教师活动:
(1)教师唱旋律《咏雪》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请学生听辨,顺序如下。
学生活动:
(2)学生听辨后回答教师所唱旋律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顺序。(3)教师播放《咏雪》音频主部与副部主题,学生说出主奏乐器音色。3.教师讲评学生的复习结果。
二、欣赏器乐曲《十一月·雪橇》
1.教师导语:世界上很多音乐家都写过大量的和雪有关的音乐作品,现在请同学说说你知道的哪些作曲家还写过和雪相关的音乐作品?
学生回答:《雪花》《铃儿响叮当》《雪绒花》。
2.大家知道很多和雪相关的题材作品,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十一月·雪橇》。
学生活动:学生简述自己所了解的柴可夫斯基。教师介绍《十一月·雪橇》的相关资料。
这首作品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这首作品又译作《在马车上》,关于这首作品,还有一段小故事。1876年,每月一个固定的日子,柴可夫斯基的管家就会提醒他:“先生,又该寄邮件了吧?”这时候,柴可夫斯基就坐下来,把当月的曲子完成。写这些钢琴小品成了他每个月定期的音乐游戏,写过就放下,直到下个月仆人提醒之前,他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创作灵感不可能随呼随到,在六月和十一月,到了“寄邮件的日子”,柴可夫斯基腹中空空,找不到理想的表达方式,于是拿两首平时写好的性格小品来充数,这就是《十一月·雪橇》。
3.乐曲欣赏《十一月·雪橇》。
(1)教师播放《十一月·雪橇》,同时指示音乐结构图引导学生完整听赏。引子 + 首部(三段式)+ 中部 + 连接部 + 再现部(2)学生活动。学生谈自己听音乐的感受。
呈示部:雪橇在旷野的寂静中悠闲地行使。
展开部:活跃的舞曲风与坚毅、粗犷的音乐情绪转化。再现部:雪橇在旷野的寂静中悠闲地行使。(3)学生活动。
听乐曲《十一月·雪橇》呈示部,学生用手指画旋律线感受旋律线特点与情绪特点。学生分析呈示部旋律特点与音乐情绪:
呈示部:旋律走向以向上迂回起伏为主,音乐情境展现出悠闲、舒适与逸静的氛围。(4)学生活动。
学生听《十一月·雪橇》展开部分析展开部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学生用两手的食指在桌面随音乐打击音乐节奏,以两个食指交替运动模拟音乐的节奏。或者学生掉转椅子,把椅子当雪橇随音乐颠动身体,体会音乐的情绪。
学生分析音乐风格特点:展开部的音乐,由跳跃与活跃的舞曲风的音乐向坚毅与粗矿的音乐情绪的对比发展;进而回复活跃的舞曲风,提高音区的表现使之具有色彩性的变化发展;最后转化成调式的转变,做出最鲜明的妙趣横生的对比。
(5)学生听唱与记忆呈示部主旋律。
4.再听《十一月·雪橇》,请学生在讲台或利用幻灯片,指示音乐结构图带动大家听赏。5.教师评价学生的听赏效果。
三、竖笛吹奏
欣赏声乐曲舒伯特《菩提树》和器乐曲《铃儿响叮当》。教师范奏《铃儿响叮当》学生练习,学生之间互教互评。学生吹奏《铃儿响叮当》并为乐曲即兴编配打击乐器。教师或学生示范吹奏《菩提树》,学生练习,互教互评。教师讲评学生的吹奏情况与打击乐器编配的效果。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欣赏了乐曲《十一月·雪橇》,体验了音乐是如何表现美好的大自然。并欣赏了歌曲《菩提树》,器乐曲《铃儿响叮当》也促进了学生的乐曲吹奏学习。
学习评价要点
1.学生能否了解《十一月·雪橇》的音乐发展顺序。
2.学生能否正确地吹奏《铃儿响叮当》与《菩提树》,并与打击乐器合奏。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5月7日生于乌拉尔,自幼便有非凡的音乐才能。1859年彼得堡法律学校毕业后曾在司法部任职,1862年进彼得堡音乐学院,1866年毕业后,应邀就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877年,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并辞去音乐学院的职务。1877─1890年,他得到富孀梅克夫人的赏识和资助,创作进入极盛时期。1893年,他在彼得堡指挥演出《第六(悲怆)交响曲》,于10月25日不幸与世长辞。主要作品:《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等。
第三篇:冬之旅说课稿
兴华中心校初中部音乐公开课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说 课教案
说课教师:郑婉婷2014年11月27日
兴华中心校初中部音乐《冬之旅》说课教案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冬之旅》是这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是一学期的收尾单元。安排的内容主要着眼于人与自然,选择的作品动静结合,活动设计体现情趣性。旨在驱散严冬的寒冷,增加学生音乐的感受积累,从作品的创作手法、表现手法多样化的比较中发展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
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学为主、采用《冬之旅》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
二、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丁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出发,制定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情感目标
通过演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与诗词的优美。
2、知识目标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断音的演唱方法,能根据力度记号对歌曲进行力度的处理。
3、方法目标
对比欣赏,了解作曲家创作手法;学生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添加合适的前奏和尾声,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认识断音记号,正确地掌握其演唱方法;四个“响叮当”处的演唱及处理。欣赏歌曲,体会诗词的魅力。
2、教学难点
弱起句的正确演唱;“骑驴”和“好花”这两个一字多音处音高节奏的准确把握;歌曲中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五、教师教法
1、情景导入法
由于音乐有不确定性,学生的感受不一定相同
2、谈话讨论法
听唱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兴趣从音像中获得,所以我采用了
3、听唱法
六、学生学法
学生的学习需要方法,好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突破重难点,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将在听、唱、动、创造中反复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让学生学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如果学生学得有不当之处,我可以适当点拨一下,本节课力求在老师的帮助之下,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歌唱、左后达到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七、教学准备
四君子花图片、梅花图片、冬天景色图片。
八、教学过程
(一)歌曲练唱
全体演唱《采花》。
设计理念:有感情地演唱《采花》,注意气息与声音的控制。再次体会歌词中四季节里各种绽放的花。
(二)激趣导入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1、首先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展示一组冬季的风光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冬天的美。
2、随后出示无音乐的画面:雪过天晴,白雪皑皑,红梅怒放,问:“画面中描绘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后,师小结:“梅花傲雪斗艳,凌寒独开,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它们为沉寂的冬天增添了一抹艳色,一片生机。”
3、通过以上这种预设悬念法,谈话讨论法,渐渐引出我们今天课题《踏雪寻梅》。
(三)歌曲学唱
1、揭示课题后,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完整聆听歌曲范唱。
2、让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可以让学生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效的体现我们现在的课改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
3、再次聆听老师范唱,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些乐句,自主选择学唱的顺序。
(四)分段学习歌曲环节(在此环节我将着眼于解决歌曲的重难点)
1、当学生选择第一乐段时,按节奏跟老师分句读歌词,同时解决其中的生辟字“霁ji”和“坝桥”的读音及词意。
用模唱法分句学唱歌词。重点解决两个附点处的演唱:
在休止符处采用“向外张望、闻花香、听铃声”节奏律动的方法,来解决本句的难点。
雪霁天晴朗(向外张望),腊梅处处香(闻花香),骑驴坝桥过,铃儿响叮当(听铃声)。
用画弧线的方法解决“驴”的音高,最后让学生带着这些动作完整地跟琴唱一唱。
2、当学生选择四句“响叮当”时,这样安排
请学生说说此情此景中小毛驴的铃当声,应该是怎样的?让学生用对比法选择一条更适合的铃铛声,表现欢快而又轻巧的情绪。
3、学生选择后介绍断音记号。
师生一起探讨四句“响叮当”的力度处理,用渐强来表现了驴子由远及近,跟琴演唱加以巩固。
4、当学生选择最后一句时,如下安排
直接跟老师唱一唱,让学生找出最难唱的地方,用图谱示意法解决“好花”的一字多音。用闻花香的身势解决弱起乐句的难点。
5、最后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有表情完整跟录音跟伴奏演唱,用以上所有提出的要求多次加以巩固。
(五)欣赏《沁园春雪》
设计理念:进一步感受冬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也用音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冬天的喜爱,让学生来欣赏另外的一首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沁园春雪》。
此环节充分运用合作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及时捕捉学生的创作灵感,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进行朗诵;
2、介绍毛泽东作词时的背景;
3、欣赏两首不同创作手法的歌曲。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合唱与独唱的不同之处。
九、小结
最后同学们有感情的演唱《踏雪寻梅》,这皑皑的白雪,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赏的美景,更为来年的丰收打下了基础,还为大家提供了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撬的好处所。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冬季的美妙。
十、说反思
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更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第四篇:冬 朱自清 教学设计
课题:课外阅读指导《冬天》(作者:朱自清)执教:朱煜 学生:六年级
活动:全国课改10周年暨落实新修订课标理念名师教学观摩活动 时间:2012年3月10日下午(60分钟)地点:厦门六中会堂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题目,你从上面得到什么信息?
2、读书质疑
师:有没有什么问题自己解决了,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怎么办? 生:上网 生:问老师同学 生:查字典书籍 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3、洋炉子
师:因为是从外国传进来哦,前面加“洋”字,在上海,火柴叫“洋火”。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生:
师:读到关键词“暖”,刚才读不懂主要内容,那是因为你没抓到关键词。
生:
师:一想起~~~你就想起冷。
二、第一段:读出谈话风。
1、读书
师:这个自然段写了几个“冷”字? 生:一个冷字。(师:把句子读一读。)
师:对朗读不够满意,想象平时父亲怎么对你说话,读句子要关注关键词。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冷、暖)为什么冷暖是关键词?(这两个词有对比的作用)请你来读一读。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师:“暖和些”读得快些就更好了。(齐读)
2、感悟
师:轻声读第一小节,想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温暖?
汇报句子一: 生:
师:你感受到温暖是什么样的温暖(生:关心爱护,亲情的温暖)生:
师:为什么你从这句感受到温暖?(当时的环境让人感觉很温暖。)是啊,环境让人感受到温暖。
生:(我从“围”字感受到温暖温馨。)师:是啊
生: 我从中感受到爱和关心。
师:这种暖意如果要概括出来,就是父子情。
汇报句子二:“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师: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读。师:哪些关键词是要特别留意的?
生:常常站起来、微微地、觑着眼睛、氤氲的热气、一一地放在 师:为什么?(生:因为这些词写出了细节)齐读。
师:读着这些句子,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如果读出的仅仅是文字,那就有欠缺。
展示语段一: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站起来()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师:这个句子省略了什么?(生:省略了形容词。)省略的仅仅是形容词吗?还省略了什么?
展示语段二: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着脸,()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筷子,()豆腐,一一地()我们的酱油碟里。师:现在省略了什么?(生:动词。)师:现在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练习:用开头说完整,可以用文章里的话,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揉在一起。
我们都喜欢白水豆腐。因为。
小结写作风格:
朱自清早期文章语句简练,节奏明快,像说话一样,这叫“谈话风”。这样的风格在课文后面还有,语言朗朗上口,就像在跟我们谈话一样。
三、第二段:读出镜头感。
1、自读:找出冷或暖的句子,谈谈感受。
2、汇报:
生:“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从这句话,我体会到街上很冷清。
师:如果第一小节写的是寒冷,那么第二小节写的是冷清或清冷。
生:“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一家人的亲情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生:“外边虽 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从这句话,我体会到外面冷清我们家却很温暖。
生:“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从这句话,看出一家四口生活温馨。
生:“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从“老”字看出我想到妻子心里很温暖。(师:除了温暖还看出什么?)还看出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师:如果说上一小节写的是父子情,那么这一小节写的是夫妻情。
3、小节写作风格:
板书: 住在台州 住在山脚下 住在楼上 特写镜头
师:从板书中发现什么?
生:地理位置发生变化,范围越来越小。生:住的地方从大处到细节。师:这就叫做镜头感。
四、对比两段话,读出整体性。
1、谈两个小节的相同点。
师: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内容不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相同的地方是“亲情”。
师:文章先写父子情,然后写夫妻情,虽然时间地点发生了变化,但温暖情谊却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小节要放在一起。
2、师:两个小节中相同的地方远不止这些。幻灯一:
1、一上 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2、。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生:这两个句子都有相同的词语。
师:两个句子句式相同,用词重复。这是为什么呢?
生:为了强调作者的感受,为了怀念亲情。
幻灯二:
1、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 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
2、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 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生:两个句子内容一样,就是标点符号变了。
师:原句说的话有逗号,改后的句子没有逗号。朱自清的原句用标点隔开,句子比较短,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叫谈话风。再教大家一个秘密,这样谈话风的句子可以用方言来读,就像讲话一样。
小结写作风格:
你可以把两件完全不一样的内容放在一起写,但是你选的这两件事情一定要有相同点,这叫整体性。
五、谈话
师:既然写温暖,题目能不能改成“温暖”? 生:用“冬天”这个题目可以反衬“温暖”。
师:这篇文章是节选的,原作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是父子之间的事情,第二小节是与朋友间的事,第三小节是夫妻间的事。其实就是亲情、友情、爱情。这三种感情哪种更重要,应该是都重要。因为亲情和爱情比较接近,所以只截取这两种感情。原文可以大家去找来看。
板书:
冬天
谈话风 冷 寒冷 清冷 镜头感 暖 亲情 环境 热 围 父子情 整体性
住在台州 夫妻情 上网 住在山脚下 请教别人 住在楼上 查书 特写镜头
要教给学生什么
——关于如何将《冬天》 作为课文阅读材料的思考 李煜
教学目标:课文阅读指导要教给学生的是阅读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着重告知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教学重点:谈话风
教学策略:反复朗读“洋炉子太高了„„”这个细节,通过读原文,读少了叠词的语段,读少了动词的天空练习,学生读中对比,内化语言,然后进行句式训练:
说一段话,可以用课文语言,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将课文语言和自己的语言揉合在一起说。通过交流、讨论、充分感受父子情深。
第二小节中,内容多杂乱,但有特点,将住在台州、住在山脚下、住在楼上、特写镜头,用渐大的字体标识出来,造成视觉冲击,学生才能注意到。
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表达。
附原文:《冬天》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档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 “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
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第五篇:初三音乐教案冬之旅
初三音乐教案冬之旅(2课时)
第六单元——冬之旅(共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声乐作品《我爱你,塞北的雪》;器乐作品《咏雪》。
3、诗朗诵:《沁园春·雪》。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学会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做到演唱时声音和谐统一。
2、通过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咏雪》两首音乐作品,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冬景、抒发情怀的。
3、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踏雪寻梅》。
难点:解决二声部歌曲的和谐及音准。
教学过程: 1.首先播放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沁园春·雪》的歌曲录音,并通过投影或电视画面,展现冬雪的美景。使学生在视、听双重感官的作用下,感受冬的圣洁、博大与美丽。在音、画的结合中享受审美,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课主题。
(1)聆听之后可以让学生简述一下初步的感受。
(2)说出歌中所表达的内容。
2.播放歌曲录音《踏雪寻梅》,学生对照歌词认真聆听。并与《沁园春·雪》作一些对比:情绪,情感,速度,力度。
3.请学生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学唱歌曲,其方法,可采用听唱法或视唱法,其步骤如下:
(1)轻声哼唱高声部旋律,熟悉曲调。(如有些学生直接唱准旋律有困难,也可用“啦”“啊”等方法练唱。)
(2)轻声唱唱歌词1—2遍。
(3)轻唱低声部旋律。老师用钢琴或其他乐器为学生伴奏(2—3遍)。
(4)轻声唱一唱低声部的歌词(1—2遍)。
(5)重点是将两个声部的旋律结合在一起练唱。(教师可随时关照低声部的音准,用钢琴助学生一臂之力)达到声部和谐、准确。
(6)填入歌词练唱二声部歌曲(2—3遍)。
4.教师可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踏雪寻梅》。
5.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分析与演唱情感方面的处理,如:在处理相同歌词反复时可将前两小节唱得轻一点,后两小节唱得强一些,长音还可以做渐强处理。
6.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1)先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一遍全曲(要求安静,认真地聆听),然后说一说第一遍聆听对歌曲的哪部分音乐印象最深刻,是前奏、主体还是尾声?为什么?
(2)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前奏”音乐的特点,说一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如: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似亲吻着大地,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等。)
(3)请学生朗诵一遍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美。
(4)再次欣赏全曲,学生可以情不自禁地跟着小声哼唱,还可以用手势表现对“前奏”音乐的感受。(如:雪花飘落的情景。)
7.欣赏:《咏雪》(器乐曲)
(1)聆听全曲。
(2)分析作品。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2.学吹竖笛《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3.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演唱歌曲《踏雪寻梅》的表现力,达到声音和谐统一。
2.能够熟练地吹奏竖笛曲《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3.欣赏《十一月·雪橇》,感受作品所描绘的景色。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创编能力及敢于当众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竖笛吹奏《铃儿响叮当》、《菩提树》,并试者背谱演奏这两首乐曲。
难点: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演奏、创编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踏雪寻梅》(要求:二声部声音和谐、优美)
2.欣赏乐曲《十一月·雪橇》。
(1)完整地聆听乐曲《十一月·雪橇》。
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景?
(2)学生欣赏乐曲后,可以初步地讨论一下思考题的内容。
(3)复听乐曲,分乐段欣赏。同时通过投影、板书或其他方式出示三个乐段的主题旋律,欣赏时,教师可以重点提示学生乐曲演奏的主题,便于学生把握。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分别哼唱一下乐曲的主题,感受音乐的风格特征。(5)再次聆听全曲,进一步体会乐曲的意境,能够独立听出各乐段的主题音乐。
3.学习吹奏竖笛曲《铃儿响叮当》、《菩提树》。
练习方法:
(1)学生自主练习,初步熟悉旋律。
(2)小组练习,体现互帮、互学、互评的教学原则。
(3)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唱一唱旋律,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和视唱能力。
(4)集体吹奏两首乐曲(2—3遍),开始练习时一定要将速度放慢,要求学生自己吹奏时要慢、要准确,逐渐地做到边吹奏边听他人的演奏。并能够对他人的演奏做出相应的评价。
(5)学生汇报练习
成果,汇报的形式可多样。(个人或小组吹奏均可以)
4.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实践性教学工作。
(1)全体学生共同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边唱边即兴地做动作,以表达内心欢快地情绪。
(2)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为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如: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随着音乐作律动等。)
(3)以小组为单位在大家面前表演。
(4)评价:采用互评的方式为各小组的表演打分。(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