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培心得.(写写帮推荐)
2015-05至08(第一季度)儿科规培总结
山西省儿童医院 张从茹
2015年5月至2015年7月,我在山西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学习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参加医院及科室的业务学习,能够协助代教老师管理病人,完成医院组织的出科考核。详述如下:
在消化隔离科,最多见的的疾病是手足口病,其次是麻疹,水痘等传染病。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的一种以双手、足及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与学龄期儿童,以夏季为好发季节,病程一般在5-7天,通常发病后2周内为隔离期。手足口病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肌阵挛、震颤、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严重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多为该病致死原因。病原学检查化验肠道病毒阳性可确诊。对于治疗,除外清淡易消化饮食,做好口腔护理等一般处理外,若为单纯性手足口病,给予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后给予应用抗生素。若出现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应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给予甘露醇降颅压,及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静点。若发生急性肺水肿,积极使用呼吸机。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有腹泻病,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腹型过敏性紫癜,腮腺炎后胰腺炎等病。主要掌握液体疗法,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腮腺后胰腺炎诊断及治疗原则。另外也接触到川崎病,嗜血细胞综合征等疾病。在学习期间,我能熟练掌握补液疗法,过敏性紫癜时激素的用药剂量及减量原则;了解多种能引起黄疸的疾病,需要做的辅助检查及治疗;禁食病人的液体及能量补充原则等。对于科室的业务学习,能认真学习,积极钻研,结合临床。
目前我在儿童重症医学科进行学习,积极参加科室的业务学习,病例讨论,对于药物中毒病人的治疗能熟练掌握,对于血液灌流、血液净化,呼吸机的应用能基本了解,重症肺炎的治疗原则,危重病人的急救措施及用药。
以上是我一季度的学习总结,特此汇报。
第二篇:规培心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得
时间转瞬即逝,我在厦门市第一医院规范化培训13个月已经结束,在这期间能够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坚持“忠于职守、执业为民、乐于奉献、廉洁行医”的工作方针,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我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学习上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提高,这完全归功于医院的严格要求,以及一系列的规范化培训。
刚到厦门第一医院时,医院给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由科教部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医院的概况、岗位纪律、工作制度,使我们对医院的宗旨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激发我们的责任感和为临床事业献身的决心。
在规范化培训期间,我一共轮转了神经内科、血液内科、肾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急诊科等8个科室,掌握了各科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准确的收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专科检查,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具备独立正确地处理临床常见问题的能力。并积极参加科室、医院组织的小讲课、业务学习、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等。虽然医患关系愈来愈紧张,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我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拒绝收受“红包”、“回扣”,以医谋私现象。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主动与服务对象沟通,耐心解答咨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事之间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不断加强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巩固医学基本技术,学习发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通过1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知识;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为适应新形势下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虚心学习,改进不足,踏实工作,再接再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
第三篇:规培心得.
5-8月住院医师规范化
培训小结
2015年4月我有幸被山大一院规培基地录取,成为山西省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中的一员。
从2015年5月至8月,我轮转了皮肤科、精神科和肾内科,在轮转期间,我的综合技能显著提高,对临床工作的认识也逐渐增加。在正式培训前,我们接受了岗前培训,了解了包括医院概况、轮转内容、轮转考核、具体考勤等轮转期间的管理内容。到科室以后,各相关科室主任也很重视,安排科室骨干医师担任带教老师,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带教老师以外,各科主任、科内其他医师和护士都很热情,有求必应,耐心指点,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一些稍微年长的青年医师,他们医学基础知识很扎实,但他们孜孜不倦的求知态度给我树立了榜样,让我看到了自身差距,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此期间我还参加了山大一院规培基地还组织了“CPR急救培训”,掌握了心肺复苏的要点,纠正了不规范的动作。高年资医师通过系统讲课、操作示范、模型练习等方式培训我们的临床技能,老师会尽量给我们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轮转考核登记册中要求的病种因个人有限,科室都会积极配合给我们所需病例;院里每月进行一次讲课或病例讨论,一些科室还会安排固定小讲课;我们也常常跟随主任查房,在查房过程中观察、学习,提高临床诊疗、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轮转期间我发现自身还有很大的不足,理论知识不扎实,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加倍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住院医师。
——畅晓丹
第四篇:住院医师规培心得
规 培 体 会
(2017)
姓
名
马静
培训年级2016级
培训专业 神经病学
身份类型 本院职工
我坚信,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如果说外边的大世界是一颗闪耀的明星,那么河大一附院就是一本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史书,读的时间越久,越沉醉其中。2016年7月,刚毕业,带着懵懂与未知,冲着八朝故都的名誉来到了开封-豫东地区一座极美丽的城市。初来乍到时,吸引我的不仅有那风光绮丽、水木清秀的美景,还有那学养深厚、人杰地灵的人文精神。还记得面试时,趁中午休息,我和同事来到医院后面的龙亭公园,第一次见识到了那坐落于高达13米巨大青砖台基上的殿堂,给人以帝王般的威严之感。殿堂前,东、西潘、杨两湖环绕,水波荡漾,几只游船在水面漂移,似是画中景但更胜一筹感觉。大门前游客络绎不绝,甚是繁华。
面试完,很幸运的成为某医院的一名职工。岗前培训期间,让我彻底的惊叹于其文化底蕴。岗前培训的每位老师身上流露的那种大家气息让我叹服,他们对历史的洞悉、对人文的解读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这座城市,但更让我思考的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人文精神才能孕育出那么多杰出的人才来。
岗前培训完,开始进入临床轮转。便于熟悉科室环境,本院职工先在自己科室轮转。听历届师兄师姐们介绍说刚入职,科室环境复杂,要多干活少说话,以免哪一句话触怒了谁就没有好结
果。于是小心翼翼的来到了神经内科一病区。可是意料之外的是,接触下来,我们病区的科室氛围是相当的融洽。刚进科,跟张老师一组一块儿管病人。张老师是一位很低调但又不失学识的老师。临床上鼓励、教导我,生活上帮助我,让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也消除了很多背井离乡的落寞。科室的两位主任也很平易近人,每周四下午业务学习,学习专业新进展,工作中有什么专业问题问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鼓励我们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及比赛,让我们体味到学习的快乐。师兄妹们之间,年轻人,有共同话题,专业、学术上讨论、争辩,各抒己见,学习氛围浓烈。
慢慢地,随着我们成长,开始自己独立管病人。还记得刚开始自己收病人时的各种忐忑,第一次夜班时的惴惴不安不敢入睡。还记得第一次给病人谈话,谈到病人嚎啕大哭,我亦含泪安慰;还记得夜班第一次一个人的抢救,做的第一个心律变平的心电图,有些害怕,但坚强的去告诉家属真相并安慰。记得最清楚的是2107年初即将春节时收的一个急性脑梗塞的阿姨。来医院时发病3.5小时,意识差,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急诊行头颅CT未见出血,考虑急性脑梗塞,根据最新指南,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是最佳选择。但急诊静脉溶栓亦如悬崖上跳舞,病人基本情况可,就是一曲优美的舞蹈,否则,跌入万丈深渊,甚至丧命。最大的风险是出血。而且该阿姨血糖极高,必须先降糖。降糖需要时间,且
查阅既往病历,血管基础极差。告知家属出血风险大,家属犹豫,犹豫间错过静脉溶栓时间。只能给予普通治疗。后又出现高热、多重(肺部、泌尿系、生殖系)感染,根据各种病原学结果选择抗生素,仍没有控制住发热,不行的是还是导致的了一次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急剧下降,脑灌注不足,引起再次脑梗塞--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看到头颅CT的那一刻,我不知所措。因为专业人士都知道,神内有两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重症--大脑中动脉综合征和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随时有生命危险。但我还是给自己壮了壮胆,把那两位身高180cm魁梧有力的儿子叫到了办公室,对着电脑解释病情。大儿子听完我的解释,独自走出了办公室,小儿子眼含泪水一遍一遍的问,还有救吗。我不知如何回答,默默不作声。面对噩耗,一个选择隐藏内心的悲痛,一个选择反复的追问,第一次感觉那种无力,再伟大的言语也不能征拯救的无力感。最终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眼眶湿润。
面对疾病,生命显得很脆弱,悲伤会有,但更多的时候是看着他们好转出院,很欣慰,一种任何事情都不能替代的成就感。还记得收的第一个脑出血的病人,入院时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左侧肢体基本不能抬起,出院时不用别人搀扶可以自己行走。后面来复诊过几次,每次来妻子都很感谢。其实,作为小医生,能为病人解决痛苦,挽救健康,心里很踏实很开心。
经过6个月的自己科室历练后,开始其他科室的轮转。先去的神经电生理室。在那一个月,学习了脑电图的操作和分析,并了解了常见的神经-肌肉病的肌电图判读。随后来到医学影像科轮转。在那里,跟着周主任阅片,周主任的认真、负责感染着我。本是一科主任,好多事儿可以让手下的人去做,可是,她都要亲力亲为。每一张影像片子她都要过一遍,而且,遇到典型疑难的片子都会给我们分析解读。跟着周主任,不仅学习了做人,也学了对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今年6月份开始至现在在呼吸内二科轮转。呼吸二科是一个刚成立的科室,就像那刚升起的太阳,充满着光芒。又像那年轻的少年,充满着活力;几个年轻人,一起学习、拼搏,学术氛围浓厚。在郭主任及梁老师带领下,让我学习了许多兄弟科室相关疾病的诊治,我相信,再回自己科室时面对这类疾病会增加很多从容与淡定。
据说,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且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愿我们都能记得昨天的意义,做好今天,计划明天,走稳每一步,让规培生涯过得丰富又有意义。
第五篇:规培心得.
进修工作总结
董相辰
首先非常感谢医院能给我到外面学习的机会,让自己更加了解、充实自己、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我自2015年3月17日至2015年9月17日在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物检验室进修学习,进修至今,我认真学习,积极工作,通过不断努力,自身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就进修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理论知识学习情况:
1、强化基础知识学习。为了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在工作之余我主要学习了《微生物学检验》相关业务理论知识,通过自学,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为工作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知识交流。在进修期间,我尽可能的抓住一切机会,积极与二院检验业务领域专业人士沟通,采取诚恳请教、积极学习等方式方法加大交流和学习,同时也参加了省卫生厅组织的检验专业人士的培训,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
二、工作业务实践情况: 经过这段时期的工作学习,截至目前,我已经初步掌握了细菌检验业务技能,能够基本独立完成细菌检验工 作,其中包括:
1、细菌接种方面:掌握了痰、尿液、血液、胸腹水、脑脊液、分泌物以及组织等方面的细菌接种和培养。
2、涂片染色方面:掌握一般细菌涂片染色、特殊细菌涂片染色和抗酸杆菌涂片染色。
3、细菌鉴定方面:能够初步识别和鉴定上呼吸道、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在镜下能够识别G-杆菌、G+杆菌、G-双球菌、G+球菌、真菌孢子等细菌形态;学会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和凝固酶试验等细菌鉴别试验。通过对菌群的识别、鉴定以及细菌酶类的试验,初步掌握细菌标本的鉴别和鉴定。
三、今后工作设想: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细菌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工作实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能。相信在科室领导和同志的帮助下以及自身的努力,个人业务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为科室以及患者作出新的贡献。
201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