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中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
试论中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
摘要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学生的感受,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始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对中学音乐唱歌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改革,使音乐教学课堂变得更自由灵活,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积极学习。因此,探究初中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中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为题,对中学音乐唱歌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章的启发和两个月的教育实习经历进行探索。关键词:中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创新
Abstract In the middle school music education, singing in the music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Traditional music teaching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 as the center, to the teacher as the center, while ignoring the students' feeling,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fore, begi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new teaching method.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the new teaching concept,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the middle school music singing curriculum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nnovation, make the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becomes more flexible, students actively in a pleasant environment.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singing clas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paper by the middle school music singing class teaching method innovation,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middle school music singing lessons, solution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on three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articles of enlightenment and education of two months
Keywords:Middle school;Music, singing lessons;Teaching methods;Innovation
目录
试论中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1 摘要................................................................1 引言................................................................4
一、中学音乐唱歌课中存在的问题......................................4
(一)忽视音乐教学的主体............................................4
(二)放弃了音乐教学的整体功能......................................5
(三)削弱了美学功能的重要作用......................................6
二、积极优化教学的方法..............................................7
(一)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7
(二)了解学生的喜好激发创新能力....................................8 三.中学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带来的作用和影响.........................8(一)对学生的影响...................................................8
(二).对老师的影响.................................................9 结论................................................................9 参考文献...........................................................10
引言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的唱歌课或唱歌综合课上,歌唱教学很容易被许多老师忽视,失去了在唱歌教学中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美这一原则。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传统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忽略学生的感受,已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始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对中学音乐唱歌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改革,使音乐教学课堂变得更自由灵活,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积极学习。
一、中学音乐唱歌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音乐教学的主体
1.明确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
不同年龄的学生对音乐学习又不不同的理解,用老师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学习,只能让音乐陷入理性。音乐教学要给学生自己表达感受的机会,而不是以老师的标准做讲解。音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但不是说教师就放任不管了,老师在课堂上作为引导者和设计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音乐教学的过程不是说学生自我潜发,也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灌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老师与学生都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拿来进行交流,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是学生学到老师的知识,同样的,老师也可以才学生那里学到知识。教育的过程不是单单是老师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在这种平等的交流过程中,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2.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立平等、开放、交流的学生关系在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这种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新理念实施的重要前提。音乐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起着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作用,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指导者。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与老师是一种交流合作的关系,而非受教者。虽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明主开放得主要目标,但是老师仍然是领导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在准备工作中做的更多,更细致。如果不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就会出现失控现象,所以,一定要发挥好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
(二)放弃了音乐教学的整体功能 1忽视学生发展差异
目前,广大初中教师都对音乐教学引起了广泛重视,但是在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经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对音乐教学的态度有着不同的差别,年纪越高的血神对音乐教学的态度要求最低,甚至许多同学都是无所谓的态度,这一现象表明,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越来越比形象思维强,这与应试教育带来的学习压力不断加深有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原因,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学手段,从而造成老师讲的激情澎湃,而学生却置之不理的情形,以至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都失去了信心。所以,怎样根据不同年级的身心发展特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学手段,针对性的进行音乐教学,调动不同年级对音乐唱歌课程的兴趣,是现在音乐老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同年龄的学生对音乐学习又不不同的理解,用老师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学习,只能让音乐陷入理性。音乐教学要给学生自己表达感受的机会,而不是以老师的标准做讲解。音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但不是说教师就放任不管了,老师在课堂上作为引导者和设计者,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音乐教学的过程不是说学生自我潜发,也不是老师把知识简单灌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老师与学生都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拿来进行交流,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是学生学到老师的知识,同样的,老师也可以才学生那里学到知识。教育的过程不是单单是老师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知识的过程。在这种平等的交流过程中,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建立平等、开放、交流的学生关系在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这种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新理念实施的重要前提。音乐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起着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作用,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指导者。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体,与老师是一种交流合作的关系,而非受教者。虽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明主开放得主要目标,但是老师仍然是领导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老师需要在准备工作中做的更多,更细致。如果不能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就会出现失控现象,所以,一定要发挥好老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
目前,广大初中教师都对音乐教学引起了广泛重视,但是在过程中,如何针对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经过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对音乐教学的态度有着不同的差别,年纪越高的血神对音乐教学的态度要求最低,甚至许多同学都是无所谓的态度,这一现象表明,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越来越比形象思维强,这与应试教育带来的学习压力不断加深有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原因,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学手段,从而造成老师讲的激情澎湃,而学生却置之不理的情形,以至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都失去了信心。所以,怎样根据不同年级的身心发展特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学手段,针对性的进行音乐教学,调动不同年级对音乐唱歌课程的兴趣,是现在音乐老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削弱了美学功能的重要作用
音乐美学是博大精深的,它虽然是音乐的一个分支,是音乐学的基础学科,但是,它所涉及到的内容是非常广的,所以,又有很多音乐学家把它称为音乐哲学,他们认为研究音乐美学就是研究哲学,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音乐美学与这姓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因为人的审美是多种多样的,事物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美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所以就需要研究音乐美学,只有学好了音乐美学,才能更好的表演音乐。音乐美学的学习对演奏表演有深远的影响。在很多方面,美学都起着引导作用,音乐表演者在表演时必须遵循三点原则才能有好的作品。第一,表演与原作必须统一。因为每部作品都有特有的创造背景和作曲家的理解。所以,在二度创作的同时必须还原出原作品的真实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钻研,加入创造热情和强烈的参与意识,避免把它变的毫无生气,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掌握历史风格与时代的统一,真正的艺术家都会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掌握作品风格,并且完美再现,但是要必须站在时代的立场上,以时代眼光观察历史。第三,必须注意表演技巧和艺术表现的统一。没有高超的表演技巧,就缺少了表演基础,如果只是强调表演技巧,又成了炫技,所以,必须要注重表演技巧和艺术表现的统一。掌握了这三点,就可以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表演更完美,从而也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总之,美学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学科,而且也对音乐学习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但是中学在学习音乐歌唱的过程中,并不能意识到美学功能的作用,而且还削弱了美学功能作用。中学音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注意不到美学功能,上音乐唱歌课只是简单的唱歌等,了解不到这些深层次的,所以美学的功能作用,在学生之中,越来越被淡化。认识到美学功能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不断完善。
二、积极优化教学的方法
(一)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 1.安排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
教学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生活经验。比如说在课堂上对“快乐的炊事员”这一教学环节的顺序进行实验。第一种做法:把节奏小品“快乐的炊事员”的教学环节放在歌曲学唱之后。这样做的理由是
(一)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唱歌,把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出现时,学生能更好地加强对音乐的关注,把音乐跟节奏联系起来,无行中就增加了学生的乐感,提升了音乐整体综合能力、(二)增加了学习歌曲的兴趣,这对教学内容起着补充、丰富并且拓展的作用,是歌唱活动的一种延续。第二种做法:把节奏小品“快乐的炊事员”的教学环节放在歌曲学唱之前。这样做的理由是发挥情境导入以及旋律感受的作用。思考:让学生感受作为背景音乐的歌曲旋律,容易产生感受,是学生忽略了对音乐的关注,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压力,节奏创编作为一种音乐创新能力,新歌旋律感受对学生的作用并不大。把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教学设计要从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挖掘最有利最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使其在课堂上更好地提供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越是对活动感兴趣,就会有更高的热情,与此同时,活动感知也越具深度和广度。所以,要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的特点,在教学活动这类课程的资源和开发上,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方式。在本课中,考试哟充分考虑到中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学过一些简单的节奏创编,对各种音效的模拟都有一定兴趣,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于是设计了一活动,主题活动为“快乐的炊事员”。这一活动用肢体活动模拟劳动,用自制乐器模拟(报纸塑料袋模拟抹布、塑料瓶装米粒模拟淘米、小碗小勺学炒菜、垫板敲桌子模拟炒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提高了积极性。在这种体验活动的过程,以学生亲身感受为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对音乐唱歌课的强烈兴趣,从而使课堂变得快乐而且高效。
(二)了解学生的喜好激发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音乐史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立一种与音乐相融合的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用音乐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说,在上《摇篮曲》一课时,采用多媒体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摇篮曲的了解。和谐的环境不仅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而且还能更有效地激发创造力。2.启发想像,唤起学生创新能力
想象力是人的智慧、知识、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扩展,有了想象力便有了创新力。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严重束缚这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许多教师认为:把学生教的没问题了就是教好了,但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的有很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了。结果显示,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创造力、想象力与实践能力。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在音乐教学课程中,要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观察而又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是一点问题,一点点收获,也是学生所收获的。因此,在上课时,老师要多问学生的意见,采纳学生提出的建议,老师稍作指引,学生设计学习方法。如此以来,学生收获了更多,老师也轻松了许多,教学效果也大大提升。
三.中学唱歌课的教学方法创新带来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学生的影响
更新音乐教学观念,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完善性、创新型以及延展性。学生开拓了思维,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独到见解,促进理性分析,使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质。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力。
(二)对老师的影响
传统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忽略学生的感受,造成老师讲的激情澎湃,而学生却置之不理的情形,以至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都失去了信心。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积极优化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音乐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起着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作用,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指导者,在课堂上,改变“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设计学习方法,老师在一旁稍作指引,如此以来,学生收获了知识,老师也轻松了许多,对教学变得有信心,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中学音乐创新教学,是比较完整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结论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充满了生机,是一门多彩多姿的审美教育课程。在中学的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要真正的投入到教学中,教无定法,冲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突破循规蹈矩,不断创新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是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所以要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音乐向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发展。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必须要了解一些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情。
参考文献
[1]赵繁荣.大连地区小学合唱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 2016.[2]宫晓红.中学合唱教学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 2014.[3]丰蕊.天津市初中合唱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3.[4]高伏音.小学中年级班级合唱的教学模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14.[5]霍达.洛阳市第五十一中学音乐课合唱教学实践与探索[D].洛阳师范学院 2016.[6]贾泽.农村初中合唱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5.[7]钟声.小议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路[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1)[8]徐飞.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激励与创新[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7).[9]王承赋.浅谈音乐欣赏教学对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作用[J].大众科技.2007(01).[10]王胜先.浅谈音乐欣赏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第二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
李婷婷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改变了,课堂模式改变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而唱歌教学中,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研课上,我们看到的唱歌教学往往是这样的: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自然地引入了歌曲教学,却往往唱了两三遍,在学生根本就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又开始丰富歌曲。如加入伴奏、乐器、声部等等。学生连歌曲都没有掌握,又怎么能开展好后面的活动呢?
怎样才能开展好唱歌课的教学呢?
(一)朗读歌词,激发学生情感。
歌曲是通过旋律与文学语言双重手段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学生通过歌词来理解内容,再通过优美的旋律来记忆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所以分析理解歌词对于学生来说,是加强分析理解歌词的最佳手段。怎样让学生分析歌词呢?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当学生接触一首新歌时,首先通过朗读歌词,然后划分段落,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找到歌词所表达的中心,并要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由教师总结歌曲的内在思想感情。如进行第九册中《长城谣》这首歌的教学时,通过朗读歌词,学生讨论,把全曲划分为两段,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歌曲?同学们回答:反映的是抗战时期的歌曲。教师进一步引导,说这是当时为电影《关山万里》所作的主题歌,以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长城为题,控诉日寇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过去,而且调动了他们的思维联想,感情的进入,又激发了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和欲望。
(二)理解歌词,升华学生情感。通过朗读歌词,学生对歌词表现及内涵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只有深入逐段逐句的分析研究,才能达到更深地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意图、情绪、情感,从而在歌唱中通过声音表达出来,丰富并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如歌曲《长城谣》学生已经把这首歌划分为两段落,在逐段逐句的分析歌词的同时,由教师加入曲式的分析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第一段落从“万里长城万里长”至“骨肉离散父母丧”,第二段落“没齿难忘仇和恨”至“新的长城万里长”,每一段落歌曲又分为四句,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总结出来。第一段前两句是颂扬长城故乡的美丽富饶,后两句表达失去家乡内心的极度悲愤。通过分析,学生会感觉到家乡的美丽、祖国的壮阔,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爱家之情。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用什么样的情绪、力度、速度演唱歌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以学生生活为起点,激活课程资源;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活体验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以学生为本,找准教学起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我们知道歌唱教学最好的依托就是不断地感受,不断地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连,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积累内心体验。所以,在歌曲学唱的教学环节中,老师带领学生从打铁音效的聆听到厨房劳动音效的模拟,自然地进入了歌曲的学习中。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已有经验资源的主线牵引下,变得轻松、自然,学生易于接受且乐于接受。接着,怎样结合基本节奏训练,进一步挖掘厨房劳动过程中的音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引发了我的思考。由于上节欣赏课中,学生已初步认识到劳动音效在音乐中的作用,因此,本课中老师充分利用厨房音效资源,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劳动项目入手(已有生活经验),创编适合的节奏并用打击乐模拟(已有知识经验),最后与歌唱形成一个整体,达到唱、奏、演的完美结合。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在以学生生活为起点有效激活课程资源后,实现了节奏训练趣味化、活动内容主题化、音乐能力综合化,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四)挖掘作品内涵,正确表达歌曲情感。
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风格、创作动机、创作手法;歌词的思想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音乐的高潮在何处;哪些地方有难度需要特别注意等;要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正确地表达歌曲情感。比如,五年级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首先老师描绘了歌曲的意境:微风拂动着柳枝,欢乐的孩子们摇着小船,湖面上荡起涟漪。老师用愉悦的表情、自然朴实的动作,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真的感觉到了童年的幸福,生活的甜蜜。教师随时结合歌曲的旋律与意境点拨学生,让学生从内心领悟歌曲的意境,从而对这首歌产生极好的感觉,萌生出想学会它、学好它的念头。如此这般,学习歌曲的过程,就成了享受艺术美的过程,学起来轻松,理解起来深刻。在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的思想意境和歌曲的意境融为一体,一切就会很自然。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把学生领进了音乐的殿堂。不难看出,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意境是表达歌曲情感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五)以教学活动为途径,优化课程资源;
教学活动作为音乐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须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主题、内容、空间,遵循针对性、趣味性的原则,以课堂实效为标准,优化教学活动。
1、安排合理、有效的教学形式
备课中我们曾就“快乐的炊事员”这一教学环节顺序的安排做过一些探讨。做法一:将节奏小品“快乐的炊事员”的教学环节放在歌曲学唱之前。理由是发挥情景导入和感受旋律的作用。思考:节奏创编是一种音乐能力训练,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容易形成干扰,使他们忽略了对音乐的关注,造成学习心理上的压力,新歌旋律感受的作用不大。做法二:将节奏小品“快乐的炊事员”的教学环节放在歌曲学唱之后。理由
(一):增加了歌曲学习的趣味性,是歌唱活动的一种延续,对教学内容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理由
(二):由于学生已学会歌曲,当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出现时,学生能更好地关注音乐,将音乐与节奏联系起来,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乐感,音乐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比较我们得出: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生活经验出发,挖掘最贴近学生实际的各种教学资源,使其更好地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
2、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活动越是感兴趣,热情就越高,活动感知就越有深度和广度。因此,在对教学活动这一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要根据学生的好新奇、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形式。在本课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会一点简单的家务劳动,学过一些简单的节奏创编,对各种音效的模拟有浓厚的兴趣,于是设计了“快乐的炊事员”这一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用肢体动作模仿再现劳动,用自制乐器模拟(塑料瓶装米粒模拟淘米、垫板敲凳子模拟切菜、小碗小勺学炒菜、报纸塑料袋模拟洗抹布),再现情景,在这种以体验感受为主的音乐综合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快乐而有效。
3、采用开放有效的组织形式
我们的新课改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本课“快乐的炊事员”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劳动项目,然后以小组合作互学、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反馈。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共同完成创编、创演的目标,增加了信息交流量,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们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当然,教学组织形式是为课堂教学实效服务的,必须以课堂实效为准绳。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歌唱与情感教育,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这是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充满情感的优美、和谐的音乐情境和气氛,让他们随着教师的引导,在感情与艺术结合的天地中驰骋。
总之,音乐教育是充满生机,多姿多彩的审美教育课程。在小学的歌唱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投入到教学中,充分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教无定法,切不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冲破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才能使每个孩子从歌唱中得到快乐,从歌声中得到发展,真正地快乐歌唱!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开始更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丰富小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学习的进步。唱歌可以使人身心愉悦,让人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的初探促使音乐融入到教学事业中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更好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其乐观的面对学习生活。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方法
一、应用形象化的手法提升学生唱歌能力
小学生和其他初中生、高学生不一样,他们年龄普遍较小而且思维还不成熟,在面对唱歌教学的时候需要应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唱歌能力。想要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一定要让小学生体会到唱歌的美好,让学生对唱歌产生兴趣和热爱。例如,当教师在进行《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的教学时,一定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让小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傣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傣族的民族舞蹈。然后再进一步在通过多媒体视频分析舞蹈动作的特点,最后教师可以进入正题。在有效帮助同学们唱歌和了解傣族风情的同时,教师还使课堂氛围变的轻松,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另外,在对《过新年》这一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们同样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各族人民的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和热闹的场景,让学生们感受到《过新年》这首歌带来的喜庆场面,让学生们情不自禁的融入到音乐和唱歌的欢乐中去,还能有效的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1]。
二、熟读歌词理解其流露的感情
音乐是一门有声的课程也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声音是唱歌的基础,只有发出声音才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好。唱歌的基本功主要在于咬字、吐字的清晰程度,如果教师想更好的促进学生唱歌的进步就一定要在咬字和吐字上开始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熟读歌词的手段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有效的避免在唱歌的时候学生咬字不清晰、走音等情况的发生。学习唱歌就和学习一样,也要经过反复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找到其中的技巧。在熟读歌词中,教师也可以把熟读歌唱当做一种学习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仔仔细细的理解歌词中的意义和内涵,然后通过情感流露使其表达出来。在学习中如果有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通过歌词的旋律让学生们形象的记忆,通过旋律和歌词的朗读会使学生读出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情感陶醉其中,灵魂得以升华[2]。
三、多样化的语言促进唱歌教学
语言在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种优美的语言所呈现出来的音乐让人感到一种对美好的向往,所以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采用多样化的语言来实现学生音乐的教学,教师的语言能够决定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的培养。有一些教师一般在音乐教学使都是采用方言讲课,有些方言在日常生活中说起来也许让人容易接受,但是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方言就会让学生们感受不到音乐的美好和独特的神韵。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采用优美的语言去带领学生们进入音乐的世界,享受音乐的美好。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一定要精心安排好教学内容,把握好每句话中流露的情感,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情不自禁的想加入到唱歌教学中去。多样化的语言教学对音乐课堂的顺林进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语言的优美去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在音乐的学习中产生共鸣,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教师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的能力。
四、良好的范唱促进唱歌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定要遵守“以听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在“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听”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听音乐能够让人的内心世界和音乐相互结合,优美的音乐还可以将学生带到歌曲中去,迷恋其中。通过听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歌词的旋律、节奏,更加促进学生们对音乐课堂的喜爱和兴趣的培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范唱环节,通过优美的歌声来展现出歌曲的美好,引领学生们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亲亲的我的宝贝》时,教师一定要把歌曲中的“宠爱”演唱出来,用温柔、动听的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美好,当把学生们带入到歌曲中时,学生们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节奏微微晃动。所以说,良好的范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课堂中唱歌的教学[3]。
五、开展唱歌比赛促进唱歌教学
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都是有着好胜心、表现欲的,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利用学生们好胜心和表现欲来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安排好奖励措施和比赛内容,使其能够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也可以在比赛中鼓励学生表演节目,安排男生和男生较量、女生和女生较量或者男生和女生较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总之,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喜爱和歌曲的难易程度设计比赛,才能够让学生们爱上音乐,喜欢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会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一定要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
六、总结
通过对于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的了解,在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把唱歌教学方法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课程中去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在以后小学唱歌教学的发展中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加大对唱歌教学的关注度,对学生进行音乐普及和辅导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建华,林晓玲.浅论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有效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2(05).[2]朱向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讨论式教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01).[3]王偉,张晓庆.小学音乐课堂中陶笛教学方法初探[J].中华少年,2017,(12):217-218.
第四篇: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小学音乐课程是组成小学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课堂中对唱歌的学习,可以丰富小学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课程,进而使学生拥有更广泛的兴趣爱好。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教学;重要意义
有效开展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教学,对于培养多才多艺的全能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也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接下来,本文就结合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开展小学音乐课程中唱歌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相关的探究。
一、应用多媒体营造创新教学环境
要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唱歌的兴趣,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营造创新型的音乐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教师在开展每一节课的歌曲教学之前,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音频,通过音频的播放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歌声的音乐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唱歌积极性可以得到有效地调动。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时,也可以通过视频让孩子们先了解新疆的地理风光、歌曲与舞蹈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提高。
二、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并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开展特色的音乐唱歌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对唱歌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摇呀摇》时,我组织学生创设摇小船的情景,按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划”,从中体会温馨的场景,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收到愉快的教学效果。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使学生的唱歌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小学音乐课程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为学生设置特色的音乐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唱歌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唱歌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黄建华,林晓玲.浅论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有效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2(05).编辑 鲁翠红
第五篇:农村中学音乐理论教学方法创新课题(精选)
《农村中学音乐理论教学方法创新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国家《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课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具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音乐教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无论学校办学水平还是教学方法,都有很多值得探讨、关注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普遍为唱歌教学,教学内容枯燥,教法陈旧呆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音乐教育观、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制约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引起了我们对音乐教学现状与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深思。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中学音乐理论教学方法创新》课题研究是立足于课堂教学,是对中学音乐理论教学方法创新实验的研究,其目的为了将枯燥的音乐理论变成有趣的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服务于音乐课堂,更好地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包含以下四个目标:
1、因材施教,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及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2、突出学科特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改变我们以往的以“说教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组织方式,实现以“音乐性”“情感性”为特点的常规课堂教学。
3、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的与相关学科融为一体,让学生产生对世界有一种无暇的美,意识到音乐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会多元化的文化知识的创造性运用。
4、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丰富音乐课程教学语言,锻造具有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音乐教师。
三、课程研究原则
1、审美性原则:音乐审美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而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的丰富世界,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音乐性原则:音乐性是音乐课堂的生命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感知音乐,坚持“以听为基础、唱为主体、动为重要方式”的基本理念,强化活动过程中的音乐性。
3、情感性原则: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感知音乐,坚持“以听为基础、唱为主体、动为重要方式”的基本理念,强化活动过程中的音乐性。
4、实践性原则:新课程十分重视和强调实践性学习,倡导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参与实践的基础上,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5、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做到听、学、演、练、说结合,教师只说引导性激励性语言,学生多练,把课堂交给学生。
7、全体性: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表扬激励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
8、常规性:不作秀式,不空洞,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业务水平开展研究活动。
四、课题研究的研究对象:七年级(小学——中学的衔接)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注重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材,不受教材限制,针对教学三维目标,精选积极向上、思想内容健康的歌曲做教材。选取学生在上幼儿班时候学唱过的耳熟能详的儿歌稍加改编,教唱乐谱时纠正出现的习惯性错误,再熟练背唱乐谱。
2、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乐器,让学生把自己小的时候用的竖笛、口琴、口风琴带到学校学习乐谱、练习视唱、自学歌曲,把小乐器引进课堂,既能练习识谱,又能自学歌曲,一举两得。
3、由学生的兴趣入手,严格遵守《新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原则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改变传统教材的教学内容,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的现代流行歌曲做教材。把音乐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和唱歌教学当中。乐理知识除了最基础的音的长短和音的高低之外,都不集中讲解而是分散到每次所学的歌乐曲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并在欣赏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再由老师引导归纳,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会欣赏歌乐曲活动。
4、先练再听后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备课时提前把歌乐曲中典型节奏,精彩的高潮部分精选出来,改变成基础知识中的节奏练习、视唱练习,利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课中前几分钟,集中练习让学生有了初步印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然后欣赏所学歌曲或乐曲,初步欣赏时学生就可以跟上示范音乐拍击节奏哼唱旋律,带着学习的欲望,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5、注意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特别是在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所有学科都是有关联的都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木的理解。
6、注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班级内每一个同学都有事情做,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7、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只有乐理知识笔试50分参加答卷,其他内容不再集中在学期末集中考试,采取分散考试的办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评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全体学生提出十六节课中得到六个优秀期末考试免考,大型活动中参与表演并获奖免考,搜集材料并在课堂上展示或同学好评达到数量期末考试免考等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音乐习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精神上得到愉悦,自身音乐素质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高。
六、研究的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研究职责,分工到位,保证日常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
2、课题组建立固定的学习机制。经常性组织学习理论文章,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信息,加强课题组的理论学习。
3、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合作与反思。加强实践探索,相互交流,合作研究及时反馈,共同完善,不断探索新的研究内容。
七、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策略
1、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加强理论学习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不断充实本课题研究。
②实验探究法,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形成较完善系统的音乐的衔接部分的识谱读谱能力„„。
③调查分析法:在实践过程中及时了解老师在教学过程及环节上出现的新问题,适时调整方案,找出相应的对策,完善课题研究。
2、策略:
①音乐理论创新教学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音乐教学自身规律。②音乐理论创新教学体现以音乐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格局。
③音音乐理论创新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八、课题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
制定课题计划,落实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方案进行保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着手开展研究。
2.实施阶段:()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实验研究,通过文献、调查、实验等探索课题目标的实施,形成操作的模式,定期开展汇报活动。
3.总结阶段:()
撰写课题总结报告,邀请上级部门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九、课题的组织与分工
课题负责人: 课题研究人员:
课题分工: 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课题方案,研究计划的撰写,课题的具体实施等。
研究组成员负责课堂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