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XX县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我县于2009年被列为省级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我所主要承担全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所严格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抓落实,项目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制度,领导管理到位
1、我县印发了《XX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及各相关科室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县卫生局综合目标任务,作为各助产单位妇幼卫生工作内容之一参与年终考核,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开展。
2、县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防保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县直医疗医院院长及县妇幼保健所所长为成员的XX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我所业务科,由一名副所长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县卫生局还成立了XX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县预防工作的相关技术指导。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增强群众防病意识。我所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包括电子屏幕滚动字幕、散发宣传单(册)、悬挂横幅、出展板和宣传栏、散发温馨提示小围裙和无纺布袋、街头咨询义诊和门诊咨询等,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使群众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传播途径和疾病防治有了正确的认识,增强了公民共同参与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责任感,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工作的开展。全年累计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开展街头咨询义诊活动3次,制作展板1块,条幅3幅,张贴温馨提示牌1块。
(三)、加强培训,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为做好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工作,确保服务质量,我所和县医院先后有多人参加了省市组织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师资培训。2011年,我所共举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培训班6期,参培人员达890余人次。其中:4期是培训全县各助产机构院长、妇产科人员、检验人员、保健人员,2期是培训乡村医生。通过培训,提高了我县整体服务能力。8月份,我所选送1名检验人员,携带标本到省皮肤性病防治所学习梅毒检测技术,为我县梅毒确认检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11月份,由县卫生局牵头,我所主要承办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多部门协调会议,通过工作交流,理顺了工作难点。
(四)加大项目督导力度
为及时掌握全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进度,逐步加强项目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011年,我所每季度均对全县34家助产机构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督导覆盖面达到100%。同时,针对存在问题,现场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将督导结果在《XX县妇幼保健所简讯》中进行全县通报。
(五)严格试剂采购程序,规范提供服务
2011年3月初,项目经费到账后,我所立即积极主动与县财政、县招标局协调工作,排除困难,及时将项目物质(试剂、防护用品、登记表单、宣传单等)采购到位,并在项目启动之初将物质发放到各实施单位。8月份,又主动向县分管领导申请解决建设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经费20万,12月底,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成,目前等待省市级CDC验收。我所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的建立,有力地保证了我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的顺利实施。
(六)主要工作成绩
2011年,我所共举办6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培训班,召开了一次多部门项目工作协调会议。培训人员包括各助产机构院长、防保科长、妇产科医护人员、检验科科长和全县的乡村医生等。全年孕期接受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人数分别是9337、8381、8472,仅产时接受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人数分别是10120、8231、8286,共检测并经市CDC确认艾滋病感染孕产妇4例,其中:对2例艾滋病感染者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进行了预防性抗病毒药物治疗和随访,动员2例艾滋病感染者孕妇进行了自愿终止妊娠手术,同时完成1例艾滋共发现18例梅毒感染孕产妇(5例孕妇,13例产妇),对感染者及所生儿童均进行了干预性治疗。共检测出71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其中对688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活产儿免费进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现已完成2-4季度的项目督导任务,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了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问题
(一)孕早期检测率低,导致部分阳性孕妇不能被早期筛出,影响阳性孕妇早期用药阻断。县直医疗单位和民营医院孕期已检测,产时重复检测现象普遍,造成资源浪费。
(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开展不平衡,个别单位仍存在宣传不够、检测率低、工作不力的现象。
(三)业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普遍防护意识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加强 职业暴露防护,做好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切实加强人员培训。
三是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孕早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率和检测率。
XX县妇幼卫生保健所
二0一二年二月三日 病感染者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随访和结案工作。
第二篇: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XX妇幼保健所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总结
为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意识 ,最大程度减少艾滋病、梅毒、乙肝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现将XX年1月至8月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数据:
全区孕产妇进行HIV抗体检测 727 人,检测率为 100%,发现阳性孕产妇 0 例,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727 人,检测率为 100%,发现梅毒孕妇 2 人,梅毒感人产妇
人,所生婴儿
人,感染
人,梅毒孕产妇规范诊疗
人,所生婴儿规范诊疗率
人,孕产妇进行乙肝检测 727 人,检测率为,表面抗原阳性人,城西医院产科领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疫苗
支,注射2
支。2013年报梅毒感染孕妇 8
人,所生婴儿
8人其中新生儿死亡1例(非梅毒感染死亡),新生儿梅毒感染阴性
例,未化验
例。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推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有序开展,设立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及时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群众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我所强化对目标人群早检测、早管理、早干预,做好健康教育,利用孕优检查、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广场开展宣传活动,我所共印制3000余份宣传小册子,利用三级网络通过专业妇幼人员进行广泛深入宣传。
(三)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妇幼专干的服务能力
今年目前为止共举办区级培训班4期,培训区、村级人员100余人,并督导乡级妇幼专干对村医、保健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
(四)加强阳性孕产妇和所生婴儿的随访,按要求规范用药,保障孕产妇、婴儿的健康
根据上级要求,对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随访至18个月,使其在12月龄和18月龄接受相关抗体检测,开展婴儿早期诊断检测,以明确感染状态,未感染的儿童纳入到儿童常规保健系统,确诊感染的儿童应立即转入到专业机构治疗,按时跟踪随访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深入到村、社区或电话联系,动员来所调查随访,随时掌握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身体状况,用药和实验室检测情况,工作人员要指导用药,婴儿喂养,针对状况进行指导,尽可能做到不失访,规范用药,按时检测、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信息管理,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我所建立健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及逐级上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加强信息的收集、上报、审核及管理,提高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周期性,对所发现的感人孕产妇及孕优筛查妇女,按照相关法律,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填报相关报表及系统登记卡
(六)加强督导检查,促进工作全面开展
每季度、每月利用例会时间对各乡镇防保站进行专项督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技术指导
三、存在的问题
1、工作发展不平衡
个别乡镇,特别是区划调整后划过来的沙岭、王家镇在各自乡镇建册,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因补册、早产等原因抗体检测率低,及时干预阻断率低。
2、少数医务人员没有履行职责,缺乏咨询技巧,基层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3、健康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广大群众此项知识了解甚少,影响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的开展,同时社会对患者严重的歧视,有些孕产妇不愿接受咨询检测服务,个别患病的孕产妇不愿告诉丈夫和家人,不愿接受抗病毒药物应用和跟踪随访服务。
4、孕妇药物阻断率较低,有的孕妇产时检测不及时医院出报告结果又太晚,造成产妇在临产时无法服用药物。
(四)今后的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严格信息报告制度、规范跟踪服务,控制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XX妇幼保健所
XX/X/X
第三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保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办公室
保密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办公室
保密制度
一、项目工作人员严格贯彻执行国家保密法规,遵守保密纪律,明确保密职责,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安全有效进行。
二、所有参与项目工作的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权,不得公开阳性感染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1、门诊接诊医师要树立严格的保密意识,认真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的咨询和宣传。严格保管产前咨询、门诊登记等原始资料。
2、检测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在整个检验过程中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与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有关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检测送检单、检测记录的保管,报告单的发放等。
3、信息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建立档案,树立保密意识,专人负责、专柜保管、确保信息数据安全。
三、保密守则:
1、不该说的机密绝对不说;
2、不该问的机密绝对不问;
3、不该看的机密绝对不看;
4、不该记录的机密绝对不记录;
5、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7、不在公共场所和家属、子女、亲友面前谈论机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机密文件资料;
9、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话、普通邮件传达机密事项;
10、不携带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四、将保密制度纳入考核,对违法保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者,将追究当事者责任。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孕产妇监测登记表
填报单位:
填报时间:
南通市通州区妇幼保健所印制
填表说明:
1、“初诊”指第一次接受孕期保健(无论本院或其它医院);
2、“咨询”以出具咨询检测同意书、检测结果报告单位及提供检测前后相关信息村料为依据;
3、“HIV抗体检测”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4、“梅毒检测情况”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5、“乙肝表面抗原或两对半检测情况”以检测结果报告单为依据;
6、“备注”:
-⑴、孕产妇初次进行检测;
-⑵、孕产妇以前接受过相关检测、本次未进行检测;-⑶、孕产妇尚未接受过相关检测;-⑷、其它等。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制度
为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成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技术专家组。负责本院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开展工作督导与检查工作。
二、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服务。严格执行技术服务标准,建立适宜的检测、咨询、干预、随访等服务流程。
三、在婚前保健门诊、产科门诊、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四、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
五、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六、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为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适宜的干预措施。
七、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合格的检验人员;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控制,保障工作顺畅运转。
八、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应当遵照普遍性防护原则,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九、加强信息管理。指定保密意识及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工作。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审核、管理及质量控制,确保信息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十、监督指导与评估。定期开展自查与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