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张齐华和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读《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一、摘抄
在张齐华看来,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作为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比如理性精神的滋养,或者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等等。数学就是一种文化,这种“作为文化的数学”一旦进入课程,油漆是教学视野,势必会呈现出一半课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气质,它既可能表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儿童数学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还表现在对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有人说,张齐华的数学课有一种谈谈的“文化味”,大抵就是指这层意思。
此外,张齐华始终坚持,具有文化诉求的数学课堂并不排斥具体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相反,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正是依托于具体数学知识、方法的学习而得以实现的。知识和方法是载体,是数学的文化价值赖以彰显、实现的母体和根系、在他看来,只有让知识的学习伴随着丰富的数学思考,让方法的渗透伴随着理性精神的培育,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具有文化意蕴的,而他的教学艺术的精髓液正在于此。
二、读书笔记
上大学时就听我们的老师给我们介绍过这位数学王子,还记得在大学宿舍里,我们几个报考六城区小学数学专业的同学扒在手提电脑前“潜心研究”王子课例的日子。大学毕业来到了我们“红太阳旭日景城小学”,在学校的安排下有幸到北校学习了几次,才近距离接触到这位王子和他的课堂。“美”是我对他的课堂最深的感受,但是什么赋予了这课堂的美呢?又是什么让张齐华老师充满了魔法,创造了一个这样美的数学课堂呢?读了《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这一本书,让我进一步走近了张老师,寻找到了答案。
张齐华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的“华丽转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让我深深地思考——是什么让张老师不断地思考与追求?早在2002年张齐华老师就以“追寻数学课程的文化意韵”为指导思想设计了“圆的认识”的第一个教案,并曾一路过关斩将直至最终获得了“2003年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这样的荣誉并没有让张齐华老师停下脚步,而是让他进一步地思考下一节课的不足之处,让他去寻找在“圆的认识”一课中,隐藏在优美的音乐,绚丽的画面和诗情画意的语言之后的东西——那就是数学的文化。努力实现“由外而内”的重要跨越:“数学的文化性应求诸于内,而非诉诸于外。”
是什么成就这位数学王子?我想就是他在书中提到的“不重复别人的,更重复自己”这一句座右铭。这样一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因为这需要我们付出的努力太多;经历的艰辛也太多了。回顾自己的教学,每每有什么教学展示活动,就恨不得把自己上过的课、成熟的课再拿出来重新上一遍,因为这样省了时间、省了精力、省了思考,最后也省了“自我成长”。成长是辛苦的,成长是有代价的,我想正是有了张齐华老师 “不重复别人的,更重复自己” 这样执着的精神和毅力,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
张齐华老师用他的课例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于数学文化的一种思考。数学文化虽然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文化是有关系的,但也有他独特的地方。书中这样的三个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求真、臻善、达美。”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是一种追寻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是积累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如:张齐华老师在教学《交换律》一课中,带领着学生去 “猜想—验证—猜想—验证—猜想”这样的思维火花,不断地冲击着我传统思维教学价值取向。数学的美源于我们数学思维的美,真正优秀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学数学知识,而是能带领学生拾起埋藏在沙砾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珍珠,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求真、臻善、达美”,从而感悟数学文化。
对教育事业地不断追求,成就了我们的数学王子。王子用他神奇的魔法将我们领进了数学世界,他激活了枯燥的数学数字和符号,带我们感受隐藏在其中的数学文化。
王瑜
2013年5月25日星期六
第二篇:读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模版)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金堂县实验小学 谢晗
假期中,很有幸拜读了张齐华的《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作者张齐华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已经得到众多名家的认可,也受到广大老师的赞同。张齐华老师致力于在实践层面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演绎数学的文化魅力,展现数学的意趣与价值。
我觉得张齐华的个人魅力和成长历程值得我学习。张齐华老师的教学,给人以惊奇之感,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设计自然流畅、环节处理细腻、构思巧妙魅力、教学到位厚重,很是值得我学习。
张老师的座右铭“不重复别人的,更重复自己”,才让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圆的认识》一课,在准备时“由外而内”的跨越,让我看到张老师在新一轮《圆的认识》的探索与实践,尽管困难重重,但张老师坚信:路总会重新走出来的,只要你愿意去开辟。在思考后一个个问题的出现,张老师坦然面对静心解决,使《圆的认识》一课再次呈现了一些别样的意味。看着实录,就像走进了张老师的课堂,俨然像在品一杯好茶,只有静心悟道才是至理。
张老师的《交换律》坚信了数学向着纵深处开掘的至理,读这份案例为其深度和细腻而震撼。对数学文化的追求正是本节课的显著特色,这种数学文化特质不仅外释为一份感性的素材,更内蕴成一种理性的思辨。“猜想—验证—猜想—验证—猜想”犹如泛起涟漪的思维波,思维的确定性、变通性、辩证性、得以相互印染,这种质辩的深入性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教学本质内涵和教学价值取向。《认识整万数》一课,让我了解到张老师是如何破解数学知识内在的结构的。
新颖的教学设计因为有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深刻理解作支撑,而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精彩的四十分钟,来自于课外日日夜夜,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数学知识结构的深入把握,对数学规律方法的深层次揣摩,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调查了解。张齐华老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节课、教学方法与理念,还有对教育、对专业的执着追求,感受到一名数学教师在艺术王国里演绎精彩的真实历程。张老师的教育理念给我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我学习如何研究我们的数学,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更有数学文化的味道。
第三篇: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张齐华的《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收获颇丰,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收获。
一、内容简介
《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共分课堂打磨篇、理念探索篇和技艺解读篇三个部。课堂打磨篇对张齐华老师最具代表性的几节课进行了深入剖析,有详尽的课堂实录,详实的备课手记,丰富的专家点评。理念探索篇重点阐述了张老师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技艺解读篇包括《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张齐华教学艺术系列报道和众多教育专家对张齐华教学艺术的解读。整本书有典型的课例分析,有深层次的数学文化探讨,深入浅出,内容丰富。
二、张老师的课堂
以前看过几节张老师的录像课,张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阅读了张老师的这本书,对张老师的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张老师的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选择三点谈谈。
1、艺术的课堂
听过张老师的课一般都会被张老师的教学语言所折服,张老师的教学语言既有数学老师的准确、概况、凝练,又有语文老师的激情、诗意,加上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和巧妙的点拨引导,可以说说独特而有风格的教学语言构成了他数学教学艺术的一张名片。可以说,张老师的课堂是艺术的课堂,有语言的艺术,有评价的艺术,有设计的艺术。
2、智慧的课堂
听张齐华上课,你很难预料到他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做什么,这种对课堂莫大的心理期待,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这种期待、这种向往都是因为这种不确定,为什么不确定呢,就是因为张老师的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不重复别人,更不重复自己说起来很容易,共11个字,但实践起来却需要智慧,需要大智慧,所以说张老师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
3、丰富的课堂
上出艺术的课堂,上出智慧的课堂绝非是一件易事,是一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有优美的音色,不一定能说出幽默的语言,有幽默的语言不一定能有恰到好处的评价,不一定能有巧妙的设计,幽默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评价和巧妙的设计,从天文到地理,从人文到自然都有可能出现在张老师的课堂上,这是一种丰富的课堂,这张丰富来源于张老师的博学多才。
三、宁静可以致远
张老师的课堂之所以可以吸引学生和老师,我们要看到张老师广泛的兴趣爱好、渊博的知识、相当的专业自觉。张老师内在的气质、个性和风格我们可能难以复制,但他哪份对专业的高度自觉是值得我们学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潜下心来,深入研究,说不定下一位数学大师将出现在我们身边。
第四篇:读张齐华老师确定位置有感
读张齐华老师《确定位置》课堂实录有感 2014、11 读了张老师的这一课堂实录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开课不久就直接给出了数对(4,2),这是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那么这样没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索的新知可以直接告诉吗?
读完这篇课堂实录我发现,其实张老师只是轻轻地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范例数对,与其说是直接告诉学生新知,还不如说这是张老师给学生提供的质疑,探究的主题。学生从这样单一的两个数开始对这两个数的具体意义产生了诸多疑问,组内通过激烈的讨论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继而张老师又告诉了一个数对和一个孩子匹配,让学生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去讨论、感受、理解数对中两个数的具体意义。很块学生在讨论、汇报、补充这样的过程中,有了思想的碰撞,在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倾听中探究除了数对的一定规则。在充分理解了数对中数的意义后张老师有将数对回归生活,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不同的数对表示位置的实例,并发现了数对不只用数字表示一种,也不是只有两个数组成数对一种。
纵观这节课,张老师巧妙地引导让学生不断经历质疑、探究,对学生自己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看似直接告诉学生要学习的新知识,但真实地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数学知识的探究之旅。
看了这么多节课堂实录,我想,在课堂上专家们的提问,总能从学生那里得到需要的答案,而且是非常准确的答案。除了专家的提问非常精准之外,还有什么秘诀呢?也许在以后的学习和思考中我会也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第五篇: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授课有感
听“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授课有感
“晋江市名师课堂第十七期活动”于8月24日在晋江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观摩了被誉为“数学王子”的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及其报告《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张齐华老师绝妙的设计、睿智风趣的评价、真诚大方的鼓励、恰到好处的引导、必要的拓展与提升,以及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听了他的课,我才知道了数学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的美丽,他的课至今让我意犹味尽。
张齐华老师在授课《平均数》时首先以“1分钟投篮挑战赛”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是用一次投篮投中的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还是用几次投篮中的某一次投中个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抑或是用几次投篮的总数来代表整体水平呢?这体现了以“概念为本”的教学核心,让学生凭直觉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其次,张老师在课上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也可以),通过动态的“割补”来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为理解平均数所表示的均匀水平提供感性支撑。首先两次在直观水平上通过“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课堂精彩不断,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后,张老师将课堂知识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加深学生对于平均数的认识。挖掘生活中典型的小故事,小事例,让学生始终觉得自己的生活中时时有平均数,处处有平均数。实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也把求平均数这节课推向另一个高度。“①姚明所在篮球队的平均身高200厘米”,但在随后出示的篮球队照片中,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人身高都是200厘米,“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而“某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深化了学生对于平均数反映“整体水平”的认识。“②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10厘米,而东东的身高是130厘米,那东东去河里游泳有危险吗?③《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显示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一位老爷70岁了他看着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为什么流泪呀?这位老爷显然不懂平均数,你们是学过平均数的,赶紧商量商量怎样劝劝这位老爷爷。你能用所学的知识去劝劝这位老人吗?”两个问题的设计更是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和检验,唤起了学生的进一步交流的热情。
张齐华老师的数学课堂,让我感受到“思想产生魅力,魅力启迪灵魂”的真谛;聆听张齐华老师的讲座—《让课堂充满活力的秘密》,他那精彩的学术报告、精典的学术问答以及高超的教学技艺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向张齐华老师学习的有:热爱、读书、学习、有心、思考、实践、总结。此外,还需要有创新,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学习,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加强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让我们的课堂多一份灵动,多一份智慧,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