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工业区改造影片感想(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03:1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尔工业区改造影片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尔工业区改造影片感想》。

第一篇:鲁尔工业区改造影片感想

“鲁尔工业区的蜕变”观后感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西部,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利伯河之间。在行政上鲁尔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区域,通常以该区最高规划机构——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管辖范围为界,面积4593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传统上鲁尔区是一个老工业区,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著特点一直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并是该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机械制造基地,这三大部门的产值曾一度占全区总产值的60%。

而去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褪去了鲁尔工业区近百年的喧嚣和繁华。高耸的塔炉和轰鸣的机床已风采不再。一度是德国“经济引擎”的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在后工业文明的挑战下逐衰退为大片不毛“锈地”:污染严重的大面积工业废地、斑驳弃用的巨型钢铁设备、混沌秽浊的大小河道以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经济结构⋯⋯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际建筑展等大型区域复兴战略的推进,衰败的鲁尔区像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通过整治利用这些废弃的工业棕地及遗留其间的矿坑、机械,败落的趋势开始得以改写.并发展成为其他国家学习和参考的对象。

该整治项目以“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创性概念为主旨,在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广泛支持下逐步摆脱了以往对工业废弃地、废弃厂房与设施的传统价值观,重新发现了工业遗存的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开始将其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结合旅游开发、区域复兴等措施,对工业棕地进行战略性开发与整治。1998年以来.地区“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形成,标志着鲁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鲁尔从零星旅游景点的独立开发走向了一个形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时期。

概括起来,鲁尔区工业旅游景点的开发方式主要有四类:

一是博物馆开发模式,以亨利钢铁厂、关税同盟矿区和关税同盟煤炭焦化厂最为典型; 二是休闲、景观公园开发模式,如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北极星公园; 三是将工业设施改为购物娱乐中心,典型代表是位于奥伯豪森的中心购物区; 四是传统的工业区转换成现代科学园区、工商发展园区、服务产业园区等。

在我国其实很多地区都有这鲁尔区类似的过去,典型的就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它作为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室友、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曾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使得很多传统工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随着部分工业迁离城市中心地段以及许多类似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我国各地城市也留下了很多生产旧址、附属设施及机器设备等工业遗存。其中很多工业遗存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这对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篇: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世纪50 年代末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我们振兴东北,重振中国重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鲁尔工业区的基本情况介绍

鲁尔地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内,面积4432.79平方公里,人口540 万,处于德国以及整个欧洲交通枢纽地带。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重要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具有悠久的工业史,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 世纪50—60 年代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钢铁工业迅速膨胀,呈现出空前繁荣,被称为“ 欧洲工业的心脏”。有12 座工业城市、12,000 个工厂和600 多个矿井。矿山地下交通线总长6,800 公里。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采掘量占联邦德国总采掘量的80%,钢铁生产占全国总量的1/3。从20 世纪50 年代末起,由于以煤、钢为主单一经济结构受到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革命的冲击,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生产萎缩,失业大幅增加等其他一系列问题。60 年代以来,鲁尔工业区围绕着发展多样化经济,开展了区域全面整治与更新。

二、鲁尔工业区的整治规划与措施

(一)以法治区、整体规划德国在鲁尔工业区改造振兴中先后制定了《联邦区域整治法》、《煤矿改造法》、《投资补贴法》等。有效保证各项整治政策的实施,纳入到法制轨道。1920 年,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现在简称KVR),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这个权力机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有利于其决策顺利贯彻落实。1960 年该机构提出了鲁尔工业区整体发展规划,担负起全面规划,决定整治措施并组织实施的重任。1966 年,鲁尔开发协会编制了鲁尔工业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1969 年又对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且予以正式公布。这是联邦德国第一个在法律上正式生效的区域整治规划。在这个总体规划里所体现的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基本原则是:以煤钢为基础,发展新兴工业,改善经济结构,拓展交通运输,消除环境污染。(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为了改变鲁尔工业区以煤炭、钢铁为主体的单一经济结构,减轻其对整个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鲁尔工业区开发协会对原有煤炭、钢铁产业采取调整、改善、提升,对其进行技术化改造。采取改建、合并、合约、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内部两个方面来改造煤炭、钢铁部门的厂矿企业。1969年,鲁尔工业区26 家煤炭公司联合成立鲁尔煤炭公司,实行统一集中部署。对钢铁工业部门改造中实施大型化,蒂森钢铁公司兼并了多家钢铁公司,形成全国最大的蒂森钢铁财团。深化钢铁企业专业化分工,调整一次性加工企业到交通便利、运费低廉的沿河各港口,区位选择更合理。在转型中,原来单一产业结构的企业逐渐演变成了多产业的企业。鲁尔区改善投资环境,加上其劳动力充裕、交通便利,又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在原来开采煤炭、钢铁的地方,建立新的大型工业企业如化学、汽车、机械制造等新企业,零售业、旅游、法律咨询、广告、多媒体、通讯等各种新兴服务业竞相发展。同时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也新建和迁入,这些中小企业技术精良、行业繁多、门类齐全。他们比传统大企业更具革新和创造性,也丰富了鲁尔区的新工业结构。(三)重视高科技发展、产学研结合 产业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鲁尔区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对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作用。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先后建立了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各个大型公司都普遍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重视专业中等技术学校建设。目前鲁尔区是欧洲境内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信息技术中心之一。在欧盟及德国各级政府资金支持下,鲁尔区几乎所有城市都建有技术开发中心,全区有30 个技术中心。同时鲁尔区重视技术的市场化,建立一个从技术到市场应用转化的体系,所有大学和研究所都有“ 技术转化中心”,以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尤其是那些资金不雄厚的中小企业,可以从这些转化中心获得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四)提供特殊优惠政策、注重资金投入

1981 年联邦政府专门就钢铁工业采取了四项拯救措施:(1)提供额外补贴;(2)改善钢铁企业的利润;(3)继续加强科研工作;(4)增加投资补贴。后来,联邦政府又采取了进一步资助的特殊措施。仅1983 年联邦政府提供资助30 多亿马克,北威州政府也拿出1.5 亿马克。对煤炭工业也加以税收优惠和补贴,对采煤工业的资助重点从煤炭开采转向资助煤炭的气化和液化。为保持社会稳定,政府规定:(1)每创造一个就业岗位就提供给企业5 万马克;(2)工人的转岗培训费用全部由政府资助。对50 岁以上的人,让他们在原有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使其知识和技术能力得以发挥。对30 岁以下的年轻人,让他们接受培训,使他们在经济变革中发挥潜力适应转型要求。

(五)重视生态修复,改善投资环境

鲁尔区作为一个重工业基地,集中了大量钢铁、煤矿、炼焦、发电厂,企业各自为政,不顾环保排放废气、污水,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引起了州政府和开发协会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消除污染措施:(1)成立环境保护机构,从法律上作了严格规定;(2)在技术上采取严密措施,建立回收有害气体装置,在主要河流上建立完整供水系统和污染净化系统;(3)开展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鲁尔区建立大量风景优美的产业园区,吸引企业落户。每个园区都集中大量的服务性或高科技企业,设施齐全,环境宜人,发挥聚集效应。同时随着新企业的建立,鲁尔区采取措施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络:(1)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区水运优势,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2)新建几条高速公路;(3)改造现有交通线路,实现交通设备现代化。

三、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一)适应新型工业化要求,实施产业战略性重组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明确描述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显著特征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代表了当今现代化的方向与水平,因此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同时完成传统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与鲁尔区适应当时工业发展要求实行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一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既要符合传统工业化对工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又要跟上现代化步伐;既要继续加强高加工化、重化工业建设,又必须注重信息化的加快发展,适度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关键,并把技术设备更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主要环节。产业重组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走创新之路,加速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在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化等方面完成发展任务的过程中将制造业重组与信息服务业重组结合起来,提高制造业技术化,信息化水平。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在盘活存量的同时更要注意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增量。要创造条件培养一大批高级管理与服务人才,让他们学习信息,金融服务和管理技术,并完善各类服务业结构,使高级与中级服务人才配套,形成网络。要及早完成社会保障体系和再教育过程的建设,为产业重组中带来的“ 震荡”做好准备。要从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从压缩,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入手,通过改组,改制,改造,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统一规划,提高重悹产品臍点行业的缀发创新能力,在产业釭组严应形成联盟,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资源整合㈂(二)完善制度规茣建设,明确政府职能

东北老工会基地由于受计划经敎体制的影响,一亻国有企业还没有确立起市场主体地位,存在严重依赖政府的思想,市嘺竾캉意识薄弱,经营管理机制落吏。要走出现存困境,必须加强经济市场化建莾,途步形成和完善统一㐁完备的市场规则,加大制度规范建设力度。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和制度的改善,通过知识创新和制度建讞来突破发展䠼局的局限,因此,政府工作的重心应该是努力和尹快朄建知识创新又应用体系,推动制度创新。如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转型过程中,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制定法律规范,总体规划,同时,政府部门也建立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职能和技术创新、应用机制。成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组织管理的改进包括规则的创新,即制度创新。从目前来看,制度创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原有的计划经济制度对东北影响很深,限制了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抑制了创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业人员的积极性又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生存、发展,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东北老巤业基地第三䚧业的发塕,产业绑澄的丰富-术创新的加忣以及下岗工人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鲁射工业区匨整治中小企业中发挥了十分重覃作用〆这就要求在东北老工为基地改造中┿府部门要把现有制度改造成一个符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能够充刂发挥企业璄创业者秮极急、创造怇的制度。政府要努力为创业活动开拓广阄皆空뗴,建访良塽的蠞为规范原则和良好的法刦环境,完善多种形弎的投资、融资体系,疏递融资渠道,广泛吸纱国内外资漬参ฎ츜匇老工业基地改造。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要适当提例必要物殊优惠政策特别是在觢决就业问题,再就业人员培训,社会保障措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创新、应用方面。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知识管理战略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技术创新步伐,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信息技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知识含量,实施知识管理。鲁尔工业区在其整治中也特别注意把握时代的发展特点,重视技术发展、应用。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 年的报告,1999年辽宁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六,其中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板块比较好,但创新的经济绩效相对落后。这就说明辽宁科技管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较弱,企业创新产出能力低。1999 年吉林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十,其中知识创造能力最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差,创新的经济绩效尚可。这说明吉林的知识创造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技术链条的中间环节比较薄弱,知识管理落后,因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佳。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企业应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组织内部网络,通过有效的收集,处理,传播,共享信息和知识,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数据库。要开拓知识信息源泉,充分运用互联网络等技术,建立专门从事收集,处理和传播各种知识信息的部门或机构,使知识信息的开发工作专门化,制度化。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种机会,激发每个学有所长的职工主动输出知识。知识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得到发展,才能派生出新的知识,知识资本才能实现更大的增值。(四)改善投资环境,注重城市功能营造

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环境的改善首先依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老工业基地要特别注意国家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既包括硬件设施建设等相关的物理基础设施,也包括高技术风险投资体系和社会咨询服务体系等非物理的基础设施。通过这些基础设施技术建设的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

才能跟上现代化步伐,提高其竞争力。德国鲁尔工业区在整治中就加强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运输建设,改善了企业交通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基地产业战略性改组和城市功能转换相结合的过程,考虑改造项目要和城市化密切结合起来。如鲁尔工业区的整治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修复并修建大量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来吸引企业落户。在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商品集散中心——— 资源型工矿基地和制造业中心———市场中心。城市应具有多种能力,在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意第三产业的发展,向信息,金融服务业转移。工矿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要向多功能的中心转化,而这种转化,又往往与原来的技术改造项目产生矛盾,在相关城市功能配套跟不上的情况下,企业的技术改造很难进行下去,工矿企业新技术改造一旦上马,再要跳出去成本很高。因此,必须加强城市功能配套建设,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良好投资环境。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1、胡夫-费希尔发展模式

这一理论有胡夫和费希尔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成长研究》一文中提出。胡佛-费希尔发展模式指出:一个区域的发展通常经过下列五个阶段:

(1)自给自足经济阶段,其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活动随着农业资源呈均匀分布,区域投资及区域内的贸易极少。(2)乡村经济崛起经济阶段,形成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设施的改善,区域间贸易的产生生产活动的专业化。(3)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阶段,由粗放型的农作物生产改为集约型且专业性的农业生产。

(4)工业化阶段,随着人口增加,农业衰退,工业化出现,前期以轻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后期转为以重工业为主。

(5)服务业输出阶段,以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等输出为。

2、罗斯托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代罗斯托(1960)曾经提出了广泛用于描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模型,将趋于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1)传统初级阶段,以农业为主体的非城市化时期;(2)起飞前阶段,此时贸易扩大、高级技术得到引进。

(3)起飞阶段,传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现代方法所取代,投资迅速增加,经济增长趋于自我调节。(4)趋成熟阶段,技术密集型工业兴起,城市社会形态波及农村社会,交通网络迅速发展。

(5)大生产高消费阶段,服务性行业和社会福利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普遍拥有汽车、房屋、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使这些家庭耐用品质量制造业成为主要的工业部门。

(6)第五阶段之后,个发达国家开始注意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防止污染,重建城市和美化乡村。1964年瑞斯曼根据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3个时期 罗斯托全球区域划分

按照罗斯托的模型,全球经济发展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区经济具有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主导产业部门,而且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逐步演化的。在20世纪50-6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些高技术的生产活动到技术的成熟期。由于经济繁荣导致劳动力短缺,他们便开始扩散制造业分布到经济不发达地区来开发便宜、稳定且不熟练的劳动力市场。当经济发达地区资本和技术向经济部发达地区转移时,尽管在城镇集聚区的中心地区形成制造业为主的主导经济部门并构成经济起飞的条件,但其毗邻的地区人处于初级城市化水平阶段,从而使这一地区分化为经济繁荣的核心地区和毫无优势的外围地区两部分。当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使,必然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1)资源和资本的核心集聚使核心地区经济进一步繁荣,这个过程称为良性循环;(2)而外围地区资本和劳动力的外移导致经济每况愈下,形成恶性循环,并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3、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模式

弗里德曼将上述经济现象描述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他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区:(1)核心区。为新工业和技术变革发生地。(2)上进过渡区。为投资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移入人口多于移出人口的地区。(3)后进过渡区。为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很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的地区。(4)资源边际区。能与核心区合作无间,寽经济发展起促迋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依据增长极核理论,弟里德曼总结了一套区域开叓模式。他认为,区域发展ﻏ历一下四个阶段:(¹)地方中心比较独立。没有城市等级体系L为工业发展之前的典型结构,每渀个城市铽独占一个小区域中心,形成幓衡静止状态。䀠

(2)区域核心城市的出现。这是工䨚户匝期的典型现象フ全国廏济则形成一个城市区,极化䝜用很强。(3)强有的区域副中忁城市出现。工䘚化趋与成熟时期。由于次级核形成,整䨪区域形成大小不等的城市区域,但极化作用仍然大于滴流作用。

(4)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形成。全区经济融为一体,区位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具成长潜力时期。

4、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方面,西方世界强烈的国际竞争,直接的和谁的工资增长压力以及消费市场包河等导致生产增长缓慢下降,使资本主义世界又一次进入长期的经济衰退中;另一个方面,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赶超发达国家也力图通过适当的资本和技术引进推动经济发展。马西(1979)接受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区域间不充分发展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相对应的国际劳动分工。她将这种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劳动力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指高度自动化现代企业中大量的低薪无技术的劳动力;第二部分为老工业区工作的部分稍有技术的劳动力。第三部分则指少数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高技术劳动力。按照这一理论,成熟型的大公司开始再一次扩散标准化的手工生产单元但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仅仅将大公司的管理、财政、研究与开发部门保留在原先的大都市地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制造业分厂和市场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资本的“推拉作用”下,国际经济发展的结果业逐渐形成所谓“转移与分享”规律,及劳动密集型生产总是向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转移。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将劳动密集型生产移出生产区,有学者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术语来描述制造业由传统工业国的核心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全球边缘”转移的经济现象。

进入20世纪80年代,弹性生产方式在劳动力、原材料和公司内生产关系等方面更适应于发达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和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结构重整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再加上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改善使得运输成本不再构成工业区位优先考虑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成本都成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使得原有的国际性劳动分工的空间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衰退的西方经济逐渐恢复元气;两一方面,依托发达的通信技术和网络形成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市场四位一体的企业战略联盟正成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总特征是在不同的国家建立几个技术变革中心,这些中心有复杂的专门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形成全球-地方垂直联系的商品生产和全球资本的供公司等级体系空间结构,大大促进了产品、市场、技术和经济的国际化。

依据以上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在区域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等方面作用机制分析的同时,运用类比方法、探究区域发展所处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制定区域开发战略与目标,选择切合实际的布局理论提供依据与模型。

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满足区域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保证。因此,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应围绕产业结构合理性这个中心展开,重点分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等问题。

(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具体地说,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1.社会消费。社会消费指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就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来说,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但是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使产品得以最终实现,同时又是生产的先导,为生产提供方向和动力。所以社会消费结构既检验着产业结构的实际效益,又引导着产业结构向符合消费需要的方向变动,成为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2.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组合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煤铁组合势必导致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水力资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的组合可能形成以有色冶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然而,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同,其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铁矿或石油资源,如果储量大,质量好,则经济价值高,开发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影响大,就有可能形成以这两种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产业结构。而有些稀有金属或贵金属矿,尽管其经济价值很高,但其规模一般较小,开发后的产业关联度小,市场需求有限,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影响不会很大,在较小的区域内有可能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甚至主导产业,但在较大区域中,其地位一般不会高,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小。人文资源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影响上。劳动力充足是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条件,而文化技术素质高的劳动力,则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产业,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

3.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或对新技术消化、吸收和推广运用水平较差的区域,生产领域拓展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慢,产业结构中原始的或传统的产业成份比例较大,并且多以自然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相反,在科学技术水平较高或新技术消化吸收和推广运用水平较好的区域,生产领域的拓展和新产业形成的速度快,产业结构中高精尖技术产业成份比例大,并且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4.基础与传统。区域原有产业结构基础和生产传统,对产业结构也有影响。区域现状的产业结构是从过去产业结构基础上发展演化过来的,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原有产业结构的烙印,而且产业结构的演化或转变并非要对原有基础实行摒弃、清除,而是要对其进行逐步改良、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10 年、20 年甚至更长。因此,原有产业结构基础的影响不可忽视。同理,现状的产业结构对未来的产业结构也存在影响。在某些区域,如果存在某种生产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那么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极为深远。

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商业流通、资金融通、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动,以及技术的转移、信息的传递等,都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劳动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很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地域分工体现着协作、竞争和利益,它们可以使前四种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强或变弱。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备:①充分利用区域资源;②技术先进适用;③内部协调;④应变能力强;⑤经济效益高。所以,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分析应包括如下内容: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这里所指的区域资源是广意的资源,它包括人力财力、物力、自然资源等,即包括所有的生产要素。应重点分析已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同区域资源结构是否适应,地区资源优势是否得到发挥?也就是说,在区域内各种发展经济的要素中,那些供给比较充分,价格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即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开发利用,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发展。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区域绝大多数产业部门是否已采用了较先进的适用技术?是否建立起了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的从传统一般技术、适用新技术到高精尖技术的合理的产业技术结构?现状产业结构是否适应或符合技术进步而导致的产业演替趋势?现状产业结构下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如何?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重点是分析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的协调关系。这一方面要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否通过辐射影响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分析相关产业是否能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配合,从而不但使整个区域经济高效率地运转,而且能支持主导专业化部门承担起更大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主要应分析现状产业结构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部系统因素的影响,并能迅速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形成强大的输出能力;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适应环境,排除干扰。总之一句话,即区域产业结构是否较容易适应不太重大的调整或转换。5.现状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是高还是低。主要分析下列两种情况即区域经济效益好的结果是否来自产业结构?反之,区域经济效益差的结果是否因为产业结构的原因?若属前者,则产业结构的效益好,若属后者,则效益差。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英国经济学家兼统计学家克拉克(L.G.Clark)通过对若干国家历史时期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变动的统计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后,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的提高所产生的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差异。这个结论被人们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这个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系列中纵向分析中得到验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间上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到印证。有人进一步研究,认为如果用A、B、C 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上有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类型,即第一阶段,A 占首位,包括: ① A>C>B ② A>B>C 第二阶段,B 占首位,包括: ① B>A>C ② B>C>A 第三阶段,C 占首位,包括: ① C>A>B ② C>B>A 各国各地区的条件千差万别,受上述规律影响的程度也有区别,基本部门结构的变化呈复杂的形态,但总的趋势是相同的。上述研究虽是从就业结构上进行分析,但也揭示了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产业结构演化发展的趋势研究同样有重大的意义。罗斯托在其经济成长的阶段理论中,用“主导部门序列”的改变来说明成长阶段之间的过渡,用旧主导部门的“减速趋势”和新主导部门采用新技术的“反减速斗争”来说明经济增长的过程。新的主导部门的出现就意味着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一种新的区域产业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的成长和发展阶段的演替过程也是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演化趋势有方向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和经济成长阶段都有向高级演化的趋势。具体地分析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不但要考察产业结构演化的历史趋势,更重要的还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下列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产业政策是国家从宏观角度调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它可能因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生态环境等因素鼓励或限制某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对于鼓励的部门将会给予优惠的政策,以扶持其发展,而对限制的部门将施以种种严厉的限制措施,以限制或收缩其发展。区域产业若符合产业政策,将可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违背产业政策,其发展将受到限制,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如,政府如果对现时处于劣势,但从长远看很有发展潜力,且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采取扶持政策,则经过一段时期后,该产业就有可能发展为该区域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并且还可能成为区域新的主导专业化部门,从而改变区域产业结构。

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产品推出后,经过一段时间,区内和国内市场就可能达到饱和。饱和后,这种产品可能出口到区外或国外,开拓外部市场。随着外部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产品的出口,出现了资本和技术的出口,这些资本和技术与当地廉价劳动力及其它资源相结合,在输入地区发展了这种产品,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外区这种产品由于成本低,又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区域或本国内市场,使得原来开发这种产品的区域或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生产,而转向其它优势产品的生产。这时该区域原主导专业化部门或其产品在市场处于优势的寿命结束,新的主导专业化部门就有可能产生,产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由于技术的发展可能使现在看来很有优势的技术先进的部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被淘汰,从而改变区域原来产业结构,形成以新技术成果武装的新的优势部门为主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历史中,这种情况是经常存在的。如化纤产品代替棉毛产品,石油化工代替煤化工,使许多区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区域发展中的资源,有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数量有限的资源,有些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从长远看其数量是无限的资源。有限资源的枯竭将可能使以这些资源为原料或燃料的生产部门衰退;无限的资源虽然从长远看是无限的,但从一定的时间(如一年)内看其供应也是有限的,所以,以它为原、燃料的生产部门生产规模的扩大也是有限制的,而且它也有可能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供应上的困难,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关于自然资源量的评价。对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光照、热量、水分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方能满足某一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矿产资源要达到一定的储量才具有开发价值,且不同数量的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重要程度不同。在评价中对于自然资源保证程度的考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如大型铁矿山和钢铁厂通常需要有50 年左右的铁矿石资源保证;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其数量表示形式或方法不同。如水力资源用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实际蕴藏量表示,矿产资源用远景储量、探明储量、保有储量、近期可利用储量等表示,热量资源用单位面积年太阳辐射量和积温等表示,水资源用年均降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水量、总径流量等指标表示,等等。但无论采用何种表示方法,都要有利于反映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并有利于做横向的对比。在自然资源的评价中,通常采用绝对和相对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相对指标则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在评价时,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即筛选出开发规模大,开发后能产生重大经济价值,并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带动影响作用的几种资源。其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并根据保证程度和现状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如就煤炭和铁矿资源看,通过比较各省区在全国或大区中的比例,就很容易看出来,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的煤炭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两淮地区的煤炭资源则在煤炭资源相对较少的华东区占有重要的地位。辽中、冀东和川西铁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储产比的比较,就会发现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的煤炭资源潜力比两淮地区要大很多,川西的铁矿资源潜力也比辽中和冀北大。第三,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相对量指标通常用平均占有量等表示。如人均占有量、亩均占有量等。它对消费普遍而数量很大的自然资源的评价尤具意义,如煤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对于水资源,如果将地表径流量与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比较,就会发现,有些地区尽管径流总量很大,但每亩耕地平均水量和人均水量却很小,反而有些径流总量很小的地区,这两个指标却很大。我国浙闽地区年径流总量仅及长江流域的20%,但平均每亩耕地和每人占有径流量却比长江流域分别高60%和12%。煤炭资源也有类似情况,宁夏煤炭储量在全国所占比例不过4.5%,但由于该区人口少,消费量少,人均储量达到7800t,仅次于内蒙古、山西,居全国第三位。加之煤田所处位置与外运条件较好,煤种又为外地急需,从而成为该区优势所在;而四川煤炭储量绝对数并不算太少,有近70 亿吨,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储量不到70t,加之部分煤田由于位置偏僻或赋存条件复杂而难以开发,使得其煤炭输入量近年来有增无减。第四,分析比较区域主要几类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如从建立基础工业,尤其是原材料工业与能源工业的角度考虑,煤铁之间,铁与有色金属(主要是铜、铝等)之间,煤与石油之间储量比例,以及主要原料与辅助原料矿产资源间的比例关系等都是很重要的。据研究,要发展钢铁工业,一个区域之煤铁比至少应达到3∶1。要建立一个大型钢铁厂需铁矿10 亿吨、焦煤15 亿吨、动力煤4 亿吨、熔剂石灰石1.5 亿吨、白云石2000 万吨、耐火粘土2000~3000 万吨、菱铁矿2000万吨、锰矿500~1000 万吨。2.关于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对于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可为人们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也才称得上为自然资源。而这一定的质量标准是由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所决定的,受一定时期的技术水平ᒌ区域经济基础、资源稀缻程度等因素影响。因此,对自然资源的館的评价也纔从以下这凡个方面考虑,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浌上的合理性(串利甠资溑所仙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庤ﴉ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帺,并甸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寻一官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只有ᒌ栗,才能得出客观的切合实际的结论 如铁矿,垨40 年代以前,品位匨50%~60%以上的铁矿才月工业价值,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的加强,品位在50%~耶0%以上的富铁矿资源大闏消耗减少,而同时钢铁产品的用量剧增,使得钢铁工业大量使用品位在30%左右的贫铁矿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目前世界上开发利用的铁矿石品位最低可以达到25%左右。铜矿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由高品位到低品位的过程。现我国开采利用的铜矿品位一般在0.8%~1.0%之间,1%以上的便属富矿。不同的自然资源,其构成质量的因素不同。矿产资源的质量一般由品位、有害成分和有益成分的含量、矿物本身的物质结构等因素构成。如铁矿,我国平均品位在34%左右,绝大多数铁矿属贫矿。煤的质量用燃值(相当于品位)、灰分、硫分、磷分、挥发分含量、粘结度、块度、硬度等表示。土地资源的质量一般用平整度、光、热、水、肥等土地自然特性来表示,据此将土地资源划分成适宜、较适宜、适宜性差、不适宜等四级。森林资源质量的评价不但涉及到森林结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密度等)、林材的品种、材积级别、用途,还涉及到林子的生长情况。因此,对自然资源的质量的评价应结合资源本身质量特征和一定生产部门的质量要求,确定反映自然资源质量特征和满足一定生产部门生产要求的质量指标,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3.关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交通方便,距主要消费中心和地区经济中心近,当地经济基础好,有城镇依托和干线交通相连的地区的自然资源,就有可能优先得到开发利用,且开发利用的成本低,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高;相反,交通不便,位置偏僻,且距主要消费中心和地区经济中心距离远,当地经济基础差,既无城镇依托,又无干线交通相连的地区自然资源,其开发成本高,很难优先得到开发,即使进行开发,其资源的稀缺性也难以显示出来,利用极不充分,甚至浪费。如陕西省的渭北煤田和神府煤田,渭北煤田紧邻关中工业区,交通方便,经济基础好,早在宋代就已开发,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而神府煤田尽管储量巨大,煤质优良,开采条件优越,但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及经济基础较差,其开发只在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并受铁路运力限制,规模难以迅速扩大,煤炭资源的稀缺性在此体现不出来,每吨煤仅18 元人民币,浪费非常严重。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许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并且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上,利用、改造自然的方式和措施常常是以各种自然因素的相互制约性为依据的。如,对于农业来说,不仅要评价水分、热量、土壤等条件的分布,还要评价它们相互间在地域上或季节上的配合;对于工业,不仅要评价每种矿产资源的分布,还要评价它们相互间在地域上的配合,以及各种资源同地质、地震、水文等建厂条件的配合等。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区域该种生产发展的可能性、优势及主要制约因素。如,对我国东半壁水、土、气候等自然因素的空间结合与农业生产布局条件的评价,就应包括以下内容:整个东半壁属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垦前为森林或森林草原带,土壤自然生产潜力较高,但水、土、气时空组合差异较大。其中秦岭-淮河以南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可供一年二三熟,土壤偏酸,生物资源丰富,但丘陵山地比重大,耕地少,台风及洪涝灾害较多;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属暖温带,光热条件比较优越,地形平坦开阔、耕地较多,但森林植被少、降水偏少且变率大,旱涝盐碱灾害多;黄土高原,热量条件较好,但降水较少,水源不足,土层厚,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旱灾频繁,作物单产低;东北平原面积大,土壤肥力高,降水适中,森林面积大,但气温偏低,生长期短,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的分析,必须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适合或保证程度。如辽宁本溪市,在市周围30km 的半径内埋藏有磁铁矿、煤(焦煤、瘦煤等)与粘土、石灰石等资源,为建立以钢铁、煤炭及建材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自然资源组合地域中,铁矿是主导资源,其余为辅助资源。铁矿储量巨大,还可供再建一个鞍山钢铁公司,所以为优势资源;煤炭资源显得不足,需从外地调入,并成为限制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为限制资源。

4.关于自然资源的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提。不仅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而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修建铁路向外输煤,也可以通过建电厂,用电网向外输电,还可以经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如石灰石、铝、铁矿等,发展建材、化工、炼铝、钢铁等生产。再如水利资源的利用,不仅在选择坝址、坝高等方面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而且在确定水利工程的功能与作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上也有许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因此,在前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这里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筛选出几个可行方案。并同时指出各种方案之特点,尤其对实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前提要特别指出,以利于开发利用之决策与实施。如对荒地资源的评价,不仅要提出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还应指出为了开发利用荒地资源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如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引进劳动力、改善交通等,以及这些条件要求达到怎样的程度。

5.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应的评价。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正确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在资源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之影响。如,关于陕北长城沿线风沙滩地围绕灌溉农业发展而进行的土地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正负效应分析,就应注意到这几个问题:①风沙滩地光热条件好,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且水质好,埋藏浅,若开发地下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灌溉农业,可在近期内取得优质高产的效果,并有助于增加陕北粮食供应,从而有利于神府煤田的大规模开发;②该地区降水量少(不足400mm),蒸发量大,为降水量的3~4 倍,风沙滩地地下水为长期降水下渗积累所形成,并在有些地方以泉水出露补给地表河流。如果开发地下水灌溉,有可能使地下水损失过大,地下水量减少,水位降低,首先使靠汲取地下水以生存的沙生植被旱死,导致沙生植被面积缩小,固沙作用减少,引起沙漠化。其次使靠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减少,从而使沿河以河水为水源的灌溉农田和城乡居民点用水受到影响。另外所开发之水浇地也会产生盐渍化。因此,该地灌溉农业的开发决策,必须在综合权衡经济、社会及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收益与损失的基础上作出。对资源开发之正负效应的评价必须持科学、客观的态度,既不要夸大正效应,也不应缩小负效应,既要估计最好的情况,也要估计一般和最差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

第三篇:《鲁尔工业区的蜕变》之观后感

《鲁尔工业区的蜕变》观后感之规划的影响因素

观看了《鲁尔工业区的蜕变》这一视频,见证一个衰落的工业区破茧化蝶的神奇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规划设计人员,鲁尔工业区的绚丽转身,不仅来自于自身的规划素养,更来源于对规划这一职业的热爱,源自于合理有致规划的神奇力量。就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我想我能就观看完这个视频之后谈谈我的一些关于规划过程中影响因素的看法,虽然可能不那么全面或细致,但权且当是很直观的对于视频的第一感受与领悟。

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北部,整个工业地区拥有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地区,在全世界发生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鲁尔工业区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传统工业区一样,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颓败之势。知识经济的兴起,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工业已经在世界经济中失去了竞争力,经过百年的重工业发展,鲁尔工业区这片土地已经是伤痕累累,破坏殆尽的生态环境,一座座遗留下来的工业厂房,整个已经失去了原有生命力被重度污染的工业带尽显其衰颓之相。作为煤炭资源相当丰富的地区,一系列围绕着煤炭所开展的采矿、炼焦、炼钢产业与军火制造及化工业,在缺乏统一合理规划以及过去狂热的工业工程建设,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其面临今天命运的必然结果。

作为一个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我想,对于规划对象前世今生的深入了解是必要地,但显然还是不够的,因为还要对其现状进行仔细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地进行规划设计。在建设之初就缺乏一个都市建设的各方面规划是形成鲁尔工业区现状的原因,但是如何根据现状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后天的规划改造而得到真正切实有效地解决就是规划设计者的重大任务了。因为不同的现状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与其形成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影响规划的重要因素便是规划对象的现状与其形成原因。现今重工业衰败已成定局的鲁尔区,需要的是一次重生。

鲁尔区的蜕变得益于德国西法伦邦政府的关键远见决策,为了鲁尔区的改造而举办一连串的国际竞图,IBA(国际建筑展)成为鲁尔区改造的主要操盘手,政府的改造计划,直接影响了鲁尔工业区的未来,一系列的规划与设计在此时才师出有名,改造行动才能付诸实践。而我说的这些想表达的一个观点便是,政府决策对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性,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所以政府的决策便更应该具有远见性、科学性与民主性,为规划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IBA在重新规划改造鲁尔区的规划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品质和文化品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或是尽可能节省费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鲁尔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是只追求经济效益还是两者兼顾,这就是规划的理念。什么样的规划理念也会直接影响到改造成果的呈现。挽救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和谐共同发展以及开放性等规划设计理念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精神。人和生态环境一起共享规划成果,理念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影响着规划的进行。

在鲁尔区的改造成果中,我们总可以为其中那些富有创意的改造方案赞叹不已,无论是废弃厂房的改造再利用还是住宅更新,无不可以看出规划设计者的巧妙创意,不仅将废弃的东西进行再利用,还为其增加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与无限创意,这也是对规划的影响因素。如若只是毫无创意地对整个工业区大拆大造,鲁尔区也就只不过是跟其他工业地区改造没什么差别了。

成熟的技术也是鲁尔区成功地进行规划与改造的原因之一,对于该区内水系生态的修复与净化,IBA运用成熟的技术,建造了高级别地污水处理中心,将污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沟中,净化了水资源。其实在鲁尔区的改造中,处处可以看见高科技技术的运用,比如说,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的一座新型建筑,这些技术运用所创造的种种奇效无不告诉着我们,技术力量也是影响规划的因素。

也许影响规划的因素还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差异,同样会造成不一样的规划方案,等等的这一些,还需要自己在学习更多的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去解答,去发现和感知。

第四篇:观《城市的远见—德国鲁尔工业区》有感

觀《城市的遠見—德國魯爾工業區》有感

工業區在全世界的很多國家都可以看到。而工業區的改造對於每個國家都是重中之重並且希望其可以帶來更多的效益和創新的事項。而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改造,我們看到IBA對於整個主題的把握和創新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加上德國政府對於恩瑟爾河花大力氣,決心改造的魄力。我們看到了一個工業區改造的很好的範本。改造後的魯爾新區,是一個在完好保存原有景觀的前提下,發展為融遺跡觀賞、旅遊度假、文化娛樂、科學展覽、體育鍛煉、培訓教育、商貿購物和市民宜居等於一體的區域。2001年12月,魯爾新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此後,它還榮膺“歐洲2010年文化首都”的稱號。

觀看這樣一個範本的時候,在一邊觀看,一邊總結對於自己有警醒作用的一些東西:由IBA的競圖來看,我們可以從更多的人那裏汲取到更多東西。若是依照房子原來的構造來貼切的設計有時候更得甲方的青睞。

1、好的燈光效果可以給夜間景觀加很大的分。

2、平時多留意生活的各種點點滴滴,說不定這些點滴可以進入到你下一個創新的設計,如:以工廠的老牆作為攀岩練習的場所。

3、要以新舊結合,文化和內容不局限在特定的範圍。如:那個非常獨特的UFO辦公室。

4、以舉辦各種活動來完善設計的公園和開放空間。

5、群聚效應的產生是需要好的策略的,以低廉的租金吸引有創造力和潛力的公司進入到我們打造的地方,可以是未來有很大的增值。

6、以每個身份的視角來看待一個地方可以打造很多令人心動的景觀和設計,不單單是以設計師自己的眼光。如:礦工住宅打造成婦女、單親媽媽的社區;老人社區;兒童社區。

7、以新能源進入到設計地區,等等。

這些自己總結的淺顯經驗對於自己以後的設計有很大的提示和開拓了自己對於設計的想法。

而在觀看德國魯爾工業區改造的內容時候我就在聯想說我自己見過的工業區改造的例子。如四川成都的東郊記憶和北京的798創意園區。

成都東郊記憶旅遊景區按城市工業用地更新和工業遺存保護相結合的方式,在原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修建而成,是工業遺存保護和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的新型旅遊景區。很多選秀節目、演唱會等會再這裏進行。裏面還有很多酒吧和休閒娛樂的店鋪等。但是在我去這個公園的時候卻感覺其內容很單調,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標。覺得這個工業區的改造還有很大的潛能可以挖掘,不過這也算是中國工業區改造的例子。

北京的798創意園區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現今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並已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藝術家和文化機構進駐後,成規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廠房,逐漸發展成為畫廊、藝術中心、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餐飲酒吧等各種空間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國際化色彩的“SOHO式藝術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在裏面可以感受到非主流的藝術氣息,藝術氛圍的特殊性,現代時尚感,新舊文化集中的藝術點。但是其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

1、一是可進入性問題。缺少引導圖,很難

找到那個地方。

2、環境差、衛生差。

3、整個藝術區缺乏規劃。可以玩的東西太少。我想這些問題也是我們在做工業區改造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問題。

中國在2013年提出:《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通過國務院批復,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編制。希望到2022年,老工業基地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城區老工業區調整改造基本完成,良性發展機制基本形成,為建設成為產業競爭力強、功能完善、生態良好、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第五篇:德国鲁尔工业区治理雾霾的措施与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治理雾霾的措施与启示

德国鲁尔工业区治理雾霾的措施与启示

在德国战后创造经济奇迹的年代,以煤铁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工业区工业快速增长给当地带来了巨大发展,但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未经过滤的工业废气会对健康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鲁尔工业区的雾霾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被成功治理。

一、鲁尔工业区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

德国鲁尔工业区雾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和“逆温”天气。1961年,鲁尔工业区共有93做发电厂和82个炼钢高炉,每年向空气中排放150万吨烟灰和400万吨二氧化硫,这些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悬浮,并因为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的出现,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从而形成了雾霾。

二、德国雾霾的发生及人们对雾霾的认识变化

人们对环保的认识总是与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德国的大气污染治理也不例外。从19世纪的工业化开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德国持续了100多年几乎不加任何控制措施的废气排放过程。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也未引起德国重视,因为当时的德国正处于战后恢复期,发展经济才是第一要务。

1961年,德国政治家维利?勃兰特首先提出“鲁尔工业区的天空必须重新变蓝”的选举口号,他的提法在当时甚至遭到本党人士的嘲笑。真正引起人们重视的,是1962年12月导致156人死亡的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当时鲁尔工业区首次出现严重雾霾,部分地区空气SO2浓度高达5000微克/平方米,当地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1964年鲁尔工业区空气中SO2浓度约206微克/立方米,其所在的北威州州政府颁布《雾霾法令》,但迫于经济利益和保障就业的压力,污染限值设定较宽松。当时最受企业界追捧的“环保措施”是“高烟囱”政策,即把烟囱加高到300米,降低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此举虽然有效降低了鲁尔工业区大气污染的数据,但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半个欧洲为此遭受酸雨之苦,导致农作物减产、鱼类死亡,危及饮用水安全。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还没有任何一部关于限制排放的法律,也没有雾霾报警机制,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威胁缺乏深刻认识。1971年,大气污染治理首次纳入联邦德国的政府环保计划。1973年,德国电视一台播放了沃尔夫冈?门格斯的电视片《雾霾》,播放后就在德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德国政府和民众就加强大气污染治理达成了共识。1974年,德国第一部联邦污染防治法正式生效,SO2、H2S和NO2开始执行更严格的污染限值。1979年1月17日上午,西德意志广播二台突然中断了正在播出的节目,分别用德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希腊语和南斯拉夫语紧急通知鲁尔工业区西部地区民众,空气中SO2含量严重超标,德国历史上首次雾霾一级警报就此拉响。

1985年1月18日,雾霾笼罩德国鲁尔工业区,空气中SO2浓度超过了1800微克/立方米,这次是最为严重的雾霾三级警报。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味,能见度极低。这次雾霾致使24000人死亡,19500人患病住院。德国绿党及大部分环保团体发表声明称“雾霾危机”是环境、能源和交通政策多年疏忽的结果。

自1991年柏林出现最后一次“雾霾”事件后至今,德国再也没有拉响“雾霾警报”。这是德国各方雾霾治理措施更加严格和完善,前期持续的治理行动取得了实质效果的结果。回顾德国和鲁尔工业区雾霾治理之路,德国人为“环保梦”付出了沉痛代价,但最终坚持了下来,如今环保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三、德国和鲁尔工业区为治理雾霾采取的行动

(一)持续出台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德国对于空气质量的管理首先是从法律层面把关。德国在制定空气净化法律法规方面主要有3个里程碑,分别是1974年的《联邦污染防治法》、1979年的《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和1999年的《哥德堡协议》。1962年鲁尔工业区发生雾灾之后,德国各州纷纷出台雾霾管制条例,规定出现雾霾天气时,政府可要求企业停产、车辆停驶。1964年北威州颁布了《雾霾法令》,设定了大气污染浓度的最高限值。1974年,德国出台了《联邦污染防治法》,针对大型工业企业进行法律约束,为其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该法律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1979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主导缔结的《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强调通过各国科技合作与政策协调来控制污染物排放。此后每隔几年,在这一公约的基础上都会衍生出新的关于控制大气污染的协议条款。1999年,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共同签署《哥德堡协议》,为硫、氧化氮、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氨等主要污染物设定了相关的排放上限。根据该协议,到2010年,德国要完成SO2排放减少90%、氮氧化物排放减少60%等目标。目前德国及各地已出台8000多部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到雾霾和大气污染治理。联邦环境部相关网站上可查询到各地区甚至某企业的排放信息,接受公众监督。根据法律,一旦企业造成空气质量问题,公民有权要求相关机构对企业进行调查,要求他们根据法律更新完善装置,如果问题仍旧没得到解决,相关机构有权让企业停业。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调整产业结构是帮助德国鲁尔工业区摆脱雾霾的主要手段之一。鲁尔工业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依赖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化工业发展,“偏重”的产业结构带来了雾霾等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60年代,鲁尔工业区开始进行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并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鲁尔工业区的变革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制订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为此北威州政府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鲁尔发展纲要”。20世纪70年代,鲁尔工业区在继续加大第一阶段改善基础设施和推动矿冶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重点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逐步发展新兴产业。为此,北威州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来资金,例如凡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到北威州落户,将给予大型企业投资者28%、小型企业投资者18%的经济补贴。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工业区内不同城市的优势,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例如德国政府1989年制订了“矿冶地区未来动议”,近年来又着手实施“欧盟与北威州联合计划”,其目标是发挥区域优势,例如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多特蒙德大力发展软件业,杜伊斯堡发挥其港口优势成为贸易中心等。

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强有力的科研基础支持,为此鲁尔工业区积极发展科研机构,已发展成为欧洲大学密度最大的工业区。除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外,每个大学都设有“技术转化中心”,形成了一个从技术到市场应用的体系。同时,政府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进行合作,以发挥“群体效应”,并对这种合作下进行开发的项目予以资金补助。

(三)联合周边国家制定统一的环境治理政策

鲁尔工业区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还得益于欧共体的统一环境政策。由于空气是流动的,人们意识到空气净化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防治大气污染需要国际合作。1979年,《关于远距离跨境大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为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做出规定。上世纪80年代初,欧共体制定了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不再只针对周边大气的污染物浓度,而是直接针对废气本身。加高烟囱的做法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企业必须配备过滤装置或净化设施,才能有效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截至1988年,鲁尔工业区80%的发电厂安装了烟气净化设备,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发电厂在1993年之前全部关闭。1999年,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共同签署了《哥德堡协议》,要求共同减少排放规模。2005年1月1日起,德国实行统一的欧盟排放标准。例如,粒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应低于40微克/立方米,日平均值应低于50微克/立方米。如出现日平均值高于该值的情况,每年不得超过35天。2010年德国将欧盟关于PM2.5的规定引入本国,争取到2020年将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20微克/立方米以下。

(四)建立空气监测网络和预警响应机制

时刻监控雾霾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临时性措施,对于防治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意义重大。为此,德国逐步建立了包括鲁尔工业区在内的全德空气质量检测站点,一旦某地区超标,当地州政府就与市、区政府合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对部分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限制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运作,注意避免燃烧木头、焚烧垃圾等行为,控制非生活必需工业产品生产。

截至目前,德国联邦和各州共设有643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这些监测站点各有分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其中,联邦环保局的监测站点有7个,选址远离城乡地区,主要负责按国际公约和欧盟法律来监测未受人类生活影响的空气质量状况,而各联邦州的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则在城乡地段按层次进行布局。德国各地监控网点的监测数据在网上一目了然,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了解到当日和近日的空气质量,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臭氧等具体指标,并可预测未来几天的空气质量状况。

(五)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和环保教育

排放可吸入颗粒物几乎人人有份,减少排放自然人人有责。为此,德国非常注重采取一些“软措施”,如呼吁民众节能减排,使用节能家电,在家不要乱烧树叶和木头,选择节能减排的采暖方式如天然气集中供暖,出行多搭乘公共交通或骑车,主动选择使用可再生能源,私家车尽量选择排量小、污染小的车辆等,尽量减少因为生活生活方式等原因造成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德国高度重视下一代的环保教育,向每个人宣传环保是生活习惯的理念,让肆意排污的行为没有生存的土壤。通过长期持续的宣传教育,德国民众的环保观念大为增强,德国联邦环境部公布的民调显示,92%的德国人认为环境保护很重要,87%的人表示由于担忧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环保。

四、治理成效

长期有效的治理工作让鲁尔工业区的雾霾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据鲁尔工业区所在的北威州环境部门统计,1964年,莱茵和鲁尔工业区空气中SO2的浓度约为206微克/立方米,而在2007年下降到8微克/立方米,降幅达97%。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在1968年至2002年间也出现明显下降,2012年鲁尔工业区所有空气质量测量站中PM2.5年均含量最高只有21微克/立方米。

从整个德国的情况看,德国联邦环保局的报告显示,自1985年以来,德国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逐步减少,NO2超标地区面积不断缩小,SO2浓度已由警戒值明显降低并连续多年保持在正常范围,臭氧浓度也呈现逐步正常化趋势。德国政府还采取了多项长效措施巩固并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就。

五、德国及鲁尔工业区治理大气污染对中国的主要启示

(一)分阶段有重点持续推进

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痛定思痛后开始了治理雾霾的道路,但由于德国需要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烟尘和粗尘,70年代和80年代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90年代中期逐渐重视臭氧,近年来又新增了PM2.5,给雾霾治理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因而,德国治理雾霾真正加以初步解决时在20世纪末,同时为了避免出现反弹和出现各种新的情况而持续采取制定新举措。可见,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导致雾霾出现的不同污染源,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持之以恒地加以推动是必由之路。

(二)依托标准制定实施一系列行动计划

德国政府在依靠行政手段控制大气污染方面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限制排放源的排放和建立总的排放限值。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全面考虑各种污染因素如燃料质量和原料,根据现有技术的单源制定排放限值,而对于小源(乘用车)的型式试验如大型工厂和道路工程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制定跨境大气污染管制政策,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制定符合各自地方实际情况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等。只有依据法律制定广覆盖、约束性强、符合地方实际的行动计划,才能保证其确实发挥实际效果。

(三)通过高投入帮助被治理地区实现转型

回过头看,德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要比人们想象的更为艰巨和复杂,不仅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鲁尔工业区为重现蓝天碧水,过去50年在环保和转型方面花费巨大。例如,针对鲁尔工业区的煤炭价格补贴,1996至1998年,联邦政府给予主营煤炭业的鲁尔集团的补贴分别为104亿、97亿和85亿马克;在关闭污染企业、解决失业问题、治理污水、集中整治土地等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其中仅旨在推动鲁尔工业区生态和经济改造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尔公园”(IBA)计划,从1991年至2000年的120个更新项目就耗资超过800亿欧元。

(四)注重追求大气污染治理的实效 大气污染治理重点是有针对地减少和避免大气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有害影响,故治理大气污染追求实效最重要,必须直接针对污染源本身来限制和采取措施,不能寄希望于转移污染排放地或片面追求个别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值达标。前者可以回顾过去数十年高污染企业一直在向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地区转移的事实,而后者则源自于鲁尔工业区加高烟囱,降低了当地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数值,却导致半个欧洲下酸雨的恶果。

(五)高度重视科技在治理大气污染中的支撑作用 在不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德国非常重视科技的应用,包括不断加强空气净化处理等技术密集型的环保产业,切实加强分析研究大气污染的源头、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实时在线监测污染源等。德国人在执行环保法规方面不打折扣,所以很少有人会想方设法为超标的应报废汽车造假,以通过年检继续使用。对企业而言,尽可能利用先进技术来使得环保达标也自然成为最好的选择,因为超标排污交的罚款要大大高于企业自身进行环保治理的费用。

下载鲁尔工业区改造影片感想(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尔工业区改造影片感想(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南工业区改造项目简介

    市南工业区改造项目简介 市南工业区改造项目位于枣庄中心城区东部核心区南部,南接峄城区,北靠三角花园省级商务商贸区,西连枣庄经济开发区及二手车市场,东临十里泉电厂。 目前,......

    国外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经验和启示

    国外城市老工业区改造的经验和启示 孟兆国摘要:介绍了国外老工业区改造的成功模式,通过对国外老工业区改造成功经验的分析和借鉴,得出:多层次的规划研究是确保老工业区改造效益......

    阿甘正传影片观后感想(5篇模版)

    母亲的教育给阿甘的人生有非一般的触动,或许阿甘的人生就在从母亲教他的第一个单词开始的吧。或许,这样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是深刻熏陶的吧。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阿甘正传观......

    观看毒品影片后的感想

    观看毒品影片后的感想 凉城县第四小学五年级段玉婷 人类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自己灿烂的文明,谱写生命的乐章。然而,毒品从它出现的那一天就没有给人类带来任何益处。相反,由毒品......

    观看优秀影片《远山》的感想

    观看优秀影片《远山》的感想姓名:黄政 单位:雷山职校 日期:2012.11.10一位平凡的人谱写了伟大人生;一位平凡的人描绘了精彩生活;一位平凡的人塑造了光辉形象。他的崇高精神将会是......

    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5篇范文)

    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千万人都无比熟悉的感人故事了,而且现在还被拍成了电影,这一电影一出来就掀起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影片花木兰观看心得感想范文,欢迎大家参阅。影片......

    赛格日立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报告书(简本)

    深圳市福田区赛格日立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调整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深圳市科之谷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赛格日立工业区升级改造项目 (调整方案)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影片惊涛骇浪的观看心得感想(五篇材料)

    “惊涛骇浪”这部影片讲的是有一年夏季连日的暴雨,使得九江连发百年不遇的洪水,后续发生的一系列感动人心的故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影片惊涛骇浪的观看心得感想范文,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