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谢桥街道办事处“六记六思”心得体会
第84期
谢桥街道办事处综合办公室 2011年10月22日
盼领导多一个“听筒” 望群众多一个“话筒”
——记谢桥认真组织学习“六记六思” 10月13日一篇题为《随省委书记走村进寨‚六记六思‛》在《贵州日报》刊发以后,谢桥街道办事处党政班子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部门下派干部、各村支书记、主任和群众代表认真学习‚六记六思‛。
利于查缺补漏,切实转变作风
10月22日,处党委书记王庆新在干部职工会上组织学习了《随省委书记走村进寨‚六记六思‛》,学习中,王庆新表示:作为服务一方百姓的父母官,深深的被栗战书书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所感动。自从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 动以来,深深体会到各级各部门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也发现自身还有许多不足。对于栗战书这样的下基层的方式,增加了新的一种沟通群众的方式,无疑于领导多了一个‚听筒‛,群众多了一个‚话筒‛。特别值得推崇的是栗战书书记在下基层结束之后在饭桌上约谈两位县委书记,就像朋友平时交谈一样简洁明了,直面表述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和客观性,没有指责和批评,只是将所见所闻说出来,以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
在讨论中,党政班子都表示欢迎这样的下基层,觉得这样的下基层可以帮助基层干部查缺补漏,真正让基层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为老百姓服好务。这样的下基层,还会让领导深切地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也利于领导听到各种声音,感受基层工作环境,更有利于拉近领导与基层的距离,利于今后省委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
把“四帮四促”做到心坎上
参加此次学习的‚四帮四促‛部门下派干部,在学习之后表示,‚我们一定会把栗战书书记这样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带到‘四帮四促’工作中去,继续加大‘四帮四促’帮扶力度,将‘四帮四促’工作做到老百姓田间地头,像栗战书书记那样与群众心 贴心,脚踏实地的为百姓办实事、解民忧。‛
有礼有节诉困难
‚栗战书始终面带笑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耐心地听群众的意见,和群众交流。‛在学习到栗战书遇到‚三问‛时表现出来的平易近人那一段时,在场学习的群众代表深深感动着。对那位敢于向省委书记有礼有节进行‚三问‛的农民兄弟深感钦佩,更对自己在和领导说话时的方式进行反思,均表示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以有礼有节的方式合理表达诉求。
“人民选我当干部,我当干部为人民”
这次学习,对于办事处村干部,启发最大的就是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穿洞村干部的座右铭,一句简简单单的‚‘人民选我当干部,我当干部为人民’,‘穿洞一天不发展,干部一刻不休息’‛。听到这样激荡人心的话,村干部们表示;当干部就应该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脚踏实地的办事,没有私心私利的村干部才是真正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同时,村干部均感受到领导下基层对基层的监督作用巨大。他们认为栗战书书记这样的下基层方式一下拉进了领导与基层干部的距离,在这样的下基层方式中,领导活脱脱的变成了朋友,汇报变成了谈心、谈做法、谈成绩,指导也相应变成了聆听。村干部们也体会到自己虽然官小但 是担子却不小,要想一方富裕起来,必须认清自己的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将这份责任化为工作的动力,扎扎实实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拷问作风,务实工作
省委书记栗战书此行,可谓踏着下基层务实脚步;此行,可谓胸怀百姓疾苦冷暖心。这次不同寻常的调研,这样不打招呼形式的领导下基层活动,每到一处,群众问题诉求得到聆听,干群关系心连着心,这样不同寻常的下基层,是实实在在的下基层。胡锦涛总书记这样走过。现在,栗战书书记踏着这样务实的步伐走下去,这样的下基层,会让干群关系越来越和谐,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心就会越贴越近。通过深入学习,大家认为,栗战书书记这种亲民、爱民的风范,务实、敬业的作风,时刻把民生民性民意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的情怀,使我们深受教育,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官位当职责、把公事当家事、把群众当亲人、带头转变作风,切实做到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作风向下深入,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矛盾和困难突出的地方去,面对面听民声,实打实解民忧。(黄 山)
(图为谢桥街道办事处干部职工学习‚六记六思‛现场)
第二篇:学习《随省委书记走进寨“六记六思”》心得体会
学习《随省委书记走进寨“六记六思”》心得体会
栗战书书记轻车简从,不打招呼下到最基层,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要深入学习栗战书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刻反思,举一反三,重点做好‘三个学习’,学习如何下基层、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学习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真正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我难题。
省委书记这种实干精神,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我深深体会到农民群众对我们的真心期盼,感觉到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带着感情去理解他们,能够真心实意带着感情走进基层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事,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农民群众着想,就能够见到他们脸上出现一份会心的微笑,就能够得到群众的认同。”
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了省委书记下基层的务实作风,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何时,自己当初对组织的承诺不能忘记,对群众服务的承诺更不能忘记。我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以情换情、以心换心,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方面锻炼自己做群众工作能力,积累经验;
另一方面切实掌握群众存在的困难,真切帮扶。这样,才能对领导和群众有个交待。
下一步,我将认真贯彻落实栗战书书记的重要指示精
神,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真正驻下去,做到‘耐心地听、认真地记、诚恳地讲、负责地报’,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调研员,民怨调解员,致富指导员,群众服务员,解决好群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关系,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营造‘发展要快、风气要正、作风要实、干部要干’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第三篇:六学心得体会
关于“六学”的心得体会
为切实落实好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活动开展,朝阳派出所党支部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派出所党支部副书记、教导员杜宏同志主持会议。
首先,教导员传达学习分局《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主题活动方案实施的紧急通知》和《关于在全市公安机关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工作中深入开展六学的通知》。按照省厅的“五查”和市局的“六学六查六杜绝”的要求,每位党员民警结合自己的工作,按照“六查”的主要内容认真对照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查摆、剖析,通过“自己找、同志帮、群众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要求每位党员民警要形成自己的党性材料,交所支部留存备查。
然后,所领导带头对照“六查”,认真剖析自己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等存在的问题,开展查摆发言,查找思想根源,触动思想灵魂。接着每位民警逐一发言,踊跃找出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各种问题,并表示通过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学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工作质量提升上一个台阶,做一名合格的公安民警。最后,党支部书记、所长做出总结:通过本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每个党员民警思想上都要受到触动,一定要按照“六学六查六杜绝”来对照执行,将保纯教育活动与“雷霆行动”、“三反行动”等专项行动有机融合,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双提升。通过纯洁性教育,全所公安工作要有新的起色,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为迎接党的十八胜利召开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通过这次关于“六学”的学习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分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局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光荣感、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分局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充分认识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是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举措;
(二)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是保障、服务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根本保证;
(三)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是推动全局全所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活动,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展示形象的良好机遇。
二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按照分局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所开展此次教育活动要以“保持纯洁性,争创新业绩,全力保稳定,迎接十八大”为主题;总的目标任务是要通过大力加强公安队伍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廉洁自律等五个方面的纯洁性教育,教育和引导自身更加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永葆公安民警的纯洁性,为努力推动自身工作“跨入全省先进行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结合我所公安工作实际,此次教育活动要通过“六学六查六杜绝”达到“四个新”变化:
1、学政治理论查理想信念,杜绝杂
念杂音,切实强化忠诚为民的意识。
2、学纪律规章查工作质量,杜绝飘忽粗糙不良习性,大力提高务实精细的纪律作风。
3、学为民服务思想查为民服务的差距,杜绝吃拿卡要顽症痼疾,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4、学规律特点查“双基”建设存在的问题,杜绝短谋浅为,不懈推进“双基”建设取得新进展。
5、学纪律禁令查漏洞隐患,杜绝违法违令人和事,切实提升队伍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6、学法律法规查爱岗敬业的差距,杜绝不干乱干等不良状况,显著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四个新”变化就是思想认识要有新提高,精神面貌要有新变化,业务水平要有新提高,工作成效要有新进步。三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务求实效。全所民警要以身作则,上级机关要率先垂范,带头抓实践、抓查摆、抓整改、抓落实,为广大民警做好表率。市局活动办要结合实际,强化督导检查,既要有总体安排,又要有典型材料。要充分利用内内外外的阵地,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我所开展教育活动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大力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彰显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我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效,圆满完成所领导交给我们的党的纯洁性教育试点任务,并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自身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以党的建设新成绩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晚游六桥待月记 教案
俯仰天地间——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赏读 教案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部 王大江
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袁宏道和明代文人的生存状态
二、阅读文言,理解文意。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三、对比阅读《湖心亭看雪》《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体会袁宏道和明代文人以及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阅读文言,理解文意。掌握相关文言知识。教学难点:对比阅读,体会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文本解读,朗诵教学,对比阅读,知人论世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文言基础较为薄弱,要细致地文本阅读,结合朗诵诵读,同时结合高一学生所学过的文言文,进行扩展对比阅读,并知人论世,拉近孩子们和文言文以及古人之间的距离,启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作者袁中郎介绍: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国子博士等职。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
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为语言,一一从胸襟流出。——袁宏道
明代文人风格:明代士人的个性,狷介、自我、放纵。明代文人的小品,性灵、自然、真情。明代文学的戏曲,世俗、反叛、爱情。
教学过程
二、导语
古人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又云:俯仰天地间,能为几时客? 那么,在这短暂的做客的过程中,我们,生而为人,能做些什么呢? 一为生存而奔忙,老来自笑,平生为口忙?
二及时行乐,挥霍荒唐?金满箱,银满箱,红灯帐底卧鸳鸯。红烛昏罗帐? 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三、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通读一遍。
问题一: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文意。
明确:袁中郎春日游玩西湖,西湖之景浓媚艳冶,富有趣味。问题二:中郎的心情为何? 乐。
教学过程
四、结合注释,研读文本,掌握文言,理解文意
一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译文: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光。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
明确强调文言知识:盛 勒 相次
补充——对比阅读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二、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参考译文:
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漂浮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的游客很多,比堤畔的草多,真是艳丽极了。
强调重点文言知识:石篑数为余言的为 绿烟红雾 多于堤畔之草的于 问题三:此处西湖之景是怎样的特点?
明确:花红柳绿,熙熙攘攘,艳冶极矣。
问题四:如此热闹艳冶的景象,同学们,你们喜欢吗?如同元宵节晚上的夫子庙?(开放式问题)
三、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参考译文:
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所述说呢。
问题四:此处浓媚不可言的景象,和之前相比,有何别是一般的趣味? 明确:之前艳冶,而此处游人俗人稀少,更有一番宁静赏景的乐趣。
四、小结
这篇文字记述作者春日游玩的乐趣,兴之所至,足亦随之。热闹有热闹的乐趣,宁静有宁静的趣味。人生天地之间,忽然而已。俯仰之间,便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过客。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这有限人生,有趣味地享受这微小而珍贵的乐趣。这也是明代小品散文常常给我们的体会。
教学过程
五、补充拓展,对比阅读,齐声朗读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3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前赤壁赋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结语
不知道同学们现在对人生世间,会有什么样的理解和选择。现实功利,是难免的。一直花前月下超越世俗,是不可能的。但请我们在苟且地活着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诗歌和远方,来安慰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这广阔浩渺的人间,是很美的;这俯仰而过的人世,是颇有趣味的。我们不要忘了,来这一趟,要好好地看一看。
板书设计:
俯仰天地间 短暂的人世
热闹又安静的人间
——张岱 欣赏(审美)《晚游六桥待月记》赏读
第五篇:读《随省委书记走村寨“六记六思”之心得体会》
读《随省委书记走村进寨“六记六思”》
之心得体会
读完《随省委书记走村进寨“六记六思”》这篇稿子,我很感动,很赞同,仿佛自己就置身于省委书记下基层的每一个细节中。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惯了太多的干部下基层时的热闹场面,有警车开路、有领导陪同、有媒体大肆渲染、有预先设定好的被访人员,甚至连怎么说话、怎么回答问题都预先设计过,以至于很多领导干部的下基层弄得跟明星开巡回演唱会一样,热热闹闹,只见浮华,不见真情。而如省委书记栗战书一样实实在在的、把老百姓真正放在心上、切实了解老百姓所需的这种下基层方式,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过。
这种下基层的方式,其实才是老百姓真正渴望的方式,这不仅仅赢得百姓称赞、深入人心,还为各级领导干部带好头、开好路。真正做到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种下基层的方式在得到百姓赞同与爱戴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学习书记下基层的热潮,很多部门要求职工在学习之后写出心得体会。我认为,心得体会固然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要我们把这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方式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真真正正地为老百姓办好事。从上级到下级再到最基
层的干部,都务必深刻领会这种精神,并运用于实践。
试想,当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真真做到下基层不打招呼、不事先设定路线时,还有那一级干部敢不把事情做好,敢不把百姓放在心上。即使还有人不把百姓放在心上,但我们下基层看到的、听到的却是最真实的百姓内心的呼声。
我们都知道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我们明白,只有在真正了解百姓所需之后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为百姓感谢,不需众生学习,只求社会的真正和谐和百姓的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