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知”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15 15:1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知”心得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知”心得体会》。

第一篇:“六知”心得体会

六知心得体会

近期***组织召开了全系统深入开展“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 “六知”教育活动动员大会,深入开展为期8个月的“六知“教育活动,推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县政府相关文件的学习,加深了对六知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本次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升素质、推动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城固。

1、知足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满足,进而追求,定招灾祸。知其足,不追求,安于所得,无为无德,反而常常满足。知足才能避免灾祸,才能全生保身。知足,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参照系,解决好心态平衡问题。“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先哲纵观人生成败、历史变迁得出的宝贵经验。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主要是从物质生活待遇上讲的;而在工作和学习上则不能知足。雷锋有句名言,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知足与不知足的辩证法。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工作才能尽职尽责。古往今来,在事业上不知足而成功者不胜枚举,而生活上贪慕奢华招致祸患者也屡见不鲜。现在确有个别同志老是心理不平衡,职务嫌低、待遇嫌差、荣誉嫌少。如此不知足,难免欲壑难填,引火烧身。

2、知恩

“喝水不忘掘井人”的名言大家似乎都懂,但在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忘了那些帮助我们的人。当我们取得好成绩,站在羡慕的眼神中时,也许有些帮助过你的同事朋友正处于困境而黯然神伤,你想到过要去安慰他们吗?也许在这时你忘记了你的老师,可是,是老师把握了你的成绩,使你有了突飞猛进的成果。也许你忘记了你的父母,是他们一直在背后关心你,做你强有力的后盾。这些,你敢说你感觉到了吗?知恩,就是要搞清楚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解决好“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有道是,知恩图报。“知恩”是“图报”的前提,不“知恩”何谈

“图报”?当然,古人的知恩突出的往往是知个人之恩,并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对党的干部来说,知恩除了知父母之恩外,更重要的是要知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没有党和人民的哺育,就没有我们的一切。知党和人民之恩是一种觉悟,报党和人民之恩是一种义务,二者都是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纵观一些先进典型的成长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无不是永远铭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并把知恩之情化作报恩之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3、知荣

如果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荣辱观,知善知恶、知是知非、知荣知耻,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其成员能有正确的荣辱观,尊道贵德、崇仁尚义,弱小也能变为强大。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虽然饱经忧患,虽然灾难深重,但始终屹立不倒、不可征服,就在于她的人民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正确的耻感。前贤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志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先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的豪气,激励着无数人为正义、为自由、为尊严而战。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国家的尊严,都是与中华民族的这种宝贵的荣辱观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4、知耻

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赖本能而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把这种道德感看成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标志之一。知耻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

5、知法

知法就是要有法律素养,简言之,是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的法律素养如何,是通过其掌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法律知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制定法中关于规则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条文体系;二是法律学问中关于原理的知识,即所谓的法律原理或法律理论。一般意义上的学法、懂法,就是要求既熟知一些基本的法律条文,同时又掌握一定的普遍适用的法律原理。而法律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公民只有具有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就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就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就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就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另外,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理性守法,实现法治目标。理性守法来自以法律理念为基础的理性法律情感和理性法律认知。

6、知德 道德是作为人自我约束和规范人在社会环境与工作生活中的人为标准,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行为准则。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的支撑,人类的进步需要道德的支撑,为官为民、是贫是富、患得患失等都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的支撑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言行建立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之中的。它不同于法律,但它和法律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它们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功能互补的基础。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保证执行的行为规范,是一套硬的方法措施,是人类精神的“他律”。而道德则是依据社会舆论、生活习惯、传统伦理,特别是人们的内心信念来驱使和维持的一套软的行为规范,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因此,法律的他律与道德的自律,以及它们这种表现为“硬”与“软”手段,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维护,是相辅相成的。现实社会的稳定,人们生活的安康,除了最低限度的法制管理外,更重要的是离不开道德的作用,道德可以调整人与一切利益关系。人还不是生活在随心所欲的社会环境中,对利益的追求必须接受道德的制约和调节。在利益关系问题上,做到有机地统一起来,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在获取利益的方式和手段上,贯彻公正合法的原则,诚实劳动、改善经营、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发挥能力等,以此来获得利益,道德便给予肯定和支持,对以坑蒙拐骗、巧取豪夺、贪赃枉法、弄虚作假等手段获得利益的,道德就要加以谴责。

六知教育,就是要我们做一个健康、快乐、积极、正直、守法的人,在工作、生活中要有自知,要懂得那些事是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哪些事是坏事,什么事是应该做的、能够做的,什么事是禁止做的、不能做的。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第二篇:六知教育心得体会

六知教育心得体会

默认分类 2011-02-17 15:27:09 阅读17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今年全县进一步深入广泛开展六知教育活动启动以来,局里迅速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我进一步增进了对“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内涵的理解,领会到了“六知”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教我学会了如何去更好的工作和快乐的生活。

知足常乐,也是一句古话。是人们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古人说:“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些至理名言是从多少代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中积累出来的,是先哲纵观人生成败、历史变迁得出的宝贵经验。我们说的知足,主要是从生活待遇上讲的,而在工作上、学习上,要永远知不足。雷锋有句名言,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知足与不知足的辩证法。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工作才能尽职尽责。但现在确有个别同志老是心理不平衡,职务嫌低、待遇嫌差、荣誉嫌少。如此不知足,难免欲壑难填,引火烧身。那些腐化堕落的贪官们,东窗事发之前,既不缺钱,也不缺物,但缺少的就是满足,由于不满足已经得到的一切,结果自掘坟墓,走上了毁灭的道路。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是物质生活的知足,而在事业追求上、在为党和人民的奉献上、在高尚人格的追求上,应当永不满足,应当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

扬锐气、浩然正气。

知恩。就是要搞清楚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解决好“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有道是,知恩图报。“知恩”是“图报”的前提,不“知恩”何谈“图报”?当然,古人的知恩突出的往往是知个人之恩,并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历史上留下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等。对党的干部来说,知恩除了知父母之恩外,更重要的是要知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没有党和人民的哺育,就没有我们的一切,知党和人民之恩是一种觉悟,报党和人民之恩是一种义务。对领导干部来说,恩来自于民,权要为民所用,带着感情做工作,服务群众和社会。纵观一些先进典型的成长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无不是始终铭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把知恩之情化作报恩之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并因此赢得了人民的拥戴。恩从心中来,行为要体现。手中的权利,不能当成特权,要用权报恩,用事体现报恩的行为,一点一滴报达党对自己的培养,一点一滴报达各级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关心,一点一滴回报人民群众对我们公平与正义的信任。

知荣知耻,是为人之道;知荣知耻,是为师之道;知荣知耻,是正世风之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知法,然后才能自觉守法,广泛进行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大众行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五五普法深入人心,普法教育成果显著。我县通过开展“六知”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与广大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应该遵守的法律准则,树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应尽义务,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知德教育。大家知道,中国人最讲“德”。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其主要内容无外乎天、地、君、亲、师,礼义、廉、耻、忠、信、勇,其核心思想就是“仁”字,贯穿其中的就是一个“德”字。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在“六知”教育活动中,通过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广大干群知道道德是什么,什么是知德,为什么要知德,怎样做一个知德的人,进而不断增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加强道德修养,养成道德习惯、协调道德关系,提升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有助于提升工作服务

质量。

第三篇:六知教育心得体会

六知教育心得体会

按照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深入开展以“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六知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对农业局和站上六知教育动员会精神的领会、学习和思考,自己对六知教育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知足知恩是做人之本。知足常乐、知恩图报,这不仅是是一句古语,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留下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等。从古代的仁人志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知足知恩,确实是美好的德行,是一个人确定价值取向和生活道路的道德出发点。作为一名干部,对照个人的工作生活待遇,更应该知足知恩。从生活待遇上知足,而在工作上、学习上,要永远不知足。明朝有一首民谣:“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取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作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更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这样被贪欲迷住心窍,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人,必定活得很累,难有欢乐。“寒不改绿叶,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古人尚能如此,作为工作人员更应该懂得“家有万贯,不过日食三餐;广厦千间,不过夜宿一隅”的道理,在生活上做到知足常乐。“羊有跪乳之恩,鸦能衔环结草”,人更要知恩感恩,要时时胸怀知恩感恩的心,要深知感念党的培养之恩、深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深知感念人

民的哺育之恩、深知感念亲友的帮助之恩、深知感念对手的激励之恩、深知感念社会和集体的扶助之恩、深知感念大自然的赐予之恩。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知恩,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有了健康的心态,工作上才能出以公心,尽职尽责,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成长进步,才能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干劲。一个人始终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谁都免不了受挫折。问题是自己受到委屈的时候,也不要忘恩。生活有时是不公平的,自己遇上时,要注意转移“痛点”,辩证思考,自得其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由此,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知足知恩是一种朴素而又高尚的情感,是一种成就事业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

二、知荣知耻是立身之基。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八荣八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民

族就能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站在时代前列,领引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一批批优秀共产党人,以自己的生命为我们讲述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私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起一座座人格的丰碑。做为党的干部,我们不仅要将这些感人的故事牢记在心,而且要通过这些感人的事迹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找准我们的位置,重塑自我灵魂,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认清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之间,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之间,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之间,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之间,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之间,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的荣辱界限,形成真正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知荣知耻,明荣贬耻,近荣远耻。

三、知法知德是处世之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公民的言行都必须在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共同约束和监督下。因此,我们人人必须强化党纪法制观念,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要牢固树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有纪可依、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理念,自觉维护党纪法规的权威和尊严,促

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我觉得,作为一名在职人员,要算好“五笔帐”,一是要算好政治账,志存高远,不要自毁前程;二是要算好声誉账,保守名节,不要身败名裂;三是要算好经济账,知足常乐,不要得不偿失;四是要算好亲情账,珍惜幸福,不要众叛亲离;五是要算好健康账,平衡心态,不要身心憔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大力提升个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增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加强道德修养,养成道德习惯、协调道德关系,提升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永葆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做一个道德品行高尚的人,树立高尚的个人人格魅力。

因此我作为农业系统的一名植保人员,承载着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任,也是传播农业先进技术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切实做好为农服务工作。通过这次的六知教育增强了我们干部职工的荣辱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建立了一支爱党爱国、遵纪守法、格尽职守、乐于奉献的植保队伍,将强有力的推动植保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二0一0年十二月十日

第四篇:六知教育心得体会

今年全县进一步深入广泛开展六知教育活动启动以来,局里迅速召开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我进一步增进了对“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内涵的理解,领会到了“六知”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生存智慧,教我学会了如何去更好的工作和快乐的生活。

知足常乐,也是一句古话。是人们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古人说:“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些至理名言是从多少代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中积累出来的,是先哲纵观人生成败、历史变迁得出的宝贵经验。我们说的知足,主要是从生活待遇上讲的,而在工作上、学习上,要永远知不足。雷锋有句名言,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恰如其分地道出了知足与不知足的辩证法。一个人只有生活上知足,才能保持健康的心态,工作才能尽职尽责。但现在确有个别同志老是心理不平衡,职务嫌低、待遇嫌差、荣誉嫌少。如此不知足,难免欲壑难填,引火烧身。那些腐化堕落的贪官们,东窗事发之前,既不缺钱,也不缺物,但缺少的就是满足,由于不满足已经得到的一切,结果自掘坟墓,走上了毁灭的道路。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足,是物质生活的知足,而在事业追求上、在为党和人民的奉献上、在高尚人格的追求上,应当永不满足,应当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知恩。就是要搞清楚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解决好“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有道是,知恩图报。“知恩”是“图报”的前提,不“知恩”何谈“图报”?当然,古人的知恩突出的往往是知个人之恩,并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历史上留下过不少佳话,像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等。对党的干部来说,知恩除了知父母之恩外,更重要的是要知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没有党和人民的哺育,就没有我们的一切,知党和人民之恩是一种觉悟,报党和人民之恩是一种义务。对领导干部来说,恩来自于民,权要为民所用,带着感情做工作,服务群众和社会。纵观一些先进典型的成长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无不是始终铭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把知恩之情化作报恩之行,在本职岗位上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并因此赢得了人民的拥戴。恩从心中来,行为要体现。手中的权利,不能当成特权,要用权报恩,用事体现报恩的行为,一点一滴报达党对自己的培养,一点一滴报达各级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关心,一点一滴回报人民群众对我们公平与正义的信任。

知荣知耻,是为人之道;知荣知耻,是为师之道;知荣知耻,是正世风之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xx同志提出的“xxxx”,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知法,然后才能自觉守法,广泛进行法治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大众行为,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五五普法深入人心,普法教育成果显著。我县通过开展“六知”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与广大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教育,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应该遵守的法律准则,树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应尽义务,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知德教育。大家知道,中国人最讲“德”。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其主要内容无外乎天、地、君、亲、师,礼义、廉、耻、忠、信、勇,其核心思想就是“仁”字,贯穿其中的就是一个“德”字。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在“六知”教育活动中,通过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广大干群知道道德是什么,什么是知德,为什么要知德,怎样做一个知德的人,进而不断增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加强道德修养,养成道德习惯、协调道德关系,提升道德水平和自律能力,有助于提升工作服务质量。

六知教育心得体会(2):

水务局根据县委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了“三项建设”专题教育活动。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组织学习了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县委十届六次会议,县级两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此外,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了三项建设制度的基本内容,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作风建设

思想作风建设,是一个单位、一支队伍、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人民公仆经常加强自身建设的永恒的主题。水务局有一支好的干部队伍,有好的作风,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推动水务局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这些不足之处必须引起全体干部职工的高度重视,及时整改,防止和杜绝类似情况的再度发生。今年我县水利建设有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全体干部职工要继续树立争先创优的思想,为更好地服务于水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全体干部还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兼顾工作,边学边改,见诸行动,集中精力,密切配合,达到强化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廉洁自律、增强法纪观念、不断地转变我们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只有保持良好的作风才能更好地提升业务能力。

二、业务建设

搞好业务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六项原则:

(一)坚持服从服务于业务工作需要的原则。

开展各项业务建设都必须立足于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服从服务于业务工作发展创新的大局,保证业务建设与其它业务工作合起来、活起来、走起来、实起来,作到融为一体、形式多样、不断前进、扎实有效。

(二)坚持共性建设与个性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在作好业务建设“规定科目”的过程中和前提下,实行人自为战、科自为战、片自为战,尤其是各科室和战线要将内部活动开展起来,选准作好“自选科目”。

(三)坚持分级负责,努力实现常态化的原则。

抓业务建设分为个人、科室、局班子三个层次,局班子从上到下所有人员都要将业务建设作为本职业务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在手上,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作到常抓不懈、持久开展。

(四)坚持典型示范,骨干带动的原则。

注重培育和发现业务建设的各类典型,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进行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业务骨干的带动作用,实行以点带面、以上带下、以长带员、以老带新,推动业务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五)坚持以上带下,对口指导的原则。

在加强局班子和各股室业务建设的过程中,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将各自业务建设取得的成果,结合业务工作及时贯彻到乡水保站工作中去,对口加强乡水保站业务建设的指导,努力作到上下联动,实现建设成果的全系统共享。

(六)坚持强化督察,严格考核的原则。

对每项业务建设任务,都要指定相应的科室负责督办检查,制定落实明确的考核标准和可操作的检验评价办法,开展每项活动都要作到事前有方案、事后有总结,排出成绩和名次,以讲评、通报等方式公之于众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通过这一阶段的建设,每个人初步练就一技之长,每个科室至少打造一个工作亮点,每条战线都有经得起检验的业务“尖子”,我局业务人才队伍明显提质增量,实现业务建设常态化。

三、环境建设

作为一名从事水利建设的工作者,就是要象老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始终保持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始终保持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为我局开展水利工作建言献策,为全面改善我县的的水利投资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而努力,以优良的作风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以优良的作风树立良好的 干部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深刻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了“三项建设”专题教育活动,使我对开展作风、业务、环境建设为主的专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又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增强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

第五篇:少先队员六知六会

少先队员应做到“六知”、“六会”

六知:知道队名、队旗、队的标志、队礼的意义、队的领导、队的作风。

六会:会读入队誓词、会唱队歌、国歌、会戴红领巾、会敬队礼、会呼号。

六知的具体内容是:

1.队名:中国少年先锋队

2..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3.队的标志: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中国共产党以红旗的一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要求他们学习前辈的奋斗精神,继承革命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勇敢前进。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戴红领巾,而且要以实际行动为它增光添彩。

4.队礼的意义: 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5.队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6.队的作风: 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六会:会读入队誓词、会唱队歌、国歌、会戴红领巾、会敬队礼、会呼号。

1会唱队歌: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2会唱国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3会戴红领巾:每个少先队员都要佩戴红领巾。

4会敬队礼:少先队的敬礼是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

5会呼号:少先队的呼号是:“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6会读入队誓词: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组织时表示决心和志愿的仪式。根据队章规定,入队应在队旗下宣誓。领誓人和宣誓人面向队旗举起右手,领誓人念一句誓词:宣誓人跟着念一句。

下载“六知”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知”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知教育演讲稿

    知足感恩,奉献图报,争作新时代女性楷模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知足感恩,奉献图报,争作新时代女性楷模》。朋友们,谁能告诉我在银河一粟的地球上,从古到......

    六知演讲稿(大全5篇)

    六知演讲稿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

    六知教育(共五则)

    “六知”教育心得体会 根据县联社《关于在全县信用社开展“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信用社进一步在全体职工会议广泛、深入地......

    知味心得体会

    知味心得体会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烹饪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从小的来看,拥有精湛的厨艺会滋养我们的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滋润更舒服。作为一个男生,精湛的厨艺没准会在......

    六(上)语文应知应会

    六(上)语文常识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

    六谈心得体会

    强化管理健全机制 努力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山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周卫红 通过近段组织学习讨论“六谈”活动,使我认识到“六谈”活动旨在通过各级干部相互之间的谈......

    六严禁心得体会

    学习《六个严禁》心得体会六项禁令 1、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

    六严禁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六个严禁》心得体会 学习《六个严禁》心得体会 六项禁令 1、严禁用公款搞相互走访、送礼、宴请等拜年活动。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又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