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知小学六中队活动观摩课
行知小学六(2)中队活动观摩课
赵茹理
一、活动背景:
教育专家曹华这样说道:“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小学高段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期,面对来自家庭、学校、老师的关爱,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父母的爱熟视无睹,对师长、集体不懂得感恩。
二、活动目的:
抓住小学毕业这个契机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回忆父母、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懂得感恩父母,从父母之情进行延伸,让学生体验友情,让学生学会感激,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三、活动安排
主持人:国钦秋、袁赛或高玉洁
辅导员:赵茹理
策划组织:六(2)中队
时间:2006年6月30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话筒、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各小队报告人数。
二、全体起立、出旗、奏乐、行队礼。(磁带)
三、唱队歌。(指挥:高玉洁)(2分)
多媒体电教平台
(在迎接家长进场的时候,教室里一直循环播放《童年》的乐曲,电教平台上显示着“敬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老师,欢迎您!且画面上有全班同学欢迎的姿势)
忘情回忆——分享师恩——分享父母之爱——跨越代沟——感谢父母之爱——为家长和老师献花(老师送上祝福的话)
一、激情导入。
袁赛:敬爱的爸爸妈妈
国钦秋:亲爱的老师
袁赛、国钦秋(鞠躬):欢迎你们!
袁赛:你们的到来使我们倍感亲切倍受感动。
国钦秋:因为您把我们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您放下了手上千头万绪的工作,在我们即将小学毕业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带着满心的关怀满心的欢喜满心的祝福来了。
王嘉宁: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将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因此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都需要我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人。
国钦秋:同学们,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唱响我们的毕业歌。
王嘉宁出示:全体同学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忘情回忆
国钦秋:小鸟长出了丰满的羽毛,就要离开妈妈飞向云霄。
袁赛:我们即将毕业,就要告别亲爱的母校。
国钦秋:但是,六年的小学生活,还在我们眼前闪耀。
国钦秋:那一幕幕的情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
袁赛:临别之际,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美丽的校园,回忆过去那段美好的时光(校园照片——学生初入学时的照片——三年级班队课情景——四五年级秋游照片——两界动漫节照片——出黑板报时的照片——吃早餐的照片——运动会袋鼠跳照片——篮球赛照片——毕业照。)
国钦秋: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何感受?
刘天笑:同学们小时侯的模样真可爱
李扬:我们长大了比过去能干了。
高玉洁:我们的能力增强了。
袁赛:是啊!六年了,母校培育我们已经六年了,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你是否注意到学校在环境、设施上的变化?
博渊:我们学校的学习条件比我们刚入学时更好了,我们的校园更美了。
(我放课件)国钦秋:边放课件边说:是的,学校千方百计筹集500多万资金建造了新的教学楼,添置了教学设备,这可都是为了同学们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好多老师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林缘缘:我知道,我们学校的曹老师在建造新校园的一年中,没过过一个双休日,就连暑假、寒假也几乎不休息。我二年级的时候,我常在放学回家的时候,看见他的儿子曹海林为了等爸爸送他回家,无奈地在校门口的传达室里和小芳阿姨的儿子一起做作业,有时天已经很黑了,我回校拿拉在学校里的东西,还能看见他等爸爸的身影。
王晓牧:我知道,我们学校的郑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够在舒适的环境就餐,忍着腰疼忙碌,今年的五一长假,他没有休息过一天。
国钦秋:是啊!老师们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任劳任怨、呕心沥血,而我们,即将带着老师多年的培育和爱护,带着老师殷切的希望进入新的学校,此时我们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说
三、联系实际,激发情感
袁赛:让我们也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四、分享师恩朗诵的形式
袁赛、国钦秋:请听我们的心声:老师,我想对您说(配乐:张敏明的毕业歌)
刘天笑:在一个很热很热的下午,我和同学一起在教室里出新学期的黑板报,赵老师顾不上如火的骄阳,外出给我们买来了棒冰。而后,又把最后一支棒冰送给刚来学校出黑板报的同学。给大家带来一丝清凉。
齐:啊!老师的爱是夏日里的清凉。
潘晓慧:那是个很冷很冷的冬天,我和同学一起在校门口值日,北风呼呼吹来冻得我直哆嗦,正在值日的黄海英老师见了,伸出她温暖的手为我们取暖,还让我们赶快回教室添衣服
齐;啊!老师的爱是冬天里的温暖
冯威: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我忘了带伞,只好冲入雨中,赵老师冒鱼把我拉回学校,跑到办公室,把一把崭新的雨伞交给我,说:这么大的雨,没有雨伞怎么行?
齐:啊!老师的爱是遮雨的伞!
孔也:有一次,我们好多同学觉得好玩在背地里骂老师,老师知道了,她用开玩笑的方法教育我们。那样的提醒让我们脸红。
男齐: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女:啊,老师的爱是善意的开导!
女领:啊!老师的爱
齐:是夏日里清凉。
女领:老师的爱
齐:是冬天里的温暖
女领:老师的爱
生:是遮雨的伞
女领:老师的爱
男:是善意的开导
女:一次老师叫我用“最”字造句,齐:我深情地说:我最爱老师!
国钦秋: 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付出了多少辛劳,他们不光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引领我们学做真人。他们的慈爱、他们的辛劳、他们的欢乐、都写在眼里,写在脸庞、写在心灵,袁赛: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悄悄地我们明白了。
国钦秋:我们明白我们是你们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将会向花儿一样盛开在祖国各地。
齐:就让我们为老师母校献上我们自编自导的舞蹈《春花》
女同学表演《春化》
袁赛:是啊!普天之下,老师对学生的爱都是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深厚。让我们听听老师的心声。
潘校长:同学们,谢谢你们的深情厚意。其实,在你们成长的日子里父母为你们操的心更多,你们成长中的每一步无不渗透了父母的心血和汗水。“面对父母浓浓的爱,深深的情,做儿女的更应该好好报答。
三、亲晴分享
袁赛:是啊!值得我们留恋的事还有好多好多
国钦秋: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好多。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爸爸妈妈也为我们付出了许许多多,这其中蕴涵着多么深厚的爱啊,你体会到了吗?
袁赛:让我们敞开心怀,把我们感受到的爱都一一道出来吧!
国钦秋:请“谈一谈爸爸妈妈所做的令你最感动的一件事”。
王嘉宁:有一次我独自外出参加夏令营活动。妈妈让我带上了手机,第二天,天下起了大雨,气温急剧下降,我冻得直哆嗦。晚上,我打开手机,发现妈妈给我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宁宁,冻坏了吧?明天还要冷,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今天刮台风。”虽然,和妈妈分离两地,但那条短信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亲的爱。
王晓牧:有一次,我意外的发现自己画画的纸没了,便要求妈妈帮我去买一些,爸爸知道了二话没说就出去帮我买纸,刚好那天刮台风,豆大的雨点越下越猛。一个小时后,爸爸回来了,他带来了铅画纸,纸保护的好好的,没有一滴水的痕迹,而爸爸却被雨淋得透湿
李影希:这学期秋游,我不小心丢失了价值七千元钱的数码相机,当时我难过得直哭,赵老师让我打通了妈妈的手机,妈妈安慰我说:‘相机丢了没关系,只要能够改掉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就是再丢一只相机妈妈也不心疼。“妈妈的话温暖着我的心,从此,我暗下决心,一定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
周易:我是个爱动的女孩,爸爸妈妈为此特地在寒假期间带我骑车长途旅行,一路上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感受到爸爸妈妈那种特殊的爱。
国钦秋::真是点点滴滴都是情啊!只要我们用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感受,我们就会明白:
齐: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
袁赛:亲爱的爸爸妈妈您的关爱我们能体会,您的付出我们正在思考着回报。国钦秋:我们也知道我们曾经让您失望过,曾经让您伤透了心;
袁赛:可我们也深信:我们是您的骄傲,我们也曾经让您的笑脸灿烂如花。
国钦秋::现在,就请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说一说您的孩子做过的令您最感动的一件事。(采访父母)
袁赛:有请《小学生世界报》小记者刘天笑上场
刘天笑采访李阳妈妈:李阳妈妈,您好!您的孩子李阳在学校里是个好学生,相信他在家里也一定比较懂事,能说说他曾经做过什么令您特别感动的事吗?
刘天笑:要见机提温问。完毕后总结:这是多么动人的故事啊,相信我们所有同学的爸爸妈妈都会为之感动的。
国钦秋:这样的故事你们还想听吗?(想)。下面有我们的小记者金悦采访。金悦采访:(包睿爸爸或渊博爸爸的):包睿、渊博渊是我们班最懂事的男同学之一,相信他们也一定做过让您感动的事,能够说说吗?我们想听
采访完毕总结:亲爱的同学们,听到了吗?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期望的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杯茶水、一个微笑,一次认真完成的作业就会令他们满足
国钦秋:对啊!我们平时可别太吝啬,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一定要用我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让我们一起欣赏小品表演《做家务》。
袁赛:谁是表演者呢?
国钦秋:瞧:她们粉墨登场了——
袁赛:掌声欢迎!
潘小慧(饰妈妈)、林缘圆(饰女儿)、导演:刘天笑、周易、高玉洁(剧情:孩子表示关心,要为父母做家务,父母说假惺惺,要我们好好学习就够了。我偷偷帮妈妈做好了家务,妈妈还是高兴地说我长大了)
袁赛:精彩的表演在掌声中结束了,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感想如何呢?
国钦秋:(拿着话筒给举手的同学发言)
金悦:可能我们平时对爸爸妈妈不够关心,这突然的一次关心,让爸爸妈妈一下子难以理解。袁赛:是啊!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可是如果没有沟通哪来的理解呢?
国钦秋:今天,就让我们架起沟通的心灵桥梁
四、“跨越代沟”
袁赛、国钦秋:一起来“跨越代沟”
袁赛:有请小记者马萧萧上场:采访金益行妈妈:阿姨好!能够问您一些问题吗?您能否说说您最关心孩子的是什么?
2、您最不满意孩子的)是什么?
3、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您有过后悔过吗?)
国钦秋:我们的爸爸妈妈掀开了严肃的面纱,说出了埋藏心底的真心话,相信所有的同学的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在场的所有爸爸妈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袁赛:作为孩子,我们的心里又是如何想的呢?相信所有的爸爸妈妈(老师)都想知道。
国钦秋:那么,就让我们一吐为快吧!
主动站起来说:学生自由说,说什么都可以。
刘天笑
王晓牧
袁赛:话越说越明,情越说越亲浓。现在我提议:全体同学起立,向我们辛勤而伟大的父母鞠躬致敬!(屏幕显示“爸爸,您好!妈妈,您好!爸爸妈妈,我们爱您!我们感谢您!”全班同学边鞠躬边齐声说。)
五、总结,深化感情
国钦秋:现在,我们进入班会活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向父母和老师表达我们的敬意!
《歌声与微笑》响起
国钦秋、袁赛:让鲜花捎去我们的内疚,让鲜花表达我们的感激!
(全体同学动起来了,有的向父母献花,有的向老师献花,同时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整个班会在高潮中结束。)在毕业歌的乐曲声中老师相继手捧鲜花出场讲话(以话外音的形式出现):同学们,你们离开母校以后,我们全体老师期望听到你们传来的佳音。你们的成功是对母校、父母最好的回报。当然,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别望了母校老师对你们的教育。你们要向矫健的雄英学习,在挫折、困难之中不断磨炼自己。
备忘:
1、打印稿纸
2、嘱咐同学做贺卡、穿漂亮衣服
4、到校时间:8:005、写说课教案
6、穿舞蹈衣服
7、练舞蹈
8、交案例
才怪
丁点感动
一般…..我冷血….绝望啊….翻。。
第二篇:行知教育活动
开展行知校园文化精神主题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宣传和贯彻我校行知文化内涵,4月3日下午,我院分党校开展以第36期“党的基本知识”培训班学员为主体的“明行知、促师陶”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
同学们在培训班班主任陶金昌和吴世红老师的带领下,由逸夫广场旁边的红烛开始,沿力行路、四问路、行知广场、启觉路、大德路至闻道路,对所走的道路、逸夫教学楼、履知楼、躬行楼、博约楼、陶行知塑像、行知广场进行了介绍和行知文化内涵解读。吴世红对我校大学精神及校风内涵给予详细的介绍,尤其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理念的内容和意义。让我院学生在景色宜人的校园内,感受我校行知文化氛围,领会我校“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的合师精神,遵循“诚朴包容 精细雅致”的校风,践行“勤习慎思 品学兼优”的学风。
第三篇:小新小学六中队工作计划
小新小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六(1)中队
工作计划
六(1)中队 张权丽
进一步落实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以“让我们的童年充实、快乐,拥有智慧”为目标,以“立志、努力、进步、成功”为班训,努力创建“团结、快乐、和谐、奋进”的班风和“愉快学习、共同进步”的学风。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基础参差不齐,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一般,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但不够灵活,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
二、中队建设措施
(一)进一步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常规教育
充分利用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每周五进行一周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加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教育,进行 “晨会”、“主题班队会活动”等途径,提 高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重点抓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训练。
(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1.充分利用晨会,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利用节日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2.结合基础道德教育,强化“关心他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教育,帮助学生规范品行,端正为他人服务的思想。
(三)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踢毽子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3.路队纪律: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静、齐,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每一个路队将分别设立一个小队长,使学生在小队长的带动下,上下课的秩序有所提高。
(四)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课桌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学生给予鼓励,并发给加分奖。
3.“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教育:利用晨会和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收集环保方面的成就,在班中进行交流。
(五)抓队风,促学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抓好班级小干部队伍建设,使之成为老师的好助手。
2.每四周召开一次中队会议,了解班级风貌。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学生改正不足。
3.举行一次家长会,力争家校互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发挥家长的作用。
(六)加强中队建设。
1.深化主题队会教育内容,每周主题班会不少于1次,精心设计,开出特色。
2.根据每月不同教育主题,评选优秀队员。
3.做好学生日常的安全工作。每日必讲安全。(七)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八)指导培养小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
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
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九)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学期初排出特殊学生名单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十)家长工作:做好家访工作,做到及时联系。
1.开好家长会,继续办好家长联谊会,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努力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助手。
2.利用家长力量和社会力量,拓展教育阵地。3.引导家长多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求双向了解。
(十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渗透在班级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时观看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好心理档案。
3.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三、预期达到的目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考核,每周进行小结,形成人人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四、具体安排
九月: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开展争民族精神章活动。2.庆祝教师节活动:举行一次《我爱您——敬爱的老师》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专题黑板报,送一句祝福老师的话语,争“尊师章”活动。
3.以“秋的来历、中秋的习俗、中秋的故事”为内容开展“中秋节”主题教育。
十月:
1.庆祝国庆,举行“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家乡”主题班会。2.重阳节敬老活动,号召每位少先队员为身边的老人做一件事。3.一年级新生入队前教育。4.组织建队日活动。十一月:
1.“环保在我心中”交流活动。
2.11月9日中国消防宣传日,宣传学习消防知识。
3.11月第四个星期四感恩节,围绕“感恩节”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人”的实践活动。
十二月:
1.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我在少先队活动中的点滴进步”交流活动。
3.为迎接一年一度的学校冬季运动会,开展“刻苦我能行,坚持我成功,力争做个优秀运动员。”活动。
4.庆祝元旦活动。一月份: 1.做好学期资料积累、整理归档工作。2.写好少先队工作总结。张权丽 2018年9月12日
第四篇:行知小学“学雷锋,做好事”
劳动最快乐
3月20日是我们行知小学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日。
今天的活动地点是——趣雅亭。“趣雅亭”是我校的一处美景。面积约有二百多平米,由大小两块草坪组成,在大草坪上 有一条长廊将亭子与校园广场相连,每到课间时间段,孩子们都结伴来到趣雅亭,或看、或谈;或躺、或坐;或笑、或闹;或追逐嬉戏、或倚廊而坐……这里是孩子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可是由于春雨连绵,趣雅亭因一直无法清扫而变得一片狼藉……
下午第一节,四一班、五三班的孩子们在李丽娟校长、张新燕书记、代风枝、杜辉强、牛林通老师的带领下,手拿劳动工具快步走向了趣雅亭。学生们很有秩序的蹲在不同地点,开始劳动。你捡垃圾我拔草,你运石块我清扫,你拖地来我擦椅……同学们干劲十足,两节课时间,就把趣雅亭收拾得干干净净,趣雅亭干净整洁的“美貌”又一次出现在我们行知的校园。
只是一次集体劳动,可他又不仅仅是一次劳动。通过劳动学生们知道了“学雷锋,做好事”,劳动最光荣;通过劳动学生们知道了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获得莫大的快乐;通过劳动学生们知道了集体力量的强大……
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第五篇:陶行知小学读后感
【篇一:陶行知读后感】
一段时间以来,我认真拜读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专著,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
其中,最受启发的是陶行知先生的两段名言:
1。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与以往传统教科书有很大改变,多以学生生活、活动为主,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认知情况不同,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也不同。教材内容是死的,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来创新教材,自主创新“活教材”,以实现创新教育。
2。“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历久弥新。他的思想与我们今天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陶先生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及挥出来。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创造意识,实施创新教育。彻底的解放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创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走上创造之路,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话。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育理念可谓极富前瞻性,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相信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的渗透与运用,会让课程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实效,促进新课改的推进。
【篇二:陶行知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经也拜读过。这回,看完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又来到学校的师范生来说,好像又上了一场课。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先生”,年轻总是经验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依然虚心求教于年长者。对于教学生,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行。而杨校长给我们这次机会,学习这些文章,无形中也给了我们鼓励。我们从书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长的良苦用心。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但是现在,我主要想对陶行知先生关于“师范生”的一些文章,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
是的,师范学院的学生,就是要学会改变,在学校里面一直学习的,就是怎样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先生”。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研究一些学习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杨校长就经常跟我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研究对他应该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研究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护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于顺华老师那样,他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于老师一组,他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他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这个暑假,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将会是一份永远无法用尽的财富。
【篇三:《走进陶行知》读后感作文】
说起陶行知,我们一定熟悉不过。他是近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传承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作为一名爱看书的学生,为了更好的学习陶行知的各种精神,各种生活方法,我在寒暑假里认真阅读了《走进陶行知》这一本书。从中,我受益匪浅。
最令我深感的是《点石成金》这篇文章。《点石成金》的情节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很有本领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徒弟们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石块立刻都变成了黄澄澄、亮闪闪的金块。徒弟们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道人对土地说:“没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东西吧!”徒弟们纷纷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只有一个徒弟没有去拿金块,而是静静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紧盯着师傅点石成金的手指看,边看边思考。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挑选一块金子呢?”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总会用完的,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看到这里,我抬头看着天花板,心里想到:这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作为学生,在学校求学,可不能光想要得到现成的知识,这些只是虽好,但仅仅是知识的一部分,随着年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知识会不够用的,有的会用不上了,有的会显得陈旧了。我的有些同学拼命把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即使能一一背出,但在追求学问的大道上还会碰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到那时就能责怪老师们没有教过、书本上没有见过吗?死记硬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法,这些同学,老师“教多少”,他就“记多少”,这是赶不上时代、超不过老师的……
是啊,我们学习不能像书呆子一样,所以,我每天写完作业后,都会拿出在学校借的课外书,或者做一些有用的习题。吃过晚饭后,我就会和邻居家的同学一起玩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数学口算,还能放松我们的心情呢!
我们求学必须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也就是这只点石成金的指头。这样,我们自己就可以一辈子永无境地去探求知识,我们就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代跟比一代强。
【篇四:《走进陶行知》读后感】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罢《走进陶行知》,掩卷沉思,我觉得获益匪浅。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觉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越是钦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岸。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他教人做人,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陶行知还将“教学做合一”,这可以看作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读着陶行知先生感受着他纯朴而又精深的理论,更让我震撼的是,像这样“生活即教育”、“行知行”的理论,其实就是陶行知在生活和实践中得出来的,他也用自己的行动成就证明了他的观点。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通过自身道德修养对学生惊醒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人们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成人再成才”,都是将对人才的品德培养放在第一位的,而作为教师,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自身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陶行知先生正是以他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育了一代后人。
陶行知先生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请保留此标记作为他教学、做人的准则。他对“求真、做真人”的要求一是要求知,学真本领,探求真理,为真理献身;二是要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做高尚的人;三是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应做人中人,以人民利益为至高。而这些要求无论现在还是今后都不会过时。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所要学习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成为亲密的好朋友,成为他们心目中优秀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也会更加的发扬光大!
【篇五:陶行知读本读后感】
上个学期,我们五年级学生人手一本《陶行知读本》。刚接到书的时候,我便想,这又会是一个什么成功人士的“光辉事迹”呢?当我读着通俗易懂的小诗,翻看完所有的故事时,我早就被陶行知一个个平淡却又不平凡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这些故事给了我无数的启迪,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些故事也真正证明了陶行知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充满爱心的光辉一生。
陶行知一生爱满天下,无论何时都能做到尊老爱幼,他常常为老人、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书中有一个故事令我最感动。一次,住在村东头的程四奶奶家的锅破了,村里头没有锅卖,得到城里去买,但到城里要走7里多路,而程四奶奶早年守寡,无儿无女,年纪又大的她根本没法去买锅。陶爷爷知道这件事,二话没说就去城里买锅了。
进城的路很难走,天色也暗了下来,北风刮得人脸发痛,当陶爷爷赶到城里时,脚都已经起泡了。锅买好后,陶爷爷就把锅背在身上,忍着脚痛,摸索着前进。不一会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陶爷爷把锅顶在头上,雨越下越大,陶爷爷浑身都淋湿了,冷得他直打哆嗦。可想到还等着锅烧菜的程四奶奶,陶爷爷就打起精神,冒着雨,不停往回赶。
你瞧,陶爷爷只是为了让程四奶奶有锅烧菜煮饭,就奔波了7里多路去买锅,这是多么感人啊!按理说,陶爷爷这种做法只有亲人之间才有的,但陶爷爷和程四奶奶只是邻居,却能做到这样,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呀!他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陶爷爷还有许多这样充满爱心的感人故事,如《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给孩子送去了热气腾腾的爱;《陶行知与孤儿》给孤儿带去了慈母般的爱;《四块糖果的奖励》用出乎意料的方法,给学生发人深省的爱;《抢救“幼苗”》用无私的爱“抢救”了一个音乐天才……这一桩桩,一件件,真实地纪录了陶爷爷为关心幼小、爱护学生所做的一切。当时陶爷爷也穷,但为了让所有乡村孩子都去上学,他无论怎样都要让孩子过上幸福生活,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他的爱付诸于行动。陶爷爷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读完这本《陶行知读本》,在我的心中,已经深深刻下了陶行知爷爷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他爱国家、爱社会、爱学校、更爱学生,他由这强烈的热爱之心产生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他爱的实践写下了珍贵而值得我们回味的一页!他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陶行知爷爷吧,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世界因为有爱而转动,让世间因为有爱而更美好。
【篇六:《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读后感】
读了《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一书,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先进的、具有生命力的。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甘共、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肃清形式和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等。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重视在课堂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使师生达到情感交融,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爱,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因此课堂上我用微笑、点头、鼓掌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每个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远比教师灌输性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陶老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想尊重理解孩子并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总结,而应该铭记在我们心中,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件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或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育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把钥匙。让我们常怀一颗宽容之心,打开智慧教育的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以适度宽容教育孩子是一门教育艺术。当孩子不慎犯有过失或错误时,他的内心会感到内疚、悔恨和痛苦,此时最需要的不是批评和训斥,而是理解和信任。这种理解和信任是一种感化,是以情动情,是唤起孩子的良知,是对孩子痛改前非、将功补过的愿望和积极性的启发、鼓励、促进和强化,而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迁就、放任和姑息。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一种高尚的心灵,宽容让课堂充满宽松,宽容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学会宽容吧,因为宽容,老师就能给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给学生一个无比广阔心灵成长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作文
【篇七:陶行知教育故事读后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调皮捣蛋,不尽人意的学生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但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该怎样做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我千万遍地质问自己。后来,我静下来仔细一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耐心,给予他的爱也微不足道,怎能要求他会随我所愿,成为一名好学生呢?我从来都没有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总是盯着问题、缺点以及背后的苛求,改变,统统把缺点扫除,以便适应我的眼光,我的标准,我的高度。现在想实在是羞愧难当,但是,我已经有了期待的信心:爱的教育一定能够使这一些粗糙的小草变成一棵香草,香气怡人,芬芳扑鼻。
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走进校门,看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顿时感觉很放松,因为他们对我来说就象颜料盒里那五彩缤纷的颜色,象画纸上那美丽的风景。我也因他们的精彩而精彩。记得在课堂中的一个有趣的事情让我感动:“李崇玉,你今天表现的特别好”。他抬起头对我害羞的笑了笑。(直直的看)“老师,你的这个牙快掉下来了。”“不是呀,我的这个牙就长的这个样,排列不够整齐,有点乱。”“那你可以把它拔掉,然后按上假的呀,我爷爷奶奶的就是假的,我想那样就好看了(自信的笑)。”“那他们年纪大了,我还很年轻,再说别人都说我这牙长的很可爱呀。”(不惑的样子、摇头)“我感觉……不好看!”嘿!这个小家伙观察能力还挺强,并且还很坚持自己的意见。我摸摸他的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看看我,也不好意思的撇撇嘴。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篇八:《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通过教育“救国,造过,建国”;他积极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在细细阅读了陶行知的故事后,自己被陶先生坎坷、伟大的一生深深感动,更被他身上的那些崇高精神所凝聚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知道,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弃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作文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一个人有无理想是决定了他是否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会做出如何大的成就,而我们的陶先生不仅心中有着自己的抱负,并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陶先生那种抱定理想,矢志不渝,为着理想,锲而不舍,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伟大形象是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光辉典范。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爱情操作文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自己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情表现在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长辈,爱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爱自己的集体,爱家庭,爱家乡,爱和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三、以他“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是真人之举。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自己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