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MEF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知识总结(精选)
MEF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知识总结
2008-06-19 00:00 来源:丁香园
点击次数:
知识总结
分享到: 收藏夹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开心网
1517 关键词: MEF小鼠 胚胎成纤维细胞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富集
1、给13-14天的孕鼠注射大约0.5ml阿佛丁。当鼠麻醉后,实施断颈法处死小鼠。
2、用70%乙醇擦拭腹部,把皮肤向后拉,暴露出腹膜。用消毒过的工具,剪开腹壁以暴露出子宫角。将子宫角移到10cm的皿里。用10ml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洗三遍。
3、用剪刀剪开每一测的胚囊,并将胚胎移到培养皿中。
4、用两副钟表镊子将胎盘和膜与胚胎分离开,分离后切除内脏(所有深色的东西)。将胚胎转移到(有盖)培养皿中,用10ml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洗三遍。
5、用带有弯钩的眼科剪将组织剪碎,当你剪的很累以致于不能再剪的时候,加入2ml胰蛋白酶/EDTA继续剪。再加入另外5ml胰蛋白酶/EDTA,并在37℃孵育大约20分钟。此时,返回至第一步,对下一只鼠进行操作。
6、执行1-4步,到将胚胎置于胰蛋白酶/EDTA中这一步。
7、吹打胰蛋白酶/EDTA中的胚胎,直到有很少的组织物残留。将皿放回培养箱再孵育10分钟。
8、用20ml培养基以终止胰蛋白酶/EDTA的消化,将皿中的物质转移至50ml锥形管中。
9、混匀管内的物质,加入到含有20ml培养基的T75培养瓶中。每个培养瓶中装大约3个胚胎。
10、将这些培养瓶放在培养箱中37℃培养过夜。
11、将胚胎置于PBS中,并重复第5步。
12、第二天更换培养基,以去除碎片和中毒的细胞及其分泌的物质。
13、当培养瓶中的细胞长到80-90%汇合时并仍处于指数生长期时,是冻存细胞的最佳时期。一般说来,这发生在准备胚胎的第二天。这可能或早或晚发生,所以请注意观察你的培养瓶。
注释:
我们已用CF-1品系的鼠制备了成纤维细胞。
培养基成分:
88% DMEM 10% FBS 1% NEAA 1% 双抗
对于新建立的细胞系,要对样本进行支原体检测。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消化/传代
1、移去MEF培养基
2、用5ml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洗涤细胞(以去除胰蛋白酶的抑制物)。
3、每个培养瓶里加入1.5ml的胰蛋白酶/EDTA(0.05%的胰蛋白酶),消化5min。
4、为了使细胞分散开,轻轻吹打细胞。
5、每加入1ml的胰蛋白酶/EDTA,加入至少1ml的MEF培养基以终止胰蛋白酶的消化。
6、将细胞悬液加入到15ml的锥形管中,吹打几次,使细胞分散为单个的。
7、在新的T75培养瓶中加入10mlMEF培养基。
8、将细胞悬液分装到新的T75培养瓶中,放在37℃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注释:
MEF培养基成分:
89% DMEM(Gibco # 12100-046)10% FBS(Gibco # 16000-044)1% NEAA(Gibco # 11140-050)MEF每传一代就会生长得更慢些。你第一次传代的比例可以是1:5,但是最后一次的传代(第4代或第5代)比例应该是1:2。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冻存
重悬培养基:
80% DMEM 20% FBS 1% NEAA 冻存培养基:
60% DMEM 30% FBS 20% DMSO
1、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洗一次细胞。
2、加入胰蛋白酶/EDTA37℃消化大约5min。
3、将细胞吹打下来。
4、加入与胰蛋白酶/EDTA等体积的培养基以终止胰蛋白酶的消化。
5、吹散大块组织。如果还有大块组织存在,可将悬液加入到50ml的管中使其沉淀。
6、取上清液,将其分装到锥形管中,1000rpm离心5min。
7、每个冻存瓶中加入0.5ml(冻存液的一半体积)的重悬培养基重悬细胞。
8、逐滴加入等体积的(0.5ml/瓶)冻存培养基,混匀。现在DMSO的浓度是10%。
9、每个冻存瓶中加入1ml的细胞。
10、迅速将细胞转移到冻存的容器中,-70℃冻存过夜。(细胞不能长时间放置在室温而含有DMSO的情况下)
11、第二天将细胞放于液氮中长期保存。注释:
提前标注好冻存细胞的以下信息:
细胞系名称
传代的代数
冻存细胞的数目
日期
Initials 注明冻存/解冻形式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解冻/复苏
1、将冻存瓶从液氮中取出。
2、放在37℃水浴中快速解冻,being careful not to immerse the vial above the level of the cap.3、当仅还有一点冰晶残留时,用95%的乙醇消毒冻存瓶的外面,并将其置于hood中。(为什么用95%的乙醇消毒?hood是什么?)
4、轻轻地上下翻转细胞一次,将它们放入15ml锥形管中。
5、想管中逐滴加入10ml培养基。这一步操作不能少于两分钟。做快了对细胞将是一种打击,你将得到比其他方法具有更低生活能力的细胞。6、1000rpm离心5min。
7、将细胞重悬于10ml培养基中,然后放入T75培养瓶中。
8、放入37℃培养箱。
9、注明冻存/解冻的形式,以更新数据。
1、关于如何确底胚胎期12.5d~13d的小鼠?希望大家能够介绍一下自己所采用的方法,集思广益。我所采用的方法是选择同一天出生的三对小鼠,到成熟(8~10 w)后,分三周合笼,(每周合笼一对),然后待最早合笼的小鼠产崽后,再取另两个雌鼠的胚胎。不知道这样行不行,也没注意别人是怎样做的。另外问了几个外科的同学也没找到可以查出小鼠孕期的仪器。
2、关于提取MEF的比较好的protocol
3、关于MEF转染时起耐受性如何?这个我以后主要做这些,可能会积累一定的经验,但现在肯定有各位朋友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着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够分享经验。
4、关于其分泌细胞因子能力?我从一些文献上发现,MEF除了作为胚胎干细胞的饲养层以外,也是研究天然免疫的重要材料,如日本东京大学的AKIRA的实验室,大板大学的takashi fujita实验室就发了相当多的文章。从这些文献可以看出,MEF分泌细胞因子能力远远强于HEK293等工程细胞,相当于肝实质细胞,略低于几种免疫细胞。但较免疫细胞,我认为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1)其并不是主要发挥免疫功能的细胞,只有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才会应答,分泌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在不受刺激时也会为了维持稳态而不断产生细胞因子,即使有严格的control 组,但专门的免疫细胞即使是同一种细胞(DC,NK,T)但不同的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会造成control 相对不一致。
(2)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免疫细胞大部分都是悬浮的,不太容易转染,结果阳性率也会较低。(3)现在的分离MEF的方法很便宜,不复杂,而分离纯的免疫细胞(如NK,DC),需要MACS,FACS等,这对目前国内的实验室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来说,不是很划算。因此除非是需要研究某一种免疫细胞,如果是为了研究天然免疫或者adaptive immune过程中某中基因,或者蛋白,或者某一信号通路等的作用,MEF 细胞不失为一种选择。
网友crepi 的观点:
1、我每次取的是16~18天的胚鼠 个人觉得无碍 我倒更喜欢大一点的胚胎 更好操作一点
2、我取的是皮肤 然后胰酶4度消化过夜 第二天终止消化 撕掉表皮 留下真皮 减碎 用的100目滤网过滤 这个胰酶消化的时间是个关键 时间长了 细胞容易死 时间少了,表皮不容易揭下来 我有此就是这样 消化了15个小时 结果接种下来的细胞不能贴壁 全死了
3、我用的培养液是DMEM+10%小牛血清 培养液也是关键 因为虽然都是成纤维细胞比较泼辣 但总归是原代 可能还是比较娇嫩 我前几天就是这样 后来发现是培养液出的问题 测的PH值都8.3了 细胞不死才怪 毕竟细胞耐酸不耐碱
4、原代培养的最大天敌还是污染
网友baichangming的观点:
MEF对培养基和血清的要求不高,一般的都行我用过高糖DMEM和D/F-12,生长情况都行,而且看不出什么差别。血清也是以前用几百块钱的国产标准胎牛血清也长得也不错,因为要养干细胞,所以现在换成进口Gibco胎牛的血清(两千多/500ml),感觉细胞的状态确实好了一些。我的血清浓度一般是16.66666%。
网友北羽迦楼的观点: 细胞没别的,就是很容易老化,一般我都是1:5~1:3传代,3代之后细胞就出现衰老了,我感觉年轻增殖能力强的MEF应该有着清晰的细胞轮廓,细胞立体效果不错,在相差显微镜下,细胞核清晰,细胞纤长,正在分裂或是刚刚分裂的细胞没有伸出伪足,但是同样有着更加明亮的轮廓,与细胞边缘相比,细胞呈深色(我觉得是透光效果不好)。一般在4×下观察最能看出细胞的状态,此时能看到细胞呈梭形或是三角形。细胞铺展很厉害,细胞的透光效果增加,说明开始衰老。衰老的MEF最好不要做feeder,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好。但是要是做转染或是感染的话,出现衰老的MEF就不行了。所以一般就是3代以内做。
我们用的就是WiCell的protocal养,和前面那位战友发的差不多。只是我们用1mg/ml Collengase IV消化40min,用什么酶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种盘后的换液。原代2小时不管还有多少米贴都不要,传代复苏后一小时就换。消化的时候也是要舍得,0.05%Trypsin-EDTA(GIBCO),5min消化不下来的也统统不要。因为健康的MEF就是易消化易贴壁。老化以及混杂的其他细胞(神经、上皮)就没那么快了。
附带一句,易消化易贴壁是fibroblast的共性。
第二篇: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一、实验材料 1.主要仪器设备
倒置显微镜、培养箱、离心机、25ml玻璃培养瓶、吸管;10ml尖底离心管、Ф80mm玻璃培养皿、青霉素小瓶、小鼠用解剖器械(包括眼科剪和眼科镊)2.试剂
RPMI 1640培养液、平衡缓冲生理盐水(PBS, pH7.2-7.4)、0.25%胰蛋白酶 3.实验动物
孕14~15天(E14~16)昆白母鼠,领自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二、实验步骤
1.获取小鼠胚胎
(1)取孕14~15天的母鼠,断颈处死,置于蜡盘上
(2)75%酒精消毒后,用剪刀和镊子剪开下腹皮肤,用两把弯头止血钳夹住切口处的皮肤向头尾两侧牵拉即剥皮,用眼科弯镊和眼科弯剪打开腹腔,暴露出子宫。(3)用眼科弯镊夹住一侧子宫,分离子宫系膜,眼科弯剪剪断子宫角和子宫颈,将整个子宫分离下来(注意勿使子宫滑落到腹腔外,避免污染)。将子宫置于无菌滤纸上去除血迹。
(4)在超净台内将子宫移入预先盛有PBS的培养皿中,洗涤数次。
(5)将子宫移入另一盛有PBS的培养皿中,用眼科弯剪沿子宫系膜打开子宫,取出带有胎膜的胎鼠,并用两把眼科镊子剔除胎膜,取出胎鼠(一般有12只)。
(6)将胎鼠移入另一盛有PBS的培养皿中,用眼科剪和眼科镊去除胎鼠的头、四肢和内脏,得鼠胚躯干。
(7)将鼠胚躯干移至另一盛有PBS的培养皿中,用PBS洗涤两次至无肉眼可见的血色。
2.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组织块半消化法)
(1)将干净的鼠胚躯干移至青霉素小瓶内(每6个鼠胚躯干装1瓶),用眼科直剪剪成约1 mm3以下的碎块。
(2)用5ml的刻度吸管每瓶加入约3ml的PBS,混匀后连同鼠胚碎块一起移至一尖底离心管中。
(3)室温下静置5min,用刻度吸管吸去上清液,留下鼠胚组织碎块。
(4)向装有鼠胚碎块的离心管内加入1ml 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轻轻吹吸30秒(可见组织块变得较为粘稠)。
(5)加入1 ml 1640培养液终止消化,室温下静置5min,吸去上清液,留下鼠胚组织碎块沉淀。
(6)每个离心管内加入5ml 1640培养液悬浮鼠胚组织块,并接种到25ml的螺口的培养瓶中(接种时应用滴管将组织块混匀)。(7)做好标记(如培养日期,细胞名称,编号),将装有鼠胚组织碎块的培养瓶放入37℃,5%CO2,100%相对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8)培养的头两天不要晃动培养瓶,第三天可以观察,可见组织碎块附着于培养瓶底,周围细胞呈放射状生长,此时有多种细胞类型,有的是呈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有的是呈圆形的上皮细胞。
第三篇:小鼠MCAO总结
小鼠MCAO模型
一、实验器材:
1.手术器械:眼科剪
1、显微剪
1、钩镊
1、直镊
1、显微镊
2、止血钳
1、持针器
1、缝合线(2-0/5-0)、缝合针、麻醉剂:10%水合氯醛(350mg/kg)2.栓线:0.18mm(20~25g)、0.20mm(25~30g);在栓线10mm的位置用黑色记号笔标记;75%酒精清洁后置1: 2500单位肝素化生理盐水中备用。
3.其他用品:酒精棉球、75%酒精、生理盐水、注射器(1ml、2ml)、黑色记号笔、固定鼠用粗线绳、鼠板
二、步骤:Zea Longa 线栓法
1.麻醉: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350mg/kg)2.术前准备:仰卧位固定大鼠,备皮消毒 3.分离血管及挂线:
1)自胸骨柄到下颌骨间取长约1cm 正中切口。见下颌下腺,将其分离至两侧;
2)见右侧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二腹肌形成的三角区,镜下分离此三角区内,暴露右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 3)首先分离CCA于其上挂线1;
4)随后向头侧分离ECA血管及其分支,于ECA上头尾侧分别挂线2、3;
5)然后清除CCA分叉部脂肪,观察ECA分支与ICA关系,分离ICA及ECA分支,于其上挂线4;
6)注意操作轻柔避免迷走神经、舌咽神经、气管损伤,避免过度牵拉血管使其严重移位或断裂。
5.结扎:死结:线1、2;活结:线4;不系结:线3 6.剪口插入:
1)将鼠台逆时针旋转90°,在ECA上距分叉1~1.5mm用显微剪剪一切口; 2)将标记好的线栓由此切口插入CCA 中;
3)将鼠台转回,将线栓从CCA拔出至分叉稍尾侧,右手将线栓转向滑入ICA,右手拉开线4活结,后继续插入ICA,待有阻力时再进入少许,深度1cm+,到达大脑中动脉与前交通之间;
4)顺利插入后将丝线4扎紧,抽出线3减去多余线头。6.缝皮
7.术后:小鼠俯卧位,头略抬高,至于温湿度适宜环境。
三、注意事项:
1.雌性鼠对于牵拉等操作的反应更强烈,故建议选择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对象。
2.大鼠解剖学变异:一般而言,Fisher-344大鼠MCA解剖变异较小,闭塞后形成的梗死体积一致性好;Wistar-Kyoto 大鼠变异相对最大; 而Sprague-Dawley大鼠介于两者之间。3.麻醉: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30ml/kg),一般可持续1~1.5h。如按标准体重计算的麻醉剂量效果欠佳,可使用总量的10%进行追加。需注意反复多次或过量追加易造成动物死亡,或导致清醒推迟而影响再灌注前评分,从而使再灌注时间不能统一界定在2h。水合氯醛可使动物呼吸频率下降50%左右,但一般不会导致动物窒息而死亡。术中严密观察动物呼吸频率、深度及有无痰鸣音等。
4.分离气管前肌肉时注意保护好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甲状腺呈鲜红色,紧密贴在气管前壁上,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外上方,颜色略淡。血管分离要到位,使用电凝器可明显减少小血管的出血,从而保证手术野清晰,尤其是肌肉内部的血管和 ECA 的一些细小分
支,未明确时不可随意离断。结扎血管时要注意力度和方向,由于血管被膜被分离后血管表面相当光滑,结扎不牢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术中还要注意保护与血管紧密相依的神经,注意观察神经的颜色、反光性和轻触时的感觉,切勿损伤或离断。牵拉迷走神经时可见动物呼吸明显减慢甚至血液呈深紫色,出现肢体末端紫绀。在无法给予辅助通气时,应暂停操作。一般来说,动物呼吸可恢复到麻醉后的平稳状态,血液颜色也可恢复到正常,这时再继续手术较为安全。
5.关于是否结扎 PPA 文献报道尚不一致。可沿ICA一直分离至看到其入颅分支与PPA分叉处,观察线栓走行状况,若顺利将长度约1cm的线栓插入,则可固定线栓而无需对 PPA进行操作; 如只进入5mm左右即遇到明显阻力,则线栓进入PPA的可能性很大,此时可将线栓撤离至ECA/ICA处,提起PPA,以帮助线栓沿ICA进入颅内而最终阻塞MCA。
6.Koizumi等1986年首次报道不开颅经CCA插入尼龙线栓致MCA闭塞;之后,Longa等进行了改良,将栓线从ECA插入,再灌注时将栓线抽回ECA内,通过CCA实现再灌注。Koizumi使用的丝线末段均匀包被硅胶,直径增加近30~40%,插入后不仅可伸入大脑前动脉ACA)近端,肯定阻塞ACA及前交通动脉,而且阻塞MCA及后交通动脉开口处,彻底阻塞MCA及其所有侧枝供应血管,形成供应区域完全缺血,因此局部梗死面积大,均匀一致,各动物间差异较小。Longa使用的4-0尼龙线末端球形扩大,但并非直接闭塞MCA,而是依靠结扎同侧ICA和其球形扩大的末端伸入ACA腔内、阻断经前交通动脉来自对侧ACA的血流形成局灶性脑缺血,但不能阻断来自后交动脉的侧枝供应,且丝线末端伸入ACA腔内位置不同,所起作用差异很大,因此形成的梗死面积很小,各动物之间差异较大。宋红松等建议采用Koizumi方法。丁香园:
1.注意尽量不要损伤在颈内颈外分叉下的交感神经节。2.栓线进入后颈内动脉后即可逐渐插入了,有时候很顺利一插到底,但有时候在中间就怎么也进不去了,这是因为在血管入颅穿过颅骨时有一个狭窄或者角度。因此,碰上这种明显阻力时,一定不能盲目向前使力插,越插栓线前端变形越进不去且容易损伤血管。这时候正确的作法是往外抽出较多栓线,也许会有一定的动脉血流出,不必慌,只要顺着血管走行调整一下进线角度轻柔的使劲,一般都能进去,反复试几次还不行最好换根栓线,很可能前端也经变形角度变了!颈内动脉的走向为内上方,可以用眼科镊夹住鱼线插,但进去后要注意,别太用力,要不血管就要破了
3.栓线不能在血管里反复进退,否则及容易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且很容易误解为模型成功,因为这时的神经功能改变也很明显,但并不是由于栓塞引起的
4.大鼠仰卧时,ICA从CCA分出后下行(向背侧)约5mm又分为两支A,即走向乳突泡(Mastoid bulla)的 翼腭A和进入颅内的ICA的延伸部分。因为翼腭A的走向几乎和分
支前的ICA走向相同,而ICA的延伸部分则是改向头侧走行,所以插线时会很自然的进入翼腭A。进线时,用镊子将ICA轻轻往头侧推一下,使ICA和其延长的分支成一直线,同时顺势插线,可很容易的进入颅内。或使栓线有一定程度的弯曲,且只要保证栓线向屋顶方向弯曲,一般都能将线插如颅内,决不会进入翼腭A。
5.注意手的感觉,轻缓推进,直至感觉到阻力为
止(当遇到阻力后,再插线会见到线弯曲)。可能有人会说,把血管插破了也未感觉到阻力或线遇阻后的弯曲。一个原因是线太硬,另一主要原因是当栓线从血管切口插入后为防止血液从此处流出,需要结扎一条细线,这条线结扎的松紧程度很关键,应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松,这样你会发现进线时很轻松,一旦遇到阻力,就会感觉到。后者至关重要,请体会。
6.栓线一旦进入ACA,就要把上面提到的那根细线适度扎紧(“适度”很重要,会影响到再灌流时大鼠的生死存亡),此时的关键是动作轻柔,不要使ICA有任何的牵拉,否则栓线会脱出ACA,可能会造成缺血失败。血管外的栓线不要留得过长,更不要缝在皮外,大鼠醒来后会自己拔出。
7.如果你用的是中长效麻醉剂,插线成功后,固定丝线,然后让其俯卧位,而且稍稍抬高其颈部,才能确保模型成功。8.术后一定要注意保暖。
9.插入线拴要轻柔熟练,速度尽可能快,以避免时间长了血管内血栓形成。
10.手术后评分的主观因素很大,有用5分制和11分制的,我个人认为用5分制比较准些。11.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性脑缺血模型,梗死体积出现的最小时间点可能为2h,体积随时间进行性增大,至12h基本趋于稳定
12.整个试验是很费动物的,存在15-30%的淘汰率(如果你做的好),但注意严格控制自己淘汰的动物(纪录具体情况)。
13.除了刚才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外,还有一些老鼠肺出血明显,整个肺暗红,我也想不出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医学临床所说的脑肺综合症.14.术后处理:由于术后动物尚未清醒,因此护理也很重要。但为保证栓线成功,达到预期的阻塞时间,防止栓线脱落暂时把动物留在手术台上,保证动物不会因挣扎而把栓线过早脱落,但仍需监测体温,并注意保暖。再灌注后动物可放入笼中。另外笼中应保持干燥,没有积水及粉尘,防止动物误吸而窒息。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一些模型症状不典型甚至没有症状,都是由于动物苏醒后极力挣扎使栓线过早脱落所致。手术后大鼠存活期可以满足通常的实验需求,一般来讲,随着栓塞和再灌注损伤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会上升。大鼠在术后24~48小时最容易死亡,这种死亡是严重脑缺血损伤造成的,较直接的因素是脑水肿。用线栓制作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时,术后要肌注庆大霉素预防感染;如果动物模型要生存1周以上,必要肌注速尿,防止因脑水肿动物在短期内死亡。术后饮水中加入葡萄糖,保证动物术后有充足的能量生存到实验要求的时间。
舍去标准:
⑴栓线插入深度不足18 mm,且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症状很轻的大鼠 ⑵ 蛛网膜下腔出血、MCA起始部或其附近的willis环动脉有凝血块的大鼠,因为这是出血性脑损伤或永久性脑缺血损伤,而非MCAO/Reperfusion损伤。3)手术时出血较多,症状很重的动物。死亡原因分析:
首先要找出死亡原因,解剖死亡大鼠的脑,先看是否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如有出血,表明死因是插线太深,以后注意插线深度;如无出血,则还要再看是否有严重的半球水肿,如水肿严重,则表明死因是脑缺血时间太重,需要缩短缺血时间;如既无出血,又无明显的脑水肿,那就要注意动物状态或生活环境是否太差。
第四篇:小鼠游泳实验及解剖总结
小鼠游泳实验及解剖总结
1测试小鼠的抗疲劳能力~有时候还需要测定其恢复能力~但实验周期长,故不作要求~
2首先抓取小鼠,在天平上放一个烧杯,去零,称重,记录小鼠体重,为m g 称保险丝,保险丝体重为小鼠体重百分之十~ Ps 方法:要用到刻度尺,首先称一定长度的保险丝的重量,如记为a cm,重量为n g,则我们要量取的保险丝长度为x=0.1m*a/n
3用细绳系上保险丝(要注意细绳的长度要适当),怎么系呢,系在尾巴根部,用一烧杯扣住小鼠,烧杯开口处有一小嘴,所以让小鼠的尾巴露出来即可~2个人操作,一个人用手按住烧杯,一手捏住小鼠尾巴中部,一人则将系有重物的细绳系在小鼠尾巴中部~
4一人将小鼠放入装有温水的超大量筒,一人开始将小鼠放入烧杯的同时,一人开始计时,等到小鼠下沉10秒,则停止计时。
5记录时间即可啦~ 补充:扔进大量筒之前可以先将小鼠打湿,为什么呢?因为小鼠的毛比较蓬松,里面充了空气,所以当把小鼠放进大量筒后,可能对实验有影响~有时甚至把小鼠毛给刮掉~ 比较严格的实验还要求小鼠要空腹,不然小鼠肚子里有粪便,对小鼠体重也影响~
小鼠解剖
解剖方法类似于蟾蜍解剖~用大头针固定~辨别雌雄,雌性有三孔:尿道,阴道,肛门。雄性少了阴道。对于雄性,有时候可以看到睾丸在外面,有时候在肚子里面~不同小鼠情况可能不同
观察的有心脏,肺部,食道,味,盲肠,颌下腺,舌下腺,腮腺,淋巴,胰脏,脾脏,输卵管,子宫,卵巢等等 颌下腺(2片)深红色,前段一块覆盖着半透明的舌下腺,因为半透明且覆盖在颌下腺上,所以也呈现深红色,所以可以将舌下腺那一片掀开,再放回去,可能比较容易观察,有的小鼠可能淋巴发育比较成熟,会覆盖在舌下腺上,注意区别。
盲肠:没有路的长,很容易辨别的吧。
对于雌性,要分清子宫(类似Y形)输卵管,卵巢的相对位置。
第五篇:知识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概率的简单应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数据的代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表和统计图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坐标方法的简单应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解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相似三角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图形的相似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轴对称与中心对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投影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视图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利用基本作图作三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掌握五种基本作图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梯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多边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勾股定理及其逆定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与三角形有关的线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简单事件的概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数据的波动与分布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推理与证明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命题